六年级数学数的认识知识点归纳
- 格式:docx
- 大小:15.23 KB
- 文档页数:6
1.数的认识与构成-自然数的概念:从1开始的整数序列。
-整数的概念:包括自然数、0和负整数。
-分数的概念:表示一个数被另一个数等分的形式。
-有理数的概念:包括整数和分数的集合。
-实数的概念: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的集合。
2.计算方法-加法: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位法和退位法。
-减法:减法的巧算法和退位法。
-乘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位法和退位法。
-除法:除法的整数除法和余数除法。
3.分数运算-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找到两个分数的公共分母,然后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分子相乘,分母相乘;除法转化为乘法,取倒数计算。
-分数的化简: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最大公因数进行化简。
4.单位换算-长度单位换算:厘米、分米、米、千米。
-容量单位换算:毫升、升、立方米。
-质量单位换算:克、千克、吨。
5.图形与几何-平面图形的认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等。
-图形的特点和性质:边数、顶点数、对边、对角线等。
-判断图形相似: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判断图形的对称性:线对称和中心对称。
6.数据统计-线图和柱图:通过线条或柱形来表示数据的数量。
-折线图和散点图:通过连接线和散点来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寻找规律,进行数据的对比。
7.时间与运算-时间的概念:秒、分钟、小时、天等单位。
-时间的运算:时间的加减法运算。
8.逻辑与推理-推理和问题解决:通过观察和思考,解决问题和推理。
-条件的判断和运用:通过条件来判断和推导结论。
9.适当扩展的知识点-负数的概念和运算:负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小数的概念和运算: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比例与比例关系:找出两个量的比例关系。
-倍数与约数:找出数的倍数和约数。
-分形图形:通过重复图形来构成新图形。
以上是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的一个汇总,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六年级数学数的认识++知识点复习一、数与代数▲数的认识●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是最小的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1)整除、倍数、约数: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例如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约数有1、 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2)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能被2整除的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能被3整除的数:各位上数字的和能被3整除.能被5整除的数:个位上是“0”或是“5”的数。
(3)奇偶性: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
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4)质数与合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 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4、6、8、9、12都是合数。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六年级数学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数的认识和运算1. 整数的认识和运算:包括自然数、负整数、零的概念,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2. 分数的认识和运算:包括分数的定义、性质、分类(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 小数的认识和运算:包括小数的定义、性质、分类(纯小数、带小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4. 百分数的认识和运算:包括百分数的定义、性质、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以及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5. 比的认识和运算:包括比的定义、性质、比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以及比的加减乘除运算。
二、方程和不等式1. 方程的定义和求解:包括方程的定义、分类(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方程组),以及方程的求解方法(代入法、消元法、等式性质法等)。
2. 不等式的定义和求解:包括不等式的定义、分类(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组),以及不等式的求解方法(代入法、消元法、不等式性质法等)。
三、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1. 平面图形的认识和计算: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性质和分类,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2. 立体图形的认识和计算:包括立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的性质和分类,以及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四、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包括数据的来源、分类和整理方法(如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
2.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包括数据的表示方法(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如概率、抽样调查等)。
五、数学思维和方法1. 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类比思维、归纳思维、演绎思维等。
2. 数学方法:包括数学建模、数学实验、数学探究等。
以上是六年级数学知识点的详细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运算能力,培养数学思维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一、数的读法与数的大小比较1. 中文数字的读法及其书写;2. 常见的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包括数的比较和数的排列;3. 比较相同数位的数的大小、不同数位的数的大小以及有相同前缀的数的大小。
二、数的整除性与因数分解1. 再认识数的整除的定义和符号,包括定义、符号和性质;2. 熟练掌握计算数量积的方法,学会找出因数和公因数;3. 再认识数的分解因数的定义和方法,包括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和定理。
三、分数与小数1. 熟练掌握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学会转化和化简分数;2. 熟练掌握小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学会比较和换算小数;3. 掌握分数与小数间的转换关系和计算方法。
四、面积与周长1. 熟练掌握面积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学会计算常见图形的面积;2. 熟练掌握周长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学会计算常见图形的周长;3. 熟悉计算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公式,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五、容积与体积1. 熟练掌握容积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学会计算常见容器的容积;2. 熟练掌握体积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学会计算常见图形的体积;3. 熟悉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六、平面图形的相似和全等1. 熟悉平面图形的相似和全等的定义和判定条件,学会通过变形来寻找相似或全等的方法;2. 了解相似和全等的性质,包括比例相等和角度相等;3. 掌握相似和全等图形之间的性质和应用,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1. 熟悉收集数据的方法和工具,包括调查、测量和实验;2. 熟悉数据的表示方式和统计方法,包括表格、折线图和柱状图;3. 学会分析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和解释,理解数据在生活和科学中的应用。
八、平面直角坐标系1. 熟悉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学会绘制基本图形;2. 熟悉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应用,包括表示点、确定距离和面积等;3. 熟悉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图形的关系,学会求出图形的坐标和方程。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部分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知识点一:数的意义及分类1.整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小或最大的整数。
2.自然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3.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称为零。
4.分数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和最简分数。
5.百分数是百分数和分数的对比。
6.小数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知识点二:计数单位和数位1.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
2.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称为数位。
3.十进制计数法。
4.数的分级。
知识点三:数的读、写法1.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知识点四:数的改写1.把多位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可直接改写或省略尾数。
2.求小数的近似数。
3.假分数和带分数、整数之间的互化。
4.分数、小数与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知识点五:数的大小比较1.整数、小数、分数、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比较。
2.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时,可把分数和百分数化成小数,把各小数的相同数位上下对齐进行比较,最后排序结果一定要排列原数。
知识点六:数的性质1.分数的基本性质。
2.小数的基本性质。
3.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可引起小数大小变化,需要补位。
知识点七:因数倍数质数合数1.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因数和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有限,最小因数为1,最大因数为本身;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无限,最小倍数为本身,没有最大倍数;一个数既是它本身的因数,也是它本身的倍数。
3.2、3、5的倍数的特征。
4.奇数和偶数的意义,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最小奇数为1,最小偶数为2.5.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最小质数为2,2是唯一的偶质数,没有最大质数;最小合数为4,没有最大合数。
6.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7、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质因数是指能整除一个数的质数,分解质因数是将一个数分解成若干个质因数的乘积。
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试除法和分解质因数法。
1.数的认识和比较
-十进制和整数概念
-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的大小比较
-数轴的使用
2.四则运算
-加法和减法运算
-乘法和除法运算
-运算法则和顺序
3.分数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分数的比较和排序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4.百分数
-百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百分数的换算
-百分数的应用
5.小数
-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小数的大小比较
-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6.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的性质-单位面积的认识和换算
7.算术代数
-变量的引入和运算
-代数表达式的简化和计算
8.数据统计
-统计图表的读和解释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
-数据分析和应用
9.基础应用题
-模型推理和解决问题
-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数学应用题的设计和答题技巧
以上是小学六年级必掌握的数学知识点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掌握概念的理解、运算规则的应用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同时,学生还应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复习来巩固和强化所学的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数的认识知识点归纳正整数自然数整数零数负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是最小的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1)、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12.543 亿。
(2)、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 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
(3)、取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
例如:省略 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35 万。
省略 4725097420 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47 亿。
⊙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 ,因此,要保留近似数的时候,省略的位上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
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去尾法:(4)、大小比较⊙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
一、数与代数1.数的读法:百分数、小数、分数、整数2.数的大小比较:大小关系、用大小符号表示大小关系3.数的进位与退位:百位、千位、万位4.数的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5.数的倍数和约数:倍数的概念、约数的概念6.乘法的应用:乘法与加法、乘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7.除法的应用:商的概念、余数的概念、数的整除性质8.分数的认识与比大小: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简化与扩展9.分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加法、分数的减法、分数的乘法、分数的除法10.整数的认识:正整数、负整数、零、整数的大小比较11.纸带图与有向数线:纸带图的绘制、有向数线的绘制、正负数坐标轴上数的位置表示二、空间与图形1.点、线、面:点的认识、线的认识、面的认识2.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3.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棱台、球、圆柱、圆锥、圆台4.图形的名称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菱形、三角形、四边形等5.平面镜像与空间镜像:平面图形的镜像、立体图形的镜像6.位置与方向:方向的认识、位置的认识、位置关系的认识三、量的认识与运用1.长度的换算:米与厘米的换算、分米与厘米的换算、运用换算计算长度2.长度和重量的比较:比较长度的大小、比较重量的大小3.时间的认识与计算:时、分、秒的认识、时间段的计算、时钟的读法4.面积的认识与计算: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正方形的面积计算5.体积的认识与计算: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正方体的体积计算6.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收集方法、用表格整理资料四、数据的收集与处理2.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数据的整理、数据的比较、数据的运算3.数据的表示与解释:数据的图表表示、图表的读取与解读五、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1.数学问题求解:分析问题、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验证和总结解答结果2.解决实际问题:问题与计算、问题与图形3.数学建模:抽象、分析、解决。
1.第一单元:数的认识和整数运算
-了解自然数、零和负整数
-知道正整数、负整数和零之间的大小关系-理解整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运算
-掌握整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计算方法2.第二单元:分数的认识和分数的加减运算-了解分数的定义和意义
-能够读写分数
-理解分数的比较大小
-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第三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小数的加减运算-理解小数的定义和意义
-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理解小数的比较大小
-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4.第四单元:倍数和约数
-理解倍数和约数的概念
-掌握寻找倍数和约数的方法
-熟练求解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问题
5.第五单元:整数的乘除运算
-掌握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计算方法
-理解负数相乘、相除的规律
-掌握负数相乘、相除的规律
6.第六单元:平方数和平方根
-认识平方数和平方根的概念
-掌握寻找平方数和平方根的方法
-能够计算平方数和平方根的值
7.第七单元:图形的认识和图形的计算
-认识和区分各种图形,如矩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知道各种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掌握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理解图形的变换
8.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和作用
-能够读取和分析统计图表中的信息
-掌握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求解问题的方法。
一、数的认识1.1 自然数自然数是人们用来计数的数,是由0、1、2、3……无限延伸下去的数列。
自然数包括0和正整数。
1.2 整数在自然数的基础上,再加上负整数和0,组成了整数集合。
1.3 分数分数是由两个整数的比所得到的数,分数包括真分数和假分数。
1.4 小数小数是指介于两个整数之间的数,可以表示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1.5 负数负数是表示比零小的数,负数在数轴上位于零的左边。
二、整数计算2.1 加法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以求和的数学运算。
2.2 减法减法是把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求差的数学运算。
2.3 乘法乘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以得到积的数学运算。
2.4 除法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份的数学运算,可以得到商和余数。
2.5 整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整数的混合运算包括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混合运算等,需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
三、分数3.1 分数的加法分数的加法是求两个分数的和,通过通分后进行分子相加得到结果。
3.2 分数的减法分数的减法是求两个分数的差,通过通分后进行分子相减得到结果。
3.3 分数的乘法分数的乘法是求两个分数的积,通过分子相乘分母相乘得到结果。
3.4 分数的除法分数的除法是求两个分数的商,通过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进行分子相乘分母相乘得到结果。
四、小数4.1 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加减法是通过小数点对齐后进行个位、十分位、百分位等相应位数的数值相加或相减得到结果。
4.2 小数的乘除法小数的乘法是将小数进行数位对齐,然后进行普通的数乘运算,最后根据位数进行小数点的位置确定。
4.3 小数的整数乘法小数的整数乘法是通过整数与小数相乘,然后移动小数点相应位数得到结果。
4.4 小数的整数除法小数的整数除法是通过将小数乘以适当的倍数使其成为整数,然后进行整数除法运算,最后根据小数点的位置确定。
五、图形和分数5.1 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四边形图形,其面积计算公式为底边乘以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