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操作语言DML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3
数据库(MySQL)操作语言(DML)默写标准(1.0)1DML的定义(2)DML是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结构化查询语言)是用于执行查询的语法。
2DML的构成(4)SQL 语言也包含用于更新、插入和删除记录的语法。
查询和更新指令构成了SQL 的DML 部分:1.SELECT - 从数据库表中获取数据2.UPDATE - 更新数据库表中的数据3.DELETE - 从数据库表中删除数据4.INSERT INTO - 向数据库表中插入数据3DML的基础语句3.1SELECT语句(2)1. SELECT *FROM table_name;2. SELECT column_name FROM table_name.3.2INSERT语句(1)INSERT INTO table_name (列1, 列2,...) VALUES (值1, 值2,....)3.3UPDATE语句(1)UPDATE table_name SET column_name = 新值WHERE 列名称=某值3.4DELETE语句(1)DELETE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lumn_name = 值3.5DISTINCT条件语句(1)关键词DISTINCT用于返回唯一不同的值;SELECT DISTINCT user_name FROM usertable;当有多个列时,必须满足选择的全部列中的数据都相同时,才能进行去重,若只是满足单一列数据相同,则不能进行去重。
3.6WHERE条件语句(1)SELECT column_name FROM table_name WHERE 列运算符值;3.7And或or条件语句(1)And 满足所有条件,Or 满足任意条件。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列1=值1 OR 列1 =值2) AND 列2=值3;3.8Order by排序条件语句(2)排序条件包括ASC(升序)和DESC(降序)1.SELECT column_name1,column_name2 FROM table_name ORDER BY column_name1 (默认ASC);2.SELECT column_name1, column_name2 FROM table_name ORDER BY column_name2 DESC;4DML的高级语法4.1TOP条件语句(1)SELECT TOP number|percent(百分比) column_name(s) FROM table_name;(TOP在MySql中不能用)4.2LIMIT条件语句(3)1.SELECT user_id,user_name FROM usertable LIMIT 4;(在MYSQL中使用)(如果有一个参数的话,相当于偏量值为0,参数为需要的条数)2.SELECT user_id,user_name FROM usertable LIMIT 5,5;(如果有两个参数的话,第一个参数为偏量值,从0开始,第二个参数为需要的条数)3.SELECT user_id,user_name FROM usertable LIMIT 5,-1;(如果第二个参数为-1的话,指的是从偏量值到最后条数)4.3LIKE操作符(1)SELECT column_name(s)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lumn_name LIKE pattern;(pattern是和下面的通配符一起使用)4.4通配符(3)通配符有三种:%、_和[charlist]1.'q%';(以q开头)'%w';(以w结尾)'%wyw%';(%可以配比“”)'%wyw%';(中间有wyw的字符串都匹配)2.'_wyw';(_匹配单一字符)3.'[qw]%';(以q或w开头)(在MySql中不能使用)4.5IN操作符(1)IN 操作符允许我们在WHERE 子句中规定多个值。
数据库中DML的名词解释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据库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的数据操作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简称DML)是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的一种语言。
本文将围绕数据库中DML的概念展开讨论,并对其相关的术语进行解释。
一、DML的定义与作用数据操作语言(DML)是指用来处理数据库中数据的语言。
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重要部分,用于对数据库中的表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
DML可以使用户对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等操作,以满足用户对数据的管理需求。
二、DML的基本操作在数据库中,DML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种基本操作:1. INSERT:用于向数据库表中插入新的数据记录。
通过使用INSERT语句,可以将新的数据行插入到指定的表中。
例如,INSERT INTO Student (ID, Name, Age) VALUES (1, 'Tom', 20)就是将一条ID为1,姓名为Tom,年龄为20的学生信息插入到Student表中。
2. UPDATE:用于修改数据库表中现有数据的内容。
通过使用UPDATE语句,可以对表中的记录进行更改。
例如,UPDATE Student SET Age = 21 WHERE Name = 'Tom'可以将学生Tom的年龄改为21。
3. DELETE:用于从数据库表中删除数据记录。
通过使用DELETE语句,可以删除符合指定条件的数据行。
例如,DELETE FROM Student WHERE ID = 1可以删除ID为1的学生记录。
4. SELECT:用于从数据库表中检索出符合指定条件的数据记录。
通过使用SELECT语句,可以从表中查询出满足特定条件的数据行。
例如,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Age > 18可以查询出年龄大于18的学生信息。
数据库的DDL、DML、DQL、DCL名词详解展开全文简言之:1,DDL(DataDefinitionLanguage):数据定义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对象:库、表、列等;2,DML (DataManipulationLanguage):数据操作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记录(数据);3,DQL(DataQueryLanguage):数据查询语言,用来查询记录(数据);4,DCL(DataControlLanguage):数据控制语言,用来定义访问权限和安全级别。
举例说明1,DDL用来定义数据库对象:库、表、列等;适用范围:对数据库中的某些对象(例如,database,table)进行管理,如Create,Alter和Drop.注意:在生产环境中,DDL类操作需要慎用,因为不能做roolback操作,一旦执行无法回退。
2,DML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一些简单操作,,如insert,delete,update,select(插入、删除、修改、检索)等都是DML.对select来说,它有两种划分方法,可以放在DML,也可以单独放在DQL3,DQL用来查询记录(数据);基本结构是由SELECT子句,FROM子句,WHERE子句组成的查询块:SELECT <字段名表>FROM <表或视图名>WHERE <查询条件> 4,DCL用来定义访问权限和安全级别。
数据控制语言DCL用来授予或回收访问数据库的某种特权,并控制数据库操纵事务发生的时间及效果,对数据库实行监视等。
如:1.GRANT:授权。
2.ROLLBACK [WORK]TO[SAVEPOINT]:回退到某一点。
回滚—ROLLBACK回滚命令使数据库状态回到上次最后提交的状态。
其格式为:SQL>ROLLBACK;MIT [WORK]:提交。
在数据库的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时,只有当事务在提交到数据库时才算完成。
在事务提交前,只有操作数据库的这个人才能有权看到所做的事情,别人只有在最后提交完成后才可以看到。
dbms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要由: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组织、存储与管理、数据库的保护、数据库的维护、通信。
主要功能:1、数据定义:供用户定义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两级映像以及完整性约束和保密限制等约束。
DDL主要用于建立、修改数据库的库结构。
2、数据操作:DBMS提供数据操作语言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供用户实现对数据的追加、删除、更新、查询等操作。
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是DBMS的运行控制、管理功能,包括多用户环境下的并发控制、安全性检查和存取限制控制、完整性检查和执行、运行日志的组织管理、事务的管理和自动恢复,即保证事务的原子性。
这些功能保证了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
4、数据组织、存储与管理:DBMS要分类组织、存储和管理各种数据,包括数据字典、用户数据、存取路径等,需确定以何种文件结构和存取方式在存储级上组织这些数据,如何实现数据之间的联系。
5、数据库的保护: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信息社会的战略资源,所以数据的保护至关重要。
DBMS对数据库的保护通过4个方面来实现:数据库的恢复、数据库的并发控制、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数据库安全性控制。
6、数据库的维护:这一部分包括数据库的数据载入、转换、转储、数据库的重组合重构以及性能监控等功能,这些功能分别由各个使用程序来完成。
7、通信:DBMS具有与操作系统的联机处理、分时系统及远程作业输入的相关接口,负责处理数据的传送。
扩展资料:选择数据库管理系统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考虑:1、构造数据库的难易程度。
需要分析数据库管理系统有没有范式的要求,即是否必须按照系统所规定的数据模型分析现实世界,建立相应的模型;数据库管理语句是否符合国际标准,符合国际标准则便于系统的维护、开发、移植;有没有面向用户的易用的开发工具;所支持的数据库容量,数据库的容量特性决定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范围。
2、程序开发的难易程度。
数据库的基本语法及操作结构化查询语⾔包含6个部分:1、数据查询语⾔(DQL:Data Query Language):其语句,也称为“数据检索语句”,⽤以从表中获得数据,确定数据怎样在应⽤程序给出;保留字SELECT是DQL(也是所有SQL)⽤得最多的动词,其他DQL常⽤的保留字有WHERE,ORDER BY,GROUP BY和HAVING。
这些DQL保留字常与其它类型的SQL语句⼀起使⽤。
2、数据操作语⾔(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其语句包括动词INSERT、UPDATE和DELETE。
它们分别⽤于添加、修改和删除。
3、事务控制语⾔(TCL):它的语句能确保被DML语句影响的表的所有⾏及时得以更新。
包括COMMIT(提交)命令、SAVEPOINT(保存点)命令、ROLLBACK(回滚)命令。
4、数据控制语⾔(DCL):它的语句通过GRANT或REVOKE实现权限控制,确定单个⽤户和⽤户组对数据库对象的访问。
某些RDBMS可⽤GRANT或REVOKE控制对表单个列的访问。
5、数据定义语⾔(DDL):其语句包括动词CREATE,ALTER和DROP。
在数据库中创建新表或修改、删除表(CREAT TABLE 或 DROP TABLE);为表加⼊索引等。
6、指针控制语⾔(CCL):它的语句,像DECLARE CURSOR,FETCH INTO和UPDATE WHERE CURRENT⽤于对⼀个或多个表单独⾏的操作。
1. 数据库引擎:InnoDB:⽀持事务, ⽀持外键⽀持崩溃修复能⼒并发控制修改缺点:读写效率低占⽤空间⼤MyISAM :⽀持静态型动态型,压缩型优势:占⽤空间少,插⼊时候⽐较⾼数据的完整性Memory:默认使⽤hash索引放在内存中,处理速度快临时表缺点:放⼊内存,断电后,就失效了。
安全性差=不能建⽴太⼤的表1.2 创建数据库:语法: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数据库名>[[DEFAULT] CHARACTER SET <字符集名>][[DEFAULT] COLLATE <校对规则名>];<数据库名>:创建数据库的名称。
数据库DDL、DML、DCL、DQL、DPL、CCL的全称和使⽤数据库DDL、DML、DCL、DQL、DPL、CCL的全称和使⽤简介: SQL (Structure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种特殊⽬的的编程语⾔,⼀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
结构化查询语⾔是⾼级的⾮过程化编程语⾔,允许⽤户在⾼层数据结构上⼯作。
它不要求⽤户指定对数据的存放⽅法,也不需要⽤户了解具体的数据存放⽅式,所以具有完全不同底层结构的不同数据库系统, 可以使⽤相同的结构化查询语⾔作为数据输⼊与管理的接⼝。
结构化查询语⾔语句可以嵌套,这使它具有极⼤的灵活性和强⼤的功能。
DDL (Data Definition Language):数据定义语⾔create语句:可以创建数据库和数据库的⼀些对象。
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database_name]; 创建数据库表: CREATE TABLE[table_name] ( id datatype, column_name2 datatype, column_name3 datatype, ..., PRIMARY KEY (`id`) );drop语句:可以删除数据表、索引、触发程序、条件约束以及数据表的权限等。
删除数据库: DROP DATABASE[database_name]; 删除数据库中的表: DROP TABLE[table_name]; 删除数据库表的索引: -- mysql ALTER TABLE[table_name]DROP INDEX[index_name]; -- DB2 和 Oracle DROP INDEX[index_name];alter语句:修改数据表定义及属性。
在已经存在的表中添加字段: ALTER TABLE[table_name]ADD[column_name][datatype]; -- 房间表添加业态 ALTER TABLE `room_info` ADD COLUMN business_type tinyint(4) DEFAULT'1' COMMENT "业态" AFTER new_room_id; 删除表中已经存在的字段: ALTER TABLE[table_name]DROP COLUMN[column_name]; 修改表中已经存在的字段的类型: -- 将 table_name表中的字段 column_name 修改为新的数据类型 ALTER TABLE[table_name]ALTER COLUMN[column_name]新数据类型; ALTER TABLE[table_name] MODIFY COLUMN[column_name]新数据类型; 修改表中字段名为新的字段: -- 将 table_name 的 column_name 字段修改为 datatype 类型的 new_column_name字段 ALTER TABLE[table_name] CHANGE COLUMN[column_name][new_column_name][datatype] COMMENT "描述"; -- 实际操作 ALTER TABLE bs_area CHANGE COLUMN `data_states` `data_state` int(11) COMMENT "状态";DML (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数据操作语⾔insert 语句:向数据表中插⼊记录。
C语言中的数据库操作与SQL语言在现代软件开发中,数据库操作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C语言作为一种强大的编程语言,也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库操作功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C语言中的数据库操作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SQL语言。
一、数据库操作简介数据库是一个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
在数据库中,我们可以创建表格来组织和存储数据。
C语言可以通过数据库操作来实现对数据库的增删改查等操作。
二、C语言中的数据库操作库C语言中有许多优秀的数据库操作库,比如MySQL、SQLite等。
这些库提供了一系列函数来实现与数据库的交互。
我们可以使用这些函数来连接数据库、创建表格、插入数据、更新数据以及查询数据等操作。
三、SQL语言简介SQL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用于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的标准语言。
无论是在C语言中,还是在其他编程语言中,我们都需要使用SQL语言来操作数据库。
SQL语言包括了数据定义语言(DDL)和数据操作语言(DML)两部分。
1. 数据定义语言(DDL)DDL用于创建和管理数据库中的表格、字段、索引等对象。
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SQL语句来创建表格,定义字段的数据类型以及设定约束等。
2. 数据操作语言(DML)DML用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插入、更新、删除和查询等操作。
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SQL语句来完成这些操作,比如通过INSERT语句插入数据,通过UPDATE语句更新数据,通过DELETE语句删除数据,通过SELECT语句查询数据。
四、示例:C语言中的数据库操作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演示了如何在C语言中进行数据库操作。
```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mysql.h>int main() {MYSQL *conn;MYSQL_RES *res;MYSQL_ROW row;conn = mysql_init(NULL);if (!mysql_real_connect(conn, "localhost", "user", "password", "database", 0, NULL, 0)) {printf("连接失败: %s\n", mysql_error(conn));exit(1);}if (mysql_query(conn, "SELECT * FROM students")) {printf("查询失败: %s\n", mysql_error(conn));exit(1);}res = mysql_use_result(conn);printf("学生列表:\n");while ((row = mysql_fetch_row(res)) != NULL) {printf("%s %s\n", row[0], row[1]);}mysql_free_result(res);mysql_close(conn);return 0;}```以上代码演示了如何使用MySQL库来连接数据库并查询学生表中的数据。
关系数据语言的特点和分类
实体关系数据语言是一类用于维护实体关系数据库的语言,它的主要特点是把数据和定义放在一起,它不仅仅可以操作数据,还能定义和改变数据的结构,也包括控制访问实体的权限、把逻辑的数据定义为实体关系结构以及一组操作和服务。
1、数据定义语言(DDL)。
数据定义语言是实体关系数据语言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创建模式或定义数据库,它可以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定义或删除有关实体和关系的描述。
具体来说,它可以定义并建立实体、定义属性和定义属性的类型,也可以定义实体关系、定义限制和加强实体关系,还可以定义视图、建立索引查询、定义约束和授予或取消数据库访问权限等。
具体来说,常用的数据定义语言有定义语句(DEFINITIONS)、创建和删除命令(CREATE/DROP)等。
2、数据操纵语言(DML)。
数据操纵语言是实体关系数据语言的另一部分,主要应用于实现数据库的增删改查,之所以叫做数据的操纵,就是因为它可以操纵数据,无论是从视图、表、实体或关系角度,都可以操纵数据。
相对于数据定义语言,它不能操纵数据库的结构,但可以操纵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其常用的语句有查询语句(SELECT)、插入语句(INSERT)、更新语句(UPDATE)、删除语句(DELETE)等。
总的来说,实体关系数据语言是一类重要的数据库语言,它可以定义和操纵数据库,具有定义数据结构、控制用户访问权限、查找特定的数据信息和更新数据等作用。
宽泛地说,它可以说是实体关系模型(ERM)的基础,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最基本的语言,它一般由数据定义语言(DDL)和数据操纵语言(DML)组成。
关系数据库语言关系数据库是一种以关系模型为基础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且关系数据库语言是用来操作关系数据库的一种语言。
在关系数据库中,数据以表格的形式组织,并且通过行和列来表示。
关系数据库语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数据定义语言(DDL)和数据操作语言 DML)。
其中,DDL用于定义和管理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包括创建表、定义关系、设置主键、外键等;而DML用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操作,包括插入、修改、查询、删除等。
在关系数据库中,使用SQL(Structured(Query(Language)作为数据库语言。
SQL 是一种通用的关系数据库语言,包括了DDL和DML两个部分。
通过SQL,用户可以对关系数据库进行创建、管理和查询等操作。
在DDL方面,用户可以使用SQL语句来创建数据库、创建表、设置主键和外键等。
例如,用户可以使用CREATE(DATABASE语句来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使用CREATE(TABLE语句来创建一个新的表,使用ALTER(TABLE语句来对表结构进行修改等。
在DML方面,用户可以使用SQL语句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
例如,用户可以使用INSERT(INTO语句向表中插入新的数据,使用UPDATE语句修改表中的数据,使用DELETE(FROM语句删除表中的数据,使用SELECT语句查询表中的数据等。
同时,SQL也提供了一些操作符和函数,可以用于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
关系数据库语言的设计目标是简单、易用和灵活。
通过使用关系数据库语言,用户可以方便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管理和操作,实现数据的持久化和灵活的数据查询。
同时,关系数据库语言还具有很高的可扩展性,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扩展和定制。
总之,关系数据库语言是用于操作关系数据库的一种语言,包括了DDL和DML两个方面。
通过使用关系数据库语言,用户可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定义、管理和操作,实现数据的持久化和灵活的数据查询。
MySQL数据定义语⾔(DDL)参考资料:SQL 包含以下4部分:1数据定义语⾔(DDL):DROP、CREATE、ALTER 等语句。
2数据操作语⾔(DML):INSERT(插⼊)、UPDATE(修改)、DELETE(删除)语句。
3数据查询语⾔(DQL):SELECT 语句。
4数据控制语⾔(DCL): GRANT、REVOKE、COMMIT、ROLLBACK 等语句。
MySQL之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 数据定义语⾔:CREATE,ALTER,DROP等DDL:操作数据库,表(CRUD)1、操作数据库(CRUD)(1)C(Create):创建数据库CREATE DATABASE[IF NOT EXISTS]数据库名[[DEFAULT]CHARACTER SET字符集名][[DEFAULT] COLLATE 校对规则名];[]中的内容是可选的。
语法说明如下:数据库名:创建数据库的名称。
MySQL 的数据存储区将以⽬录⽅式表⽰ MySQL 数据库,因此数据库名称必须符合操作系统的⽂件夹命名规则,不能以数字开头,尽量要有实际意义。
注意在 MySQL 中不区分⼤⼩写。
IF NOT EXISTS:在创建数据库之前进⾏判断,只有该数据库⽬前尚不存在时才能执⾏操作。
此选项可以⽤来避免数据库已经存在⽽重复创建的错误。
[DEFAULT]CHARACTER SET:指定数据库的字符集。
指定字符集的⽬的是为了避免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出现乱码的情况。
如果在创建数据库时不指定字符集,那么就使⽤系统的默认字符集。
[DEFAULT] COLLATE:指定字符集的默认校对规则。
eg.mysql>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test->DEFAULT CHARACTER SET utf8->DEFAULT COLLATE utf8_general_ci;Query OK, 1 row affected, 1 warning (0.01 sec)(2)R(Retrieve):查询SHOW DATABASES [LIKE '数据库名'];语法说明如下:LIKE从句是可选项,⽤于匹配指定的数据库名称。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要素
数据库系统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
1. 数据:数据库系统存储的基础数据,比如客户信息,产品信息等。
2. 数据定义语言(DDL):它是一种子语言,用于定义数据库所包含的对象,比如表,视图和索引等。
3. 数据操作语言(DML):它也是一种子语言,用于增删改查数据库中的数据。
4. 查询语句和查询处理器:查询语句是一种特殊的DML语言,查询处理器用于执行查询语句,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5. 索引:索引是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排序的一种结构,它能够加快相关查询的速度。
6. 数据字典:它是一种特殊的数据库,用于存储有关数据库定义和实现细节的信息。
7. 数据库维护:它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比如重建索引,检查空闲空间等,以保持数据库的可靠性和性能。
8. 数据库管理工具:它是用于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的一组软件工具,比如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9. 中间性:中间性指的是数据库事务在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特定异常情况。
异常情况可能会导致数据库状态发生变化,从而破坏数据一致性。
10. 安全性:安全性涉及到允许或禁止特定用户或用户组对数据库实体进行改变,并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安全不受外部破坏。
SQL语言共分为四大类:数据查询语言DQL,数据操纵语言DML,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控制语言DCL。
其中用于定义数据的结构,比如创建、修改或者删除数据库;DCL用于定义数据库用户的权限;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讲述这两种语言在Oracle中的使用方法。
DML语言DML是SQL的一个子集,主要用于修改数据,下表列出了ORACLE支持的DML语句。
语句用途INSERT 向表中添加行UPDATE 更新存储在表中的数据DELETE 删除行SELECT FOR UPDATE 禁止其他用户访问DML语句正在处理的行。
LOCK TABLE 禁止其他用户在表中使用DML语句插入数据INSERT语句常常用于向表中插入行,行中可以有特殊数据字段,或者可以用子查询从已存在的数据中建立新行。
列目录是可选的,缺省的列的目录是所有的列名,包括comlumn_id,comlumn_id可以在数据字典视图ALL_TAB_COLUMNS,USER_TAB_COLUMNS,或者DBA_TAB_COLUMNS中找到。
插入行的数据的数量和数据类型必须和列的数量和数据类型相匹配。
不符合列定义的数据类型将对插入值实行隐式数据转换。
NULL字符串将一个NULL值插入适当的列中。
关键字NULL常常用于表示将某列定义为NULL值。
下面的两个例子是等价的。
INSERT INTO customers(cust_id,state,post_code)VALUE('Ariel',NULL,'94501');或INSERT INTO customers(cust_id,state,post_code)VALUE('Ariel',,'94501');更新数据UPDATE命令用于修改表中的数据。
UPDATE order_rollupSET(qty,price)=(SELECT SUM(qty),SUM(price) FROM order_lines WHERE customer_id='KOHL' WHERE cust_id='KOHL'AND order_period=TO_DATE('01-Oct-2000')删除数据DELETE语句用来从表中删除一行或多行数据,该命令包含两个语句:1、关键字DELETE FROM后跟准备从中删除数据的表名。
dws数据库语法标题:DWS数据库语法简介段落一:引言DWS数据库是一种高效、可扩展的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它被广泛应用于大数据处理和分析领域。
本文将介绍DWS数据库的语法和使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段落二:DDL语句DDL(数据定义语言)是用于定义数据库对象的语句。
在DWS数据库中,可以使用DDL语句创建表、视图、索引等对象,以满足不同的数据存储需求。
例如,可以使用CREATE TABLE语句创建一个新的表,使用ALTER TABLE语句修改表结构。
段落三:DML语句DML(数据操作语言)用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操作。
在DWS数据库中,可以使用DML语句实现数据的插入、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例如,可以使用INSERT语句将新数据插入到表中,使用UPDATE语句更新表中的数据。
段落四:查询语句查询语句是DWS数据库中最常用的语句之一,它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
DWS数据库支持丰富的查询语法,包括SELECT、FROM、WHERE、GROUP BY、HAVING等关键字,用于实现复杂的数据查询和分析。
例如,可以使用SELECT语句查询指定条件的数据,使用GROUP BY语句对数据进行分组统计。
段落五:事务管理事务管理是DWS数据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用于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DWS数据库提供了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事务特性的支持,可以通过BEGIN、COMMIT和ROLLBACK语句来管理事务的开始、提交和回滚。
段落六:安全性和权限管理DWS数据库提供了严格的安全性和权限管理机制,以保护数据库中的数据。
管理员可以使用GRANT和REVOKE语句授予用户不同的权限,限制他们对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
此外,DWS数据库还支持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审计功能,以提高数据安全性。
段落七:性能优化DWS数据库通过多种技术来提高数据库查询和操作的性能。
例如,可以使用索引来加速查询,使用分区表来优化数据存储和查询,使用并行执行来提高查询效率。
数据操作语言DML
数据操作语言负责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的插入、修改、查询和删除操作。
数据操作语言包括下面四个语句:
∙INSERT
∙UPDATE
∙SELECT
∙DELETE
INSERT
INSERT语句用来向表中插入新的记录。
在表被创建后,数据将被插入到表中。
SQL 用来向 Employee 表中插入数据的命令为:
INSERT INTO employee(emp_no, emp_name, emp_dob, emp_doj, basic)
VALUES (546,’jack’,'12/02/75','18/09/98',3500,'M023’)
如果数据是按照表中字段顺序插入,第二行命令则为可选。
包含字符串的字段将插入单引号之间。
如果数据仅要插入到某些字段,则需要指明字段名称。
INSERT INTO employee (emp_no, emp_name, emp_doj)
V ALUES (546,’jack’, 18/09/98)
UPDATE
数据库中的某些数据可能需要更新,UPDATE语句用来更新表中的记录。
例如,如果基本工资要增加 100 元,则相应的 SQL 命令为:UPDA TE employee SET basic=basic+100;
SELECT
SELECT语句用来从表中查询满足条件的记录。
一个SQL 查询包括5 个基本部分。
这些部分为:
1.SELECT:它包含在查询结果中必须显示的列的列表。
如果所有列
都需要被显示,而不必写出所有列的名称,只需使用一个星号(*) 即可。
2.FROM:该部分指明列的源表。
这些可以是单个表或多个表。
3.WHERE:这是查询的一个可选部分。
该部分指定结果应遵从的限
制。
如果一个查询不包含WHERE 子句,所有行都将被选择。
例如,如果用户想要显示所有生日在31/07/68 以后的员工,则命令为:
SELECT emp_no FROM employee WHERE emp_dob > '31/07/68 '
4.GROUP BY:这是查询的另一个可选部分。
它仅在查询结果
需要基于某个条件进行分组时使用。
5.ORDER BY:这是一个控制由查询显示的行的顺序的可选子句.例
如,要查看生日为02/03/70 的员工,用户使用以下SQL 命令:
SELECT emp_no FROM employee WHERE emp_dob='02/03/70' ORDER BY emp_no;
关于SELECT的使用是一门学问,下面我们看几个简单例子。
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获得更多的经验。
∙简单的SELECT查询
∙WHERE条件
∙特殊运算符
∙分组
DELETE
DELETE语句用来删除记录。
如果用户想要删除员工记录,则需要执行以下命令:
DELETE FROM employee;
这将删除Employee 表中的所有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