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圳二模作文题详析及例文

深圳二模作文题详析及例文

深圳二模作文题详析及例文
深圳二模作文题详析及例文

2017深圳二模作文题详析及例文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大一寒假,被国内一所著名高校高分录取的小王,见到他高中最要好的同学小刘,聊起各自的大学生活。小王说,他进了大学才发现:身边有不少人不但学习拔尖,而且多才多艺,课余生活也很丰富;在这里,自己引以为豪的高考分数变得苍白无力。他后悔自己高中三年多数时间都在“题海”中度过了。

小刘对他说,不要这样轻易地否定自己的过去,如果没有曾经的付出,你如今连说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

【试题解析】

一、题型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具体讲来就是:情景型+社会热点现象讨论+隐性任务驱动。

当然,如果广东在高考阅卷上,许可新材料作文,看作新材料作文也未尝不可,只是即便是当做新材料作文,也应该适当改变,比如多一点分析和逻辑,少一些证明,在对材料中具体的人和事或者这一具体的现象可以少一点评析,重点和重心都放在材料所映射的现实生活中的一类现象的思考。

(一)情景

名校大一学生小王寒假与同学聚会,同同学小刘谈起大学生活。

小王发现,大学里身边有不少人才学兼优,而自己的高考高分变得苍白无力。

小王后悔自己高中三年多数时间都在“题海”中度过了。

小刘劝慰小王,不要这样轻易地否定自己的过去。

(二)社会热点现象

高中的学习的题海战与需要的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主要对象

高分进入名校的大学生小王、同学小刘。

(四)任务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作文,是隐性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没有明确提出具体的任务,如“你认为小王还是小刘的看法正确”等,但实际上具体任务已隐含在题目上明确的要求中,你可以结合对小王的困惑与后悔你有什么看法去思考,然后由此挖掘拓展。

作文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这“综合”二字即要求作文必须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判断甚至看法、建议等”。

对于这类隐性任务驱动型作文,需要构建具体的写作任务:

1、“是否”“正误”正反对立选择性提问。如:对于小刘的劝慰你同意吗为什么

2、“启发”式提问。如:对小王的经历和想法,你有什么看法给你怎样的思考或者启发

二、审题立意简析

(一)、解读材料,信息切分,理解材料基本内容

材料由四个部分组成:

1、小王以高考高分数被著名大学录取,高考高分让小王引以为傲。

2、小王进入大学,发现身边很多人才学兼优,生活丰富,而自己却很苍白。

3、小王与同学小刘倾诉,后悔高中的“题海”生活。

4、小刘劝慰小王,不要否定自己的过去,正因为“题海”中的付出,才能进入著名高校。

综观材料,材料涉及“高中生活”“题海”“大学生活”“才学兼优”等。

一句话概括材料内容:高分进入好大学的小王因没有身边人的才学兼优而后悔高中的题海战生活。

(二)、审题,即挖掘材料的含意,探究立意点

主要途径有二:第一是对切分出的信息点做本质探究,从而把握材料的深刻含意。第二是分析信息点之间的联系,找出内在的因果关系。

1、各信息点含义:

(1)小王以高考高分数被著名大学录取,高考高分让小王引以为傲。

——小王靠勤奋获得高考的成功,自我满足。

(2)小王进入大学,发现身边很多人才学兼优,生活丰富,而自己却很苍白。

——大学里的小王需要生活丰富、才学兼优。

(3)小王与同学小刘倾诉,后悔高中的“题海”生活。

——小王对现在自己的“苍白”的不满,对过去“唯分数”做法的否定。

(4)小刘劝慰小王,不要否定自己的过去,正因为“题海”中的付出,才能进入著名高校。

——如何看待自己的过去,高中的“唯分数”与上名校的关系。

2、信息点之间关系和整体理解

(1)小王高中单调枯燥的题海生活,给了他著名大学的通知书,让其圆梦,也带给他大学生活的焦虑与不适。

——追根溯源,就是绝大部分中学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为追求升学率,唯分数论,不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全力以赴搞应试教育。

——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脱节。

(2)小王在大学与身边人的对比,说明有人高中时才学兼优、生活丰富多彩,有人高中时身陷题海,生活单调乏味。

——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的不均衡。

——高中教育如何取舍素质与应试。

(3)小刘的劝慰,不要轻易否定过去。

——高中的题海战,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有一定程度的被逼无奈,因为大学录取就是唯分数。

——对小王而言,重要的不是后悔,而是向前看,在大学可以发掘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主动参与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三)、立意,据材料内容、含义与构建的任务确立文章的主题。

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对其含义的挖掘,提炼出文章的观点或者思考的重要话题,这些观点或者思考在解决材料中的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更要指向对现实中一类问题的思考与解决。

在教学上主张教学生立意追求最佳,在阅卷场主张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立意。

1、最佳层次

(1)小王在大学与身边人的对比的角度。

①教育不均衡是目前教育的最大问题,呼唤教育均衡。

②高中教育应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

③大学招生应变“唯分数”为分数与素质相结合。

(2)高分进大学名校的小王进入大学感到不适与后悔的角度。

④应试教育可休矣,中学呼唤真正的素质教育。

⑤中学生在搞好学习提升分数的同时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全面发展。

(3)小刘劝慰小王不要否定自己的角度。

⑥与其后悔过去,不如抓住现在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4)综合角度

⑦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不是培养和选拔“考试机器”。

2、基本层次

①题海、唯分数是目前众多学生和学校无可奈何的选择。

②高中学习不应该搞题海战,要注重科学方法。

③大学新生要学会转变,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

3、跑偏层次

①取舍,有舍才有得(有对兴趣爱好的舍弃,才有著名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得到)

②勤奋乃成功之母。(小王靠勤奋刻苦最终考上著名大学)

③牺牲兴趣爱好,换来高考高分和著名大学录取通知书,值得。

④兴趣爱好第一,高考分数第二。

⑤自信与自卑。

⑥人不能陶醉于昔日辉煌

……

【教师下水作文】

不悔过往,只追未来

深圳科学高中牛程

面对不可追回的往日,小王的感受值得理解,小刘的劝慰则理性客观。虽然和大学同学相比,小王的高中生活可能单调了些,可他拼搏了、付出了,自有别样的精彩。对于过往,只要努力了,就无需后悔。不如将过去的遗憾变为反思,去追寻精彩的未来。

小王的后悔源于他只做好了“学习”这一件事,而大学同学却可以兼顾。可为什么他到大学才意识到这点呢这就说明,他在高中,可能极少看到全面发展的人。也许,当时小王所处的环境,备考和其他发展是不兼容的。那么,小王选择进入“题海”,并最终换得著名高校的“入场券”,其实是再正确不过的选择了。

小王的困惑让我想到了衡水中学入驻浙江引发的讨论。争议背后,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碰撞。有人认为应试教育能克服惰性、养成自律的习惯,利于成绩提升;有人则回忆了素质教育下,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能取得好成绩。实际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每个省份有自己的高考难度,即便是一个省内,受经济文化等原因的限制,教育方式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应试和素质的选择,并不能完全按照个人的意愿。如果小王和大学同学差距的形成并非个人原因,小王已在能力范围内做到了最好,该反思的应是社会。

又或许,小王自己有全面发展的能力和条件,只是当时没意识到,所以后悔。但是,拥有正确的“意识”,本来就是一种难得的能力,实在强求不得,也无从后悔。何况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谁也无法确定,小王如选择全面发展,就一定还能维持现在的好成绩。到时小王后悔的内容,说不定就变成了“如果认真刷题,就能去知名的大学了”。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每个人看似有很多条人生路可以选择,实际却只能走在唯一一条不可逆的道路上。如没能尽全力走好自己的路,后悔是必然的、必要的。可一味认为想象中的“未然”比实际的“已然”更好、更美,甚至将别人的路和自己的路对比,不免有些自寻烦恼。每个人做出的每一次选择,在选择的“当下”,都已是条件范围内的最佳选项。

毕竟,小王最终还是靠着成绩,和“全面发展”的人来到了一样的平台。既然结果一致,来时路的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将走向何方。与其后悔“题海”造成了生活的乏味,不如保持住泛游“题海”时习得的拼搏和专注。

它们曾为你带来了值得骄傲的分数,也必将为你带来更加充实、精彩的未来。

站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天平上

深圳罗湖外语学校徐晓花

被国内一所著名高校高分录取的小王进了大学才发现自己引以为豪的高考分数变得苍白无力,因为身边有不少人不仅品学兼优,而且多才多艺,生活丰富。他很后悔自己高中三年多数时间都在“题海”中度过。

也许这是一个每个经历过高考的人都会在心中盘旋的问题:站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天平上,我该走向哪方其实,不管走向哪方,都是复杂又艰难的选择,因为它与社会制度有关。作为一个学生的小王,无法预知未来,也无力去改变社会,只有一声叹息,后悔当初。真的如此吗我认为,不管天平倾向哪边,只要是你认真选择走过的,就是有意义的。

对于很多人来说,高中是一个人人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因为只有跨过它,你才有改变命运的可能,尤其是寒门子弟。连读书都困难的家庭,你让他的孩子如何还去兼顾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自己如果当初小王没有当初应试教育下的努力付出,也就不会如愿走进理想的大学,发现同窗的博学多才,找到差距,产生悔意。我认为,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博弈中,小王选择了应试教育,并且认真走过了,就是无悔的。至于多才多艺,丰富课余生活,可以后天弥补。

其实,中国千千万万的学子,只有在千军万马中挤过了独木桥,才能在新的平台上发挥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应试教育不是万恶之源,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曾经的寒门子弟刘媛媛也是挤过了高考大军,才考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之后继续深造。在北京大学法律系继续攻读研究生时她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展示个人才能,并于2014年7月在安徽卫视推出的中国首档原创语言竞技真人秀节目《超级演说家》第二季中一举荣获超演总冠军,被网友给予“北大才女”的称号。因此,你无法去否认自己走过的路是浪费无意义的。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天平上,有人高高在上,有人随水低流,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

当然,如果能在应试教育里游刃有余,同时兼顾素质的培养那是最好的。就读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武亦姝,学习成绩优秀,尤其对中国古典诗词情有独钟。在2017年2月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她凭借强大的实力和淡定的气魄攻擂成功成为擂主,一炮而红。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武亦姝同样有余力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我修养,并一举夺冠,成为新时代“网红”,

被赞“腹有诗书气自华”。谁说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天平上没有平衡点只要认真执着走过,就会在人生道路上留下属于自己的青春印记,实现双赢。

张晓风说:“既然青春是一场‘无论做什么都觉是浪掷’的憾意,何不反过来想想,那么,也几乎等于“无论诚恳的做了什么都不必言悔”,因为你或读书或玩,或作战,或打渔,恰恰好就是另一个人叹气说他遗憾没做成的。”因此,小王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更不应该沮丧。此时的他要做的应该是奋力直追,找到新的人生目标,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付出是回忆最舒服的枕头

深圳科学高中罗佰方

一门心思“刷题”后考上大学的小王遇到了“多才多艺”的同学们,于是小王开始后悔自己的高中生活模式,他的好友小刘劝他说不要轻易地否定自己的过去,毕竟刷题让自己进入了著名高校。小刘的清醒认知得到了旁观者的认可,我也认为,自己生命中的每一个付出的过程都是美好的,应该将自己曾经所有的努力都化成诗歌去吟咏,而不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轻易地否定自己曾经的付出——付出是回忆最舒服的枕头。

对曾经的付出的过程的看法可能会变化。进入大学之后,同学都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的天资与高中学习模式不一定相同,自然会出现不少既会玩又会学习的那种让人羡慕的同学,这一点小王没有意识到也在情理之中。但更要看到,并不是每位同学都是这样。小王的这所大学里像小王这样高中努力刷题、不负青春的高中生可能更多,课余生活过得精彩丰富的同学也是少数。因此,上了大学,小王没有了高考升学压力,完全可以开始自己丰富的大学生活,毕竟高中的刷题经历并没有阻碍小王成为一名“城里人会玩”的大学生,所以小王没有必要如此后悔自己的高中刷题生活。

然而人只有一个生命过程。弗罗斯特在《林中路》中写道: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高中生活诚然单调,但最后的结果由分数来确定自己的去向,玩与学就像摆在高中生面前的两条路,却不能同时涉足,毕竟精力有限。能以高分考上著名高校的人是少数,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的人是多数,自己的高分当然可以“引以为自豪”,这理所应当。为了梦想拼搏的毅力与勤奋,是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奇志,是最富诗情画意的!相反,假如高中三年过得“多才多艺”,可能就会走上另一条路,真的像《林中路》说的那样: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我们可以欢喜自己的引以为自豪的东西,却不必讶异别人比我们更好的东西。有一些人享受野草蔓蔓的田野,我独爱辛勤耕耘的青春。

有时候,结果往往会改变对过程的看法:如果结果是美好的,曾经苦难的过程都变成了美好;如果结果是糟糕的,曾经自认为的美好更有可能变成一种讽刺和哀伤。许多人躺在回忆的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能够治疗失眠的枕头,就是付出;能够不让结果改变对过程看法的过程,就是付出的过程。小王的美好生活才刚刚开始,他已经拥有了著名高校的平台,他有更多的机会将自己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无悔付出付出无悔

被名校高分录取的小王寒假与好友小刘谈及各自大学生活时,小王后悔三年高中在题海中度过,不如身边同学有丰富的课余生活,不及他们多才多艺。小刘劝勉他不要轻易否定曾经的付出,没有付出如今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人道是,无奋斗不青春。看罢二人的谈话内容,小王的苦恼貌似合理,毕竟高考令他失去了很多。但我却赞同小刘的看法,更想说:无悔付出,才能付出无悔。

小王进了大学才发现身边不少同学不但学习拔尖而且多才多艺,课余生活丰富多彩,相比自己引以为豪的高分变得苍白无力。俗话说“技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身无特长的小王在这些同学面前,题海苦战虽考高分,终究失了风景,少了亮色,难免自卑自轻,心生后悔有深深的挫败感。

小王的想法虽不无道理,但是,于我却不敢苟同!

首先,做人不宜妄自菲薄。《圣经》云:“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同时给你打开一扇窗。”每个人生而在世,都有可为之事。你失去了一种东西,必然会在其他地方收获另一个馈赠。小王高中虽在题海中度过,少了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却也收获了高分,顺利进入名校,正所谓有失必有得。关键是保持乐观自信的姿态,无悔当初付出,付出了才能收获无悔。

再者,备战高考,是时代使然。应试教育,着眼于夯实基础知识与训练考试技能,必然少了活泼多样的才艺发挥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的可能。但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正是在题海中苦练基本功,小王才能够挤过“独木桥”,脱颖而出走进象牙塔。诚如小刘所说,有了曾经的付出,如今才有机会说“后悔”。

更何况,“鱼”和“熊掌”可以“得兼”。“活到老,学到老。”小王到了大学,依然可以一边学习专业,一边学习才艺,给自己补一课——放飞曾被禁锢的心灵,追逐曾经天真的遐想;欣赏窗外炫丽的彩霞,重温高中错过的美景。读书与才艺,不是非此即彼,完全可以相得益彰。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后悔呢冰心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谁知道它当初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成龙从跑龙套到成为香港岛耀眼的

星星,曾经付出了多少,又何需后悔失去了多少台湾乐坛常青树林依伦在歌唱之余,主持烹饪节目,音乐事业与兴趣爱好却也相映生辉!……年轻的人们,不必后悔,不必嗟叹,重拾付出的行囊,装点心情,继续上路——

因为,无悔付出,付出无悔。

2017年4月20日上午写于考场后悔无药前行有方

枯叶蝶

看着身边不少同学学习拔尖,且多才多艺,课余生活十分丰富;对比自己,在这里,自己引以为豪的高考分数变得苍白无力。大一新生小王心中既对身边人羡慕嫉妒恨,又对自己没有将高中三年在“题海”中度过的部分时间拿来发展兴趣爱好而懊悔不已。不过,也许在小王后悔时,不少人也许在后悔高中没有全力拼战题海,以致自己没有上到心仪的大学。因此,我想对小王说:后悔无药,前行有方。

诚然,对比之下,同是从高中来,小王自感高中生活的单调、枯燥和乏味,除了高考高分,似乎别无收获,而别人却才艺学习多丰收,这直接影响到自己现在大学生活的质量和自己的发展,对自己悔不当初也在是人之常情。

不过,正如小刘所说,曾经的付出和努力不该被否定,至少它保证了自己拿到进入名校的门票。试想,如果自己不苦战题海,是否能保证拿到这张门票呢。伟大的印度诗人泰戈尔有言:“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走过的路,付出的努力,都是一段漂亮的舞蹈。

后悔无药,逝去的,已经无法追回。高中时,眼中心中只有分数,有自己为了人生目而做的取舍,也有身边环境影响使然。高考的独木桥,有千军万马想要最先通过。身处其中,如奈何哉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PK中,自己被动地处于素质教育的春风雨露之外而跻身应试教育,绝大部分的责任不在小王自己,而在社会。何况在题海中的苦战,也是对自己意志和精神的淬炼!

前行有方。正在到来的,能够也更应该抓住。进入大学,看到身边人才学兼优,生活多姿,这时候该有的不是懊恼和悔恨,而是学习,追赶。已经有了比他人更强大的意志力,那么合理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在大学全面发展,犹未为晚。

目光从小王身上收回,触目弥望的是“小王们”。对他们,我也该充任一回“小刘”。

为应试教育全覆盖的普通高中教育,亚洲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衡水中学”“绵阳中学”……正在夜以继日地塑造着甚至制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唯分数”者。

我们呼唤教育制度和大学招生制度的改革,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地开花结果。但在这变革尚未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时候,身处高中题海中的“小王们”,是“才

学兼顾”还是“分数唯我高”,则当深思之。而已经挤过了独木桥进入大学的“小王们”,是继续追寻学问的珠峰,还是丰富自己的人生,也许深思慎取。

不过,无论怎样的情形和选择,都只为,不要为将来后悔埋伏笔;也不为过去寻悔药。重要的是抓住今天想自己选择的方向以最佳的方式和速度前行!是谓:后悔无药,前行有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