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初中生物八上《生物进化的学说》教案_3
- 格式:doc
- 大小:110.50 KB
- 文档页数:2
课题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学说学习目标1.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及其意义。
达尔文地雀进化的原因及其意义。
1.知道达尔文进化论的实质。
能够较准确判断达尔文地雀的进化顺序。
3.学习达尔文细心观察和实验,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
难点:达尔文进化学说与其他进化学说的关系。
教法选择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课型新授课前准备收集有关自然选择的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时数第2 课时备课总数第 19 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情景引入教师提问:我们以前学习过保护色(图片)警戒色和拟态为什么生物会形成这样一些特征?答:进化思考: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有些生物种类会灭绝?1.新的种类如何形成?2.推动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3.说出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1.过度繁殖(视频)2.生存斗争3.遗传和变异4.适者生存思考: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进化思考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这就是自然选择练习:1.桦尺蛾2.课课练P62(22)二、人工选择:在现实生产中人们用人工方法培育出了许许多多的动植物新品种,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与自然选择相比,人工选择有目的性强、速度较快的优点。
三、师生互动:其他的生物进化学说。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生物进化学说,如拉马克的“用进废退”,以及“综合进化学说”和“分子进化学说”阅读四、云南澄江县动物化石群发现对生物进化学说的贡献教师提问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生物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指导学生练习教师讲解人工选择的定义教师: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就是最终的学说了吗?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生物进化学说,请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学生回答问题(不是。
因为任何人都无法再现46亿年前的历史变迁,出现许多生物进化学说都是十分正常的。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总结:真理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发展和充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
八年级生物《生物进化的学说》的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说出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及意义。
2. 描述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进化的原因及过程。
3. 说出达尔文进化学说和其他生物进化学说的关系。
能力目标1. 知道达尔文论的实质。
2. 能够较准确判断加拉帕戈斯雀的进化顺序。
3. 能运用达尔文进化理论解释桦尺蛾的变化。
情感目标1. 学习达尔文细心观察和实验,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2. 认同达尔文的进化学说,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世界观。
教学重点: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教学难点:说出达尔文进化学说与其他进化学说的关系课前准备1. 加拉帕戈斯雀喙进化的图片。
2. 要求学生通过资料、网络等查询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生物是进化发展的,进化发展的证据有哪些呢?2. 生物进化的历程是不是漫长的?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导入新课我们这节课就研究一下生物进化的学说二、新授生物进化的学说(板书)(一)达尔文的进化论及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教师:同学们可能已经知道了达尔文,哪位同学能再介绍一下达尔文。
学生:(达尔文是英国博物学家,通过研究提出了被恩格斯赞誉为“19 世纪的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的生物进化学说。
教师:达尔文为了提出生物进化学说的建立做了哪些工作?达尔文是怎样提出科学的进化理论的?内容是什么?能否举例说明?学生:讨论作答师总结: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也就是自然选择,大自然是一个和谐的世界,原因之一是自然选择。
下面我们以加拉帕戈斯雀的进化过程为例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
请同学们分组观察加拉帕戈斯雀的进化图片并讨论。
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的进化主要原因为什么?设想一下如果加拉帕戈斯雀不改变取食的食物种类,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学生:尝试记忆鸟喙与食物的对应关系,并提出相关进化的假设看课件:教师一种鸟喙的进化,讲述其内在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学生:分组练习,描述其他鸟喙的进化师生共同梳理:进一步巩固加拉帕戈斯群岛地雀的进化的原因。
生物进化的学说-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进化的概念和生物进化的历史;2.掌握进化的证据和方法;3.了解生物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生物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2.进化的证据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一)生物进化1.概念生物进化是指生物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逐渐适应环境,不断进化进步的过程。
2.历史(1)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推动生物进化的驱动力,他提出了自然选择、物种形成等基本概念。
(2)遗传学进化学说遗传学进化学说主要是指基因在演化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包括突变、基因重组等。
(3)群体遗传学进化学说群体遗传学进化学说主要研究的是群体遗传结构和繁殖等,通过对群体的遗传研究,得出了基因频率等重要遗传参数。
(二)进化的证据和方法1.证据(1)生物形态结构的比较(比较分析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2)生物的生殖(如繁殖方式等);(3)生物的生化特征和分子遗传等。
2.方法(1)育种法(人工驯养);(2)化石研究法;(3)比较解剖学法;(4)细胞学方法等。
(三)生物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认为,物种之间的竞争会导致适应性突变的产生,使得那些具有较好适应性的物种在竞争中胜出,逐渐进化成不同的物种。
2.新陈代谢进化学说新陈代谢进化学说认为,生命是在不断适应环境条件下不断演化发展的。
新陈代谢进化学说主要是研究生物在新陈代谢方面的适应性和演化过程。
3.分子进化学说分子进化学说主要研究的是分子遗传方面的演化过程和进化关系,主要依靠比较不同物种之间的分子特征,如蛋白质和核酸序列等。
四、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和历史,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知识。
通过分析进化的证据和方法,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科学依据。
最后,通过介绍生物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五、课堂练习1.请简述生物进化的定义和历史。
2.请列举进化的证据。
生物进化的学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加拉帕戈斯雀进化的原因。
2.说出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运用资料比较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过对《达尔文进化论》视频的观看学习达尔文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勇于质疑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1.说出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2.描述加拉帕戈斯雀进化的原因及过程。
难点:说出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
【教学方法】讲述法与启发法相结合【板书设计】生物进化的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遗传和变异自然选择生物进化适者生存【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达尔文的科学研究、著作等资料。
教师准备:有关达尔文生平事迹、科学研究、著作等资料。
自然选择事例和古生物化石图片等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游戏导入:认祖归宗。
展示图片,让学生判断A和B分别是哪种生物的祖先。
然后让学生区分出祖先和其后代的不同点,让学生初步建立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生物的其形态如体色、体形、结构都会发生改变。
通过设问:“生物进化的动力什么?”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课题)二、新课(一)探究加拉帕戈斯群岛地雀进化的过程、原因1.展示多组图片:道狐和北极狐一定的、残翅的昆虫。
2.设问:为什么北极狐和赤道狐的耳朵大小不同?为什么经常刮大风的岛上昆虫都具有残翅?3.引导学生发现生物都有一定的形态结构适应其生存的环境相适应,环境不同同种生物的形态结构会有所不同。
4.探究加拉帕戈斯群岛地雀进化的原因和过程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有共同的祖先,可是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地雀却各不相同。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示思考题,引导学生说出喙的不同可能与取食不同事物有关。
(2)设置情境:假设地雀生活的地方只有仙人掌,一种雀的喙无变化,一种凿状,一种尖而长,哪一种地雀更容易生存下来?最后让学生尝试说明地雀是如何从同一种取食昆虫的地雀进化而来的。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学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生物进化的学说呈现了人类对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探索科学史,重点而又简单完整的介绍了主流生物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发现、形成过程。
为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进化观打下基础。
本节内容虽然列举了达尔文地雀的进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论内容,但是,资料简单,有一定的抽象、理论化。
再加上生物进化的过程时间较长、不可直观性。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导入,引入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形成过程,再通过视频观察,资料分析和学生小组模拟活动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最终构建形成生物是逐渐进化而来的观点。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性思考和推理能力将会得到较大的提高,再通过一定巩固练习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掌握生物进化学说内容,并能利用所学,解释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基于课程标准,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探究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进化的原因。
2.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及其意义。
(二).能力目标:1.通过模拟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模拟探究实验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搜集、分析数据的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培养了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物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知识内容构建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科学史的学习,感受当时科学家的经历,领悟科学家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和合理推理的验证过程。
2.科学真理的发现是通过不断深化问题,找到其精髓的认识过程,培养了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
3.形成细心观察、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4.形成唯物主义的自然世界观。
三.教学重点:1.探究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进化的原因。
2.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思想。
四.教学难点:1.探究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进化的原因2.说出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五.教学过程四、生物进化学说在发展除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外,还有许多科学家也正在努力探究,获得很多宝贵的资料,进一步探究生物进化的原因请独立看书:P66,学习了解Q1:科学家又发现了什么现象?提出了什么研究方向和方法?独立看书,思考,认同科学真理在不断的深入思考和质疑,探究中逐步形成的。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学说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学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有关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学说自然选择,并尝试用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来揭示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达尔文地雀的进化过程;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达尔文环球考察,了解达尔文的研究历程,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思想深刻理解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学说,分析加拉帕戈斯群岛达尔文地雀的进化,体验达尔文的研究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索生物进化的兴趣和依据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并掌握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思想及定义;2.利用自然选择学说的原理揭示达尔文地雀的进化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举例法、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准备搜集相关素材,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展示达尔文肖像画,引导学生说出达尔文及其研究成果引入新课。
达尔文是伟大的博物学家,也是进化论的奠基人,他通过自己的环球考察等努力工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进化论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之一,下面我们就共同,走进今天的课堂来一起学习和认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学说。
(板书: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学说)设计意图:学生在之前的生活中已经对达尔文以及生物的进化学说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引入达尔文的肖像直接引入本课主题。
(二)引导自学首先我们来大家阅读64页至66页的内容,给大家3分钟时间,来寻找下面五个问题的答案,通过这个五个问题来把握今天的学习内容。
1.达尔文在发现“自然选择” 的过程中都做了那些工作?2.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3.达尔文地雀的进化说明了什么?4.如何来定义自然选择?5.目前其他的生物进化论学说有哪些?设计意图:通过前期的备课,将课文内容问题化,安排学生进行任务学习,提高学生阅读的课本获取知识的能力和预习的效率。
集体备课课时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有哪几方面?其中最可靠和最直接的证据是什么?各种证据都证明现今的生物是由古代的生物进化而来的,但生物究竟是怎样进化的呢?
二、新课
(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
1、关于生物进化学说,最重要的、被广大科学家和公众所认可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说明物种是可变的,而且对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作出了正确的解释。
达尔文关于进化的学说主要阐述于他所著的《物种起源》(1859
)一书中。
2、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3、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
美洲雀的变化表明:自然界的生物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繁殖后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学说1.重点:说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及意义。
2.知道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进化的原因及过程。
3.知道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和其他生物进化学说的关系。
知识点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提出知识点二:生物进化学说的发展1.其他生物进化学说侧重从分子水平阐述生物是如何进化的。
2.我国也为生物进化领域学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澄江动物群”是指保存在澄江县及其周围地区距今大约5.3亿年的寒武纪早期泥浆中的大量栩栩如生的动物化石群,被国际上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3.“澄江动物群”的发现表明,有关生物进化的研究仍有许多谜团,有待进一步破解。
1.阅读课本,完成探究——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的进化。
请同学们分组观察加拉帕戈斯地雀的进化图片并讨论。
(1)加拉帕戈斯地雀的喙发生了哪些变化?加拉帕戈斯雀的喙发生了变化,有的粗而尖,有的尖而长,有的变得粗壮。
角质喙的变化都和它们要食用的食物有关,都是为了利于取食。
(2)加拉帕戈斯地雀的喙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是加拉帕戈斯雀太多了,昆虫不够,一部分加拉帕戈斯雀不得不改变所食的食物种类。
如果有些加拉帕戈斯雀的喙没有变化,又找不到它们原来食用的昆虫,则它们有可能会被淘汰。
留下来的都是一些能适应环境,生存能力强的加拉帕戈斯雀。
(3)达尔文的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
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在现实生产中,人们用人工方法培育出了许许多多的动植物新品种,例如,家鸡的品种各不相同,这是自然选择吗?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与自然选择相比,人工选择有目的性强、速度较快的优点。
3.在非洲南部的一些地方,人们常会在乱石丛中看到一些灰黑色的“鹅卵石”。
有时,这些“鹅卵石”上竟会开出美丽的鲜花。
原来,这并不是鹅卵石,而是一种植物!这种植物生长在石头丛中,只有几片着地而生的肥厚叶子。
它的叶子无论是颜色还是形状上都很像鹅卵石,人们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生石花,意思是生长在石头上的花朵。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学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概述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及其意义说出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进化的原因及其意义【技能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尝试与同学进行交流,形成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资料阅读,尝试对资料进行分析与归纳,形成分析与归纳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细心观察、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二、教学重点:概述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三、教学难点:概述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四、教学方法和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视频五、教学过程环境可以进化,哪些就面临灭绝,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学说》当时得地球环境从而灭绝了。
移到课堂中来。
20 min 一、自然选择学说提到生物进化我们先看一个人,叫达尔文,达尔文曾经乘坐贝格尔舰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巡航,在这次远行中他搜集了各个区域的物种性状资料,最后写了一本书,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我们齐读这段话。
书名叫什么?观点是什么?被恩格斯称为什么?什么是自然选择我们进行小组小组活动一: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捕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所示。
小组活动二:结合小组活动一的规律,观察图片后解释“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这句话?达尔文在考察中仔细地观察所到之处的地质和生物,深入地比较了化石动物和现存动物的关系等,在吸收前人进化思想的基础上,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
这一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物种起源自然选择学说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小组讨论交流并展示。
通过反馈得到: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再回收率大于浅色桦尺蛾。
非工业污染区浅色桦尺蛾再回收率大于深色桦尺蛾。
原因:工业污染区因为环境污染的问题,深色桦尺蛾更容易隐藏,从而活下来。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学说》学案苏教版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学说学习目标1、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巩固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3、通过对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学习,初步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形成的原因,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3基本流程流程内容备注预习指导1、自然选择学说阅读课本第18-20页,课本插图5、1-17,5、1-19分析并讨论下列问题:(1)什么是自然选择?谁提出的?(2)为什么长颈鹿的祖先的颈有的长有的短?(3)你认为环境的变化在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尝试分析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
2、人工选择学说阅读课本第20-22页,课本插图5、1-20,分析并讨论下列问题:(1)在各种家鸽新品种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2)家鸽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有什么区别?(3)你能再举出培育生物新品种的其它例子吗?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1、尝试分析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
2、家鸽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有什么区别?合作探究二按照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⑴ 长颈鹿中存在着不同体型的个体,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性,这种特性一般是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
⑵ 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变,一些颈和前肢长些的个体,能够吃到树上高处的叶子,在缺乏青草的时期,颈和前肢长的个体,在_________________中获胜,得以生存、繁衍。
这样,环境对长颈鹿起了_____________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______________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__。
⑶上述进化过程表明,自然选择的动力是___________,自然选择的结果是__________。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简单叙述的是[ ]A、适者生存,不适应者淘汰的过程B、生物为了生存而竞争的过程C、有利变异不断加强巩固的过程D、食肉动物和草食动物竞争的过程2、达尔文创立的解释生物进化的学说是[ ]A、人工选择B、生存竞争C、自然选择D、生物变异3、下面对人工选择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工选择的速度较快B、人工选择的因素是环境条件C、人工选择的结果是满足人类的需求D、人是人工选择过程中的选择因素课堂检测4、达尔文所说的自然选择是指[ ]A、自然界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株植物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生物同时具有遗传性和变异性课后反思。
《生物进化的学说》◆教学分析《生物进化的学说》是苏教版八年级新教材上册第十六章第三节。
本节内容是生物进化的学说。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前面两节生命的诞生与生物的进化历程,而且把本节内容放到第十六章第三节,就是为了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这节课,在本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占据着核心地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及其意义。
2.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进化的原因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1.知道达尔文进化论的实质。
2.能运用达尔文进化理论解释桦尺蛾和长颈鹿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学习达尔文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2.认识主流的进化学说,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3.领悟科学没有绝对真理,科学知识只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培养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概述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及意义。
【教学难点】说出达尔文进化学说与其他进化学说的关系◆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周密的教学设计,用powerpoint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生物进化的学说教学过程:(一)设境激趣,导入新课屏幕展示有关达尔文的内容描述,让学生猜测出达尔文,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进化探究的兴趣:A.他是英国人。
B.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C.他在青年时代曾乘坐“贝格尔号”进行过五年的环球航海考察。
D.他是《物种起源》的作者,书中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二)新课学习依托学生的学习目标将本节内容主要分为三大块:识记: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和意义;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应用: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
1、识记: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和意义。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第一步:提出问题,用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本64-65页的内容,然后回答达尔文提出的学说。
第16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学说《生物进化的学说》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第三节,是学生初步了解了生命的诞生和生物进化历程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和延伸,又是生物进化的核心内容,在本章和本册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形成科学的进化论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有重要意义。
2.学情分析自然选择学说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等特点,这对以形象化思维为主的八年级学生来说仍具有相当大的困难。
通过七年级对生物特征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遗传和变异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并能影响环境。
并且他们对自然界中弱肉强食的现象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还没有将不同的现象、事实联系起来,对“生物进化的原因”尚未形成科学概念。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模拟“动物体色与环境的关系”,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认同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初步形成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总结概括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
(3)学会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有关实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养成运用生物知识分析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角色扮演,结合白居易的诗,体会母亲哺育新生命的不易,学会去尊重生命。
(2)分析桦尺蛾的体色变化,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3)通过对达尔文的认识,认同科学探索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4.重点和难点(1)模拟“生物体色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并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有关实例。
5.课前准备PPT、镊子、秒表、大彩纸、小彩纸、一次性纸杯等。
6.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课开始,教室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质疑:这位穿越者要寻找的灰白色蛾子呢?设计意图:通过小品的方式导入新课,增添课堂教学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
课题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学说
学习目标1.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及其意义。
达尔文地雀进化的原因及其意义。
1.知道达尔文进化论的实质。
能够较准确判断达尔文地雀的进化顺序。
3.学习达尔文细心观察和实验,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
难点:达尔文进化学说与其他进化学说的关系。
教法
选择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课型新授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自然选择的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是否采用多
媒体
是
教学时数2
教学
时数
第2
备课
总数
第 19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情景引入
教师提问:我们以前学习过保护色(图片)警戒色和拟态
为什么生物会形成这样一些特征?答:进化
思考: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有些生物种类会灭绝?
1.新的种类如何形成?
2.推动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
3.说出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及其意
义;1.过度繁殖(视频)2.生存斗争3.遗传和
变异4.适者生存
思考: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进化思考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这就是自然选择
练习:1.桦尺蛾
2.课课练P62()
二、人工选择:在现实生产中人们用人工方法培育出了许许多多的动植物新品种,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与自然选择相比,人工选择有目的性强、速度较快的优点。
三、师生互动:其他的生物进化学说。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生物进化学说,如拉马克的“用进废退”,以及“综合进化学说”和“分子进化学说”阅读
四、云南澄江县动物化石群发现对生物进化学说的贡
献教师提问
教师:引导学生说
出生物具有很强的繁
殖能力。
指导学生练习
教师讲解人工选择的
定义
教师:达尔文的进化
学说就是最终的学说
了吗?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其
他生物进化学说,请
学生进行分析总结
学生回答问题
(不是。
因为任
何人都无法再现
46亿年前的历
史变迁,出现许
多生物进化学说
都是十分正常
的。
)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师总结:真理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发展和充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
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上发展
出来的新的进化论,使人类的生命科学理论更丰富、更完善。
相信在你们青少年的努力下生命科学之谜会逐渐被揭开。
活动二: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实验、探究、观察与学习,请同学们谈谈感受和收获。
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活动三:自我评价。
选择题
1.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长颈鹿的长颈和高
的前肢是()
A.由长颈鹿的意愿决定的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长颈鹿随世代的延续颈必然变长
D.经常使用而逐渐发达的结果
2.每种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但总是少量个体
得以生存。
达尔文对这一事实的解释是
()
A.生存斗争 B.适者生存
C.遗传和变异 D.过度繁殖
3.1937年,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
典南部栽培,这时气候比较寒冷。
最初三叶草茎叶的产量很低,但经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
人们对这一事实作出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三叶草在生活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4.马德拉群岛上经常刮风,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
保存下来的昆虫所具有的特征应该是()
A.强翅或无翅 B.强翅或中等发达翅
C.中等发达翅或弱翅 D.弱翅或无翅教师总结
教师活动:利用课件
展示反馈习题。
学生分析:现代
综合进化论、分
子进化中性论、
澄江动物群的发
现等理论的主要
内容
学生活动:依据
教师提供的习题
进行自我评估检
测。
作业设
置
同步配套练习
教学反思
等级评价(A/B/C/D)
检查签阅
第周,应备实备,共
评价:时间:签查(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