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42.38 KB
- 文档页数:9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考试总分:100 分)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20小题,总分60分)
1.(3分)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
B.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摄食、运动、分裂、繁殖等
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分化程度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D.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
2.(3分)下列为两种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蓝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发菜、颤藻、念珠藻、小球藻等都属于蓝细菌
C.蓝细菌没有核糖体,水稻叶肉细胞有核糖体
D.以上两种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体现细胞的统一性
3.(3分)下列物质的鉴定与所用试剂、实验手段、实验现象搭配正确的是( )
A.脂肪一苏丹Ⅲ染液一显微镜观察一染成红色
B.葡萄糖﹣斐林试剂一直接观察一砖红色沉淀
C.蛋白质一双缩脲试剂一直接观察一紫色反应
D.淀粉﹣碘液﹣加热观察一蓝色反应
4.(3分)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中基本的元素是C、H、O、N,其中最基本的元素是C B.ATP、胰岛素、DNA的组成元素中都有C、H、O、N、P
C.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和细胞核中均含有RNA分子
D.纤维素水解后的单体为葡萄糖,蛋白质水解后的单体是氨基酸
5.(3分)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的实验中,正确的操作是( )
A.向2 mL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1 g/mL的NaOH溶液1 mL,振荡均匀后,再加4滴0.01
g/mL的CuSO4溶液
B.向2 mL蛋白稀释液中先加3~4滴0.01 g/mL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0.01 g/mL的NaOH溶液1 mL
C.向2 mL蛋白稀释液中同时加0.01 g/mL的NaOH 1 mL和0.01 g/mL的CuSO4混合液
D.在NaOH和CuSO4混合液中加入2 mL蛋白稀释液
6.(3分)胡杨树有“英雄树”之美称,且这种树只生活在大漠荒原中,则组成胡杨树的元素和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分别是( )
A.H和蛋白质 B.H和水 C.O和蛋白质 D.O和水
7.(3分)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功能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空间结构有关
B.已知某化合物含有C、H、O、N等元素,可以推断此物质为蛋白质
C.不同蛋白质分子中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无差异性
D.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失去生物活性,但这种改变一般是可逆的
8.(3分)某蛋白质由4条肽链构成,含有64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至少含有的氨基数、肽键数及将该蛋白质彻底水解至少需要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
A.64 60 60 B.4 60 4 C.64 64 64 D.4 60 60
9.(3分)下列关于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RNA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 B.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为RNA
C.纤维素在人的肠道中彻底水解为葡萄糖
D.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
10.(3分)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中的绝大多数糖类并不以血糖形式存在
B.大多数植物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类
C.有些脂质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有些可参与物质的运输
D.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和固醇等构成的“头部”亲水的分子
11.(3分)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N、P可用于( )
A.合成纤维素和蔗糖 B.形成染色质和细胞膜
C.合成DNA和脱氧核糖 D.合成脂肪和ATP
12.(3分)如图是DNA和RNA组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B.存在于酵母菌的细胞核中的核酸由4种碱基构成
C.病毒中也有上述两类核苷酸
D.DNA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中有脱氧核糖,而没有核糖
13.(3分)用吡罗红和甲基绿染色剂2滴对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进行染色,镜检观察呈绿色的部位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14.(3分)下图表示细胞膜部分功能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功能①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B.功能②表示的运输方式均消耗能量
C.激素调控生命活动与图中功能③有一定关系
D.相邻的植物细胞可通过功能④进行通讯
15.(3分)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呈透明的胶质状态
B.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C.在活细胞内呈静止状态
D.由水、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
16.(3分)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催化、识别等功能
B.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能分解细胞自身的结构
C.核糖体是细跑内“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其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D.细胞骨架与真核细胞的运动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17.(3分)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和主要场所
B.细胞膜对进出细胞的物质具有选择性,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细胞质占据细胞的绝大部分,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D.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使得体内各细胞间保持功能的协调
18.(3分)如图为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不够完整,缺少细胞核等结构 B.图中c是指细胞膜,e是指细胞质
C.图中b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D.g和h均具有双层膜结构
19.(3分)关于下列各结构在生物中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叶绿体 ②染色体(质) ③核膜 ④核糖体 ⑤细胞壁 ⑥拟核
A.家鸡和伞藻细胞中含有②③④ B.①~⑤在菠菜体内都存在
C.除①②③外其他都在颤藻的体内存在 D.乳酸菌的⑤与高等植物细胞的⑤成分相同
20.(3分)如图 a、c 表示细胞中的两种结构,b 是它们共有的特征,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 b 表示两层膜结构,则 a、c 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B.若 b 表示含核酸的细胞器,则 a、c 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C.若 b 表示产生水分子的生理过程,则 a、c 不可能是核糖体
D.若 b 表示磷脂,a、c 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40分)
21.(16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写序号):
(1)物质B是_____。结构E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其功能特性是_____。
(2)具有双层E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填图中的序号)。动、植物细胞都有,但是功能不同的是[ ]______。
(3)参与图中①光反应的生物膜是_____。机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的分解必须依靠[ ]_____的作用。
(4)细胞内具有E结构的除了上述6种细胞器外,还有_____、______。
22.(9分)下图A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的局部示意图,B、C、D是三种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A中右侧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细胞,左侧为__________细胞,其中两图中不应该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在图A左侧细胞中,在间期复制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填序号)。
(2)在B、C、D三种结构中,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中,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图C的_________________上(填名称),图B增大膜面积的结构是________ 。
(3)图D中核仁的功能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3.(15分)山鸡椒是我国野生芳香植物,其果实、花、叶和根等各器官中均含有一定的精油。山鸡椒精油的主要成分是柠檬烯和柠檬醛。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山鸡椒精油与玫瑰精油的方法相同,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提取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此方法不适用于胡萝卜素的提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获得山鸡椒精油与水的混合物后,向液体中加入__________可加速油水分层。然后再利用分液漏斗可将这两层液体分开,分离得到的油层中还含有一定的水分,一般可以加入一些__________除去油层中的水分,__________后除去固体物质即可得到山鸡椒精油。
(3)分别提取山鸡椒果实和叶片的精油,其出油率如图所示,由图中结果分析,最适合作提取山鸡椒精油原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20小题,总分60分)
1.(3分)答案:D
2.(3分)答案: D
3.(3分)答案: C
4.(3分)答案: B
5.(3分)答案: A
6.(3分)答案:D
7.(3分)答案:C
8.(3分)答案:D
9.(3分)答案:A
10.(3分)答案:D
11.(3分)答案:B
12.(3分)答案:D
13.(3分)答案:D
14.(3分)答案:B
15.(3分)答案:C
16.(3分)答案:C
17.(3分)答案:A
18.(3分)答案:D
19.(3分)答案:D
20.(3分)答案:D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40分)
21.(16分)答案:(1)磷脂 选择透过性
(2) ①② ④高尔基体
(3)叶绿体类囊体膜 ⑥溶酶体 (4) 细胞膜 核膜
22.(9分)答案:(1)植物 动物 ③ 和⑬(2分)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