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7语言文字运用Ⅱ第3讲图文转换课时演练(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28 MB
- 文档页数:5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知识梳理补写句子“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是题目总要求。
【方法技巧】1.厘清段落结构层次整体把握文段主要内容。
“站”得高才可看得“深”。
微观填写,需要有宏观主体背景作为依托。
全段谈及什么话题,有哪些观点,段内、段与段间的结构层次怎样……观其大略,勾其要旨,这就是格局。
厘清段落结构层次,整体把握文段主要内容,既是填写句子的前提条件,也为对各段内容压缩(按句式、限字数)做准备。
2.前后关联词的对应关联词是句子内部分句间、段落间的连贯性表达,体现出逻辑思维和辩证分析。
由上下文给出的关联词,结合语境,推断出对应的关联词以及相应填写的内容。
遇到有关联词的地方,要有强烈的敏感度。
3.前文总说,后文分说总说的内容有几点,分说的内容要按顺序对应。
所填写的句子对应在分说的哪一点上,从而抓住所填写的关键内容。
要从宏观上了解段落间的结构层次关系。
要有顺序感。
4.句式内容的对称有时前句或后句的句式表达,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所填写的句子有仿写的意味。
要有寻找前后句式对称的意识。
5.关键词就是得分点填写句子虽然有很多主观成份,但是句子中的关键信息,往往在前后文中有提示和照应。
这些关键信息,就是重要评分要素。
能不能得分,往往看有没有这些关键信息。
要学会扣关键词语,以前后勾连,衔接紧密,表述一致。
还要学会与关键词相对应的意思表达。
6.标点的提示作用标点在分句间结构与句群间关联和句意前后文衔接的连贯性上,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要学会看所填写句子后面紧随的标点。
如问号,前面问什么,后面就答什么;后面答什么,前面就问什么;如冒号,表示总分或解释说明;如分号,表示并列,此时特别要注意并列前后的句式对应。
修辞手法从历年高考真题分析,修辞用法在语言文字运用中以主观题型出现,分值有所增加,为5分。
常考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用典、反问、设问、对偶等。
一、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考点的基础点:修辞手法的理解。
【2022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练】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2022新题型)语言文字运用综合训练(三)第一组(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叶片的“吐水现象”很常见,在清晨的草地上,常常可以看到叶片的边缘上悬挂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
( )为什么植物会吐水呢?天气很热的时候,空气如果很湿润,植物发达的根仍然在大量吸水,到了夜晚气温下降的时候,叶片上的气孔关闭了,水分就不能从叶片上的小孔里蒸发出去了。
这样一来,植物“喝”进来的水越聚越多,超过了它的需要。
于是,过多的水分就从叶尖或叶子的边缘分泌出去,形成水珠,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吐水现象”。
农民常常把庄稼的吐水量,衡量庄稼是壮苗或弱苗的标准。
为什么吐水量大就是壮苗,反之就是弱苗呢?原来,根系越发达,吸水量就越大,只有根系发达,植物才能茁壮成长。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这是叶子“吐”出来的水,而不是露水。
B.水珠是叶子“吐”出来的水,不是露水。
C.水珠不是露水,而是叶子“吐”出来的水。
D.这不是露水,而是叶子“吐”出来的水。
2.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B.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C.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D.无事不登三宝殿。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
__①__ ,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
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夭亡了。
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专题七第2讲1.发挥联想与想象,将《琵琶行》中的句子“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进行拓展,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至少使用两种修辞,不超过85个字。
(5分)【答案】夜深人静,跳动的音符刚刚停止,如莺啼般的曲子刚弹奏完毕,富家子弟争先恐后送上万千锦帛,此景何等壮观。
但这一切已经过去,如今孤独一人,每每想起怎能不让人泪流满面。
2.请按以下要求写一段文字。
(5分)(1)以“早春”为话题,以“当春天来临、春姑娘的脚步来临时”为开头。
(2)用上“不论你是否……终究……不论你是否……终究……”的句式。
(3)使用拟人修辞手法。
(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优美、流畅。
(5)100个字左右。
【答案】(当春天来临、春姑娘的脚步来临时,)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想象,去打扮与自己生活有关的田园。
不论你是否爱花、爱草、爱田园,家乡的花花草草终究会闯入你的视线;不论你是否在意春姑娘的到来,她终究会生机勃勃地出现在你的眼前,用她特殊的语言向你发出问候、发出邀请。
3.以“我”“火车”“站台”为必要元素,描写场景,表达情感。
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字数不少于80个字。
(5分)【答案】“呜呜”随着一声长鸣,火车像一条巨蟒缓缓地驶进火车站!安静的站台,顿时热闹起来,返乡游子和旅客,有的搀扶着老人,有的牵着小孩,有的拉着重重的行李箱,从各节车厢涌向站台!我裹挟在人流中,拥挤的人群使我呼吸困难。
我想大声喊,但我没有,因为这毫无用处,我只能拼了命往前挤,挤进车门,然后奔向一个我不知道的前方,我的下一个“站台”在哪里?4.以“春夜,听雨点敲窗”为开头,写一段文字。
要求:合理想象场景,侧重听觉描写;运用拟人、比喻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00个字。
(5分)【答案】(春夜,听雨点敲窗。
)这春夜的细雨,仿佛在观赏一场新旧交替的传递。
沙、沙、沙,叮、叮、叮……如上苍的使者,轻叩着,敲击着,把春的脚步,把季节的回声与土地渴望了一年的福祉,降落到夜的深处,赠予了人们。
专题07 语言文字运用第3讲正确使用标点符号1.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冒”处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车子缓缓地在市区穿行。
这里,8年前有些还是一汪水田、鱼塘,羊肠的小路,低矮的房舍。
现在,宽阔的马路纵横交错,成片的高楼耸入云端,到处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
小平同志看到这繁荣兴旺、生机勃勃的景象,十分高兴。
国贸中心大厦,高高耸立,直插云霄。
这是深圳人民的骄傲。
在53层的旋转餐厅,小平同志俯瞰深圳市容。
他看到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很是高兴。
小平同志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要有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那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新路,没有办法把路走好,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不冒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
“东方风来满眼春”。
小平同志来到深圳,使深圳进一步涌起了改革开放的春潮。
A.别了,“不列颠尼亚”。
B.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D.三仙姑听见院里人说“四十五”“穿花鞋”,羞得只顾擦汗,再也开不得口。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双引号表示强调的内容。
A.表示特定称谓;B.表示强调的内容;C.表示讽刺;D.表示直接引用的内容;故选B。
2.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被挪威哲学家恩泰斯称之为“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具有唇齿相依的关系。
对于电影学科来说,就是以生态主义的观念,建立起一个使电影理论与批评更加科学化的电影理论体系。
尽管如此,生态电影不是以“生态”为主导方法进行的电影创作,而是一种以对环境的责任感为核心展开的批评方式。
【2022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练】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2022新题型)语言文字运用综合训练(二)第一组(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
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
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一提到雨,也就必然地要想到雪。
“__①__”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__②__”,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__③__”,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__④__”,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1.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填上恰当的诗句,符合原文意境的一项是()(3分)A.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②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③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B.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③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C.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③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D.①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②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③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④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复习策略1.构建语言文字运用的学问体系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包含字、词、句、语体、语法、修辞、逻辑等诸多必备学问,考生驾驭的程度不一样,复习时可借助资料上比较系统的学问梳理,接受自主学习的方式夯实相关基础。
一词一句皆可设题,没有扎实的基础,是很难应对的。
2.重视命题角度和题型的变更语言文字运用历来都是高考命题的试验田,命题人每年都有一些新探究,其命题兼具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变数相对较大。
复习时不仅要抓住常考题型,驾驭答题步骤、方法;还要重视变式题型、可考题型,进行有预见性的复习备考。
如语段压缩,一般都是结合新闻语段进行命题,常考的题型是限定字数进行压缩,变式题型是“提取关键词语”等;修辞的常考题型是辨别修辞手法和分析修辞的表达效果,还可能结合语境考修辞类仿写。
3.全面复习才是万全之策语言文字运用是结合具体的文段材料来命题的,像扩写、图文转换等考点似乎难以找到命题结合点,但从高考命题稳中有变和反猜题押题的特点看,扩写、图文转换等都属于语文关键实力,不能随意舍弃。
方法指导一则四五百字的文段材料须要命制两三道语用题,一般这种文段材料都是精挑细选的,不仅内容思想性强,文辞也经得起推敲,读懂它并不难,关键是要养成先读文再做题的良好习惯。
情境化题目的答题信息、思路往往蕴含在文段材料之中,通读整个文段材料,才能真正进入大语境,全面获得相关信息。
读懂文段材料通常须要完成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通读文段,把握主题文段材料写的是什么内容,主题是什么,只有通读才能精确把握。
如2024年新高考Ⅰ卷“语言文字运用Ⅱ”的文段,先由“节日肥”“过年肥”引入“减肥”话题,接着说明哪些人须要减肥,指出通过不吃晚饭来减肥的危害。
用一句话概括主题就是“减肥确定要讲究科学”。
其次步:明确要点,理清层次四五百字的文段材料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是不难归纳的。
内容要点明确了,层次也就理清了。
做题时并不须要我们具体概括每层的层意,圈画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语即可。
任务突破练三十五语言表达的连贯第一组考点强化对点练1.下列在文段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晋江水如一匹悠长的绸缎在群山、平原和台地中蜿蜒。
绸缎蔚蓝,四野滴翠,金黄的阳光一道一道,从天空中或横斜下来,或直插下来,在烟波浩渺的水面上交相辉映。
近,是太阳晕染的辉光、河风拂起的潋滟和江水洗印的倒影;()。
A.远,则是一片斑斓而朦胧的七彩光圈和光晕B.远处是一片斑斓而朦胧的七彩光圈和光晕C.在远处,则是一片斑斓而朦胧的七彩光圈和光晕D.一片斑斓而朦胧的七彩光圈和光晕则在远处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蚕结茧是为了给自己营造安全的空间,可以毫无打扰地在里面化蛹和羽化。
对所有完全变态的幼虫来说,化蛹和羽化都是非常危险的过程。
在这两个时期,(),要么无法化蛹,要么无法羽化。
除了结白色的茧,蚕还会结其他颜色的茧。
这是蚕为了保护自己而进化出的一种拟色现象,为了与所处的环境保持相似的颜色以便蒙蔽天敌。
A.它们的生命进程就会停止,如果外界打扰了它们B.如果被外界打扰,它们的生命进程就会停止C.它们的生命进程就会停止,只要被外界打扰D.如果外界打扰了,它们的生命进程就会停止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
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身上的,()。
我们应该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体验,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
A.而且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轻易不能摆脱,也不必完全摆脱B.轻易不能摆脱,而且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也不必完全摆脱C.轻易不能摆脱,也不必完全摆脱,而且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D.而且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所以不必完全摆脱,也不能轻易摆脱4.将下列语句排序后填入语段横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它既具有绝对的意义,又具有相对的意义。
专题二语言表达连贯(语句排序、补写句子)——理清语脉找规律,遣词造句须细心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语言表达连贯是考查的热点及重点,显性的考查包括语句排序题、语句复位题等,隐性的考查包括因境补文题、仿句题、图文转换题等,它最容易结合各式各类、推陈出新的开放式语言应用题来考查。
语句复位题在前一个专题已讲,本专题根据高考考题情况,针对“连贯”考点,从语句排序和补写句子两种命题形式来突破,重点突破语句填空题(补写句子)。
解答语句排序题采用“3步骤4排法”的形式突破。
解答语句填空题重要的是能够在了解语段的基础上,辨明句间关系,找准对应点。
1.(2020·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瘦西湖的景妙在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
①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②回视小金山③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④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⑤又在另一拱门中A.②③④①⑤B.②⑤④①③C.④①②⑤③D.④③②⑤①解析排序时要找准切入点,抓住关系最为密切的句子。
④句“最巧是……”与前文“瘦西湖的景妙在巧”连接最紧密,故④句在最前面,排除A、B两项。
③句“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明显是结论句,应在最后,排除D项。
答案C2.(2019·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________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至,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精准答题:
专题七第3讲
1.阅读下面宣传抗疫防疫的图片,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6分)
(摘编自《文汇报》)
(1)为图1或图2拟标题。
不得照抄图片中的原文,不超过10个字。
(2分)
选择(________),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简要评价图1、图2的创意。
(4分)
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一:图1 凝聚力量,抗击疫情
示例二:图2 新门神
(2)图1:由多个小心形组成大心形,戴着外形像船头的口罩,用“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点明主题。
简洁凝练,号召有力。
图2:借用传统民俗的门神年画,名字替换为“霍去病”“辛弃疾”,表达人们去病、弃疾的愿望。
翻新传统,巧妙贴切。
2.对下面“中国互联网发展阶段简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时间节点1994—2008 2008—2016 2016—
技术特性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物联网
联结主体电脑互联人与人互联物与物互联
代表性应用门户(邮件、
搜索、新闻)
博客、微博、
微信
云、短视频、
VR、AI
普及率0—20% 20%—50% 50%—
中外比较追随阶段部分自主
阶段
部分引领
阶段
经超过50%。
B.中国互联网经历了电脑互联、移动互联后,当下已进入智能物联网时代,其联结主体是物与人互联。
C.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互联网的应用形式日趋丰富,目前的代表性应用有云、
短视频、VR、AI等。
D.中国互联网从模仿与追随起步,通过多年努力,如今已在一些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甚至有所超越。
【答案】B 【解析】“其联结主体是物与人互联”错误,根据表格第三行最后一栏可见,“智能物联网”的联结主体是“物与物互联”。
3.某中学就“喜欢的榜样类型”对本校学生进行了调查,请根据下图的统计结果,就今后的榜样教育向学校提两条建议。
要求:不能出现数字。
(4分)
【答案】①鼓励学生以父母、师长、同学等“身边人”为榜样。
②多宣传英模劳模等杰出人物的事迹。
③对崇拜影视明星的学生要正面引导。
④关注榜样缺失的学生群体。
(答出两点即可)
4.阅读下图,对VR(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VR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
B.现有的VR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
C.VR技术的未来方向是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的均衡发展。
D.期许的VR体验将极大提高行为体验的自由度和精神体验的满意度。
【答案】B 【解析】整个图形分两部分,内部直线勾画的不规则三角形代表“现有的VR体验”,外面虚线勾勒的等边三角形代表的是“期许的VR体验”,由此可知C、D项表述正确;内部直线勾画的不规则三角形又分为三部分,分别代表“沉浸的知觉体验”“自如的行为体验”“梦幻般的精神体验”,由此可知A项表述正确;由图可知,现有的三种体验发展并不均衡,并没有体现出发展速度,所以B项表述没有依据。
5.阅读下面某社区“红色议事厅”工作流程图,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6分)
【注】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1)用一句话概括“红色议事厅”工作职能,不超过15个字。
(2分)
(2)从“为老百姓办实事”角度评价“红色议事厅”工作机制。
要求:体现流程图主要内容,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80个字。
(4分)
【答案】(1)联系相关各方,协商解决难事。
(2)示例:“红色议事厅”工作很实在。
①难事来自民意,很务实。
②协调相关部门、人员解决难事,很切实。
③既有“两代表一委员”监督,又有群众反馈及回访,能落实。
6.请把下面关于“思维导图”的示意图转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6分)
【答案】示例:思维导图一般借助PC端、移动端等工具,运用手绘或使用软件等方法完成,具有清晰、直观、有色彩、可发散等特点,其用处为:记忆、学习、整理、思考等。
7.中国大学生支教联盟是由清华大学毕业生吴建林从青海支教回来后发起,联合北京大学等15所大学的一群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同学共同创立的。
右图是中国大学生支教联盟的徽标,请分析徽标主体图形的意蕴(不需要对徽标中标注的文字、字母等进行描述)。
要求语言连贯、准确,不超过100个字。
(6分)
【答案】徽标主体是连在一起的大手和小手,象征志愿者与支教地区的孩子手拉手;同时两只手又像一双翅膀,寓意通过支教给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手上方的一颗爱心代表“奉献”,寓意中国大学生支教联盟是爱心公益组织。
8.下图是“中国节能认证”标志,请写出该标志除中英文标志名以外部分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不超过100个字。
(6分)
【答案】该标志主要由英文字母“e”和汉字“节”组合构成。
字母“e”为英语单词energy 的首字母,意为该标志与能源相关;汉字“节”意为“节约”,表明对于能源使用的基本主张;“节”的上半部简化成一段古长城的形状,象征中国。
9.下图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标志,名为“月亮之上”,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字母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10个字。
(6分)
【答案】标志以书法的笔触,勾勒出月亮的轮廓;一双脚印踏在月亮上,象征探月的终极梦想是登月;圆弧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飞。
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彰显中国特色,寓示着中国人的探月梦想。
10.下面是以“抗击新冠病毒”为主题的甲、乙两幅漫画,你更喜欢哪一幅?请简要说明理由。
(6分)
【答案】示例一:我更喜欢漫画甲。
①漫画中身体健硕的医生与瘦弱的新冠病毒掰手腕,形象地传达出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给人希望。
②较之漫画乙,构图更加简洁直观,立意更加鲜明突出。
示例二:我更喜欢漫画乙。
①漫画中医护人员面对凶猛如虎的新冠病毒,毫不畏惧,挥动铁拳猛击,表现了战胜疫情的勇气和力量。
②借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武松打虎故事类比医护人员抗击新冠病毒的战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艺术感染力。
11.下面是某校教师讲授“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而编写的教学流程图,请把这个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个字。
(6分)
【答案】本课时教学首先创设情境,从介绍孔明锁开始;在实践体验中复习深化环节、时序概念;在讲述流程在生活中的意义时,采用案例分析来强调时间的重要性;然后据此拓展,采用表格对比的方法引出不同材料常用的工艺流程;最后小结提升结束课时教学。
12.下面这幅漫画是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漫画评选出的优秀漫画,请简要描述漫画内容(80字左右),并为漫画拟写一个标题(20字以内)。
(6分)
(1)漫画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位医护人员正左手叉腰,右手执一支戳着病毒的针筒昂首挺胸立于镜前,而镜中对应的影像则是手执长缨的英姿飒爽的巾帼英雄——花木兰。
(2)示例一:英姿飒爽战病毒,医者仁心护平安
示例二:古有花木兰征战沙场,今有逆行者守护家园
示例三:身着一件白衣,心有万丈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