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95.50 KB
- 文档页数:16
三年级科学下册10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一课一练青岛版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活中的材料有的取自大自然,有的是人工制造的B 纸是由木材制成的,木材是天然材料,而纸是人造材料C 新型的人工合成材料没有缺点【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天然材料产自天然,未经人手深度加工的材料,比如:棉花,木头、麻、羊毛等。
人造材料需要经过人为加工或合成后才能使用的材料,比如:玻璃、纸、塑料、陶瓷、人造革、人造纤维等,正确;B.纸是由木材制成的,木材是天然材料,而纸是人造材料,正确;C.新型的人工合成材料也是有缺点,比如塑料污染环境,错误;所以C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材料,要求学生掌握材料的特点。
2 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生活中的物品都是由材料制成的B 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C 纸是天然材料【答案】C【解析】【详解】生活中的物品都是由材料制成的,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纸是人造材料,不像沙石直接过人工加工而成纸。
3 玻璃和塑料都属于。
A 人造材料B 天然材料C 即是天然材料也是人造材料【答案】A【解析】【详解】棉花、木材、羊毛、沙子等取自大自然,经过简单加工就可以利用,属于天然材料;人造革、玻璃、塑料、水泥等材料是人工制造的,属于人造材料。
4 下列材料中,不可回收再生的是。
A 玻璃B 纸C 陶瓷【答案】C【解析】【详解】生活中可回收利用的垃圾主要有废纸、塑料瓶、啤酒瓶、废铁、易拉罐等,陶瓷是黏土烧制而成,无法回收利用。
5 陶瓷属于()材料。
A 天然材料B 人造材料C 新型材料【答案】B【解析】【详解】陶瓷属于人造材料,一般陶瓷主要的化学成分为:硅、铝、钾、钠、钙、镁、铁、钛,根据陶瓷种类用途不同化学成分含量各不相同。
6 下面材料属于新型材料的是()。
A 木材B 石墨烯C 钢铁【答案】B【解析】【详解】木材和钢铁是早就有的材料,石墨烯属于新型材料,最常见的就是石墨烯电池。
章节测试题1.【答题】植物器官中,能够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任务的是()。
A.果实B.种子C.花【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花的作用。
【解答】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特殊构造使它能够承担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2.【答题】绿色开花植物的花粉都在()。
A.雌蕊的柱头上B.雄蕊的花药里C.雌蕊的子房里【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花粉。
【解答】雄蕊的花药中包含花粉。
3.【答题】春暖花开时节,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蜜蜂的行为有助于植物()A.开花B.受精C.传粉【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花粉的传播。
【解答】植物中的花粉一般依靠蜜蜂或者其他昆虫在花丛中飞舞、爬行时来传播花粉。
4.【答题】水蜜桃是人们爱吃的一种水果,它是由()发育来的。
A.胚珠B.受精卵C.子房【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果实的形成。
【解答】水蜜桃属于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
5.【答题】植物利用______或者其他昆虫来传播花粉。
【答案】蜜蜂【分析】本题考查花粉的传播。
【解答】植物中的花粉一般依靠蜜蜂或者其他昆虫在花丛中飞舞、爬行时来传播花粉。
6.【答题】雄蕊分为______和花药两部分,花药里面含有很多______。
【答案】花丝花粉【分析】本题考查雄蕊的结构。
【解答】雄蕊分为花丝和花药,而花粉就被包含在花药中。
7.【答题】雌蕊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柱头三部分。
用手指轻触柱头,发现柱头上有______。
【答案】花柱子房粘液【分析】本题考查雌蕊的结构。
【解答】雌蕊分为花柱、子房和柱头。
柱头上的粘液主要是为了黏住花粉。
8.【答题】植物一般是靠______来繁殖后代,但也有的植物也可靠______来繁殖。
【答案】种子枝条【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的繁殖。
【解答】大部分的植物靠种子来繁殖后代,也有的依靠枝条或者叶子来繁殖后代。
9.【答题】蜜蜂等昆虫在花丛中飞舞、爬行时,会把雄蕊产生的______传到雌蕊的______上,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受精后的胚珠发育成长形成______。
青岛版(2017)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达标测试题太阳与影子(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一天中,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是()。
A.西一北一东B.东一北一西C.东一南一西2.物体离光源越近,形成的影子()。
A.越小B.越大C.没有变化3.太阳运动的方向和影子的方向()。
A.相同B.左面C.相反4.下列不是用作计时工具的是()。
A.日晷B.沙漏C.天平5.日晷使用时应放在()。
A.大树下B.空旷的地方C.任何地方6.影子实验时,关闭手电筒后,纸屏上橡皮的影子()。
A.变大B.消失C.变小7.除了日晷以外,古人还利用()来计时。
A.滴漏B.石英钟C.电子表8.早晨,旗杆的影子在()。
A.西边B.东边C.南边9.下面的场所中,你能在()找到你的影子。
A.高楼的影子里B.明亮的操场上C.昏暗的房间里10.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A.日晷B.滴漏C.浑天仪二、填空题11.物体的影子总是在___________(背光、向光)的一面。
12.形成影子有两个条件: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3.晚上,在房间里,打开电灯,在墙壁上_____自己的影子,关上电灯,_______自己的影子。
1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是:由( )向( )。
15.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说出“影子方向与太阳位置有什么关系”,就是在_____________。
16.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_________的位置而改变。
早晨和傍晚的影子比较_________,中午的影子比较_________。
17.( )是根据太阳的投影位置来测定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18.光被物体遮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体的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19.皮影是根据影子的原理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一、联系实际填一填。
1、和都会使物体运动起来。
2、当我们在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体的时候,就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地面之间有。
3、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的性质制成的。
4、磁铁指南的一端叫,用表示,磁铁指北的一端叫,用表示。
5、用托盘天平测量物品,托盘左边放,右边放,取用砝码时要用镊子。
二、当好小法官。
1、磁铁在水中就不能吸引铁制物品了。
()2、两个物体接触面的大小不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3、任何物体都会产生弹力,但材料不同产生的弹力大小也不相同。
()4、一块条形磁铁各部位的磁性强弱与磁铁的粗细有关。
()5、做实验时,需要多做几次,得出的数据才更科学。
()三、猜想方案。
(1)、磁铁具有哪些性质?请写出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我的猜想:磁铁可能具有以下性质:1、磁铁能吸铁,也能隔着物体吸铁。
2、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
3、磁铁有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4、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中间磁性弱我的实验方案:1、用磁铁靠近木片、纸片、塑料、大头针等材料,观察现象。
2、拿起磁铁用线固定在中间,让它水平悬挂起来;把另一块磁铁放在水中的泡沫板上。
过一会儿,观察现象。
3、拿起另一块磁铁,用它的两端分别去靠近水槽中或悬挂着的磁铁,观察现象。
4、再拿起磁铁用磁铁的中间或两端去靠近大头针,观察现象。
(2)、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请写出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方案一》我的猜想: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有关。
我的方案:1、把木块先后放在粗糙的木板、较光滑的木板和非常光滑的塑料板上拖拉,用弹簧秤分别测出所需要的拉力。
2、比较三次实验的结果。
《方案二》我的猜想:摩擦力的大小与被拉物体的重量有关(1)将木块放在光滑的木板上,在木块上先后放不同数量的砝码,用弹簧秤匀速拉动木块,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比较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
四、画一画,让杠杆尺平衡。
(在?处画出钩码数)。
??利用弹性原理制作的器具课桌自行车车座沙发不是利用弹性原理制作的器具网球拍方凳地毯六:科学探秘1、将大小一样、表面光滑的火柴盒、木块、石块并排放在比较光滑的木板上,逐渐倾斜木板,便会发现:最先滑下来,最后滑下来。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课后练习题解析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课后练习题第1 课小车的运动一、填空1、推和拉都会产生(力),推力和拉力都会使物体(运动)起来,推力和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
2、经过试验证明,推力和拉力越大,物体运动越的(越快)。
3、物体运动时都要受到外力的作用,常见的力有(拉力)(推力)(重力)等。
4、小车跑的快慢与力的(大小)有关,用力的方向和小车跑的方向(一致)的。
5、在本课实验中,我们拉小车过拱桥时,用力的方向都是先向(上)再向(下)。
二、判断题:1、对物体施加的推力或拉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2、只要对一个物体推或拉,这个物体就一定会动起来。
()3、一个人如果力量足够大,他就能抓住自己的衣服把自己提起来。
()4、推力的方向总是向前,拉力的方向总是向后。
()三、选择题:1、拉力越大,小车的运动就越( B )。
A 近 B 远 C 稳2、用同样大的力推小车,在下面的那种地面上小车跑的最近的是( C )。
A 水泥地面B 泥土地面C 大理石地面四、简答题1、说一说穿着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墙,为什么会使他后退呢?答:用手推墙,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也会对小孩产生推力,使小孩后退。
2、小车在斜坡上为什么会自己向下跑?答:重力的缘故,使小车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跑。
第2课玩滑梯的启示一、填空1、当我们在地面推或拉一个物体的时候,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
2、玩滑梯时,使我滑得快的方法有(表面光滑) 、 (从高处滑下) 。
3、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系。
4、玩滑梯时,坡度越陡,下滑速度越()。
5、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止运动,这是因为足球与草地之间有()。
6、常用的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
7、拉一个体重大的同学滑行,用的力(),拉一个体重轻的同学滑行,用的力(),这说明物体越(重),摩擦力越(),物体越(轻),摩擦力越()。
章节测试题1.【答题】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
A.立晷B.地平日晷C.赤道日晷【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日晷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日晷的计时原理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进行计时的。
在北京故宫通物馆保存的日晷是赤道日晷。
2.【答题】日晷是根据()原理制作的。
A.太阳温度的变化规律B.太阳运动与影子的变化规律C.太阳东升西落现象D.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日晷的原理。
【解答】日晷的计时原理是利用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进行时间计算的。
3.【答题】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描述的是()。
A.上午B.中午C.下午【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太阳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向晚”、“夕阳”、“黄昏”都是描绘太阳即将落下时的词语。
4.【答题】最早的较为精确地计时工具是()。
A.沙漏B.水钟C.日晷【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计时工具。
【解答】最早的计时工具是日晷,但是由于晚上不能计时,没太阳时也不能计时,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水钟,最后摆钟的出现大大提升了计时的精确性。
5.【答题】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A.西到东,长短长B.东到西,低高低C.东到西,长短长【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太阳和影子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当日出时,太阳开始越过地面,此时太阳位置低影子长朝向西,到正午太阳爬升到天空正中,此时太阳位置高影子短,到了傍晚太阳靠近地面,天色越来越暗,此时太阳位置低影子短朝向东。
6.【答题】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到()再到()。
【答案】低高低【分析】本题考查太阳位置。
【解答】一天中太阳的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低到高再到低。
7.【答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
【答案】天【分析】本题考查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解答】古人利用太阳,还用“流水”“香炷”等计时。
对于古人来说,他们最早的时间位是“日”了。
而后把一天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西、戌、亥12个时辰来表示,每个时辰是现在的两个小时。
第一单元《太阳与影子》一.填空(每空2分,共16分)1.光不透明的物体2.改变长短3.背光4.提出问题5.日晷二.选择(每空1分,共8分)1.A B2.C A3.B4.C5.C6.B三.观察现象(4分)答: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
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说明影子运动的方向与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
四.观察与操作(每空1分,共11分)1.太阳阳光下的物体太阳的移动相反2.影子运动的方向与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五.猜想与探究(7分)答:我的猜想:物体影子的形成与光和不透明的物体有关。
实验方案:(1)用细绳拴住橡皮,竖直在纸屏前方提起,用手电筒照射,观察现象;(2)关闭手电筒,观察现象;(3)移走橡皮,用手电筒照射,观察现象。
如果用手电筒照射橡皮时在纸屏上出现影子,关闭手电筒或移走橡皮都不会在纸屏上出现影子,说明物体影子的形成与光和不透明的物体有关。
六.科学与生活(4分)1.答:(1)人们利用影子丰富生活,如皮影戏。
(2)人们有时要避免影子带来的不便,如无影灯。
第二单元《混合与分离》一.填空(每空2分,共14分)1.搅拌加热研碎2.对比实验3.细盐4.沉淀5.不会二.选择(每空1分,共5分)1.A2.A3.A4.C5.B三.观察现象(4分)答:食盐不能一直溶解。
说明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四.观察与操作(每空1分,共10分)1.(1)右边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2)右边加热可以加快溶解(3)左边研碎可以加快溶解2.磁铁磁铁木屑铁屑五.猜想与探究(9分)答:我的猜想:向一杯水中不断加食盐,食盐不能一直溶解。
实验方案:(1)先将食盐分成相同的若干小份。
(2)向一定量的水中每次加1份,搅拌完全溶解后,再加下1份。
(3)持续观察,纪录现象。
如果加入某一份食盐后,长时间搅拌,食盐也不再溶解了。
说明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六.科学与生活(每小题4分,共8分)1.答:洗衣服时,常常先用温水冲泡洗衣粉,是为了加快洗衣粉的溶解。
章节测试题1.【答题】在早晨,影子指向()。
A.正北方B.正西方C.正东方【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影子的位置。
【解答】在阳光的照射下,物体产生的影子与太阳方向相反,所以早晨太阳在正东方升起时,物体的影子朝向正西方。
2.【答题】在傍晚,影子指向()。
A.正北方B.正西方C.正东方【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影子的位置。
【解答】在阳光的照射下,物体产生的影子与太阳方向相反,所以傍晚太阳在正西方时,物体的影子朝向正东方。
3.【答题】一天中,太阳的高低和温度是()的。
A.一成不变B.变化多端【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太阳的高低和温度的变化。
【解答】一天中,太阳的高低和温度是变化多端的。
早晚温度比较低,中午的时候,温度比较高。
4.【答题】阳光下一根5厘米长的尺子,一会尺子变长了,这种现象发生在()。
A.上午B.中午C.下午【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影子长短的变化。
【解答】一天中,在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在早晚较长,在正午最短。
所以“一会尺子变长了”说明正午已过了,此时是下午。
5.【答题】用拳头测量太阳的位置时,错误的做法是()。
A.左手握拳,举到和眼睛一样高的位置B.手不要和眼睛平行,要比眼睛稍微高一点。
C.拳头叠到刚好遮住太阳时,计算拳头的数目。
D.观察位置可以随便选择。
【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观察太阳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用拳头进行太阳的位置观察时,左手握拳,举到和眼睛一样高的位置,拳头叠到刚好遮住太阳时,计算拳头的数目,切记不要双眼直视太阳。
6.【答题】中午的太阳在天空中的()方向。
A.南方B.北方C.西方D.东方【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方向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中午的太阳处于天空中的南方。
7.【答题】太阳与影子的关系是()A.太阳照在影子上,影子随着太阳移动。
B.太阳从东方升起,影子也在东边。
C.影子随物体的移动而移动,不受太阳影响。
D.影子与太阳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太阳动影子也会跟着移动。
青岛版(2017)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达标测试题植物的繁殖(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玉米、水稻是借助()传播花粉的。
A.昆虫B.人工C.风力2.在黄瓜的植株上,有一半左右的花不会结果,其最可能的原因是这些花()。
A.只有雄蕊B.只有雌蕊C.没有传粉D.没有柱头3.下列属于果实的是______。
A.花生米B.黄豆C.西瓜4.猕猴桃里面的黑籽()它的种子。
A.是B.不是C.不一定是5.果实是由()组成。
A.果皮和种子B.果肉和种子C.果皮和果肉6.下列植物中用叶繁殖的是______。
A.红薯B.大豆C.落地生根7.种子发芽不一定需要的是________。
A.阳光B.空气C.水8.黄瓜藤上的花并不都能结出黄瓜,这是因为()。
A.这些花没有发育好B.有些花是雌花C.有些花是雄花9.解剖花的构造时,我们通常使用()。
A.夹子B.镊子C.小刀10.下列用叶繁殖后代的植物是()。
A.土豆B.月季C.落地生根二、填空题11.根据花的构造,花可以分为____________花和____________花。
12.花生的种子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子叶、胚根、胚芽合起来叫______。
玉米的种子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13.果实由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构成。
14.果实的共同特征是都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5.果实的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6.花萼有许多_________组成,花冠有许多_________,雄蕊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雌蕊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班级姓名等级一、联系实际填一填。
1、和都会使物体运动起来。
2、当我们在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体的时候,就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地面之间有。
3、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的性质制成的。
4、磁铁指南的一端叫,用表示,磁铁指北的一端叫,用表示。
5、用托盘天平测量物品,托盘左边放,右边放,取用砝码时要用镊子。
二、当好小法官。
1、磁铁在水中就不能吸引铁制物品了。
()2、两个物体接触面的大小不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3、任何物体都会产生弹力,但材料不同产生的弹力大小也不相同。
()4、一块条形磁铁各部位的磁性强弱与磁铁的粗细有关。
()5、做实验时,需要多做几次,得出的数据才更科学。
()三、猜想方案。
磁铁具有哪些性质?请写出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四、画一画,让杠杆尺平衡。
(在?处画出钩码数)。
五、连一连利用弹性原理制作的器具课桌自行车车座沙发不是利用弹性原理制作的器具网球拍方凳地毯六:科学探秘有一个条形磁铁,不知道它的磁极。
你有什么办法辨别出它的两个磁极吗?第一单元《游戏里的科学》一、联系实际填一填1.推力拉力2.摩擦力3.指示南北4.南极 S 北极 N 两端5.物体砝码二、当好小法官1.×2.×3.√4.×5.√三、猜想与探究。
我的猜想:磁铁可能具有以下性质:1、磁铁能吸铁,也能隔着物体吸铁。
2、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
3、磁铁有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4、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中间磁性弱我的实验方案:1、用磁铁靠近木片、纸片、塑料、大头针等材料,观察现象。
2、拿起磁铁用线固定在中间,让它水平悬挂起来;把另一块磁铁放在水中的泡沫板上。
过一会儿,观察现象。
3、拿起另一块磁铁,用它的两端分别去靠近水槽中或悬挂着的磁铁,观察现象。
4、再拿起磁铁用磁铁的中间或两端去靠近大头针,观察现象。
四、画一画略五、连一连利用弹性原理制作的器具:自行车车座沙发不是利用弹性原理制作的器具:课桌网球拍方凳地毯六、科学探秘1、用个细绳拴在中间,磁铁水平悬挂,静止时指向北极的为N极,指向南极的为S极2、用磁铁一端靠近一标有磁极的磁铁,若排斥,则与已知磁极相同;若吸引,则与已知磁极相反。
三下科学基训一单元答案P1 2.怎样让小车跑得又快又远?用手推小车。
静止的小车动起来了。
用积木搭个山洞,让小车钻。
小车能否过去山洞跟山洞的大小,和用的力大小有关P2 有关系. 1(1)力,力(2)力,推力,拉力。
推力,拉力。
2.设计一个高且光滑的滑梯,小车从滑梯上部滑下,会跑得又快又远。
P3 2、滑梯里有哪些学问?双手按在桌面上向前推。
感觉很费劲。
找个同学,在地面上推拉他。
感觉很费劲。
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
与物体接触面积、表面粗糙程度有关。
P4 1、(1)摩擦力(2)粗糙程度,粗糙,大,光滑,小(3)重,轻2、润滑油有润滑的作用,减少了摩擦力。
P5 2、玩跷跷板时,有哪些有趣的现象。
找个比我瘦的同学一起玩。
我一下就把他翘起来了。
P6在杠杆左右两边,多次放钩码试验。
只要距杠杆尺中心一样长,两边放的钩码数一样,杠杆尺就可以平衡。
(1)一样多,中心相等(2)平衡原理,托盘、指针盘、游码、砝码、镊子(3)左盘,右盘,镊子(4)跷跷板、天平秤。
P7 2、弹簧里有哪些用处?找个带弹簧的圆珠笔弹弹试试。
圆珠笔里的弹簧能使笔弹起来。
找个拉力器试试。
拉力器的弹簧有力量。
不同材料的物品压缩或拉伸后形状的变化不一样。
P8 1、(1)要恢复到原来形状的(2)沙发,弹簧秤,拉力器,圆珠笔,皮球。
2、做沙发和车辆的减震。
P9 2、利用磁铁能做哪些游戏?磁铁的朋友应该是铁制品。
拿着磁铁,吸实验。
P10 能吸住的就是磁铁的朋友。
不一样,实验材料:回形针数个,磁铁一个,实验过程:用磁铁的左端,中间,右端分别吸回形针。
能隔着物体吸铁。
实验材料:磁铁,白纸一张,回形针数个,隔着白纸用磁铁吸回形针。
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
P11拿一根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无论站在地球的什么地方。
它的正极总是指北,负极总是指南。
找两块磁铁,互相吸引。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有干扰。
把磁铁放在正在收听的录音机旁边。
录音机会受到干扰。
1.(1)圆形磁铁、长方形磁铁,形状。
(2)吸附,吸铁。
(3)磁铁两端的磁性大。
(4)南北,两,南极,S,北,2.冰箱门,磁性围棋。
P122.指南针有什么作用?3.指南针有哪些种类。
4.迷路了,应该怎样辨别方向?我和同学交流,讨论。
1.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2.用指南针。
我们组交流指南针。
指南针可以辨别方向,它是用磁铁做成的。
把指南针放平。
等指针停止摆动时,就能指出南,北方向。
1.(1)指示南北(2)磁针,底盘(3)司南,罗盘(4)指南针,太阳,北极星(5)同一个(6)放平P14一、1(1)×(2)对(3)错(4)错2. (1)A(2)B(3)B(4)B(5)C二、1.增大摩擦力P15 2. 增大摩擦力3减小摩擦力 4.靠中间位置。
三.怎么样制作计时工具。
四.(1).研究了小车的运动与什么因素有关。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指南针的制作和应用。
三下科学基训二单元答案太阳与时间7.认识太阳我想研究的问题:1、太阳是什么样的?2、太阳石怎么燃烧的?或是太阳的温度是多少?观察与实验我了解的太阳我的交流:太阳很大,很圆,很热。
我的发现:太阳已经燃烧了50亿年估计它的寿命还有50亿年太阳的结构。
我的交流:太阳由内向外分别日核、辐射层、对流层、光球层。
我的发现:太阳有很多层组成,太阳的表面经常会出现太阳黑子、耀斑和日珥。
太阳的表面温度大约有6000摄氏度内部温度大约有1500万摄氏度。
太阳与地球的比较我的交流:太阳很大,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109倍、体积是地球的130倍、质量是地球的33倍。
我的发现:太阳是恒星,地球是太阳的卫星,围绕着太阳公转因而产生的四季交替。
我的收获1.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大约有50亿岁了,估计它的寿命还有50亿年。
2.太阳表面温度大约是6000℃,内部温度大约是1500万℃。
3.太阳是一个旋转的高密度炽热气体球,大部分气体是氢气,其次是氦气4.太阳的表面经常会出现太阳黑子、耀斑、日珥5.太阳的直径约为139万千米,是地球的109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6、填图:略8、太阳和影子我想研究的问题1、产生影子的条件有哪些?2、影子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密切关系?观察实验做影子游戏我的做法:用手摸拟狼和老鹰的形状我的发现:只有在有光的地方才能用手摸拟狼和老鹰的形状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影子的变化我的猜想:影子随着阳光的移动会产生变化我的方案:用手电筒来代替太阳,用一支铅笔当做阳光下的物体,模拟太阳东升西落。
我的记录我的发现: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正好相反,影子随着太阳移动的变化而变化。
我的收获1.产生影子的条件是光和不透明的物体2.一天中,中午影子最短,早晨和傍晚的影子最长3.物体的影子总是在物体背光的一面2.生活中的科学怎样利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答:太阳东升西落早晨的时候太阳在东方,傍晚的时候太阳在西方,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南方。
当太阳在东方的时候我们的影子在西方,当太阳在西方时我们的影子在东方,当太阳在南方时我们的影子在北方。
9、用太阳计时我想研究的问题1、怎样用太阳计时?2、古人是如何计时的?或是怎样做计时工具?观察实验古人计时的方法我的交流:天色计时法,地支计时法等我的发现:也能够大体的估计时间,但是不够准确。
用太阳计时。
我的方法:查阅资料,问老师。
我的发现:日晷是把一天中影子的样子记录在纸板上并注明时间,计时比较准确但是比较麻烦。
做个日晷来计时我的方法:制作一个日晷(晷针和晷面)放在校园空旷的地方经常观察,验证我们的研究成果。
我的发现:日晷计时比较准确但是有点麻烦,需要坚持。
我的收获1.人们根据一天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制作了计时仪器,叫做日晷。
2.日晷有晷针和晷面两部分组成。
3.从古到今,人们计时的方法有天色计时、地支计时、现代计时法等。
4.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之一,包括硅和表两部分。
古人利用圭表度量正午的表影长度来判断夏至、冬至及其他节气。
5.天色计时法中的黄昏大约是现代的19 时至 21 时6.仔细辨认下面的计时工具,写出相应的名称圭表日晷沙漏水钟10 、制作计时工具我想研究的问题1、怎样制作沙漏?2、怎样让沙漏漏的更准确?观察实验制作沙漏我的方案:我的发现:制作沙漏不是很难,但是沙漏计时不是很准确!我的个性计时工具我的方案:制作一个水钟,和同学一起合作完成我的发现:计时时间不是很长,水流出的时间也不好控制我的收获1.现代计时工具主要有手表、手机、闹钟等2.人们根据古代计时工具日晷,发明了现代计时工具表。
3.沙漏是测量时间的仪器。
4.我制作的沙漏大约能计时 3 分钟。
单元活动一、我的收获1.填一填(1)太阳的结构层次,由核心开始,依次是日核、辐射层、对流层。
(2)在研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时,我们用手电筒代替太阳,用铅笔代替阳光下的物体,手电筒的移动相当于太阳的移动。
通过实验知道太阳运动的方向和影子的方向相反。
(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的变化规律制成的计时器。
(4)人类根据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这一特点制作了水钟,用来计时2.小法官。
(1)黑子是太阳活动最明显的标志之一。
( T )(2)对于太阳表面的现象,我们不能直接用眼睛去观察(T )(3)在同一时刻,阳光下任何直立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T )(4)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没有关系。
( F )(5)沙漏是根据流沙从一个容器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算时间的(F)(6)一天中,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由东向西移动(F)3、我会选(1)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大约是( B ) A 1.5万 B 1.5亿 C 1.5(2)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 A ) A 130万 B 30万 C 33万(3)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算时间的仪器是( A ) A 日晷 B浑天仪 C 滴漏(4)我国古代吧一天分为( C ) A 36 B24 C 12(5)用流水计时,主要应解决( B ) A 盛水多少 B水流量 C水质处理(6)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滴漏的滴水速度与( B )无关 A 漏水孔的大小 B容器的样色 C滴漏中的水位二、生活中的科学1、当我们在大自然中迷失方向的时候,怎样利用太阳来辨别方向?答:太阳东升西落早晨的时候太阳在东方,傍晚的时候太阳在西方,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南方。
当太阳在东方的时候我们的影子在西方,当太阳在西方时我们的影子在东方,当太阳在南方时我们的影子在北方。
1、制作水钟时,要控制漏水孔的大小和滴漏中的水位,这是为什么?答:是为了保持流水的速度大小适度。
三、探究能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掌握了太阳与时间的相关内容。
关于太阳和时间,你想继续研究什么问题呢?答:怎样制作一个日晷?怎样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等等四、反思回顾1、一个单元过去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小伙伴们合作的怎么样?相信你一定有很多收获,把它记录下来,让伙伴们分享吧!答:沙漏是测量时间的仪器;怎样制作一个日晷。
2、在学习中遇到什么问题?你有好的建议吗?答:怎样在日晷上标刻度。
三下科学基训三单元答案11 灯泡亮了观察与思考我想研究的问题1、灯是怎样亮起来的?2、手电筒是怎样亮起来的?探究与体验我需要的材料:手电筒、电池、导线、小灯泡、开关观察实验手电筒亮起来的秘密。
我的方案:拆开手电筒,看它有哪几部分组成?仔细观察拆下来的部分,想一想它们各有什么作用?我的记录:手电筒内有电池、灯泡、弹簧、铜片我的发现:电池有正负极,手电筒里的铁片和下面的弹簧相当于导线,开关一闭合,电路就通了,手电筒亮了。
手电筒具备了一个完整的电的回路:电池、灯泡、导线、开关。
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我的方案:把电池、开关、小灯泡依次用导线连接起来,接通和断开开关,观察现象。
我的记录:接通开关,小灯泡亮了;断开开关,小灯泡不亮。
我的发现: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电池)、开关、导线、用电器(小灯泡)四部分。
电从哪里来?我的交流:一、电来源于电池,如:太阳能电池、干电池、蓄电池、银锌电池等。
二、电来源于发电站,如: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等。
我的发现:电的来源形式不同,有的能产生较强的电力,有的清洁无污染,有的使用非常便利。
我的收获1、一个完整的电路由电源、电器、开关、导线4部分组成。
2、填出下图中的名称,用这些元件连接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12 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观察与思考我想探究的问题1、多个灯泡是怎样一起亮起来的?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有何不同?探究与体验我需要的材料:小灯泡、电池、开关、导线观察实验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
我的方案:把两个小灯泡就像串在一根竹签上的两个糖葫芦一样用导线连接在一个闭合的电路里,观察现象。
我的电路图:我的发现:接通开关,两个小灯泡就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