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案一个数除以分数(例3)-教育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4、学习运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5、加强列方程的思维训练。
6、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活动一:复习与准备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六年一班有15人参加了合唱队,占全班人数的1/3,六年一班有多少人?(2)、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小组多1/4。
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小组多5人。
航模小组有多少人?活动二:出示例2一、1、审题。
2、看例题的插图,理解题目的意思,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3、分析题意,说说你对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组多1/4这一条件的理解。
4、理解数量关系二、1、分析、解答2、说说数量关系。
3、学生根据得到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4、交流各自的解法。
小结:关键是搞清哪两个量比较,谁多谁少,多或少了谁的几分之几。
活动三:巩固联系:1、41页7、8题2、41页10题〖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优秀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运算,并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计算,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进行运算,并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计算,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二、教学新课三、课堂四、作业1、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8÷2+9÷318÷(12-3)2、将上题中的数据改为分数,问运算顺序怎样?3、问:分数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是否一样?1、出示例1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一人上黑板,集体说解题顺序。
2、组织练习做“练一练”第1题3、教学例2出示例2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口答、老师边板书边提问。
指出:这道题在把除法改为乘法后,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所以我们在混合运算时,每一步计算时,都要注意观察算式的特点,能用简便算法的一般用简便算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一个数除以分数》(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自如地应用“一个数除以分数”求解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除法是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如何运用这一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3.学生:提前了解学生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基本认识,并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请学生回顾前几课的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知识。
(2)激发兴趣: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一个数除以分数”这一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1)引入:简单解释“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含义,例如如何将分数转化为小数进行运算。
(2)示范:通过范例计算,让学生了解解题方法及注意事项。
(3)操练: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拓展(1)拓展:提出更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拓展思路。
(2)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不同解题方法,分享彼此的思考。
4. 训练(1)巩固:布置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关题目。
(2)订正:批改作业,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一个数除以分数”这一知识点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分数的概念理解还不够深入,提出了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
下节课将继续深化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相关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3、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剪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过生日都要吃生日蛋糕,喜欢吃吗(生:喜欢)1.师:今天老师就带来了8个小蛋糕把8个小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吃,每人分得多少个怎么列式生:8÷4=2(个)2.师:把8个小蛋糕变成1个大蛋糕把1个大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吃,每人分得多少个怎么列式生:1÷4=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探索一个物体平均分,体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师:每人分得多少个请同学们利用这张白色的圆形纸片,折一折,分一分,看看到底是多少个生动手折纸,思考生:把1个蛋糕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给4个人,也就是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一份,也就是这1个蛋糕的1/4,就是1/4个蛋糕(2)师: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多少个怎么列式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全班交流,明确:求每人分得多少个,要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用除法计算;而把“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所以1÷3=()(个)2、探索多个物体平均分,体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师:把3个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个师:怎样分公平每人分得多少个下面,利用你手中的学具3张圆形纸片,小组合作,分一分,剪一剪。
(1)充分交流、展示学生的想法与做法(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一张一张分,把每个蛋糕分别平均分成4份,共12份,每人分到3份,3个(1/4)张拼在一起得到(3/4)个。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一个数除以分数9篇一个数除以分数 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的算理,掌握的计算法则,使学生理解“已知一个数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数量关系.2.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并能够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叙述题.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抽象、概括、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叙述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一)口算下面各题(二)口答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三)一个数的5倍是30,求这个数.二、讲授新课(一)教学例2例2.一辆汽车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教师提问: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列式?质疑:除数是整数的分数除法我们会计算了,除数是分数的除法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研究分数除法,(板书课题:).教师:例2中求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可以用一条线段表示,启发学生在图上表示出“小时行18千米?”.(演示课件:)观察:从图上看1小时里有几个小时?(5个小时)推想:要想求出5个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就必须先求出什么呢?(小时行的路程)(小里有2个小时,2个小时行18千米,用18÷2就可以求出小时行驶的千米数)教师板书:(二)教学例3例3.小刚小时走了千米,他1小时走多少千米?1.分析: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列式: .2.比较:和刚才的那道题目哪儿不一样?3.讨论:这道题如何解答,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4.汇报:求出小时走的,1小时里有10个小时,所以再乘10就求出1小时走的千米数.5.推导过程:(千米)6.教师提问:在这一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三)总结计算法则教师说明:不管是整数除以分数,还是分数除以整数及分数除以分数,都可以把它转化为分数乘法进行计算,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被除数称为甲数,除数称为那乙数.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四)反馈练习(五)教学例4例4 一个数的是,这个数是多少?方法(一)解:设这个数为 .方法(二)小结: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答,也可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直接列出除法算式解答.第 1 2 页一个数除以分数 2课题三:一个数除以分数(a)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页例3和第30页例4前面的“做一做”,练习八的第5~10题.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出下列分数的倒数.2.计算下列各题.4÷9÷24÷18÷二、新课1.教学例3.教师出示例3:小刚小时走了千米,他1小时走多少千米?提问:按照题意应该怎样列式?(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教师:根据例2的计算方法,想一想,分数除以分数应该怎样计算?(学生回答计算步骤,教师板书.)÷=×教师: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跟整数除以分数有什么联系?(学生:整数除以分数,被除数不变,把除法转化成乘法,也就是转化成乘原分数的倒数.分数除以分数,也是被除数不变,把除以分数转化成乘除数的倒数.)教师:你们能总结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吗?(学生:一个数除以分数,可以转化为乘除数的倒数.)教师:这是通常的说法,更严谨的说法可以概括为:“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除数的倒数.”大家看书上的结语.2.教学分数除法的统一法则.教师出示下列题目让学生计算:÷6 12÷÷做完后,让学生进行对比,三道题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点?(第1题是乘整数的倒数,第2、3题是乘分数的倒数.)教师:整数能不能看成分数?(整数(0除外)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教师:前面讲的分数除以整数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能不能概括成一个统一的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被除数和除数分别用甲数和乙数来表示.(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教师:0不能作除数,完整的说法是: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3.做教科书第45页例4前面“做一做”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巡视时,注意了解学生发生错误的情况,及时纠正.个别辅导时要学生说一说分数除法的法则.做完后集体订正.三、巩固练习1.做练习八第5题第1行的小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巡视时,注意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做完后集体订正.2.做练习八第6题的前两栏题目.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每栏的两道式题有什么联系?(每栏上面的题目是已知两个因数,求它们的积,用乘法计算;下面的题目是已知积和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3.做练习八第7题的第(1)题.做题前,教师先进行复习:(1)18是6的多少倍?用什么方法计算?(用除法计算,18÷6=3,18是6的3倍.)(2)5是9的几分之几?9是5的几分之几?用什么方法计算?说一说两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两道题都用除法计算.5÷9=,5是9的九分之五.9÷5=,9是5的五分之九.两道题都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因为题目的要求不同,所以作为标准的那个数就不同.)4.做练习八的第8题.让学生读题,独立完成.做完后,要求观察所做的习题,教师提问:哪几道题商大于被除数?哪几道题商小于被除数?并说明理由.(除数小于1时,商就大于被除数.例如9÷,由9÷1=9出发,9里面有9个1,9里面有几个呢?因为比1小,所以商就大于9.÷3,就是把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比被除数小.)5.做练习八的第9题.做题前,教师先提问:1米等于多少厘米?1千米等于多少米?1吨等于多少千克?1小时等于多少分?然后,让学生独立做题.做完后集体订正.6.做练习八的第10题.先让学生审题,然后教师提问:这道题要求的是什么?(求千克橙汁能装几小瓶?也就是求千克里有几个千克?)做完后指名订正.四、小结教师先问学生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然后指出:“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这是普遍适用的法则.五、作业练习八第5题第2行的小题,第6题的第3、4栏小题,第7题的第(2)题.一个数除以分数 3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的算理,掌握的计算法则,使学生理解“已知一个数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数量关系.2.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并能够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叙述题.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抽象、概括、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叙述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一)口算下面各题(二)口答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三)一个数的5倍是30,求这个数.二、讲授新课(一)教学例2例2.一辆汽车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教师提问: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列式?质疑:除数是整数的分数除法我们会计算了,除数是分数的除法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研究分数除法,(板书课题:).教师:例2中求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可以用一条线段表示,启发学生在图上表示出“小时行18千米?”.(演示课件:)观察:从图上看1小时里有几个小时?(5个小时)推想:要想求出5个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就必须先求出什么呢?(小时行的路程)(小里有2个小时,2个小时行18千米,用18÷2就可以求出小时行驶的千米数)教师板书:(二)教学例3例3.小刚小时走了千米,他1小时走多少千米?1.分析: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列式: .2.比较:和刚才的那道题目哪儿不一样?3.讨论:这道题如何解答,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4.汇报:求出小时走的,1小时里有10个小时,所以再乘10就求出1小时走的千米数.5.推导过程:(千米)6.教师提问:在这一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三)总结计算法则教师说明:不管是整数除以分数,还是分数除以整数及分数除以分数,都可以把它转化为分数乘法进行计算,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被除数称为甲数,除数称为那乙数.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四)反馈练习(五)教学例4例4 一个数的是,这个数是多少?方法(一)解:设这个数为 .方法(二)小结: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答,也可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直接列出除法算式解答.(六)反馈练习一个数的是,这个数是多少?三、巩固练习(一)计算下面各题.(二)填空,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的是12 是的()是()的()×=4(三)列方程解答.乘一个数等于,这个数是多少?一个数的是14,这个数是多少?四、课堂小结我们这节课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分数除法的法则是什么?你还学会了哪些知识?五、课后作业(一)计算下面各题.(二)张叔叔骑自行车上班,小时行9千米,1小时行多少千米?(三)列式计算.1. 是的多少倍?是的几分之几?2. 是的几分之几?六、板书设计教案点评:全课内容的整体设计能紧密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中能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练习有层次、有坡度。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案一、教学内容:教材第30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二、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让学生感知转化的数学思想,领会转化的美妙与魅力。
三、教材解读:例3是研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包括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两种情况。
四、学情分析:由原来学习的整数除法算式类推出分数除法算式学生不会感到困难,因面有利于集中精力投入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
五、教学重难点:1、正确计算分数除法的计算。
2、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六、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新垢内容,请看大屏幕,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不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1:小明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生2:小红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生3:小明和小红谁走得快一些?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师:同学们提出了3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先来研究第一个问题:小明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师:求小明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就是求他的速度,怎么列式呢?生: 2÷32 师:根据什么列的式呢?生:路程÷时间=速度师:那结果又是多少呢?现在请你开动脑筋,用你喜欢的方法试着算一算,开始吧!(学生试做,师巡视)师:都算出来了吗?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指生说) 生: 2÷32=2×23=3(千米) 师:和他做的一样的同学请举手,看来同学们都喜欢用这种方法,2÷32=2×23,除变成了乘,32变成了23,也就是它的倒数,这种方法是对的,为什么老师还说是对的呢?下面我们就借助线段图来帮助我们们研究除变成了乘,32变成了23是怎么来的,请看大屏幕。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一个数除以分数》(人教新课标 )一. 教材分析《一个数除以分数》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理解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运算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的演示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的演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通过实例的演示和练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用于展示和讲解。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如果一瓶饮料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能得到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除以分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通过实例的演示和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例如,讲解“8除以2/3”等于“8乘以3/2”,并解释其原因。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除以分数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31、3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画线段图分析并归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能运用法则,正确迅速地计算分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探索知识,从而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口算。
3.解答应用题。
投影出示:小明步行2小时走了6千米。
他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学生计算后,说出这道题中的数量关系。
板书:路程÷时间=速度。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如果除数是分数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1.出示例2。
(1)学生读题,明确题意。
提问:这道题应该怎样解决呢?(算出每人的速度各是多少,再比较大小)(2)列式。
提问:怎样求小明的速度和小红的速度?引导学生利用“速度=路程÷时间”这个关系式列式。
了2千米”。
提问:1小时行多少千米,在图上怎样表示?小时行了多少千米)4.归纳方法。
老师:观察比较例2的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你会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你发现的规律吗?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1)完成第32页“做一做”第1-3题。
(2)完成练习七第1-8题。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板书设计][课后反思]1.学生有了分数除以整数的基础。
2.学生不太明白算理,计算思路不清晰。
3.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有较浓厚的兴趣。
4.学生在做分数除法时,可能会把被除数转化为倒数,除号和乘号改变出错,除数没有改变成倒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优秀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当一个数为整数时,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学难点:理解“÷”转化为“×”的转化过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一说÷18的意义。
2、一辆汔车2小时行驶90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口述算式和结果。
(2)板书:数量关系:速度=路程×时间二、新授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数除以分数,当这个数是整数时,怎样计算整数除以分数?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1)教学例2:出示例2,弄清题意后,由学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列出算式?教师板书:18÷(出示线段图)(2)推导18÷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分两步进行计算第一部分:求小时行多少千米。
提问1)、小时里面有几个小时?2)、2个小时行驶多少千米?3)、1个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即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明确:因为2个小时行18千米,所以要算18÷2,也就是18×(千米)。
第二步: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
提问1)、1小时里面有几个小时?2)、1个小时行驶18×(千米),那么要求5个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算式应该怎样写?明确1)为1小时5个小时,所以,要算18××5,也就是18×。
2) 18××5用18×代替,因为18××5=18×。
(这里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根据上面的推想,板书:18÷=18×,=45千米答汔车1小时行驶45千米。
强调1)18÷不便于直接除,把它转化乘法。
2)18÷=18×,“÷”转化为“×”,被除数不变,除数发生了变化。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5页例3及填一填。
第36页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九第1-4题。
【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探究并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出示投影复习巩固1、口算下列各式① 83÷3 = ② 59÷6 = ③54÷4 = ④ 134÷2 = 抽生:口算出上边各题的结果,以此复习分数除整数的相关知识。
2. 说一说:1分里有( )个41分43分里有( )个41分 900米的31是( )米 3. 一辆汽车2时行驶90km ,1时行驶多少千米?(说出根据什么列式。
) ①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②抽学生汇报③师生总结:路程÷时间=速度二、学习新知,讨论解疑投影出示例3:隧道长900m ,轿车穿过隧道要用43分, 轿车平均每分行多少米?1、教师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一些什么信息?该怎么去求取。
此例与前边第二题有什么相似之处吗?①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②抽学生汇报。
③师生总结:路程÷时间=速度 列式为:900÷ 43= ④提问此算式该怎么计算?同学们想想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⑤学生思考,小组交流,上台展示。
⑥、出示投影:教师讲解师生总结:整数除以分数,被除数不变,只是把除以分数转化成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2、投影出示练习,巩固新授知识。
①学生思考,在练习薄上列式演算。
②抽学生汇报 ③学生总结:整数除以分数可以转化为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3、做课堂活动1、2题。
①学生思考,在练习薄上或书上列式演算。
②抽学生汇报。
③集体订正。
【当堂检测】独立完成练习九1、2、3、4题。
三分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包括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和带分数除以分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举例、练习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并运用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规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运算规律。
2. 掌握带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规律。
2. 提出问题:如何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二、新课讲解1. 讲解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2. 讲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3. 讲解带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4. 归纳总结: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规律。
三、巩固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讲解典型题目,分析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规律。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板书设计:三分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分数》1. 整数除以分数2. 分数除以分数3. 带分数除以分数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举例、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运算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同时,要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在课后作业设计方面,要注重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年级数学教案——一个数除以分数(例3)教学目标:
1、通过画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2、能运用法则,正确迅速地计算分数除法。
3、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4、让学生通过探索知识,从而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分析并归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5/6103/5315/162040/3926
(说一说,你在计算中如何尽量避免错误的产生?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2、胜利路长1000米,东东走完全程用了20分钟,东东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
(独立解答并且说明解题依据)
3、2/3小时有()个1/3小时,1小时有()个1/3小时。
二、新知探究:
1、教学例3:小明2/3小时走了2km,小红5/12小时走了5/6km,谁走得快些?
师:已知什么?
生:已知小明和小红各自的时间和对应的路程。
师:问题求什么?
生:求谁走的快些。
师:求谁走得快些?就是比较什么?
生:就是比较谁的速度快。
师:你能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吗?
生:22/35/65/12
2、除数是分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
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
师:2/3里有几个1/3?2/3小时走了2km,能不能求出1/3小时走多少千米?
生:2/3里有2个1/3,求1/3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可以用2km2,也就是2km1/2;
师:2km2得到的1km,有什么具体的含义?是线段图上的哪一段?
生:略
师:1小时里有几个1/3小时,能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了吗?生:21/23=23/2=3km。
指导学生观察:22/3=21/23=23/2=3(提示:观察22/3=23/2
这一步)
师:这儿把除法转化成什么运算来计算?除以2/3=?
生:把除法转化为法来计算,除以2/3等于以3/2。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吗?(有语言叙述、用字母表示等都行,只要是正确的都肯定学生的结论)
师:请你观察上面和算式,怎样把除法转化成为乘法来进行计算?你能说出转化的要点吗?
生:1、被除数没有变化;2、除号变乘号;3、除数变成了它的倒数。
3、学生独立计算5/65/12订正并板书:
4、让学生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检验后作答
三、巩固与提高:
1、31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的后两个小题。
(做完1题后,让学生把每个算式完整地读一遍,然后再完成第2题,第二题要求学生要写出计算过程。
)
2、练习八第2题的后4个小题。
(在学生完成此题时,教师指导好思维慢的学生先算出乘法算式的积,再找出两题之间的关系)
四、全课小结:
1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知识?
2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今天的主要内容吗?
3你认为在完成课后作业时,应该从哪些方面尽量避免错误的产生?
五、作业练习:练习八第3、4题。
(第3题在学生做完题后,引导学生将题中的4/5改成小数,用小数除法加以验证。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