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笔记
- 格式:doc
- 大小:433.50 KB
- 文档页数:10
基础知识:下行信道:上行信道:RB由12个子载波(每个15kHz)组成,也由一个时隙组成。
一个SB由两个RB组成。
RB=12*7=84RE,SB=2*RB=168RE。
(normal cp)频点编号EARFCN中心频率=(EARFCN-EARFCN0)*0.1+起始频率1个无线帧有10个子帧组成,每个子帧时长为1ms(=1个TTI),编号0-9。
FDD中每个子帧由2个时隙组成。
LTE规范中设计的基站最大覆盖范围为100km。
S是特殊子帧,由DwPTS(Downlink Pilot Time Slot,下行导频时隙)、GP(Guard Period,保护间隔)和UpPTS(上行导频时隙)组成。
一般情况下一个特殊子帧可以容纳14个OFDM符号(一个帧大小,如果采用external CP的话是12个),前面若干个Dw,最后1-2个用于Up,中间的用于GP。
增大Gp可以增加小区的覆盖半径。
PLMN(Public Lands Mobile Network, 移动通信网络),标识氛围MCC(国家代码)和MNC(移动网络代码)。
中国国家标识460,移动00、02、07;联通01、06;电信03、05。
R8小区选择用S算法。
R9小区选择也用S算法,补充增加S qual=Q qualmeas-(Q qualmin+Q qualnoffset)>=0(RSRP+RSRQ一起判断)小区重选过程中过滤采用S准则,排序采用R准则。
启动同频测量条件S服务小区<=S intrasearch启动异频测量条件S服务小区<= S nonintrasearchR准则(可以避免乒乓重选):针对服务小区R s=Q meas,s+Q Hyst针对邻区R n=Qmeans,s-Q offset候选邻区的信号在T reselectionEUTRA时间内持续成为,终端才能重选到候选邻区。
LTE为主同步信号定义了25、29、34三种ZC序列。
一、小区信息、部分参数修改1小区静态信息:LST CELL:;本地小区标识= 1小区名称= 乐清人民医院新大楼M_72035_1 Csg指示= 否上行循环前缀长度= 普通循环前缀下行循环前缀长度= 普通循环前缀频带= 40上行频点配置指示= 不配置上行频点= NULL下行频点= 38950上行带宽= 20M下行带宽= 20M小区标识= 1物理小区标识= 38附加频谱散射= 1小区激活状态= 激活小区闭塞优先级= 解闭塞小区中优先级闭塞时长(分) = NULL小区双工模式= TDD上下行子帧配比= SA2特殊子帧配比= SSP7小区主备模式= 主模式服务小区偏置(分贝) = 0dB服务小区频率偏置(分贝) = 0dB根序列索引= 523高速小区指示= 低速小区指示前导格式= 0小区半径(米) = 500客户化带宽配置指示= 不配置客户化上行实际带宽(0.1兆赫兹) = NULL客户化下行实际带宽(0.1兆赫兹) = NULL紧急区域标识配置指示= 不配置紧急区域标识= NULLUE最大允许发射功率配置指示= 配置UE最大允许发射功率(毫瓦分贝) = 23多RRU共小区指示= 是多RRU共小区模式= 小区合并CPRI_E接口压缩比率= NULLCPRI压缩= 普通压缩SFN小区扇区设备数量= NULL对空覆盖小区标识= 否小区级参考信号端口数= 1个CRS端口小区发送和接收模式= 一发一收小区参考信号天线端口映射= NULL用户标签= NULL工作模式= 上下行均工作运营商共享组索引= 255Csi-Rs周期= 10毫秒服务小区同频ANR指示= 允许ANR 频率优先级= 0小区动态信息:DSP CELL:;修改相关信息命令为MOD CELL:;其中修改频点、PCI时需要闭塞站点闭塞分为三种:低优先级闭塞、中优先级闭塞、高优先级闭塞。
高优先级闭塞小区时,将会立即去激活小区;中优先级闭塞小区时,在设定的小区中优先级闭塞时长内,如果没有用户,则立即去激活小区,否则将在小区中优先级闭塞时长超时后,去激活小区;低优先级闭塞小区时,将会在小区无用户后,去激活小区。
1.2.BUG状态说明状态“new”,表示该BUG已建立但是没有打开,没有生效,开发员可以不处理状态“open”表示该BUG已经打开并生效,开发员必须处理状态“fixed”表示该BUG已经被修复,测试员可以进行测试状态“reopen”表示该BUG虽然已修复,但是仍然存在问题状态“rejected”表示该BUG无效,被拒绝修复状态“closed”表示该BUG已成功修复状态“Duplicate”表示该BUG重复状态“Postponed”表示该BUG需要延期BUG状态图:1.3.建立并提交BUG适用对象:测试员第一步:登陆TD图1.登陆界面图2.登陆成功后页面说明:图中标识的1是用来设置显示的列图中标识的2是用来新增bug的图3:登录陆后可以修改密码第二步:记录BUG 图1.添加BUG界面1.3.1.工具栏使用使用最多的就是添加截图与添加URL添加截图方式1.添加本地图片,点击图标添加截图方式2.使用TD自带截图工具,点击图标,拖动弹出界面上的相机图标到你想要接的图片上即可,这种方式不是很好用添加URL:点击图标,弹出URL输入框,图2图21.3.2.信息栏使用这里主要是录入BUG的相关信息BUG主题:简单描述BUGBUG记录人:登陆进来后默认是当前登陆人,可选择BUG记录时间:登陆进来默认当前时间,可选择严重程度:优先级:1.3.3.附件栏使用这里主要是显示添加的附件,如图片、URL1.3.4.BUG描述栏使用这里主要用于描述BUG的详细内容主要是记录:环境、登录用户、菜单路径、预置条件、操作步骤、预期结果、测试结果。
1.3.5.BUG提交录入完BUG信息后,点击提交,测试员新建并提交的BUG,对应状态是”new”需要项目经理确认并将BUG状态修改为“open”该BUG才算生效1.4.指派BUG适用对象:项目组长、经理对BUG的状态、处理人、处理时间进行修改只处理“new”状态的BUG,对无效BUG可以进行“Rejected”拒绝修复操作,对暂时无法修复的bug进行“postponed”,延期修复操作。
td数据库语法
数据库是一种组织和存储数据的工具。
TD数据库(Teradata Database)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处理大规模数据。
以下是TD数据库的一些基本语法:
1.数据定义语句:用于创建表、索引和其他数据库对象。
例如:
C R EATE TABLE表名(
列名1 数据类型,
列名2 数据类型,
...
);
2.数据操纵语句:用于插入、更新、删除和查询数据。
例如:
I NSERT INTO 表名(列名1,列名2,...)
V ALUES (值1,值2,...);
U PDATE 表名
S ET 列名1 = 值1,列名2 = 值2,...
W HERE 条件;
D ELETE FROM 表名
W HERE 条件;
S ELECT 列名1,列名2,...
F R OM 表名
W HERE 条件;
3.数据控制语句:用于控制数据库的访问权限和事务处理。
例如:
GRANT 权限名TO 用户名;
R EVOKE 权限名FROM 用户名;
B EGIN TRANSACTION;
C OMMIT;
R OLLBACK;
4.数据聚合函数:用于对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
例如:
S U M(列名),MAX(列名),MIN(列名),COUNT(*);
5.查询优化:使用EXPLAIN命令分析查询计划的执行计划。
例如:
E XPLAIN SELECT ...;
这些仅为TD数据库语法的基本概述。
T eradata日常应用笔记1.teradata查询时默认是不区分大小写的,如果要区分必须在查询条件字段后加(casespecific),或不区分加(not casespecific)2.like语句查询前面或则倒数几位必须出现某个字符时需要用_表示任意字符,例如: LIKE '__HN%’ ‘HN’分别在第三和第四位置的任意字符串3.help 可以是任意数据元素,例如database, user, column等。
但是show 只是是数据相关的table, view, macro, procedure, triggle等。
explain用来查看一个sql执行的顺序。
4.2,3范式:2)(学号, 课程号,)学生成绩,学分3)学号,成绩,所在院校,联系电话5) td有默认teradata模式和ansi模式,在ansi模式下是需要区分大小写的,在td模式下不区分大小写。
6)teradata like扩充符:LIKE中限定词的使用利用一些限定词可以扩充LIKE在字符串匹配方面的功能。
可以使用的限定词ANY与一个或多个数值匹配SOME (ANY的同义词) 同上ALL 与列举的所有数值匹配sample: SELECT first_name,last_nameFROM employeeWHERE last_name LIKE ALL ('%E%', '%S%');7)escape可以用来表示_,%特殊的字符模式含义<ESCAPE char>_ _ (下划线)作为一个字符<ESCAPE char>% % (百分号)作为一个字符<ESCAPE char><ESCAPE char> ESCAPE字符本身sample:LIKE ''%A%%AAA__'' ESCAPE ''A''8)teradata定义了long varchar字段,最大为64000个字符。
td数据库语法摘要:一、引言二、td数据库简介1.什么是td数据库2.td数据库的发展历程三、td数据库的语法规则1.数据类型2.变量与常量3.运算符与表达式4.控制结构5.函数与过程6.表与视图7.索引与约束8.触发器与存储过程四、td数据库的应用领域1.数据存储与查询2.数据处理与分析3.系统开发与设计五、td数据库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技术创新与升级2.行业应用的拓展3.我国td数据库产业的机遇与挑战正文: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作为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领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td数据库作为一种功能强大、易于使用的数据库,逐渐成为广大开发者和学习者的首选。
本文将详细介绍td数据库的语法规则及其应用领域,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td数据库。
二、td数据库简介td数据库,全称为“TinyDB”,是一款轻量级、高性能的嵌入式数据库。
它适用于各种场景,如物联网、智能硬件、移动应用等,尤其适合资源受限的环境。
td数据库具有易用、高效、可扩展性强等特点,为开发者提供了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方案。
2.1 什么是td数据库td数据库是一款面向对象的嵌入式数据库,支持多种数据类型、数据存储和数据查询功能。
它具有较小的体积、较低的内存占用和较快的数据访问速度,可满足各种小型应用的需求。
2.2 td数据库的发展历程td数据库起源于2009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推出了多个版本。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td数据库在功能、性能和兼容性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逐渐成为嵌入式数据库领域的一颗新星。
三、td数据库的语法规则要熟练使用td数据库,首先需要掌握其语法规则。
以下是对td数据库语法规则的详细介绍:3.1 数据类型td数据库支持基本数据类型和自定义数据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包括整型、浮点型、字符串型、布尔型等;自定义数据类型可以根据需要定义结构体、枚举等。
3.2 变量与常量在td数据库中,可以使用变量和常量来表示数据。
强化学习第2版第12章笔记——资格迹 资格迹机制的核⼼是⼀个短时记忆向量,资格迹z t∈ R d,以及与之相对的长时权重向量w t∈ R d。
这个⽅向核⼼的思想是,当参数w t的⼀个分量参与计算并产⽣⼀个估计值时,对应的z t的分量会骤然升⾼,然后逐渐衰减。
在迹归零前,如果发现了⾮零的时序差分误差,那么相应的w t的分量就可以学习。
迹衰减参数λ∈ [0, 1]决定了迹的衰减率。
在n-步算法中资格迹的主要计算优势在于,它只需要追踪⼀个迹向量,⽽不需要存储最近的n个特征向量。
同时,学习也会持续并统⼀地在整个时间上进⾏,⽽不是延迟到整个幕的末尾才能获得信号。
另外,可以在遇到⼀个状态后马上进⾏学习并影响后续决策⽽不需要n步的延迟。
12.1 λ-回报 n步回报被定义为最初n步的折后收益加上n步后到达状态的折后预估价值。
注意,⼀次有效的更新除了以任意的n步回报为⽬标之外,也可以⽤不同n的平均n步回报作为更新⽬标。
可以把TD(λ)算法视作平均n步更新的⼀种特例。
这⾥的平均值包括了所有可能的n步更新,每⼀个按⽐例λn-1加权,这⾥λ∈ [0, 1],最后乘上正则项(1 - λ)保证权值和为1。
这产⽣的结果称为λ-回报。
在λ = 1时,λ-回报的更新算法就是蒙特卡洛算法。
在λ = 0时,λ-回报的更新算法就是单步时序差分算法。
12.2 TD(λ) TD(λ)是强化学习中最古⽼、使⽤也最⼴泛的算法之⼀,它是第⼀个使⽤资格迹展⽰了更理论化的前向视图和更易于计算的后向视图之间关系的算法。
TD(λ)通过三种⽅式改进了离线λ-回报算法。
⾸先它在⼀幕序列的每⼀步更新权重向量⽽不仅仅在结束时才更新。
其次,它的计算平均分配在整个时间轴上,⽽不仅仅是幕的结尾。
第三,它也适⽤于持续性问题⽽不是仅仅适⽤于分幕式的情况。
通过函数逼近,资格迹z t∈ R d是⼀个和权重向量w t同维度的向量。
权值向量是⼀个长期的记忆,在整个系统的⽣命周期中进⾏积累;⽽资格迹是⼀个短期记忆,其持续时间通常少于⼀幕的长度。
TD-LTE是什么网络TD-LTE是什么意思?TD-LTE是一种无线通讯技术,而且是比3G网络(一共有三种)更快的4G网络(一共有两种)无线通讯技术中的一种。
并且TD-LTE是3G网络里面的TD-SCDMA的一个长期演进,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理解为可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被用到的无线通讯技术。
另外TD-LTE还是由中国主导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流4G通信技术,它的共同开发者包括:上海贝尔、诺基亚西门子、大唐电信、华为技术、中兴通讯、中国移动、高通等因为TD-LTE是要在手机上广泛用的技术,我就举例从手机网络特性说下。
我们的手机要通讯、要打电话、要发短信、在线看电影、还要可视通话。
这些功能前几年的手机肯定不行,因为他们采用的是GSM网络(2G标准)只能用来发短信打电话,后来加了个GPRS技术后可以上上网。
后来采用3G标准的三种通讯技术来了,很好速度很快,可以高速上网、还可以看电影、可视通话了。
那么现在4G标准的两种通讯技术中的一种,即TD-LTE来了,它速度更快,最高网速超过100Mbps。
我发稿的前中国移动在杭州的TD-LTE网络,测试速度显示:下载一部800M的电影,一般只需要两分多钟。
这是什么概念,我相信一些用光纤网线的电脑网速都没这么快(4M/2M/1M宽带下载速度是多少)。
EARFCN频点D-LTE的频点号称为EARFCN,也就是在ARFCN基础上做了改进。
EARFCN与频率之间不再是直接对应,而是增加了一个偏置(起始值),以保证EARFCN编号连续。
FDD的EARFCN从0~35999,TDD的EARFCN从36000~65531。
目前国内使用的38频段,EARFCN的起始值为37750,频率的起始值为2.57GHz,每100kHz对应一个频点号。
比如2.6GHz,对应的EARFCN就是37750+300=38050。
在GSM系统中每个频点带宽200Khz,所以其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个范围。
三月9号目前4G网络(LTE)分为TD和FDD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支持的频段是不一样的。
中国移动TD-LTE支持频段38,39,40中国联通TD-LTE支持频段40,41 而FDD-LTE支持频段3中国电信TD-LTE支持频段40,41 而FDD-LTE支持频段1中国移动频段为:1880 -1900 MHz、2320-2370 MHz、2575-2635 MHz;(bands:39 bands:40 bands:41)中国联通频段为:2300-2320 MHz、2555-2575 MHz;(bands:40 bands:41)中国电信频段为:2370-2390 MHz、2635-2655 MHz;(bands:40 bands:41)中国联通FDD已知频段为:1800MHz(Band:3)中国电信FDD已知频段为:2100MHz(Band:1)由于4G网络是纯数据网络,只能用来上网,如果是进行语音通话,一般就采用CSFB方案,CSFB方案是LTE终端通过电路域使用语音业务的一种方案,终端平时驻留在LTE网络,使用LTE数据业务,当发起语音呼叫或者接受语音呼叫的时候,终端回落到2G/3G电路域进行语音呼叫,结束后再返回LTE。
将来VOLTE方案将取代。
3G网络分配:中国电信是CDMA2000用的是800MHZ频段,中国移动TD-SCDMA用的是1800MHZ和2100MHZ频段,而中国联通WCDMA 是2100MHZ频段。
而中国电信的3G信号最好,因为频点的高低很影响性能。
三月10号对于无线工程师来说,更常用的功率单位是dBm(分贝),dBm单位表示1mW(一毫瓦)的分贝数,即dBm=10*lg(mW),1毫瓦的功率就是相当于0dBm ,即0dBm=1mW,1W的功率换算成10*lg(1000mW)=30dBm,2W的功率就是33dBm,4W的功率就是36dBm,也就是说用W表示的功率增加一倍,用dBm表示的功率就增加3dBm。
1、呼吸效应:用户数的增加使覆盖半径收缩。
用户数显著增加时,用户产生的自干扰呈指数级增加。
采用联合检测及智能天线技术减弱呼吸效应。
2、2000年5月TD正式成为3G标准。
3、语音、视频电话由CS域提供,FTP、WEB浏览等业务由PS域提供。
4、RNC之间接口Iur,Node B与RNC接口Iub。
RNC与核心网接口Iu。
由于TD使用硬切换,RNC之间的Iur接口通常不实现。
WCDMA要实现软切换必须有Iur口,否则只能采用硬切换。
UE和UTRAN接口Uu口。
5、下行使用扩频因子16或1,上行1、2、4、8、16。
6、TD关键技术:智能天线、联合检测、时分双工、上行同步、N频点、接力切换、动态信道分配。
7、TD特色业务:可视电话、可视电话补充、视频留言、视频会议、视频共享、多媒体彩铃、高速无线上网。
8、CRNC:控制Node B的RNC被称为该Node B的CRNC。
控制切换时:SRNC:与CN连接,为UE提供资源的RNC叫SRNC。
交换DRNC:与CN没有连接,为UE提供资源的RNC叫DRNC。
在RNC之间迁移时:原来的SRNC被称为Source RNC,将要成为SRNC的RNC 被称为Target RNC。
9、Node B主要功能:扩频,调制,信道编码以及解扩,解调,信道解码,还包括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相互转化等功能。
10、UE开机时,首先需要与基站建立下行同步,下行同步建立后启动上行同步过程。
上行同步过程的实现通过随机接入过程来完成,上行同步过程涉及到上行同步信道UpPCH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11、TD工作频段:1880-1920、2010-2025、补充频段2300-2400MHz,每5M有3个频点,155/5*3=93个频点12、软切换有利有弊,有利于反向链路,以牺牲前向链路的容量为代价来提高反向链路的覆盖。
有可能同时占用两个基站的功率和码资源。
13、下行导频时隙由长为64chips 的SYNC_DL 序列和32chips 的保护间隔组成,时长75us,由此可算出TD码片速率 1.28Mcps。
上行导频时隙由长为128chips 的SYNC_UL 序列和32chips 的保护间隔组成。
时长125us.保护时隙75 us,96chips。
由保护时隙时长可算出理论最大覆盖半径:Rmax=((75 10 3 10 ) / 2= 11.25km。
14、TD与GSM空中接口区别15、16、17、初始小区搜索过程需要确定下行同步码、扰码、基本训练序列码、控制帧周期。
18、接力切换:使用上行预同步技术。
在切换过程中,终端从源小区接收下行数据,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数据,即上下行通信链路先后转移到目标小区。
19、训练序列作用:上下行信道估计、功率测量、上行同步保持。
20、Uu口从底向上分接入层、非接入层。
接入层为非接入层提供服务,接入层主要包括物理层、MAC/RLC层和RRC层。
21、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它们由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 tation Layer)和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22、信道类型汇总:物理信道含专用物理信道和公共物理信道。
传输信道包含专用传输信道和公共传输信道。
专用传输信道DCH可用于上下行链路作为承载网络和固定终端之间的用户信息或控制信息。
增强专用信道E-DCH 用来承载上行用户信息,E-DCH信道受NODE-B控制的调度和HARQ进程控制。
公共物理信道与公共传输信道细分如下公共物理信道包含以下信道类型:a、PCCPCH 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b、SCCPCH 辅公共控制物理信道c、FPACH 快速物理接入信道d、PRACH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e、DwPCH or UpPCH 同步信道f、PUSCH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g、PDSCH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h、PICH 寻呼指示信道i、HS-PDSCH高速下行物理共享信道j、HS-SCCH HS-DSCH下行共享控制信道k、HS-SICH HS-DSCH共享信息信道公共传输信道包含:a、BCH 广播信道b、FACH 前向接入信道c、PCH 寻呼信道d、RACH 随机接入信道e、USCH 上行共享信道f、DSCH 下行共享信道g、HS-DSCH 高速下行共享信道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映射关系如下表:DwPCH,、UpPCH、PICH、FPACH、HS-SCCH 以及HS-SICH 几个物理信道没有与其对应的传输信道。
三种信道模式:逻辑信道 MAC子层向RLC子层提供的服务,他描述的是传送什么类型的信息。
传什么传输信道物理层向高层提供的服务,描述信息如何在空口上传。
怎么传物理信道承载传输信道的信息在哪传23、小区搜索过程:1、搜索DwPTS,UE匹配SYNC_DL与Node-B建立下行同步。
2、确定midamable 码同时根据midamable确定扰码(每个midamable 码唯一对应一个扰码。
3、控制帧同步。
UE搜索MIB位置,确定MIB位置后进入下一步。
4、读小区广播信息。
24、功率控制分开环功控、闭环功控。
闭环功控分内环功控、外环功控。
开环功控:UE测量接收到的宽带导频信号的功率,并估计传播路径损耗,根据路径损耗算出UE需要的发射功率。
接收到的功率越强,说明距离越近或有较好的传播路径,UE发射功率越小。
开环功控只决定接入初期发射功率和切换时决定切换后初期发射功率的时候使用。
Node-B UE单向内环功控:Node-B测量信噪比并和目标信噪比作比较,比较后向UE发指令调整其发射功率。
如果测定SIR>目标SIR则降低UE发射功率,如果测定SIR<目标SIR 则升高UE发射功率。
每个UE都有一个自己的控制环路。
Node-B UE双向外环功控:RNC侧测量误帧率(误块率),并下发指令给Node-B。
调整目标信噪比。
RNC Node-B双向开环:闭环(内环)闭环(外环)开环功控:UpPTS、PRACH闭环功控:UPCH25、智能天线波束宽度可调整:30°、65°、90°、120°。
城区一般65°,郊区及农村120°增强覆盖,特殊场景30°以增强覆盖。
26、慢衰落的累积概率分布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快衰落的累积概率分布服从瑞利分布。
27、训练序列是用来区分相同小区、相同时隙内的不同用户的。
28、TD系统中CS64k覆盖半径最小。
29、同一时隙上不同扩频因子的信道码是相互正交的30、2/3G互操作中,TD语音用户可以从TD切换到GSM31、TD系统中每小区使用一个基本的训练序列码。
32、HSDPA引入三个新的物理信道,它们是HS-PDSCH、HS-SCCH、HS-SICH。
33、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用折射、反射信号来对一些区域进行覆盖。
34、扰码规划并不能降低相邻小区的互干扰,其目的是在满足一系列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减小同频小区间较强互干扰出现的概率。
35、信道化码与扰码在UMTS中,码字一共有二种类型的应用,第一种称为信道化码(Channelization code,简写为CH),第二种称为扰码(Scrambling code,简写为SC)。
由于在上下行链路中处理方式的不同,导致二种类型码字的作用各不一样。
在下行链路(基站→移动台方向)上,基站向本小区发送信息时,基站首先将各种用户信息分别与各自的CH进行相乘运算,之后将信号叠加,再与扰码进行相乘运算,之后在空中接口上发射。
移动台侧先做解扰,然后再解出自己的有用信息。
用户信息和CH进行相乘运算时,CH就是扩频序列,通过选择CH的正交性,来区分用户信息。
所以CH无论在上行还是下行链路上,它最基本的作用就是直接扩频(Spreading),所以CH就是扩频码。
经过扩频后的速率都是3.84Mchip/s,再进行扰码加密过程,扰码的速率也是恒定的3.84Mchip/s。
CH除了作为扩频码外,还可以作为物理信道的ID。
在UMTS中,单个用户的业务类型,可以根据需要分配多个物理信道,理论上2M速率的实现是通过同时占用多个物理信道来实现的,而用户正是通过识别不同的CH来获得物理信道的服务,所以CH 是用来区分在下行链路上的多个物理信道的。
空中接口资源在分配时,相当于分配给用户的就是多个CH。
而这种分配是由RNC来完成的动态分配。
作为扰码,移动台必须首先进行解扰,然后才能获得自己的有用信息,所以扰码的作用相当于小区的ID。
对移动台来说,由于工作在相同频率,所以可以收到来自不同小区的无线信号,是一个自干扰系统,但通过扰码,移动台只需要对驻扎小区进行解码,因为有用信息只有在本小区的专用信道上发送。
在下行链路上,移动台首先要区分本小区和非本小区的信号,这个区分过程就是通过解本小区扰码来实现的。
所以系统中每小区对应一个扰码。
需要强调的是cell、sector和BTS概念的不同。
对于BTS来说,可以是全向站、三扇区或六扇区定向站等,如果基站在发射方向是全向发射,从逻辑角度来说,基站的管理是一个小区(cell),1BTS=1cell,基站分配一个扰码;如果基站在发射方向是三扇区定向发射,每个扇区(sector)就是一个小区(cell),故一个BTS需要3个扰码。
所以cell的概念是OMCR上的概念,逻辑上是执行相关算法的最小单位。
而sector的构成是从射频角度上讲的。
在UMTS中,一个全向的BTS,可以理解为在下行链路上是全向发射,而上行方向则是3扇区定向接受的,采用3付天线,在发射方向三扇区发射相同的信号,相当于全向发射,而接受端是定向接受。
对于相邻小区的扰码在分配时码字的互相关性要低,正交性要好。
但从网络角度来说,如果二个基站处于同时发射,到达移动台后,由于所处位置不同,在接受来自二个小区的信号时,由于传播时延,信号的相位会有所偏差,形成干扰。
也就是在同步条件下,完全正交的特性,由于传播时延而遭到破坏。
在上行链路(移动台→基站方向)上,每个移动台向基站发射自己的信息,信息由每个移动台自己处理,首先经过CH进行扩频,然后再增加各自的扰码进行加扰。
对于不同用户,如果是相同的服务类型,则可以选择相同的CH,而通过扰码来加以区分。
从扰码角度来看,在上行方向上是移动台(UE)的ID,对于每一个移动台,会有一个扰码来对应,不同UE之间的扰码应该是完全正交。
对于高速业务,UE同样可以分配多个物理信道同时进行工作,只是现阶段不作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