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无障碍设计宝典剖析
- 格式:doc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25
浅谈高层住宅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高层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在追求建筑的高度和美观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群体——残障人士和老年人。
他们同样有权利享受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
因此,无障碍设计在高层住宅建筑中显得尤为重要。
无障碍设计的核心目标是消除环境中的障碍,使所有人都能够平等、自由地使用各种设施和空间。
对于高层住宅建筑而言,这意味着从入口到内部的各个空间,都需要充分考虑到行动不便者的需求。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高层住宅建筑的入口设计。
一个合适的无障碍入口应该具备平缓的坡道,而不是陡峭的台阶。
这样可以方便轮椅使用者和推婴儿车的居民顺利进入。
同时,入口处的门应该足够宽敞,能够让轮椅轻松通过,并且最好配备自动感应装置,方便居民开门。
此外,入口处还应设置清晰的标识和引导系统,帮助视障人士找到正确的方向。
电梯是高层住宅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无障碍设计的重点之一。
电梯的尺寸应足够容纳轮椅和担架,以满足紧急情况下的救援需求。
电梯内部应设置扶手、盲文按钮和语音提示系统,方便视障和听障人士使用。
另外,电梯的运行速度和停靠时间也需要合理调整,避免给行动不便者带来不适。
在走廊和通道的设计上,要保证足够的宽度,以便轮椅能够自由转弯和通行。
地面应平整、防滑,避免出现高差和障碍物。
同时,为了方便视障人士,走廊可以设置引导盲道。
对于居住单元内部,无障碍设计同样不能忽视。
房门的宽度应符合轮椅通行的标准,卫生间和厨房的布局要方便轮椅进出和操作。
卫生间内应设置无障碍马桶、洗手盆和淋浴设施,并且配备必要的扶手和紧急呼叫按钮。
厨房的操作台面高度应可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
在公共区域,如楼梯间、休息平台和花园等,也需要进行无障碍设计。
楼梯应设置双侧扶手,踏步高度和宽度应均匀一致。
休息平台要足够宽敞,以便轮椅停留和人员休息。
花园中的小径应平坦无障碍,设置适合轮椅使用者的休息座椅和观赏区域。
除了硬件设施的设计,无障碍设计还应包括软件方面的考虑。
浅谈高层住宅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1. 引言随着社会进步和人口老龄化,无障碍设计在住宅建筑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特别是对于高层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居住需求,还能提高住宅建筑的居住舒适度和品质。
本文将探讨高层住宅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要点。
2. 无障碍设计原则2.1 安全性在高层住宅建筑中,安全性是无障碍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设计时应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防火、防盗、防滑、防摔等。
此外,还应考虑到紧急情况下的疏散便利性和逃生安全性。
2.2 实用性无障碍设计应充分考虑住宅建筑的使用功能,确保设计方案在实际使用中方便快捷、易于操作。
例如,门把手、开关、插座等应符合人体工程学,方便各类人群使用。
2.3 经济性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无障碍设计应注重经济性。
设计方案应尽量降低建设成本,同时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
2.4 美观性无障碍设计应注重建筑物的美观性,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在设计中,可以运用色彩、材质、造型等手法,提高建筑物的艺术品质。
3. 无障碍设计要点3.1 入口和门厅入口和门厅是住宅建筑的门面,无障碍设计应确保入口宽敞、平坦,方便轮椅和婴儿车进入。
门厅应设置足够的高度和宽度,以便于各类人群使用。
电梯是无障碍设计的核心部分。
高层住宅建筑应设置专为老年人和残疾人设计的电梯,电梯内部应宽敞、平整,方便轮椅进出。
电梯按钮应采用易于识别和操作的字体和颜色,电梯内应设置紧急呼救按钮。
3.3 走廊和通道走廊和通道的设计应保证足够宽度和高度,方便各类人群通行。
无障碍设计要求走廊两侧设置扶手,以便于老年人和残疾人支撑。
地面应采用防滑、易清洁的材料,避免高低起伏。
3.4 卫生间卫生间是无障碍设计的重点部位。
应设置专为老年人和残疾人设计的无障碍卫生间,内部应宽敞,方便轮椅进出。
应设置扶手、紧急呼救按钮等设施,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
3.5 厨房和餐厅厨房和餐厅的设计应考虑老年人和残疾人的使用需求。
厨房应设置无障碍操作台、低位开关等,餐厅应设置易于抓握的餐具。
无障碍建筑设计的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不断深入,以残疾人为代表的弱势群体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无障碍设计理念正被建筑设计师们广泛采用,越来越多无障碍建筑得以建设。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无障碍建筑的设计展开研究,具体介绍了室外的入口台阶及坡道、室内的公共部分和户内部分等设计要点及应注意的问题,希望对无障碍建筑设计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入口台阶;坡道;公共部分;人性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的生存环境。
由于战争、疾病、以及先天的不健全等造成的残疾人的客观存在,以及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加快,这使得今后韵几十年,老年人将在人口结构中逐渐占据越来越多的比例,因此,人们的生活环境迫切地需要一个具有革新意义韵转变。
无障碍设计理念的产生,给建筑师为现在的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创造更加方便、安全的环境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设计方向。
无障碍建筑设计不单单是为残疾人、老年人服务的设计原则,它是基于所有人可以共廊使用的一种通用设计的概念,它为今后城市及建筑的可持续使用、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保障,是重视人权、尊重人权的具体表现,是社会进步的象征。
下面,就无障碍建筑设计进行相关研究。
1.工程实例某民生工程项目。
建成后,将成为儿童福利服务中心,为超过千名孤残儿童提供一个生活、医疗、康复、学习、成长的环境。
该项目1号~10号楼总建筑面积21700m2,建筑层数为4层,建筑高度为13.95m,1号~10号楼由三种户型组合,该设计的任务主要针对残障人士服务项目的无障碍设计。
笔者认为要达到设计要求,就必须对整个爱心项目有整体把握,找准设计切入点,这就是该设计方案既要让残障人士感觉获得尊重与理解,为他们创造了正常生活和参与社会的便利条件,清除人为环境中不利于他们的各种障碍,为他们创造能自行到达和退出的空间,满足其人文关怀;又要在设计中注重可供所有人群共享的环境和设施,满足全体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体现设计的人性化、伦理性以及社会责任性。
论住宅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问题住宅建筑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无障碍设计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能够方便、安全、舒适地使用建筑物而设立的一项设计原则。
在实际的住宅建筑中,无障碍设计问题却经常被忽视,给行动不便的人群带来了很多困难和不便。
本文将就住宅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问题展开论述,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首先要说的是,住宅建筑中无障碍设计问题的存在。
一般来说,无障碍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中,考虑到所有使用者的需求,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和行李搬运者等,以创造一个对所有人都友好的环境。
在很多住宅建筑中,无障碍设计却往往被忽视和遗漏。
在一些旧式住宅小区中,没有为残疾人和老年人设置无障碍通道和无障碍电梯,导致他们无法方便地进出居住楼,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一些住宅楼的公共卫生间也常常存在无障碍设计不足的问题,比如没有设置扶手、坡道和适合残疾人使用的卫生间等,这些都给残疾人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困扰。
住宅建筑中无障碍设计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些设计者和开发商对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意识,导致在设计和施工中忽视了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一些住宅建筑的规划和设计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和美观化,而忽视了对所有住户的实际需求,这也是导致无障碍设计问题的重要原因。
一些住宅建筑的改造和维护往往忽略了无障碍设计的要求,使得原本无障碍的建筑面临着无障碍设计不足的问题。
住宅建筑中无障碍设计问题的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系统地进行分析和解决。
接着,我们需要认识到住宅建筑中无障碍设计问题的危害和影响。
无障碍设计不足会导致残疾人和老年人无法方便地进出居住楼,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无障碍设计不足还可能导致一些安全隐患,比如楼梯和过道的设计不合理,易造成意外摔倒事件。
更重要的是,无障碍设计不足也会加剧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使一些弱势群体更加边缘化和被忽视,这对社会的稳定和和谐都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我们必须认识到住宅建筑中无障碍设计问题的危害和影响,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要点分析摘要:无障碍设计的目的是清除障碍物和危险物,为人们提供公平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
无障碍设计不仅是改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物质生活,也是反映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
对此,本文将阐述无障碍设计的基本要素,并详细介绍住宅无障碍设计的标准和重点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精神文明;设计要点前言:无障碍设计集中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社会发展的关心和爱护,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于是,住宅建筑的无障碍设计逐渐成为当今建筑规划设计人员致力于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并一直受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一、住宅无障碍设计的意义住宅无障碍设计起源于70年代中后期。
设计理念明确提出,致力于在工程建设行业的设计中满足特殊群体的需求,尤其是在设计方案中应包括残疾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利人士等弱势群体的关爱,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理念。
无障碍设计主要是在建筑内、外部,市政公共场所等适当部位加入无障碍设计,在更大的层次上照顾到各群体活动的社会发展。
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融入无障碍设计的核心理念,是由当前人口发展的整体特点决定的。
一方面,按照国际人口规模和年龄划分规范,我国已经进入社会老龄化社会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发展率在当今世界极为罕见,尤其是近年来社会发展尤为显著。
大约五分之一的人群将是老年人,这还不包括65岁以下的中老年人。
在21世纪的下一个十年,这类人口的发展将是持续。
如果再继续下去,老年人在总人口中将占据非常大的比例。
社会老龄化的特点虽然显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创新,但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各种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设施都需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交通出行活动和生活体验感受。
有必要增加适合老年人的无障碍设计。
另一方面,我国残疾人总数也很庞大,我国残疾人也拥有与普通人一样的生存控制权。
因此,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还应增加对残疾人关爱的具体要求。
障碍物旨在确保残疾人的活动是必要的。
浅谈高层住宅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在当今社会,高层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居住选择。
然而,在追求美观与实用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群体——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
无障碍设计在高层住宅建筑中的融入,不仅是对他们的关怀与尊重,更是构建一个包容、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
无障碍设计,简单来说,就是为了确保所有人,无论其身体状况如何,都能够平等、自由、安全地使用各种设施和环境。
在高层住宅建筑中,这一设计理念的体现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谈谈出入口的无障碍设计。
高层住宅的出入口往往是居民每天必经之地,对于行动不便者来说,一个小小的台阶或者坡度都可能成为巨大的障碍。
因此,出入口应设置平缓的坡道,坡度不宜过大,以方便轮椅的通行。
同时,在出入口的两侧应安装扶手,为行走不稳的人提供支撑。
地面材质也需要精心选择,应具备良好的防滑性能,以防止在雨雪天气时发生意外。
此外,出入口的门应采用自动门或者宽度足够的平开门,确保轮椅能够顺利通过,而且门的开启力度要适中,避免给使用者造成困难。
电梯作为高层住宅中垂直交通的主要工具,其无障碍设计更是不容忽视。
电梯的轿厢内部空间要足够宽敞,以便轮椅能够自由旋转。
轿厢的操作面板应设置在方便乘坐轮椅者触及的高度,并且按钮要有清晰的标识和触觉反馈。
电梯内应安装镜子,方便轮椅使用者观察后方情况。
同时,电梯的运行速度要平稳,避免急起急停给乘客带来不适。
另外,还应配备紧急呼叫按钮和语音提示系统,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
在公共走廊和通道的设计上,要保证足够的宽度,以便轮椅和行人能够并行通过。
不应在通道中设置障碍物,如突出的消防栓或配电箱等。
如果不可避免,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对行人造成伤害。
地面应保持平整,避免高差和门槛的出现。
对于视力障碍者,在通道地面上可以设置盲道或者采用不同材质的地面来提供引导。
在住宅内部,无障碍设计同样重要。
房间的布局要合理,留出足够的轮椅回转空间。
住宅入口无障碍设计要求与实际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便利性和包容性越来越重视,住宅入口的无障碍设计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无障碍设计旨在消除环境中的障碍,为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孕妇以及儿童等在内的各类人群提供平等、便捷和安全的出入条件,使他们能够独立、自主地生活。
一、住宅入口无障碍设计的要求(一)通行的便利性住宅入口的通道应足够宽敞,以方便轮椅、婴儿车等通行。
一般来说,净宽不应小于 12 米。
地面应平整、防滑,避免高低差和陡坡。
如果存在坡度,坡度不应大于 1:12,以确保轮椅使用者能够轻松通过。
(二)台阶与坡道若有台阶,应同时设置与之相匹配的坡道。
坡道的表面应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两侧应安装扶手。
扶手的高度宜在 085 米至 09 米之间,方便使用者抓握。
(三)门的设计住宅入口的门应易于开启和关闭。
手动门的开启力不应过大,最好采用平开门或推拉门,并配备便于操作的把手。
门的净宽不应小于 08 米,以保证轮椅能够顺利通过。
(四)照明与标识充足的照明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在不同时间段居民都能看清入口及周边环境。
同时,应设置清晰明确的标识,包括无障碍通道的指示标识等,帮助有需要的人群快速找到正确的路径。
(五)安全防护入口处应避免设置障碍物,如突出的管道、电线杆等。
如果有高差较大的地方,应设置防护栏杆,以防止意外坠落。
二、实际案例分析(一)案例一:某老旧小区改造该小区建设年代较早,住宅入口存在诸多无障碍设计方面的问题。
改造前,入口通道狭窄且不平整,有多处台阶且未设置坡道,门的开启方式不便,照明也不足。
改造时,首先拓宽了通道,将地面进行平整和防滑处理。
在台阶旁增设了符合标准的坡道,并安装了牢固的扶手。
对门进行了更换,采用了轻便的推拉门,并优化了把手设计。
同时,增加了照明灯具,确保入口区域明亮。
经过改造,小区居民,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出入更加方便和安全。
(二)案例二:新建高档住宅小区这个小区在规划和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了无障碍设计。
应用技术与设计2018年第09期105重视建筑无障碍的环境建设,不仅是物质精神文明的体现,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然而我国建筑物无障碍设计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努力提高我国无障碍设计水平。
与发展方向,进一步完善建筑物的无障碍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建筑无障碍设计的原则建筑无障碍设计的目的是在充分合理运用先进的建设技术,改造环境、完善建筑物的性能,更好地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提供更加安全、方便的空间,创造良好、平等的环境。
无障碍设计的原则是安全性与适用性。
前者指的是建筑中无危险状况或危险物的发生或者存在,弱势群体由于其的身心机能受损、衰退,因此对危险感知的能力比较差,不能快速地避开,而遇到危险。
适用性也是无障碍设计的原则要求建筑物能够方便弱势群体的使用,进一步实现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无障碍化。
此外,建筑的无障碍设计还需具备耐用、美观、对人体无害以及经济实用、品质优等原则。
2 建筑无障碍设计的主要内容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包括的主要内容有电梯、出入口与消防疏散、室内交通等系统。
首先,出入口与建筑物的周围对轮椅的通行平台以及坡道、台阶等的设置,应该达到防滑的规定要求。
平台的上方还应设设雨棚,方便残疾人停留,对于室内的交通系统尽量减少转折,对于各层功能的分区需要明确且标识应清晰完备。
其次,对于电梯的选用问题,应该考虑到残疾人的情况进行选择专用的客梯;对楼梯进行设计时,若条件许可,可适当加宽楼梯的平台宽度;消防疏散通道需要尽量避免在疏散时出现袋状走廊的现象,各楼层楼梯口出需要进行避难间的设置。
最后,对于楼梯与电梯前厅和轿厢的尺寸均要保证担架、确保轮椅的活动具备足够的范围,应延长电梯门的开启时间,通常应在15s 以上;设置低位置的触摸式选层按钮,楼层中显示屏的字迹要清楚且易于识别,在轿厢内中设置呼叫按钮、监控系统与报警电话等装置。
3 建筑无障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3.1 无障碍的设施未规范现实当中,对于建筑物的盲道和设置的数量较少,部分盲道的设置未规范。
住宅小区通用无障碍设计分析与探讨摘要:本文以建设量最大、具有普遍性的住宅小区设计项目为例,阐述住宅小区中通用无障碍设计的概念以及价值,重点分析现阶段住宅小区项目中无障碍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适老住宅,老年社区等新建项目的学习,为更有效的提高住宅小区通用无障碍设计提供一个系统性、可实施的方向。
关键词:住宅小区;无障碍设计;通用设计;全龄友好型;2020年《中国发展报告2020》提出:可以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以上人口比重将超过20%,65岁以上人口也将超过14%,即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在人口老龄化社会压力日益凸显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城市老年人、行动不便者等弱势群体的关注,无障碍设计也随之不断探索和发展演进。
(注: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无障碍作为通用设计,既要考虑不同类型的群体的需求,又要考虑老龄化的需要。
深圳是全国首次提出“无障碍城市”理念的城市。
2021年9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正式实施,是无障碍领域全国首部立法。
体现了深圳的先锋性与人文关怀。
作为生活和工作在这样一个提倡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通用无障碍城市的新标杆城市中的一线设计人员,更督促我们不断思考设计如何在建筑项目中逐步完善和更好的实践通用无障碍设计,为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做一点贡献。
1、无障碍设计提升为通用设计1.1我国无障碍设计建设标准体系的发展1989年,《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试行)》JGJ50-882001年,《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2010年,《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GB50642-20112012年,《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 50-20122022年,《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全文强条。
建筑设计中的无障碍设施布局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无障碍设施的设置越来越受到重视。
无障碍设计不仅关乎到残疾人、老年人以及其他需要特殊帮助的人士的生活质量,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良好的无障碍环境,能够提高每一个人的生活便利性,让每个个体在进入公共空间时感到更加舒适和安全。
争取为所有人创造包容性环境的同时,结合建筑设计的美学和功能性,使无障碍设施与整体建筑协调统一,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围绕建筑设计中的无障碍设施布局进行探讨,涵盖无障碍设计的原则、布局的关键要点,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
无障碍设施设计原则可达性原则可达性是无障碍设计的核心原则之一。
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所有空间都应对所有使用者开放,包括行动不便者。
设计时需考虑到各类交通工具(如轮椅、助行器等)的通行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阻碍。
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无障碍设计服务于使用者的重要保障。
在设计楼梯、坡道、门口及过道时,须考虑防滑、防碰撞等风险问题。
设施如扶手、警示标志等均需在合适的位置并且达到标准高度,以确保各种条件下的安全。
便利性原则便利性的体现不仅在于设施本身是否存在,更在于这些设施能否真正为用户带来方便。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综合考虑行动路线的方便性、使用时间的节省以及用户心理感受等多维因素。
美观性原则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无障碍设施应与建筑整体风格相融合,尽量避免生硬与突兀。
透过巧妙的设计手法,将无障碍设施融入到家具、装饰中,让其成为环境的一部分。
无障碍设施布局的关键要点入口及出口区域建筑物的入口与出口是迎接用户的第一印象点,无障碍设施应优先考虑在这一区域设置:无障碍通道:入口处应设有宽敞平坦的无障碍通道,坡道尽量控制在1:12-1:14之间,并保证没有任何阻挡物。
同时设置明确标识及指引,确保使用者能够快速找到正确的路径。
门口设计:门幅应保证足够宽,如至少为90厘米,同时可以选择自动感应门或轻便可开的门,以方便行动不便者进出,现在很多地方推荐使用体感开关,可以有效减少交叉接触,提升卫生安全。
值得收藏的养老地产设计宝典,设计师再也不用改图了老地产建筑设计的特点空间布局体现老年人自立性、健康性、安全性。
设备与设施按老年人的人体尺度和心理、生理特点进行设计。
体现适用性,兼顾老人与照顾者的使用要求,空间具可改造性。
2.养老地产公共空间的设计要点住宅的坡道无障碍设计要点在有台阶的地方应设置坡度平缓的台阶和斜面,标准见下表。
在坡道的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安全档台。
3.单元入口公共空间设计•设置斜坡引道有台阶时应设置斜坡,斜坡的宽度应为轮椅可通行的宽度,斜面坡度应平缓。
•设置扶手楼梯和斜坡应设置连续式扶手,扶手应安装牢固,同时还应注意扶手的手感和耐久性。
•设置房檐出入口及斜坡上方宜设置房檐•铺设防滑地面材料地面铺设应平坦,不应出现积水现象,使用浸水也防滑的地面材料。
设置排水沟时,应配水沟盖,水沟盖不应妨碍轮椅乘坐人的通行。
•坡度平缓的台阶踏步踢面高不宜大于120mm,踏面宽不应小于380mm3.楼厅和电梯的设计要点•电梯内部设置轿厢壁上离地0.9m和0.75m处有扶手设置;正对电梯轿厢门的壁上悬挂倾斜的镜面。
电梯按钮操作盘设在适合乘轮椅者使用的高度,且两侧都可进行操作。
电梯开门时间较长,且门口装有光电管装置,防止夹伤。
•设置信箱和留言板设置位置不应妨碍通行,使用高度要方便所有用户。
•设置电梯超过3层要配备电梯。
电梯尺寸要适应担架的长度。
电梯与楼面无高差。
电梯最小尺度1400mm(w)X1350mm(D)•设置休息椅可设置椅子,方便等候电梯时,可以坐下休息或放置行李。
•方便的出入口宽度要确保轮椅可以通过,门宽大于等于800mm,出入口不设置台阶,宜选用推拉门、自动门。
•地面铺设防滑材料地面铺设浸水后也防滑的材料,地砖之间的缝隙不应过宽。
•留足轮椅可转身的空间4.公用走廊设计要点•走廊宽度设置考虑轮椅和行人并行通过,因此宽度不应小于1.2m。
•设置连续扶手在0.9m和0.75m高处宜设圆杆横向扶手,扶手离墙面40~50mm。
•窗门不应妨碍通行门、窗的开启扇不应妨碍走廊的通行。
•防滑地面使用浸水后也能防滑的地面材料。
•无突出的墙壁灭火器、留言板等应设置在不妨碍走廊通行的位置上。
•无台阶地面取消电梯到电梯厅的出入口以及门厅部分的台阶,地面存在高差的时候,应设置斜坡。
5.公用楼梯设计要点•易识别的台阶面为避免台阶面产生阴影,应考虑采光与照明的情况,改变台阶的颜色和材质,可便于识别。
•踏步的防滑措施台阶面使用防滑材料,台阶面边沿设置防滑条,要和台阶面保持在同一平面。
•楼梯的宽度充足考虑楼梯可并行通过使用拐杖的老人和搀扶人,宽度约1200mm。
•设置扶手楼梯的扶手应安装牢固。
采用近似圆形的扶手,沿楼梯两侧连续安装。
端部向下方或墙壁弯曲。
如果有可能最好与走廊连接在一起。
•坡度平缓的楼梯为尽可能缩短万一跌落下来的距离,可采用带平台的折跑楼梯。
踏面高度不应大于150mm,踏面宽度不应小于300mm。
6.院落设计要点•设置对讲话筒•充足的照明门廊要保持充足的照明,为了防止楼梯上产生浓重的阴影,注意照明的位置和角度,可设置低位灯。
•设置扶手台阶边应设置连续式扶手。
•坡度平缓的台阶存在地面高差时,应在台阶附近设置斜坡。
•防滑地面材料的铺设引道和台阶斜面的地面铺设应平坦,不应产生积水情况。
注意铺地材料选用浸水后仍防滑的材料。
路中央设置井盖时,不应突出地面,注意井盖不要突出。
•设置车库车库应设计在户门附近,从车棚到大门处不被雨淋到。
•房檐的设置在户门处可设置宽大的房檐。
7.细部空间设计要点1)墙壁墙壁转角部分作圆角处理除扶手外,墙壁上无凸出物。
消火栓埋入墙里。
扶手连续性处理,距地高700~800mm,采用手感好的材料如木材,截面直径40mm,转角也要作圆角处理。
2)地面选用吸音浸水后也防滑的材料;耐磨损。
8.住宅室内空间的设计要点门窗的设计要点门的宽度满足轮椅进出,不设门槛,外门净宽不得小于1.1m,内门通行宽度不得小于0.8mm;门轻易于开启,宜用推拉门代替平开门,不许使用玻璃门;门的把手应选用旋臂较长的拉柄,拉柄高度在0.9m~1m之间;居室窗台的高度在750~800mm左右;窗台的宽度要适当增加,一般不少于250~300mm;矮窗台里侧应当设置高0.9~1m的安全栏杆9.门厅的设计要点•易开闭的户门当平开门时,应考虑调节自动关闭装置,拉柄易于老年人的操作,避免采用圆形拉柄。
•适当照明和易操作的开关考虑换鞋和上下台阶,门厅具有足够的亮度,不应产生浓重的阴影部分。
采用醒目的开关。
•户门门槛高度处理户门门槛高度应控制在50px左右。
•扶手的设置为了方便换鞋和上下台时,应设置扶手。
扶手的断面采用易抓握的半圆形。
•台阶的处理台阶上下采用不同的材质和颜色,以便识别。
•防滑地面采用浸水后仍防滑的地面材料。
地砖接缝不要太宽。
1.考虑轮椅老人使用情况,门厅宜有轮椅暂存的位置2.可将鞋柜下部留出高度约300mm的空档放置常穿的鞋子,避免散乱在门厅的鞋子将老人绊倒。
3.门厅宜设物品暂放平台,台面高度850mm,兼有供老人撑扶的功能。
4.穿衣镜为防止轮椅碰撞,镜面下沿应高于地面350mm以上,宜选用不易碎的镜面材质。
5.设置伞立存放淋湿的雨伞6.门厅处常设防尘地垫,避免厚度过厚或卷边,且不影响门户的开启和轮椅的行动。
7.鞋凳旁150mm~200mm处应有竖向扶手,老人起立及坐落是借力8.老人需坐姿换鞋,门厅应设置鞋凳除满足换鞋等基本功能外,还需考虑护理人员、担架出入、轮椅的通行及回转空间10.室内走廊的设计要点•连续扶手使用近圆形的扶手。
扶手端部向下方或墙壁方向弯曲•光线充足的照明设计不应和其他房间产生亮度差。
洗手间入口和有台阶的地方应设置位置低的壁灯。
•使用方便的开光装置应设置带指示功能的大面板开关。
走廊长的房间,应在多处设置控制开关。
•无阶差地面地面应无阶差,各房间地面的高差应控制在3mm以内。
•便于使用的扶手高度和材料设置扶手高度约700~800mm,注意材料的手感和耐久性。
•宽敞的走廊方便老年人依靠拐杖或与搀扶人共同通过,宽度不应小于1m。
进房间的入口的宽度不得小于800mm。
•防滑地面地面使用防滑材料。
考虑跌到的可能性,避免采用坚硬的材料。
11.楼梯的设计要点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200mm,满足两人搀扶通过;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净宽,踏步沿口不应突出,作成圆角,楼梯带有500~600mm的暗示区;扶手半径以30~40mm为宜,扶手与墙之间应有40~50mm的空隙;扶手可设置为双重高度(900和750mm两种)•楼梯形状楼梯坡度平缓,宜带休息平台。
避免上层楼梯缩进走廊或下层楼梯露出走廊的情况。
•宽敞楼梯楼梯可并行通过使用拐杖的老人与搀扶人。
•台阶面和台阶高度台阶面使用防滑材料。
设置防滑条时和台阶在一个平面上。
台阶垂直部分应设置挡板,台阶边沿不应突出。
•充足照明为了不产生浓重的阴影,可设置多个照明灯具•方便的开关除感应灯外,安装带暗示功能的大面板开关,使用上下楼两侧都可操作的双路开关。
•扶手的设置安装牢固,近圆形的扶手沿楼梯两侧安装。
扶手端部向下或墙壁弯曲。
12.浴室设计要点•设置扶手浴室出入口附近、浴缸边以及水龙头一侧的墙壁上应设置水平和垂直扶手。
•设置紧急告警装置为了便于安装紧急告警装置,应事先设置备用配置管线。
•操作性好的水龙头喷头安装在触手可及的位置,选择使用方便且可调节水温的水龙头。
•高度适当的浴缸浴室地面到浴缸边的高度避免过高,应为750px~1250px。
•尽量少设置台阶不得以设置台阶时,应设置扶手•防滑地面材料应选用防水防滑地面铺设材料。
•看护用空间浴室应保证看护时必要的空间。
•开关方便且安全的门最好采用拉门或折叠门。
门上应安装安全玻璃等不易破碎的玻璃。
1.老年人更应使用坐便器,重心较稳定。
注意水箱应采用较大的扳手式冲水开关。
2.宜设置智能便座,解决老人一系列清洁困难。
考虑到一般操作在右边,故便坐的电源插座亦宜设在便器右侧,距地高都为400mm。
3.老人使用的坐便器旁边应设L型扶手。
扶手的水平部分距地面650~700mm左右;竖直部分距坐便器前沿约250mm,上端不低于1400mm。
4.紧急呼叫器距离不小于100mm ,高度距地400~1000mm左右。
其位置安排应注意避免在使用扶手或拿取手纸时造成碰伤。
为了让老人倒地后仍能使用紧急呼叫器,可加设拉绳,下垂至地面100mm处。
5.手纸盒通常宜设置在坐便器前侧方,保证老人伸手可及,避免其动作幅度过大。
可设能存放两个卷纸的手纸盒,便于提醒老人及时补充手纸。
13.厨房设计要点•使用方便的操作台设计合理的操作流线设计。
操作台高度适合老人坐着操作。
•安装告警装置安装防火告警装置或预留安装告警装置的配管配线•光线充足的照明在考虑厨房整体照明的同时,还应考虑操作台局部的照明。
•厨房面积要求使用面积不宜小于6m2。
最小短边净尺寸不应小于2.1m。
•使用方便的杂物柜杂物柜使用频率高,应设置在使用方便的位置。
•安全操作装置煤气灶上方应安装安全装置,以应付煤气中途熄灭或者忘记关煤气的情况发生。
尽量使用没有明火的电磁等厨房器具。
•操作性好的水龙头应操作简单并且容易调节。
•防滑防污地面使用浸水后仍能够防滑的地面材料。
1.老人厨房应有合理的空间尺度,使各种常用设备安排紧凑,操作流线合理,形成理想的“冰箱-水池-炉灶工作三角形”,省时省力安全。
2.老人厨房应保证能够坐姿操作,操作台下部留空高度不小于650mm,便于老人腿部插入,可升降的操作台面更佳。
3.提倡使用中部柜,洗涤池上方中部高度可设置沥水托架,便于洗涤后顺手放置餐具;炉灶旁的中部柜可用于放置调味品、常用炊具等。
4.炉灶及洗菜池前挡板处宜设置舒适扶手,便于轮椅老人通过扶手借力靠近操作台,并可在操作时依靠,减轻体力消耗。
5.柜门拉手选型及安装合理。
拉手造型圆润,尺寸合理,便于抓握,安装位置合理,处于老人舒适操作高度范围之内。
6.选用大容量冰箱,解决老人爱囤积食品,存放营养品和药品等需求;冰箱旁应有接手台面,便于取放物品。
7.厨房可布置至少两人用的小餐台,以便老人在厨房简单用餐。
可兼做接受台,注意摆放位置不影响老人出入。
8.炉灶宜有自动断火功能并与抽油烟机联动。
点火同时抽油烟机启动,关火后抽油烟机延迟工作一定时间再自动关闭,确保老人安全使用。
14.居室设计要点•冷暖空调的设置为了方便安装,事先设置配管孔和专用电源。
避免使用燃油、燃气式取暖器。
•安全并且使用方便的窗饰框窗户直接对外采光;在玻璃门上加装横条,以便视力下降时方便识别;选用易于操作的门锁。
•光线充足的亮度充分获取自然光,注意适当的亮度设计。
•开关方便的门最好采用平开门形式,采用平开门时,选用便于使用的握柄式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