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理论指导:结核球的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0.33 KB
- 文档页数:1
《病理学》期末考试重点——名词解释萎缩:指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缩小;组织和器官的萎缩可伴有实质细胞数目的减少;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通常只出现在分裂增殖能力较活跃的细胞类型中。
变性: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细胞功能低下。
细胞水肿: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改变;是因线粒体受损,ATP生成减少,细胞膜Na+-K+泵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Na+和水的过多积聚;常见于缺氧、感染、中毒时肝、肾、心等器官的实质细胞。
玻璃样变: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状蛋白质蓄积。
病理性钙化:骨和牙齿之外的组织中出现固态钙盐沉积,可位于细胞内和细胞外;分为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
坏疽:指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
凝固性坏死:蛋白质变性凝固且溶酶体酶溶解作用较弱时,坏死区呈灰黄、干燥、质实状态,称凝固性坏死;镜下,细胞微结构消失,组织结构轮廓仍可保存;多见于心、肝、肾、脾等实质性器官。
液化性坏死:由于坏死组织中可凝固的蛋白质少,或坏死细胞自身及浸润的中性粒细胞等释放大量水解酶,或组织富含水分和磷脂,则细胞组织坏死后易发生溶解液化,称液化性坏死;镜下,死亡细胞完全被消化,局部组织快速被溶解。
纤维素样坏死:是结缔组织及小血管壁常见的坏死形式;病变部位形成细丝状、颗粒状或小条块状无结构物质,由于其与纤维素染色性质相似,故得名;主要见于风湿病和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机化: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程。
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的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严重淤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黄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
传染病结核病Tuberculosis•概述: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病变特点–组织内形成肉芽肿性病变,即结核结节,伴干酪样坏死。
•临床表现–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血沉加快等病因•病原菌–结核分枝杆菌人型和牛型。
–致病力与菌体成分有关•脂质、蛋白质和多糖类•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染;少数经消化道发病机制•以细胞免疫为主。
•在感染局部由巨噬细胞聚集而形成的肉芽肿—结核结节•人体感染结核杆菌2—6周后出现细胞免疫反应,同时也发生变态反应,后者造成广泛的组织坏死。
•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同时贯穿在结核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结核病的基本病变•特殊性炎症,肉芽肿性病变–结核结节(tubercle)渗出性病变•发生条件–结核病早期或免疫力低下,菌量多或变态反应明显时•病理表现–浆液、纤维素性炎–早期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很快被巨噬细胞取代渗出性病变•部位–好发于肺、浆膜、滑膜、脑膜等(与组织特性有一定关系)•转归–完全吸收—增生为主–变态反应剧烈—变质坏死为主增生性病变•发生条件–菌量少,毒力低,免疫力强•病理变化–形成结核结节结核结节tubercle•镜下–结节中央可见干酪样坏死–周围有巨噬细胞、放射状排列的上皮样细胞、郎罕(Langhans)巨细胞–外周的淋巴细胞,少量成纤维细胞结核结节•肉眼–灰白色、粟粒大小,境界清楚,干酪样坏死多时呈淡黄色。
•转归–进一步好转,上皮样细胞→成纤维细胞,结核结节纤维化Note the rounded, focal nature of these granulomas at low power magnification.Elongated epithelioid cells, which are transformed from macrophages, as well as a Langhans giant cell (a committee of macrophages with the nuclei arranged at the periphery) are shown here.坏死为主的病变•发生条件–细菌数量多,毒力强,免疫力低或变态反应强•病理表现:干酪样坏死caseous necrosis–肉眼—淡黄色,均匀细腻,质地较实,状似奶酪–镜下—红染无结构颗粒状物Note the pink, amorphous region in the center of this granuloma at the upper right, and ringedby epithelioid cells at the left and lower areas of this photomicrograph. This is the microscopic appearance of caseous necrosis.结核病基本病变的转化规律•1 转向愈复•(1)吸收消散•(2)纤维化、纤维包裹、钙化•2 转向恶化•(1)病灶扩大,浸润进展•(2)溶解播散肺结核病原发性肺结核病•机体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病•又称儿童型肺结核病病变特点•肺的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合称为原发综合征(primary complex) •X—ray 呈哑铃状阴影•临床表现:症状轻微而短暂发展和结局•(1)自然痊愈–纤维化和钙化•(2)恶化进展–支气管淋巴结结核–肺内或全身粟粒性结核✧淋巴道播散:淋巴结结核•镜下:淋巴结结核结节形成,干酪样坏死•肉眼:淋巴结肿大,粘连,干酪样坏死✧支气管播散•→形成空洞。
结核球的病理名词解释结核球是一种常见的结核病病理形态学表现,也被称为干酪样肉芽肿或巨细胞病变。
它是结核病在人体组织中形成的不完全坏死灶,通常为球形或卵圆形,直径可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
结核球的形成是结核杆菌感染导致的一种炎症反应。
当结核杆菌侵入机体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发动攻击,并形成肉芽肿,以试图限制病原体的扩散。
在这个过程中,巨细胞开始整合起来,形成肉芽肿结构。
然而,由于结核杆菌的生长速度缓慢,机体的免疫系统可能无法完全清除病原体,导致肉芽肿局部坏死。
结核球的特征是中央区域呈干酪样坏死,周围由多层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环绕。
干酪样坏死是指坏死组织呈干酪样质地,外观类似于乳酪。
巨噬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类细胞,它们吞噬和分解病原体,同时释放细胞因子促进炎症反应和形成肉芽肿。
结核球的形成通常是一种“封闭式”反应,也就是说,结核球会分隔起来,限制病原体的扩散。
这种特点是结核病在组织水平上产生的一种防御性机制,它可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同时减轻组织的损伤程度。
在病理学上,通过研究结核球的病理特征,可以确认结核病的存在,并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结核球的病理诊断是通过组织活检来获得的,通常采用穿刺活检、手术切除组织或尸检等方法。
在组织切片的观察下,病理学家可以观察到干酪样坏死、多核巨噬细胞等特征,从而确诊结核球。
结核球的治疗通常需要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等。
这些药物可以杀灭结核杆菌,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对于严重的结核球病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切除结核球来减轻组织压力并恢复身体功能。
尽管结核球在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它并不等同于完全的结核病消退。
结核球是结核病治愈过程中的一种病理改变,但仍然可能存在残留的结核杆菌。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并根据病理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结核病的彻底治愈。
总结起来,结核球是结核病在人体组织中形成的不完全坏死灶,是结核病病理学上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研大医学之《病理学》名词解释202.结核瘤(tuberculoma):又称结核球,是直径2~5cm,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
结核球可来自:①浸润型肺结核的干酪样坏死灶纤维包裹;②结核空洞引流支气管阻塞,空洞由于干酪样坏死物填充;③多人干酪样坏死病灶融合并纤维包裹。
203. 干性结核性胸膜炎:又称增生性结核性胸膜炎,很少有胸腔积液,是由肺膜下结核病灶直接蔓延到胸膜所致,常发生于肺尖,病变多为局限性,以增生改变为主,一般通过纤维化而愈合。
204. 伤寒细胞:伤寒杆菌引起的炎症是以巨噬细胞增生为特征的急性增生性炎,增生活跃时巨噬细胞胞浆内吞噬有伤寒杆菌、红细胞和细胞碎片,而吞噬红细胞的作用尤为明显。
这种巨噬细胞称为伤寒细胞。
伤寒细胞常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为伤寒肉芽肿(typhoid granuloma)或伤寒小结(typhoid nodule),是伤寒的特征性病变,具有病理诊断价值。
205.髓样肿胀期:伤寒起病第一周,回肠下段淋巴结略肿胀,隆起于粘膜表面,色灰红,质软,隆起组织表面形似脑的沟回,以集合淋巴小结最为典型。
206. 凹空细胞:凹空细胞较正常细胞大,胞浆空泡状,细胞边缘常存带状胞浆,核增大居中,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深,可见双核或多核。
表皮浅层凹空细胞的出现有助于尖锐湿疣的诊断。
207. 隐性梅毒:少数人感染了梅毒螺旋体后,在体内可终身隐伏(血清反应阳性,而无症状和病变),或在二、三期梅毒活动,局部病变消失而血清反应阳性,均称为隐性梅毒。
820. 树胶样肿(gumma):又称梅毒瘤(syphiloma)。
此病变实为细胞介导的迟发变态反应,病灶灰白色,大小不一,从镜下才可见到的大小至数厘米不等,该肉芽肿质韧而有弹性,如树胶,故而得名树胶样肿。
仅见于第三期梅毒,三期梅毒常累及内脏,故又称内脏梅毒。
209. 白色肺炎:胎儿或婴幼儿期发病的先天性梅毒,肺呈弥漫性纤维化,间质血管床减少,呈灰白色,称为白色肺炎。
病理学名词解释1:栓塞:在循环着的血流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其随血流运行至某组织或器官,而引起相应大小血管腔阻塞的过程。
2:渗出:炎症灶内血管中的血液成分(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的过程。
3: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4、MSOF:即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主要是指患者在严重创伤、感染、休克或复苏后,在短时间内,出现2个或2个以上系统、器官相继或同时发生功能衰竭。
5、结核结节:由中央的干酪样坏死物,周围大量类上皮细胞和朗罕氏巨细胞,外周少量成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构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样病灶6:机化:由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和其它异物的过程。
7:梗死:由于动脉血流迅速中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
8:肉瘤:是指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9: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
10:桥接坏死:相邻的两个肝小叶之间或肝小叶与中央静脉之间出现的相互连接的坏死带。
1;淤血:由于静脉回流受阻,使静脉血淤积在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而使局部组织和器官内静脉血含量增多。
2:肉芽组织:由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大量的成纤维细胞所构成的,其间含有不等量炎细胞的幼稚的结缔组织。
3:癌前病变: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若久治不愈则可能转变为癌。
4;肺心病:由各种严重肺疾病、胸廓畸形或肺血管病变所引起的一种以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为主的心脏病。
5:应激:机体受到各种强烈或有害的刺激后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称为应激。
1、梗死:机体局部组织或器官由于动脉血流阻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
2、蜂窝织炎:为发生于疏松结缔组织的一种弥漫性化脓性炎。
3、转移: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他处而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
4、风湿小体:为由中央的纤维素样坏死物;周围成团的风湿细胞及数量不等的成纤维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所构成的一种梭形小体。
5:氮质血症:是指肾小球病变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血尿素氮和血浆肌酐水平增高。
结核球名词解释病理学
结核球名词解释病理学
结核病是由结核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结核病的发病机制与结核球有关。
因此,了解结核球的发病机制对于理解结核病有重要意义。
首先,结核球是结核菌的一种形态,它一般呈像一个长方体,大小为2-4微米,表面布满毛状刺,其位于支气管和肺泡中。
其次,结核球是一种吞噬细菌的病原体,它们能够游动在合适的细胞间隙中,并吞噬其他细菌。
由于它具有吞噬作用,因此它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和迁移,也会导致炎症的发展。
此外,结核球会产生内毒素,可以诱发细胞凋亡,从而使机体细胞受损。
此外,结核球还可以由免疫系统识别,并被免疫系统抑制。
当病毒感染时,免疫系统会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来抑制病毒的繁殖和迁移,从而防止病毒感染。
综上所述,结核球名词解释病理学是指,结核球是一种形态特殊的结核菌,它具有吞噬细菌的能力,也能产生内毒素和抗原,诱发细胞凋亡,并被免疫系统识别。
在慢性结核病的发病机制中,结核球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它们不仅能够增强吞噬性免疫,还能引起炎症,导致组织损伤,使病毒得以传播和迁移。
另外,它们还能诱发免疫反应,触发相应的抗体,来抑制细菌的繁殖和传播。
因此,要有效控制结核病的发生,就必须认识到结核球的重要性,加以控制和监督。
《病理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二十章)第二十章、常见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进入易感人群的个体引起的一组疾病,并能在人群中流行。
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一、结核病定义: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性肉芽肿性炎,以肺最常见,可引起全身各器官结核。
典型病变: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临床表现:咳嗽、咯血、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
病理变化:1.渗出为主的病变发生条件:早期或抵抗力低下,菌量多,毒力强,免疫反应弱、变态反应强。
主要表现:浆液/浆液纤维素性炎,早期中性粒细胞渗出,以后被单核巨噬细胞所代替;渗出物和巨噬细胞内含结核杆菌。
好发组织:肺、浆膜、滑膜、脑膜。
转归:吸收消散,或转变成为增生或变质为主的病变。
2.增生为主的病变发生条件:细菌数量少,毒力较低或机体免疫反应较强时,变态反应弱。
病变:结核结节——具有诊断意义肉眼:融合成大结节时表现为粟粒大,灰白半透明状,有干酪样坏死时略带黄色,略隆起。
镜下:典型的结核结节中央为干酪样坏死,周围放射状排列的类上皮细胞、朗罕巨细胞,外围聚集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
3.变质为主的病变发生条件:细菌数量多,毒力强、抵抗力低或变态反应强烈时。
病变:干酪样坏死——特征性病变。
肉眼:淡黄色,均质细腻,质地较实,状似奶酪或豆腐渣。
镜下: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
结核病的病变转移规律:(一)转向愈合1. 吸收消散(吸收好转期)(1)条件:以渗出为主的病变,小干酪样坏死灶和增生性病变亦可。
(2)途径:淋巴道。
(3)病变:缩小消散。
(4)X线:边缘模糊、密度不均的云絮状阴影缩小、消失。
2. 纤维化、纤维包裹、钙化(硬结钙化期)(1)条件:三种病变均可结核结节--纤维化干酪样坏死灶--小:纤维化;大:纤维包裹、钙化未完全吸收的渗出性病变--机化后纤维化。
完全纤维化的病灶无菌,纤维包裹、钙化者仍含菌(复发的根源)。
(2)病变:瘢痕。
病理学练习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在伤寒病的潜伏期细菌一般停留在:A、B细胞B、巨噬细胞C、胆囊D、肠道E、肝脏正确答案:C2、血吸虫病最严重的病变是由下列哪项引起?A、毛拗B、尾蚴C、虫卵D、童虫E、成虫正确答案:C3、脂性肾病的病理特点是:A、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B、肾小球上皮细胞内脂质沉积C、肾小球囊内新月体形成D、弥漫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外驼峰状沉积物E、弥漫性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正确答案:E4、慢性萎缩性胃炎B型的表现为:A、胃窦粘膜糜烂、出血B、胃酸分泌过多C、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D、恶性贫血E、常伴有消化性溃疡正确答案:E5、肺下叶有一直径为5cm的结节状阴影,边缘呈毛刺状,应首先考虑:A、团块状硅结节B、肺肉质变C、肺结核球D、肺脓肿E、周围型肺癌正确答案:E6、华支睾吸虫寄生的常见部位是:A、肝内肝静脉分支B、肝外胆管C、胰腺导管D、胆囊E、肝内胆管正确答案:E7、可导致肺组织严重破坏的继发性肺结核为:A、亚急性血源播散型肺结核B、局灶型肺结核C、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D、浸润型肺结核E、结核瘤正确答案:C8、下述哪种情况容易发生空气栓塞?A、慢性空洞型肺结核病B、支气管扩张伴自发性脓气胸C、静脉穿刺输液D、颈、胸壁的创伤和(或)手术时E、肺气肿伴自发性气胸正确答案:D9、单纯肠扭转可引起肠:A、凝固性坏死B、出血性梗死C、贫血性梗死D、液化性坏死E、干性坏疽正确答案:B10、肿瘤恶性程度的高低取决于:A、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B、肿瘤的生长速度C、肿瘤发生的部位D、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E、肿瘤体积的大小正确答案:A11、速发性短暂反应时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的机制是:A、都不是B、细静脉内皮细胞收缩C、细动脉内皮损伤D、基膜降解E、内皮细胞胞饮作用增强正确答案:B12、复合性溃疡是指:A、胃溃疡合并幽门梗阻B、胃溃瘍合并慢性胃炎C、胃癌有溃疡形成D、胃溃疡合并穿孔、出血E、胃及十二指肠同时有慢性溃疡正确答案:E13、引起儿童肾病综合征的最常见的肾肾炎是:A、膜性肾小球肾炎B、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C、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D、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慢性肾小球肾炎正确答案:C14、下列各项均与肝癌的蔓延和转移有关,除外:A、肝门淋巴结肿大B、癌结节坏死,继发感染C、门静脉高压D、肝内形成多个癌结节E、卵巢Krukenberg瘤形成正确答案:E15、在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并随着血液的流动阻塞血管腔这种现象称为:A、血栓形成B、栓塞C、血栓栓塞D、梗死E、血管阻塞正确答案:B16、区域性心肌梗死多位于:A、右心室B、左心房C、左心室前壁、室间隔前2/3D、右心房E、室间隔后1/3正确答案:C17、下列哪种类型的肺气肿累及呼吸性细支气管?A、不规则型B、全腺泡型C、腺泡周围型D、肺大泡E、间质性肺气肿正确答案:B18、按发病率递减的顺序,食管癌最常见的部位依次是:A、食管中段、上段、下段B、分布相等C、食管中段、下段、上段D、食管下段、中段、上段E、食管上段、下段、中段正确答案:C19、关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病变可累及结肠各段,偶可见于回肠B、本病仅限于肠溃疡,不伴全身性疾病C、肠粘膜可有假息肉形成D、病因不明,多数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E、溃瘍局部肠粘膜上皮有癌变的可能正确答案:B20、炎症灶中坏死组织的崩解可导致:A、酸性代谢产物减少B、碱性代谢产物增多C、组织内渗透压降低D、血管内渗透压升髙E、组织内渗透压升高正确答案:E21、关于大肠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在我国其发病率在消化道癌中仅次于胃癌B、高营养低纤维质而少消化残渣的饮食与本病发生有关C、患者常有贫血、消瘦、大便习惯改变D、胶癌多见于老年人,预后较差E、有时出现腹部肿块及肠梗阻症状正确答案:D22、炎症介质补体增强呑噬细胞的呑噬作用的机制是:A、可引起细菌的通透性改变B、可促进血管的扩张、通透性增加C、吞噬细胞表面有C3b受体D、能促进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形成E、C5a有趋化作用正确答案:C23、下列哪项属于肿瘤的组织结构异型性?A、瘤细胞失去正常的层次与排列B、核大,大小不等,核畸形C、核染色质分布不均,染色深D、病理性核分裂象E、细胞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正确答案:A24、下列哪个部位结核与男性不孕症的发生最有关?A、外生殖器B、附睾结核C、精囊结核D、前列腺结核E、输精管结核正确答案:B25、表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叙述,下列呼4是正确的?tA、多见于成年人B、均为原发性C、在我国非常常见D、主要表现为少尿E、多数患者预后差.正确答案:C26、炎症时,下列哪种血管改变最早发生?A、动脉性充血B、血栓形成C、静脉性充血D、小静脉扩张,血流变慢E、血流停滞正确答案:D27、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为:A、卡他性炎B、假膜性炎C、浆液性炎D、化脓性炎E、变态反应性炎正确答案:D28、以下哪种疾病能够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A、慢性支气管炎B、大叶性肺炎C、肺脓肿D、肺泡细胞癌E、肺结核正确答案:A29、引起肾盂肾炎最主要的病原菌是:A、大肠杆菌B、副大肠杆菌C、葡萄球菌D、链球菌E、肺炎杆菌正确答案:A30、肿瘤性增生的主要特点是:A、增生过度B、增生旺盛C、增生细胞出现分化障碍D、增生可形成肿块E、与机体不协调正确答案:C31、慢性肝炎时,肝细胞出现毛玻璃样改变的原因是:A、内质网内有大量HBsAgB、线粒体肿胀C、高尔基器内有大量HBsAgD、胞浆内细胞器的变性E、肝炎病毒复制活跃正确答案:A32、下列病变除哪项外均为假小叶的特点?A、肝小叶内可有两条以上中央静脉B、肝小叶内中央静脉缺如C、肝细胞广泛凋亡,大量凋亡小体形成D、肝小叶内出现汇管区E、肝细胞排列紊乱,可出现双核肝细胞正确答案:C33、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硬化是:A、门脉性肝硬化B、坏死后性肝硬化C、淤血性肝硬化D、胆汁性肝硬化E、干线性肝硬化正确答案:E34、下列哪项符合卵巢良性浆液性囊腺瘤的特点?A、常表现为多房性B、囊壁不会有乳头出现C、在浆液性肿瘤中仅有少数为良性D、囊内充满稀薄、清亮的液体E、多发生于60岁以后的妇女中正确答案:D35、肾盂肾炎的主要病因是:A、细菌感染B、遗传因素C、病毒感染D、肾血液循环障碍E、肾毒素引起正确答案:A36、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伪膜成分除外:A、细菌B、坏死上皮及腺体C、中性粒细胞D、大量纤维蛋白E、大量纤维正确答案:E37、结核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变性质属A、浆液性炎B、出血性炎C、肉芽肿性炎D、渗出性炎E、化脓性炎正确答案:D38、以下哪项不属于致癌因素?A、红外线B、放射性同位素C、γ射线D、X射线E、紫外线正确答案:B39、肉瘤容易发生血道转移的原因是:A、生长速度较快B、实质与间质界限不清C、间质中血管较多D、发病年龄较轻E、都不是正确答案:C40、风湿性心肌炎病变累及:A、心肌间质的小血管B、心肌间质的嗜银纤维C、心肌间质结缔组织D、心肌间质的神经组织E、心肌细胞正确答案:C41、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的炎症一般可形成:A、假膜性炎B、浆液性炎C、出血性炎D、卡他性炎E、化脓性炎正确答案:E42、与食管癌发生无关的因素是:A、食物中含亚硝胺B、食用过热饮食C、霉变食物D、食管痉挛E、髙发区土壤中缺钼等微量元素正确答案:D43、假膜性炎发展可引起:A、假膜坏死发生穿孔B、细胞增生形成肉芽肿C、假膜机化发生粘连D、假膜脱落形成溃疡E、假膜溶解液化形成脓肿正确答案:D44、下列哪项病变与钩端螺旋体病不符合?A、心、肝、肾等实质器官的中毒性损害B、肺弥漫性出血C、腓肠肌变性、坏死D、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受累E、炎性水肿、渗出不明显正确答案:D45、透明血栓多见于:A、微循环小血管内B、小静脉C、小动脉D、大动脉E、大静脉正确答案:A46、下列哪项属于内皮细胞收缩引起的血管壁通透性增加?A、荨麻疹B、化脓感染C、烧伤D、细菌毒素E、X射线正确答案:A47、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特点是:A、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增生B、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呈车轨状C、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通透性增加D、毛细血管基底膜变薄、断裂E、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滤过率降低正确答案:C48、下列哪项符合子宫颈腺癌的特点?A、比子宫颈鳞癌的发病率髙B、发病平均年龄较鳞癌低C、在20岁以下的宫颈癌患者中多见D、对放射线治疗较敏感E、不易产生早期转移正确答案:C49、髂静脉血拴形成时,下列哪项结局不易发生?A、血流完全恢复正常B、机化C、钙化D、阻断血流E、脱落正确答案:A50、下列哪种出血不属破裂性出血?A、肺淤血性出血B、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大呕血C、慢性空洞性肺结核大咯血D、胃癌呕血E、十二指肠溃疡柏油样便正确答案:A51、胃肠道的恶性肿瘤经血道首先转移A、肝B、肺C、脑D、骨E、淋巴结正确答案:A52、假膜性炎是指:A、皮肤的纤维素性炎B、浆膜的化脓性炎C、浆膜的纤维素性炎D、皮肤的化脓性炎E、粘膜的纤维素性炎正确答案:E53、肉眼观察整个肺叶呈肺炎样外观,这可能是以下哪种病变?A、鳞状细胞癌B、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C、瘢痕癌D、小细胞癌E、大细胞癌正确答案:B54、小叶性肺炎不会发生,A、肺肉质变B、肺脓肿C、心力衰竭D、支气管扩张E、呼吸衰竭正确答案:A55、有关Crohn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病变主要累及回肠末端,其次为结肠,消化道其他部位不发生B、病变局限并且呈节段性分布C、临床上呈慢性经过D、肠粘膜表面髙度水肿E、有裂隙状溃疡形成正确答案:A56、慢性浅表性胃炎时,下列哪项最具有诊断意义?A、粘膜腺体增生B、粘膜腺体减少C、粘膜下层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D、胃粘膜肠上皮化生E、慢性炎细胞浸润粘膜浅层正确答案:E57、风湿细胞来自:A、平滑肌细胞B、成纤维细胞C、淋巴细胞D、组织细胞E、心肌细胞正确答案:D58、当机体抵抗力低下而结核菌致病力增强时,可发生以下哪一项变化?A、渗出物可经淋巴道吸收B、干酪样坏死物可溶解液化排出形成空洞C、小的坏死物可完全纤^8化D、可形成结核瘤E、坏死灶内有钙质沉积正确答案:B5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早期食管癌的必要条件?A、癌变面积要小于1.0cm2B、无明显临床症状C、浸润深度未超出粘膜下层D、无淋巴结转移E、钡餐检査可有轻度局限性僵硬正确答案:A60、以下哪项不是原发性肺结核的特点?A、形成原发综合征B、病灶位于肺上叶的下部或下叶的上部近肺膜处C、机体缺乏对结核的免疫力D、肺原发病灶位于肺上叶的上部E、肺门淋巴结易受累正确答案:D61、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可引起:A、下肢水肿和坏疽B、肠系膜动脉栓塞C、门静脉栓塞D、肺动脉栓塞E、脑动脉栓塞正确答案:D62、肠道血吸虫病一般不发生:A、肠腔梗阻B、肠出血和穿孔C、肠壁有虫卵结节形成D、肠粘膜息肉E、肠粘膜溃疡正确答案:B63、伤寒杆菌的致病作用主要依赖于:A、“O”抗原B、内毒素C、外毒素D、“H”抗原E、Vi抗原正确答案:B64、风湿性瓣膜病病变的描述哪些是错误的?A、瓣膜穿孔、断裂B、心瓣膜纤维性增厚C、瓣膜环缩窄D、瓣膜叶之间可相互粘连E、瓣膜本身变硬正确答案:A65、沃-佛综合征最常见于:A、中毒型菌痢B、肾上腺肿瘤C、伤寒D、暴发性脑脊髓膜炎E、白喉正确答案:D66、关于急性阑尾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临床上常有下腹部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B、急性者有三种主要类型,即单纯性、蜂窝织炎性和坏疽性C、阑尾炎因细菌感染引起,且有特定的病原菌D、细菌感染和阑尾腔的阻塞是其发病的两个主要因素E、并发症中主要有因阑尾穿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和阑尾周围脓肿正确答案:C67、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的肾脏病变特点是:A、主要表现为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B、主要表现为膜性肾小球肾炎C、主要表现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D、主要表现为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主要表现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正确答案:C68、下列哪项不符合绒毛膜癌的病理特点?A、癌组织易侵入肌层B、癌组织易形成绒毛结构C、癌组织易出血坏死D、癌组织易侵人血管E、癌组织易产生转移正确答案:B69、某患者宫颈活组织检查,镜下见上皮层下部近2/3的细胞出现异型性,应诊断为:A、宫颈原位癌B、宫颈粘膜上皮I度非典型性增生C、宫颈浸润癌D、宫颈粘膜上皮Ⅲ度非典型性增生E、宫颈粘膜上皮Ⅱ度非典型性增生正确答案:E70、下列哪项不属于门脉高压症的表现?A、肝大B、腹水C、脾大D、胃肠淤血E、食管静脉曲张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有:A、胃肠淤血B、腹水C、脾大D、肝大E、黄疽正确答案:ABC2、慢性肾炎综合征临床表现为:A、肾功能不全B、少尿C、夜尿D、多尿E、高血压正确答案:ACDE3、下列哪些项属于结核球的特点?A、直径0.5~1cmB、药物易于发挥作用C、球形干酪样坏死灶D、临床上多无症状E、常位于肺上叶正确答案:CDE4、风湿病属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依据是:A、风湿病患者血培养链球菌阳性B、风湿病由溶血性链球菌直接损伤所致C、风湿病患者血清抗“O”滴度增髙D、风湿病患者发病前两周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E、风湿病是多种感染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确答案:CD5、急性菌痢大肠粘膜可发生下列哪项炎症改变?A、卡他性炎B、渗出性炎C、出血性炎D、纤维素性炎E、化脓性炎正确答案:ABD6、左心房血栓脱落易引起:A、脾梗死B、脑梗死C、肺梗死D、心肌梗死E、肾梗死正确答案:ABE7、子宫平滑肌瘤可呈:A、溃疡状B、不规则形C、球形D、绒毛状E、分叶状正确答案:BC8、关于肿瘤的发生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肿瘤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B、肿瘤的发生是由一个癌基因的激活引起的C、肿瘤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D、肿瘤的发生是由一个肿瘤抑制基因的丧失引起的E、肿瘤的发生牵涉到多个癌基因和抑制基因正确答案:ACE9、静脉系统来源的血栓栓子有可能引起:A、肺动脉主干栓塞B、肾梗死C、肺出血性梗死D、脑梗死E、心肌梗死正确答案:AC10、慢性肾孟肾炎的病变表现为:A、颗粒性固缩肾B、部分肾小球肥大C、部分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D、部分肾小管萎缩E、左右肾病变不对称,体积均扩大正确答案:BCD11、以下哪些为硅肺的合并症?A、自发性气胸B、易继发肺部细菌或病毒感染C、肺癌D、硅肺结核病E、肺气肿正确答案:ABDE12、组成结核性厚壁空洞的主要成分是:A、玻璃样变的肺组织B、增生的纤维组织C、广泛的病灶周围炎D、干酪样坏死物E、结核性肉芽组织正确答案:BDE13、卵巢上皮性肿瘤:A、粘液性囊腺瘤的上皮为高柱状B、常形成囊腺瘤,主要包括浆液性和粘液性两类C、为高度恶性的肿瘤,常产生血行转移D、可以表现为良性瘤,也可以是恶性瘤E、是卵巢最常见的肿瘤正确答案:ABDE14、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有:A、白细胞介素B、氧自由基C、白细胞三烯D、内源性致热原E、前列腺素正确答案:CE15、急性出血性胰腺炎的病变特征有:A、胰腺呈结节状,质较硬B、胰腺广泛出血,坏死C、胰腺分叶结构模糊不清D、病变多局限在胰尾E、胰腺组织萎缩消失正确答案:BC16、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病变特点包括:A、小胆管增生B、肝细胞呈网状或羽毛状坏死C、汇管区有多量中性粒细胞浸润D、“胆汁湖”形成E、毛细胆管淤胆、胆栓形成正确答案:ABCDE17、下列哪些疾病可引起漏出性出血?A、流行性出血热B、肺结核C、左侧心力衰竭肺淤血D、脑血管的环状出血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正确答案:ACDE18、娃肺作为一种职业病对人体的危害在于:A、易合并肺结核病B、造成肺心病右侧心力衰竭C、易继发细菌感染D、易继发病毒感染E、造成肺纤维化影响气体交换正确答案:ABCDE19、肿瘤局部浸润的过程包括:A、细胞外基质的降解B、肿瘤细胞间粘附力降低C、癌细胞的移出D、癌细胞表面LN受体表达下降E、癌细胞与基底膜紧密附着正确答案:ABCE20、Dukes关于大肠癌分期的病理学基础是:A、癌病变在肠壁的扩散范围B、癌块体积的大小C、是否有血行转移D、是否有局部淋巴结及远隔脏器的转移E、是否有种植性转移正确答案:ACD21、门脉性肝硬化的原因:A、病毒性肝炎B、脂肪肝C、营养缺乏D、毒物中毒E、慢性酒精中毒正确答案:ACDE22、白细胞发生呑噬反应的意义:A、部分引起隐性感染B、消灭病原体C、清除坏死组织'D、清除异物E、其余均不属于正确答案:ABCD23、关于肿瘤的分级正确的是:A、I级属低度恶性B、I级属高度恶性C、采用三级分级法D、采用四级分级法E、该分级法有一定的主观性正确答案:ACE24、出血性梗死发生的条件:A、组织疏松B、高度水肿C、动脉血液供给中断D、双重血液供应或血管吻合支丰富E、严重淤血正确答案:ACDE25、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A、肾功能不全B、明显血尿C、尿量增加D、贫血E、高血压正确答案:ACDE26、静脉淤血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A、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B、淤血发生的速度C、淤血的器官D、淤血的范围E、淤血的程度正确答案:ABCDE27、下列哪些项属于化脓性炎?A、肝炎B、扁桃体炎C、脑脓肿D、结核E、蜂窝织炎正确答案:BCE28、可引起慢性肺淤血的原因有:A、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B、肺结核C、高血压性心脏病D、慢性支气管炎E、肺气肿正确答案:AC29、关于渗出性炎下列哪些项叙述不正确?A、亦可见到明显增生性病变B、血管通透性可不增高C、可以有较明显的变质性病变D、多见于炎症早期及急性炎E、慢性炎常见正确答案:ABE30、下列哪种方式发生的转移瘤属种植性转移?A、通过手术器械B、经脑脊液C、通过脉管D、通过相邻组织器官接触E、通过浆膜腔正确答案:ABE。
【关键词】肺结肺结核球为一种干酪性病变被纤维组织包绕而形成的球形病灶,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也可由阻塞性空洞充满干酪物质所形成,一般无明显症状和体征,笔者收集了近几年来我院收治经手术切除,并病理确诊的肺结核球病例30例。
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9岁。
确诊22例,误诊8例。
1.2 临床表现一般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体检中发现肺部结核者20例,肿块位于右肺18例,左肺12例,病灶多单发,多见于锁骨下区,直径在2cm左右,一般小于5cm,仅1例位于右下肺,约8cm×10cm大小,椭圆形肿块,边缘光滑,侧位偏后,部分与脊柱重叠。
2 结果本组术前X线诊断为肺结核球22例,误诊8例。
3 讨论3.1 临床特点本病发病隐匿,症状不典型,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偶尔查体时发现,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多小于40岁,多有结核感染史和接触史。
3.2 影像学特点【1】(1)、部位:多见于锁骨下区,即肺上叶尖后段多见,下叶背段次之;(2)、形态:圆形、椭圆形多见,不规则形次之,密度高而不均匀,球形轮廓清楚整齐,偶尔见较浅分叶,有的也可伴有空洞,空洞形态不一,常为厚壁,有的空洞为偏心形,多偏向肺门侧,毛刺较少见。
钙化对结核球的诊断有实际意义,可有以下几种钙化:沿包膜下产生局限性弧形钙化,成层状的环形钙化或弥漫的斑点状钙化影。
结核球附近的肺野内的增殖性或纤维化病灶即所谓的卫星灶,对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与肺门之间有时可见索条状阴影,可与肺癌相鉴别。
3.3 病理解剖学特点结核球或称结核瘤,在病理上是一个被纤维膜包围的干酪病灶,直径2cm左右,其形成原因有4种:(1)由干酪性肺炎局限纤维化而形成;(2)由结核肉芽组织发生干酪性坏死形成,往往由几个小病灶融合组成;(3)由阻塞性空洞充满干酪物质形成;(4)由靠近肺门的较大支气管结核向外发展形成。
其中以第一种最多见。
其分叶是由多个结核球融合所致,空洞是肿块内干酪液化坏死物质沿支气管咯出肺外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