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新站开通流程(V3.0)
- 格式:doc
- 大小:100.50 KB
- 文档页数:4
基站开通步骤一.前期准备。
1. 接到公司开通通知后,与客户、工程队及随工人员协调。
与客户协商设备到达时间,与工程队协商安装时间车辆安排及会合地点等。
确定基站的具体位置,并提前拿到机房钥匙。
2.基站的站型、具体配置、安装图纸等都要提前了解,做到胸有成竹。
3.准备必要的工具。
4.明确基站开通时间并与bsc沟通。
5.准时到达现场。
二.安装及开通。
1.检查设备到货情况,确认无误并签收。
2.天馈系统安装。
2.1 首先了解现场情况,检查铁塔、机房等有无地网,与图纸是否一致。
移动通信基站应按均压、等电位的原理,将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组成一个联合接地网。
基站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5Ω,对于年雷暴日小于20天的地区,接地电阻值可小于10Ω。
基站地网由机房地网、铁塔地网和变压器地网组成。
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应在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内,防雷装置应设置专用雷电流引下线,材料宜采用40mm×4mm的镀锌扁钢。
2.2 协助工程队安装天线。
用指北针测量天线方位角使其符合0度、120度、240度的标准。
确定天线俯仰角符合规范。
各处螺丝都拧紧。
2.3 协助工程队安装馈线。
馈线应符合以下标准:2.3.1 馈线安装标准:馈线的规格、型号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基站室内外所用馈线应是阻燃的。
馈线路由走向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馈线不能悬空布放,安装应牢固可靠。
馈线长度应合适,富余的线缆要排列布置整齐。
馈线安装应该整齐美观,无交叉;并保证外观无损坏。
馈线到天线端的小区连接和机柜端的小区连接都正确。
保证无线部件都与馈线正确、可靠、紧固联接,并且馈线接头处内部金属没有外露。
室外馈线接头、天馈线接头都必须经防水密封处理。
保证没有金属废屑和其他非金属物遗留在馈线里。
严禁天线与7/8”或1-5/8”馈线直接相连,应先与1/2”跳线连接,再连接7/8”或1-5/8”馈线。
严禁用天线吊装馈线。
天线端馈线固定时,第一个馈线卡子与馈线接头间的距离应在60cm 以内。
室分新站入网流程一、说明1、室分新站入网包括主设备开通和室分系统开通两部分,主设备开通由网优中心把控,室分系统开通由动力中心跟踪把控。
2、独立小区信源的GSM室分新站,要求主设备开通后即降功率,室分系统可以接入,但有源设备不得开启;非独立小区信源的GSM室分新站(无线直放站、宏站耦合等),在室分系统开通前,有源设备不得开启。
3、室分系统正式开通日期由动力中心与分公司协商确定,并由动力中心OA通知相关人员,网优性能监控接到通知后,在开通当天正式将主设备放开功率。
在正式开通日期前,分公司可向网优性能监控电话申请临时放开主设备功率,但必须提前发送信息采编,并且放开时间仅限当天,在网优性能监控下班前,网优性能监控必须完成主设备降功率,同时要求集成商当天离站前必须关闭有源设备。
4、对于TD室分新站,由于BBU、RRU均属主设备范畴,室分系统无有源设备,只做天馈信号合路,故TD主设备开通后是否需降功率由网优中心确定,动力中心不做要求。
同时,对于TD站点,集成商自主完成室分系统开通,开通后由分公司通知动力中心,直接进入工程优化期。
对于只覆盖室外但走延伸系统规模的站点,因覆盖范围无法确定,不能套用室分验收标准,由分公司自主完成开通及交维,动力中心不对此类站点负责。
5、分公司在提交开通申请时,对临时开通或部分开通站点应进行明确指出并说明详细原因,如无说明,一律视为全部开通。
6、室分新站的建设开通,应以“用户感知第一”为原则。
各单位在建设开通过程中以不影响用户感知为前提,同时又应以提升用户感知为目标。
7、集成商需对提交数据资料的真实性负责,严格按验收标准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并优化,倡导“开通即交接”理念,在申请开通时就应符合验收交接条件。
同时,在验收、交接确认完成前,集成商需对期间出现的性能、投诉问题负起责任,及时有效地负责处理。
8、各项工作接口明确,动力中心相关工作接口人为华晓俊、监控平台接口人为胡若汉,网优中心相关工作接口人为邱柯磊(A角)、林旭东(B角)。
华为GSM MML方式开站流程宿迁分公司网络公司运维部耿涛2015年1月华为网管升级后使用MML开站比较简单,基本流程是在现网系统中选取与要开基站配置相同或者相近的基站,然后在CME中创建plan区,从plan区中导出现网基站数据,随后更改lac ci btsid cellid 等等参数。
具体的流程如下:首先打开M2000客户端,点击维护-MML,选取准备待开站所在的BSC.然后点击CME,打开创建好的plan区打开plan区后根据站型配置等选好要导出MML数据的基站,点击CME-GSM应用-导出场景脚本。
选择增加-手动选择选择要导出数据的对象确定-下一步之后选择导出数据路径,并点选以基站粒度导出配置文件。
下一步之后就可以导出选取的基站MML数据。
导出数据之后就可以用文本编辑器打开数据并修改。
如果之前选取的基站与要开的基站站型相同配置相同,需要更改的数据为BTSID、BTSNAME、CELLID、CI、NCC和BCC、FREQ1和FREQ、TRXID、BVCI。
如果基站模版是从另外BSC导出的,还要更改LAC、OPC、NSEI。
BTSNAME\CELLNAME\TRXNAME都是直接替换中文名。
BTSID\CELLID\TRXID在一个BSC内唯一,需要挑选现网未使用,BTSID可以用MML命令LST BTS在MML中导出。
查询类型选择ALL(所有基站),输出的结果是按照索引号从小到大排列,选择未使用的即可。
后面的CELLID\TRXID\BVCI选择方法同上。
CELLID: LST GCELLTRXID:LST GTRXBVCI: LST PTPBVCLAC CI直接看规划,NSEI OPC一个BSC一个值,照着填即可。
NCC+BCC=BSIC,BSIC是8进制的就是两位数字直接拆开,如BSIC为45,则NCC为4 BCC为5,如BSIC为10进制就模8取商和余数。
FREQ1在配置小区频点那条命令中,FREQ在给载频绑定频点的命令中。
CME新建基站流程1、同步现网数据第一步:同步Current区数据选中即将操作的网元同步第二步:同步数据到Planned区首先创建一个自己的Planned区,将Current区的数据同步到自己的Planned区打开自己的Planned区同步选中自己将要操作的网元从Current区同步到自己的Planned区,便于自己操作第一步:增加基站,点开操作的BSC,在任意基站上点右键选中“基站拓扑”弹出基站拓扑界面,在这个界面完成基站的创建工作:按照规划数据,选中基站所在的BSC单板,在左边EIUA单板上点右键,选中“增加基站”将基站相应的数据添加上,确定即可。
此时可以增加基站附链和空闲时隙附链:点击基站图标右键,选中“连接管理”增加基站附链增加空闲时隙:在主视图导航树中点击基站右键,选中“修改空闲时隙”输入需要的空闲时隙数:点下一步,确定。
第二步:配置基站单板和单板属性右键点击基站图标,选中“配置物理逻辑单板”,按照设计配置单板和单板属性第三步:增加小区,配置小区属性,配置载波属性,配置PCU数据增加小区:选中基站,点右键,选中“增加小区”弹出如下对话框,将相应数据填上:配置小区属性:选中小区,点右键,选中“配置小区属性”在如下对话框中配置小区属性,包括GPRS等。
配置载波、信道属性:选中小区一个载波,点右键,选中“载频配置快车”在如下对话框中配置载波、信道等在传输视图中选中操作的BSC,并点击开如下:双击Gb,出现如下对话框:双击PTP BVC,增加PTO BVC:点击工具栏中的增加“+”,在右边增加PTP BVC到此基站数据配置完成,导出脚本:右键点击基站图标,选中“导出BTS增加MML”。
基站开通流程及常见问题一、基站开通基本流程:1、确认基站开通条件(设备安装、传输、市电)2、确认申请规划数据、工单申请。
3、确认跳纤路由(以下说明都以此假设路由为例):A (目标开通站点)---B(中间跳接站点)---C(IPRAN设备所在站点)4、确认C站点IPRAN设备是否有空余光口,若无光口需自带光板。
5、出发前联系需要进入基站的钥匙(县分公司、县铁塔代维公司、电信代维公司、移动代维公司),携带必要的工具(光功、法兰、常用室外机柜钥匙、光模块)6、到达A站点:①检查设备电源接线是否正常、熔丝是否满足设备加电要求;②加电后安排基站厂家督导进行设备升级、数据配置(华为U900设备不需要督导配置数据),同时检查BBU与RRU连接端口、联线是否正确,RRU光模块型号是否正确;BBU上联光模块型号是否正确;③在A站点熔纤柜或分纤箱内找到去B点的光缆熔纤盘或终端盒,布放尾纤至基站设备处;④基站设备数据配置完毕,将上联至B站点的尾纤向基站设备环回,确认基站设备状态正常(BBU传输灯绿),将尾纤正常连接至B站点;7、到达B站点:在熔纤柜内找到至A、C站点的熔纤盘,收光并进行跳纤,做好标签。
8、到达C站点:在熔纤柜或分纤箱内找到对应的熔纤盘进行收光,跳纤至本站的IPRAN设备(IPRAN设备对应端口绿灯亮起),联系机房厂家告知新开A点站名、基站设备类型(3、4G)、IPRAN设备端口,进行数据配置,并最终确认设备状态。
9、联系机房厂家确认A站点基站设备有无告警,并进行测试。
10、以上A、B、C站点实施的先后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二、基站开通常见问题:1、诺西3G、4G设备区分?诺西3G和4G设备BBU的名称为FSMF,从外观上简单区分:3G 设备的BBU上GPS端口未接线缆,4G设备的BBU上接有线缆,另外4G设备的BBU上有扩展板FBBA和FBBC板,而3G设备上没有。
2、诺西3G\4G设备BBU、RRU各模块各端口简介.BBU名称:FSMF(本身有2个接直流电源口,3个连接RRU的光口,外加一个FBBA扩展板,可以增加一个光口,可以使一个基站增加到4个物理光口;)RRU名称:3G(单功放FRGY:一个电源口,一个光口OPT1;三功放FRGT:一个电源口,两个光口OPT1,OPT2);RRU名称:4g(双攻放FHEF:一个电源口,一个光口OPT1;六功放FXED:一个电源口,两个光口OPT1,OPT2)3、华为U900设备BBU、RRU各模块各端口简介.4、IPRAN设备与BBU直连光模块型号?目前使用的较多:SM—10KM(40KM等)---1310---1.25G---C5、RRU与BBU直连光模块型号?目前:3G设备: FOSA SM-SFP -1310-3G-2KM(15KM)4G设备: FOSN SM-SFP-1310-6GB-2KM(15KM)6、IPRAN设备、BBU收光范围?依据光模块类型而定,通常在-3—-20dbm即可。
GSM新开站流程
1、确认待测站点各小区工作正常(无重要告警项目)
2、确认待测站点参数与规划参数的一致性(LAC、CID、主频、副载频、功率等)。
3、确认基站的站型配置(全向站、定向3/3/3等)。
4、确认测试站点地理位置。
5、联系好测试车辆、准备测试工具(参见TEMS测试流程)上现场进行测试。
6、确认被测站点的基本物理配置是否和规划配置一致(主要是检查天线的倾角和方向角是
否和设计的值一致,同时可以再一次确认天线安装完成后的高度、经纬度等属性是否设计要求一致,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
7、空闲模式下检查站点实际参数与规划参数的一致性(LAC、CID、主频、副载频)。
8、进行各小区基站功能验证(语音测试、短信测试、数据下载测试)。
9、进行小区间切换测试(核查邻区配置是否正常)
10、输出单站测试报告。
11、附件为单站验证报告。
E:\1、工作资料\
6、河北承德\联通联通
12、保存新开站测试报告:(测试日期+测试基站名+测试人名)。
CS业务流程目录1.1.1.寻呼----------------------------------------------------------------- 3 1.1.2.鉴权----------------------------------------------------------------- 3 1.1.3.加密----------------------------------------------------------------- 4 1.1.4.身份标识------------------------------------------------------------- 4 1.1.5.TMSI重新分配-------------------------------------------------------- 5 1.1.6.位置更新流程--------------------------------------------------------- 71.普通位置更新---------------------------------------------------------- 8 同一个MSC下的位置更新----------------------------------------------- 8 不同MSC下的位置更新------------------------------------------------- 9 2.周期性位置更新------------------------------------------------------- 10 3.开关机--------------------------------------------------------------- 11 1.关机------------------------------------------------------------- 12 2.开机------------------------------------------------------------- 12 1.1.7.语音呼叫------------------------------------------------------------ 14主叫-------------------------------------------------------------------- 15 被叫-------------------------------------------------------------------- 17 1.1.8.局间呼叫------------------------------------------------------------ 19 1.1.9.智能网触发---------------------------------------------------------- 201.主叫用户触发--------------------------------------------------------- 23 2.被叫用户触发--------------------------------------------------------- 25 3.主加被叫都触发------------------------------------------------------- 27 1.1.10.短消息-------------------------------------------------------------- 291.主叫部分(发送短消息部分)-------------------------------------------- 292.被叫部分(收短消息部分)---------------------------------------------- 30 1.1.11.切换业务------------------------------------------------------------ 321.局内切换-------------------------------------------------------------- 332.局间切换-------------------------------------------------------------- 341.1.1.寻呼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通信终端的位置不是固定的。
一、GSM新站开通流程
1、工程建设中心按照《肇庆新开站CDD文件》要求提供资料
给网络优化中心网络优化室,包括:基站名、网元、基站
经纬度、站址等。
2、网络优化室按照《肇庆新开站CDD文件》要求提供新站开
通所需数据给工程开站人员,包括:小区名、CGI、频点、邻区等数据。
3、工程人员根据CDD数据进行开站准备,准备工作包括:基
站配套设施的建设、主设备安装调测,网元侧数据制作等。
4、工程具备开通条件后,工程数据制作人员进行数据交叉检
查,确保数据定义准确。
5、城区站(包括端州区及各县分公司城区)在20:00至次日
8:00之间进行基站试开通工作,试开通时间为5分钟,试
开通期间工程人员对新站进行拨测,验证是否存在故障,
若存在故障在试开通的次日通知工程建设中心项目负责人
及网优中心相关人员,并在次日进行新站排障工作,直至
新站故障消除试开通正常。
6、乡镇基站在核查数据准确后,在非忙时(11:00至18:00)
进行5分钟的试开通工作,试开通工作按照之前会议要求
执行,直至基站试开通正常。
7、基站试开通正常后由工程开站人员根据网络优化中心无线
网络维护室新开站要求提交相关资料至无线网络维护室,
无线网络维护室根据新站开通检查标准进行数据核查,核
查无误后,通知网络优化室接口人对新站进行测试把关,
网优室三天内测试完毕反馈测试结果,无线室进行基站激
活,新站正式开通;若核查或测试过程存在问题,则通知
工程整改,整改通过后再进行基站的激活。
8、网络无线室在开通新站后,将基站开通报告发给工程建设
中心、相关县分公司、网络优化室等相关人员、网络优化
室根据基站开通报告进行指标监测及新站测试工作,确保
新站开通后正常。
详细开站流程见附件。
二、GSM基站臵换流程
(一)、宏站臵换工作流程:工程建设中心通过OA公文提前至少2天通知网络优化中心网络优化室(若公文没及时批出,提前邮件转发公文并电话与网优室同事沟通,网优室目前接口人为叶东海),臵换站具体臵换时间,预计臵换完成时间的时间点,由网络优化室提前做好测试准备,臵换完成立即进行臵换站点的测试,施工单位人员现场进行测试配合,测试通过后由网络优化中心无线网络维护室负责立即激活基站,工程建设中心及时完成资管系统臵换站点流程。
(二)、室内分布站点臵换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1、工程建设中心在进行室分站点臵换前需提前通知网络优化中心,网络优化中心届时安排现场人员配合完成臵换工作。
2、晚上可以进入基站现场施工的站点在20:00至8:00进行基站臵换操作;
3、晚上不能进入基站现场施工的站点要求施工单位在白天的13:00至15:00间完成站点的臵换工作,若由于施工难度大或一些客观原因导致无法在该时段完成的,可以延长时间。
三、对BSC开站人员的要求建议:为确保每期工程开站过程的顺利,避免在开站期间由于频繁更换数据制作人员而带来的开站风险,建议每期工程固定2至3人负责机房新站数据事宜,在每期工程开始前对开站人员进行流程培训,并考核上岗。
附件:GSM新站开通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