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产纤维素酶丝状真菌兼性厌氧液体发酵动力学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427.08 KB
- 文档页数:7
纤维素酶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纤维素酶是一种能够降解纤维素的酶类酶,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纤维素是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的一种复杂多糖,由纤维素主链和纤维素外露的副产物组成。
然而,纤维素的结构特殊,不易降解,因而使得纤维素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纤维素酶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成为了当前的热门领域。
纤维素酶的制备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微生物发酵和重组DNA技术。
常见的微生物发酵法包括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
固体发酵主要指利用固体底物如纤维素为碳源进行发酵,如用木霉菌、曲霉菌等发酵制备纤维素酶。
液体发酵则是将纤维素酶产生菌参与发酵系统中,培养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以菌株培养活跃度为指标。
利用液体发酵法制备纤维素酶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方便,易于大规模生产。
重组DNA技术制备纤维素酶的方法,是将纤维素酶基因导入在相对于宿主来说载体基因较大的质粒或者经过改造的真核表达质粒中。
1.酒精生产:纤维素酶在酿酒工业中的应用首先被人们广泛关注。
利用纤维素酶将植物细胞壁水解产生的纤维素与酵母菌一起发酵,可以达到大大提高酿酒产量的目的。
2.生物柴油生产:生物柴油是一种绿色替代能源,而纤维素作为世界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在生物柴油生产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纤维素酶可以将纤维素有效地水解成可发酵的糖,然后通过微生物发酵将糖转化为生物柴油。
3.奶牛饲养:纤维素是奶牛常见饲料的主要成分之一,但是奶牛的消化系统对纤维素的降解能力有限。
因此,添加纤维素酶可以有效地提高乳牛对纤维素的消化率,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乳牛的生产性能。
4.饲料添加剂:纤维素酶也可以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降低饲料中纤维素的含量,提高饲料的可利用性,减少饲料浪费。
虽然纤维素酶的制备和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酶的稳定性、活性和选择性等方面的改进仍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此外,酶制备的成本和规模化生产等问题也需要进一步解决。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相信纤维素酶在未来会有更广泛的应用。
【课堂笔记】《发酵⼯程》《发酵⼯程笔记》笔者:赵可⽬录第⼀章绪论(p1) (1)1.1概念 (1)1.2发酵⼯程的研究内容 (1)1.3发酵过程的特点 (2)1.4发酵过程的问题 (2)1.5发酵⼯程的发展简史 (2)1.6发酵⼯程⼯程的任务 (2)1.7发展⽅向 (3)第⼆章⽣物发酵的基本过程(p36) (3)2.1发酵的基本过程 (3)2.2发酵过程的⼀般过程和操作⽅式 (3)2.3微⽣物的发酵类型 (4)2.3.1液体发酵 (4)2.3.2固体发酵 (4)2.3.3好氧发酵 (5)2.3.4厌氧发酵 (5)第三章种⼦扩⼤配培养(p44) (5)3.1概念 (5)3.2种⼦扩⼤培养⼯艺 (6)3.2.1制备流程 (6)3.2.2优良种⼦具备的条件 (6)3.2.3影响种⼦的质量因素 (6)3.2.4种⼦质量控制措施 (6)第四章发酵培养基(p48) (6)4.1⼀般特点 (6)4.2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与制备 (6)4.2.1发酵培养基的组成 (6)4.2.2发酵培养基的制备要点 (7)4.3发酵培养基的设计和优化 (8)4.3.1设计发酵培养基要考虑的因素: (8)4.3.2摇瓶实验: (8)4.3.3正交实验:多因素多⽔平 (8)第五章发酵过程产物分析(p53) (8)5.1分析项⽬按性质分可分三类: (8)5.2发酵终点的判断 (8)第六章发酵动⼒学(p59) (8)6.1发酵动⼒学概念 (8)6.2研究发酵动⼒学的⽬的 (9)6.3动⼒学 (9)6.3.1课程重点 (9)6.4⽣物反应类型 (9)6.5发酵的⽬的 (9)6.6发酵研究的关键问题 (9)6.7优化发酵过程达到⾼产⽬标的⽅法 (10)6.8发酵动⼒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10)6.9分批发酵动⼒学 (10)6.9.1菌龄 (10)6.9.2分类 (10)6.9.3细胞⽣长动⼒学 (10)6.9.4分批发酵基质消耗动⼒学 (11)6.9.5分批发酵产物形成动⼒学 (11)6.9.6分批发酵的优缺点 (12)6.9.7重要截图(来⾃中国MOOC余龙江教授) (12)6.10讨论与问题 (13)第七章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和⾼密度发酵(p81) (14)7.1分批发酵 (14)7.1.1分批发酵的操作⼯艺 (15)7.1.2菌体⽣长规律 (15)7.1.3代谢变化 (15)7.2补料分批发酵 (16)7.2.1适⽤范围: (16)7.2.2物料流加⽅式 (16)7.2.3补料分批动⼒学 (16)7.3⾼密度发酵 (16)7.3.1影响⾼密度发酵⽣产的因素 (16)7.3.2⾼密度发酵存在的问题 (17)7.4讨论与问题 (17)7.4.1分批发酵和补料分批发酵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17)7.4.2分批发酵的流程 (17)7.4.3分批发酵包括哪些时期 (17)7.5课堂问题 (17)第⼋章连续发酵(p105) (19)8.1基本概念 (19)8.2连续发酵的优缺点 (19)8.3连续发酵的类型 (19)8.4连续发酵操作⽅式 (20)8.4.1开放式连续发酵 (20)8.4.2封闭式连续发酵 (20)8.5膜连续发酵 (21)8.6连续发酵的控制⽅式 (21)8.7连续发酵的实际应⽤ (22)8.7.1连续发酵 (22)8.7.2分批发酵 (22)8.7.3补料分批发酵 (22)8.7.4连续发酵在⼯业上的应⽤ (23)第九章微⽣物的现代固态发酵(p121) (23)9.1固态发酵 (23)9.1.1固态发酵的特点 (23)9.1.2固体培养的优点 (23)9.1.3固液发酵的⽐较 (23)9.1.4传统固态发酵与现代固态发酵 (24)9.1.5固态发酵分类 (25)9.1.6适合固态发酵的微⽣物 (25)9.1.7固态发酵的界⾯作⽤ (25)9.2固态发酵反应器 (25)9.2.1静态固态发酵反应器 (25)9.2.2动态固态发酵反应器 (26)9.2.3固态发酵反应器 (26)9.3固态发酵的应⽤ (26)第⼗章基因⼯程菌株发酵(p154) (27)10.1⼯业化⽣产的基因⼯程菌应具备的条件 (27)10.2基因⼯程菌的发酵 (27)10.2.1培养操作和发酵设备 (27)10.3讨论与问题 (27)10.3.1基因⼯程菌的不稳定性 (27)10.3.2改善措施: (27)10.3.3⽣产过程: (27)第⼗⼀章发酵过程中氧的溶解、传递、测定及其影响因素(p167) (28)第⼗⼆章发酵控制⼯程(p183) (28)12.1讨论与问题 (28)第⼗三章空⽓除菌(p250) (29)13.1⼏个基本概念 (29)13.2染菌的危害 (29)13.3树⽴⽆菌概念,强调⽆菌操作 (29)13.4灭菌和除菌的基本原理 (30)13.5发酵⼯程的灭菌⼯程(p228) (30)13.5.1化学物质灭菌 (30)13.5.2⼲热灭菌法 (30)13.5.3湿热灭菌法 (31)13.5.4射线灭菌 (31)13.5.5过滤介质除菌 (31)13.5.6静电除菌 (31)13.5.7臭氧灭菌 (31)13.6名词概念 (32)13.7培养基和发酵设备的灭菌 (32)13.7.1温度和时间对培养基的影响 (32)13.7.2影响培养基灭菌的其他因素 (33)13.7.3培养基分批灭菌 (33)13.7.4发酵设备的灭菌 (34)13.8空⽓除菌 (34)13.8.1发酵⽤⽆菌空⽓的概念和质量标准 (34)第⼗四章发酵⼯程设备(p265) (35)14.1通⽓发酵罐 (35)14.1.1机械搅拌通⽓发酵罐 (35)14.1.2⾃吸式发酵罐 (35)14.2嫌⽓发酵罐 (36)14.2.1基本要求 (36)《发酵⼯程》1-14章节笔记第⼀章绪论(p1)1.1概念发酵⼯程利⽤微⽣物或动植细胞的⽣长繁殖和代谢活动以及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化⼯程技术⽣产有⽤物质或直接应⽤于⼯业化⽣产的技术体系;是将传统发酵与现代的DNA重组,细胞融合,分⼦修饰,和改造新技术结合并发展起来的现代发酵技术;它是渗透有⼯程学的微⽣物学和细胞⽣物学,是现代⽣物技术产业的基础与核⼼。
纤维燃料乙醇生产中木糖发酵的研究进展曹秀华;阮奇城;林海红;胡开辉;孙淑静;祁建民【摘要】木糖是木质纤维质水解产物中含量仅次于葡萄糖的单糖,由半纤维素水解生成.研究表明,将本质纤维素原料中的木糖发酵生成乙醇,可提高纤维燃料乙醇的转化效率25%左右.天然菌种在发酵过程中具有副产物多、乙醇得率低、易污染、耐乙醇能力差等缺点,难以工业化应用.近年来许多研究者构建了可以高效代谢五碳糖和六碳糖的基因重组菌.虽然这些重组菌株在木糖转化酒精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代谢工程改造微生物菌种发酵木糖生产酒精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利用农作物秸秆转化燃料乙醇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期刊名称】《中国麻业科学》【年(卷),期】2010(032)003【总页数】5页(P166-169,182)【关键词】纤维燃料乙醇;木糖;发酵;代谢工程【作者】曹秀华;阮奇城;林海红;胡开辉;孙淑静;祁建民【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教育部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教育部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教育部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教育部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教育部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教育部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92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资源,也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物质之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长期以来则作为主要燃料或废弃、焚烧。
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制约了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能源危机已迫在眉睫,开发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以淀粉类和糖类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考虑到粮食安全,已被叫停。
以农作物纤维素类生产燃料乙醇,适应我国国情发展方向。
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分离纯化工艺研究发布时间:2021-11-11T06:46:02.936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2期作者:侯龙龙谢军任晓辉白冠章[导读]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利用非粮发酵手段生产生物燃料,用以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气候问题以及粮食短缺问题。
义马煤业集团煤生化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三门峡市 472300摘要: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利用非粮发酵手段生产生物燃料,用以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气候问题以及粮食短缺问题。
木质纤维素作为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利用其生产燃料乙醇已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领域。
但由于木质纤维素结构致密复杂,大多数微生物并不能将其作为直接碳源来生产乙醇,只有将其水解成可发酵单糖类物质后,才能被微生物利用。
酶解法由于其反应条件温和、效率高、能耗低、选择性强以及环保效果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纤维素水解过程中。
但由于纤维素酶的酶组分多体系,底物结构较为复杂,加大了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较高纯度的纤维素酶的难度,目前文献报道的纤维素酶提取工艺大多是为了获得纯纤维素酶组分并进行酶学性质的研究,其工艺很难在工业中进行应用。
关键词:纤维素酶;分离提取工艺;盐析;膜分离;色谱层析前言:在传统的酶粗提方法中,盐析法过程温和,不会使酶分子发生变性,硫酸铵由于其具有较强的盐析能力、较高的水溶性以及较低的温度系数,因此在蛋白质及酶的盐析过程中常被使用。
陈红漫等在芽孢杆菌-葡萄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特性的研究中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对粗酶液分离纯化,结果显示在硫酸铵饱和度区间为20%-60%时,经硫酸铵沉淀后,酶纯化倍数为1.42,回收率为11.41 %。
但盐析过程适合小规模酶的分离提取过程,而当生产规模较大时,由于需要大量的无机盐,会对后续环保处理带来较大压力;而膜分离过程不需要添加化学试剂,而且整个过程温和,不会造成酶分子的变性失活,当然,膜分离过程也存在投资成本偏高,膜易堵塞等问题。
生物技术进展 2024 年 第 14 卷 第 2 期 263 ~ 270Current Biotechnology ISSN 2095‑2341研究论文Articles产纤维素酶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其在醇化烟叶中的应用孔蒙蒙1 , 卢鹏1 , 陈千思1 , 乔学义1 , 陈善义2 , 金静静1 , 郑雪坳1 , 曹培健1 , 陶界锰1*1.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郑州 450001;2.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福建 厦门 361021摘 要:烟叶中过高的纤维素含量使烟叶组织容易破碎,影响加工过程中烟叶的可塑性,使烟叶杂气变重等。
为了获得产纤维素酶的优良菌株,实现醇化烟叶纤维素的有效降解,利用同源重组法成功构建了10株纤维素降解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工程菌株。
通过刚果红平板筛选、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滤纸酶活及滤纸崩解率等检测,共筛选出C36、CM 、KF 和GH5 4株产纤维素酶能力较强的重组菌株。
将醇化烟叶作为底物进行纤维素降解,发现重组菌株CM 的产纤维酶效率最高,其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和滤纸酶活分别为39.55和23.52 U ·mL -1。
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菌株能够利用醇化烟叶中的纤维素产生纤维素酶,可为工业生产中醇化烟叶纤维素降解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工程菌株;醇化烟叶;纤维素降解;枯草芽孢杆菌DOI :10.19586/j.20952341.2023.0159中图分类号:Q814, S572 文献标志码:AConstruction of Cellulase Producing Engineering Strains and the Application in Aged Tobacco LeavesKONG Mengmeng 1 , LU Peng 1 , CHEN Qiansi 1 , QIAO Xueyi 1 , CHEN Shanyi 2 , JIN Jingjing 1 ,ZHENG Xueao 1 , CAO Peijian 1 , TAO Jiemeng 1*1.Zhengzhou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 China National Tobacco Corporation , Zhengzhou 450001, China ;2.Technology Center , China Tobacco Fujian Industrial Co., Ltd., Fujian Xiamen 361021, ChinaAbstract :High cellulose content make the tissue of tobacco leaves broken easily , affect the plasticity of tobacco leaves during processing , and make the heavy impurity of tobacco leaves. In order to obtain excellent cellulase producing strains and achieve effective degradation of cellulose in aged tobacco leaves , ten Bacillus subtilis engineering strains of cellulose -degrading wer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by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method. Four recombinant strains C36, CM , KF and GH5 with strong cellu‐lase production capacity were screened by the Congo red plate method ,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sodium enzyme activity assay , filter paper enzyme activity assay and filter paper disintegration rate detection. When aged tobacco leaves were used as substa‐rate , the recombinant strain CM showed the highest cellulase production efficiency , and its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sodium en‐zyme activity was 39.55 U ·mL -1 and filter paper enzyme activity was 23.52 U ·mL -1,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combinant strains could utilize cellulose in aged tobacco leaves to produce cellulase , which c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cellulose degradation of aged tobacco leaves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Key words :engineered strains ; aged tobacco leaves ; cellulose degradation ; Bacillus subtilis纤维素是一种具有重复单位的多糖聚合物,可看作是植物聚合网络的刚性支架,广泛存在于收稿日期:2023‐12‐12; 接受日期:2024‐01‐05基金项目:烟草行业烟草工艺重点实验室引领计划专项项目(202022AWHZ08);中国烟草总公司重点研发项目(110202102017;110202201004)。
Acetobacter xylinum NUST4.2摇瓶发酵细菌纤维素的动力学研究殷智超;马波;朱春林;孙东平【摘要】研究了细菌纤维素生产菌株Acetobacter xylinum NUST4.2的发酵动力学特性,建立了基于Logistic方程的菌体生长动力学、产物生成动力学、底物消耗动力学,得到了描述摇瓶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及模型参数,模型与实验数据拟合良好,反映了该菌株分批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The fermentation kinetics of bacterial cellulose-producting strain Acetobacter xylinum NUST4.2 was studied.A kinetic mode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Logistic equation for cell growth,product formation and substrate consumption during fermentation in shake flask.The model fitted well and gave a reasonable description of the batch fermentation process.【期刊名称】《皖西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7)005【总页数】4页(P88-91)【关键词】Acetobacter;xylinum;NUST4.2;细菌纤维素;发酵动力学模型【作者】殷智超;马波;朱春林;孙东平【作者单位】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安徽六安237012;安徽省植物生物技术实训中心,安徽六安237012;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9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5细菌纤维素(BC)是由某些微生物合成得到的超纯纤维素,由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链状多糖高分子,具有(C6H10O5)n的组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