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答案不全)
- 格式:doc
- 大小:100.00 KB
- 文档页数:10
【20xx精选】最新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积累应用(10分)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3)《苏幕遮》中用拟人手法营造天朗气清的愉快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暮霭沉沉楚天阔 (2)。
雨霖铃 (3)。
可堪孤馆闭春寒 (4)。
鸟雀呼晴 (5)。
侵晓窥檐语。
2。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
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确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C。
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
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看来,这就是矫情,或者是小题大做,或者是愚蠢。
汉普顿却认为,如果能保存一平方英寸的寂静,就能减少一千平方英里内的噪音污染!也就是说,大自然的寂静,是能够支配许多平方英里所在的。
⑩他的体验是,一个安静的地方,能让人的感觉全部打开,万物也会生动起来。
汉普顿的记录告诉我们,在美国要找到连续十五分钟以上的寂静,极度困难,在欧洲,这种寂静,更是早已绝迹,现在大部分地方,已经完全没有安静的氛围,反而是全天二十四小时都存在着一种以上的噪音来源。
我们来看看,这个声音生态学家的敏捷听觉。
这是一次平常的记录,在他的一平方英寸目标点——五十英尺外,传来西方鹪鹩的叫声,四十加权分贝。
三十英尺外,传来红胸币鸟和栗背山雀的叫声,四十五加权分贝。
福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上·河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前进的道路上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形成了向未知领城挺进的一个个堡垒。
然而由于科技普及的滞后,迷信并没有____________。
中国以前的科学生长环境不容乐观,虽然“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这样的标语几乎张贴在了每一个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但是中国公众受教育程度____________,科学素养相对缺乏,一些迷信思想以____________的方式继续留存着。
甚至还有人打着科学旗号宣扬迷信思想,这与科教兴国的国策和培养一种科学、理性的民族精神的目标____________。
当前科学普及工作中,前沿科学家在努力探索新知,把科学普及的任务拱手让给了媒体。
而媒体往往是侧重介绍科学产品或成果,以追求轰动效应和商业利益。
比如媒体对航天飞船的报道,铺天盖地都是对孤立航天事实的强调和对相关产品的推销,(),而对应该向公众普及的有关飞船的飞行动力学和外太空高能物理环境的科学知识却直接舍弃了。
现在有人呼吁,前沿科学工作者应该参与并指导科学的普及。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科学前进的道路上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形成了一个个向未知领域挺进的堡垒。
B . 科学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形成了向未知领域挺进的一个个堡垒。
C . 科学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建立了一个个向未知领域挺进的堡垒。
D . 科学在前进的道路上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建立了向未知领域深处挺进的一个个堡垒。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消失参差不齐改头换面背道而驰B . 消逝良莠不齐改头换面南辕北辙C . 消逝参差不齐改弦更张南辕北辙D . 消失良莠不齐改弦更张背道而驰(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甚至飞船搭载物品的神秘性也被大肆渲染B . 甚至对飞船搭载物品的神秘性也大肆渲染C . 以及对飞船搭载的神秘性物品也大肆宣传D . 以及大肆宣传飞船搭载的神秘性物品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2. (6分) (2017高二上·辽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2016年,数字出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营业收入在全行业中占比继续提高。
命题人:林家锋卢人立裴芬朱惠兰审核人:裴芬(完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1.根据上下句默写句子。
(1)水何澹澹,。
(2),闻道龙标过五溪。
(3),长河落日圆。
(4)烽火连三月,。
(5),闻说鸡鸣见日升。
(6),访风景于崇阿。
(7)山原旷其盈视,。
(8)外无期功强近之亲,,(9)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10),谨拜表以闻。
二、文言文阅读(21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2.下面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阮籍猖狂..之情话..,岂效穷途之哭B.悦亲戚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之以息相吹也..不许D.生物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而”字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门虽设而常关②鸟倦飞而知还③酌贪泉而觉爽④觉今是而昨非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③相同,②④不同。
D.①④相同,②③不同。
4.下列句子中与“农人告余以春及”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A.《齐谐》者,志怪者也。
B.而刘夙婴疾病。
C.都督阎公之雅望。
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醒心亭记曾巩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
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
2019-2020学年福建省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音象”,是对中国文学中声音之象的泛称,是指文学(诗歌)作品在音乐或格律的参与下形成的声音效果,以及由声音效果产生的形象体验。
与之相对,“诗象”用于指称依靠文字内容而产生的主体想象和认知。
“音象”与“诗象”是构成文学“意象”的基石,充分剖析作为“意象”重要维度的“音象”,有助于全面认知“意象”概念。
魏晋之前,“音象”主要以“乐象”为存在形态,到了唐代,建构在音律或格律基础上的整体音响效果及形象体验,是“音象”存在形态之一。
就此种“音象”而言,音乐或格律的运用会使作品形成一种独特的氛围或气质,从而在整体上营造出与众不同的声音效果。
对入乐性作品来说,这种整体效果主要借助音乐的曲调、节奏、旋律来实现;对不入乐作品来说,则主要以语辞的韵律性和音乐性来体现。
配乐而歌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的最典型形态,对唐代而言,以齐言歌诗和杂言曲辞最具代表性。
来看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据考证,该诗配乐歌唱之事实是确定无疑的。
王维诗的立意在送别,故此可以推断与之相配的音乐也应当以感伤的基调为主,即便是先有辞,然后才根据意境产生了曲,但音乐由回环的旋律而产生的“三叠”的唱法,对诗意的升华无疑是有重要作用的,从而使渭城清雨与阳关漫道、绿柳垂杨与大漠孤烟的形象对比更为突出,惜别之情跃然纸上。
唐代入乐性作品,还包括很多杂言曲辞。
各种民间谣辞、酒令、琴歌,甚至是佛教俗讲,都往往凭借音乐深入人心,加以传播。
很显然,吟唱之声的婉转动听,在人们接受文意、领会经旨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此时音乐产生的“音象”可能是模糊的,但它相当于一个朦胧的场域,与文字层面的“诗象”相结合,从而使“意象”意义获得彰显。
如果说,入乐性的歌诗由于与音乐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从而使得“音象”的作用较为突出,那么下面就来考察不入乐的徒诗①“格律”中蕴含的“音象”潜能。
(完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1—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垂涎.(dàn)慰藉.(jiè)尺牍.(dú)付梓.(zǐ)B.袅袅.(niǎo) 照浦.(pǔ)言荃.(quán)窸窣.(sū)C.颤.抖(zhàn)额枋.(fāng)谄.媚(xiàn)瞠.目(chēng)D.毗.邻(pí) 倏.忽(shū)纤.维(qiān)涔.阳(cén)【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
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
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
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
A.垂涎(xián);C.颤(chàn)抖,谄媚(chǎn);D.纤维(xiān).故正确选项B。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①阅读巴金《随想录》手稿的人发现,巴金的文章很少有哪篇是的,往往几经修改.②建设文化强国是我国的一个长远战略目标,但不可能,肯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③一个旷日持久的开发项目,因为股权争议引来了同一法院的两次的判决,五位法学专家联名质疑其中的法律漏洞。
④本次艺术展将其一中一西的艺术风格作品并置,试图探讨中国传统艺术与当代西方艺术的并置、交流、结合。
A.一蹴而就一挥而就截然不同迥然不同B.一挥而就一蹴而就迥然不同截然不同C.一挥而就一蹴而就截然不同迥然不同D.一蹴而就一挥而就迥然不同截然不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
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第二,辨析色彩。
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卢恩光等大老虎台上人前冠冕堂皇....,一派正人君子的模样,背地里却男盗女娼,最终逃不了被人民唾弃的下场。
②本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伴随文化市场的扩大和宗教复兴运动的兴起,一些原已销声匿迹多年的帮会借助于宗教的外形沉渣泛起....,重新显现于社会舞台。
③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素有“金九银十”之称的楼市,交易情况不瘟不火....,价格继续僵持,在平淡中迎来了年内最后一个销售的关键期。
④弘一法师皈依佛门后,深恐掉入名利陷阱,他律己极严。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这是弘一法师所书的偈句,其光风霁月....的怀抱历历可见。
⑤广西南宁铁路局玉林工务段工长陈选英对自己求全责备....,每天只要一上岗,就像一根上紧的发条,浑身有股使不完的劲。
⑥好的批评家的文字是平易近人的,他们往往不在语言上咬文嚼字....。
就像金圣叹点评《西厢记》一样,评到佳处,直接来一“妙”字,无需多言,读者此时已经心领神会。
A. ③⑤⑥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②⑤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一带一路”“亚投行”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中国提出的这些倡议不仅对全球和区域发展都有利,对中国自身发展也有利B. 经过 30 多年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诉求实现了从生存到生态,从温饱到环保,“会呼吸的痛”让人们渴望干净的空气和水C. 正好与如今将简单的道理表达得百折千回的风气相反,汪曾祺则把最复杂的事物写得明白如话,这与他洞察秋毫的功力是分不开的D. 为加强巡视队伍自身建设,中央对巡视组组长采取“一次一授权”的管理制度,这种创新,相对减弱了巡视组组长自身发生腐败的风险系数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这是我的高足,虽然年岁不大,但在研究方面很有自己的体会,你们可以好好交流交流B. 朋友之间肝胆相照,放心,你拜托我的事情我一定尽全力去做C. 昨晚自习,我在教室不慎丢失一本书,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谢谢D. 马老师端起酒杯说:“黄老先生,今天是您的寿诞之日,我祝您健康长寿!”4.下列文学常识以及古代文化常识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包括《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九首作品.其中《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湘夫人》歌咏的是湘水女神对男神的思慕之词B. “乐府”是两汉时设置的音乐机关.魏晋六朝时,乐府由机关的名称变成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初唐乐府诗多袭用乐府旧题,元和四年(公元 809 年)以后,声势浩大的新乐府运动拉开序幕.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口号C. “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近体诗的一种,成熟于盛唐.有五言和七言两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十句以上的则称为排律或长律.八句律诗每两句为一联,依次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律诗要求全首通压一韵.杜甫的《登高》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D. “表”是中国古代臣下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其主要作用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这种文体有自己特殊的格式,如开头要先写上表人的名,《出师表》《陈情表》的开头就有“臣亮言”“臣密言”字样;在这里,臣子对君主自称只能称名不能称字,也不能具姓氏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5.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福州市2020-2021年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分析师通常都是这样的,判断错了就当是什么都没有发生;如果判断对了就拿着正确的观点逢人说项。
其实,大家知道分析师是人不是神,技术分析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
B . 刘翔认为一个人若把自己所不能支配的东西当作奋斗的主要目标,就会产生压力,犹如戴盆望天,永远生活在重压之下,心浮气躁,怨天尤人。
C . 纵观证券市场,虽然整体跌幅尚不算大,但重挫个股不在少数,加之成交量萎缩,短期操作存在较大风险,故建议投资者暂且作壁上观。
D . 大家发现,被《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只是面对荧屏时的垂涎欲滴,还有一种身为中华儿女对中华美食和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2. (2分) (2017高一上·枣强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 . 当我们把“文学”纳入“媒体文化”的范畴进行考察时,文学作品就不只是像艺术品那样的作品,而是一种可以用金钱标价的商品。
B . 国人日常饮食,用油过量,用盐也过量,资料显示,其人均日摄入量两倍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量,大大增加了慢性病的发病率。
C . 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国内市场形势严峻,为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市几家乡镇企业决定携起手来联袂打造有地方特色的新品牌。
D . 在秦皇岛机场、石家庄国际机场和邯郸机场陆续投入使用之后,河北省又决定建设张家口民用机场,使之成为辐射“三北”的交通枢纽。
3.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新近出炉的丽江古城整改方案可谓无所不包,此前被提及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在其中给出了回应。
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
(20分) 1、(1) ? ,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 2) ,报养刘之日短也。
(《陈情表》) 3) ,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阁序》) 4)引壶觞以自酌,?。
(《归去来兮辞》) ? ?,。
(《滕王阁序》)6)木欣欣以向荣, 。
(《归去来兮辞》)? ?,知来者之可追。
(《归去采兮辞》) 臣生当陨首, 。
(《陈情表》) __,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辞》)渔舟唱晚,?。
(《滕王阁序》)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陈情表》) , ?。
(《滕王阁序》) ? ,鸟倦飞而知还。
(《归去来兮》) ,桑榆非晚(《滕王阁序》)祖母,?。
(《陈情表》) ? ,彩彻区明。
(《滕王阁序》)? ,风飘飘而吹衣。
《归去来兮辞》) ? ?,形影相吊。
(《陈情表》)雁阵惊寒,? 。
(《滕王阁序》) ? ?。
(《陈情表》)2-6题。
(10分) 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悟以往之不谏 谏:劝止 B、善万物之得时 C、适莽苍者三而反 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奚惆怅而独悲 俨骖于上路 腹犹果然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C、去以六月息者也 D、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5、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用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乐琴书以消忧 B、屈于长沙 C、而后乃今将图南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6、下面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南冥者,天池也农人告余以春及 B、都督阎公之雅望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今臣亡国贱俘 铺垫,使故事情节更丰富、更合理。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 20、【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高考学习网: 高考学习网:。
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咬文嚼.字(jué)令人神往.(wǎng)落入下乘.(chéng)一蹴.而就(cù)B. 数.见不鲜(shuò)锱铢必较.(jiǎo)举不胜.举(shēng)一言难尽.(jìn)C. 一字之差.(chā)轻鸢.剪掠(yuān)清沁.肺腑(qìn)窸窣..飘零(xī)(shū)D. 遥思远怅.(chàng)眉眼颦.蹙(pín)垂涎.三尺(xián)得鱼忘筌.(quán)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
重回以邻为壑....的老路,不仅无法摆脱自身危机和衰退,而且会收窄世界经济共同空间,导致“双输”局面。
②随着“悟空”号暗物质探测卫星的发射、贵州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的投入使用、“墨子”号量子卫星的升空,神秘的宇宙世界将会变得泾渭分明....,不再神秘。
③这座建筑密度极低的城市,垂柳袅袅,花香阵阵;置身于这柳暗花明....的静谧中,立感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④进入黄山,古木参天,云雾缭绕,极目远眺,翠竹林海,群山起伏,一直延伸到与蓝天相接处,顿时你会产生一种歧路亡羊....的感觉。
⑤党员干部要与群众心灵相通、血肉相连,需走近群众,从“握手”开始,步步为...营.,消除心与心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隔阂。
⑥尽管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仍在向前发展,但“一体化”势头明显受阻,东亚各种组织机制叠床架屋....却缺少主导和方向,多边安全机制的建立也毫无进展。
A. ①③④B. ②⑤⑥C. ①③⑥D. ②④⑤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届全运会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将引导各地把更多的资源放在提高竞技水平和体育精神方面,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B. 活动通过播放事迹短片、表演文艺节目和现场访谈、网上交流等方式,展现了广大医护工作者立足自身岗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风采.C. 虽历经世界历史格局的动荡与变迁,古老的丝路几近被遗忘,但丝路文化却深深地渗透在历史遗存、民族风情、文艺创作、美术作品之中.D. 法国巴黎的一个社交网站上有一名男子的照片,照片上面写着“当世界看到这张脸的时候已经太晚了”,被推测是法国巴黎枪击爆炸案嫌疑人.4.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A. 求之靡.(没有)途适.(往)莽苍者宇文新州之懿.(美好)范B. 遥襟甫.(顿时)畅悟已往之不谏.(挽回)去以六月息.(气息,这里指风)C. 君子见机.(预兆)穷(穷尽)且益坚策扶老以流.(周游)憩D. 恭疏.(撰写)短引夙婴.(缠绕)疾病景.(日光)翳翳以将入5.对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王勃《滕王阁序》)(弱冠,指18岁,古代以18岁为弱年,行冠礼,表示开始成为成年人。
语文试题考试日期:11月13日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课内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8分)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潦水(lǎo)精髓.(suǐ)央浼.(měi)引亢.高歌(háng)B. 丰稔.(rěn)戗.兽(qiàng)泠.然(líng)聊以慰藉.(jiè)C. 迤.逦(yǐ)棨.戟(qǐ)付梓.(zǐ)气息奄奄.(yān)D. 寒砧.(zhēn)额枋.(fāng)怔.住(zhēng)咬文嚼.字(jiáo)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虞常果引.张胜引:牵攀命途多舛.舛:不顺B. 所赖君子见机.机:机遇听.臣微志听:准许C. 于是秦王不怿.怿:高兴责臣逋.慢逋:怠慢D. 今是而.昨非而:连词,表转折之.二虫又何知之:此3、下列对加点词的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俊才星.驰②且庸人尚羞.之③历职.郎署④时.则不至⑤空以身膏.草野⑥宾主尽东南之美.⑦乐.琴书以消忧⑧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还赵城,乃前.曰⑨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⑩德合.一君A. ①④⑧丨②⑦⑩丨③⑨丨⑤丨⑥B. ①④丨②⑦丨③⑧⑨丨⑤⑩丨⑥C. ①④丨②⑦⑩丨③⑧⑨丨⑤丨⑥D. ①④⑧丨②⑦丨③⑨丨⑤⑩丨⑥4、对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验之以事②杨意不逢③今臣亡国贱俘④非汉所望也⑤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⑥见犯乃死,重负国⑦访风景于崇阿⑧既自以心为形役⑨彼且恶乎待哉⑩而君幸于赵王A. ①⑦⑩丨②丨③④⑤ |⑥⑧丨⑨B. ①⑦⑩ |②⑨|③④⑤|⑥⑧C. ①⑦ |②丨③④⑤丨⑥⑧⑩丨⑨D. ①⑦ |②⑨|③④|⑤|⑥⑧⑩二、古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本小题共4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
北燕①王冯弘,字文通,跋之少弟也。
高云僭号..,以为征东大将军,领中领军,封汲郡公..。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完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1.根据上下句默写句子。
(1)水何澹澹,。
(2),闻道龙标过五溪。
(3),长河落日圆。
(4)烽火连三月,。
(5),闻说鸡鸣见日升。
(6),访风景于崇阿。
(7)山原旷其盈视,。
(8)外无期功强近之亲,,(9)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10),谨拜表以闻。
二、文言文阅读(21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2.下面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阮籍猖狂..之情话..,岂效穷途之哭B.悦亲戚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之以息相吹也..不许D.生物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而”字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门虽设而常关②鸟倦飞而知还③酌贪泉而觉爽④觉今是而昨非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③相同,②④不同。
D.①④相同,②③不同。
4.下列句子中与“农人告余以春及”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A.《齐谐》者,志怪者也。
B.而刘夙婴疾病。
C.都督阎公之雅望。
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醒心亭记曾巩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
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
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
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
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
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
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
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
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以见.其名义见:说明B.既.又直丰乐之东既:之后C.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憾:遗憾D.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殁:死6.下列各句编成了四组,全部表现“公之乐”的一组是( )(3分)①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②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③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④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⑤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本文写欧阳修以“醒心”名亭,而曾巩为之作记,并与欧阳修的文章《醉翁亭记》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以“乐”贯穿全篇。
B.第②段结尾句作者写了两个“善”。
第一个“善”是说这个亭子建得好,让游人在美景中乐而忘归;第二个“善”是说亭的名字取得好,“醒心”二字合乎造亭的初衷。
C.欧阳修的“醉”只是表象,“醒”方是实质,“乐”则是体现,而这种“乐”正是“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乐。
D.曾巩由写山水之乐,而论及“公之贤难遇”,一方面表现欧阳修虽被贬滁州,仍然忧国忧民,另一方面,也说明得意门生曾巩对恩师的内心世界了解得很清楚。
8.翻译下面句子(6分)(1)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3分)(2)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秋江写望【宋】林逋苍茫沙咀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篷烟火饭渔船。
【注】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终身不仕不娶,长期隐居西湖的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
9.“片水无痕浸碧天”一句中“浸”在使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2分)10.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歌作简要欣赏。
(4分)四、名著阅读(10分)11.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董卓迁都长安,火烧洛阳。
孙坚带兵入城,扑灭城中大火,意外从一口井里得到传国玉玺,遂起私心,藏匿玉玺,托辞离开洛阳,另谋大事。
刘表受袁绍之令率兵拦截,孙坚在众将保护下,杀出重围,回到江东。
B.刘备恐曹操猜忌,每日种菜消遣。
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在小亭对饮,论天下英雄只有刘备和他两人。
刘备听闻一惊,将筷子掉落在地上。
幸好当时雷声连起,刘备急中生智,沉着地俯身拾筷,说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掩饰了过去。
C.诸葛亮隐居隆中,为刘备礼贤下士之举所感动,拿出一幅西川地图,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
他认为要善于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劝刘备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立基业,再图中原,并以据蜀、联吴抗曹三分天下之策教之。
D.曹操得知周瑜夜窥水寨,便召集部下商量对策。
得知蒋干是周瑜的同窗,便逼他往江东当说客。
周瑜设下群英会款待这位旧友,巧设“苦肉计”,使自作聪明的蒋干中计,也使曹操中计,杀了蔡瑁、张允。
E.周瑜安排好火攻曹操的各项事宜,却因风向问题一病不起。
然而,诸葛亮算准天时,准确预见了东南风的出现,于是主动请缨,通过七星坛“借”来东风。
周瑜派丁奉、徐盛到七星坛犒赏诸葛亮。
12.简答题(二选一,5分)(1)公(关羽)视之,乃玄德书也。
其略云:“备与足下,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
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愿献备首级以成全功。
书不尽言,死待来命。
”关公看书毕,大哭曰:“某非不欲寻兄,奈不知所在也。
安肯图富贵而背旧盟乎?”关羽怎样处理这件事?请简要叙述相关情节。
(2)刘备前往江陵途中,曹军杀来,冲散了刘备队伍,张飞在长坂桥断后。
张飞的兵马并不多,他怎样完成这个任务?请简述。
五、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王澍回顾近二十多年来的历史,在相当长时间里,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向西方学习,建设高楼大厦。
现在看起来城市的建设应该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思路。
有悠久文明历史的西欧,根本不是当年我们从电视图像上看到的那种高楼林立的“现代化”。
但是,发现这一点时已经有点晚了。
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崭新”的,大部分都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别说和欧洲比,就是和“没有历史”的美国比也要短得多。
这种现象和中国近代以来长期处于落后形成的追赶心态有关。
很多人希望城市从外观上都向发达国家靠近。
很多旧城拆迁中,地方决策层都认为“太落后了”、“太破旧了”,非拆不可。
实际上,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
和西方不同,中国从唐朝开始就出现很多城市。
由于社会具有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到明代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城市。
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成熟、优美、先进的古代建筑。
把苏州切一块放到皖南山区的农村,或是把皖南农村的一部分放大挪到苏州,几乎是一样的。
从秦汉时人们开始用夯土技术造房子,在杭州这座南方富庶大城,至今可以看到那么多的“土房子”,显示出秦汉建筑脉络的延续,是很重要的“城市记忆”。
看起来土得掉渣的夯土技术其实是高度理性的产物。
“百年的砖千年的土”。
中国古代造房子,很注重稳固和长久。
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有很多奇妙的细节,为现代建筑技术所不及。
如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从地表大范围地向地下渗透排水,效果很好。
而现在的下水道技术,只要有一个地方堵了,其他地方就都要积水。
很多抛弃传统简单采用西方技术的建筑方式都是这样,花了大价钱,却制造出新的问题。
举这些例子并不是简单地提倡复古,而是想说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存在的很多“闪光点”,但是目前处于不被人重视的境地。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传统的营造体系受到破坏,除了在最不讲究建筑文化的地方--农村里尚有遗存,在城市中大都已经中断了。
城市之魅力,不是来自于大楼有多高,马路有多宽,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独特性。
竞争力就来自于创造这种有差异性的文化的能力。
在很多城市,一些街道原本拥有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各种痕迹,都有其独特的城市记忆,层次分明,形成历史线索的会合,不应该在一次次旧城改造中被全面“覆盖”更新。
尤其不能简单地用“有没有住过名人”、“有没有发生过著名事件”作拆除与否的依据。
前几年发生的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的事件,当时的说法就是“不是文物,也不是名人故居,也不是著名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这种思路左右了我们城市保护工作很长一段时期。
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中国建筑文明并不是个别名人和历史事件构成的,普遍意义上的大众生活才构成文化的根基,很多路边的小东西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痕迹;但是人们都把它们忽略了。
中国要变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动力就包括历史文化的记忆,这是产生自主创新灵感的土壤。
而城市的文化价值不是简单的“先进”、“落后”之比较,而应该是“文化之差异”,从这个角度讲,面对越来越迅猛的城市化热潮,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已经到了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的地步了。
(选自《新华文摘》)13.以下对文本意思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近二十多年来,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喜欢简单地向西方学习,失去了应有的自我个性。
B .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崭新”,这主要是由于地方决策层有着盲目追赶的心态。
C .由于社会具有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中国从唐朝就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城市。
D .文中所说的“城市记忆”是指城市里曾经所出现过的人与事。
14.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论据......证明“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的是()(3分)A .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完美的古代建筑。
B . 从秦汉时人们开始用夯土技术造房子。
C .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
D .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的事件。
15.中国传统建筑同西方对比,有哪些闪光点?(3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古渡头叶紫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