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必刷题:等高线
- 格式:docx
- 大小:622.59 KB
- 文档页数:11
高中等高线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等高线是指:A. 连接同一高度的点的线B. 连接同一深度的点的线C. 连接同一温度的点的线D. 连接同一湿度的点的线答案:A2. 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表示:A. 地形的坡度B. 地形的起伏程度C. 地形的倾斜程度D. 地形的平坦程度答案:A3.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表示:A. 地形越平坦B. 地形越陡峭C. 地形越复杂D. 地形越简单答案:B4. 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中间高四周低表示:A. 山顶B. 盆地C. 山脊D. 鞍部答案:A5. 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中间低四周高表示:A. 山顶B. 盆地C. 山脊D. 鞍部答案:B二、填空题1.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越____,表示地形越____。
答案:小;平坦2. 当等高线与河流相交时,河流的流向通常是从____流向____。
答案:高;低3.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数值越大,表示该地区的海拔越____。
答案:高4.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之间的间隔表示____。
答案:高度差5.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外凸出表示____。
答案:山谷三、判断题1. 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地形越陡峭。
(对)2. 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中间高四周低,表示盆地。
(错)3.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外凸出表示山脊。
(错)4. 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越大,表示地形越平坦。
(对)5. 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中间低四周高,表示山顶。
(错)四、简答题1. 请简述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密集和稀疏分别表示什么地形特征?答案: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形陡峭,等高线稀疏表示地形平坦。
2.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何判断一个地区是山谷还是山脊?答案: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外凸出表示山谷,向内凹进表示山脊。
3. 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中间高四周低表示什么地形特征?答案: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中间高四周低表示山顶。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习题及解析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米。
图一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二为图一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
完成下面1~2题。
1.图二谷地景观可见于图一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图二谷地的成因是()A.构造断裂下陷B.流水侵蚀作用C.岩层挤压弯曲D.冰川侵蚀作用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45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
从位于5200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
据此完成下面3~4题。
3.图中“魔鬼营地”是()A.甲B.乙C.丙D.丁4.每年的5月是珠峰登顶的窗口期,主要原因是()A.氧量较多B.风雪较小C.白昼较长D.气温较高小海坨山位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建有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滑道落差近900米。
小海坨山半山腰置出现一定厚度的低云,且停留时间较长,对滑雪赛事有一定影响。
研究表明,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是促进半山腰云形成的关键因素。
下图示意小海坨山及附近地形。
据此究成下面5~6题。
5.半山腰云主要分布在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西北方6.与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相比,上部气团性质偏()A.暖干B.暖湿 C.冷干D.冷湿7.为了赛事的顺利进行,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需要精准观测滑雪场附近的()①相对湿度①气压变化①气温水平分布①气温垂直分布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图中断层附近有一条溪流。
断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
完成下面第8题。
8.该溪流()A.流向为自南向北B.侵蚀地表,形成断层C.晚于白垩纪形成D.西岸平坦,东岸陡峭读右图,完成下面9~10题。
9.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米B.55米C.60米D.65米10.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附近河流流速最快的是()A.①B.②C.③D.④11.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米,若仅考虑地形因素,则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为()A.15米B.40米C.65米D.90米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地旅游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虚线为观光索道线,索道运行速度保持恒定。
2020届(人教版)地理高考二轮专题:等高线地形图练习含答案专题:等高线地形图一、选择题(一)下图为我国某湖泊等深线图,图中等深距为10 m。
读图,完成1--3题。
1.该湖泊位于()A.东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2.图上比例尺X代表的数值为()A.1 B.8C.100 D.1 0003.该湖泊最大深度可能为()A.55 m B.65 mC.75 m D.85 m解析:第1题,图示纬度大约位于30°N~31°N,经度大约位于85°E,应位于青藏高原,所以C正确。
第2题,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湖泊的东西图上距离约6 cm,图示纬度大约位于30°N~31°N,湖泊约跨0.5个经度,东西实地距离约为111 km×0.5×cos30°≈48 km。
该图比例尺可能为1∶800 000 m,所以B正确。
第3题,图中等深距为10 m,该湖泊最大深度在60~70 m之间,结合四个选项可知B正确。
答案:1---3.C B B(二)读图,完成1—2小题。
1.图示地区其地形地势具有的特征是()A.山河相间B.中部高、四周低C.东北高、西南低 D.地势低平、河网稠密2.与图示地形特征较吻合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黄土高原C.江南丘陵 D.横断山区【参考答案】AD(三)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
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A.水平梯田B.坡式梯田C.隔坡梯田D.反坡梯田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B.修筑难度小C.利于机械化耕作D.便于灌溉施肥答案:1.C 2.A解析:第1题,由图2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图中甲区中坡与坡之间有较为宽阔的平地,对比图1中梯田类型可知,适合修筑隔坡梯田。
专题01 等高线图等值线不仅是地理原理与地理规律的重要载体,而且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
等值线图的判读,对于不少考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需要重点关注。
等值线类型繁多,新颖等值线层出不穷,这类试题的特点是以等值线的形式呈现某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及变化,重点考查等值线的数值特征、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在判读新颖等值线图时,注意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分析影响等值线的因子及等值线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
常见的等值线图主要有等高线图、等压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地租等值线图等。
尽管等值线的类型多种多样,但其判读方法是相同的。
1.等值线的六大基本特征2.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无论何种等值线图,在判读时都要注意等值线的数值大小、弯曲方向、疏密程度、闭合状况、延伸方向及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等。
具体判读方法如下:(1)看数值①等值线的数值规则:在等值线图上,除特殊情况外(注明了每条等值线的数值),任意两条相邻等值线之间的差值相等(这个差值为等值距)或为零;等值线的数值变化是有规律的。
例如右图所示,M处等压线数值的大小与其相邻的等压线相关。
根据等值线数值递变规律,相对于数值为1010的等压线来说,M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1007.5、1005和1010。
M处等压线的数值要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故其数值应为l010或1007.5。
②任意两点间数值差(S)的计算:假设n为两点间穿过的数值不相等的等值线条数,d为等值距。
a.若两点均在等值线上,则两点的数值差为两点所在等值线的数值之差或S=(n-l)d;b.若两点均不在等值线上,则两点的数值差为(n-1)d<S<(n+l)d;c.若一点在等值线上,另一点不在等值线上,则两点的数值差为(n-1)d<S<nd。
(2)看弯曲——“凸高值低,凸低值高”在等值线图中,由于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等值线常常会发生弯曲,根据弯曲的方向,可以确定其影响因素。
【考点聚焦】2020高考地理等高线小专题图是地理学科的特色,也是解题的关键和突破口。
高考对读图能力的考查也越来越高,越来越注重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
但每每看到图,同学们便犯难了:明明能看懂啊,怎么就是不会做题呢?图示内容挺简单的,但一做题就出错怎么回事?有可传授的读图方法吗?在线等支招……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有很多类图都是高考中的“常客”,其中等高线地形图的“身影”几乎在每年高考中都会出现,或直接考查,或间接考查,或只作为背景出现……下面就来看看其在近三年全国卷高考中的考查情况吧。
但不论哪种考查方式,掌握等高线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才是解题的“万能钥匙”。
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也有很多种,如:第一种:“四看”突破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看数值大小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相邻两条等高线数值差为0或1个等高距。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山地地形;海拔高,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高原地形。
二看疏密程度密集——坡度大;稀疏——坡度小。
三看形状特征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鞍部地形。
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凸低为高),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凸高为低)。
四看特殊区域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确定其数值。
如右图中有两条等值线,数值a>b,则M 地数值大于a,N地数值小于b。
第二种:从“数”和“形”两个角度进行等高线图的判读(1)等高线数值判读①看数值大小,判断地形类型:如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小,则地形为山地,反之是盆地或洼地。
第2讲等高线(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8·天津红桥一模)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景观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M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A.山峰B.山谷C.陡崖D.鞍部2.符合图中信息的是( )A.图中最高山峰南坡比北坡陡B.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C.EF段河流的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南D.两座山峰的实际距离是150米解析:1.D 2.A 第1题,图中M位于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应该是鞍部。
第2题,图示最高山峰海拔为720米,该山峰南坡等高线较北坡稠密,则南坡坡度大于北坡,故A正确;通过计算可知,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是210米,故B错误;图中河流EF段的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故C 错误;两座山峰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则实际距离要大于图上比例尺反映的距离,故D错误。
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示意图,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25米。
据此回答3~4题:3.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A.山顶B.山脊C.山谷D.鞍部4.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A.136米B.158米C.220米D.255米解析:3.C 4.B 第3题,据图分析,林木分布处等高线弯曲,可能为山脊或山谷。
根据题干“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可知,林木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较厚的土壤层,山谷地带是集水区域,水源充足,河流携带堆积的泥沙多,土壤层厚,所以林木密集区位于山谷。
第4题,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25米,图示区域东、西两侧最高与最低处之间间隔了7条等高线,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ΔH<(n+1)d(n 为相距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可知高差应在150~200米之间,故选项B正确。
(2018·广东珠海二中期中)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5~6题:5.图中①、②、③、④位于谷地的有(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甲处可见乙、丙、丁三处的地物B.该地区地形破碎、沟谷发育C.丙地位于甲地的正北方向D.该地区最高地点海拔不超过2 600米解析:5.C 6.B 第5题,谷地地势低于两侧,等高线应向数值高的地方凸出(凸高为低),因此①④为谷地,②③为山脊(凸低为高)。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等高线地形图一、单项选择题下左图为福建某旅游山区等高线示意图。
下右图为该山区甲、乙两地坡面上设计的两个小区房屋排列图。
读图,回答1~2题。
1.玻璃栈道能让游客体验悬空、惊险、刺激,图中规划最合理的玻璃栈道是( )A.RB.TC.LD.K答案:C解析:L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能够让游客感受到悬空的刺激,适合修建玻璃栈道;R处是鞍部,坡度小,不易体验悬空的惊险;T处海拔较低,相对高差小,不易体验悬空的惊险;K处横穿密集的等高线,且不是平行于等高线,路线的高差过大,工程难度大且过于危险。
2.为了达到最佳通风效果,在甲、乙两个不同坡向的小区,对建筑物布局说法合理的是 ( )A.甲、乙均夏季通风效果好B.甲、乙均冬季通风效果好C.甲夏季通风效果好,乙冬季通风效果好D.甲冬季通风效果好,乙夏季通风效果好答案:A解析:图示地区位于福建,该地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甲地为迎风坡,气流上升,低处楼房较矮,不会挡住坡上的高楼,通风性好。
乙地位于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流先经过高处的矮房子,矮房子不会遮挡低处高楼房的气流,故夏季两地通风性都很好。
读大别山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4题。
3.明初时期该地“水草丰旷,遍布茅滩”,是著名的养马基地,当时马厩最有可能位于 ( )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马厩应该修建在地势平坦开阔,且不易出现地质、水文灾害的地方;图示②地等高线较稀疏,且处于山前坡地,不易出现滑坡、泥石流、洪水等灾害。
4.“远处的地平线上,一轮太阳将要落下,西边的晚霞挥动着绚丽的纱巾,迷糊间,山坡的茅草都镀上了一片金黄色。
”假如该文书写于北半球冬日家中,则该同学家的住址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北半球冬日太阳日落于西南方位,该处能看到地平线上的日落景观,说明其西南方没有山地阻挡视线。
图示四个地点中唯有①地符合条件。
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
2-1 等高线地形图知识系统(专辑所有的思维导图均有导出emmx格式一起打包上传,下载mindmaster即可对思维导图进行再编辑)一、等高线的判读(一)数值1.等值线的数值判断地形类型。
地形类型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判读依据稀疏,200m以下起伏和缓,200m~500m起伏较大;500m以上中间稀疏,边缘密集;内部数值大,1000m以上中间稀疏,边缘密集;海拔没有一定标准2.等值线数值判断地形部位山地VS盆地闭合曲线,内高外低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山脊VS 盆地等高线凸向低处,中间高于两侧等高线凸向高处,中间低于两侧考点精讲3.描述地形特征:1.(2019·汤原县高级中学高二月考)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并说出①、②两地地形类型。
【答案】(1)以山地高原为主;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差大;海岸线平直。
①丘陵;②高原(山地)【解析】(1)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分布和河流分布可直接判断①、②两地主要的地形类型和地势高低特征,图示①处等高线处于200—500米之间,等高线分布较密,故判断为丘陵;②处等高线分布较为稀疏,地势较平坦,海拔位于1000---2000米之间,故判断为高原。
(二)疏密1.坡度陡缓。
同一幅图中的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
2.通视问题。
两点之间从高处到低处,如果等高线是先密集后稀疏,表明为凹坡,可通视;如果等高线是由稀疏到密集,表明为凸坡,不可通视。
注意:通视还有另一中考法,如果两点之间存在山脊或者其他障碍物,也不可通视。
2.(2019·山东高三期中)读某地等高线分布图,图中最高峰海拔1029米,等高距相同。
据图完成题目。
骑单车慢行是当前驴友们喜欢的活动,某驴友团计划自图中M地骑行到N地游玩,途中最费力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2.A【解析】2.骑行图中如果穿越等高线越密集,相对高差大,则骑行费力。
读图可知,甲处为上坡路段,相邻等高线距离较近,坡度相对较大,最为费力,A对。
202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等高线、等值线及其应用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受天气影响,图中东阳河河水时清时黄,当该河流量偏大、水色泛黄时,图中所示区域可观测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独特景象。
某中学地理社团成员9 月 23 日来到图示区域开展研学活动,并选择好观测点进行观测。
据此完成1-3 题。
1.该社团有四名成员分别位于甲、乙、丙、丁四处,受地形影响,在观测点只能看到其中一处的成员,该处是A.甲B. 乙C.丙D.丁2.在图中观测点观测到“白日依山尽”时,落日位于图中A.①B.②C.③D. ④3.一个旅行社在某地举办攀岩比赛,需要制作陡崖剖面图海报,想宣传“险、奇”效果,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B. 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C. 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D. 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读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图中数字单位为m),完成 4-5 题。
4.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能为A. 500 m B . 550 m C . 600 m D. 650 m5.图中有一座占地17 000 m2 的寺庙,有“进山不见寺”的特点。
该寺庙最可能位于A.甲处 B .乙处C.丙处 D .丁处读等高线 ( 单位: m)图,图中甲地河流水位一般在312~ 318 m,回答 6-7 题。
6.甲地以上河段的落差可能是A. 300 m B. 418 m C. 500 m D.382 m7.图示各点中,最适合建野外宿营地的是A.④ B .③ C .②D.①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的等高线( 单位: m)图,回答下列8-9 题。
8.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龙山位于虎山的西北方约 3 km 处 B.龙山比虎山高至少200 mC.甲、乙两村都位于山地的向阳坡D.桥梁所在地是图示区域内海拔最低的点9.有关图中白水河及其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来自甲村的污水不可能污染到乙村B.白水河的干流大体上由东北流向西南C.站在虎山的山顶,看不见白水河干流上的桥梁D.图中的河流水源最可能来自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
高考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单项选择题“坪”是指山区中局部的平地。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地形图。
读图,完成1-2题。
1. 下列各村的村名中最可能含有“坪”的是( )A. ①村B. ②村C. ③村D. ④村2. 下列各村通往M镇的公路中起伏最大的是( )A. ①村B. ②村C. ③村D. ④村【答案】1. C 2. B【解析】1.“坪”是指山区中局部的平地。
根据等高线分布形态,各村中,④村海拔较高,且等高线较稀疏,最可能居于“坪”上,D对。
①村位于山谷中河流沿岸,A错。
②村、③村等高线密集,位于陡坡上,B、C错。
2.图示公路线穿过等高线条数越多,地势起伏越大。
各村通往M镇的公路中,穿过等高线条数最多的是①村,起伏最大的是①村,A对。
②村、③村、④村穿过等高线条数少,地势起伏小,B、C、D错。
3.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
据此完成下题。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 260米B. 310米C. 360米D. 410米【答案】C【解析】【详解】图中山峰海拔580米,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围绕山峰等高线数值是500米。
桥梁附近海拔范围是200-300米之间,瀑布的落差为72米,桥梁位于瀑布下游,附近河岸海拔范围是200-228米之间,与山峰的高差范围是352-380米之间,最接近360米,C对。
A、B、D错。
如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4-5题。
4.该地区南部山地坡度较陡的原因是A.流水侵蚀剧烈 B.古冰川作用 C.断层相对上升 D.岩层褶皱隆起5.②河比①河A.结冰期短 B.水能丰富 C.含沙量大 D.航运价值高【答案】4.C5.C【解析】4.由图示经纬度可判断南部山地是秦岭,北部是渭河平原;南部山地坡度较陡与北部地区形成明显的台阶,秦岭属于断层中相对上升的岩块,为地垒地质构造。
选C正确。
5.①河所处纬度较②河低,冰期长,A错。
①河穿过的等高线条数多于②河,所以落差大,B错。
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等高线地形图》十年真题汇总(2022·上海卷)1.图为庐山山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其中汇入芦林湖的是()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①【答案】C【详解】在等高线图中,河流分布在河谷中,河谷处等高线向高海拔处凸出;河流由高处向低处流,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结合上述分析,读图可知,①河流从芦林湖流出,①①河流流入芦林湖,C 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0·山东卷)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
从位于5200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下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魔鬼营地”是()A.甲B.乙C.丙D.丁3.5月27日位于28°N的温州昼长为13时44分,该日珠峰顶部(28°N,87°E)日出时刻在北京时间()A.7:20以前B.7:20—7:39C.7:40—8:00D.8:00以后【答案】2.A 3.A【解析】2.依据信息: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丙、丁位于山脊,乙位于鞍部,这三个营地所处的地形部位都有利于空气流动,只有甲位于山谷,地形封闭,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故A对,BCD错。
故选A。
3.依据已学知识,温州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度为120ºE左右,与北京时间基本相同。
该日温州昼长为13小时44分,根据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可以推算出温州日出时间为5:08,日落时间为18:52。
由题干可知,珠峰与温州同纬度,经度为87ºE,因此珠峰的地方时比温州晚2小时12分,与温州同海拔地区的昼长应为13小时44分,日出时间为7:20,但是珠峰峰顶海拔高,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在太阳尚未上升到地平线之前,珠峰上就可以看到太阳,因此日出时间早于7:20,故选A。
等高线专题训练一、选择题在下图所示区域内,准备修建从 A 城(120.5 °E,28°N)到 B 城的铁路,分析回答1—2 题。
1、在图中所示的四条线路备选方案中,最佳方案为A 、①B、②C、③D、④2、在 A 城附近的山区,最适宜种植的用材林为A、毛竹B、红松C、兴安落叶松D、白桦树根据下图的等高线图判断第3-4 题:3、关于图中河流与地势的正确说法是A、河流自南向北流B、地势北高南低C、若图示为北半球,则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D、若图示为南半球较高纬度,则河流可能出现凌汛现象4、若图中等高距为300m,且B 点的气温为15℃时,则 A 点的气温是A、11.6 ℃B、18.6 ℃C、20.4 ℃D、9.6 ℃图中左侧等高线的高度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
试判断第5-6 题:5、图中城镇与H 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 的值是A、199<h<200B、289<h<290C、299<h<300D、300<h<301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的三条支流中有一条画错了B、图中G处海拔为100m ,H 处海拔为400mC、a、b、G、H的海拔由大到小排序是:H> b > a > GD、图中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读等高线示意图, 已知 a > b ,读图回答第7-9 题:7、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8、若 b 海拔高度为200m,a 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① 200<M<300②300<M<400③100<N<200 ④200<N<300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9、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 a 或同为b,则M 、N 处的地形可能①同为洼地②同为小丘③同为缓坡④一处为小丘,一处为洼地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10、下图为巴西东南部的等高线图,那么降水量最为丰富的地点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1、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缓的是12、下列等高距不同、水平比例尺相同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最陡的是13、在等高距为50 米的地形图中, 5 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相对高度可能是A.150 米B.190 米C.290 米D.320 米读图8 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4~16 小题。
高考地理复习指导:历届高考《等高线》部分试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高考题)读图,完成1~3题:1. 河流ab段的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B. 自东南向西北自东北向西南 D. 自西南向东北2.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米 B. 99米199米 D. 259米3.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丙坡种植果树乙坡植树种草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答案】1. B 2. D 3. A解析:要判断河流ab段的流向,首先要根据等高线图判断出其河流的总体流向即大致由北向南流;再结合指向标判断ab河流流向为由东南向西北。
从等高线图上看出250 m等高线交于断崖处,所以E点的海拔最低为250 m,最高不足300 m。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坡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因此不宜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广东卷)下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 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 cm。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的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分别是()A.1∶1000和1∶50000B.1∶2000和1∶C.1∶5000和1∶20000D.1∶20000和1∶50005.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A.350米和200米B.300米和250米C.300米和350米D.200米和300米【答案】4.D 5.C解析:用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相除即可判断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
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直接读取,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可估算。
(广东高考地理卷)读图5及结合相关知识,回答6-7题:6.河流R的流向为(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 C.内南向北D.自北向南7.若此图表示某类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地形状况,此灾害最可能为( ) A.火山喷发B。
滑坡C.地震D。
泥石流【答案】6.B 7. B解析:第6题,河流由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
从河流沿线等高线数值可分析出,该地区西高东低,因此河流自西向东流;第7题,从图5北部等高线的分布情况来看,能看出有滑坡发生后的滑坡面(即北部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的分布。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量算图示地区铁路桥至公路桥一段河流的流程;写出大青山顶与李村之间相对高度;站在大青山顶可否看到李村,并简述理由。
(2)某游客在山区小路游览,在小桥至古庙一段行走感觉轻松,请分析其原因。
(3)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并简述其对该地区聚落的影响。
(4)图示地区开发了以“青山、幽谷、溪流”为主题的旅游项目,若利用暑假时间赴该地区旅游,应注意防范哪些自然灾害?【答案】(1)1 000~1 200米之间。
250~350米之间。
不能看到,因为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
(2)坡度缓;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
(3)地势北高南低。
地势低平的地区,聚落规模大;地势较高且起伏较大的地区,聚落规模小。
(4)暴雨山洪(洪涝、洪水)、滑坡及泥石流。
【解析】第(1)题,结合铁路桥与公路桥之间的图上距离与比例尺计算出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
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大青山顶和李村各自的海拔取值范围,然后计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
由于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所以站在大青山顶看不到李村。
第(2)题,小桥至古庙一段路径较为平缓,所以游客行走感觉轻松。
第(3)题,结合图示中的指向标知该区域地势北高南低。
地势低平的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发育,规模较大;起伏大的区域则不利于聚落的发育,规模较小。
第(4)题,暑假期间华北地区由于降水量大,在青山和幽谷间可能形成洪水、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应加以防范。
2.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
(2)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的朝阳峰时,看不到甲、乙、丙、丁中的哪个村镇?请简述理由。
(3)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其水坝坝顶的海拔为500米,水库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弊。
(4)甲、乙、丙、丁四个村镇中,哪一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更高,请说明原因。
等高线等温线雪线高中地理题1. 下列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等高线的高度是指该点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B. 等高线的数值总是大于高程C. 等高线的数值可以出现小数和负数D. 等高线是闭合曲线2. 下列关于雪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雪线是常年积雪的下界线,即多年冰川的融化与积累的平衡线B. 雪线以上的高度是指雪融化后的高度C. 雪线的高度与气温和降水量的关系密切D. 雪线以上是一个稳定的高度范围,不会有大的变化3. 下列关于等温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等温线是表示气温相等的各点的连线B. 等温线的数值总是等于气温的平均值C. 等温线的数值总是出现极值D. 等温线的数值与地形地貌无关4. 下列关于等高线与地形地貌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形平坦B. 等高线闭合的地方是山地或盆地C. 等高线的弯曲程度可以反映地形的起伏D. 等高线的数值可5. 下列关于等温线与季风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季风区的等温线通常呈东西走向B. 季风区的等温线通常呈南北走向C. 季风区的等温线通常呈闭合曲线D. 季风区的等温线通常呈不规则曲线6. 下列关于雪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雪线高度与纬度位置密切相关B. 雪线高度与地形地貌无关C. 雪线高度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D. 雪线高度与季节变化有关7. 下列关于等温线与洋流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暖流经过地区的等温线向北凸出B. 寒流经过地区的等温线向南凸出C. 暖流经过地区的等温线向南凸出D. 寒流经过地区的等温线向北凸出8. 下列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计算出山顶和山脚间的相对高度B. 可以计算出两地的气温差C. 可以确定一条最短路线D. 可以计算出两地的水平距离9. 下列关于等温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等温线的密集程度可以反映气温的差异B. 等温线的弯曲程度可以反映地形的高低起伏C. 等温线的闭合圈可以反映气温的变化趋势D. 等温线的数值10. 下列关于雪线和冰川融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雪线以上的地区不会有冰川存在B. 冰川融化主要发生在雪线以下的地区C. 雪线以上的地区冰川融化量大于积累量D. 雪线以下的地区冰川积累量大于融化量。
4 等高线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2018·广东执信中学调研)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1~2题。
1.位于甲地附近的某学校组织学生沿图示虚线进行郊游活动,行进过程中( )A.在乙地感受飞流直下B.在丙地欣赏峡谷风光C.在丁地远眺学校美景D.方向为由西北向东南2.该地拟修建一水库,最佳的坝址为( )A.乙处 B.丙处 C.丁处 D.戊处(2018·四川棠湖中学调研)冬半年林木向阳面受昼夜温差剧变会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收缩不同,导致树皮破裂的现象,称为冻裂。
尽管冻裂不会造成植物死亡,但能降低木材质量,并可能成为病虫害入侵的途径。
读“我国东北林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中,树木冻裂灾害最轻的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4.某晴天上午9~10点绕山巡查树木冻裂情况,光照最充足的一段路是( )A.①~②段B.②~③段C.③~④段D.④~①段(2018·珠海质检)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5~6题。
5.若M地开发攀岩运动项目,运动员安全绳的长度至少为( )A.55米B.95米C.155米D.205米6.有关图中河流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A.A河段最易发生洪涝灾害B.湖泊对B河段的影响最明显C.C河段大致自东南向西北流D.D河附近4月山歌阵阵采茶忙(2018·洛阳联考)下图为“皖南丘陵同一地区等高线、水系、聚落分布图”。
读图,完成7~8题。
7.仅从自然条件考虑,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最适合建设水库大坝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8.关于该地地理环境表述正确的是( )A.丙地降水量可能大于甲地B.B地的经济作物可能主要是茶叶、苹果等C.甲到乙河段有瀑布群D.两处山峰都能观测到甲地(2018·长春质检)某同学到郊外春游,下图是“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及“该同学行走速度图”。
等高线必刷题下图为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40米,则图中甲与乙地最小高差约为A.210米B.245米C.280米D.315米2.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观察的现象可信的是A.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B.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C.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D.发现丙所在方位地势最低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简图,该区域东面临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河流流向为A.先由南向北,再向东北B.先由西向东,再向东南C.先由东北向西南,再向南D.先由东南向西北,再向西4.图中村庄夏季能看到而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的是A.甲村B.乙村C.丙村D.丁村5.图中陡崖顶部P点A.海拔可能为450米B.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米C.可直视丙村D.距丁村的水平距离约为600米读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完成问题。
6.据图中信息可知A.朝阳峰位于甲城镇的西北方向B.该区域最大高差接近1600米C.该地区地势中间高、四周低D.③河段流速快于④河段7.若仅考虑地形图中四个村镇光照条件最好的是A.甲B.乙C.丙D.丁8.与①处相比,在②处修建水坝的明显优势是A.库容大B.移民少C.工程量小D.淹没耕地少2013年,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减灾防灾安全预警系统在我国灾害防治中的成功应用,对我国灾害防治水平的提升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地质灾害检测预警系统的应用有利于实现对地质灾害点的全覆盖。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9.图中M、N、P、Q四点高差最大的一组是A.MNB.PQC.MQD.NP10.图中隧道A.穿过等高线密集区,设计不合理B.长度大约为6000mC.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D.应建成“之”字形,以降低坡度1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于灾害的预警,是因其能A.及时发现地面变动,并传输位置信息B.实时发布灾情信息,有利于救灾减灾C.分析灾害的成因,提出相应解决措施D.根据灾害特点,模拟灾害发生的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四地最早观测到日出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13.若要拍摄以该岛主峰为背景的照片,最合适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我国某水库局部示意图,水库是良好的钓鱼场所。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春钓浅(滩),夏钓深(潭),秋钓阴,冬钓阳”是钓鱼爱好者们总结出的钓点选择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水质优劣B.水温高低C.水底地形D.水位涨落15.夏至日傍晚,某钓鱼爱好者发现太阳照射水面,波光耀眼,严重影响其观察浮漂,该钓位最可能位于A.甲B.乙C.丙D.丁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图示地区A.最高处海拔840米B.河流先流向西北再流向西C.乙村耕地面积较甲村大D.平原主要分布在西南部17.①②③④四地中A.①地发生山洪的几率最大B.②地可以看到山峰和乙村C.③地能欣赏到壮观的瀑布D.④地最适合夏季夜晚露营18.若有攀岩爱好者准备带轻质绳去陡崖处攀岩,合适的绳长最接近A.200米B.305米C.410米D.500米下图为我国某校地理社团组织学生绘制的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建筑物最终布局在甲地而不在乙地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水源B.地形C.坡向D.植被20.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A.B.C.D.某高中研究性学习小组到下面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区域实地考察。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1.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塔,在①②③④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22.小明同学沿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图中的A.B.C.D.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华北某山区古村落进行研学旅行。
该村落堪称山区院落民居的典范,村中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院落。
下图示意该村落及周边地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该古村落所处区域范围内的最大高差最可能是A.18 米B.38 米C.58 米D.78 米24.推测该古村落的景观特点是A.依山修建,南高北低B.院落小巧精致,组织紧凑C.道路宽阔,石材铺设D.房屋南北置窗,大小一致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的等高线(单位:m)图,完成下面小题。
25.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龙山位于虎山的西北方约3 km处B.龙山比虎山高至少200 mC.甲、乙两村都位于山地的向阳坡D.桥梁所在地是图示区域内海拔最低的点26.有关图中白水河及其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来自甲村的污水不可能污染到乙村B.白水河的干流大体上由东北流向西南C.站在虎山的山顶,看不见白水河干流上的桥梁D.图中的河流水源最可能来自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参考答案【答案】1.B2.C【解析】1.图示等高距是50米,甲地海拔550-600米,图中急流段高差为40m,乙地海拔300-310米;两地高差是240-300米,所以图中甲与乙地最小高差接近240米,故选B。
2.甲丁之间有一凸形坡,不能通视,A错误;山顶处没有悬崖,B错误;河谷处等高线是向高处弯曲的,所以河流急流段流向为自东向西,漂流者向西漂去,C正确;最低处位于湖泊不是丙,D错误;故选C。
【答案】3.A【解析】3.阅读地图,该图为指向标地图,依据等高线特征和指向标判别方向,图中河流先由南向北流,再向东北方向流,故A正确,BCD错误。
4.我国位于北半球,该区域东面临海,夏季日出东北方向,冬季日出东南方向。
阅读地图,甲村东南部没有山地阻挡,冬季能看到海上日出,故A错误;乙村东南部没有山地阻挡,冬季能看到海上日出,故B错误;丙村东南部有山地阻挡,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故C正确;丁村东南部没有山地阻挡,冬季能看到海上日出,故D错误;故选C。
5.阅读地图,图中陡崖顶部P点海拔在500米以上,故A错误;图中陡崖高度海拔在200--600米之间,陡崖顶部P点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米,故B正确;图中陡崖顶部P点与丙村之间有山脊相隔,不能直视丙村,故C错误;图中陡崖顶部P点距丁村的图上距离约为4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约为400米,故D错误;故选B。
【答案】6.D7.C8.A【解析】本题组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试题难度一般。
6.根据图示指向标可知甲城镇位于朝阳峰的正东方向,故A项错误。
读图可知图示等高距为200m,最高处为朝阳峰,高度在1300m-1500m之间;最低处为东部乙地附近,在100m-300m 之间,可计算该区域最大高差接近1400m,故B项错误。
根据图示等高线和河流流向可判断该地区地势为中部和东部低,南北和西部高,故C项错误。
同幅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地势越陡。
图中③处等高线较④处更为密集,即其地势更陡,由此可知③河段流速快于④河段,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选D。
7.根据图示等高线可知,位于区域中间的甲地地势较低,光照条件较差;乙地和丁地的南部和西南地势都较高,会长时间遮挡两地光照;地势较高的丙地东部、南部和西部都无遮挡,具有较好的光照条件。
故符合题意的选项为C,ABD错误。
综上所述,选C。
8.读图分析可知,①②两地皆位于山地喇叭口,都对施工有利;距离城镇距离相当,在移民和对耕地的影响上差别不大;但②地库容明显大于①地,这是其可建坝的显著优点,故符合题意的选项为A,BCD错误。
综上所述,选A。
【答案】11.A【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和地理信息技术。
9.据图可判断图中等高距为100 m,M(600 m~700 m)、N(300 m~400 m)、P(200 m~300 m)、Q(200 m~300 m),所以MQ之间的高差最大。
故选C。
10.据图可知:图中隧道从鞍部穿过,选线合理;根据比例尺可以判断隧道长度大约为4 km 左右;出入口位于鞍部的山谷地带,加之该地位于我国西南,降水集中的季节易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隧道应尽可能短,不应建成“之”字形。
故选C。
1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及时发现地面变动并传输位置信息的功能,所以A正确;而B、C、D叙述的都是GIS的功能。
故选A。
【答案】12.A13.D【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12.太阳从东边升起,③、④两地位于山的西坡,受山地影响看到日出较晚,②地在最东,但地势低,视线受东部丘顶的遮挡;①地地势高,应是最早看到日出的。
选A正确。
13.①地位于主峰上,不可能拍摄到主峰的全景照片;②地受到中间缓坡的阻挡,不能拍摄到主峰;③地位于主峰的山麓陡坡下,也不适合拍摄以主峰为背景的照片,故选D项。
【答案】14.B15.D【解析】该题考查综合思维,学生需结合生活知识和所学地理知识进行总结回顾。
14.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春钓浅(滩),夏钓深(潭),秋钓阴,冬钓阳”实质是根据鱼的习性进行垂钓的原则。
春天钓浅滩是指早仲春时阳光明媚,上下水层温差较大,鱼儿到浅滩处取暖而形成的一种节气性规律;夏钓潭是由于盛夏上层水温超过淡水鱼适温,鱼类逃热趋凉,喜欢待在深水区;秋钓阴是因为一般初秋时节沿袭夏季气候条件,气温较高,鱼喜欢待在阴凉处,形成固定的规律性;冬钓阳是由于冬天气温较低,鱼都喜欢在水的阳面晒太阳,所以冬天选择阳光直射的水面钓鱼。
据此可知,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水温的高低,故正确答案选择B。
15.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夏至日傍晚发现太阳照射水面,波光粼粼,说明垂钓者站在与太阳相对的方向,根据太阳视运动规律,夏至日傍晚日落方位为西北方,因此该地可能位于东南方,对应图中的丁地。
故正确答案选择D。
【答案】16.D17.B18.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相关知识16.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最高处海拔在900-1000米,A错;由等高线弯曲方向和河流流向相反的规律得知,图示河流先流向东,再流向东南,B错;乙村的海拔在400-500米的范围内,且坡度较陡,耕地面积应比甲村小,C错;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图中显示该区域平原主要分布在西南部,D正确。
17.①地等高线凸向低值,为山脊,发生山洪的几率小,A错;②地是平缓的山脊,可以看到更高处的山峰和无阻挡物相隔的乙村,B正确;陡崖的上方没有河流,在③地不会形成瀑布,C错;④地距河流较近,夏季可能暴发山洪,不适合露营,D错误。
18.图中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相交,根据陡崖计算公式(n-1)d≤ΔH<(n+1)d可知(n为等高线相交的条数,d为等高距),陡崖的相对高度为200-400米,应选择略大于最大值的绳长,C正确。
【答案】19.C20.D【解析】19.读“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根据指北针可以判断,甲位于向阳地带,乙处地势东高西低,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坡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