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角形外角练习题

三角形外角练习题

三角形外角练习题
三角形外角练习题

三角形的外角和练习题

1、若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2、如右图所示,若∠A=32°,∠B=45°,∠C=38°,则∠DFE=( )

A.120°

B.115°

C.110°

D.105°

3、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和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为180°,那么

与这个外角相邻的内角的度数为( )

A.30°

B.60°

C.90°

D.120°

4、已知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度数比为2:3:4,则它的最大内角的度数为( )A.90°B.110°C.100° D.120°

5、如图,x=______。

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20°,则它是( )

A.等腰直角三角形

B.一般的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钝角三角形

7、如图,△ABC中,点D在BC的延长线上,点F是AB边上一点,

延长CA到E,连EF,则∠1,∠2,∠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8、若三角形的外角中有一个是锐角,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三角

形。

9、△ABC中,若∠C-∠B=∠A,则△ABC的外角中最小的角是______

(填“锐角”、“直角”或“钝角”)。

10、如图,∠A=50°,∠B=40°,∠C=30°,则∠BDC=_______

11、如图,D是△ABC的BC边上一点,且∠1=∠2,∠3=∠4,∠BAC=63°,求∠DAC的度数。

12、如图所示,AE∥BD,∠1=95°,∠2=28°,求∠C的度数。

D

C

B

A

F

B C

A

E

D

13.图1-4-27,已知在△ABC中,AB=AC,∠A=40°,

∠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D.

求:∠ADB和∠CDB的度数.

1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5,一腰上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的差是4。求等腰三角形各边的长。

15.等腰三角形中,一个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作图解答

16.三角形三边为3,5, a,则a的范围是。

17.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25cm和10cm,第三条边与其中一边的长相等,则第三边长为。

18.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4,其中一边长为3,则腰长为

19.一个三角形周长为27cm,三边长比为2∶3∶4,则最长边比最短边长。

20.等腰三角形两边为5cm和12cm,则周长为。

2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cm,那么其腰长的范围是。

三角形证明经典题

三角形证明经典题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 解:延长AD 到E,使AD=DE ∵D 是BC 中点 ∴BD=DC 在△ACD 和△BDE 中 AD=DE ∠BDE=∠ADC BD=DC ∴△ACD ≌△BDE ∴AC=BE=2 ∵在△ABE 中 AB-BE <AE <AB+BE ∵AB=4 即4-2<2AD <4+2 1<AD <3 ∴AD=2 1.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 CD AB 延长CD 与P ,使D 为CP 中点。连接AP,BP ∵DP=DC,DA=DB ∴ACBP 为平行四边形 又∠ACB=90 ∴平行四边形ACBP 为矩形 ∴AB=CP=1/2AB 2.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 A D B C

证明:连接BF 和EF ∵ BC=ED,CF=DF,∠BCF=∠EDF ∴ 三角形BCF 全等于三角形EDF(边角边) ∴ BF=EF,∠CBF=∠DEF 连接BE 在三角形BEF 中,BF=EF ∴ ∠EBF=∠BEF 。 ∵ ∠ABC=∠AED 。 ∴ ∠ABE=∠AEB 。 ∴ AB=AE 。 在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中 AB=AE,BF=EF, ∠ABF=∠ABE+∠EBF=∠AEB+∠BEF=∠AEF ∴ 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全等。 ∴ ∠BAF=∠EAF (∠1=∠2)。 3.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 过C 作CG ∥E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G CG ∥EF ,可得,∠EFD =CGD DE =DC ∠FDE =∠GDC (对顶角) ∴△EFD ≌△CGD EF = CG B A C D F 2 1 E

三角形的证明测试题(最新版含答案)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检测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命题: ①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重合;②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③等腰三角形的最短边是底边;④等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都相等; ⑤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在△ABC 中,∠BAC =90°,AB =3,AC =4.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则BD 的长为( ) A.157 B. 125 C. 207 D.215 3. 如图,在△ABC 中,,点D 在AC 边上,且 , 则∠A 的度数为() A. 30° B. 36° C. 45° D. 70° 4.(2015?湖北荆门中考)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8或10 B.8 C.10 D.6或12 5.如图,已知, , ,下列结论: ①;② ; ③ ;④△ ≌△ . 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在△ABC 中,∠A ∶∠B ∶∠C =1∶2∶3,最短边cm , 则最长边AB 的长是() A.5 cm B.6cm C.5cm D.8 cm 7.如图,已知, ,下列条件 能使△≌△的是( ) A. B. C. D.三个答案都是 8.(2015·陕西中考)如图,在△ABC 中,∠A =36°,AB =AC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若在边AB 上截取BE =BC ,连接DE ,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题(含答案) 1.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111749AD 是整数,求AD 解:延长AD 到E,使AD=DE ∵D 是BC 中点∴BD=DC 在△ACD 和△BDE 中 AD=DE ∠BDE=∠ADCBD=DC ∴△ACD ≌△BDE ∴AC=BE=2∵在△ABE 中AB-BE <AE <AB+BE ∵AB=4即 4-2<2AD <4+21<AD <3∴AD=2 2.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 CD AB 延长CD 与P ,使D 为CP 中点。连接AP,BP ∵DP=DC,DA=DB ∴ACBP 为平行四边形又∠ACB=90∴平行四边形ACBP 为矩形 ∴AB=CP=1/2AB 3.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 4. 5. 证明:连接BF 和EF ∵BC=ED,CF=DF,∠BCF=∠EDF ∴三角形BCF 全等于三角形EDF(边角边)∴BF=EF,∠CBF=∠DEF 连接BE 在三 角形BEF 中,BF=EF ∴∠EBF=∠BEF 。 ∵∠ABC=∠AED 。∴∠ABE=∠AEB 。∴AB=AE 。在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中 AB=AE,BF=EF,∠ABF=∠ABE+∠EBF=∠AEB+∠BEF=∠AEF ∴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全等。∴∠BAF=∠ EAF(∠1=∠2)。 6.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 A D B C

过C 作CG ∥E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GCG ∥EF ,可得,∠EFD =CGD DE =DC ∠FDE =∠GDC (对顶角)∴△EFD ≌△CGD EF =CG ∠CGD =∠EFD 又EF ∥AB ∴∠EFD =∠1∠1=∠2 ∴∠CGD =∠2∴△AGC 为等腰三角形,AC =CG 又EF =CG ∴EF =AC 7. 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 C 证明:延长AB 取点E ,使AE =AC ,连接DE ∵AD 平分∠BAC ∴∠EAD =∠CAD ∵AE =AC ,AD =AD ∴△AED ≌△ACD (SAS ) ∴∠E =∠C ∵AC =AB+BD ∴AE =AB+BD ∵AE =AB+BE ∴BD =BE ∴∠BDE =∠E ∵∠ABC =∠E+∠BDE ∴∠ABC =2∠E ∴∠ABC =2∠C 8. 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AE=AD+BE 证明: 在AE 上取F ,使EF =EB ,连接CF ∵CE ⊥AB ∴∠CEB =∠CEF =90° ∵EB =EF ,CE =CE ,∴△CEB ≌△CEF ∴∠B =∠CFE ∵∠B +∠D =180°,∠CFE +∠CFA =180° ∴∠D =∠CFA ∵AC 平分∠BAD ∴∠DAC =∠FAC ∵AC =AC ∴△ADC ≌△AFC (SAS ) ∴AD =AF ∴AE =AF +FE =AD +BE 9.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求证:BC=AB+DC 。 在BC 上截取BF=AB ,连接EF ∵BE 平分∠ABC ∴∠ABE=∠FBE 又∵BE=BE ∴⊿ABE ≌⊿FBE (SAS ) ∴∠A=∠BFE ∵AB//CD ∴∠A+∠D=180o ∵∠BFE+∠CFE=180o ∴∠D=∠CFE 又∵∠DCE=∠FCECE 平分∠BCDCE=CE ∴⊿DCE ≌⊿FCE (AAS )∴CD=CF ∴BC=BF+CF=AB+CD 10. 已知:AB//ED ,∠EAB=∠BDE ,AF=CD ,EF=BC ,求证:∠F=∠C AB ‖ED ,得:∠EAB+∠AED=∠BDE+∠ABD=180度, ∵∠EAB=∠BDE , B A C D F 2 1 E D C B A F E A

三角形的证明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提高训练 9.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2 + J 3,腰长为1,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_________________ . 12 .已知:如图,AB = AC,/A= 36°,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D,则下列结论:①/C= 72。:②总。是/AB C 的平分线;③AAB D 是等腰三角形;④ABCD 是等腰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3 .如图,已知在 AABC 中,AB = AC,/C= 30°,AB±AD,AD = 10 .以长为1、 . 2、2 ,5、3,中的三条线段为边长可以构成 个直角三角形 . (11题图) 二计算题 11 .如图,在△AEC,/C= 90° ZB= 15°,AB 的中垂线DE 交EC 于D,E 为垂足,若BD = 10 cm,^ UAC 等 于( )A. 10 cm B. 8 cm C. 5cm D. 2. 5cm 3 cm,_KU AC 的长等于( ) A. 2 2 cm B. 2.3 cm C. 3 2 cm D. 3 .. 3 cm (13题图) 14.如图,加条件能满足 AAS 来判断/ AC*/ABE 的条件是( A. / AEB = / ADC / C = / D B.Z AEB = / ADC CD = BE C. AC = AB AD = AE D . AC = AB / C =/ B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在△ ABD 和厶ACE 中,有下列四个论断:① AB= AC;②AD= AE ;③/ B =Z C ;④BD= CE 请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 下的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判断(000^0的形式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在△ ABC 中,AD= DE AB= BE,/ A = 80° 则/ DE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题图) (3题图) (4题图) 4.如图,/ AO =/ BO =15°,PC// OA PDLOA 若 PC = 4,贝U PD= . 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 30°,则其顶角的度数为 _________________ 度. 6. 已知:如图,在厶ABC 中,AB=15m AC=12m AD 是/ BAC 的外角平分线,DE// AB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 E ,那么CE= _cm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人。是厶ABC 的中线,/ ADC= 45°,把△ ADC 沿 AD 对折,点 C 落在C 的位置,如果 BC=2, _则BC' = ______________ &在联欢晚会上,有 A 、B 、C 三名同学站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上,他们在玩一个游戏,要求在他们中间放一个木 ABC (6题图) (7题 (12题 图)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题(含问题详解)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50题(含答案) 1.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 解:延长AD 到E,使AD=DE ∵D 是BC 中点 ∴BD=DC 在△ACD 和△BDE 中 AD=DE ∠BDE=∠ADC BD=DC ∴△ACD ≌△BDE ∴AC=BE=2 ∵在△ABE 中 AB-BE <AE <AB+BE ∵AB=4 即4-2<2AD <4+2 1<AD <3 ∴AD=2 2.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 CD AB 延长CD 与P ,使D 为CP 中点。连接AP,BP ∵DP=DC,DA=DB ∴ACBP 为平行四边形 又∠ACB=90 ∴平行四边形ACBP 为矩形 A D B C

∴AB=CP=1/2AB 3.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 证明:连接BF 和EF ∵ BC=ED,CF=DF,∠BCF=∠EDF ∴ 三角形BCF 全等于三角形EDF(边角边) ∴ BF=EF,∠CBF=∠DEF 连接BE 在三角形BEF 中,BF=EF ∴ ∠EBF=∠BEF 。 ∵ ∠ABC=∠AED 。 ∴ ∠ABE=∠AEB 。 ∴ AB=AE 。 在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中 AB=AE,BF=EF, ∠ABF=∠ABE+∠EBF=∠AEB+∠BEF=∠AEF ∴ 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全等。 ∴ ∠BAF=∠EAF (∠1=∠2)。 4.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 过C 作CG ∥E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G CG ∥EF ,可得,∠EFD =CGD DE =DC ∠FDE =∠GDC (对顶角) B A C D F 2 1 E

初中数学三角形证明题练习及答案

三角形证明题练习 1.如图,在△ABC 中,∠C=9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与D ,交BC 于E ,连接AE ,若CE=5,AC=12,则BE 的长是( ) 2.如图,在△ABC 中,AB=AC ,∠A=36°,BD 、CE 分别是∠ABC 、∠BCD 的角平分线,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 3.如图,在△ABC 中,AD 是它的角平分线,AB=8cm ,AC=6cm ,则 S △ABD :S △ACD =( ) 4.如图,在△ABC 中,AB=AC ,∠A=4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连接BE ,则∠CBE 的度数 为( ) 5.如图,在△ABC 中,AB=AC ,且D 为BC 上一点,CD=AD ,AB=BD ,则∠B 的度数为( ) 6.如图,点O 在直线AB 上,射线OC 平分∠AOD ,若∠AOC=35°,则∠BOD 等于( ) 7.如图,在△ABC 中,∠ACB=90°,BA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边于D ,若AB=10,AC=5,则图中等于60°的角的个数是( ) 8.如图,已知BD 是△ABC 的中线,AB=5,BC=3,△ABD 和△BCD 的周长的差是( ) 9.在Rt △ABC 中,如图所示,∠C=90°,∠CAB=60°,AD 平分∠CAB ,点D 到AB 的距离DE=3.8cm ,则BC 等于( ) A . 13 B . 10 C . 12 D . 5 A . 5个 B . 4个 C . 3个 D . 2个 A . 4:3 B . 3:4 C . 16:9 D . 9:16 A . 70° B . 80° C . 40° D . 30° A . 30° B . 36° C . 40° D . 45° A . 145° B . 110° C . 70° D . 35° A . 2 B . 3 C . 4 D . 5 A . 2 B . 3 C . 6 D . 不能确定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100题

1.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 2.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 CD AB 3.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 4.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 A D B C B A C D F 2 1 E

5.已知:AD平分∠BAC,AC=AB+BD,求证:∠B=2∠C 6.已知:AC平分∠BAD,CE⊥AB,∠B+∠D=180°,求证:AE=AD+BE 7.已知:AB=4,AC=2,D是BC中点,AD是整数,求AD 8.已知:D是AB中点,∠ACB=90°,求证: 1 2 CD AB A D B C C D B A

9.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 10.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 11. 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C 12. 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 AE=AD+BE B A C D F 2 1 E C D B A

12. 如图,四边形ABCD中,AB∥DC,BE、CE分别平分∠ABC、∠BCD,且点E在AD上。 求证:BC=AB+DC。 13.已知:AB//ED,∠EAB=∠BDE,AF=CD,EF=BC,求证:∠F=∠C 14.已知:AB=CD,∠A=∠D,求证:∠B=∠C D C B A F E A B C D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试题50道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试题50道 1. (已知:如图,E,F 在AC 上,AD ∥CB 且AD =CB ,∠D =∠B . 求证:AE =C F . 【答案】∵AD ∥CB ∴∠A=∠C 又∵AD=CB ,∠D=∠B ∴△ADF ≌△CBE ∴AF=CE ∴AF+EF=CE+EF 即AE=CF 2. 已知:如图,∠ABC =∠DCB ,BD 、C A 分别是∠ABC 、∠DCB 的平分线.求证:AB =DC 证明:在△ABC 与△DCB 中 (ABC DCB ACB DBC BC BC ∠=∠?? ∠=∠??=? 已知)(公共边)(∵AC 平分∠BCD ,BD 平分∠ABC ) ∴△ABC ≌△DCB ∴AB =DC 3. 如图,点D ,E 分别在AC ,AB 上. (1) 已知,BD =CE ,CD=BE ,求证:AB=AC ; (2) 分别将“BD=CE ”记为①,“CD=BE ” 记为②,“AB=AC ”记为③.添加条件①、③,以②为结论构成命题1,添加条件②、③以①为结论构成命题2.命题1是命题2的 命题,命题2是 命题.(选择“真”或“假”填入空格).

【答案】 (1) 连结BC,∵BD=CE,CD=BE,BC=CB. ∴△DBC≌△ECB (SSS) ∴∠DBC =∠ECB ∴AB=AC (2) 逆,假; 4. 如图,在□ABCD中,分别延长BA,DC到点E,使得AE=AB,CH=CD,连接EH,分别交AD,BC于点F,G。求证:△AEF≌△CHG. 【答案】证明:∵□ABCD ∴ AB=CD,∠BAD=∠BCD AB∥CD ∴∠EAF=∠HCG ∠E=∠H ∵ AE=AB,CH=CD ∴ AE=CH ∴△AEF≌△CHG. 5. 如图,点A、F、C、D在同一直线上,点B和点E分别在直线AD的两侧,且AB=DE,∠A=∠D,AF=DC.求 证:BC∥EF.

三角形的证明练习题

《三角形的证明》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50°,则顶角为. 2.已知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分别是3和6,则它的周长等于. 3. 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命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在△ABC中,已知AB=AC,AD是中线,∠B=70°,BC=15cm, 则∠BAC=,∠DAC=,BD=cm; 5. 已知,如图,O是△ABC的∠ABC.∠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 OD∥AB交BC于D,OE∥AC交BC于E,若BC = 10,则△ODE 的周长为.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6.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与底边的比是1∶2,则它的顶角等于() °°°° 7.下列两个三角形中,一定全等的是() A.有一个角是40°,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两个等边三角形 C.有一个角是100°,底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有一条边相等,有一个内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8. 到△ABC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ABC的() A.三边中线的交点 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边上高的交点 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9. △ABC中,∠A∶∠B∶∠C=1∶2∶3,CD⊥AB于点D若BC=a,则AD等于()

2 1 2 3 2 3 3 10. 如图,△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且BD=BC=AD, 则∠A的度数为() °°°° 三、解答题(共30分): 11.已知: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AC=BC,∠ACB=90°,直线l经过点C(点A、B都在直线l的同侧),AD⊥l,BE⊥l,垂足分别为D、E. 求证:△ADC≌△CEB. (7分) 12.已知:如图,点D是△ABC内一点,AB=AC,∠1=∠2. 求证:AD平分∠BAC.(10分) 13. 如图,△ABC中,点O是∠BAC与∠ABC的平分线的交点,过O作与BC平 行的直线分别交AB、AC于D、E.已知△ABC的周长为15,BC的长为6, 求 △ADE的周长. (13分) A B C D C B A E O D

三角形证明难题

N O B A C M N O B C A M m F E C B A P 全等的证明专训 例1:在Rt △ACB 中,AC=BC,点O 是斜边AB 的中点,,将一个直角的顶点放在点O 处,两直角边分别交AC 、BC 于M 、N (1)求证:CM+CN=AC (2) 若点M 、N 分别在AC 、CB 的延长线上,其它条件不变,问(1)中的结论还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例2. 在△ABC 中,AB=AC,AC ⊥AB,,过点C 做AB 的平行线m ,取直线BC 上一点P ,连接AP ,过P 做AP 的垂线,交直线m 于点E ,再过点P 做BC 的垂线,交直线AC 于点F , (1)如图1,点F 在线段CA 的延长线上时,求证:CF-CE=AC

m F E C B A P F E C B A P (2) 点F 在线段CA 的上时, A C 、CE 、CF 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为 (3)点F 在线段AC 的延长线上时, AC 、CE 、CF 三条线段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说明理由。 例3. 如图:在△ACB 中,∠BAC=90°,AB=AC, 分别过B 、C 两点做过点A 的直线的垂线,垂足为D 、E , (1)如图当D 、E 两点在直线BC 的同侧时,求证:BD+CE=DE. (2) 如图当D 、E 两点在直线BC 的两侧时,BD 、CE 、DE 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为

H M F B C A D E 例4. 如图:在∠EAF 的平分线上取点B 做BC ⊥AF 于点C ,在直线AC 上取一动点P,顺时针做∠PBQ=2∠ABC,另一边交AE 于点Q, (1) 当点P 在点A 右侧时,求证:AQ+AP=2AC (2) 当点P 在点A 左侧时,AQ 、AP 、AC 三条线段的数 量关系为 例5. 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AB ⊥BC,AD=CD,∠C=60°,DH ⊥BC 于点H,点E 是BC 上一点,连接AE,将△ABE 沿AE 翻折,点B 落在点F 处,射线EF 交CD 所在直线于点M , (1)若点M 在CD 边上时求证:FM-DM=CH

全等三角形证明100题(经典)

1: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 AD 是整数,求AD 长。 2: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 CD AB :3: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 :4: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 A D B C B A C D F 2 1 E

5: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AE=AD+BE : 6:.: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求证:BC=AB+DC 。 7:P 是∠BAC 平分线AD 上一点,AC>AB ,求证:PC-PB

9:已知,E 是AB 中点,AF=BD ,BD=5,AC=7,求DC 10:如图,在△ABC 中,BD =DC ,∠1=∠2,求证:AD ⊥BC . 11:如图,OM 平分∠POQ ,MA ⊥OP ,MB ⊥OQ ,A 、B 为垂足,AB 交OM 于点N . 求证:∠OAB =∠OBA : F A E D C B

12:如图①,E、F分别为线段AC上的两个动点,且DE⊥AC于E,BF⊥AC于F,若AB=CD,AF=CE,BD交AC于点M. (1)求证:MB=MD,ME=MF (2)当E、F两点移动到如图②的位置 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能否成 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 明理由. 13:已知:如图,DC∥AB,且DC=AE,E为AB的中点, (1)求证:△AED≌△EBC. (2)观看图前,在不添辅助线的情况下,除△EBC外,请再写出两个与△AED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证明): 14:如图:DF=CE,AD=BC,∠D=∠C。求证:△AED≌△BFC。 O E D C B A F E D C B A

201654三角形的证明练习题

E D A B A D E E D A B C 垂直平分线 1、如图,在△ABC 中,∠C = 90°,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 1)则BD = ; 2)若∠B = 40°,则∠BAC = °,∠DAB = °, ∠DAC = °,∠CDA = °; 3)若AC= 4, BC = 5,则DA + DC = __ ,△ACD 的周长为 __ 。 2、如图,DE 为△ABC 的AB 边的垂直平分线,D 为垂足,DE 交BC 于E , AC = 5,BC = 8,求:△AEC 的周长。 3、在△ABC 中,AB = 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D ,△ABC 和△DBC 的周长分别是60cm 和38cm ,求AB 、BC 。 4、已知:△ABC 中,AB=AC ,AD 是BC 边上的中线,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D 于O 。 求证:OA=OB=OC . 角平分线 1、如图,在△ABC 中,∠ACB=90°,BE 平分∠ABC ,DE ⊥AB 于D ,如果AC=3 cm ,那么AE+DE 等于( ) A.2 cm B.3 cm C.4 cm D.5 cm 7、(1)如图4,点P 为△ABC 三条角平分线交点,PD ⊥AB ,PE ⊥BC ,PF ⊥AC ,则PD______PE______PF. (2)如图5,P 是∠AOB 平分线上任意一点,且PD=2cm ,若使PE=2cm ,则PE 与OB 的关系是__________.

图4 图5 2、如图,CD ⊥AB ,BE ⊥AC ,垂足分别为D 、E ,BE 、CD 相交于O ,∠1 =∠2,求证:OB = OC 。 3、如图,E 是线段AC 上的一点,AB ⊥EB 于B ,AD ⊥ED 于D ,且∠1 =∠2,CB = CD 。 求证:∠3 =∠4。 4、如图,在△ABC 中,AC = BC ,∠C = 90°,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垂足为E 。 (1)已知CD = 4cm ,求AC 的长;(2)求证:AB = AC + CD 。 5、 如右图,已知BE ⊥AC 于E ,CF ⊥AB 于F ,BE 、CF 相交于点D ,若BD=CD 。 求证:AD 平分∠BAC 。 6、如图,在△ABC 中,BE ⊥AC ,AD ⊥BC ,AD 、BE 相交于点P ,AE = BD 。 求证:P 在∠ACB 的角平分线上。 21O E D A B C E D A B C P C B A D E 2 3 1E D A B C 4

全等三角形三种证明方法经典例题

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 典型例题: 知识点一:全等三角形判定1 例1:如图,在△AFD 和△EBC 中,点A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有下面四个论断:(1)AD =CB ;(2)AE =CF ;(3)DF =BE ;(4)AD ∥BC 。请将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编一道证明题,并写出证明过程。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一方面考查证明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关系,另一方面考查全等三角形判定1中的三边对应关系。 2)解题思路: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首先确定命题的条件为三边对应相等,而四个论断中有且只有三个条件与边有关,因此应把论断中的(1)(2)(3)作为条件,来证明论断(4)。在证明全等之前,要先证明三边分别对应相等。 ; 解答过程: 已知:如图,在△AFD 和△EBC 中,点A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AD =CB ,AE =CF ,DF =BE 。求证:AD ∥BC 。 证明:∵AE =CF ∴AE +EF =CF +EF ∴AF =CE 在△AFD 和△CEB 中, ∵ & ∴△AFD ≌△EBC (SSS ) ∴∠A =∠C ∴AD ∥BC 解题后的思考:在运用全等三角形判定1判断三角形全等时,一定要找准三边的对应关系,然后给出证明。 小结:本例题一方面考查了命题的书写与证明,另一方面通过本题的严格证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规范了三角形全等证明题的书写。 知识点二:全等三角形判定2 AD CB AF CE DF BE =??=? ?=?

例2:已知:如图,是和的平分线,。 * 求证:(1)△OAB ≌△OCD ;(2)。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判定2中的对应关系。 2)解题思路: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在证明三角形全等之前,要先证明两边及夹角分别对应相等。 解答过程:证明:(1)∵OP 是和的平分线, ∴∠AOP =∠COP ,∠BOP =∠DOP ∴∠AOP -∠BOP =∠COP -∠DOP < ∴∠AOB =∠COD 在△OAB 和△OCD 中, ∵ ∴△OAB ≌△OCD (SAS ) (2)由(1)知△OAB ≌△OCD ∴AB =CD 解题后的思考:在判断三角形全等时,一定要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2,找准对应边和对应角。 . 例3:已知:如图,AB ∥CD ,AB =CD ,求证:AD ∥BC ,AD =BC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判定2的应用。 2)解题思路: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在证明三角形全等之前,要先将用于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准备好。即如何由已知条件证明出两边和一角相等,以及如何用上AB ∥CD 这个条件。 解答过程: 连接BD ∵ AB ∥CD 、 OP AOC ∠BOD ∠OA OC OB OD ==,AB CD =AOC ∠BOD ∠OA OC AOB COD OB OD =?? ∠=∠??= ?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题(含答案) 1.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111749AD 是整数,求AD 解:延长AD 到E,使AD=DE ∵D 是BC 中点 ∴BD=DC 在△ACD 和△BDE 中 AD=DE ∠BDE=∠ADC BD=DC ∴△ACD ≌△BDE ∴AC=BE=2 ∵在△ABE 中 AB-BE <AE < AB+BE ∵AB=4 即4-2<2AD <4+2 1<AD <3 ∴AD=2 2.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 CD AB 延长CD 与P ,使D 为CP 中点。连接AP,BP ∵DP=DC,DA=DB ∴ACBP 为平行四边形 又∠ACB=90 ∴平行四边形ACBP 为矩形 ∴AB=CP=1/2AB 3.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 证明:连接BF 和EF ∵ BC=ED,CF=DF,∠BCF=∠EDF ∴ 三角形BCF 全等于三角形EDF(边角边) ∴ BF=EF,∠ CBF=∠DEF 连接BE 在三角形BEF 中,BF=EF ∴ ∠EBF=∠BEF 。 ∵ ∠ABC=∠AED 。 ∴ ∠ABE=∠AEB 。 ∴ AB=AE 。在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中 AB=AE,BF=EF,∠ABF=∠ABE+∠EBF=∠AEB+∠BEF=∠AEF ∴ 三角形ABF 和三角形AEF 全等。∴ A D B C

∠BAF=∠EAF (∠1=∠2)。 4.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 过C 作CG∥E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G CG∥EF,可得,∠EFD=CGD DE =DC ∠FDE=∠GDC(对顶角)∴△EFD≌△CGD EF =CG ∠CGD=∠EFD 又EF∥AB ∴∠EFD=∠1 ∠1=∠2 ∴∠CGD=∠2∴△AGC 为等腰三角形,AC =CG 又 EF =CG ∴EF =AC 5. 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 C 证明:延长AB 取点E ,使AE =AC ,连接DE ∵AD 平分∠BAC ∴∠EAD =∠CAD ∵AE =AC ,AD =AD ∴△AED ≌△ACD (SAS ) ∴∠E =∠C ∵AC =AB+BD ∴AE =AB+BD ∵AE =AB+BE ∴BD =BE ∴∠BDE =∠E ∵∠ABC =∠E+∠BDE ∴∠ABC =2∠E ∴∠ABC =2∠C 6. 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AE=AD+BE 证明: 在AE 上取F ,使EF =EB ,连接CF ∵CE ⊥AB ∴∠CEB =∠CEF =90° ∵EB =EF ,CE =CE , ∴△CEB ≌△CEF ∴∠B =∠CFE ∵∠B +∠D =180°,∠CFE +∠CFA =180° ∴∠D =∠CFA ∵AC 平分∠BAD ∴∠DAC =∠FAC ∵AC =AC ∴△ADC ≌△AFC (SAS ) ∴AD =AF ∴AE =AF +FE =AD +BE 7.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求证: BC=AB+DC 。 在BC 上截取BF=AB ,连接EF ∵BE 平分∠ABC ∴∠ABE=∠FBE 又∵BE=BE ∴⊿ABE ≌⊿FBE (SAS ) ∴∠A=∠BFE ∵AB//CD ∴∠A+∠D=180o∵∠BFE+∠CFE=180o ∴∠D=∠CFE 又∵∠DCE=∠FCE CE 平分∠BCD CE=CE ∴⊿DCE ≌⊿FCE (AAS )∴CD=CF B A C D F 2 1 E A

北师大八年级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难题训练

(2)如图2,已知△ABC是特异三角形,且∠A=30°,∠B为钝角,求出所有可能的∠B的度数。 (3)如图3,△ABC是一个腰长为2的等腰锐角三角形,且它是特异三角形,若它的顶角度数为整数,请求出其特异线的长度;若它的顶角度数不是整数,请直接写出顶角度数。 3、如图①,OA =2,OB =4,以A点为顶点、AB为腰在第三象限作等腰直角△ABC. (1)点C的坐标为___; (2)如图②,P是y轴负半轴上一个动点,当P点向y轴负半轴向下运动时,若以P为直角顶点,PA为腰作等腰直角△APD,过点D作DE ⊥x轴于点E,则OP ?DE的值为___; (3)如图③,已知点F坐标为(?4,?4),当G在y轴运动时,作等腰直角△FGH,并始终保持∠GFH=90°,FG与y轴交于点G(0,m),FH与x轴交于点H(n,0),则m与n的关系为___.

4、如图,△ABC中,∠C=90°,AB =10cm,BC =6cm,若动点P从点C 开始,按C→A→B→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 (1)出发2秒后,求△ABP的周长。 (2)当t为几秒时,BP平分∠ABC ? (3)问t为何值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4)另有一点Q,从点C开始,按C→B→A→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P、Q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当t为何值时,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5、已知:在△ABC中,∠ABC =90°,点E在直线AB上,ED与直线AC垂直,垂足为D,且点M为EC中点,连接BM,DM. (1)如图1,若点E在线段AB上,探究线段BM与DM及∠BMD与∠BCD 所满足的数量关系,并直接写出你得到的结论; (2)如图2,若点E在BA延长线上,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3)若点E在AB延长线上,请你根据条件画出相应的图形,并直接写出线段BM与DM及∠BMD与∠BCD所满足的数量关系。 三、名校+直升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及答案

中考数学专练三角形的专题 1.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 1.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 CD AB 2.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 3.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 EF=AC A D B C

4. 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C 5. 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 AE=AD+BE 6.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 A D B C B A C D F 2 1 E C D B A

7.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 CD AB 8.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 9.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 10. 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C 11. 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 AE=AD+BE B A C D F 2 1 E C D B A

12.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求证:BC=AB+DC 。 13.已知:AB//ED ,∠EAB=∠BDE ,AF=CD ,EF=BC ,求证:∠F=∠C 14. 已知:AB=CD ,∠A=∠D ,求证:∠B=∠C D C B A F E

三角形的证明-练习题

A B P C D O (7题图) ( 6题图)(11题图) 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提高训练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ABD和△ACE中,有下列四个论断:①AB=AC;②AD=AE;③∠B=∠C;④BD=CE 请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判断(⊙⊙⊙→⊙的形式写出来). 2.如图,在△ABC中,AD=DE,AB=BE,∠A=80°则∠DEC=. 3.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AB=AC+CD,则∠B与∠C的关系是. (2题图)(3题图)(4题图) 4.如图,∠AOP=∠BOP=15°,PC∥OA,PD⊥OA,若PC=4,则PD=. 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其顶角的度数为度. 6.已知:如图,在△ABC中,AB=15m,AC=12m,AD是∠BAC的外角平分线,DE∥AB交AC的延长线于点E,那么CE= cm.7.如图,AD是△ABC的中线,∠ADC=45°,把△ADC沿AD对折,点C落在C/的位置,如果BC=2,则BC′= .8.在联欢晚会上,有A、B、C三名同学站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上,他们在玩一个游戏,要求在他们中间放一个木凳,使他们抢坐到凳子的机会相等,试想想凳子应放在△ABC的三条线的交点最适当. 9.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3,腰长为1,则其底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 10.以长为1、2、2 、5、3,中的三条线段为边长可以构成个直角三角形. 二计算题 11.如图,在△ABC,∠C=90°,∠B=15°,AB的中垂线DE交BC于D,E为垂足,若BD=10cm,则AC等于()A.10cmB.8cmC.5cmD.2.5cm 12.已知:如图,AB=AC,∠A=36°,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则下列结论:①∠C=72°;②BD是∠ABC的平分线;③△ABD是等腰三角形;④△BCD是等腰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13.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C=30°,AB⊥AD,AD=3cm,则AC的长等于() A.2 2cmB.3 2cmC.2 3cmD.3 3cm 14.如图 ,加条件能满足AAS来判断⊿ACD≌⊿ABE的条件是() A.∠AEB = ∠ADC ∠C = ∠D B.∠AEB = ∠ADC CD = BE C.AC = AB AD = AE D.AC = AB ∠C =∠B A B C D E A B C D (14题图) (12题图) (13题图)

平面几何:有关三角形五心的经典试题及证明

平面几何:有关三角形五心的经典试题 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内心及旁心,统称为三角形的五心. 一、外心. 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简称外心.与外心关系密切的有圆心角定理和圆周角定理. 例1.过等腰△ABC 底边BC 上一点P 引PM ∥CA 交AB 于M ;引PN ∥BA 交 AC 于N .作点P 关于MN 的对称点P ′.试证:P ′点在△ABC 外接圆上. (杭州大学《中学数学竞赛习题》) 分析:由已知可得MP ′=MP =MB ,NP ′=NP =NC ,故点M 是△P ′BP 的外心,点 N 是△P ′PC 的外心.有 ∠BP ′P =21∠BMP =21∠BAC , ∠PP ′C =21∠PNC =2 1 ∠BAC . ∴∠BP ′C =∠BP ′P +∠P ′PC =∠BAC . 从而,P ′点与A ,B ,C 共圆、即P ′在△ABC 外接圆上. 由于P ′P 平分∠BP ′C ,显然还有 P ′B :P ′C =BP :PC . 例2.在△ABC 的边AB ,BC ,CA 上分别取点P ,Q ,S .证明以△APS ,△BQP , △CSQ 的外心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 (B ·波拉索洛夫《中学数学奥林匹克》) 分析:设O 1,O 2,O 3是△APS ,△BQP , △CSQ 的外心,作出六边形 O 1PO 2QO 3S 后再由外 心性质可知 ∠PO 1S =2∠A , ∠QO 2P =2∠B , ∠SO 3Q =2∠C . ∴∠PO 1S +∠QO 2P +∠SO 3Q =360°.从而又知∠O 1PO 2+ ∠O 2QO 3+∠O 3SO 1=360° 将△O 2QO 3绕着O 3点旋转到△KSO 3,易判断△KSO 1≌△O 2PO 1,同时可 得△O 1O 2O 3≌△O 1KO 3. ∴∠O 2O 1O 3=∠KO 1O 3=2 1 ∠O 2O 1K =21 (∠O 2O 1S +∠SO 1K ) =21 (∠O 2O 1S +∠PO 1O 2) =2 1 ∠PO 1S =∠A ; 同理有∠O 1O 2O 3=∠B .故△O 1O 2O 3∽△ABC . A B C P P M N 'A B C Q K P O O O ....S 12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