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六讲 中断系统和程序中断方式
- 格式:ppt
- 大小:298.00 KB
- 文档页数:25
第一讲:第六章I/O接口原理-接口、端口、编址回顾:微机系统的层次结构,CPU、主机、接口电路及外部设备之间的结构关联,输入/输出的一般概念。
重点和纲要:微机系统主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包括I/O端口的寻址方式,输入/输出的传送控制方式。
讲授内容:6. 1 输入/输出数据的传输控制方式一、输入/输出的一般概念1.引言输入/输出是微机系统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
输入/输出设备称为外部设备,与存储器相比,外部设备有其本身的特点,存储器较为标准,而外部设备则比较复杂,性能的离散性比较大,不同的外部设备,其结构方式不同,有机械式、电动式、电子式等;输入/输出的信号类型也不相同,有数字信号,也有模拟信号;有电信号,也有非电信号;输入/输出信息的速率也相差很大。
因此,CPU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技术比较复杂。
CPU与外设之间的信息交换,是通过它们之间接口电路中的I/O端口来进行的,由于同一个外部设备与CPU之间所要传送的信息类型不同,方向不同,作用也不一样(例如数据信息、状态信息、控制信息、输入/输出等),所以接口电路中可以设置多个端口来分别处理这些不同的信息。
2.输入/输出端口的寻址方式微机系统采用总线结构形式,即通过一组总线来连接组成系统的各个功能部件(包括CPU、内存、I/O端口),CPU、内存、I/O端口之间的信息交换都是通过总线来进行的,如何区分不同的内存单元和I/O端口,是输入/输出寻址方式所要讨论解决的问题。
根据微机系统的不同,输入/输出的寻址方式通常有两种形式:(1).存储器对应的输入、输出寻址方式这种方式又称为存储器统一编址寻址方式或存储器映象寻址方式。
方法:把外设的一个端口与存储器的一个单元作同等对待,每一个I/O端口都有一个确定的端口地址,CPU与I/O端口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存储单元的读写过程一样,内存单元与I/O端口的不同,只在于它们具有不同的的地址。
计算机组成原理模拟题一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5分)1.[-0]反表示为__________(用8位二进制表示)。
答案:题型:填空题知识点:2.1数值数据的表示难度:12.移码常用来表示浮点数的部分。
答案:阶码题型:填空题知识点:2.2机器数的定点表示与浮点表示难度:23.(2947)10=(_________________)8421码答案:题型:填空题知识点:2.4十进制数和数串的表示难度:14.若某一数据为10101101,采用奇校验,其校验位为______。
答案:0题型:填空题知识点:2.6数据校验码难度:25.已知某汉字的国标码为394AH,其机内码为_______H。
答案:B9CA题型:填空题知识点:2.3非数值数据的表示难度:36.寄存器寻址时,操作数在__________中。
答案:题型:填空题知识点:3.2寻址技术难度:17.对于自底向上生成的堆栈,出栈时应先_______。
答案:+1题型:填空题知识点:3.3堆栈和堆栈操作难度:28.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的英文缩写为_____。
答案:CISC题型:填空题知识点:3.5指令系统的发展难度:29.运算器的基本功能是实现算术和________运算。
答案:逻辑题型:填空题知识点:4.9运算器的基本组成与实例难度:110.算术右移一位相当于_____。
答案:题型:填空题知识点:4.3带符号数的移位和舍入操作难度:211.一个512KB的存储器,其地址线应有_______根。
答案:19题型:填空题知识点:5.4主存储器的连接与控制难度:212.在字段编码法中,应将的微命令安排在同一字段内。
答案:题型:填空题知识点:6.4微程序控制原理难度:313.完成一条机器指令的一系列微指令的有序集合称为。
答案:微程序题型:填空题知识点:6.4微程序控制原理难度:214.常见的软拷贝输出设备为__________。
答案:显示器题型:填空题知识点:8.10显示设备难度:115.在中断服务程序中,保护和恢复现场之前需要____中断。
第六课中断、定时器函数的设计使用1教学内容:中断、定时器函数的设计使用教学重点: 中断、定时器函数的设计教学难点:中断、定时器函数的使用教学目的:1、掌握中断、定时器函数的设计2、掌握中断、定时器函数的使用一、中断和定时器使用所必须基础知识1、中断1)中断的概念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插入另外一段程序的执行就称为中断2)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结构(中断示意图)3)中断允许控制寄存器的介绍(IE)4)中断优先级5)中断函数的定义例:void 函数名( ) interrupt0~4V oid time0( ) interrupt1{D1=0;}6) 中断函数和子函数的区别7)中断响应的条件2、定时计数器●两个16位的定时计数器,T0,T1●四种工作方式●初始化步骤:1)对TMOD赋值,确定T0和T1的工作方式2)计算初值,并将其写入TH0,TL0,TH1,TL13)中断方式时,对IE赋值,开放中断4)使TR0,TR1置1,启动T0,T1例:MOV TMOD,#01HMOV TH0,#0B0HMOV TL0,#3CHSETB EASETB ET0SETB TR0二、实战练习例1:利用定时计数器让发光二极管以1HZ闪烁。
#include<reg52.h> //52单片机头文件#include <intrins.h> //包含有左右循环移位子函数的库#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宏定义#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宏定义sbit P1_0=P1^0;uchar tt;void main() //主函数{TMOD=0x01;//设置定时器0为工作方式1TH0=(65536-50000)/256;TL0=(65536-50000)%256;EA=1;//开总中断ET0=1;//开定时器0中断TR0=1;//启动定时器0while(1);//等待中断产生}void timer0() interrupt 1{TH0=(65536-50000)/256;TL0=(65536-50000)%256;tt++;if(tt==20){tt=0;P1_0=~P1_0;}}例2:利用定时/计数器T1产生定时时钟由P1口控制8个发光二极管,使8个指示灯依次一个一个闪动,闪动频率为10次/秒(8个灯依次亮一遍为一个周期),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