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山宏观经济环境 分析

唐山宏观经济环境 分析

唐山宏观经济环境分析研究报告

POSITIONING & DEVELOPMENT STRATEGY REPORT

1.1 京津冀区域发展大势

京津冀地处华北平原,是中国的“首都圈”、全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实现产业、交通、生态多领域一体化发展,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京津冀一体化示意图

?京津冀是中国的“首都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廊坊、秦皇岛、张

家口、承德、石家庄、沧州、邯郸、邢台、衡水等11个地级市。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对于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

升京津冀区域整体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6年,京津冀三地地区生产总值合计74612.6亿元,占全国的10%,三地GDP增速平缓,区

域经济保持平稳运行。

唐山

1.2 唐山市城市区位和发展概况

唐山位于河北省东部、渤海湾中心地带。地处华北地区交通要塞,是联接华北、东北两大地区的咽喉要地和走廊。作为首都东大门,是环渤海地区的一座重要滨海城市,在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唐山市区位图

唐山市

?城市发展定位

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国家新型工业化基地和港口城市

?城市发展概况

河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国特大城市,属于环渤海经济区

?经济发展概况

2016年全年GDP为6,306.2亿元,人均GDP为80,617元

?人口发展情况

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84.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0.41%

年份常住人口(万人)GDP(亿)同比增幅人均GDP(元)零售总额(亿)2016年784.4 6,306 6.8%80,6172,371 2017年上半年786.1 1,547 6.8%19,680586

唐山市宏观基础数据(2016年)

1.3 唐山市城市地位与发展机遇

唐山是京津唐城市群东部支点,是京津冀中心城市之一。唐山经济实力雄厚,地区生产总值长年位居河北省第一,仅次于北京、天津,是京津冀第三大城市。唐山的重工业是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外向型经济是唐山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

城市地位

唐山经济基础扎实,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将承担重要角色,主要体现: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与京津优势企业开展品牌股权合作、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

一体化进程将促进唐山逐渐从“内需经济型城市”转变成“外向经济型城市”,为唐山市发展注入新动力。

发展机遇

唐山重工业在京津冀区域具有中心地位,承担环渤海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唐山是立足本地区并辐射京津冀区域的“重要产业服务中心”和“生活居住中心”

?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教育培训?健康养老?金融后台?文化创意?

休闲体育

京津冀一体化格局下唐山市承接产业转移类别

京津冀一体化格局

交通一体化发展全面提速。到2020年,建成京唐城际铁路,实现唐山—北京半小时到达,推动唐山更好地融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圈。

1.4 唐山市城市经济发展情况

2016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306.2亿元,比上年增长6.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0,617元,增长6.2%。随着城市稳定发展,私人轿车数量以每年约13万量的数量稳定增长,市民消费力能力逐年提高

5,861.6

6,121.2

6,225.3

6,103

6,306

1,547

10.4%

8.3%

5.1%

5.6%

6.8% 6.8%

0%

2%4%6%

8%

10%

12%0

1,000

2,0003,000

4,000

5,0006,0007,0002012

2013

2014

2015

20162017Q1

唐山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2012-2017Q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增长率

?2016年,唐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行业统计:批发业零售额376.9亿元,增长9.7%;零售业零售额1816.5亿元,增长10.3%;住宿业零售额16.4亿元,增长11.7%;餐饮业零售额161.4亿元,增长12.5%

?近五年,唐山市地区生产总值均保持在5,800亿元以上水平,整体趋势平缓稳速发展

1,535

1,743

1,957

2,148

2,371

586

15.0%

13.6%12.2%

9.7%

10.4%

9.4%

0%

2%

4%6%

8%10%12%

14%16% -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2017Q1

唐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率(2012-2017Q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增长率

62.7

-11.9 17.8

115.2

11.0

-20

02040

6080

100120装备制造业

能源行业

化工行业钢铁行业建材行业

亿元唐山市年五大支柱产业利润(2016)

1.5 唐山市城市产业结构情况

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其中钢铁、能源、建材、化工、机械、陶瓷等为支柱产业,拥有良好产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虽本土传统经济链条较完整且转型升级有难度,但在资源日渐枯竭、钢铁市场持续低迷的整体环境下,唐山支柱产业仍亟需转型或升级改造

唐山市五大支柱产业利润及占比(2016)

行业利润(亿元)

占比装备制造业62.7 15.5%能源行业

-11.9

-2.9%

化工行业17.8 4.4%钢铁行业115.2 28.5%建材行业11.0 2.7%合计

194.8 48.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

404.2

100.0%

?钢铁行业以28.5%的利润,仍占据第一大支柱产业的地位;而能源行业亏损11.9亿元,同比减亏26.1亿元

?2016年五大支柱产业利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8.2%

第一产业10%

第二产业54%

第三产业36%

唐山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及结构占比(2016)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9.1%9.2%9.0%

9.3%9.5%

59.2%

58.7%

57.8%

55.1%

54.1%

31.7%

32.1%

33.3%

35.5%

36.4%

0%

10%20%

30%

40%50%60%

70%

唐山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发展(2012-2016)

第一产业占比第二产业占比第三产业占比

2016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54%,产业结构仍以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但重心向第三产业倾斜之趋势逐渐明显;生产部门陆续迁往城市边缘,知识密集型企业向市中心集中,唐山市正在向“外向经济型城市”逐渐转变

?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年增长率是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2倍,为10.2%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2010年的9.4:58.2:32.4调整为9.5:54.1:36.41.5 唐山市城市产业结构情况

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84.4万人,占河北省常住总人口10.2%;其中,户籍总人口759.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71‰

城镇人口

41.79%乡村人口

58.21%

户籍人口城乡占比(2016年末)城镇人口乡村人口

男性

50.61%

女性

49.39%

户籍人口性别结构(2016年末)

男性女性

0-17岁

18.75%

18-34岁

22.73%

35-59岁

36.96%

60岁以上

21.56%

户籍人口年龄分布(2016年末)

0-17岁18-34岁

35-59岁60岁以上

唐山市户籍人口数及构成(2016年末)

指标年末人口数(人)占比总人口7,596,341 100%

城乡占比城镇人口3,174,173 41.8%乡村人口4,422,168 58.2%

性别占比男性3,844,290 50.6%女性3,752,051 49.4%

年龄段占比

0-17岁1,424,128 18.7%

18-34岁1,726,909 22.7%

35-59岁2,807,895 37.0%

60岁以上1,637,409 21.6%

?城镇人口占比逐年增大,至2016年末为41.8%

?劳动力人口多,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性别比例较均衡,男女性别比102.5:100.0

?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存在老龄化现象。

?人口规模的扩大,老年人口数量占比上升,社会养老之住房、医疗等财政增加,给政府财政支

出带来强大压力。

户籍人口构成分析:

1.6 唐山市城市人口状况

1.6 唐山市城市人口状况

2012年起城镇化速度持续稳定提高,城镇人口增长数量逐年增大,至2016年末城镇化水平达60.4%,市域常住城镇人口473.8万人,其中流动人口所占比例较大

411.1

423.7

436.7

454.9

473.8

53.6%

55.0%

56.2%

58.3%

60.4%50.0%

52.0%54.0%

56.0%

58.0%60.0%

62.0%

370

380390

400410420430440

4504604704802012

2013

2014

20152016

唐山市城镇常住人口(2012-2016)

城镇人口(万人)

城镇化率

?根据《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2020年唐山市域城镇化水平将达73%,全市常住人口990万人,市域常住城镇人口720万人,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20万人

中心城区常住人口

市域常住城镇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

990万

720万

220万唐山市常住人口未来发展预估(2020年)

类别20122013201420152016城镇人口增长数量(万人)

-12.6

13

18.2

18.9

24,358

26,704

28,891

31,272

33,725

7,137

11.8%9.4%

8.2%

8.2%

7.8%

8.7%

0.0%

2.0%4.0%6.0%8.0%

10.0%

12.0%14.0% -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2012

2013

2014

2015

20162017Q1

唐山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趋势(2012-2017Q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增长率

1.7 唐山市城市居民收入

2016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34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25元,增长7.8%;随近年唐山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存款余额的稳定增长,居民整体消费承受能力逐年提高

?近五年唐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年增长率保持在7.5%以上3,266

3,653

3,991

4,466

4,893

11.8%9.3%

11.9%

9.6%

5%

7%9%11%13%15%

17%19% -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2012

2013

2014

20152016

唐山市住户存款余额及增长率(2012-2016)

住户存款余额(亿元)

增长率

?2016年唐山市住户存款余额为4,893亿元,年增长率为9.6%

起步阶段

调整阶段

提升阶段

成熟阶段

发展时期

1978-1991

1992-2002

2003-2013

2014至今

发展背景

?震后恢复建设时期?产业结构快速调整?成为冀东地区中心城市?重点发展重工业?经济发展高速增长?提出“以港兴市”?启动京津唐区域合作?成为河北经济中心城市?城市空间快速扩张

?重点开发曹妃甸新区?第三产业发展整体落后

整体布局

?反L 型布局

?沿新华道向西北部发展

?分散组团式布局

?中心区、丰润新区、古冶区构成大三角

?一区一带

?沿海、内陆双三角?离散性显著

?南、北、东三大片区重点区域

?丰润县?丰润新区

?唐山市区?海港区?南堡化工区?中心区?开平区?丰南区

?路北区?路南区?开平区?丰南区

第二产业GDP 占比60%-43%46%-52%55%-58%

59%

第三产业GDP 占比

12%-34%31%30%33%

1.8 唐山市城市格局演变

唐山1976年大地震后,考虑重建成本,在重建新唐山的规划中,市区向西、北发展,同时在丰润县城关东面建了丰润新区,与原市区及东部的古冶区一起构成了“一市三城”的分散组团式城市布局

唐山市城市格局演变历程

1.9 唐山市城市发展规划

根据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唐山是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基地和港口城市。并规划形成“2+2+2”城市发展模式发展模式

唐山市规划方案示意图(2010-2020)2个发展核心布局中南部

中部发展核心,包括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3个市域中心城市

南部发展核心,包括以曹妃甸新区为核心的4个市域中心城市

2条城镇发展带贯穿东西

山前发展带,布局2个副中心城市

沿海发展带,布局1个副中心城市

2条城镇发展轴承接南北

西部发展轴与东部发展轴,连接沿海与内陆

1.10 唐山市城市交通条件

唐山地处交通要塞,是华北地区通往东北地区的咽喉地带,铁路、公路、高速公路、港口相互交织,四通八达,此规划将完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交通一体化目标,进一步完善自身交通网络,加固唐山在京津冀区域交通要塞的地位

唐山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高速公路轻轨铁路航空港口

规划内容?唐山西外环高速

?唐港高速公路

?唐津高速

?承唐高速

?京哈高速

?旧京山线部分轻轨:

中心区—丰南区18公里;

中心区—古冶区25公里;

?唐遵线:

中心区—丰润25公里

?考虑唐遵线和旧京山线交汇处引

支线至唐山新火车站为7km

?将来曹妃甸发展后,远景可建轻

?唐山站

?唐山北站

?四横:大秦线、京秦线、京

山线和沿海铁路

?二纵:唐遵线、卑水—坨港

铁路

?三女河机场

(规划考虑修建中心区至机场

的高速公路专用道路及铁路等

专用线)

?京唐港(以运输综合性散、杂货为主)

?曹妃甸港(以进口铁矿石、石油为主的北方

大港,并发展相关的临港工业)

规划目标?形成“四纵四横”的干线公

路网格局

?节约用地、节省投资、使修建轻

轨交通减少地区动迁量

?利用城市废旧铁路路基发展成为

城市轻轨交通线路

?形成“四横二纵”铁路格局网?唐山市“海、陆、空立体交通

网”正式形成

?京唐港:

通过大型工业项目的带动,建成科学发展

的综合性生态型国际大港,在港区附近逐

步建成一个环境优美的滨海城市

?曹妃甸港:

加快推进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引

领现代工业走循环经济之路,逐步建成为

一个重工业型的滨海城市

规划意义?高速公路的高能、高效、快

速通达的多功能作用,能明

显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投入使用后,将给市民提供一种

更方便、更快捷的出行选择,缓

解城市交通压力

?凭借铁路交通打造一条贯通

唐山市主要城市组团的发展

?河北省第四个客运机场

?唐山成为全国航空运输网的

重要节点、首都机场分流的

重要支线机场

?河北省的对外开放窗口

?大北京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确定的沿海重要港口

1.10 唐山市城市交通条件

凭借铁路、轻轨打造一条贯通唐山市主要城市组团的发展轴,并接驳北京、天津等周边核心城市,达到区域交通一体化

市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图----唐山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西城外环高速唐山站

三女河机场

唐山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图----唐山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注:唐山轨道交通目前仍处于规划研究阶段,国家发改委尚未批复立项

1.10 唐山市市内轨道交通规划

根据《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一致,位于长宁西道,距离规划中的地铁2号线长宁道站约1.7公里。

唐山市轨道交通行车示意图唐山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设计方案示意图?唐山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一致

?共划分12条线路,各线路由市中心发往玉田、丰润、丰南、迁安、古冶、鸦鸿桥、开平及开滦等区县?规划方式:地下铁路段从城市的西段到城市的东段以及北段,其余东段及南段的线

路以高架桥梁方式敷设

1.11 宏观经济研究小结

唐山城市区位地位及发展机遇

?唐山市的区位是京津冀区域的交通要塞,在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重工业在京津冀区域具有中心地位,承担环渤海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随着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唐山将凭借“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机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逐渐从“内需

经济型城市”转型向“外向经济型城市”。

唐山城市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

?2016年唐山市全年GDP为6,306.2亿元,同比增长6.8%;人均GDP为80,617元,同比增长6.2%。

?唐山市城市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传统经济链条完整,钢铁行业是其第一大支柱产业;

?在资源日渐枯竭、钢铁市场持续低迷的整体环境下,唐山支柱产业仍亟需转型或升级改造;

?随着生产部门陆续迁往城市边缘,知识密集型企业向市中心集中,产业结构重心向第三产业倾斜的趋势明显。

唐山城市人口状况

?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84.4万人,占河北省常住总人口10.2%;其中,户籍总人口759.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71;

?城镇人口占比逐年增大,至2016年末为41.8%,其中流动人口所占比例较大;

?至2016年末唐山市城镇常住人口的城镇化水平达60.4%;

?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存在老龄化现象。

1.11 宏观经济研究小结

唐山城市居民收入

?2016年唐山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34元,同比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25元,同比增长7.8%;

?近五年唐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年增长率保持在7.5%以上;

?随近年唐山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存款余额的稳定增长,居民整体消费承受能力逐年提高。

唐山城市发展规划

?1976年大地震后,新唐山的重建规划:市区向西、北发展, 同时在丰润县城关东面建立丰润新区,与原市区及东部的

古冶区一起构成了“一市三城”的分散组团式城市布局

?根据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唐山将规划形成“2+2+2”城市发展模式:2个发展核心,布局中南部;2条

城镇发展带,贯穿东西部;2条城镇发展轴承接南北部

唐山城市交通条件

?唐山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中,铁路、公路、高速公路、港口相互交织,四通八达,将完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交通

一体化目标;

?唐山市凭借铁路、轻轨打造一条贯通唐山市主要城市组团的发展轴,接驳北京、天津等周边核心城市,进一步加固唐山在

京津冀区域交通要塞的地位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极为严峻的各类自然灾害等挑战,虽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基本稳定,但汇率不断升级、通胀压力不期而至、外部需求持续变化、资本流动大幅波动,宏观经济形势未可乐观,就如温总理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如果说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不过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使得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9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1.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0年前GDP为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3%,比上年同期增幅加快1.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国内消费支出情况,对判断国民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升,表明消费支出增加,经济情况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表明经济景气趋缓或不佳。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4554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3689亿元,同比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865亿元,增长16.1%。2010年自8月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连续五个月保持在18%以上,国内市场销售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进出口额 2010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进出口相抵,顺差183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4%。从月度同比增幅来看,2010年12月进出口受2009年高基数影响,增速正常回落,国内生产的放缓也是导致本月进出口增幅回落的重要原因。

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文案

目录 上篇:行业分析提要 (1) 基本分析 (1) 下篇:行业分析说明 (2) I 2003年全年国民经济运行分析 (2) 一、2003年全年国民经济运行简述 (2) 二、2003年全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3) 三、2004年中国经济分析预测 (4) II 2003年全国工业生产情况综述与分析 (10) 一、全国工业生产情况综述 (10) 二、轻重工业发展分析 (10)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分析 (10) 四、机电产品生产快速增长 (11) 五、能源生产分析 (11) 六、工业产品进出口分析 (12) III 2003年全年工业经济效益情况及预测 (13) 一、全年工业经济效益分析 (13) 二、生产资料效益分析 (16) 三、工业行业效益分析 (18)

IV 我国全年居民消费比较分析 (19) 一、居民消费价格简述 (19) 二、分地区居民消费价格分析 (19) 三、分类别居民消费价格分析 (19)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分析 (21) V 我国前三季度对外贸易发展情况及分析 (24) 一、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展望 (24) 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26) VI 2003年上半年三大景气指数走势及分析 (29) 一、国房景气指数 (29) 二、消费者景气指数 (32) VII 2003年宏观经济发展十大事件 (35)

上篇:行业分析提要 基本分析 今年我国经济有望增长8.5%。据此测算,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我国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根据有关改革方案,今年国家统计局不再像以往那样在年末公布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数,而改在2004年1月中下旬公布。以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0.2万亿元人民币为基数匡算,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1万亿元。 2003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以及频繁发生的多种自然灾害下,我国经济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来之不易。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9%,创下1997年以来同期增长最高纪录。二季度,受非典疫情和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长6.7%。通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取得了抗击非典斗争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到三季度,我国经济基本恢复到了非典疫情发生前的增长水平,同比增长9.1%。

唐山三友集团基本情况分析

唐山三友集团有限公司 基本情况简介 一、企业基本情况 唐山三友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6月,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南堡开发区,法人代表么志义,注册资本237573万元。公司是河北省人民政府国资委直属大型企业集团,河北省化工龙头企业,公司综合实力在省属非钢矿企业中排名第一位,是全国520家重点国有企业之一,全国纯碱和粘胶行业的排头兵。公司下辖碱业、股份、化纤、氯碱、热电、硅业、盐化、义龙、清盐和矿山十个子公司,已经形成了“纯碱、化纤、氯碱”三大主业和“碱石、热电、原盐”三大辅业共生的发展格局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公司主要产品年产能为:纯碱200万吨,粘胶短纤维16万吨,烧碱30万吨、PVC30万吨,原盐50万吨,氯化钙15万吨,其中,纯碱与粘胶短纤维产量亚洲第二、世界第三。经过多年的经营和发展,三友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以碱业集团、化纤集团和义龙公司为一级子公司,下辖三友化工、氯碱公司和兴达化纤等二十多个子、孙公司,总资产过百亿元,员工万余名的现代化国有大型企业集团。 二、企业主要指标 2008年底我公司人数为11643人;固定资产总额585373万元,同比增长23.41%;产值879025万元,同比增长22.46%;单位GDP耗能9.65吨标煤/万元,同比增长13.71%;销售收入731326万元,同比增长14.75%;实现各项税金共计49428.17万元,同比增长4.45%,其中实现增值税37747.14万元、营业税354.98万元、企业所得税6169.98万元、个人所得税3343.29万元、其他税种1812.78万元,分别比同期增长7.95%、7.98%、-43.03%、239.27%、51.45%。 2009年底我公司人数为12177人;固定资产总额645575万元,同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1.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 2.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 3.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 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

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点选择很重要,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公布的是雄安新区,承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什么叫非首都功能呢?首都功能就是四件事,第一个就是政治中心,第二个国际交往中心,第三个文化中心,第四个科学创新中心。这四项最后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现状

当前xx宏观经济的现状 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现状可以从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着手。从经济增长来看,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复苏缓慢,复苏的基础还稳定;从就业上看,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失业人数上升,社会有效吸收就业,再就业的能力明显不足;从物价上看,当前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大宗商品价水平持续上涨;从国际收支看,总体顺差任然存在,但顺差额在减少。 1.经济增长GDP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日趋佳境。尤其是1996年底中国宏观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以来的十年间,中国经济走过了一段持续“高增长,低物价”的辉煌历程,从而使中国经济彻底摆脱十年前“大起大落”的周期性波动特征。2006年中国GDP更是大增 10.7%,GDP总量首次突破20亿大关。 从长远看,中国庞大的农业劳动数量和“三农”问题仍将是困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有转变的最大难题,尽管我们的工业GDP比重曾高达50%以上,但事实上我们仍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这便是矛盾的症结所在。同时,节能消耗和环保任务十分艰巨。 为此我们国家和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并采取相关措施,大力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国将大力发展无污染高技术的第三产业。 2.就业方面 劳动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一国的国民收入中,很大一本分来自劳动力的贡献,因此,对劳动力必须加以充分利用。而劳动的实现就是就业。 只靠市场机制不能保证充分就业,必须引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我国目前的失业率是4%,由于产业的转型,许多产业都向高技术方面发展,需要的劳动力急剧下降,由于现在许多企业都需要知识型人才,导致一大部分非知识型人失业找不到工作,在家滞留。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3.通货膨胀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为什么中国不爆发经济危机? 中国是个怪异的国家。很多海外的学者用西方经济学的眼光来看中国,觉得很不可思议。中国用透支的方式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什么积累了20多 年仍然没有爆发恶性的通货膨胀进而演化成一场深重的经济危机的呢?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研究,终于得出了中国为什么不会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 下面我将通过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统计数据来详细讲解(所有数据都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让我们先来分析中国GDP的构成。以2003年中国GDP统计数据来看,当年中国GDP总值为117251.9亿元。从产出均衡来计算,GDP应等于投资+消费+政府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性支出与政府债务和利息支出)+对外贸易顺差+库存投资。后两项份额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如当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为人民币2092亿元)。当年中国全社会投资总额为55566.6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5842.0亿元,政府支出为13751亿元。分别占GDP 比例为47.4%、39.1%、11.8%。而同年美国的GDP构成则投资18%,消费68%,政府支出15%。可见,中国是一个主要依靠投资带动的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其 模式与之前亚洲四小龙主要是泰国、韩国等增长模式如出一辙。是典型的亚洲增长模式。 但是,与其他亚洲经济体不同的是,中国的投资来源主要是透支国内储蓄,而泰国、韩国当年的投资来源主要是对外负债。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也是中国能够避免东南亚危机那种模式的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将在下文仔细讲述。 其实GDP的结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中国GDP主体的投资的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报告期内,本公司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要求,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以打造“生产绿色化、运营高效化、资源集约化”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系统方案提供商为愿景,以建立创新绩效型、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责任型企业为目标,奉行绿色发展文化理念,确立“诚信求真、创新和谐”核心价值观,把“创建绿色生产平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全过程,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关注投资者、员工、客户、环境、社会公益事业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协同发展与可持续发展。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8.21亿元,缴纳税款1.16亿元。 一、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落实股东权益保护机制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执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做到生产必须安全、产品节能环保、经营守法诚信、员工身心健康、顾客持续满意、企业和谐发展。 1.完善内控制度,依法规范运作 报告期内,根据相关规定及公司管理需要,公司将党建工作纳入《章程》,制定或修订公司其他管理制度37件,进一步提高公司规

范运作及治理水平,满足相关机构的监管要求,解决了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有效防范了经营风险,为完成年度经营计划提供保障。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党委和经营层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党委、管理层相互独立、权责明确、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内部治理机制。公司于报告期内召开了2次股东大会、9次董事会、7次监事会。在召开股东大会时,公司及时发出了股东大会通知及相关会议资料并提供网络投票服务,涉及重要事项的,对中小投资者进行单独计票,在审议选举董事监事事项时采取累积投票,为广大股东参与公司重大决策提供便捷条件。在召开董事会会议时,独立董事在审议关联交易、利润分配、对外担保、提名董事、聘任高级管理人员、闲置募集资金利用等重大事项时,认真审阅了相关资料,并发表独立意见。 2.依法开展信息披露工作,保障投资者权益。 报告期内,公司依法开展信息披露工作,借助定期报告、临时公告、上证投资者互动平台等形式,将经营信息尽可能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向广大投资者进行披露;安排专人接待投资者的来电来访,在不违反信披规定的前提下,耐心回答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北京证监局、上市公司协会、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等监管机构保持着良好沟通。 按照北京证监局、北京上市公司协会要求,组织开展投资者保护宣传活动。公司结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内幕交易案例,收集整理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范性文件等,通过公司网站“投资者之窗”专栏进行宣传,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者之窗”下拉菜单,或者网站主页中

3.2宏观外部环境分析

宏观外部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因素分析的意义,是确认和评价政治、法律、经济、技术和社会等宏观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选择的影响。其采用的分析方法称为分析, (政治一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与自 然环境);(技术环境)。分析模型如图—所示。 图分析模型 3.2.1政治一法律环境 政治一法律环境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现存的和潜在作用与影响的政治力量.同 时也包括对企业经营活动加以限制和要求的法律和法规等。这些因素常常制约、影响企 业的经营行为,尤其是影响企业较长期的投资行为。政治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特点是:()直接性。即国家政治环境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 ()难以预测性。对于企业来说,很难预测国家政治环境的变化趋势。 ()不可逆转性。政治环境因素一旦影响企业.就会使企业发生迅速和明显的变化, 而这一变化企业是驾驭不了的。 政治因素分析包括国家和企业所在地区的政局稳定状况、执政党所要推行的基本政 策以及这些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些基本政策包括产业政策、税收政策、政府订货及 补贴政策等。就产业政策来说.国家确定的重点产业总是处于优先发展地位。因此处于 重点行业的企业增长机会多,发展空间大。非重点发展行业发展速度较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因而处于这种行业的企业很难有所发展。另外,政府的税收政策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 和投资决策,资本持有者总是愿意将资金投向那些具有较高需求,且税率较低的产业 部门。 政府因素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比较复杂。有些政府行为对企业的活动有限制性作用, 但有些政府政策对企业有指导和积极影响,政府有时以资源供给者的身份出现,政府往往 把控企业所需的战略性资源,如政府对自然资源(石油、森林、矿山、土地等)和农产品国家储备的政策和立场,将对一些企业的战略选择产生重大影响。政府有时以顾客身份出现, 扮演消费者角色。例如,政府采购对办公设备、军事工业、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有重大影响,同时也间接地影响其他工业的消费走向。此外,政府贷款和补贴对某些行业的发展也 有积极的影响。 一些政治因素对企业行为有直接影响,但一般来说,政府主要遁过制定法律和法规间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走势展望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走势展望

一、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2007年,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是好的,主要表现为: 1.1.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势头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势头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势头。。 前三季度GDP增速累计为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分季度依次为11.1%、11.9%和11.5%。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生产连续第四年丰收。随着各项政策逐步落实,生猪生产正在恢复,猪牛羊禽肉总产量继续增长。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率在11.5%左右。

。 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有所改善。 2.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有所改善 投资增速高位回落,1-9月为25.7%,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消费增速为15.9%,同比加快2.4个百分点。三大需求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合理变化。据初步测算,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7%,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1.6%,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1.4%。

。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3.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都继续大幅增长。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2951亿元,同比增长36.7% ;2002-2006年,企业利润年均增幅高达35%以上。2004-2006年,当年财政增收由5000亿元上升到近7700亿元,今年1-3季度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1.4%,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可突破5万亿元,增加额可突破1万亿元。

。 人民得到实惠较多。 4.人民得到实惠较多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3.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3.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4.8%,高于上年同期3.4个百分点,是199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全国城镇累计新增就业预计达到1200万人,大大超过了全年900万人的目标。

国资委财务审计工作总结范文(内容完整).docx

国资委财务审计工作总结范文 2015年上半年,我处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和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2015年度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履行出资人职责,进一步健全企业经济运行动态监控、经营业绩考核管理体系、审计管理的工作流程和制度,通过做好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财务决算及国有资产统计、市国资委监管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薪酬管理、改制企业清产核资、国有资本收益等项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监管、业绩考核等职能作用。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规范数据管理,做好国有资产统计工作 1、做好2014年度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企业财务决算及国有资产统计工作。及时进行安排部署2014年全市国有资产年统工作,完成市属**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个县(市)区属**家企业的国有资产年度统计工作。在对全市国有资产数据统计汇总的基础上,撰写国有企业财务状况和国有资产营运状况分析报告。建立健全全市年度国有资产统计数据库,完善数据管理制度,为国企改革和国资监管等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持。 截止2014年底,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平均资产负债率为**%,同比增长**个百分点。净资产为**亿元,同比增长**%。累计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利润**亿元,同比下降**%。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个百分点;平均总资产报酬率**%;平均成本费用利润率**%,同比提高**个百分点。全年在岗职工人数为**万人,人均工资**元。 2、做好2015年1-5月份企业财务决算及国有资产统计工作。 2015年1-5月,市监管企业资产总量持续增长。截至5月底,市监管企业资产总额**亿元,同比增长**%。负债总额**亿元,同比增长**%,整体平均资产负债率为**%。净资产**亿元,同比增长**%。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实现同比增长,**家企业累计实现利润**万元,同比减亏**万元。累计实现利税**亿元,实际上缴税金**亿元,同比下降**%。 (二)加强企业日常运营监控,落实经济运行分析制度 一是按时收集整理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结合当前宏微观经济环境分析撰写分析材料,随时掌握企业经营中出现的大事要事,实现动态监控。有效提高了全市国企经济运行分析水平,较好地发挥了监测经济运行状况、把握发展趋势、服务领导决策的作用。二是坚持对企业月快报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规范建立企业日常财务数据库,于

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分析

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分析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仍面临着不少下行压力,如企业利润增速低迷,过剩产能仍有待消化,出口需求疲软,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呈上升趋势等等。但总体上看,支持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仍然存在。 一、就业形势较为平稳 近几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是不容乐观的,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越来越严峻。在我国,就业吸纳人员最多的就是服务业了,并且这几年来服务业所容纳的就业人员也越来越多,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服务在加速发展,创造了许多的就业岗位,解决了许多的就业人员,这也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是有很大的关系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有一定的增强作用,预计在2015年新增的就业人数可超过1000万人,总体的就业压力不大,但是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以及农民工的就业形势是相当严峻的,国家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较多地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以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二、物价温和回升 从物价方面来看,我国的工业消费品的物价基本上保持稳定,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处于平稳运行的状态之下,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大。从服务价格来看,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劳动者的工资逐步上涨,使得一部分生活服务品的价格上涨。从食品价格来看,大部分的粮食都增产,粮食价格比较稳定,但是相对来说,蔬菜、肉类的价格会微涨,这可能与劳动力工资上涨有一定的联系。除此之外,从资源产品方面来看,近几年的资源性产品在不断地改革,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上涨,出现高物价的局面,这与国家实行的节能减排,提倡节能减排的政策有一定的联系。此外,纵观全国的房地产业,房价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房价实现了小幅度上涨。 三、国民经济依然保持平稳增速 纵观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我国的经济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其发展的潜力还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2004 年1 季度) 出版日期:2004 年05 月编写说明 2004 年1 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 零售额、进出口等均呈现较快增长,经济景气依然处于扩张周期的上升阶段。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突现出来,突出表现在投资过快增长,投资品价格高增长向消费品价格传导进程加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当前形势下,宏观趋势的把握上不应再拘于经济是否“过热”的讨论,而应想办法坚决抑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宏观政策趋向上要从扩大内需转向调节经济平稳运行的方向上来,但同时,应当注意政策实施的力度和时机,防止政策力度过大过猛。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II 目录 Ⅰ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形势 (1)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工业生产继续高增长 (1) (二)固定资产投资超高速增长 (2) (三)消费需求增长稳健 (3) (四)市场物价继续上涨 (4) (五)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利用外资保持较高水平 (5) (六)货币信贷增势未减 (5) (七)经济运行效益比较好,居民收入增长加快 (6) 二、一季度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 (一)投资增长过快,盲目投资和能力扩张势头加剧 (7) (二)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加剧 (8) (三)通胀压力加大 (8)

(四)信贷调控难度加大 (9) Ⅱ 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9)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高位回落 (9) (一)制约投资增长的因素 (9) (二)促进投资继续高增长的因素 (10) 二、诸多因素将遏制物价上涨 (11) (一)农副产品价格将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 (11) (二)各项控制物价上涨的行政手段将发挥一定作用 (11) (三)严控投资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有助于投资品价格回落 (11) (四)投资热、消费稳,不会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12) (五)我国经济买方市场特征鲜明,不会出现需求推动型的价格轮番上涨12 三、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13)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 III Ⅲ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14) 一、扩张性政策应进一步向中性政策过渡 (14) 二、财政政策应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 (14) 三、实行差别化的货币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 (14) 四、统一认识,端正行为,坚决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15) 图表目录 图表1 2003年与2004年各产业投资增长情况比较 (3) 图表2 2003-2004年投资资金来源结构变化 (3) 图表3 2003-2004年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 (3) 图表4 2003-2004年生产和消费物价月涨幅一览表 (4) 图表5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运行主要指标与上半年预测 (13) 本报告图表如未标明资料来源,均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 1 Ⅰ 2004 年1 季度宏观经济形势

优秀共产党员申报材料(2).doc

优秀共产党员申报材料- 优秀共产党员申报材料 xx,男,1968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91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矿山机械系,毕业至今一直从事加压过滤技术及煤泥水脱水工艺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现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选煤装备中心副主任。 xx同志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同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守社会公德,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工作在科研、创收一线,热爱集体,关心同志,工作中勇于开拓创新,努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先后在20xx年、20xx年、20xx 年、20xx年,连续四个年度被评为煤科总院唐山分院优秀共产党员,在20xx年被授予唐山市国资委优秀共产党员,在20xx年被评为煤科总院劳动模范。 xx同志热爱本职工作,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先后主持完成了“九五”、“十一五”多项国家攻关课题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开发的新一代智能型加压过滤机,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加压过滤机动态平衡控制理论”,采用了多项创新和改进技术,使加压过滤机在适应性和可靠性方面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在自动化控制方面实现了在线帮助、仪表在线修正、工作参数自动优化等功能,使设备的科技含量和简化操作方面有了大幅度提升。实际应用中使国产加压过滤机的各项指标全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设备推向市场后,获得了业内的高度评价和欢迎,该项成果先

后获得煤炭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同志在工程总承包项目中也表现出了较高的管理素养,该同志曾担任“黄陵一号矿选煤厂技改总包工程”和山西“孟南庄选煤厂总包工程”项目经理。在项目实施工程中,该同志始终坚持科学制定设计方案,细致、周密地组织施工,严格掌控施工质量和进度。和项目部的其他同志一道认真研究设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艺流程进行多次优化,xx同志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他碰到不会的问题就虚心请教,查阅资料,在合同约定的时间里,质量完成了设计。确保了工程的设计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该同志不怕艰苦,总是在最困难最艰苦的时候坚守在现场。带领项目部其他同志,吃住在施工现场的临时板房内,战严寒、斗酷暑,没有节假日和休息日,在极其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深入施工现场,严格把好质量关、协调现场施工进度。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xx带领研究室和项目部的同志积极开拓市场,以精湛的技术和诚信的服务深得用户信赖,加压过滤机产品销售额逐年上升,并结合本部门的人力资源情况和市场的需要,承揽了多项工程设计和工程总承包项目,不仅扩大了部门的业务范围、锻炼了队伍,同时也为公司提升经济效益作出了贡献。几年来,由该同志承揽的项目,年销售收入均超过2500万元,不仅为本单位带来了丰厚利润,而且对我国选煤行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担任选煤装备中心副主任后,积极配合分公司和中心领导的各项工作,先后组织和参加了多项重大项目的技术方案确定和市场营销工作。在今年春节期间加班加点,出色的完成了山西永鑫总包工程的初步设计、山西柳林300万吨/年选煤厂的可研和昆钢500万吨/年选煤厂的科研设计。20xx年1-4月份,已经承揽

中国宏观经济报告

2012-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报告——迈向新复苏和新结构、超越新常态的中国宏观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所

摘要: 2012年是中国经济从“次萧条”到“复苏重现”的一年。在消 费持续逆势上扬、基础建设投资大幅增长、房地产政策微调带来的“刚需”释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持续放松以及全球市场情绪稳定带来的外需稳定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开始在2012年9月出现“触底反弹”,并在十八大政治换届效应、存货周期逆转、消费持续增长、外需小幅回升、投资持续加码等因素的作用下,重返复苏的轨道。2012年前3季度回落超预期,而第4季度复苏幅度也可能超预期。 2013年将延续 2012年第 4季度复苏的势头,随着换届效应的持续发酵、房地产困局的破解、外部环境的轻度改善、金融困局的缓和以及中期力量的释放,中国宏观经济将超越“新常态”,步入“次高速增长期”。2013年不仅是中国宏观经济完成由“复苏”向“繁荣”的周期形态转换的关键期,也是中国迈向“新结构”、超越“新常态”的关键年,更是新政府全面确立和落实新经济发展战略的一年。因此,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将是在复杂中充满朝气的一年。 利用模型进行预测,2012年中国 GDP增速将达到 8.0%,比 2011 年回落 1.3个百分点,2013年中国经济将重返 9时代,增速达到 9.3%,CPI出现反弹,达到 4.1%。 在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报告认为,未来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应当在强化中期定位的基础上保持相对宽松与积极的导向,应当在正确认识中国新时期的各种结构性力量和周期性力量的变化的基础上,超越

“新常态”悲观主义的定位,应当在收入分配、房地产等关键领域进行重点突破性改革,清楚“改革疲劳症”。 关键词:新复苏、新结构、新常态、中国宏观经济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研究分析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分析

————————————————————————————————作者:————————————————————————————————日期: 2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分析 ------由微观数据看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摘要: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经过2009、2010年两年的经济复苏之后,我国经济又逐渐恢复。随后2011年和2012年有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两年,“复杂性”“多变性”贯穿其中,发展和变化多端。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新兴市场资产泡沫和过剩流动下通胀压力加大,国际保护主义升温。未来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更趋复杂,中国处于十分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内生增长动力强劲,国内投资不足,通货膨胀不减,经济周期波动,急需结构调整。 关键词: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失业率投资 对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须先由具体的相关数据分析开始:一、GDP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从2006年至今GDP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201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GDP绝对额的快速增长,带来的是我国国力的迅速提升和财富的不断增加,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但是与此同时,我国GDP高速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的问题。首先,我国GDP的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特别是经过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2008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为47.5%,拉动GDP 4.6个百分点;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更

关于“唐山钢铁集团“研究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唐钢集团)地处中国河北北部,总部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依燕山,临渤海,接京津,享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和区位、交通优势。2005年末,资产总额581亿元,在册职工总数93569人,产钢1607万吨,位居中国第二位,销售额达到3071611万元,在中企协公布的企业排行榜上,排名全国500企业强第76位,而在短短一年之内后,销售额提升为6173789万元,位于全国500强企业的第43位。是个不断增长发展的有实力的钢铁集团。 一、唐钢集团各子公司发展历程概述 (一)唐钢发展简史 唐钢是国有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全国十大钢之一,河北省百强企业榜首。改革开放以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加快了整体改制步伐。1994年6月,唐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1997年4月成为上市公司,先后募集资金20多亿元。1996年1月,唐钢集团公司依法改制为国有独资的唐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钢、承钢也是国有独资大型企业,出资人均为河北政府。2005年以唐钢为核心,联合宣钢、承钢整合组建成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唐钢集团)。 唐钢的前身是日本东洋纺绩株式会社于1943年4月在唐山市开办的“唐山制钢株式会社”,1948年12月庸山解放后获得新生。唐钢被誉为“转炉的故乡”,是我国碱性转炉炼钢的发祥地,也是国内最早将连铸工艺成功应用于大工业生产的企业之一。唐钢地处京津唐环渤海经济带,铁路、高速公路、海运条件极为优越,60多年来,唐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己经发展成为装备齐全、技术进步,能够生产140个品种、400多个规格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宣钢位于京包线古城宣化,是京张、宣大高速公路的交汇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创建于1919年,计划经济时期是国家定点生铁供应基地,同时为冶金行业培养输送了大批矿山开采和生铁冶炼专业技术人才。市场经济条件下,宣钢在逆境中崛起并获得较快发展,成为国家重点钢铁企业之一。特别是建国后的五十多年,宣钢为国家建设和钢铁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从“九五”以来,宣钢抓机遇、攻难关、强管理、挖内潜,不断推进技术进步,铁钢材产品产量和企业经济效益创出历史新水平。而从1998年下半年以来,宣钢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支持的机遇,经过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卓绝的奋斗,1999年扭亏为盈,提前一年实现国企三年扭亏脱困目标。宣钢扭亏之后,通过推进技术进步,内涵挖潜积累资金,加快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步伐,通过不间断的技术改造,实现了产业升级换代,企业规模逐年扩大,企业实力逐年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断提高。 承钢历史源远流长,从1929年大庙钒钛磁铁矿的发现到2004年已有75年的历史,从1954年10月1日承钢的前身——热河铁矿厂的建立算起,也已经有整整50个春秋了,是1954年国家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几代承钢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使承钢由一个昔日只能生产铁矿石和钒铁精粉的小厂,发展到今天具有300万吨含钒钢、10万吨钒渣及深加工成龙配套的中国东方钒钛钢铁产业基地,并正向年产500万吨含钒钢、20万吨钒渣及深加工产品、营业额超百亿元的企业集团迈进。目前,承钢一直致力

中国宏观经济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向

中国宏观经济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向 ◆任达轩 2009年,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各国纷纷推出了超常规的经济刺激计划,而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更是值得关注。从加大投资,到刺激消费;从两年新增投资4万亿,到全年新增信贷近10万亿;从减税降费、贴现降息,到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一系列刺激方案使中国经济以顽强的“V”形反转。在中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后,我们迎来了2010这个承上启下之年,这是年轻共和国的下一个航程、又一个甲子的开启。2010年无论对于实现经济全面复苏,还是谋求发展方式转变而言,都是关键之年。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当今的全球及中国经济形势?中国的经济又该走向何方?为此,我们将从全球经济及中国经济现状、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短期隐忧、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长期问题和中国宏观经济的未来展望4个部分进行分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一、全球经济及中国经济现状 全球经济在经历了2009年第一季度大幅下滑、第二季度降速放缓之后,复苏势头在第三季度开始显现。第三季度,美国经济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环比负增长的局面,GDP增长率达2.8%;日本经济也结束了连续4个季度的负增长,二、三季度分别增长0.7%和1.2%;欧元区经济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的负增长,三季度增长0.4%。中国经济在2009年则演绎了奇迹。从经济增长率上看,如图1所示,中国经济从2009年一季度跌入谷底(GDP增长率仅为6.1%),再到三季度GDP增长率达到8.9%,划出了一个漂亮的“V”形轨迹。更为可贵的是2009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一种均衡的增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全面复苏。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看,如图2所示,2009年11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17,924亿元,同比增长32.10%,环比增长2.23%,自年初累计额为168,634亿元。从企业景气及企业家信心指数看,如表1所示,2009年第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24.4,同比增长24.40%,环比增长8.50%。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0.1,同比增长20.10%,环比增长9.90%。由此可知,世界经济已经走出了经济衰退的低谷,而中国经济已率先在全球经济中实现复苏。 图12008年第1季度至2009年第3季度中国GDP增长率的变动情况 图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动情况 部分学者认为,世界经济已经进入持续上升的轨道,而中国经济无论是从实体经济指标如钢铁、发电、汽车销量等,还是从楼市、股市等资本市场经济指标,或更具有全局意义的GDP等指标看,经济复苏的基础都已经巩固。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复苏之快超出预期,目前经济正处于从局部恢复到全面恢复时期,全年经济很可能在今年呈现“V”型复苏。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认为,无论是从生产还是需求看,2009年经济都处于回升的态势,经济增长进入了新一轮的上升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研究员认为,中国经济正经历“V”型复苏,并不会出现一些人所担心的“W”型波动。2009年中国经济

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发国资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1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1日】【来源:产业政策司】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和《关于下达2011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通知》(工信部产业[2011]161号)要求,各省(区、市)已将2011年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企业,并将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在当地政府网站和媒体上进行了公告。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各地公告的基础上对全国2011年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淘汰落后生产线(设备)及产能进行了公告(见附件),接受社会监督,并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列入公告名单的企业落后产能在2011年底前被彻底淘汰,并做好检查验收和完成目标任务情况公告工作。 2011年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共涉及2255家企业。其中淘汰落后产能炼铁3122万吨、涉及96家企业,炼钢2794万吨、涉及58家企业,焦炭1975万吨、涉及87家企业,铁合金211万吨、涉及171家企业,电石152.9万吨、涉及48家企业,电解铝61.9万吨、涉及22家企业,铜冶炼42.5万吨、涉及24家企业,铅冶炼66.1万吨、涉及38家企业,锌冶炼33.8万吨、涉及32家企业,水泥15327万吨、涉及782家企业,平板玻璃2940.7万重量箱、涉及45家企业,造纸819.6万吨、涉及599家企业,酒精48.7万吨、涉及31家企业,味精8.38万吨、涉及4家企业,柠檬酸3.55万吨、涉及3家企业,制革487.9万张、涉及58家企业,印染19.9亿米、涉及144家企业,化纤34.98万吨、涉及13家企业。 从各地分解落实情况看,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较多的省份有:河北291家、湖南226家、山西173家、河南151家、四川131家、广东114家、江西112家、山东102家。其中,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省炼铁、炼钢、焦炭、造纸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较重,湖南、内蒙古、贵州等省(区)铁合金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较重,河北、辽宁、四川、山西等省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较重,湖北、山东、河南、浙江等省印染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较重。 附件:2011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