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疼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6.58 MB
- 文档页数:46
肩周炎诊断标准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受限和肌肉萎缩。
正确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诊断这一疾病。
一、临床症状。
1. 主要症状。
肩部疼痛是肩周炎的主要症状,通常在患侧肩部出现,疼痛可放射至上臂或颈部。
疼痛加重于夜间或活动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伴随着肩关节活动受限,严重时甚至无法举手或梳头。
2. 次要症状。
肩部肌肉萎缩、力量下降、肩关节疼痛、僵硬和肩关节周围压痛等次要症状也常见于肩周炎患者。
二、体格检查。
1. 肩部活动度。
通过观察患者的主动和被动肩关节活动度,可以初步判断肩周炎的程度和范围。
2. 肌肉力量。
检查肩部肌肉力量,了解肌肉的萎缩和力量下降情况。
3. 特殊体征。
肩关节压痛、肩关节稳定性检查等特殊体征也是诊断肩周炎的重要参考。
三、影像学检查。
1.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观察肩关节的骨质增生、关节面变形和骨质疏松情况。
2.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肩袖肌腱的断裂、肌腱炎和滑囊炎等情况。
3. MRI检查。
MRI检查是诊断肩周炎的重要手段,可以清晰地显示软组织和肌腱的病变情况,对于肩周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
四、其他辅助检查。
1. 血液检查。
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的检查可以帮助了解患者的炎症程度。
2. 关节穿刺。
对于部分疑难病例,关节穿刺液的检查可以帮助明确诊断。
五、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和辅助检查结果,可以做出肩周炎的诊断。
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肌肉萎缩、影像学检查显示肩袖肌腱病变等。
六、诊断注意事项。
1. 排除其他疾病。
在诊断肩周炎时,需要排除其他引起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的疾病,如颈椎病、冈上肌综合征等。
2. 综合分析。
诊断肩周炎需要综合分析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不仅要看单一指标,还要全面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
肩痛诊断详述*导读:肩痛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引起肩痛的疾病:颈椎病的疼痛多为麻痛并有向上肢及手放射的感觉,最常见的疼痛部位除颈部外,主要集中在肩上区,即锁骨上方,肩峰内上方,肩胛岗前上方的区域内。
肩周炎的疼痛为持续性钝痛,疼痛常表现为酸痛和胀痛。
疼痛的部位多位于三角肌区,也就是锁骨外下方,肩峰外下方和肩胛岗外下方的区域。
急性颈神经根炎:多见于伏案工作或长期低头劳作的青壮年。
起病较急,疼痛剧烈,且以剧烈神经根性疼痛为主要症状,其疼痛沿神经放射至肩、臂及手指,并可伴有触电样串麻感。
颈髓肿瘤:起病较慢,表现为一侧根性剧烈疼痛。
脊蛛网膜炎:肩臂疼痛可为双侧性,病程长,常在波动中加重。
颈性心绞痛:与心绞痛的共同特点是均有心前区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及上肢,可有压榨感或窒息感。
肺癌:肩痛是肺癌转移压迫臂丛神经引起,可出现在咳嗽、咯血、胸痛等呼吸道症状之前。
胆囊炎、胆石症:炎症或胆石牵涉引起右肩痛,患者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可询,B超可以确诊,经抗感染、解痉止痛治疗可缓解肩痛。
肩痛的鉴别诊断:1、肩背痛:背痛患者很多,其常见原因为肩背局部骨或软组织疾病所致。
其他还有脏器疾病反射至肩背部或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肩背部所引起的肩胛骨疼痛。
因此,临床上治疗后背部疼痛不能肩痛医肩,背痛医背,盲目采用按摩、刮痧、拔火罐等治疗方法,使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2、续性剧烈的肩痛:常由于肩关节脱位引起。
有明显的外伤史。
3、肩部牵涉痛:因内脏疾病,引起肩部疼痛,或痛觉过敏,称为牵涉痛。
症状出现比较缓慢,钝痛,或不适感,并不完全符合神经走向,区域模糊,痛感模糊。
4、肩周区弥散的钝痛及放射痛:肩周区弥散的钝痛及放射痛是肩胛上神经卡压症的临床表现。
肩胛上神经卡压是肩部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国外有学者认为本征占所有肩痛患者的1%~2%。
5、肩周酸痛不适:肩周酸痛不适又名漏肩风、肩关节周围炎、五十肩,其肩关节功能障碍突出者又有冻结肩之称。
肩周炎分类诊断及鉴别诊断由于对肩周炎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观察,觉察了不同的病理变化,提出了众多的病因学说,证明了肩周炎是肩关节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实则与腰腿痛一样,属模糊概念,非单一疾病,是认识的过渡阶段,从开展而言,要进一步研讨,从模糊走向精确,以确定单一诊断,有针对性予以医治,才能提高疗效。
由于解剖、病理、生化、免疫学及病因学知识的累积,“肩周炎〞的名词已逐渐被“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喙突炎〞、“冈上肌腱炎和冈上肌腱钙化〞、“肩峰下滑囊炎或三角肌下滑囊炎〞、“冻结肩〞、“肩撞击综合征〞等具体定位定性名词分别所替代,现特分别阐述如下。
〔一〕肩周炎的分类诊断1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起于盂上粗隆,经结节间沟、结节间韧带的深面穿出肩关节囊。
此肌腱的滑液鞘位于结节间沟段。
任何肩关节的慢性炎症,或一般生活活动中反复的机械性刺激,都可引起此肌腱腱鞘充血、水肿、细胞浸润,甚至纤维化,腱鞘增厚,粘连形成,使肱二头肌腱滑动功能发生障碍,有时不能滑动。
本病多发于中年人,是肩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往往无明显诱因,肩痛有时向上臂及前臂放射,夜间或运动后疼痛加重。
检查时在结节间沟或肌腱上压痛,将肌腱向两侧推挤,亦出现疼痛。
扩胸试验〔肘伸直、肩外展后伸〕引起疼痛。
肩外旋试验〔上肢自然下垂,被动屈肘后外旋肱骨〕不受限、无疼痛,肩部不冻结。
X线检查阴性者较多,结节间沟切线位摄片,可确定结节间沟有无不平坦或骨质增生性改变。
2 喙突炎喙突是肩部肌腱和韧带的主要附着点。
喙锁韧带、喙肩韧带、喙肱韧带以及肱二头肌短头腱、喙肱肌、胸小肌均附着于喙突,喙突和肌腱之间存在滑膜囊组织。
当肌腱、韧带、滑膜囊的损伤、退变和炎症时,均可累及其附着点—喙突,引起喙突部疼痛和压痛。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是青壮年肩前痛的一种常见原因,除疼痛病症外,被动外旋功能也受限,但上举和外展功能一般正常。
本病常易误诊为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喙突部痛点封闭有明显止痛效果。
面、头、颈、肩发作性剧痛诊断详述*导读:面、头、颈、肩发作性剧痛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鼻、面、眼、耳、头、颈以及肩部的发作性剧痛,为不典型的一侧性发作,多在晚上发作,不因外部刺激而发作,可伴副鼻窦炎症,浅感觉无障碍。
面、头、颈、肩发作性剧痛的鉴别诊断:(一)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即典型性面痛。
疼痛局限在三叉神经分布区为骤发的闪电样,短暂而剧烈的疼痛,每次发作由数秒至1~2分钟骤然停止,因触动上下唇、鼻翼、口角、颊、舌等“触发点”而诱发,也可因下颌动作(如嘴嚼、说话)、刷牙、洗脸、剃须等动作引起。
阻断三叉神经疼痛消失。
(二)其它非典型面痛1.颈动脉痛(carotidynia)为起始于颈总动脉,颈外动脉以及颌动脉的疼痛。
以一侧颈总动脉压痛、肿胀、特异的搏动为特征,呈周期性发作,多数为一侧性。
不伴视力障碍,无全身症状,当伴有全身症状时,可能合并颅骨动脉炎。
90%可自然痊愈。
2 植物神经性面头痛(autonimic faciocephalagia)又称血管扩张性头痛综合征。
疼痛起始于眼部,扩张颊部,沿鼻部及齿部而抵耳部。
因呕吐而不能入眠,疼痛持续数小时至几天。
3 Sluder综合征即面下部头痛综合征。
一侧面部痛,范围不超过耳廓高度,可列为非典型面痛,无感染,不按神经分布。
预防措施神经痛多发生于神经受刺激或发炎,疼痛沿神经走向分布,可以转瞬及逝,也可以是慢性的症状,表现形式多样,症状包括疼痛、刺痛及触觉过敏或患部的神经失去感觉、患部红肿,情况严重者还会痉挛。
神经炎的起因不一,包括缺乏营养素(维生素B)、代谢失调、受外力直接打击或骨折、血管、骨或结缔组织压迫神经、神经受感染、糖尿病、痛风、血癌等,服用甲醇、过量的铅及汞等有毒金属也会造成神经伤害。
较常见的神经痛有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老人)、坐骨神经痛、带状疱疹造成的刺痛等。
当眼内的视觉神经发炎,将逐渐或突然地使视觉模糊。
颈肩综合征诊断标准一、症状表现颈肩综合征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颈部、肩部及上肢的疼痛、麻木、僵硬、乏力等。
这些症状通常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且可能因姿势不当、过度劳累等因素而加重。
患者可能感到颈部、肩部及上肢的肌肉紧张、痉挛,甚至出现肌肉萎缩。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颈椎病变压迫神经根或椎动脉有关。
二、体征检查1.颈部压痛:在颈部肌肉及颈椎棘突上可触及压痛点,压痛点多在哑铃状韧带、斜方肌及大、小菱形肌的抵止点或C7~T1棘突上。
2.颈部活动受限:颈部活动范围基本正常或仅有稍微受限,但患者常诉说颈项部及肩背部酸痛不适。
3.神经根受压体征: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常有手臂外侧麻木及拇指食指肌力减退,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及压头试验阳性。
4.颈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头略低,医师用左手掌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拳,轻轻叩击左手背,患者感到患肢麻木或放射痛即为阳性。
5.斜颈试验:即抵抗阻力与主动运动患侧与健侧比较观察是否存在差别,阳性者提示可能存在神经根型颈椎病。
6.伸肌腱牵拉试验:患者头略低,医师用左手掌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拳,轻轻叩击左手背,患者感到患肢麻木或放射痛即为阳性。
7.霍夫曼氏征检查手部尺侧缘放置于平桌面,以拇指置于手掌面,余四指置于手背侧方握掌,检查者一手扶住患者腕部,并用另一手拇指轻轻打击患者手掌尺侧缘,若出现腕及手指屈曲动作即为阳性表现。
8.霍夫曼氏征检查足部足背放置于床面,患者髋、膝关节呈屈曲挛缩畸形,下肢保持轻度屈曲挛缩状态,并略向外旋(对侧方向),检查者一手扶住其髋部,以防患者随意移动;另一手握住踝部固定患肢踝关节呈背伸位后(踝背伸90度),再用稍屈曲的拇指及示指分别置于足底两侧纵行部位加压刺激足趾跖屈(如大足趾),若出现各足趾跖屈为阳性表现。
9.霍夫曼氏征检查手指与足趾部位检查者一手扶住其髋部,以防患者随意移动;另一手握住踝部固定患肢踝关节呈背伸位后(踝背伸90度),再用稍屈曲的拇指及示指分别置于足趾根部两侧加压刺激各足趾的伸直肌腱若出现各足趾伸直为阳性表现。
肩关节痛的鉴别诊断汇报人:日期:目录CATALOGUE•肩关节痛的概述•肩关节痛的鉴别诊断•肩关节痛的影像学诊断•肩关节痛的非手术治疗方案•肩关节痛的手术治疗方案01CATALOGUE肩关节痛的概述肩关节痛是指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疼痛和不适症状。
定义肩部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等。
症状定义和症状病因和病理肩关节炎、肩袖损伤、肩周炎等。
病理肩关节软组织损伤、炎症、退行性变等。
问诊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诊断流程01020304了解患者的疼痛部位、时间、性质等。
观察肩关节活动范围、肌肉力量等。
X线、MRI等检查以进一步了解关节结构。
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02CATALOGUE肩关节痛的鉴别诊断肩袖是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主要由肌肉和韧带组成,它们协同作用,使肩关节能够进行全方位的运动。
主要症状包括肩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尤其是在进行肩关节活动时疼痛会加剧。
肩袖损伤主要是由于反复过度使用肩关节,导致肩袖的肌肉和韧带受到磨损,从而引发疼痛和炎症。
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在必要情况下进行手术治疗。
肩袖损伤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主要是由于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炎症和粘连所致。
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肩关节的过度使用、受伤或长期不活动所致。
主要症状包括肩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尤其是在进行某些动作时疼痛会加剧。
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在必要情况下进行手术治疗。
01020304肩周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由于肩峰和肱骨头之间的摩擦所致,这种摩擦会导致炎症和疼痛。
主要症状包括肩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尤其是在进行某些动作时疼痛会加剧。
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肩关节的过度使用、受伤或长期不活动所致。
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在必要情况下进行手术治疗。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是由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在肩关节的磨损所致,这种磨损会导致炎症和疼痛。
主要症状包括肩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尤其是在进行某些动作时疼痛会加剧。
常见肩痛鉴别诊断
肩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鉴别诊断是确
定肩痛原因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肩痛鉴别诊断。
1. 肩周炎: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和损伤。
疼痛通常
出现在肩关节周围,并加重于活动或夜间。
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肩关
节活动度减少和肌肉无力。
2. 肩袖损伤:肩袖是肩关节周围四个肌腱的集合,负责稳定肩
关节。
肩袖损伤可能是肌腱部分或完全撕裂,导致肩痛和运动受限。
3. 肱骨头坏死:肱骨头坏死是由肱骨头供血不足引起的组织死亡。
这种情况可导致肩痛和关节活动度减少。
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
滥用酒精和慢性使用皮质类固醇。
4. 肩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指肩关节位置异常的情况。
脱位可
导致剧烈的肩痛和肩关节的运动受限。
5. 颈椎病变:颈椎病变可能引起放射到肩部的疼痛。
这种疼痛通常与颈椎的异常位置和压迫神经有关。
6. 急性肩关节滑囊炎:肩关节滑囊炎是肩关节滑囊(一种润滑关节的组织)的炎症和损伤。
这可能导致肩痛和关节活动度减少。
7. 肩关节骨刺:肩关节骨刺是肩关节出现骨性生长的情况。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肩痛和运动受限。
这些只是常见肩痛鉴别诊断的一些例子,具体的诊断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记录、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
建议患者在出现肩痛时尽早就医,以便确诊原因并得到适当的治疗。
肩周炎的诊断金标准
肩周炎的诊断金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肩部疼痛:患者通常会感到肩部深处的疼痛,特别是在夜间或活动时,疼痛可能加剧。
2. 活动受限:肩周炎患者的肩部活动度会受到限制,特别是在外展、内收、外旋和内旋等方向上。
3. 僵硬:患者可能会感到肩部僵硬,尤其是在早晨或久坐后。
4. 肌肉无力:随着病情的发展,肩周肌肉可能会逐渐萎缩,导致肌肉无力。
5. 压痛:在肩部周围按压时,可能会感到疼痛。
6. 病程:肩周炎通常是一个自限性疾病,病程通常在1-2年内自行缓解。
但是,如果病程过长或疼痛持续加重,需要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
7. 年龄:肩周炎通常在40-60岁的人群中发病,但也可见于年轻人。
年龄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肩部组织的弹性会逐渐下降。
8. 诱发因素:肩周炎常常与某些诱发因素有关,如外伤、过度使用肩部、不正确的姿势、颈椎病等。
了解这些诱发因素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9. 影像学检查:X线、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肩部组织的结构和炎症程度,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肩周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多个方面。
如果您有肩部不适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以上是肩周炎的一些诊断标准,具体情况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您有肩部不适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由于对肩周炎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观察,发现了不同的病理变化,提出了众多的病因学说,证明了肩周炎是肩关节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实则与腰腿痛一样,属模糊概念,非单一疾病,是认识的过渡阶段,从发展而言,要进一步研讨,从模糊走向精确,以确定单一诊断,有针对性予以治疗,才能提高疗效。
由于解剖、病理、生化、免疫学及病因学知识的积累,“肩周炎”的名词已逐渐被“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喙突炎”、“冈上肌腱炎和冈上肌腱钙化”、“肩峰下滑囊炎或三角肌下滑囊炎”、“冻结肩”、“肩撞击综合征”等具体定位定性名词分别所替代,现特分别阐述如下。
(一)肩周炎的分类诊断1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起于盂上粗隆,经结节间沟、结节间韧带的深面穿出肩关节囊。
此肌腱的滑液鞘位于结节间沟段。
任何肩关节的慢性炎症,或日常生活活动中反复的机械性刺激,都可引起此肌腱腱鞘充血、水肿、细胞浸润,甚至纤维化,腱鞘增厚,粘连形成,使肱二头肌腱滑动功能发生障碍,有时不能滑动。
本病多发于中年人,是肩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往往无明显诱因,肩痛有时向上臂及前臂放射,夜间或运动后疼痛加重。
检查时在结节间沟或肌腱上压痛,将肌腱向两侧推挤,亦出现疼痛。
扩胸试验(肘伸直、肩外展后伸)引起疼痛。
肩外旋试验(上肢自然下垂,被动屈肘后外旋肱骨)不受限、无疼痛,肩部不冻结。
X线检查阴性者较多,结节间沟切线位摄片,可确定结节间沟有无不平整或骨质增生性改变。
2 喙突炎喙突是肩部肌腱和韧带的主要附着点。
喙锁韧带、喙肩韧带、喙肱韧带以及肱二头肌短头腱、喙肱肌、胸小肌均附着于喙突,喙突和肌腱之间存在滑膜囊组织。
当肌腱、韧带、滑膜囊的损伤、退变和炎症时,均可累及其附着点—喙突,引起喙突部疼痛和压痛。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是青壮年肩前痛的一种常见原因,除疼痛症状外,被动外旋功能也受限,但上举和外展功能一般正常。
本病常易误诊为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喙突部痛点封闭有明显止痛效果。
3 冈上肌腱炎和冈上肌腱钙化冈上肌起始于肩胛骨冈上窝,通过肩峰下经肩盂上方及肱骨头上面,附着于肱骨大结节近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