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住宅产业化战略与实践
- 格式:ppt
- 大小:3.54 MB
- 文档页数:36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团委、学生会万科Swot分析优势(S)(1)品牌优势万科品牌在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World Brand Value Lab)编制的2010年度《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19位,品牌价值已达635. 65亿元。
同时,'‘万科”成为行业第一个全国驰名商标,旗下“四季花城”、“城市花园”、“金色家园”等品牌得到各地消费者的接受和喜爱;(3)持续增长和领跑万科给自己的定位是,做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跑者。
公司已经连续3年保持经营性和投资性现金之和为净流入状态。
这表明公司实现的是有质量的增长,财务状况非常稳健。
(4)组织结构创新万科的组织结构根据战略的变化而变化。
万科以整个项U的生命周期为基础设立组织结构。
这样使得专业分工更强,各线集中精力执行专门的任务,每一个过程都得到高度关注。
(5)研发能力强万科研发的“惜景花园洋房”是中国住宅行业第一个专利产品和第一项发明专利。
万科专门设立了创新研究部门,不断地创新,开发出更多的新产品。
如今,标准住宅的4个版本基本成型,已经有超过12个部品实现了工厂化的生产装配,在住宅性能标准方面的创新超过60项.通过创新研究部的努力,万科有儿十项专利正在申报.(6)经营管理模式先进万科物业服务通过全国首批IS09002质量体系认证;公司创立的万客会是住宅行业的第一个客户关系组织。
此外,万科在经营专业化、住宅市场主流化、财务政策积极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上做出的努力持续加大。
1劣势(W)(1)对员工关注不够,员工满意度不高(2)国内不同城市客户的评价褒贬不一(3)与政府的关系非常一般(4)发展受限于土地资源和土地成本土地储备约2200万平方米,仅能满足万科2?3年的发展需要,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可能会影响其增长并增加土地购置成本。
对以房地产为主导业务的万科来说,土地资源和土地成本的限制,是影响万科地产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万科获得的可开发土地,较多来源于二级市场或公开拍卖市场土地资源来源渠道的限制,迫使万科只能走城乡结合部开发的策略。
万科发展历程:多元化→专业化→精细化1984-1993年:万科发展战略前10年,做“加法”(多元化)1984—-1991年:战略混沌期1984年万科从经营办公设备起家,87年兴办工业,88年进入房地产,90年初步形成商贸、文化、房地产、文化传播四大经营机构,到91年确定综合商社发展模式,表面上看来,万科的业务不断扩大,而事实上,万科的多元化常常处在一种“痛并快乐着”的状态.规模上的胜利可以掩盖一切矛盾和弊病,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即跨行业又跨区域的过度多元化,使得万科在达到每年10亿元的营业收入时,无论怎样使劲,也无法继续前进了。
此时的万科,在高速多元化扩张的背后,隐藏着不少问题,甚至是致命的:①所有项目规模都很小,市场占有率极低。
②面对激烈竞争不得不不惜血本,等到品牌打响,成本也上去了,这时想追加投资扩大规模,集团的资金和人才储备却无法满足,各分公司被迫继续小打小闹。
③业务不稳定,企业短期赢利掩盖了缺乏长期持续发展动力的隐患。
1991年—-1993年:边缘期,战略初步形成1988~1993年万科东一榔头西一棒,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连年保持20%以上,但实际上业务并不稳定、没有竞争力。
1991~1993年中国进入泡沫经济时代。
市场中充满了对暴利的躁动,王石开始对万科的发展开始重新战略性的思考。
1993年,国家实行严厉的宏观紧缩政策,万科“摊大饼”式的业务结构遭遇寒冰,不得不开始缩减战线,实行“削藩”政策。
1993年1月,万科上海务虚会决定放弃综合商社模式,提出加速资本积累迅速形成经营规模的方针,确立城市居民住宅为主导业务.万科实际战略调整包括:①从多元化经营向专营房地产集中;②从多品种经营向住宅集中;③投放资源由12个城市向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集中。
1994—2001年:万科发展战略后10年,做“减法”(专业化)迈克·波特说过:“做战略,必须学会取舍.”虽然1993年万科确立了以房地产为专业的发展思路,但由于经营思路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跨地域和多元化的特点,房地产也有多元化的问题:酒店、写字楼、住宅、商场都有涉及,在全国各地的地产业务中铺得很广。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第一部分:战略分析第一节企业外部环境分析【提要】市场多变性和环境不稳定性的趋势,使得在任何场合,企业的资源都不足以利用它所面对的所有机会或规避它所受到的所有威胁。
企业外部运营环境分析致力于识别和评价超出企业控制能力的外部发展趋势与事件,揭示企业所面临的主要机会与威胁,从而可以使管理者采用适当的战略,充分利用机会、规避或远离威胁的影响。
1、企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一)政治环境因素(Political Factors)分析国内现行政策对房地产行业影响a. 政府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计划直接影响到土地的供应,从而影响到房地产业的开发状况。
政府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主要表现在政府将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用地的供应管理,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根据规划和建设的实际需要,制定建设用地,特别是房地产开发用地的供应计划,对建设用地供应问题实行严格控制。
制订政府供地计划,把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作为土地供应的重要途径,纳入当地供地总量管理。
政府将强化建设用地管理,确保政府对建设用地的集中统一供应。
在一个城市内,必须坚持土地利用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供地、统一管理。
为了提高政府供地环节的透明度,实行政务公开,政府供地计划一经确定,必须向社会公开,即政府土地供应计划、供地结果和基准地价、土地市场交易信息等将定期向社会发布。
最近,国家出台实施土地储备制度,将现有国有土地包括一部分国有企业划拨用地统一合理向社会公开招标,实施土地经营。
关于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未按出让合同约定支付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解除合同,并可要求违约赔偿。
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按出让合同要求的开发进度开发土地,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开发的,政府将征收土地闲置费,满二年未动工开发的,政府将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以防止土地闲置和烂尾工程。
万科住宅开发战略的调整万科住宅开发战略的调整万科⼀直以来都是房地产开发的龙头⽼⼤,多年来⼀直占据全国销售额第⼀的位置,虽然这⼏年降到了第⼆第三,但仍然是⾏业中的标杆。
万科在新掌门⼈郁亮的带领下,近⼏年动作频频,向海尔学习,向⼩⽶学习,积极拥抱互联⽹,内部⼤⼒推⾏合伙⼈制度,⽽尤为引⼈关注的是,万科从⼀个不涉及商业的住宅开发企业,转向全⾯发展商业及其他各类⽣活服务配套产业。
万科的做法,引起了⾏业内众多企业的关注,也纷纷向万科学习取经。
过去做住宅时,⾏业就有“学习万科好榜样”的提法,今天,万科仍然是⾏业的先锋,依然可以套⽤这句话。
⼀、对房地产新时代的正确认识万科对党的⼗九⼤提出中国已经进⼊新时代,有着⼗分准确和深刻的认识,认为房地产⾏业也进⼊到了⼀个全新的时代。
房地产新时代有三个特点,⼀是以⼈民为中⼼,⼆是从⾼速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变,三是社会主要⽭盾转变,核⼼就是⼈民对美好⽣活的需求。
新时代房地产业⾏业有两个深刻变化,⼀是⼈均住宅⾯积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平,除了少数热点城市、⼈⼝净流⼊较⼤的城市外,全⾯短缺时代已经结束,缺的不是房⼦,缺的是配套、服务;⼆是房地产企业不能⽚⾯追求规模,要更加关注服务多少客户、服务多少内容和服务的满意度。
因此,万科决策层提出要⼤胆拥抱新时代,告别旧思维。
万科将紧紧抓住当前的重⼤政策导向和政府的决策部署,紧跟新时代的步伐,并将其作为⼀个重⼤战略机遇来对待。
万科认为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要成为基业长青的百年⽼店,企业不能只想着赚钱,⽽是要正确认识和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充分结合并不断强化⾃⾝的能⼒优势,做正确的事、重要的事,做⼒所能及的事。
万科在上⼀个时代取得的成功,也正是因为万科抓住了城市化带来的时代机遇,聚焦于普通家庭⾃住住房这样⼀个主航道,才得以从本世纪初⼆⼗多亿房屋销售起步,⼗年突破千亿,⼗五年进⼊世界五百强。
过去五年,万科从单⼀的住宅开发商向服务商转变,取得了重⼤突破,今年再次升级,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定位。
万科战略发展三部曲:多元化、专业化、规模化万科从1984年创立至今,共26年。
从万科的整个发展历史来看,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初是多元化发展阶段,1993年转为专业化发展阶段,再2001年转为规模化扩张阶段。
1.多元化发展阶段(1984年-1991年)1984年,“万科”诞生了,公司以“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纳名称注册,属于国有性质,主要经营办公设备、视频器材的进口销售业务。
万科起家靠的是贩卖饲料,后与万科一起倒腾过投影机和录像机,用王石的话讲,万科是“靠贸易起家”。
1985年,进口机电产品市场严重萎缩,万科改变策略,多方拓展销售业务,形成了深圳本部调汇、进货,广州点储运,北京点销售的“三点一线”的销售模式,营业额一度占国家计划外市场的60%。
1986年,万科又引进办公自动化设备,聘请中华会计师事务所为财务顾问,为树立企业形象,他们赞助大型文艺演出和文化刊物,开始为摆脱僵化体制而筹措发展资金,准备在两年内完成以公开发展股票为目标的股份制改造。
1988年,万科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正式申请股份制改造,1988年11月,深圳政府批准了万科股份制改组方案,万科正式定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这是深圳特区第一家申请改制为股份制公司的国有企业。
1988年,正式进入房地产行业。
1990年,万科决定向连锁零售、电影制片及激光影碟等新的领域投资,初步形成了商贸、工业、房地产和文化传播的四大经营架构。
1991年1月29日,万科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1991年,万科经过数年的多元化发展,商贸、工业、房地产和文化传播的四大经营架构,产品涉及到贸易、零售、房地产、股权投资、影视、印刷、广告、饮料、机械加工和电气工程。
这种多元化是当时新兴企业的普遍特征,主要还是中国当时商品经济刚刚起步,市场皆是供不应求。
什么赚钱就做什么是当时中国企业家的普遍心态,企业的投资扩张冲动是一种常态。
万科早期的多元化发展,取得了早期的发展资金,为万科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万科住宅产业化的技术研究一、万科住宅产业化的依托——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万科集团从事房地产开发20余年来,在建筑技术和客户认知方面具有深厚的积淀,新的千年来到之前,基于企业规模发展孺要和强烈的社会贵任感,万科集团积极投身于住宅产业化的探索和发展,并在战略上决策,将住宅产业化的推广作为集团未来发展的主要源动力。
从1999年到2007年,在万科集团有这么一个部门,她一直承担着万科集团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核心技术研究开发的历史性使命,她就是万科集团建筑研究中心。
1999年12月,万科集团建筑研究中心(简称建筑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其间,曾经更名为规划设计部、创新研究部,现在依托建筑研究中心成立了万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2006年7月12日,建筑研究中心所属万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简称基地)取得政府批复及用地规划条件。
2007年2月8日,国家建设部批准同意万科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
2007年4月20日,PC构件实验室开工,并于当年9月份完工进入试运营阶段。
2007年9月29日,PC构件实验室成功试制出第一件PC构件。
2007年11月15日,世界最高的、最先进的住宅实验塔开工,计划2009年下半年投入运营。
由于历史和技术原因,在国内尚未有机构对住宅产业化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万科研究开发的住宅产业化技术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同时,万科研发掌握的住宅产业化各项关键和重要子技术,也分别处于国内领先和国内先进的地位。
根据万科集团整体战略规划,万科将在集团内大规模推广应用住宅产业化技术,在未来3-5年内占据国内绝大部分工业化生产住宅市场份额。
依托基地万科正在进行如下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作。
二、万科住宅实验塔及住宅设备系统检测技术1、技术开发背景目前在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均建立了管道系统模拟实验装置,其中以日本的实验装置规模最大、测试设备配置最完善。
日本主要的两个住宅实验塔为独立法人都市再生机构的108m高的实验塔,另一个为积水化学57m高的实验塔。
参观万科感受范文(仅供参考)我们一行三人应万科物业邀请,来到深圳万科物业本部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学习。
在指导老师的热情指导下,我们积极参加理论学习、实地参观和岗位实践。
学习课程包括物业管理类、职能管理类、人力资源类、品质管理类和业务管理类等几个方面理论课,此外还进...我们一行三人应万科物业邀请,来到深圳万科物业本部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学习。
在指导老师的热情指导下,我们积极参加理论学习、实地参观和岗位实践。
学习课程包括物业管理类、职能管理类、人力资源类、品质管理类和业务管理类等几个方面理论课,此外还进行了现场实践,并与万科的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简短的学习生活,紧张、快乐,收获良多。
通过此次学习,我们对物业管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万科的物业管理水平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次培训虽然短暂,但有许多感想很想与大家分享:一、万科印象:走进万科物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全心全意全为您”七个大字,进入办公区,看到的是干净、整洁的办公间和摆放整齐的桌椅。
诺大的集体办公间,每个人都紧张有序而又不失稳重的工作着,看不到纷杂和懒散。
在我们打开开关的那一瞬,我们看到开关上的标识醒目而明了;在培训室内,我们所能感受的是桌面上关于课堂纪律的“温馨提示”,以及准备好的水杯、水壶、茶叶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学员在下午上课免受瞌睡之苦,还特别准备了咖啡;在洗手间,你能看到长势郁郁葱葱的绿萝,铺在地板上的防滑板,闻到清新的香气,除了感受洁净、有序外,还能享受舒适和细致,让人颇受感动的是,万科的每个员工洗手后都会自觉地把面台擦干净,并将抹巾叠好放整齐。
万科人身上的这种自觉自愿的自我管理意识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在近一个月的学习中,让我们感受颇深的是万科人的那种自豪感、敬业心和专业精神。
培训师贾烨,在提到筹备业主大会所经历的林林总总时,我们从她眼中读出的是自豪,虽然为工作付出了很多很多,但这一切是值得的、令人自豪的;培训师何艳苹,除了给人一种干练、专业的印象外,更让人感到一种很强的亲和力,这是她多年的专业素养所体现出来的一种魅力;培训主管杨慧麟,讲课声情并茂,课堂气氛活跃,讲课形式多样,使枯燥的BI课(员工行为规范)也因此而生动;班主任罗福映讲课幽默生动,通过一个巧妙而有趣的动漫场面描述,把客服沟通的金科玉律解读的淋漓尽致……让人感触很深的还有万科物业的智能无纸化办公系统,在人事、物业、财务方面拥有专门的信息管理软件,在网络上实现了公开、快捷、透明的办公环境。
万科《住宅标准化研究》一、本文概述1、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不断壮大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和竞争激烈的趋势。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提高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房地产企业开始关注住宅标准化研究。
万科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也积极参与了这一趋势,将住宅标准化研究纳入了公司的发展战略。
a. 房地产市场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以下趋势:一是市场需求多元化,消费者对住房的需求从单一功能向多元化、个性化需求转变;二是产品品质提升,消费者对住房的质量和配套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三是开发效率提高,企业需要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四是行业竞争加剧,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
b. 万科公司发展策略面对市场变化,万科公司积极应对,提出了以住宅标准化为核心的发展策略。
通过住宅标准化研究,万科公司希望能够提高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住宅标准化也是万科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的重要手段。
2、目的与意义a. 提高住宅质量住宅标准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住宅质量。
通过标准化设计、生产、施工和管理,可以有效地保证住宅的建筑质量、环境和安全等方面达到更高的水平。
3、研究范围与限制本部分将对本研究的地域限制、时间限制和研究方法限制进行详细阐述。
a. 地域限制本研究主要关注中国大陆地区的住宅标准化问题,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并未考虑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住宅标准化情况。
地域限制可能会影响本研究结果的普适性和推广性,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适当扩大地域范围,以增强研究的普遍性和指导意义。
b. 时间限制本研究的时间限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据的时效性,二是政策的变化。
首先,数据的时效性可能会影响研究的准确性。
例如,一些数据可能已经过时,无法反映当前的真实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及时更新数据,以保证研究的准确性。
研究方法论课程论文:万科房地产行业转型的挑战和机遇分析目录一、具体的研究方法 (1)(一)定性研究 (1)(二)采访 (1)(三)案例分析 (1)二、研究方法选择概要 (2)(一)研究路径 (2)(二)数据收集 (2)(三)案例分析工具 (3)图1企业转型分析框架 (4)(四)案例数据分析 (5)一、具体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与论文的研究进展直接相关。
合适、有效的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研究,同时也是研究成果的可靠保证和便捷工具,本文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分析。
除了采用定性研究的研究方法之外,还采用了采访,案例分析在内的三种方法。
(一)定性研究该方法是通过多种途径查阅和收集文献、企业年报等多方面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总结和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理论基础的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此研究方法,旨在大量查阅有关房地产数字化转型的资料和数据之后对行业转型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可以更深层次探索房地产行业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二)采访本文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开放式访谈、半结构化访谈和电话访谈等进行的一手资料收集。
通过对企业公开信息和同业提供的企业文件整理、搜索整理相关文献以及网络公开资料和行业报告等方式进行二手资料搜集。
(三)案例分析案例研究是由于本文主要针对“房地产企业为什么实行转型”、“房地产企业实行怎样转型”的问题展开,即关于“为什么”和“怎么样”的思路,适宜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
以实际案例解析企业转型的选择和成功要素,总结对企业转型发展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并结合转型的分析模型对案例进行分析:借鉴陈晓萍(2003)提出案例分析法对于论文研究的三类作用:验证性、探索性、描述性,本文选择的案例分析偏向探索性研究。
基于构建的转型的分析模型对案例的转型动态过程进行分析,探索总结影响房企转型的关键因素。
二、研究方法选择概要(一)研究路径首先是对本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行阐述。
本文通过对房地产发展的新常态进行介绍,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索了为何众多传统房企提出众多战略转型策略后转型效果却不尽相同,进而更加深入的探讨房地产行业转型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