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

篇一: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

前言

在即将毕业之际,大学生们总会下意识地翻检一下自己的抽屉。看看纷呈涌现的洋证书、土证书家族中,自己到底摘回了几个,如果有所斩获那可稍舒口气,那不仅证明了过去的四年没有虚度,而且面对高校扩招后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也平添多了一份“初战江湖”的底气,因为毕竟多了一个美好前景的“敲门砖”,最起码也多拥有了一件护身的法宝。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考证”之风在大学校园悄然兴起,随后便不断升温,

至今热度不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为考取各种资格证而奔波的行列。有研究表明,大学生考证率已达到%,而在暂时没考证的大学生中,也有%的人有考证的意向,各种证书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讲已经不是拿与不拿的问题,而是拿多与拿少的问题。同时,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认识的加深,大学生群体在“考证”行为上渐渐表现出了一些与之前不同的趋势和特征。

当今,各种考证培训班应运而生,火爆招生,考证队

伍排起长龙,当大学生考证热成为校园的一道风景,不少大学生甚至把考证当成自己的主业,自己的专业课程反而成了副业。他们认为毕业找工作的时候,证书是多多益善,学校的考试成绩则是过关即可。似乎证书越多,自己的信心也就越足,证书的种类越齐全,自己求职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然而,人才市场一位专业人士表示,考证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可如果把考证当成自己找工作的“敲门砖”,急功近利,本末倒置,影响自己专业的学习,就暴露出了某些大学生“短视”的缺点。实践证明,证书衡量不了一个人的才能和素质,也不是找到好工作的金钥匙,这是必须要正视的事实。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远比拿出精力去考些没有实际用处的证书强得多。

因此,那些为了考证而拼命奔波于各种培训班之间的大学生们,请放下脚步,静静的思考一下,你是否应该对考证问题进行一次科学、理智的分析,而重新正确的看待考证呢?一、调查说明 1:调查背景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生浩浩荡荡地涌入考证族之列。考证,已成为很多大学生

的一项必须投资。有的大学生为了考证,甚至逃课参加培训班。这给大学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对大学

生考证问题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调查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在中国,大学生考证热,一方面是由于近几年大学扩招,人力资源供过于求,就业压力逐年增加,以致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优中选优,如在同等条件下,就要看你是否有各种证书,例如英语四、六级证,计算机等级证,等等。这使许都大学生为了增加自己将来找工作时成功的砝码,不惜代价的去考各证书。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对考证的认识存在误区。这种误区表现如下:㈠觉得证书一定有用很多大学生认为只要自己有了证书,就有了优于他人的砝码。但从近几年的招聘会上可以看出,许多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希望的是少而精,假如拿的是本专业的资格证书,自然是增加了砝码,但如果拿的是其他专业的证书,只会给人留下职业定位不清的印象。结果只是适得其反。

㈡哪里热门往哪钻

许多学生认为证书要考就考目前最热门的。于是,看到哪个行业盈利最大,便毫不犹豫的去考取有关证件。而不去理会自己是否适合该行业,或是否有能力拿到证书。实际上,证书的流行和受追捧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如果到找工作时,该行业以变为冷门,手中的证书已无法引起用人单位的兴趣。到头来,只是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浪费。㈢舍本逐末,耽误主业

有的学生甚至逃课参加培训班。事实上,许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往往会进行测试,证书只是一种印象,而不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因为考证书而影响了自己的专业能力,那就得不偿失了。

大学,是人生中最美好,也是最关键的一段时光。如何在大学中最大限度的增加自己成功的砝码是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冷静考虑的问题。而考证则又是当代大学生面对的一个新的话题。因此我们通过实证调查,分析了解大学生对考证的认识,并由此进一步引导大学生科学、理性的考证。

2:调查的目的及意义目的

我们小组针对大学生考证热,这个大家都比较关注的话题进行调查研究,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大学生考证的现状以及考证的心理,能够引起学生、学校、以及社会用人单位等多方面的重视,纠正一些学生考证的误区,以及一些学生考证的盲目性。对于那些正在考证的同学将具有一定的方向指引。同时能为大一、大二的学生提供一个参考,让他们能够及早规划,合理安排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意义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大学生教育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考证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并引导他们正确的对待考

证,这既是当今教育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又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这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今市场对新型人才有着新的要求,大学生能否科学理性的对待考证问题,在大学中尽可能多的获取对自己今后有用的能力、本领和相关证件,对其未来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本课题的研究符合社会需求,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考证就业都是很有帮助的。 3:调查计划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案:组织本组部分成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际调查,实际调查包括①与被调查人聊天并做好记录②在校内发放调查问卷。另外的人在网上发布问卷调查搜索相关答案。组内成员相互配合,把结果及时做好并整理,以便后续工作顺利进行。

调查内容:大学生考证热情况

调查时间:XX年9月14日至XX年10月20日二、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1、聊天方式的调查结果统计

我们通过聊天的方式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调查:①

当代大学生是否已经考证?

②他们如何确定报考哪种证书?③他们如何处理考证与专业课的关系?④他们如何看待考证给他们造成经济负担?⑤对证书越多,就业机会越大,他们如何认为?

调查显示,已经考证的学生达将近60%,有20%左右的学生正在准备考证。

有70%的学生报考当前热门的证书,只有不到20%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选择报考的证书。

有近50%的学生将考证作为自己的主业,而将课程作为副业。更有10%的学生因忙于考证而不上专业课。

考证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负担。80%的学生感到这一开支使他们很难接受,但又无可奈何。

高达95%的学生认为证书越多,就业的机会就越大。2、发放调查问卷得到的调查结果及统计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三百份,收回二百九十七份,有效问卷二百九十五份,收回率99%,有效率98.3%。调查问卷的内容及结果初步统计: 1.您所在的年级是()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A已考B正在准备C不确定D不考

A很赞同B赞同C一般D不赞同

A很正常,可以证明自己的实力B是一种风气C顺应市场发展,虽无奈,但却必要D没必要

5.您认为导致大学生考证热的根本原因是()A个人兴趣B国家政策导向结果

C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D受同学、家长影响

6.您希望(或已经)考哪方面的证书?()A语言水平证(雅思,托福,英语四、六级等)B能力证(计算机等级证,各类企业认证等)C从业资格证(教师资格证,会计师资格证等)D哪个热门就考哪个

A会B不会

C很难说

篇二: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证热调查报告

摘要

大学生"考证热"现象在高校中不断蔓延,最近几年,"考证热"更是急剧升温。大学生考证是为了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增加获胜的筹码,但"考证热"同时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大学生考证热现象的成因、影响,并在此基础

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考证热;大学生;就业

Certificates “Maniac” for Undergraduates

Abstract

The phenomenon called Certificate "maniac" becomen more and more popular among the Colleges, in recent years, the Certificate " maniac " is rapidly warming. Getting more certificates means we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to find a good job, but the Certificate " maniac " also bring about some social problems. This report mainly analyzes the textual research the causes, effects of crazy phenomena in Univers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this basis.

Key words: Certificate "maniac"; Ungraduates; Job

前言

近几年,大学生考生热度持续攀升,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对于许多大学生而言,考证已经不是一项是非题,而是一项多选题。种类繁多的证书需要消耗在校大学生大量的

精力,随之旷课培训,高昂培训费等接踵而至。因此,对大学生考证问题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调查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1 调研背景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学的性质有着悄无声息的转变。大学是让学生转变成社会人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大学生是一群担负祖国未来兴衰的栋梁之才,但如今人力资源供过于求,实用型人才供低于求,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失去自我,学习上盲目跟风现象严重,你读GRE,我也读GRE;你学会计,我也学会计;你考驾驶证,我也考驾驶证。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需要用证书进行人才筛选,就要看你是否有CET4、CET6,VB,C+等证书。这使许都大学生为了增加自己将来找工作时成功的砝码,不惜代价的去考各证书。越来越多的考证培训班,越来越多的考证盲从行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找不到真正的自我价值。

2 调查方法和内容

我们小组针对大学生考证热,这个大家都比较关注的话题进行调查研究,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大学生考证的现状以及考证的心理,能够引起学生、学校、以及社会用人单位等多方面的重视,纠正一些学生考证的误区,以及一些学生考证的盲目性。对于那些正在考证的同学

将具有一定的方向指引。同时能为大一、大二的学生提供一个参考,让他们能够及早规划,合理安排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

1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2调查方案:组织本组部分成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际调查,主要通过在校内发放调查问卷,组内成员相互配合,把结果及时做好并整理,以便后续工作顺利进行。

3调查内容:大学生考证热情况 4调查时间:XX年5月

3 结论及分析数据统计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一百六十份,收回一百二十八份,有效问卷一百二十份,收回率80%,有效率75%。调查对象共为9个院系1,以下图为实际调查结果汇总的各类图表:

1、从图1从不难看出,调

查对象参加过考证的人数占了绝对数量,未参加人数仅为7%,参加人数达到了惊人的93%,从就业的多项性来看这显然是一

个不正常的现象。图1 参加过考证的大学生比例

2、从图2的比例来看,为了深造准备以及学校要求的大学生数量少之又少,分别为8人和16人,主要还是集中在就业问题上,与图1中的112人非常接近,为96人就业准备

学校要求

深造准备

图2 大学生参加考证原因

3、从图3来看,培训费用主要集中在500-XX这个档次,为48人,其他费用额度的人数相对比较平均,分别为500以下24人,XX-5000的16人,5000-10000的32人。

图3考证花去费用

4、从图4的圆形表中将偏重考证的16人,占用上课时间的24人,大部分时间准备的40人相加一共为80 人, 2/3的大学生花费了大量的精

力在学习以外的考证准备上图4 考证所占用的时间

5、从图5来看,大多数的同学还是比较热衷于考证,选择上还是以数量为主,少数的盲目跟风占比

13%。

考职业相关多多益善考专业相关别人怎样我怎样

10

20

30

40

50

60

图5对考证选择的看待

篇三:关于大学生考证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证问题的调查报告

当今我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的毕业证、学位证已经不再是找工作的有利条件。各种各样的证书成为企业衡量人才的标准,也成为当今在校大学生所热切追求的!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学校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考证狂潮。根据网上信息披露,考证板块的点击率一直居高不下。“这学期报什么班,考什么证”也是在校大学生讨论最多的话题。面对校内外种类繁多的各类培训和高薪诱惑,以及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压力,一些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或只知道盲目跟风。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对考证的态度看法、目的

及其意义,笔者就湖南商学院在校大学生为例,于XX年4月20日至25日期间以网上调查问卷的方式,特做了关于大学生考证问题的调查。此次调查网页浏览170次,填写125份,有效率为75%。现将调查及分析结果陈列如下:

一、现象分析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学校英语四级等证书与学位证书挂钩,英语这种高校里考通用型(必考型)证书也就成为了众多大学生奋斗、追逐的目标,英语等级考试报考率高达95%以上。近几年来随着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更是促使了绝大部分高校的学生都对各种资格证的考试跃跃欲试,单就会计从业资格证来说,其追逐者几乎遍布各个专业。而此次调查的部分具体数据笔者用图表显示如下: a.大学生考证热的原因

b.对曾经考过(或准备考)的证书统计

c.认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注重应聘者的哪些方面(可多选)

d.认为证书与能力关系

二、原因分析 1.国家、高校政策导向的结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这说明,学历、学位证书不再是就业的惟一通行

证,还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才行。几年来,国家逐步放宽了报考者的资格,从限制在校大学生考试,放宽到不少行业允许在校大学生考试,这个发展趋势,为大学生考证提供政策保障。现在高校流行的证书与学位证书的捆绑,没有证书就不能毕业,也是造成考某些证高温不降的主要原因。

2.就业压力与就业形式所迫

据统计,XX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估计为650—700万人次,加上XX届300多万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在XX年大学生就业年度,涌入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史无前例的千万人。社会就业竞争压力迫使大学生不得不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在用人单位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证书成为大学生证明自身能力强弱的重要标杆。

3.考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考证已对个体形成了一种心理压力,它在大学生对就业压力的反应中形成,影响个体的考证行为;内在压力多源于个体自身的发展需要、成就动机、抱负水平等。面对较大压力时过度的紧张和焦虑,使他们在面对问题时不能理智的思考、推理,以致作出错误的决策。盲目跟风,当大家流行考某个证时,不管需要否,有用否,片面地去追求一纸证书,根本就不会把认证考试和自己的特长以及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他们往往会参加一些“考证速成班”,

通过死记硬背的突击方法来获取一张可能对能力的提高毫无助益的证书。重视拥有,轻视运用。部分学生追求证书数量,而不是证书质量和自身能力的提高。他们认为证书越多越好,越能彰显自己的能力,当做是一种骄傲,而且多个证书多条路,以备无患。

三、建议:理性面对“考证热”

大学生的考证热,从侧面也说明了大学生在积极地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做准备,“考证”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然而我们在考证时又都会思考:到底有没有必要考这个证呢?证有没有必要多考点有备无患呢?我们都会有点迷茫,因此当代大学生要怎样看待考证热的现象?怎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考证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怎样让大学生的考证更加有据可依,使同学们能力得到提高,视野得到扩展,又能避免时间和金钱的浪费呢?这些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1.对于大学生而言,自己对自己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理性地选择有利于职业生涯发展的考证课程,避开考证的三大误区:

(1)多多益善。很多大学生认为证书多多益善,能为自己在求职中增加砝码。但拿着很多证书,有时反而被用人单位以其学习精力分散、职业定位不清晰等理由拒绝录用。

因此,证书并非越多越好,大学生考证应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目标,不应盲目考证。

(2)越热越好。不少大学生喜欢报考热门证书,认为热门证书含金量高。其实,有些热门证书只是阶段性流行。考证前,一定要对证书的发放机构、考试内容、证书市场口碑、证书有效期限等方面有所了解,理性判断,不要盲目跟风。

(3)“证书”等同于“入场券”。拿到名牌证书,确实能证明持证者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对其就业有积极作用。但随着持证人数不断激增,以及企业用人观念的转变,名牌证书的作用有所减弱,不再被作为录用员工的决定性因素。如今,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会运用各种方式,测试应聘者的真实水平。因此,大学生不能把宝全押在考证上,而应注意全面提升自身的实际能力。

2.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考证的引导工作。为了避免大学生考证的盲目性,真正让在校大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实力,提高就业率,学校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鼓励、支持并正确引导在校大学生考证。

(1)发挥学校教育资源集中的优势。要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在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基础和专业课教育的同时,要组织精干的教学力量,开设以考取职业资格证有关的辅导和

讲座,让学生从实际操作层面进一步熟悉考试内容,为学生考证创造条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