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行政管理与兽医法规4
- 格式:ppt
- 大小:299.50 KB
- 文档页数:36
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内容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SANYHUASANYUA8Q8-一、畜牧兽医行政执法相关基本概念1、行政:行政是指国家行政主体依法行使国家权力,对公共事务进行组织与管理的活动。
2、行政法:行政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并用以调整拥有行政职权的行政主体与不拥有行政职权的相对主体之间所发生的各种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畜牧兽医行政:畜牧兽医行政是国家行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依法对全社会的畜牧兽医工作进行组织与管理的活动,既具有国家行政的特征又具有独自的特点。
4、畜牧兽医行政法:畜牧兽医行政法是调整畜牧兽医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职能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畜牧兽医行政主体:我国畜牧兽医管理工作的行政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的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主要包括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1)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我国国务院所属的农业部,是全国的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动物生产、动植物内外检疫、动物防疫、动物药品及其他畜牧兽医管理工作。
(2)地方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包括省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地市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县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三个层次。
另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动物防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之规定,动物卫生监督所和草原监理站为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三、畜牧兽医行政管理的范围:–种畜禽管理–草原管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动物防疫管理–生猪屠宰检疫管理–兽药药政管理–兽医医政管理第二章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学习要求1、掌握畜牧兽医行政执法的概念特征和作用。
熟悉畜牧兽医行政执法的手段和生效要件,了解畜牧兽医行政执法的部门配合。
2、掌握畜牧兽医行政许可的概念及实施程序,熟悉畜牧兽医审验、报告和技术监测。
3、掌握畜牧兽医行政处罚行为的概念、特点及基本原则。
畜牧兽医法规一、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障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畜牧动物的健康与安全,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畜牧兽医法规。
本文将对畜牧兽医法规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
二、畜牧兽医法规的概述畜牧兽医法规是指国家对畜牧业和兽医行业进行监管和管理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规主要包含了畜牧动物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屠宰与加工等方面的规定。
畜牧兽医法规的实施可以维护畜牧业的正常秩序,保护畜牧动物的权益,确保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三、畜牧兽医法规的重要性1. 维护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畜牧兽医法规的实施可以规范养殖行为,防止乱捕滥杀和非法运输畜禽,维护畜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同时,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可以提高畜牧动物的产量和质量,保障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保护畜牧动物的健康与安全畜牧兽医法规规定了对畜牧动物饲养、疫病防控、屠宰与加工等环节的要求。
通过严格的管理措施,可以保护畜牧动物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提高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3. 促进兽医事业的发展畜牧兽医法规的出台和执行,不仅可以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也为兽医事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兽医在畜牧养殖、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畜牧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兽医的支持与配合。
四、畜牧兽医法规的主要内容1. 畜牧动物的饲养管理畜牧兽医法规规定了对畜牧动物饲养过程中的饲养环境、饲料配备、日常护理、疫病预防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包括:•饲养环境要求,如圈舍条件、通风设施、温度控制等;•饲料配备和营养需求的科学管理;•日常护理,如清洁消毒、定期换草、定期检查等;•疫病预防措施,如疫苗接种、驱虫等。
2. 畜牧动物疫病防控畜牧兽医法规对畜牧动物常见疫病的预防和治疗进行了规定。
其中包括:•疫苗接种,规定了养殖户必须按时为畜牧动物接种疫苗的种类和时间;•疫病的报告和检疫措施,在发生疫情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消毒等措施;•养殖户自查和屠宰前检验,对疫病的防控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畜牧兽医法律法规有哪些(一)引言概述:畜牧兽医法律法规是为了规范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保护畜牧养殖者和兽医从业人员的权益,保障畜牧兽医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而制定的。
本文就畜牧兽医法律法规进行了分类总结,分为行政法规、法律和规章制度三个大类,总结出这些法规内有哪些规定。
正文:一、行政法规1.《畜牧兽医行政法规》- 规定了畜牧养殖申请、登记和备案等行政管理的程序和要求。
- 阐述了养殖场所设计、环境卫生、畜禽饲养和运输等的规范要求。
2.《动物防疫法规》- 对动物卫生防疫工作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包括疫病报告、动物检疫和防治等内容。
- 规定了养殖者的义务,如及时报告疫情、按疫区划分实施防治等。
3.《动物产品卫生法规》- 针对动物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制定了卫生要求和安全措施。
- 规定了畜产品标识、追溯和检疫等制度,保障食品安全。
4.《草原畜牧业管理条例》- 针对草原畜牧业的管理和保护进行了规范,保护草地生态和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 规定了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畜牧业的整治和管理措施等。
5.《畜禽标识管理办法》- 规定了畜禽产品的标识管理,确保产品的真实性和质量安全。
- 细化了标识内容和标识要求,包括动物种类、产地和质量等信息的标注。
二、法律1.《动物卫生法》- 规定了动物疫病的防治、动物产品卫生和动物搜捕处理等各方面的法律规定。
- 确立了动物卫生管理的基本原则,保护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2.《农业法》- 作为一项综合性法律,对农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包括畜牧养殖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等。
- 关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法律层面上促进畜牧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
三、规章制度1.《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办法》- 对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进行了规定,保障了环境卫生和公共安全。
- 明确了无害化处理的程序和要求,包括动物收集、处理和处置等环节。
2.《动物诊疗管理办法》- 针对兽医诊疗行为进行了规范,保障兽医行业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畜牧法第四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一、条文内容:国家采取措施,培养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发展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事业,开展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宣传工作和畜牧兽医信息服务,推进畜牧业科技进步。
二、主旨:本条是关于国家发展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事业的规定。
三、条文释义:近年来,我国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的颁布实施,确立了各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目前,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基本健全,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队伍逐步壮大,人员素质有所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得到改善。
推广机构的不断完善和推广队伍的加强促进了科技推广和畜禽疫病防治工作。
此外,各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极大促进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畜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生产经营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畜牧兽医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滞后限制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畜牧业科技投入与产值比重不适应,近年来国家对畜牧业的科技投入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比较低,低于种植业的比重和整个农业的比重;科技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适应,突出表现为提高产量的技术多,改善质量、生态和环境保护的技术少;外来引进的技术(品种)多,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良种化等于洋种化”;一般性科技成果多,重大突破性成果少;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覆盖率不高,突出表现为畜禽良种体系还很薄弱、良种覆盖率低、实用技术到户到畜率低;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正处于改革动荡中,科技推广服务跟不上畜牧业发展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逐步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稳定和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提高兽医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我国动物卫生工作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动物卫生及其产品的安全水平,2005年5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的主要措施包括:(一)建立健全兽医工作体系。
畜牧兽医法规与行政执法第四版总结以畜牧兽医法规与行政执法第四版总结为标题,本文将重点总结畜牧兽医法规以及行政执法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基本了解。
畜牧兽医法规是指对畜牧兽医行业进行管理的法规和规章的总称。
这些法规主要包括国家、地方和行业层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畜牧兽医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旨在保护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和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在畜牧兽医法规中,最为重要的是《畜牧法》和《动物防疫法》。
《畜牧法》是我国畜牧业的基本法律,对畜牧业的管理、兽医卫生、兽药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动物防疫法》则主要针对动物传染病的防控进行了规定,包括动物疫病的报告、隔离、治疗、灭杀等方面的内容。
还有一些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如《畜牧业标准化法规》、《畜牧兽医行业标准》等。
这些法规和标准主要规定了畜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中的质量要求、安全标准和管理要求,以保证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行政执法是指政府依法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进行监督管理的活动。
在畜牧兽医行业中,行政执法主要由畜牧兽医行政部门负责。
他们通过监督检查、执法巡查、处罚违法行为等方式,保障畜牧业的正常运行,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在行政执法中,畜牧兽医行政部门有权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违法行为主要包括兽医药品的非法销售和使用、动物疫病的隐瞒和报告不实等。
对于违法行为,行政执法部门可以采取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等措施进行处罚,以保证法规的有效实施。
畜牧兽医法规与行政执法的第四版相对于之前的版本进行了一些更新和完善。
这些更新和完善主要包括对畜牧业新情况、新问题的规定,以及对行政执法手段和处罚力度的加强。
通过这些更新和完善,畜牧兽医法规与行政执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引导畜牧业的发展,保障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畜牧兽医法规与行政执法是保障畜牧业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法规和规章,以及加强行政执法的力度,可以有效地规范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保证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及其职权是法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是法定的
行政处罚的依据是法定的
行政处罚的程序是法定的
处罚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教育在先;
处罚与教育并行。
行政处罚的种类是指行政处罚外在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四大类:
没收非法财物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将违禁物或者用以实施违法行为的工具收归国有的处
根据案情的繁简程度;
如为共同管辖,即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都有管辖权的,应当按移送管辖:是指没有管辖权的行政执法机关将其受理的案件交给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
行政处罚的责令改正规则
“
不予以处罚、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的规则
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合并适用的规则
对违法行为的追责时效规则
迅速及时原则客观全面原则合法原则
回避原则
客观性
关联性
合法性
间接强制直接强制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
畜牧兽医法规与行政执法总结
畜牧兽医法规是保障畜牧业和兽医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法律法规体系。
行政执法则是对这些法规的具体实施和监督执行过程中的相关行为进行管理和规范的方式。
下面对畜牧兽医法规和行政执法进行总结。
畜牧兽医法规主要包括《兽医法》、《畜牧法》等一系列法规。
这些法规的制定旨在维护畜牧业的良好生产秩序,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并且确保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法规中对兽医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兽药使用的规范以及畜牧业污染的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在执行畜牧兽医法规的过程中,行政执法起着重要的作用。
行政执法的核心是严格执法,确保法规的有效实施。
行政执法机构应具备合法性、公正性、严肃性的特点,确保执法的信誉和公信力。
执法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应依法行事,公正处理各类案件,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监管。
总结而言,畜牧兽医法规与行政执法密切相关,形成了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法律环境。
法规的制定为行政执法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和指导。
行政执法的有效实施保障了兽医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和畜牧业的质量安全。
畜牧兽医法规和行政执法的持续优化和改进将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农民的利益,同时进一步提高兽医行业的整体水平。
畜牧兽医法规与行政执法第四版总结汇总咱今儿就说说这畜牧兽医法规与行政执法第四版啊。
我还记得头一回翻这本儿书的时候,那感觉,就跟刚进了一个全新的地界儿似的,两眼一抹黑,啥都新鲜。
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封皮儿看着也挺正经,仿佛里头藏着好多秘密等着我去挖呢。
我把书摊开在那老木桌子上,窗外头的阳光正好儿照进来,那书页上的字儿就跟活了似的,一个个儿都瞅着我。
我就开始仔细琢磨这法规,好家伙,这一条条的规定,就跟给畜牧兽医这行儿画的框框似的,谁都不能越界。
比如说那动物防疫的规定,那可真是一点儿都含糊不得。
要是谁不小心在这上头犯了错,那后果,啧啧,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我正看得入神呢,旁边儿来了个同行老张。
老张这人啊,头发有点稀,脑门儿亮亮的,一笑起来那眼角的皱纹就跟鱼尾似的。
他瞅见我在看这法规,就凑过来,咧着嘴说:“老弟,看这玩意儿呢?这畜牧兽医法规啊,可得好好儿琢磨,不然哪天一不小心就踩雷咯。
”我白了他一眼,说:“老张,你就别在这儿瞎咧咧了,我正看着呢。
”再说说这行政执法部分。
这就好比是给咱畜牧兽医的工作配上了一把尺子,啥事儿该咋办,都得按这个尺子来量。
有时候啊,咱去处理那些违规的事儿,那场面,可真是五花八门。
有的养殖户,一听说咱要执法,那脸立马就耷拉下来了,跟霜打的茄子似的,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不知道啊,不知道这规定啊。
”咱就得耐着性子跟他解释,这规定是为啥定的,不遵守会有啥后果。
有一回,我跟几个同事去一个养殖场执法。
那养殖场啊,味儿可大了,一进去就感觉跟进了个大粪坑似的,熏得人直想捂鼻子。
那养殖场老板啊,是个大胖子,肚子圆滚滚的,一看我们来了,脸上的汗珠子立马就下来了。
他一个劲儿地陪着笑脸,说:“各位领导啊,有话好说,有话好说啊。
”我们跟他指出了他那些不符合法规的地方,他还直犯嘀咕:“这以前都这么干的呀,咋现在就不行了呢?”我们就跟他解释,时代在变,法规也在完善,为的就是保障大家的利益。
最后啊,他总算是明白了,乖乖地按照我们的要求整改了。
畜牧兽医法律法规与行政执法畜牧兽医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人民健康和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为了保障畜牧兽医行业的正常运转,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且建立了行政执法机构和监管体系,对畜牧兽医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
本文将介绍畜牧兽医法律法规和行政执法情况。
畜牧兽医法律法规1.《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法》是我国畜牧兽医领域的基本法律,主要规定了对动物防疫的监管制度、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动物疫情的报告和处置、防疫物资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该法规的实施主体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以及地方各级动物防疫机构。
此法规的实施,为保障人民群众和动物健康,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2.《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是我国针对生猪屠宰的法律法规,主要规定了生猪屠宰活动的管理要求和标准。
此法规的实施主体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包括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农业委员会等。
此法规的实施,为保证生猪屠宰的安全卫生和生猪肉制品的质量提供了法律依据。
3.《出入境动植物检疫法》《出入境动植物检疫法》是国家动植物检疫领域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对出入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实施检疫、检验和审批的权利和义务。
此法规的实施主体是进出境动植物检验检疫机构、海关、商检等,并且还对国际贸易和农业生态安全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畜禽屠宰场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畜禽屠宰场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了畜禽屠宰场的规范化建设、对畜禽屠宰现场进行卫生监督和管理的办法。
此办法的制定目的是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控制疫病的传播、提高畜禽产品的卫生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根据此办法的规定,相关管理部门要对畜禽屠宰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行政执法情况畜牧兽医行业的合法经营和生产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因此,为了保障畜牧兽医行业的稳定运行和群众健康安全,各级政府机关都建立了畜牧兽医行业的行政执法机构和监管体系,对畜牧兽医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
畜牧兽医法规与行政执法第四版总结(一)前言•背景介绍:畜牧业和兽医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保障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保护动物福利及居民生命安全,我国已频繁出台相关法规与行政执法。
而《畜牧兽医法规与行政执法第四版》作为最新版的指导性文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畜牧兽医法规与行政执法体系。
正文1. 法规的重要性•法规依法确立了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方向,明确了各方的权益与义务,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畜牧兽医法规与行政执法第四版》针对畜牧兽医行业最新出现的问题和难题进行了规范和约束,有助于解决行业内的乱象和漏洞。
•法规的出台充分体现了政府对畜牧兽医行业的重视程度,为行业正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2. 法规的主要内容•畜牧兽医行业管理:对畜禽养殖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进行了具体规定,旨在确保养殖场的环境和条件达到法定要求。
•动物疾病防控:对动物疫情的预防、监测、报告和处理进行了详细规定,提高了畜牧兽医行业对疾病的防控能力。
•畜禽屠宰和产品质量安全:对畜禽屠宰环节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屠宰与产品质量安全。
•兽药和兽医器械管理:对兽药和兽医器械的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进行了详细规定,提高了畜牧兽医行业的规范性。
•科研和教育培训:对畜牧兽医科研和教育培训的管理进行了明确规定,加强了行业内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
3. 法规带来的影响•提升行业形象:法规的出台为畜牧兽医行业提供了更加规范的发展环境,提升了行业形象。
•推动技术创新:法规对科研和教育培训的管理明确规定,鼓励行业内的技术创新和学术交流。
•保障产品质量:法规加强了对兽药和兽医器械的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利益。
•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法规在畜禽养殖场规划和管理方面进行了规定,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结尾《畜牧兽医法规与行政执法第四版》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畜牧兽医行业规范管理的进一步加强。
法规的出台为畜牧兽医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着行业朝着更加规范、科学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畜牧兽医法规与行政执法章程
简介
本文档旨在介绍畜牧兽医法规与行政执法章程,并提供相关条款和规定的概述。
1. 畜牧兽医法规
1.1. 法规概述
畜牧兽医法规是为了监管和管理畜牧兽医行业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其目的是保障畜禽养殖健康、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相关条款和规定
1. 畜牧兽医行业许可证:要求养殖场和兽医诊所必须获得合法许可证才能开展经营活动。
2. 畜禽养殖环境保护:规定了养殖场的环境保护要求,包括废水处理、废弃物处理等。
3. 疫苗接种要求:规定了畜禽必须接种疫苗的种类和时间,以预防疾病的传播。
4. 动物福利保护:规定了对畜禽的合理饲养和福利保护措施,确保其健康和生存质量。
2. 行政执法章程
2.1. 章程概述
行政执法章程是为了实施畜牧兽医法规而制定的行政规程。
其目的是保障法规的有效实施和监督执法的公正性。
2.2. 相关条款和规定
1. 执法职责和权限:明确了执法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范围,包括执法调查、处罚和咨询等。
2. 处罚措施:规定了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和处罚标准,以保证执法的公正性和一致性。
3. 执法程序:规定了执法程序和流程,包括案件登记、调查取证和听证会等。
4. 监督和申诉机制:确立了监督执法和申诉机制,以保护行政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结论
畜牧兽医法规与行政执法章程是保障畜禽养殖健康和发展的重要法律框架。
了解和遵守相关法规,执行行政执法章程,对于保护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畜牧兽医法律法规与行政执法-题库1、行政答案:指国家行政主体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活动,即国家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权力的行为。
2、行政行为答案: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依法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实施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3、畜牧兽医法规答案:畜牧兽医法规是指由国家或相关行政部门制定或认可的,以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确保我国畜牧兽医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总和。
4、具体行政行为的特点()()()()答案:羁束性;自由裁量;依职权;须申请性;5、畜牧兽医行政法律关系由三个要素构成,即答案:主体;客体;内容;6、以行为所指相对人是否特定为标准,可将行政行为分为答案: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7、抽象行政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答案:正确8、具体行政行为是对抽象行政行为的执行。
答案:正确9、具体行政行为是对抽象行政行为的依据。
答案:错误10、抽象行政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答案:错误11、畜牧兽医行政主体不受法律规定的严格约束答案:错误12、畜牧兽医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A、行为B、人身C、财物答案:ABC13、种畜禽答案:经过选育、具有种用价值、适于繁殖后代的畜禽及其卵子(蛋)、胚胎、精液等。
蜂、蚕也列入调整的对象。
14、《畜牧法》于()施行A、2006.7.1B、2006.8.1C、2005.7.1答案:A15、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在推广前,应当通过()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或者鉴定A、国家B、省级C、县级答案:A16、生产家畜卵子、冷冻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应当向( )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A、省级B、市级C、县级答案:A17、培育新的畜禽品种、配套系进行中间试验,应当经试验所在地()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A、省级B、国家C、县级答案:A18、生产家畜卵子、冷冻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应当有完整的采集、销售、移植等记录,记录应当保存()A、四年B、三年C、一年D、二年答案:D19、下列行为正确的是A、以其他畜禽品种、配套系不得冒充所销售的种畜禽品种、配套系B、以低代别种畜禽能够冒充高代别种畜禽C、销售未经批准进口的种畜禽D、销售未经审定或者鉴定的种畜禽品种、配套系答案:A20、属于畜禽遗传资源A、胚胎B、种蛋C、精液答案:ABC21、生产家畜卵子、冷冻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的企业必备的以下条件A、实验室、保存和运输条件B、胚胎、使用的卵子来源明确C、供体畜符合国家规定的种畜健康标准和质量要求D、种畜数量和质量要求答案:ABCD22、销售种畜禽时,应当附具以下材料:A、种畜禽合格证明B、检疫合格证明C、种畜场出具的家畜系谱答案:ABC23、畜禽新品种、品系及配套系一经公布命名,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动其名称答案:正确24、经过评审并批准的畜禽品种,方可推广答案:正确25、未经过评审并批准的畜禽品种,可直接推广答案:错误26、畜禽新品种、品系及配套系一经公布命名,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可以擅自改动其名称答案:错误27、未经批准引进的境外品种、配套系可以作为种畜禽生产经营答案:错误28、申请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要具备以下条件A、育种记录制度B、种畜禽防疫条件C、繁育设施设备D、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答案:ABCD29、农户自繁自养和互助配种的不需要办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畜牧兽医行政法规》教案《畜牧兽医行政法规》教案——第一讲标记:标记▲的内容为重点,标记★的内容为难点。
《畜牧兽医行政法规》教案——第二讲标记:标记▲的内容为重点,标记★的内容为难点。
《畜牧兽医行政法规》教案——第三讲标记:标记▲的内容为重点,标记★的内容为难点。
《畜牧兽医行政法规》教案——第四讲标记:标记▲的内容为重点,标记★的内容为难点。
《畜牧兽医行政法规》教案——第五讲标记:标记▲的内容为重点,标记★的内容为难点。
《畜牧兽医行政法规》教案——第六讲标记:标记▲的内容为重点,标记★的内容为难点。
《畜牧兽医行政法规》教案——第七讲标记:标记▲的内容为重点,标记★的内容为难点。
《畜牧兽医行政法规》教案——第八讲标记:标记▲的内容为重点,标记★的内容为难点。
《畜牧兽医行政法规》教案——第九讲标记:标记▲的内容为重点,标记★的内容为难点。
《畜牧兽医行政法规》教案——第十讲标记:标记▲的内容为重点,标记★的内容为难点。
《畜牧兽医行政法规》教案——第十一讲标记:标记▲的内容为重点,标记★的内容为难点。
《畜牧兽医行政法规》教案——第十二讲标记:标记▲的内容为重点,标记★的内容为难点。
《畜牧兽医行政法规》教案——第十三讲标记:标记▲的内容为重点,标记★的内容为难点。
《畜牧兽医行政法规》教案——第十四讲标记:标记▲的内容为重点,标记★的内容为难点。
《畜牧兽医行政法规》教案——第十五讲标记:标记▲的内容为重点,标记★的内容为难点。
《畜牧兽医行政法规》教案——第十六讲标记:标记▲的内容为重点,标记★的内容为难点。
《畜牧兽医行政法规》教案——第十七讲标记:标记▲的内容为重点,标记★的内容为难点。
《畜牧兽医行政法规》教案——第十八讲标记:标记▲的内容为重点,标记★的内容为难点。
《畜牧兽医行政法规》教案——第十九讲标记:标记▲的内容为重点,标记★的内容为难点。
《畜牧兽医行政法规》教案——第二十讲标记:标记▲的内容为重点,标记★的内容为难点。
畜牧兽医法规与行政执法第四版总结
《畜牧兽医法规与行政执法第四版》是一本关于畜牧兽医法规和行政执法的法
律参考书籍。
这本书总结了相关法规和执法程序,旨在指导和规范畜牧兽医行
业的管理和执法工作。
以下是该书的主要内容概述:
1. 法规体系:该书详细介绍了畜牧兽医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国家层面和
地方层面的相关法规,以及与畜牧兽医行业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
2. 畜牧兽医管理:该书涵盖了畜牧兽医行业的管理制度,包括养殖场的规划和
建设、畜禽养殖管理、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等方面的规定。
3. 兽医执业管理:该书详细介绍了兽医执业的管理制度,包括兽医师的资格要求、执业注册、执业行为规范等内容,旨在确保兽医行业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4. 动物疫病防控:该书对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疫苗接种、疫病报告和监测、动物检疫等方面的规定,以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动物的
生命安全。
5. 执法程序:该书对畜牧兽医行政执法的程序进行了规范,包括执法主体、执
法权限、执法程序、处罚措施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执法工作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总的来说,《畜牧兽医法规与行政执法第四版》是一本对畜牧兽医行业法规和行政执法进行总结的权威参考书籍,内容详实、全面,对于从事畜牧兽医行业的
人员和相关部门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05.12.29•【文号】主席令第45号•【施行日期】2006.07.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05年12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主席胡锦涛2005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第三章种畜禽品种选育与生产经营第四章畜禽养殖第五章畜禽交易与运输第六章质量安全保障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维护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畜禽的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繁育、饲养、经营、运输等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畜禽,是指列入依照本法第十一条规定公布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畜禽。
蜂、蚕的资源保护利用和生产经营,适用本法有关规定。
第三条国家支持畜牧业发展,发挥畜牧业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扶持发展规模化养殖,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
国家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
第四条国家采取措施,培养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发展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事业,开展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宣传工作和畜牧兽医信息服务,推进畜牧业科技进步。
第五条畜牧业生产经营者可以依法自愿成立行业协会,为成员提供信息、技术、营销、培训等服务,加强行业自律,维护成员和行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