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抢救车内急救药品说明

抢救车内急救药品说明

抢救车内急救药品说明
抢救车内急救药品说明

1.呋塞米(速尿)

2.葡萄糖酸钙

3.浓氯化钠注射液

4.氯化钾(补达秀)

5.维生素C

6.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7.地西泮注射液

8.苯巴比妥钠

9.盐酸异丙嗪(非那根)

10.地塞米松注射液

地西泮注射液

苯巴比妥钠

急救车管理制度

急救车管理制度 目的 落实抢救车规范管理,保障抢救工作高效准确实施。 适用范围 全院护理人员 内容 一、护理部对全院急救车进行统一编号、统一管理。 二、建立急救车管理本,包括以下内容总目录;急救车管理制度;急救药品、物品清单;④急救药品知识;⑤急救车规范要求;⑥急救车药品物品效期登记表;⑦急救车封车申请表;⑧急救相关登记本记录规范;⑨急救药品物品交接登记本;口头医嘱执行记录本。―⑧项要求使用资料册以活页夹形式集中放置。―⑩项要求集中放置在急救车收纳筐内。 三、急救车用物包括常用药品及物品,所有用物保证质量、功能齐全,处于应急状态。 四、急救车管理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五、急救车上不允许放置任何杂物,保持清洁、无尘、用物齐全、规范。急救药品、物品用后及时领取补充,及时检查维修有记录,及时消毒无过期。 六、急救车管理本各种规范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人人掌握。 七、依照急救车物品、药品清单进行班班清点、办办交接,并规范填

写交接登记本,责任人每周检查急救物品两次并进行登记签名,护士长每周检查急救物品一次,红笔签名。 八、护理人员人人熟练掌握急救药品剂量、作用、不良反应;熟练使用抢救仪器。 九、急救车封车管理遵循以下规定: 1、护理部建立急救车封车条管理登记本,实行护理部统一发放、统一管理,做好记录。 2、遇危急重症患者抢救时随时打开急救车使用。使用后实行谁用谁负责,及时整理、补充完整,重新封车。 3、封车前双人检查,物品药品的有效期至少在一个月以上,并在封条上注明封车起止日期和责任人。 4、必须全封,封车时间为两周。 5、责任人、护士长每两周打开急救车,全面检查一次,进行登记签名,登记时间必须与封条时间一致,重新封车。 6、责任人每周检查登记,填写方式为:日期急救药品物品完好封条状态签名。 7、护士长每周检查封条状况,确保封条完好,在“封车”一栏红笔打“√”。 8、护士班班交接检查急救车封条情况是否完好并在“封车”一栏打“√” 2015年4月1日 思亲医院护理部

常见急救药品说明书

1 肾上腺素Adrenaline [别名] 副肾素。 [药理] 对α和β受体都有激动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使皮肤粘膜及脏小血管收缩,但冠状血管和骨骼肌血管则扩,此外,松弛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作用。 [适应症] 心跳停搏、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的抢救治疗。 [常用制剂] 注射剂:1ml(1mg). [注意事项] 1、高血压. 器质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洋地黄中毒、外伤及出血性休克等慎用,心脏性哮喘忌用。 2、不良反应:头痛、心悸、血压升高、惊厥、面色苍白、多汗、震颤、尿潴留。 3、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要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组织坏死,注射时必须回抽无回血后再注射,以免误入静脉,注射时密切观察血压和脉搏变化,以免引起血压骤升和心动过速。 4、用本药可增加心肌和全身耗氧量,故必须充分给氧,注意酸中毒发生。 2 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别名] 去甲肾。 [药理]主要激动α受体、对β受体激动作用很弱,且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使全身小动脉与小静脉都收缩,外周阻力增高,血压上升。

[适应症] 各种休克,低血压、上消化道出血,但出血性休克禁用。 [常用制剂] 1ml(2mg)。 [注意事项] 1、高血压、动脉硬化、无尿病人忌用。 2、不良反应: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尿少、尿闭急性肾功能衰竭,头痛、高血压、反射性心动过缓。 3、注射时选用直、大、弹性好的静脉,加强观察,如出现皮肤苍白和疼痛,应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并以酚妥拉明5—10mg加0.9%NS溶液作局部浸润注射,不可热敷。 4、注射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随时测量血压,调整给药速度,使血压保持在正常围。 5、本品遇光逐渐变色,宜避光保存。 6、与碱性药物如氨茶碱.磺胺密啶钠配伍注射。 7、抢救时避免长时间使用,以免毛细血管灌注不良导致不可逆死亡。 3 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 [别名] 喘息定,治喘灵。

急救车管理制度

抢救车管理制度_急救车管理制度 (1)凡抢救药品、物品必须固定在抢救车上,保持一定的基数, 编号排列,定位放置,每日检查,每班清点,保证随时应用。 (2)建立抢救车药品、物品登记本,做到帐物相符,班班交接。 (3)建立抢救车药品、物品平面示意图,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及时 获取抢救药品和物品;建立抢救车药品批号登记表,对于有效期低于 6个月的药物,用红色标识做好标志,确保先进先用,有效期不足1 个月的药物应送药房按程序换领合格批号的药物。 (4)抢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 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 领取补充。物品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 (5)抢救必备物品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6)抢救药品齐全,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 现象。每个药盒内只能放置一种药品,按药物失效期的先后放置和 使用。 (7)各科室抢救车内的抢救药品按要求统一配备,专科急救药品 须经科主任审核定出种类、数量、规格、剂量配备,抢救车须定点 放置,定人管理,保证安全和使用方便。 (9)封存抢救车管理:封存前护士长(或分管护理人员)和另一名 护理人员按基数本清点药品、物品,核对无误后用封条封存,双人 签名并填写封存时间。护理人员每班检查封条的完好情况并做好记录;每月由护士长和分管护理人员启封检查抢救车内药品、物品一次,并做好记录。 (10)非封存抢救车管理:每班按基数本清点药品、物品,并做好记录,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账物相符。

注:(1)抢救车的封存: ①使用统一的一次性封存条,按要求粘贴封存条。 ②按要求在封存条上注明封存时间。 ③一个月启封检查一次。 ④抢救车内药(物)品应在距失效日期前一个月更换。 ⑤封存者双人签名。 ⑥封条一经开启、或疑有损坏,应立即按基数本重新核对、清点、封存者双人签名。 (2)抢救车检查内容:药品:贮存条件是否合适,数量、规格等 是否与抢救药品登记本上所列的相符,是否过期、变质、标签脱落 或模糊不清;物品:名称、数量、规格、有效期,是否属于完好备用 状态。应急灯、除颤仪是否处于充电状态,并进行测试检查性能完 好状态。 1.由专职人员负责抢救车管理,实施封条管理制度。 2.每班核对抢救车封条,核对无误由交接班双方签名;抢救车封 条有误需对抢救车内所有药品、物品、器械实施认真、详细核对, 交接班双方确认无误后,重新贴上封条并由交接班双方人员签名。 3.每班检查药品的规格,批号及有效期,发现异常及时更换,必要时报告护士长或药房主任。 5.抢救车保持清洁整齐,药品一目了然。放置合理便于使用。 6.药品及设备出现短缺或不合格时应及时维修更换,及时补足。 7.抢救物品登记本与实物必须相应对应,不应有缺项,多项; 10.护士长定期抽查抢救车内的物品准备情况,发生问题及时解决。 11.抢救药品及用物,因抢救病人消耗后,应及时清点补充,已 处于备用状态;

急救药品使用说明(急救车)

急救药品使用说明(急救车) 药品名称用法药理作用主要用途注意事项禁忌症 呋塞米(速尿)2ml/20mg 开始每次40mg,无效时剂量 可逐渐递增,直至有效,静 注要先稀释,注速<4mg/min。 抑制髓襻升支对CL-的主动运转, 使大量Na+、CL-和水排出体外, K+、NH4+和可滴定酸排出增加,而 HCO3+的吸收较完全,并能降低肾 血管阻力,增加肾皮质血流。 用于各种水肿,充血性心 力衰竭、脑水肿、急性肾 功能衰竭与高血压的辅 助治疗。 用量过大或连续使用可致 脱水、低血压、低血钠、 低血钾和低氯性碱中毒、 葡萄糖耐量减低。恶心、 呕吐或腹泻。 低钾血症、超量服用 洋地黄、心肌梗死、 肝昏迷、对本品过敏 者及孕妇忌用。 盐酸肾上腺素0.5ml/O.5mg、 1ml/1mg 0.5-1mg/次,皮下或肌肉注 射,小儿0.02-0.03 mg/次 对α和β受体均有强烈的直接兴奋 作用。增加心肌需氧量,兴奋心肌, 加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 心排血量,从而升高血压,并可收 缩皮肤及粘膜及内脏小血管,扩张 支气管及肠道平滑肌。 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跳骤 停、支气管痉挛等。配合 局麻时,可使血管收缩以 减慢局麻药的吸收,从而 延长麻醉时间,预防局麻 药中毒,利于止血。 有面色苍白、头痛、心悸、 血压升高、有诱发脑溢血 的危险,也能引起心律失 常,甚至发展为心室纤颤。 心脏器质性病变、高 血压、甲亢病人及妊 娠妇女均忌用,并不 得与氯仿、氯烷等合 用。 盐酸多巴胺(儿茶酚乙胺)2ml/20mg 静滴,20mg溶于5%GS 200-400ml中,缓慢点滴,从 每分钟1mg/kg开始,每5-10 分钟调整一次,一般为 75-100ug/min。 具有β受体兴奋作用,在低浓度时 具有α受体兴奋作用。能增强心肌 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但对心率 无显著影响,对皮肤、肌肉及内脏 血管都有扩张作用,使血流量增 加,尤其能使肾血流量增加,肾小 球率过滤增加,尿钠排泄增加(排 钠利尿),肾功能获得改善。 主要用于感染性、出血性 及心源性休克,特别对心 排出量低、肾功能不全、 周围血管阻力增高而血 容量已补充的病人,也适 用于心脏手术后或心脏 复苏时的升压药。 静滴速度过快,可出现心 动过速,甚至诱发心律失 常、恶心、呕吐、呼吸困 难、头痛和高血压等副作 用。 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病人忌用。 利多卡因5ml/0.1g 10ml/0.2g 局部浸润麻醉用0.25-0.5%, 阻滞麻醉用1-2%,硬膜外麻 醉用1.5-2%,一次用量不得 超过0.4g。 酰胺类局部麻醉药,较普鲁卡因作 用强2倍,穿透力强,维持时间较 长并具有迅速而较安全的抗心率 失常作用。 用于阻滞浸润麻醉、室性 心律失常,特别适用于危 急情况。 可出现过敏反应及嗜睡眩 晕等副作用,大剂量使用 可引起语言障碍、惊厥甚 至呼吸抑制。偶见窦性过 缓、房室阻滞等心脏毒性。

抢救车管理制度

抢救车管理制度 一、目的 规范本院抢救车内药品、物品的管理,保证抢救车随时处于备用状态,保障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有效有序的运行。 二、范围 适用于全院抢救车的管理。 三、抢救车组织管理 1.设抢救车及抢救药品的临床科室,根据突发情况保存一定量的基数,便于临床上应急使 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 2.科室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抢救车及各类抢救设施设备的管理;每周负责抢救车内基数药 品、物品的清点、请领、储存和养护,及时对消耗的进行补充,防止过期、变质变色、沉淀、失效、标签模糊不清等现象, 一旦发生不得使用,立即更换。 3.科室主任负责,护士长全面管理科内抢救车及各类抢救设施设备,每周进行督查,保证 抢救车内药品、物品及各类抢救设施功能良好,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 4.医院职能部门定期对抢救车进行监管;认真执行医院抢救及药品管理的相关制度。 5.各科每个抢救车均建立管理定置图,做到“四定”(定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管、定 期消毒)、“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保证急救车整洁、标签清晰可辨、与实物相符。 6.各级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抢救用药,熟悉各种抢救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7.全体护理人员必须熟练背诵抢救车内物品、药品摆放位置,严格按照科室抢救车管理定 置图要求存放药品、物品,达到抢救药品及设施配备要求。 四、抢救车内药品、物品效期管理 1.建立《抢救药品效期档案》,每月进行效期检查。对近效期药品提前三个月用红三角形 (△)标识预警,提前一个月更换,更换时用黑色删除线(=)注销该药品批号、失效期、签名,记录新更换药品的批号、失效期并签名。 2.建立《抢救物品效期档案》,每月对封存物品(一次性物品和灭菌物品)进行效期检查 和每周对封存的消毒物品进行效期检查。对近效期一次性物品提前三个月用红三角形(△)标识预警,提前一个月更换;灭菌物品提前一个月用红三角形(△)标识预警,提前二周更换,更换时用黑色删除线(=)注销该物品批号、失效期、签名,记录新更换物品的批号、失效期并签名。消毒物品不登记有效期和预警,注明消毒时间,每4周左右更换一次。 五、抢救交接班管理 1.门诊、手术室、住院部各抢救车实行封条管理,封存时需双人核对、双人封存签名。抢 救结束后在24小时内及时补充,经双人核对后再次封存。

常用急救药品使用说明书

常用急救药品使用说明书 一、中枢神经兴奋药 1 、尼可刹米(可拉明) [药理及应用]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对血管运动中枢也有微弱兴奋作用。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及循环衰竭、麻醉药及其它中枢抑制药的中毒。 [用法]常用量:肌注或静注,?次,必要时1?2小时重复。极量:次。 [注意]大剂量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出汗、呕吐、心律失常、震颤及惊厥。 2 、山梗菜碱(洛贝林) [药理及应用]兴奋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而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用于新生儿窒息、吸入麻醉药及其它中枢抑制药的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以及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 [用法]常用量:肌注或静注,3mg/次,必要时半小时重复。极量20mg/日。 [注意]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眩晕;大剂量可引起心动过速、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甚至惊厥。 二、抗休克血管活性药 1 、多巴胺 [药理及应用]直接激动a和B受体,也激动多巴胺受体,对不同受体的作用与剂量有关:小剂量(2?5卩g/kg?min)低速滴注时,兴奋多巴胺受体,使肾、肠系膜、冠状动脉及脑 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及尿量。同时激动心脏的B1受体,也通过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产生 中等程序的正性肌力作用;中等剂量(5?10卩g/kg?min)时,可明显激动[3 1受体而兴奋心脏,加强心肌收缩力。同时也激动a受体,使皮肤、黏膜等外周血管收缩。大剂量(> 10卩g /kg?min)时,正性肌力和血管收缩作用更明显,肾血管扩张作用消失。在中、小剂量的抗休

克治疗中正性肌力和肾血管扩张作用占优势。用于各种类型休克,特别对伴有肾功能不全、心排出量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增高而已补足血容量的患者更有意义。 [用法]常用量:静滴,20mg次加入5%葡萄糖250ml中,开始以20滴/分,根据需要调整滴速, 最大不超过分。 [注意]1. 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痛、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等;大剂量或过量时可使呼吸加速、快速型心律失常。 2. 高血压、心梗、甲亢、糖尿病患者禁用。 3. 使用以前应补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 4.输注时不能外溢。 2 、肾上腺素(副肾素) [药理及应用]可兴奋a、B二种受体。兴奋心脏B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兴奋a -受体,可收缩皮肤、粘膜血管及内脏小血管,使血压升高;兴奋B2 -受体可松驰支气管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支气管哮喘、粘膜或齿龈的局部止血等。 [用法]1 ?抢救过敏性休克:肌注?1mg/次,或以%盐水稀释到10ml缓慢静注。如疗效不好,可改用2?4mg溶于5%葡萄糖液250?500ml中静滴。2?抢救心脏骤停:1mg静注, 每3?5分钟可加大剂量递增(1?5mg重复。3.与局麻药合用:加少量(约1: 200000-500000)于局麻药内(V 300卩g)。 [注意]1. 不良反应有心悸、头痛、血压升高,用量过大或皮下注射时误入血管后,可引起血压突然上升、心律失常,严重可致室颤而致死。2.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糖尿病、甲亢、洋地黄中毒、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哮喘等慎用。 备选药:间羟胺(阿拉明) 三、强心药 1 、西地兰(去乙酰毛花甙) [药理及应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并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降低窦房结及心房的自律性,减 慢心率与传导,使心博量增加。用于充血性心衰、房颤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抢救车药品一览表

手术室抢救车药品一览表 药品名称剂量批号有效期数量盐酸肾上腺素1ml/1mg1308062015.075异丙肾上腺素2ml/1mg1304032015.044 1310032015.101去甲肾上腺素1ml/2mg130********.034 1211022014.102重酒石酸间羥胺(阿拉明)1ml/10mg130********.035尼可刹米(可拉明) 1.5ml/0.375g130710222015.065山梗菜碱(洛贝林)1ml/3mg1307032016.075阿托品1ml/1mg130********.095 654-21ml/10mg130********.035地塞米松1ml/5mg130425122015.035去乙酰毛花苷 (西地兰)2ml/0.4mg1202032015.015多巴胺2ml/20mg1308042015.085硝酸甘油1ml/5mg201305072015.045酚妥拉明(立其丁)1ml/10mg201304012015.035维拉帕米(异搏定)2ml/5mg1304012015.045苯巴比妥钠(鲁米那)1ml/0.1g14022812015.0710地西泮(安定)2ml/l0mg14042812016.0310呋塞米2ml/20mg130********.055纳洛酮1ml/0.4mg130801572015.085氨茶碱2ml/0.25g2013071922015.065止血敏(酚磺乙胺)2ml/0.25g131********.0610氯丙嗪2ml/50mg无货 异丙嗪2ml/50mg12080422014.075普罗帕酮(心律平)10ml/35mg1308012016.075硫酸镁10ml/2.5g130929422015.085氨甲苯酸(止血芳酸)10ml/100mg1209012015.085葡萄糖酸钙10ml/1g130823412015.075碳酸氢钠10ml/0.5g130418422015.035右旋糖酐500ml/30g1311144052015.111羟乙基淀粉氯化钠500ml130********.061甘露醇250ml/50g1312186042015.121葡萄糖氯化钠250ml0120704022015.071葡萄糖氯化钠500ml1306075012015.061 0.9% 氯化钠250ml13053116012015.061 0.9% 氯化钠500ml1309275052015.091乳酸林格液500ml1311225132015.111 5% 葡萄糖注射液250ml13071116012015.071 5% 葡萄糖注射液500ml1301285032015.011 10% 葡萄糖250ml E121220012014.121 10% 葡萄糖500ml1308046102015.081利多卡因注射液5ml/0.1g1403314A122014.095葡萄糖注射液10mg/20ml131024422015.095垂体后叶素6u/1ml1402202016.0110护士签名 专管护士签名 护士长签名 ---

急救车药品管理制度

急救车药品管理制度 1、为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护理人员要做好抢救物品、药品仪器的管理与保养。 3、各班人员要熟悉急救车备用的物品、药品、仪器放置位置,能够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 4、抢救仪器和药品管理,严格执行“五定”制度,即定数量、定点安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保证抢救时使用,一律不得外借。 5、抢救药品、物品使用后,24小时内补充齐全,及时封存,如因药局缺药等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本上注明,并报告护士长及临床医生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病人用药。急救车内药品标签清楚,无破损、变质、过期失效;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6、急救车上的急救药品和仪器设立专门的抢救药品物品清点登记本,标明所有急救药品、仪器名称、规格、剂量、数量、有效期,本物必须完全相符。 7、实行药品及物品失效期预警制度,建立急救车药品、物品基数登记表,表内标明抢救车内所有药品、物品的名称、基数、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日期、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护士在检查药品时如发现即将过期的药品,即在相应位置用笔写:“*”以提示在失效期前优先使用;在检查一次性医疗物品时同样用此方法。 8、存放急救药品的外包装盒标签应完整、清晰,药品的名称、规格、剂量、有效期等均应与外包装一致。药名、剂量不一致,不允许放置于同一药盒内。 9、急救药品使用时,应记录于抢救用药记录本,并保留空安瓿以备查对。 10、使用后及时补充完整并登记。用一次性封条封存,每周由当班护士及专管护士清点核查并双人签名。 11、护士长定期检查急救车药品、物品及交接班情况,每月必查一次 签全名。

临床常用急救药品说明书

临床常用急救药品说明书 **盐酸肾上腺素(规格:1.0mg/支) [适应症] 主要用于因支气管痉挛所致严重呼吸困难,可迅速缓解药物等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进行心肺复苏的主要抢救药物。 [用法用量] 常用量皮下或肌注0.25mg-1.0mg/次;极量1.0mg/次。本品肌注较皮下注射作用快。 1、抢救过敏性休克。由于本品具有兴奋心肌、升高血压、松弛支气管等作用,故可缓解过敏性休克的心跳微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 (1)皮下或肌注0.5-1.0mg/次;极量1.0mg/次; (2)静推:0.1mg---0.5mg用0.9%氯化钠液10ml缓慢静推; (3)如果疗效不佳可用4--8mg与500--1000ml葡萄糖静滴。 2、抢救心脏骤停。可用于麻醉和手术中的意外、药物中毒或心脏传导阻滞等引起的心脏骤停。以0.25--0.5mg本品加10ml生理盐水稀释后静注,同时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纠正酸中毒。(3)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迅速但不持久。皮下注射0.25--0.5mg,3-5分钟见效,但仅能维持一小时。必要时可每4--6小时重复一次。 (4)其他 [不良反应] 1、心悸、头痛、血压升高、震颤、无力、眩晕、呕吐、四肢发凉; 2、有时可有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因心室颤动致死; 3、用药局部可有水肿、充血、炎症; [禁忌] 1、下列情况应慎用:器质性脑病、心血管病、青光眼、帕金森氏病、噻嗪类引起的循环虚脱及低血压、精神、神经疾病。 2、用量过大或皮下注射误入血管时可引起血压突然升高而致脑溢血。 3、抗过敏性休克时,需补充血容量。 4、其他 [注意事项] 1、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甲亢、洋地黄中毒、外伤性及出血性休克、心源性哮喘禁用。 2、儿童及老年人应用时要慎重。 **喘定注射液(二羟丙茶碱)(规格:2ml:0.25g) [药理作用] 本品平喘作用与茶碱相似,尤适用于伴心动过速的哮喘患者。本品对呼吸道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茶碱能增强膈肌收缩力,因此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

抢救车一览表

抢救室 抢救车一览表 低分子右旋糖酐甘露醇 5%碳酸氢钠 6%羟乙基淀粉5%糖盐 5%葡萄糖 10%葡萄糖 0.9%氯化钠平衡液注射器输液器5、7号尼龙管剪刀玻璃接头止血钳 简易呼吸气囊电插板 棉签 止血带 砂轮 弯盘 安尔碘 抢救车物品点交本 开口器 拉舌钳压舌板吸球心内针苯巴比妥钠 立止血 洛贝林 可拉明 阿托品 肾上腺素 西地兰 速尿 地塞米松 酚妥拉明 纳洛酮 异丙嗪 氯丙嗪 安定 3mg×5支 0.375g×5支 0.5mg×5支 1mg×5支 0.4mg×5支 20mg×5支 5mg×5支 10mg×5支 0.4mg×5支 50mg×5支 50mg×5支 10mg×5支 安痛定 多巴胺 阿拉明 解磷定 硝酸甘油 异丙肾 50%葡萄糖 5%碳酸氢钠 氨茶碱 利多卡因 10%葡萄糖酸钙 胺碘酮 2ml×5支 20mg×5支 10mg×5支 0.5g×5支 5mg×5支 1mg×5支 20ml×5支 10ml×5支 0.25g×5支 0.1g×5支 10ml×4支 0.15g×5支 气管套公钳纱布棉球 手电筒 血压计听诊器气管插管 一次性吸痰管

感染性疾病科 抢救车一览表 低分子右旋糖酐甘露醇 5%碳酸氢钠 6%羟乙基淀粉5%糖盐 5%葡萄糖 10%葡萄糖 0.9%氯化钠平衡液注射器输液器5、7号尼龙管剪刀玻璃接头止血钳 简易呼吸气囊电插板 棉签 止血带 砂轮 弯盘 安尔碘 抢救车物品点交本 开口器拉舌钳压舌板喉镜气管套 纱布 棉球 公钳 心内针 手 电 筒 洛贝林 可拉明 阿托品 肾上腺素 西地兰 速尿 地塞米松 酚妥拉明 纳洛酮 异丙嗪 氯丙嗪 安定 3mg×5支 0.375g×5支 0.5mg×5支 1mg×5支 0.4mg×5支 20mg×5支 5mg×5支 10mg×5支 0.4mg×5支 50mg×5支 50mg×5支 10mg×5支 安痛定 多巴胺 阿拉明 解磷定 硝酸甘油 异丙肾 50%葡萄糖 5%碳酸氢钠 氨茶碱 利多卡因 10%葡萄糖酸钙 胺碘酮 2ml×5支 20mg×5支 10mg×5支 0.5g×5支 5mg×5支 1mg×5支 20ml×5支 10ml×5支 0.25g×5支 0.1g×5支 10ml×4支 0.15g×5支 血压计听诊器 深V置管中心V测压管气管插管一次性吸痰管

抢救车药品及物品存放管理规定

抢救车药品及物品存放管理规定 经护理部研究决定,全院(除特殊科室:手术室、儿科、血透室外)抢救车药品统一规定前6种,其余抢救药品请科室结合专科设置,要求数量不超过15种,每种基数5支。具体如下: ①盐酸肾上腺素②洛贝林③可拉明④多巴胺⑤西地兰⑥阿托品 抢救车是存放抢救药品、物品的专用车,在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中具有及时、准确、方便、易取的特点。因此,抢救车内的药品、物品仅供抢救病人时使用,要求抢救药品、物品应统一排列、定位、定量存放于抢救车内,保持一定基数,抢救使用后及时补充,专管人定期清点、更新和整理。 1、药品管理抢救药品存放于抢救车的上层,每种药品按效期顺序摆放,外盒标记醒目,标明药品名称、剂量、数量。 2、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管理将注射器、输液器、头皮针、留置针、无菌手套、导尿管、引流袋、吸氧管、吸痰管、气管插管等与其他物品分类存放。 3、其他物品管理抢救包、气管切开包等与其他物品分类存放。简易呼吸气囊、听诊器、血压计、手电筒、扳手等清洁物品置于抢救车下层。 4、各科室根据抢救危重患者需要配备急救药品和物品,有基数表和存放定值图。抢救车、抢救物品、仪器等放置于固定位置,不得随意挪动更换位置。护理人员要熟悉抢救车备用的药品、物品、仪器放置位置,能够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定值图固定于急救车外壁上便于查找,基数表存放于抢救车内便于清点核对。 5、专人专管急救车药品实行失效期预警制度,护士长及专管人对照基数逐一核查,近效期内药品(3个月内)物品(15天内)登记备案以备及时调整和更换。常规每2周启封检查核对1次,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变色、沉淀、过期、药品标签与药品不符或字迹不清等立即更换。如因药房缺药等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在抢救药品物品效期登记表上注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病人用药。 6、抢救药品及物品使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口头医嘱执行制度,每次抢救后及时补齐药品和物品。 护理部 2015.11.17

抢救车二十种急救药品

抢救车二十种急救药品 1、尼可刹米:剂量:0.375g 。作用及用途:为最常见的呼吸兴奋剂,使呼吸加快加深,提高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不良反应:大剂量可兴奋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咳嗽、呕吐、肌肉震颤,甚至引起惊厥。 2、洛贝林:剂量:3mg 。作用及用途:能选择性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药物,主要用于抢救因芗中互或严重危害疾病,如严重感染、创作等所致的呼吸抑制或衰竭,主要用于新生儿窒息,小儿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和一氧化碳中毒。不良反应:过量时可产生过度以兴奋而导致惊厥,严重惊厥随即转入抑制,甚至引起死亡。 3、肾上腺素:剂量:1mg 。作用及用途:兴奋心血管系统,抑制支气管平滑肌和加强新陈代谢,使周围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长高,用于心脏复苏、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及局部止血,或与局麻药配伍,延缓局麻药的吸收,延长局麻作用时间,并减少局麻药吸收中毒的可能性。不良反应:心悸、头痛、激动不安、震颤、血压升高等到,有诱发脑溢血的危险,也能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发展为心室纤颤。 4、去甲肾上腺素:剂量:1mg 。作用与用途:主要表现为兴奋心血管系统,具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使外周阴力增高,血压上升。静滴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且可用胆道与胃手术中止血。不良反应:局部组织缺血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长期用药突然停药,可引起血压剧降。 5、异丙肾上腺素:剂量:1mg 。作用及用途: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扩张周围血管及支气管平滑肌,促进代谢。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房室传导阻滞及各种休克和心脏骤停。不良反应:心悸、头痛、头晕,对缺氧病人易起心率扮演和诱发或加剧心绞痛,哮喘病人长期滥用可引起猝死。 6、多巴胺:剂量:20mg。作用及用途:兴对心脏、血管、肾脏的影响,能增加心脏收缩力及排血,使血压升高,舒张肾血管、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直接抑制肾功能小管重吸收钠,具有排钠利尿作用。用于中毒性、出血性及心源性休克,和利尿药配伍应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不良反应:静滴速度过快,可出现心动过速,甚至诱发心律失常、头痛和高血压。 7、异搏定:剂量:5mg 。作用及用途:(1)降低慢反应细胞自律性:抑制慢反应细胞4相Ca2+ 内流,使舒张期自动除极速度减慢,自律性降低。(2)减慢传导:抑制慢反应细胞0相Ca2+ 内流,0相除极速率降低,传导减慢。(3)延长有效不应期,利于消除折返,减少早搏。主要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作为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首选药,对其它室上性心律失常如房颤、房扑、房早也可用。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便秘、心悸、少数可引起显著房室传导阻滞、室颤、心脏停搏,静脉用药者可有血压下降,引起或加重心力衰竭。 8、西地兰:剂量:0.4mg 。作用及用途: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输出量,减慢心率,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不良反应:胃肠反应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反应表现为头痛、眩晕、视力及视色障碍等;以及反应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过缓型、传导阻滞、异位心律、不规则心律。

急救药品使用说明及抢救措施教学文稿

急救车药品及物品管理制度 1、急救物品做到五固定两及时:定物、定量、定位、定专人保管、定时检查,完好率100%;及时检查维修,及时请领报销 2、护理人员应坚守岗位,随时保持急救物品、整洁,性能良好,处于备用应急状态。 3、建立账目,并有责任人,负责每周集中检查、保养一次,有记录并签名。护士长定期检查,有记录并签名 4、所有人员必须了解急救物品性能及保养方法。用后清洁、消毒、检查性能并保养,物归原处5、所有人员均能掌握急救的基本操作技术,灵活机动地配合医生熟练的抢救患者。 抗休克药---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1mg/1ml) 药理: 1、可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作用,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肾上腺素能 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兴奋性增高,传导加速,心输出量增多。不仅有作用强弱的不同,而且还有收缩或舒张的不同。 2、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扩张气管的作用 主要用于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及心搏骤停的抢救 应用及用法: (1)抢救过敏性休克,如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由于本品具有兴奋心肌、升高血压、松弛 支气管等作用,故可缓解过敏性休克的心跳微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皮下注射或肌注0.5~1mg,也可用0.1~0.5mg缓慢静注(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10ml)。如疗效不好,可改用4~8mg静滴(溶于5%葡萄糖液500~1000ml) (2)抢救心脏骤停: 可用0.5~1mg稀释成5~10ml溶液,立即静注,可每隔3~5分钟重复应用数次。必要时以0.25~0.5mg心内注射,多年来用于心肺复苏的药物变化较快,到目前为止,只有肾上腺素仍为首选药物 注意事项: ①常见副作用有头胀、头痛、心悸、烦燥不安、血压升高等。有时可引起心动过速等各种心律 失常,严重者可由于心室颤动而致死 ②甲亢、心动过速、心律失常、高血压等患者禁用,心脏复苏时例外。 ③用量过大或皮下注射时误入血管后,可引起血压突然上升而导致脑溢血 ④药液变色后不宜使用。 异丙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1mg/2ml 药理: 1、作用于心脏使心脏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 2、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血管明显舒张,其心血管作用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3、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应用与用法: 1、增加心排血量,但同时又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脏缺血缺氧,还由于其扩张周围血管, 使血液从重要脏器中分流,脑与心肌的血供反而下降,从而对复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该药在复苏时基本不用,用于严重心动过缓而用阿托品无效。以心率达60次/min左右为宜。在休克微循环痉挛期,伴有心动过缓者,在初步补充血容量后应用0.2~0.4mg加入5%~10%葡萄糖液中静滴 2、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喘息型支气管炎、肺气肿,气雾吸入,0.25%溶液,每次1~2 下,每日2~4次,重复使用间隔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

抢救车管理制度

抢救车管理制度

的药品,即在药品瓶体下方上贴红色标识,并注明失效日期。 3月内失效的药物用”*“在一览表相应位置用红笔标示,以便使用时第一时间提醒护士取用或提早调换;在检查一次性医疗物品时同样用此方法。④如有2盒及其以上药品,将其”*“标示于包装盒外的标签药名后,以提示此盒内药物3月内会失效。 4、急救药品使用时,应记录于抢救药品、物品、器械交接班本,并保留空安瓿以备查对。 5、使用后及时补充完整并登记。用一次性封条封存,每周清点核查并双属签名。 6、交接与药品补充流程:将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交接双方,已用药物用药护士及时补充,按照失效先后调整安瓿的位置,并及时填写示意表中的内容,且进行封存。 7、建立护士长监督制:护士长平时检查急救车的交接班情况,每周检查1 次,每月负责科室急救知识培训;并及时通报结果;护士长签名。 抢救车管理制度说明 1.各种特殊抢救药品、物品在统一规定基础上可根据科室实际增加,且制定成卡片报护理部备案 2.请各科室按《抢救车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必须做到五定:定数量、定点安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3.做到三无:无责任性损坏、无药品变质、无过期失效

4.做到二及时:及时进行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5.做到一专:专人管理 封条式管理制度 1、各科室采用贴封条方式对抢救车进行封闭管理。 2、抢救车必须经清点、检查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方可进行封车。 3、用签字笔在封条上注明密封日期(年月日)和检查人、整理人姓名。 4、每班检查抢救车封闭情况,一次性封条处于完好状态,并记录签全名。 5、抢救车封存周期不得超过1周。每周星期一必须开封、清点、检查车内药品、物品数量、有效期及完好状态后再封闭。 6、抢救车一旦开启使用后,应由专人重新清点、补充抢救物品、药品后再封闭,保证抢救车内药品、物品的数量准确及完好备用。 7、护士长每周对抢救车封闭、检查和清点情况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 封条式管理注意事项 1、抢救车要求封存保管,在封存状态下要保证抢救药品、物品的完好状态,且应至少每周1次清点药品和物品的数量,检查其性能及有效期,做好记录。 2、封条应保持清洁完整,抢救车一旦开启,封条应呈撕毁状,经检

急救药品管理制度03668

一、急救物品管理制度 一、急救车管理 1.每个病区需备有急救车,做到五定:定人保管、定时核对(查数量、质量并签名)、定点放置、定量供应、定期消毒。 2、急救车按封存制度管理。 3.急救车上不得放置任何杂物,保持清洁,应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4.急救车内备有规定抢救物品,并可按专科要求配备其它抢救用物,经科主任批准,并在抢救车配备示意图上注明。 5.急救车内物品应有限定基数,由专人负责定期清点并签名(药物及抢救用物清点本)。抢救车内物品在抢救用后应及时补充药物及用物。 二、其它急救物品均应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1.氧气吸入装置上配布袋,内备有棉签,一次性双通吸氧鼻导管。氧气袋按规定定位放置,充氧饱满。 2.吸引装置使用后按规范消毒备用,玻璃接管有保护套,如有电动吸引器,应保持良好功能状态,无积灰。 3.插灯照明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 4.若备有心电监护仪、除颤机、洗胃机等均应处于配件完整、功能良好状态。 三、护士能熟练掌握常用急救仪器使用、消毒和保养方法。 1.监护仪、呼吸机、除颤机等具体保管、保养要求详见使用说明卡。 2.急救仪器、设备须配有使用或操作说明卡。 3.急救仪器、设备须建立保管、保养登记本、定期实施保养及登记。 4.急救仪器设备须定点放置,并呈备用状态。 5.护士须熟练掌握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或按操作说明卡实施操作,以免损坏仪器。 6.急救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护士须严密监测其功能状态,发现异常须及时检测排除,并及时报告护士长。

二、急救车封存管理制度 为了减轻护士不必要的工作量及减少急救药品表面字体的磨损,制定急救车封存管理制度 1、各科室根据病情、病种的需要配备足量的急救药品及急救物品,并分类、有序的放置于急救车内。 2、急救车表面粘贴急救药品、物品一览表(内容包括急救药品名称、批号、数量及效期一览表)。 3、制作封存卡,封存卡内有封存时间,检查护士、护士长签名。 4、封存方法:由专管急救药品、物品的护士按照急救物品基数卡核对药品、物品的种类、数量、有效期,使物品处于备用状态后,用透明胶把封存卡贴好并呈“+”字型粘贴于急救车表面,以不能随便打开抢救盘为准。 5、管理要求:制订封存式管理制度,专管护士每日上班后,就检查封存卡的完整情况。封存卡完好无损,说明急救物品未动用,就在急救物品检查本上签上“封条完整”和签名,如果封存卡破损说明急救物品被动用,或使用了抢救物品后,及时按照基数卡清点并补充完整被动用的物品 6、2次/每月由护长和专管护士开启封条,共同清点物品,并在封存卡写上检查时间和双签名后把急救物品重新封好. 高考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阶段,我们要学会给高三的自己加油打气

常用急救药品说明书

1肾上腺素Adrenaline [别名]副肾素。 [药理]对a和B受体都有激动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使皮肤粘膜及内脏小血管收缩,但冠状血管和骨骼肌血管则扩张,此外,松弛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作用。 [适应症]心跳停搏、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的抢救治疗。 [常用制剂]注射剂:1ml(1mg). [注意事项] 1、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洋地黄中毒、外伤及出血性休克等慎用,心脏性哮喘忌用。 2、不良反应:头痛、心悸、血压升高、惊厥、面色苍白、多汗、震颤、尿潴留。 3、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要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组织坏死,注射时必须回抽无回血后再注射,以免误入静脉,注射时密切观察血压和脉搏变化,以免引起血压骤升和心动过速。 4、用本药可增加心肌和全身耗氧量,故必须充分给氧,注意酸中毒发生。 2去甲肾上腺素 Noradrenaline [别名]去甲肾。 [药理]主要激动a受体、对B受体激动作用很弱,且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使全身小动脉与小静脉都收缩,外周阻力增高,血压上升。

[适应症]各种休克,低血压、上消化道出血,但出血性休克禁用。 [常用制剂]1ml(2mg)。 [注意事项] 1、高血压、动脉硬化、无尿病人忌用。 2、不良反应: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尿少、尿闭急性肾功能衰竭,头痛、高血压、反射性心动过缓。 3、注射时选用直、大、弹性好的静脉,加强观察,如出现皮肤苍白和疼痛,应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并以酚妥拉明 5 — 10mg加0.9%NS溶液作局部浸润注射, 不可热敷。 4、注射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随时测量血压,调整给药速度,使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5、本品遇光逐渐变色,宜避光保存。 6、与碱性药物如氨茶碱.磺胺密啶钠配伍注射。 7、抢救时避免长时间使用,以免毛细血管灌注不良导致不可逆死亡。 3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 [别名]喘息定,治喘灵。

19种常用急救药品说明

作品编号:DG13485201600078972981 创作者:玫霸* 19种常用急救药品 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适应症:主要适用于因支气管痉挛的致严重呼吸困难,可迅速缓解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亦可用于延长浸润麻醉用药的作用时间 用法用量;皮下注射,1次0.25mg__1mg;极量:皮下注射:1次/1mg(1支) 2、异丙肾上腺素 3、去甲肾上腺素 4、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西地兰) 适应症:强心药,可加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抑制心脏传导,主要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一次0.4-0.8mg,用萄葡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全效量1-1.6mg,于24h内分次注射。 5、毒K(毒毛花苷K) 6、葡萄糖酸钙注射 适应症:治疗钙缺乏,急性血钙过低,碱中毒及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的手足搐弱症;过敏性疾患。 用法用量: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每分钟不超过5ml

7、利多卡因 适应症:局麻药及抗心律失常药。 用法用量:注射给药时一次量不超过45mg1kg或每7mg1kg。 8、硫酸阿托品注射液 适应症:各种内脏绞痛,如胃肠绞痛及膀胱刺激症状 用法用量: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成人常用量;每次0.3-0.5mg,一日0.5-3mg剂量:一次2mg。儿童皮下注射:每次0.01-0.02mg/kg,每日2-3次 9、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 适应症:防治椎管内阻滞麻醉时发生的急性低血压等。 用法用量:成人用量:肌肉或皮下注射;一次2-10mg(1/5支—1支,以间羟胺计)静脉注射见说明书。 10、盐酸洛贝林注射液 适应症: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以中枢性呼吸抑制。临床上常用于新生儿室息,一氧化碳,阿片中毒等。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常用量:成人一次3mg , 极量:一次6mg,一日20mg。小儿一次0.3—3mg。必要时每隔30分钟可重复使用皮下或肌肉注射,常用量:成人一次10mg.剂量:一次20mg 一日50mg, 小儿一次1—3mg. 11、可拉明 12、呋塞米注射液(速尿) 适应症:治疗水肿性疾病,高血压,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高钾

最新抢救车制度

抢救车管理制度 1、抢救车设专人管理,并做到定期清洁和检查。 2、抢救车、抢救物品、仪器规范、整齐、放置于固定位置,不得随意挪动更换位置。各班人员要熟悉抢救车备用的物品、药品、仪器放置位置,能够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 3、抢救车规范化设计 (1)绘制示意表:护理部根据抢救车结构绘制急救药品、物品示意表,统一放置在抢救车内,便于清点药品物品;各科按照护理部统一设计、印制下发的示意表放置药品、物品。 (2)统一摆药顺序:全院统一要求将每种药品的安瓿按照失效时间的先后从右到左、从上向下排序,以便及早使用近效期药品,同时培养护士的思维定式,以防用药时不熟悉情况而延误抢救时机。 (3)统一设立标识系统:根据护理部要求保持一定药品基数,标明药品名称、剂量;使用贴纸制作药品外包装盒标签:标明序号、药名、有效期,(医院统一制作标签,有效期可手写).目前科室可以用电脑制作标签:如:1. 盐酸肾上腺素有效期:2014.7.5 。存放急救药品的外包装盒标签应完整、清晰;药品的名称、有效期等均应与外包装一致。药名、规格、剂量不一致,不允许放置于同一药盒内。(4)实行药品及物品失效期预警制度:①设制抢救车药品、必备物品的一览表。表内标明抢救车内所有药品、物品的名称、基数、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②护士在检查药品时如发现3月内过期

的药品,即在药品瓶体下方上贴红色标识,并注明失效日期。 3月内失效的药物用”*“在一览表相应位置用红笔标示,以便使用时第一时间提醒护士取用或提早调换;在检查一次性医疗物品时同样用此方法。④如有2盒及其以上药品,将其”*“标示于包装盒外的标签药名后,以提示此盒内药物3月内会失效。 4、急救药品使用时,应记录于抢救药品、物品、器械交接班本,并保留空安瓿以备查对。 5、使用后及时补充完整并登记。用一次性封条封存,每周清点核查并双属签名。 6、交接与药品补充流程:将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交接双方,已用药物用药护士及时补充,按照失效先后调整安瓿的位置,并及时填写示意表中的内容,且进行封存。 7、建立护士长监督制:护士长平时检查急救车的交接班情况,每周检查1 次,每月负责科室急救知识培训;并及时通报结果;护士长签名。 抢救车管理制度说明 1.各种特殊抢救药品、物品在统一规定基础上可根据科室实际增加,且制定成卡片报护理部备案 2.请各科室按《抢救车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必须做到五定:定数量、定点安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3.做到三无:无责任性损坏、无药品变质、无过期失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