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焉——表示加强、停顿、疑问等语气。 例如:“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 (《庄子》) 5、乎——表示反问、疑问、揣度、赞叹等语气。 例如:“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6、邪/耶——表示疑问、反问、感叹等语气。 例如:“公以为吴兴兵/是邪/非邪/”(《史记》) 7、哉——表示感叹、强化、揣度、反问、疑问等 语气。 例如:“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 8、与/欤——表示询问、揣度、反问、感叹等语 气。 例如:“为甘肥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 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孟子》)
三、作者简介
墨子(公元前468 —公元前376) 名翟,是战国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春秋末战国初期鲁国(今山东滕州) 人。他提出了“兼爱”、“非攻”、 “尚贤”、“尚同”、“天志”、 “明鬼”、“节葬”、“节用”等 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 一书传世。
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 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 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 非攻就是反对不义战争,并认为社会上出 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 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天志明鬼。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 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 臣也”,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 之,则会得天之赏。墨子不仅坚信鬼神其 有,而且尤其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 会赏善罚暴。
课文总结
一、重要词语 众闻则非之 非,指责。 以亏人自利也 亏,使……亏损 使动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 攘,偷盗。 至杀不辜人也 辜,有罪。 其不仁兹甚 兹,通“滋”,更加。 从而誉之 名词用作动词,赞美。 二、特殊句式 1、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省略句,“甚”字后面省略了“于”字。 2、从而誉之,谓之义。 省略句,“谓之”后面省略了“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