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血症(超)
- 格式:ppt
- 大小:428.50 KB
- 文档页数:43
急性低钠血症抢救要点
出现于 48 小时内的低钠血症为急性情况,而 48 小时以上或更长时间的为慢性。
有症状的急性低钠血症,特别是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必须立即处理;而慢性无症状或轻度的低钠血症则不必紧急治疗,纠正速度不易过快。
急性低钠血症伴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如癫痫发作或意识水平下降等,需快速纠正,并根据神经系统症状的改善程度定目标钠浓度。
但血钠浓度上升速度不应超过每小时 2 mmol/L,在 12~24 小时血钠浓度的增加不应超过 12 mmol/L。
常用的方法为输注 3% NaCl。
可按计算应补钠量先补 1/3,需补Na 的量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净失钠量 (mmol)= 血钠浓度的改变(mmol/L)x 总体水量 (kg)(估计的总体水量女性为 0.5 x 体重,男性为 0.6 x 体重)。
由于输注高张盐水后,对血钠升高程度的预测性差,需每 2~4 小时监测血钠浓度。
名词解释1、低钠血症:是指血清Na+浓度﹤130mmol/L,伴有或不伴有细胞外液容量的改变,是临床上常见的水、钠代谢紊乱。
2、水肿:过多的体液积聚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称为水肿。
3、高钾血症:是指血清K+浓度超过5.5mmol/L。
4、高渗性脱水: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其特点是失水多于失Na+,血清Na+浓度 >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外液量均减少。
5、低渗性脱水: 又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其特点是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6、反常性碱性尿:一般酸中毒时尿液呈酸性,但高钾血症时因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高,使细胞外钾离子移入细胞内,同时细胞内氢离子则移到细胞外,造成细胞外液酸中毒,此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因H+减少、K+增多而泌H+减少、泌K+增加,从而使尿液反常性地呈中性或偏碱性。
7、反常性酸性尿:低钾对肾功能有影响,低钾血症时,肾小管上皮细胞NH3生成增加,近曲小管对HCO3-重吸收增强,使尿液更加成酸性8、标准碳酸氢盐(SB):是指全血标本在(即温度38度,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100%,用PaCO240mmHg的气体平衡)下所测得的血浆HCO3——的量。
9、碱剩余(BE):是指在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血标本至PH7.40时所需的酸或碱的量。
10、阴离子间隙(AG):是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的差值,即AG=UA-UC。
正常值为10-14mmol/L。
11、发热: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儿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的0.5℃时,称为发热。
12、过热:由于体温调节机构功能失调或调节障碍,使得机体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而引起的非调节性的体温升高。
13、内生致热源: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体内某些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低钠血症的分类、常见病因、诊断和评估、临床干预和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及补钠注意事项低钠血症的定义为血清钠浓度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患者死亡率较血钠正常者显著升高。
低钠血症常合并多种临床不良结局,其诊治具有一定挑战性。
低钠血症定义和分类低钠血症定义为血钠 < 135 mmol/L, 可根据血浆渗透压、血钠水平、进展速度、临床症状等方面对低钠血症进行分类。
根据血浆渗透压:低渗性:血浆渗透压 < 275 mOsm/kg等渗性:血浆渗透压在 275 ~ 295 mOsm/kg高渗性:血浆渗透压 > 295 mOsm/kg根据血钠水平:轻度:血钠在 130 ~ 135 mmol/L中度:血钠在 125 ~ 129 mmol/L重度:血钠 < 125 mmol/L根据进展速度:急性:低钠血症持续时间 < 48 h慢性:低钠血症持续时间≥ 48 h根据临床症状:轻度症状:任何程度的血钠降低伴轻度低钠血症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易怒、性格改变、抑郁中度症状:任何程度的血钠降低伴中度低钠血症症状,包括恶心不伴呕吐、意识模糊、头痛严重症状:任何程度的血钠降低伴重度低钠血症症状,包括呕吐、呼吸窘迫或呼吸停止、异常和深度嗜睡、癫痫、昏迷(Glasgow 昏迷评分≤ 8)低钠血症的常见病因人体的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AVP)、醛固酮、心房钠尿肽(ANP)等激素协同调节。
按照血浆渗透压调节的病理生理过程。
低钠血症的病因可从假性低钠血症、渗透压调定点重置、等渗性低钠血症、高渗性低钠血症和低渗性低钠血症等方面考虑。
(1)假性低钠血症。
血液中的蛋白质、脂质增多时可能影响钠离子浓度测定,造成血钠测定值假性降低。
低钠血症伴随高蛋白血症、高脂血症需考虑假性低钠血症可能。
(2)渗透压调定点重置。
如在妊娠期间,由于血浆容量增加可降低渗透压调定点,使血钠浓度下降4 ~ 5 mmol/L。
(3)等渗性和高渗性低钠血症。
急性低钠血症处理措施简介急性低钠血症(Hyponatremia)是指血液中钠离子的浓度低于正常范围,通常定义为血清钠浓度小于135mmol/L。
此病症可能由各种原因引起,包括肾脏功能障碍、药物影响、体内液体过多或失水等。
因为血液中钠离子对于维持正常细胞功能和 osmolality 的平衡非常重要,低钠血症的处理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急性低钠血症的处理措施,包括病因识别、一般治疗方法以及具体的药物治疗。
病因识别钠是维持正常细胞功能和 osmolality 平衡的重要元素。
急性低钠血症的病因可以分为两类:体内液体过多和失水。
体内液体过多体内液体过多意味着体内存在过多的液体,导致血液稀释并降低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
这种情况下常见的病因包括:•心力衰竭: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导致液体在体内潴留。
•肝硬化:肝脏功能障碍导致体内液体潴留。
•肾脏病变:肾脏滤过功能异常导致体内液体潴留。
失水失水意味着体内失去过多的水分,导致血液浓缩并使钠离子浓度升高。
这种情况下常见的病因包括:•持续剧烈呕吐或腹泻:大量的液体丢失导致失水。
•长时间排尿减少:少尿或无尿状态会导致体内水分丢失。
•多汗或高温环境下过多出汗:这些情况下,大量的液体被排出体外。
一般治疗方法对于急性低钠血症的处理,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具体病因。
基于不同的病因,可以采取以下一般治疗方法:•限制液体摄入:对于体内液体过多引起的低钠血症,需要限制液体摄入,以减少体内液体潴留。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液体摄入量。
•补充钠离子:对于失水引起的低钠血症,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补充钠离子。
具体的钠补充方案将根据患者的血钠水平和病情严重程度来确定。
•治疗潜在病因:急性低钠血症的病因可能是其他潜在疾病的结果。
因此,在处理低钠血症时,必须同时治疗其潜在病因,如心力衰竭或肝硬化等。
药物治疗在一些情况下,急性低钠血症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来调节体内液体和电解质的平衡。
以下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利尿剂:利尿剂是一种可以增加尿液产量的药物。
重度低钠血症的诊治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重度低钠血症的诊治思路与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对我院内一科2010年1月-2015年3月住院的67例重度低钠血症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66例重度低钠血症得到纠正,1例仍为顽固性低钠血症结论寻找病因是治疗重度低钠血症的关键,不同的病人应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低钠血症;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护理【中图分类号】R31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256-01Diagnosis,treatment and nursing of severe hyponatremiaFU Jing,Wang FengDepartment of Respiritory Medicine,the Third Hospitai of Pingdu,Pingdu 266753,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is,treatment and nursing of severe hyponatremia.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sins 2010.1 to 2015.3 with severe hyponatremi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 66 case swere cured or improved 1case is stubbornly hyponatremia.Conclusion The important point is to find the cause ofhyponatremia.Deferent nursing should be chosen according to the causes of disease.key words:hyponatremia;Wate-Electrolyte;Acid-base equilibrium nursing低钠血症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多与其他疾病同时存在,临床表现取决于血钠降低的程度和速度(1)。
血钠低于130毫摩尔/升的病症。
低钠血症的病因有:①体液丢失时,溶质丢失超过水分丢失,即低渗性脱水;②细胞外液量基本正常,但由于内分泌疾病而致电介质异常丢失。
如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ADH)或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时;③细胞外液容量过多,如输入过多低渗液,肾功能排水障碍,表现为细胞外液钠被稀释,又称稀释性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取决于血[Na+]和血钠下降的速率。
血[Na+]在125mmol/L以上时,极少引起症状;[Na+]在125~130mmol/L之间时,也只有胃肠道症状。
此时主要症状为软弱乏力、恶心呕吐、头痛思睡、肌肉痛性痉挛、神经精神症状和可逆性共济失调等。
在低钠血症的早期,脑细胞对细胞内外渗透压不平衡有适应性调节。
在1~3h内,脑中的细胞外液移入脑脊液,而后回到体循环;如低钠血症持续存在,脑细胞的适应调节是将细胞内的有机渗透溶质包括磷酸、肌酸、肌醇和氨基酸(如丙氨酸,氨基乙磺酸)丢掉以减轻细胞水肿。
如果脑细胞这种适应调节衰竭,脑细胞水肿则随之而至。
临床表现有抽搐、木僵、昏迷和颅内压升高症状,严重可出现脑幕(tentorium)疝。
如果低钠血症在48h内发生,则有很大危险,可导致永久性神经系统受损的后果。
低钠血症的症状随血钠下降速度而异。
如细胞容量改变而致低渗性脱水,可表现严重循环衰竭,肢凉、脉细、尿少,前囟凹陷;随低钠血症发展,体液向细胞内转移,可表现为脑细胞水肿的症状,如嗜睡、萎靡、昏迷、惊厥。
伴随低钠而表现为神经肌肉应激性改变,如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有时要与低钾血症鉴别。
低钠血症应治疗原发病,对低渗性脱水可采用2/3渗或等渗含钠液补充累积丢失。
如血钠低于120毫摩尔/升或水中毒时,宜采用3%氯化钠溶液。
有严重颅压升高症状时可用甘露醇等脱水剂。
对SIADH,应限制水的入量,必要时给利尿剂,并适当补充由尿所丢失的钠量。
重度低钠<120mmol/L=,中度低钠<130mmol/L,轻度低钠<135mmol/L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称为低钾血症,多见于长期禁食或少食,钾盐摄入不足;大量呕吐,腹泻和长期应用速尿等利尿药致钾排出过多而引起。
低钠血症为血清钠小于135mmol/L的病症,仅反映钠在血浆中浓度的降低,并不一定表示体内总钠量的丢失,总体钠可以正常甚至稍有增加。
低钠血症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低钠血症、血容量正常性低钠血症、高血容量的低钠血症,临床上极为常见,特别在老年人中常见。
主要症状为软弱乏力、恶心呕吐、头痛思睡、可逆性共济失调等。
编辑摘要婕~个别重感冒病患多喝水可能引起低钠血症,普通感冒患者,适量多喝水有助增加尿量,可间接起到排除体内毒素的作用。
我来点评低钠血症- 概述低钠血症(hyponatremia)为血清钠<135mmol/L,仅反映钠在血浆中浓度的降低,并不一定表示体内总钠量的丢失,总体钠可以正常甚或稍有增加。
低钠血症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低钠血症、血容量正常性低钠血症、高血容量的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 - 分类低钠血症根据低钠血症发生时的血容量变化可分为:(1)低血容量性低钠血症,此种情况失钠多于失水。
体液丢失,ADH升高,经肾外:胃肠引流,腹泻,烧伤,出汗出血经肾:利尿剂,渗透性利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术后病人,。
(2)血容量正常性低钠血症,此种情况总体水增加而总钠不变。
体液量增大,但是增多的水分位于细胞内、症状不明显,SLADH,甲减,肾上腺功能减退,噻嗪类利尿剂!(3)高血容量的低钠血症,此时总体水增高大于血钠升高,根据血钠降低的程度可分为轻度和重度低钠血症,血钠水平分别为125~135mmol/L和低于125mmol/L。
水钠均增加,谁)钠见于,心衰,肾衰,NS,急慢性肾炎低钠血症 - 病因低血容量性低钠血症低血容量性低钠血症情况见于失钠大于失水,见于肾外丢失和肾丢失钠。
根据尿排钠情况可区别,尿钠浓度[Na+]>20mmol/L为肾丢失钠增多;<2 0mmol/L为肾外丢失。
引起肾钠丢失的病因有:1、过度利尿药的使用:其机制为利尿药抑制NaCl的重吸收、低血容量刺激ADH释放、干扰尿稀释和钾缺乏介导的渗透压受体和渴感的改变。
电解质代谢紊乱诊断标准
电解质代谢紊乱是指体内电解质(如钠、钾、氯等)的水平异常。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解质代谢紊乱的诊断标准:
1. 高钠血症(高血钠):
- 血清钠水平超过145 mmol/L。
2. 低钠血症(低血钠):
- 血清钠水平低于135 mmol/L。
3. 高钾血症(高血钾):
- 血清钾水平超过5.5 mmol/L。
4. 低钾血症(低血钾):
- 血清钾水平低于3.5 mmol/L。
5. 高氯血症(高血氯):
- 血清氯水平超过107 mmol/L。
6. 低氯血症(低血氯):
- 血清氯水平低于97 mmol/L。
7. 高钙血症(高血钙):
- 血清钙水平超过2.6 mmol/L。
8. 低钙血症(低血钙):
- 血清钙水平低于2.2 mmol/L。
以上仅为一般的诊断标准,具体的诊断需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综合判断,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确认。
不同的医疗机构和专家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诊断标准,因此在具体诊断时还需要参考实际情况和专业意见。
2024低钠血症最新分级处理策略低钠血症(定义为血清钠浓度<135mmol∕L)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患者死亡率显著升高,且低钠血症常合并多种临床不良结局,诊治具有一定挑战性。
2023年12月,我国首部《低钠血症的中国专家共识》于《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发布,共识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以及我国实践经验,为「低钠血症的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了详细的诊疗建议。
《共识》指出,低钠血症的临床干预和治疗主要依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对不同症状的低钠血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急性严重症状的低钠血症应该立即采用3%氯化钠溶液治疗。
而无严重症状的低钠血症则可首先进行诊断性评估及对因治疗。
一、伴有严重症状的「低钠血症」一一最初1小时遵循20∙20〃原则5项推荐意见(1)伴有严重症状的低钠血症建议立即开始诊断评估。
(证据等级:4;推荐强度:C)(2)伴有严重症状的低钠血症应紧急应用高渗盐水纠正。
(证据等级:1b;推荐强度:A)(3)伴有严重症状的低钠血症建议在20min内迅速静脉输注3%氯化钠溶液150mL,20min后复测血钠浓度,并在第2个20min内重复静脉输注3%氯化钠溶液15OmL,重复上述治疗2次或直至血钠浓度升高5mmol∕L症状改善后可停用3%氯化钠溶液,并输注0.9%氯化钠溶液直至开始对因治疗。
(证据等级:3;推荐强度:B)(4)伴有严重症状的低钠血症,若初始治疗后低钠血症症状未改善,可继续静脉输注3%氯化钠溶液,使血钠浓度每小时升高不超过Immol/L,当症状改善或血钠浓度总计升高10mmol∕L或血钠达到130mmol∕L时,停止输注3%氯化钠溶液。
在输注3%氯化钠溶液时,应至少每4h复查1次血钠。
(证据等级:3;推荐强度:B)(5)可根据不同临床原因制定严重低钠血症的治疗目标,伴有严重症状的低钠血症且有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ODS)高危患者,血钠纠正应适当放缓,最初24h 内血钠浓度增加不超过4~6mmol∕L(证据等级:1b;推荐强度:A)详细解读伴有严重症状的低钠血症应紧急应用高渗盐水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