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照品溶液稳定性零点插值

对照品溶液稳定性零点插值

对照品溶液稳定性零点插值

溶液稳定性零点插值是研究溶液稳定性方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比较对照

品溶液稳定性指标和稳定性零点,来研究溶液的稳定性和其它参数。

溶液稳定性零点插值主要利用对照品的溶液稳定性和稳定性零点的关系,以此

来研究和分析溶液稳定性参数。即把有效的主变量和无效的次变量进行比较和分析,根据对照品溶液中稳定性零点的测量,对溶液稳定性参数进行精确检测。而稳定性零点是溶液反应已经结束时在溶液中得到的值,它能够清楚表示溶液的稳定性。

溶液稳定性零点插值的实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溶液稳定性参数,这是一项

精确的技术。此外,其它的技术手段可以同时使用,从而更精密地控制溶液稳定性参数。例如,它可以结合统计学软件,实现稳定性零点插值的标准和精确。

溶液稳定性零点插值是一种有效的评估溶液稳定性参数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检

测产品的质量。由于它具有精确性、可控性和经济效益高等优势,因此对于研究溶液的稳定性参数,这种处理方式显得非常有用。

综上所述,溶液稳定性零点插值是一种在分析溶液稳定性参数时非常有用的手段,它可以准确地测量溶液稳定性零点,且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可控性,并可以有效地掌握溶液稳定性参数,从而对保证产品质量、研究组成溶液成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复方氨酚黄那敏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测定

复方氨酚黄那敏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含 量测定 摘要: 目的建立复方氨酚黄那敏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1] [2] [3] 的检测方法,方法方法色谱柱采用Aglea Venusll MP C18(4.6*150mm,5μm),流速1.0ml/min,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柱温30℃,检测波长为216nm, 进样量为20μl,结果对乙酰氨基酚在300~7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16%(n=9),溶液稳定性、精密度、耐用性试验含量的RSD均小于2.0%。结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专属 性强,重复性好,适用于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检测。 关键词:复方氨酚黄那敏颗粒,对乙酰氨基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试验方法 色谱柱: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C18,150*4.6mm,5μm);溶剂:10% 乙醇 流动相:甲醇-水(40:60);柱温:30℃;流速:1.0ml/min;波长:216nm;进样量:20μl; 含量对照品溶液(0.5mg/ml):取对照品约25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用乙醇溶解(乙醇量控制在最后溶液约含10%乙醇)并用水稀释至刻线,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对 乙酰氨基酚0.125g)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乙醇25ml振摇使溶解,用干燥滤 纸过滤,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50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 试品溶液。

空辅:取空白辅料1.875g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乙醇25ml振摇使溶解, 用干燥滤纸过滤,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50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二、结果 2.1专属性 溶液配制:按照上述溶液配制步骤配制溶剂,空辅及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溶剂及空辅均不干扰对乙酰氨基酚检测。 2.2进样精密度 溶液配制:按照上述溶液配制步骤配制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同一溶液连续6次进样,峰面积RSD为0.10%小于1.0%,表明仪器进样精密度良好。 2.3滤膜吸附性 溶液配制:按照上述溶液配制步骤配置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分别采取未过滤,经0.22μm滤膜过滤,弃去初滤液0.5ml、1ml及2ml,去续滤液,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弃去0.5ml、1ml及2ml均不干扰 样品检测,因此,本品含量供试品溶液采用0.22μm滤膜过滤弃去1ml。 4.4溶液稳定性 溶液配制:按照上述溶液配制步骤配置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分别在室温下 0h,4h,8h,12h,24h,48h进样,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室温下48h内相对于0h的峰面积变化值 均小于2.0%,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室温下48h内稳定性良好。 4.5线性 线性贮备液:取对照品约10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用乙醇溶解 并用水稀释至刻线,摇匀即得,作为线性贮备液。分别精密量取线性贮备液

硝酸异山梨酯标准溶液稳定性研究

硝酸异山梨酯标准溶液稳定性与效期研究方案 1.稳定性与效期研究范围 1.1释放度检查用对照品溶液 1.2有关物质检查用对照品溶液 1.3含量测定用对照品溶液 2.稳定性与效期研究 2.1 溶液配制方法 2.1.1释放度检查用对照品溶液配制(平行两份) 精密称取硝酸异山梨酯标准品约25m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5ml溶解,用0.1mol/L 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用0.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2.1.2有关物质检查用对照品溶液配制(平行两份) 分别精密称取2-单硝酸异山梨酯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品约25mg,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水(50:50)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2.1.3含量测定用对照品溶液配制(平行两份) 精密称取硝酸异山梨酯标准品约20mg,置5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适量超声溶解后,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25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 2.2 溶液储存条件 各对照品溶液密封储存与2-8℃冰箱内,用于检验分析前需放置至室温。 2.3 测试时间点 分别于0天、7天、14天、21天、30天、45天、60天测定。 2.4 程序和可接受标准 2.4.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制备两份对照品溶液,在0天时间点,对每份对照品分析两次,互相复核。在0天时间点以外的时间点,新鲜配制一份对照品溶液。对新鲜配制的对照品溶液和用于效期研究的两份对照品溶液分析两次。用新鲜配制的对照品溶液来计算用于效期研究的两份对照品溶液的含量。

2.4.2 可接受标准 在每次分析前,观察测试用的对照品溶液与新鲜配制的对照品溶液外观是否一致。如果溶液异常(如出现浑浊),或者色谱图中出现显著杂质峰,则停止对照品溶液的测试。 在0天时间点,每份对照品溶液互相复核的结果不得过2.0。在每个分析测试点,对照品溶液活性成分的含量与0天时间点的差异不得过2.0。 2.5 测定条件 2.5.1 释放度检查用对照品溶液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54:4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5nm;进样量:20μl。理论板数按硝酸异山梨酯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2.5.2 有关物质检查用对照品溶液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28:7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进样量:20μl。2-单硝酸异山梨酯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的分离度应不小于2.0。 2.5.3 含量测定用对照品溶液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54:4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进样量:20μl。理论板数按硝酸异山梨酯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2.6 测定结果 2.6.1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型号/编号 电子天平:型号/编号天平:型号/编号 试剂:甲醇:生产厂家批号: 盐酸:生产厂家批号: 无水乙醇:生产厂家批号: 2.6.2计算公式: 含量%= A 样×W 对×n×100% A 对××W 样×N A样:研究用对照品峰面积 A对:新配制对照品峰面积 W对:新配制对照品称样量 W样:研究用对照品称样量 N:新配制对照品稀释倍数 n:研究用对照品稀释倍数 2.6.3 释放度检查用对照品溶液结果 硝酸异山梨酯对照品批号:

对照品溶液有效期的确认

标准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贮存期限确认操作规程 (此方法适用于做过部分对照品的稳定性试验,得出效期结论后)一.日的:为保证药品检验结果的量质的溯源和准确性,了解标准品溶液和对照品 溶液在贮存期内的变化,为标准品溶液的对照品溶液贮存期限的确定提供准确依据,以便于标准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正确使用.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标准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在贮存期限的确定. 三.职责: 1.化验人员按照标准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贮存期限操作规程执行. 2.化验室负责人负责标准品溶液贮存期限的确认操作规程的实施情况的监督和管理. 四.内容: 1.确认要求. 1.1所用仪器设备已经校验,且在校验期限内. 1.2试验所用的玻璃器皿均以清洁符合要求,并经检定符合要求. 1.3所用试剂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要求. 2.仪器与试剂 2.1仪器:电子天平;检验方法中规定的仪器设备;常用玻璃仪器. 2.2标准品与对照品为国家有关部门(或国外具有相同资质的部门)标定或供应的的一种标准物质,或企业规定的一种程序进行标定的,用于鉴别\检查或含量测定. 2.3试剂应为色谱纯或分析纯. 3.确认步骤 3.1浓度(C)法. 3.1.1按照药品质量标准,配制两份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在零时间点,每份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的含量(C)分析两次,互相复核. 3.1.2按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特性确定间隔时间和贮存条件(一般在2-8℃)冰箱中贮存. 3.1.3待研究效期的两份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放置到第一个期限时,按照药品质量标准配制一份新的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按质量标准进行检测,计算含

量C 1 ;同时将待研究效期的两份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按新配制的标准品溶液 或对照品溶液的平均响应值重新计算含量C 01 ,将所得到的含量求相对偏差,若不大于2.0%,则说明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是稳定的,在第一个期限内可以用于检验. 3.1.4待研究效期的两份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放置到第二个期限时,按照药品质量标准配制一份新的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按质量标准进行检测,计算含 量C 2 ;同时将待研究效期的两份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按新配制的标准品溶液 或对照品溶液的平均响应值重新计算含量C 02 ,将所得到的含量求相对偏差,若不大于2.0%,则说明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是稳定的,在第二个期限内可以用于检验. 3.1.5待研究效期的两份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放置到第三个期限时,按照药品质量标准配制一份新的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按质量标准进行检测,计算含 量C 3 ;同时将待研究效期的两份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按新配制的标准品溶液 或对照品溶液的平均响应值重新计算含量C 03 ,将所得到的含量求相对偏差,若不大于2.0%,则说明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是稳定的,在第三个期限内可以用于检验. 3.1.6结果判断:分别将C 1与C 01 \ C 2 与C 02 \ C 3 与C 03 各值比较,计算二者之间的相 对编差,若每一个期限内的相对编差 不大于 2.0%,表明在此保存条件下,该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稳定.即该对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在此保存条件下的保存期限可以确定为第二个期限.

对照品稳定性研究报告

类别:确认报告编号: 部门:质量管理部页码:共页,第页 对照品稳定性确认报告 版次:□新订□替代: 实施日期:年月日 授权:现授权下列部门拥有并执行本方案(复印数:) 复印序列号: 目录 一、概述 1 确认目的 2 确认依据 3 确认计划 4 确认职责 二、确认准备 1、确认所需文件 2、确认仪器、人员的检查 三、对照品稳定性考察内容 1、稳定性研究的对照品的标识 2、对照品溶液配制

3、对照品溶液储条件 4、测试时间点 5、程序和可接受标准 5.1 HPLC 对照品考察方法 5.2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照品考察方法 5.3 薄层扫描法对照品考察方法 5.4 GC 对照品考察方法 四、验证结果评定与报告 五、偏差变更 一、概述 1、目的:本方案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在方法中未规定有效期 的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 2、验证依据 目前在药典和质量标准中均未规定对照品溶液的有效期,为保证分析的准确性,控制检验成本,因此在没有规定有效期的情况下我们来研究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确定对照品溶液的有效期。对照品溶液的有效期适用于常规分析方法,我公司主要有液相、气相、薄层、紫外等方法。 3 验证时间安排 验证时间安为 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至_____ 年_____月______日。 4 验证职责 4.1验证领导小组职责 4.1.1 负责验证管理的日常工作及公司内验证工作总的调度、协调及总结工作; 4.1.2 负责验证任务的下达及验证小组的确定; 4.1.3 负责验证计划和验证方案审核和批准工作; 4.1.4 负责验证报告的评价工作; 1、 30ug/ml 栀子苷对照品甲醇溶液稳定性考察评定与报告表 2、 70ug/ml 芍药苷对照品稀乙醇溶液稳定性考察评定与报告表 3、 5ug/ml 阿魏酸对照品甲醇溶液稳定性考察评定与报告表 4、 0.75mg/ml 三七皂苷Rb1、0.75mg/ml 三七皂苷Rg1、0.15mg/ml 三七皂苷R1对照品的甲醇混合溶液稳定性考察评定与报告表 5、 80ug/ml 葛根素对照品30%的乙醇溶液稳定性考察评定与报告表 6、 0.4mg/ml 盐酸麻黄碱对照品的甲醇溶液稳定性考察评定与报告表 7、 10ug/ml 黄芩苷对照品甲醇溶液稳定性考察评定与报告表 8、 15ug/ml 麝香酮对照品的无水乙醇溶液稳定性考察评定与报告表 9、 0.043mg/ml 芍药苷对照品甲醇溶液稳定性考察评定与报告表 10、 50ug/ml 红景天苷对照品甲醇溶液稳定性考察评定与报告表 11、 60ug/ml 黄芩苷对照品稀乙醇溶液稳定性考察评定与报告表

注射液有关物质及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方案

注射用XX有关物质及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方案 样品: 自制XX供试品:批号: 市售品:进口XX 批号:国产XX 批号: 对照品: XX对照品:自制,批号:xxxxxx,XX含量:51.27% 水分:1.34% A对照品:来源:批号: B对照品:来源:批号: C对照品:来源:批号: 1、方法验证 注射用XX是以XX为原料通过复溶并重新冻干获得,制品期间未加入任何辅料,同时注射用XX有关物质及含量测定方法与原料测定方法完全一致,因此注射用XX有关物质及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可与XX原料方法学一致,此次方法学验证使用的样品用原料(批号:xxxxxx)代替。 2、检测方法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水相-甲醇-乙腈(800:160:16)为流动相;柱温:30℃;检测波长为260nm。取对照品溶液作为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各杂质峰之间及主成分峰与相邻杂质峰之间的分离度应符合规定,理论板数按XX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测定法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制成每1ml 中约含XX 0.2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XX对照品适量,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按无水物计算,含XX阳离子应为50.0%~54.0%。 有关物质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12)测定。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XX 0.5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分别取A、B、XX、C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制成每1ml中约含A 2.5μg、B 2.5μg、XX5.0μg、C 5.0μ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对照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出峰顺序依次为A、B、XX、C,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10%~30%;再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6倍。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显杂质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A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品溶液中A的主峰面积(0.5%),B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品溶液中B的主峰面积(0.5%),C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品溶液中C的峰面积(1.0%),其它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品溶液中XX主峰面积的0.1 倍(0.1%),其它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品溶液中XX主峰面积的0.5倍(0.5%)。 3、方法学验证项目 1 / 2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清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清颗粒中盐酸小檗 碱的含量 【摘要】目的成立一清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式。方式利用Waters C18色谱柱mm×250 mm,5 μm);以乙腈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5 nm;流速ml/min。结果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为:8~μg,r= 8,平均回收率为%,RSD=%(n=5)。结论HPLC法测定一清颗粒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方式重现性好。 【关键词】一清颗粒酸小檗碱含量测定HPLC 一清颗粒为药典方,为临床经常使用药,功效为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用于火毒血热所致的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牙龈肿痛、大便秘结、吐血、咯血、衄血、痔血;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见上述证候者。全方由黄连、大黄、黄芩三味中药组成,关于方中的君药黄连,药典中仅通过薄层辨别对其质量进行操纵,随着高效液相的普及,方中大黄、黄芩二药均有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质量操纵的文献报导,而黄连那么尚无相关文献报导,本文通过对黄连中的要紧成份盐酸小檗碱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式的成立,对一清颗粒中的黄连的质量进行操纵。

1 仪器与试剂 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Chemstation液相色谱工作站,Mettler Toledo AG 285型电子天平,岛津UV2550紫外分光光度计。一清颗粒购自市场;色谱乙腈(Fisher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2 方式与结果 色谱条件色谱柱Waters C18柱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40∶60);检测波长265 nm;流速ml/min;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应不低于4 000。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周密称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mg,置于25 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浓度为8 mg/ml 的对照品溶液,历时取2 ml,以流动相稀释至10 ml,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颗粒少量,研细,周密称取粉末g,置250 ml烧杯中,加滚水约150 ml使溶解,稍冷后加入稀盐酸3 ml,搅匀,放冷,转移至250 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离心(转速为4 000转/min),周密量取上清液2 ml,置25 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对照品溶液稳定性研究方案

对照品溶液稳定性研究方案 文件名称方案编号对照品溶液稳定性研究方案 对照品溶液稳定性研究方案 1.目的: 本草案目的是为了研究在HPLC含量测定特定存放条件下方法中未规定对照品溶液的有效期稳定性。 2.背景: 目前,在2010版《中国药典》中没有规定对照品溶液的有效期。对照品因量小价格昂贵,为获取企业利润最大化,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因此,对于没有规定有效期的对照品溶液研究至少一个月的时间,来确定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对于对照品溶液的研究适用于常规分析方法,例如液相,气相,薄层,紫外等分析方法。 3.稳定性研究: 3.1标签 所有用于对照品溶液效期的溶液标签上都需要标注“用于对照品溶液效期研究”。 3.2对照品溶液配制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遵循相应的分析方法。 3.3储存条件 对照品溶液密封储存在2,8?冰箱中(其他储存条件需在总结报告中说明),用于验证分析前需放置至室温。 3.4测试时间点 测试时间可以用参照下表,更改的时间点需在总结报告中说明。

测试时间点 0天 7天 14天 31天 2个月 3个月 × × × × 【×】【×】 备注:×=测试点,【×】=可选择点 3.5程序和接受标准 3.5.1HPLC方法 3.5.1.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制备两份对照品溶液,在零时间点,对每份对照品溶液分析两次,互相复核。在零时间点以外的测试时间点,新鲜配制一份对照品溶液。对新鲜配制的对照品溶液和用于研究 1 文件名称方案编号对照品溶液稳定性研究方案 效期的两份对照品溶液分析两次。用新鲜配制的对照品溶液的平均响应值,来重新计算用于研究效期的两份对照品溶液的含量值。 3.5.1.2接受标准 在每次分析前,观察测试用的对照品溶液与新鲜配制的对照品溶液的外观是否一致。如果溶液异常(如出现浑浊),或者色谱图中出现显著的杂质峰,则停止对照品溶液的测试。 在每次分析前,必须首先保证系统满足方法的系统适应性(如重复性,拖尾因子,分离度,理论塔板数等等)。在零时间点,每份对照品溶液互相复核的结果不得过2.0。在每个分析测试点,对照品溶液的活性成分的含量与零点的差异不得过2.0。 4参考文件: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对照品溶液稳定性验证方案

对照品溶液稳定性验证方案为了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常常需要使用对照品来进行实验验证。而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则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介绍一种对照品溶液稳定性验证的方案,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一、实验目的 验证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二、实验材料和设备 1. 对照品溶液:需验证稳定性的对照品溶液; 2. 贮存容器:干净、无杂质的玻璃瓶或塑料瓶; 3. 取样工具:滴管、移液管等; 4. 实验室常用设备:天平、离心机等。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实验前,需对实验材料和设备进行充分的准备。检查对照品溶液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确保容器密封性良好。 2. 制备样品 使用取样工具,从对照品溶液中取出一定量的样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取样量,确保样品的适当性和可重复性。

3. 存储条件 将制备好的样品分别存储在不同的条件下,观察并比较其稳定性的差异。常用的存储条件包括室温、低温和高温等。根据对照品的性质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存储条件。 4. 存储时间 对于稳定性验证实验,需要设定一定的存储时间。一般可以选择不同的存储时间段,如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等。存储时间的选取应结合实际需要和对照品的特性进行确定。 5. 实验观察 在每个存储时间段结束后,观察对照品溶液的外观、颜色、浓度等性质的变化。可以记录下来或进行拍照,以备后续分析和对比。 6. 数据分析 根据观察到的实验数据,对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更加客观地评估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选择适当的对照品溶液,确保其代表性和稳定性。 2. 存储容器要保持干净,无杂质,防止对照品污染。 3. 存储条件和时间的选择要合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对照品溶液有效期验证方案汇总

GMP文件验证篇 XXXX对照品溶液有效期验证方案 方案编号: SOP-COD0100 年月

验证方案审批表

醉鱼草皂苷Ⅵb对照品溶液有效期验证方案目录 1.目的 2.背景 3.稳定性研究 3.1.标签 3.2.对照品溶液配制 3.3.贮存条件 3.4.测试时间点 3.5.分析方法和接受标准 4.参考文件 5.结果报告 6.附件

1.目的:确定醉鱼草皂苷Ⅵb对照品溶液的有效期。 2.背景:因药典中没有规定对照品溶液的有效期,因此,对于没有规定有效期的醉鱼草皂苷Ⅵb对照品溶液进行4个月的研究,来观察其稳定性,并规定其内部使用有效期。本方案适用于常规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3. 稳定性研究: 3.1.标签:用于对照品溶液效期研究的溶液瓶上需注明“用于对照品溶液效期研究”。 3.2.对照品溶液配制:根据《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中药成方制剂—断血流片中的含量测定项下对照品溶液制备的分析方法。 3.3.贮存条件:按规定将配制好的醉鱼草皂苷对照品溶液用封口膜封好,放在2~8℃的冰箱内贮存。注意:用于分析前需放置至室温。 3.4.测试时间点:分别在0天、7天、14天、30天、2个月、3个月、4个月内测试。 3.5.分析方法和接受标准: 3.5.1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理论板数按醉鱼草皂苷Ⅵb峰计算不得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醉鱼草皂苷Ⅵb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5μg的溶液,分别制备两份醉鱼草皂苷Ⅵb对照品溶液(贴上“用于对照品溶液效期研究”的贴签),在零时间点,对两份对照品溶液分析两次,互相复核含量。在零时间点以外的测试时间点,分别新鲜配制一份对照品溶液,并用新鲜配制的对照品溶液和用于研究效期的两份对照品溶液分析两次。用新鲜配制的对照品溶液的平均响应值,来重新计算用于研究效期的两份对照品溶液的含量

HPLC 法考察肌苷等4种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及不确定度分析

HPLC 法考察肌苷等4种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及不确定度分 析 朱清丽;谭艳萍;柯红梅;孙全明;李宁 【摘要】目的:考察被测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肌苷、吡拉西坦、甲硝唑及曲安奈德4种对照品溶液进行稳定性考察,并采用不确定度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肌苷对照品溶液使用期限为15 d;吡拉西坦对照品溶液稳定性最好,使用期限为60 d;甲硝唑对照品溶液较为稳定,使用期限为21 d;曲安奈德对照品溶液稳定性较差,使用期限为7 d。结论根据稳定性考察结果,为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bility of 4 kinds of control solutions.Method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as used to study the stability and the accuracy uncertainty of inosine,derby of levetiracetam,metronidazole and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control solutions,we investigated the stability.Results Inosine control solution could be used for a period of 1 5 days;pi-racetam for a period of 60 days;metronidazole reference solution was stable,and could be used for a period of 21 days;triamcin-olone acetonide reference solution stability was poor,could be used for a period of 7 days.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e stability study supplied a reference for effective quality control. 【期刊名称】《西北药学杂志》 【年(卷),期】2016(031)006

实验室成本控制的方法建议

实验室成本控制的方法建议措施: 一.试剂使用: 1.对于高效液相使用的甲醇可以用旋转蒸发器进行回收利用(限于使用甲醇和其他不挥发的试剂,如水、缓冲盐等),如洗涤容器。 2.严格按照“用多少、配多少"的原则,防止长时间不用过期的浪费。 3.其他可回收利用的试剂,在不影响回收使用的,尽量回收利用,如甲醇、乙醇、甲苯、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等; 二、对照品使用: 1.对于含量测定用对照品,通过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考察验证,从分考虑其确定对照品的有效期和储存条件,有的对照品溶液在冷藏状态下的有效期可能不止3个月。 2.尽量采取二次稀释的方式配制,及先配置母液,再稀释定容成试验用的子液. 3.对于薄层色谱用对照品溶液或对照药材溶液,内部灵活处理记录与实用的关系,通过多次实验考察,在不影响定性分析的情况下,超过3个月仍可使用。 4.对照品溶液在储存时必须用封口胶包裹严实,以不渗出液体作为标准要求,定性分析的对照溶液,在溶剂挥发后可适量加原稀释的溶剂后使用。 5.不同用途的对照溶液分类标识存放于冷柜中(如含测与鉴别分开),并有方便取放的支架载体。 6.配制溶液时,在称取对照品前,应先按照需要浓度和容量瓶规格计算好称取量,依照称样量的准确性要求,每次精密称取量在10mg左右为宜。 三、玻璃仪器的使用: 1、使用圆体易滚落的器具,应放置于毛巾上. 2、放置玻璃易碎器具应距离操作台边沿至少20cm,以免碰触而摔坏。 3、操作员各自操作的区域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建议30cm),以免相互干扰。 4、器具应尽量放置在易于取放的位置. 5、安装实验装置时,应做到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加以固定,同时需要加热的容器,应保证处于常压状态,不得密闭,以免产生爆炸。 6、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放置于待清洁的容器中,以免占据操作台的空间资源. 7、玻璃器具的清洗必须一件一洗,不得堆叠,以免清洗时滑落碰撞打碎. 8、清洗后应放置于固定的晾干区或烘干器上,并将晾干后的器具放置于已清洁的柜子中。 四、易耗物品:滤纸、滤膜、滤头、哇哈哈纯净水 1.除液相等必须使用纯净水作为溶剂的试剂配制外,一般试剂使用纯化水即可. 2.不得将滤纸记录数据的草稿。 3.对于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必须按需使用,不得浪费。 五、其他 1.不得使用已经损坏的器具,以免造成实验误差,得不偿失,如有缺口的量筒、移液管,打碎瓶塞的容量瓶等; 2.色谱柱的使用严格按照流动相的要求使用,如极性大小、PH范围、调料种类等,同时使用后及时按照要求冲洗,如使用缓冲盐的必须用甲醇—水(10:90)→(80:20)进行梯度冲洗1小时。 3.保证一次检测的准确性,避免复检产生的人力、物力消耗.

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内容及可接受标准 1.准确度 指标: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 方法:验证时一般要求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9份样品),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 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98.0%-102.0%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2.0%。 2.线性 指标: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 方法:在80%至120%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其主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8,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3.精密度 1)重复性 方法: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2)中间精密度 方法: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4.专属性 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主成分与各有关物质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纯度分析时,主峰的纯度因子应大于980。 5.检测限

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3。 6.定量限 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10。另外,配制6份最低定量限浓度的溶液,所测6份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7.耐用性 方法:分别考察流动相比例变化±5%、流动相pH值变化±0.2、柱温变化±5℃、流速相对值变化±20%时,仪器色谱行为的变化,每个条件下各测试两次。 可接受的标准为: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各条件下的含量数据(n=6)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8、系统适应性 方法: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进行分析,主峰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主峰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另外,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主峰的理论塔板数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 有关物质测定方法学验证内容及可接受标准: 1.准确度 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验证时一般要求根据有关物质的定量限与质量标准中该杂质的限度分别配制三个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例如某杂质的限度为0.2%,则可分别配制该杂质浓度为0.1%、0.2%和0.3%的杂质溶液),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并计算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该项目的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80%-120%之间,如杂质的浓度为定量限,则该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可放宽至70%-130%,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2.线性 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具体的验证方法为:在定量限至

对照品开瓶后稳定性考察

1. 概述 QC实验室用于检验的对照品分为单次使用和开瓶后多次使用,对于开瓶后多次使用的对照品需要进行开瓶后稳定性考察评估其适用性。QC实验室评估出易受影响的5种对照品进行周期1年、开瓶次数15次的稳定性考察。5种对照品稳定性检验考察结果均符合可接受标准,根据对照品稳定性考察结果起草此稳定性考察报告。 2. 考察结果 2.1 风险因素识别SOP 对照品(标准品)的管理对于对照品的储存和使用有如下要求:已开瓶对照品(标准品)应储存于保干器中,同时确保保干器内的硅胶是有效的。非室温条件贮存的对照品(标准品)从存放处取出后,放置于平衡对照品(标准品)用的保干器中,平衡半小时至室温后使用。称量对照品(标准品)时应认真仔细,尽量迅速操作,缩短容器开口时间,使用的称量器具应洁净无污染,已经取出的对照品(标准品)不能再倒回到容器中以避免交叉污染。使用后应立即将对照品(标准品)的容器密封并放回到指定的存放处(标签要求的储存条件)。 评估开瓶后对照品的储存和使用规定,识别其过程中可能产生对照品质量变化的风险因素有:对照品中的水分和残留溶剂等易挥发性物质的挥发、具有引湿对照品吸收环境中的水分、易氧化对照品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对光敏感的对照品在称量过程中见光发生变化、易受温度影响的对照品在平衡至室温的过程中发生反应。 从实验室所有需要多次使用对照品中选取对上述影响因素敏感的对照品进行考察,支持对照品的开瓶后使用期限和频次(考察的使用期限为1年使用频次为15次)。 2.2 总则分别对实验室已开瓶对照品(开瓶时间至少1年)和首次开瓶对照品各一瓶进行测定,每瓶平行制备两个样品每个样品进样2次,对比四次结果平均值的相对偏差。注:如已开瓶对照品开瓶次数不足15次,采用模拟开瓶的形式,使其开瓶次数达到15次。模拟开瓶操作:使用洁净称量勺将稳定性考察对照品搅拌之后开瓶放置至少2分钟,然后盖上瓶塞,将其放回指定的存放处。所有操作按照SOP 对照品(标准品)管理规定进行。保留时间相对偏差:(首次开瓶对照品保留时间平均值—已开瓶对照品保留时间平均值)*100%/首次开瓶对照品保留时间平均值峰面积与称样量比值的相对偏差:(首次开瓶对照品峰面积与其称样量比值的平均值-已开瓶对照品峰面积与其称样量比值的平均值)*100%/首次开瓶对照品峰面积与其称样量比值的平均值 2.3风险因素评估考察以及考察结果 2.3.1 挥发考察实验室部分对照品所用的物料中含有水分和残留溶剂等易挥发成分,对照品开瓶后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导致易挥发成分挥发,使对照品的纯度升高。考察对照品的选取:选取实验室对照品中水分和残留溶剂含量最高的对照品进行考察,选取结果如下: 表1 挥发考察选取对照品

分析误差限度范围

分析误差限度范围 分析误差限度范围,出处:中国药品标准检验操作规范。 1、容量分析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不得超过0.3%; 2、重量法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不得超过0.5%; 3、氮测定法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不得超过1%; 4、氧瓶燃烧法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不得超过0.5%; 5、仪器分析法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不得超过2%; 6、标定和复标各3份平行试验结果的相对平均差,不得超过0.1%,标定和复标平均值的相对偏差不得超过0.14%; 7、恒重前后两次称重不超过0.3mg; 8、干燥失重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不超过2%; 1、准确度: 该指标主要通过回收率来反映,验证时一般要求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 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98.0%-102.0%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2.0%。 2、线性: 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具体的验证方法为:在80%至120%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其主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8,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3、精密度: 重复性: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中间精密度::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一起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4、专属性: 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主成分与各相关物质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纯度分析时,主峰的纯度因子应大于980。 5、检测限: 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3。 6、定量限: 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10。另外,配制6份最低定量限浓度的溶液,所测6份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7、耐用性: 分别考察流动相比例变化±5%、流动相PH值变化±0.2、柱温变化±5℃、流速相对值变化±20%时,仪器色谱行为的变化,每个条件下各测试两次。可接受的标准为: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 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各条件下的含量数据(n=6)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8、系统适应性: 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进行分析,主峰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主峰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另外,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主峰的理论塔板数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

HPLC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分解产物对氨基苯甲酸含量

HPLC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分解产物对氨基苯甲酸含量 摘要:目的:研究和测定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的降解产物对氨基苯甲酸。 (2)柱;流动相为缓冲液 方法:采用离子对HPLC法,固定相Luna 5μ C 18 (0.05mol.L-1磷酸二氢钾,pH 3.0,0.1%庚烷磺酸钠)-甲醇(77∶23);流速 1.5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7nm。结果:对氨基苯甲酸浓度在 2.0~20.0μg.ml-1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C=5.80 4 1×10-5A+0.07829,r=0.999 9。回收率为100.2%,RSD=0.32%。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该制剂有关物质检查。 关键词:盐酸普鲁卡因;对氨基苯甲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分类号:R9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926(2000)06-323-03 HPLC Determination of Decomposed Product p-amino Benzoic Acid in Proca 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MIAO Hui-Zhu,LIU Yu-Bo,ZHANG Lei (Institute for Drug and Instrument Control Health Dept GLD of PLA,Beijing 10007 1) ABSTRACT:Aim To study and determine the decomposed product p- amino benzoic acid in the proca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Methods In the (2) acts as the stationary phase,buffer so lution method, Luna 5μ C 18 (0.05mol.L-1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pH3.0, 0.1% Sodium 1-h eptane sulfonic acid)-methanol (77∶23) as mobile phase. The flow rate of mobile phase is 1.5ml/min;Column temperature is 35℃;De tected wavelength is 287nm.Results Within 2.0~20.0μg.ml-1,injected 10μl,PABA had a good linearity.Average recovery of PABA was 100.2% with RSD of 0.32%(n=9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convenient,rapid and accurate,which may be used to assay PABA in proca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KEY WORDS:Procaine hydrochloride;P-Amino benzoic acid;HPLC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在制备、储存过程中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对氨基苯甲酸(PABA)。中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用TLC法检查该降解产物PABA,限度为 不得过1.2 %,其最低检出量0.01μg。该检查法由于是以目视比较显色斑点的

对照品溶液贮存期限的确认

对照品溶液贮存期限的确认 标准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贮存期限确认操作规程 一. 日的:为保证药品检验结果的量质的溯源和准确性,了解标准品溶液和对照 品 溶液在贮存期内的变化,为标准品溶液的对照品溶液贮存期限的确定提供准 确依据,以便于标准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正确使用. 二. 适用范围: 适用于标准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在贮存期限的确定. 三. 职责: 1.化验人员按照标准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贮存期限操作规程执行. 2.化验室负 责人负责标准品溶液贮存期限的确认操作规程的实施情况的监督和管理. 四.内容: 1.确认要求. 且在校验期限内. 1.1所用仪器设备已经校验, 1.2试验所用的玻璃器皿均以清洁符合要求,并经检定符合要求. 1.3所用试剂 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要求. 2.仪器与试剂 2.1仪器:电子天平;检验方法中规定的仪器设备;常用玻璃仪器. 2.2标准品与 对照品为国家有关部门(或国外具有相同资质的部门)标定或供应的的一种标准物质,或企业规定的一种程序进行标定的,用于鉴别\检查或含量测定. 2.3试剂应为色谱纯或分析纯. 3.确认步骤 3.1浓度(C)法. 3.1.1按照药品质量标准,配制两份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在零时间点,每份 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的含量(C)分析两次,互相复核.

3.1.2按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特性确定间隔时间和贮存条件(一般在2-8?)冰箱中贮存. 3.1.3待研究效期的两份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放置到第一个期限时,按照药品质量标准配制一份新的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按质量标准进行检测,计算含量C;同时将待研究效期的两份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按新配制的标准品溶液1 或对照品溶液的平均响应值重新计算含量C,将所得到的含量求相对偏差,若不01 大于2.0%,则说明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是稳定的,在第一个期限内可以用于检验. 3.1.4待研究效期的两份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放置到第二个期限时,按照药品质量标准配制一份新的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按质量标准进行检测,计算含量C;同时将待研究效期的两份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按新配制的标准品溶液2 或对照品溶液的平均响应值重新计算含量C,将所得到的含量求相对偏差,若不02 大于2.0%,则说明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是稳定的,在第二个期限内可以用于检验. 3.1.5待研究效期的两份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放置到第三个期限时,按照药品质量标准配制一份新的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按质量标准进行检测,计算含量C;同时将待研究效期的两份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按新配制的标准品溶液3 或对照品溶液的平均响应值重新计算含量C,将所得到的含量求相对偏差,若不03 大于2.0%,则说明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是稳定的,在第三个期限内可以用于检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