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案

四年级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案

四年级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案
四年级音乐《白桦林好地方》教案

2.能够用打击乐器选择正确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3.根据歌曲主体“好地方”进行歌词创编、表演等音乐活动。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利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发挥学生特长。

3.速度的要求比较高,尽量不用录音伴奏,教师自己用钢琴伴奏。否则学生很难跟上。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加拿大民歌,简短、流畅。使人听后就在脑海里显现出一幅美丽画面。歌曲为自然小调式,在主三和弦6 1 3三个音上加以发展。曲调欢快活泼,也十分稳定。最后的衬词体现了恋恋不舍的情感,象远去的脚步,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自然风光)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长这么大一定去过不少地方,谁能说说在你去过的地方中,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里有怎样优美的景色. 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乡。(为创作歌词作准备)

二.学习歌曲。

1.聆听。

初听歌曲后,让学生描述一下"你的脑海里出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欣赏有关白桦林的图片,感受白桦林的美丽。

旁白:在遥远的加拿大,有一片美丽的白桦林,白桦林里的白桦树郁郁葱葱,白桦林里有潺潺的流水,木制的的小桥,还有躲在白桦林深处的小动物.随着季节的不同,时间的不同,日照光线的不同,白桦林显现出不同的色彩.

3.复听。

请同学们说说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教师小结:因为有了亭亭的白桦树、碧蓝的湖水、美丽的山峦、静静的草房、可爱的动物……所以才说白桦林是个好地方。歌曲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可是我们音乐课是研究声音的,请你想象一下,在这美丽的白桦林里,会有一些什么声音呢?(生)

4.引导学生根据他们的回答创编:

X 0 X 0 | X 0 X 0 ||(伐木的声音……)

X xx X X | X xx X X ||(风吹树叶的声音……沙沙沙沙沙)

X xx X X | X xx X X ||(或鼓的声音)

0 X X 0 | 0 X X 0 ||(动物的脚步声……)

0 X X X | 0 X X X ||(鼓声\脚步声……)

每说出一种节奏,都要为歌曲的旋律伴奏,目的是熟悉歌曲的旋律,并为歌曲伴奏做准备,加强学生对节奏的掌握。

5.教师范唱。

6.多么自然美妙的声音,是大自然的演唱,那就让我们和大自然一起演唱吧!让学生跟琴用LA学唱旋律。简单讲解二二拍,提示学生按四四拍来学唱。

7.读歌词。引导学生感受到歌曲中带我们到了哪些美丽的地方?(可爱的海狸、健壮的麋鹿,蓝色的湖水、高耸的山崖)

老师先按歌曲节奏范读第一段歌词,然后由学生按节奏齐读第一段歌词,请学生分组自学二、三段歌词,自学完毕后小组汇报。纠正读歌词过程中节奏出现错误的地方。请学生跟老师一起读,掌握正确的节奏,有利于后面唱的学习。

8.指导学生跟琴演唱。

9.纠正演唱中出现问题的地方。

教师多遍范唱歌曲中的难点:我的心灵在呼唤,北方的山峦。学生跟唱.

10.力度处理,加前奏尾声(mf mp 的力度对比),激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让我们走进这迷人的白桦林,一起来享受着这大自然的礼物吧!那我们打算怎么去啊?飞机、火车、汽车都不行,就让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打着队旗,敲着军鼓,出发!

“彭得得、、、、、、”是什么声音,应该怎样演唱?(脚步声、军鼓声、、、指导声音、气息、要有弹性)

我们的队伍向着白桦林越来越近了,声音怎样变化?(力度处理有弱渐强)做为前奏。

师:让我们逐一景点来欣赏演唱,你的心情怎样?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和表情表达出来呢?

师:我们充分的领略了白桦林的美景,又排着整齐的队伍回家了,听,脚步声、军鼓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越来越弱了)

11.指导学生完整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创编活动。

1.用刚才学过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出示打击乐器,并分别进行指导,邀请部分学生选择合适乐器和节奏进行伴奏。

2.启发学生创编新词,歌唱自己心中的好地方。我们的家乡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地方。如果你能将家乡的好地方用歌词的形式唱给我和大家听,那将多美好啊!启发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写写心中的好地方,唱唱心中的好地方,画画心中的好地方,跳跳心中的好好地方……)只要是学生想到的,都鼓励他去表现出来。

3.各小组展示活动成果。

四、总结

音乐教案《红蜻蜓》

音乐教案《红蜻蜓》 郑杰一:教学内容: 学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技能目标: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学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 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理念: 合唱是音准、节奏、声音均要协调统一的声乐艺术,四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合唱,常会出现声部之间互相干扰、跑调、比音量、声音偏高、赶节奏等不协调现象。往往搞得教师“事倍功半”,所以合唱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师最感扎手的,历年来未曾在公开课上见过上合唱课。作为辅导校合唱队的音乐教师,合唱教学我一直通过循序渐进、步步引导、十足耐心来将学生带入合唱美妙的音乐世界中,这次上课能否成功我没有把握,但我想勇于尝试、超越自己,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

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难点: 认一认渐强、渐弱、换气记号,并唱一唱。 五: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钢琴,媒体课件等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师:请同学们在教室里找一找有哪些小动物啊? 生:蝴蝶小熊蜻蜓 师:引出课题《红蜻蜓》,师在黑板上写歌谱,并说一段关于本节课的小故事:这是一首日本的歌曲,名字就叫做《红蜻蜓》,多年以前,在日本美丽的富士山下住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当山上的桑树结满桑果的时候,小女孩就会在傍晚的时候,挎着一个小竹篮上山去采桑果。这时候,天空中布满了美丽的晚霞,很多很多的红蜻蜓在晚霞中满天飞舞,这景色真美啊,小女孩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沉浸在这美好的画面中,深深的陶醉了。红蜻蜓——这童年时代美好的记忆从此永远地刻在了小女孩的脑海中,不能忘怀。多年以后,小女孩长大了,当她回到故乡,重新来到山上,不禁回忆起童年时代的朋友——红蜻蜓,童年多么难忘啊!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再来聆听这首歌吧!(播放课件,欣赏《红蜻蜓》)

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1课爱我老师,爱我学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对学生进行爱师爱校教育,要求学生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为老师献一份爱心 教学目标二:能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爱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有相同和不同;能独立而自信地背唱歌曲,并能自编动作与同学全作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通过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的学习,感受新疆歌曲的节奏风格;学会根据简单的新疆舞步编创歌曲的动作;学会自选打击乐器参与歌曲的伴奏活动。 教学难点: 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通过他们对喊劳动号子中的“嘿

哟!”和“嘿哟嗬!”两种节拍的感受,“体验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强弱规律。 教学过程: 1、将第7页“动脑筋”栏目中的第 2、 3、4题作为学业习新歌的导入,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了解的教师节的有关知识以及打算如何表达对老师的敬意等,并请每位同学说一句献给老师的话。 2、为了让学生先熟悉歌曲旋律,在学唱歌词前可将歌曲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听、做、画、想、诵的活动过程中聆听和熟悉歌曲旋律。如: (1)听音乐自由地做三拍子律动; (2)听音乐即兴为老师画一张教师节的贺卡或做一朵红花;(3)听音乐完成第三页“想想”栏目的要求:感受歌曲中

音乐的相同和不同,选择其中的一幅图案(第一幅);(4)在歌曲的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诵歌词等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具体方法能:跟录音完整听唱、听录音轻声默唱、听老师范唱学生跟唱、分句跟琴模唱、用暗示听唱法:法老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唱熟后交换等等。 4、学会歌曲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强弱弱”的规律尝试用跺脚和拍手、拍脚、拍肩的方法为歌曲伴奏。纾?p> 拍手O╳╳︱O╳╳︱ 跺脚╳OO︱╳OO︱在模仿的基础上,再由学生自编一些拍击方法为自己的歌声助兴,如可尝试将拍手变拍腿或拍肩等。 5、让学生自己选择表演的方法,参与歌曲的演唱和表演。

四年级下册花城版音乐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我爱中华》 第一、二课时 教学内容:唱歌《我爱中华》 教学目标: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中华民族的知识,学生参与两首歌曲的演唱, 能感悟歌曲音乐中的中华情,体验华夏音乐蕴涵的美感。并能采用不同的力度、 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2、通过学唱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能用敲击乐器选择相应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并即兴创编歌词;学会保护植被,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歌曲《我爱中华》 1、播放音乐《爱我中华民国》这首歌曲,请学生想想这是什么歌?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小家庭,我们这个中华大家庭叫什么名字?2、播放多媒体课件《我爱中华》。请学生边听边看,看完后讲出看到了什么?

3、听中读。教师播放节奏《我爱中华》并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再请学生模仿教师朗读。 4、听中唱。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我爱中华》,请学生轻声跟唱歌曲。学生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真正体验和感受到音乐的美,并进行模仿体验。 5、巩固知识。从头反复记号“:||” 6、听中评。学生分小组进行演唱,并互评:唱得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最后全班带着亲切深情的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 7、听赏相关歌曲。教师播放《爱我中华》、《祖国慈祥的母亲》让学生感受中华情与华夏音韵独具的美感。 8、唱唱敲敲。熟唱歌曲后,请学生任选敲击乐器,任选下列节奏型为他们伴奏。 9、唱唱跳跳。教师播放多媒体海南“调声”的歌舞形式的课件,请学生模仿舞步。熟走舞步后,教师可把学生分成二组,人少的一组围小圈,手拉手,边唱“问”的这部分音乐,边走舞步;人多的一组围大圈,手拉手,边唱“答”的这部分音乐边走舞步。 10、唱唱编编。教师引导学生创编新词演唱。 11、想想谈谈。 二、小结:播放课件《我爱中华》,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不做破坏环境的事情。

四年级下册《红蜻蜓》教案

[四年级下册《红蜻蜓》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红蜻蜓》感受歌曲优美、深情的情绪,四年级下册《红蜻蜓》教案。 2、初步学唱两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一段歌词。 设计思路: 1、由于在全校广播中的“每周一歌”中已初步学唱过歌曲的第一声部,所以本课重点学唱歌曲的第二声部,以及两声部的合唱。 2、在单一的歌曲新授内容里,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如游戏、唱歌二个教学版块,使之显得丰富、有趣和多元。 3、听辩、识谱、合唱,是音乐学习中的基本技能,也是五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在还没有创设出更好的歌曲新授教学方法之前,继续延用一期课改中好的、有实效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略有创新。 教学重点:歌曲《红蜻蜓》第二声部的学唱 教学难点:歌曲两声部的合唱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电子琴、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听一听,辨一辨、连一连、唱一唱、吹一吹 1、听一听——辩一辩 方法:这里有5条旋律,老师弹奏其中的4条,每条弹奏2遍,请大家认真、仔细地听一听,哪条旋律没有弹奏?然后出示你的手指表示你的答案。 2、听一听——连一连 方法:教师将其中的2条旋律连起来弹奏,组成四小节一行的旋律,请学生听出是哪二条旋律的连接,以两个手的手指表示答案。 3、听一听——唱一唱 方法:a.将听到的两条旋律各唱一唱,要求唱准音与节奏,教案《四年级下册《红蜻蜓》教案》。

b.将两条旋律组合成一首曲子唱一唱,要求唱的连贯。 说明:此环节是以音乐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听、辩、唱的音乐实践活动中,熟悉歌曲低声部的旋律,巩固识谱知识和培养学生视唱能力。 导入语:……,…… 二、学唱歌曲(第二声部) 1、教师深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并揭示课题。 2、听赏录音版本的歌曲《红蜻蜓》 聆听要求: a.歌曲的情绪? b.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为什么? 3、出示歌谱 提问:歌曲有几个声部? 什么叫合唱? 解释: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声部同时演唱的形式,叫合唱。 4、复听(录音)歌曲《红蜻蜓》 提问:二声部的歌曲与单声部的歌曲相比,听赏效果有什么不同? 说明: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深情回忆童年趣事的的意境,以及了解相关的知识。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乐段歌词 6、学唱低声部第一乐段歌词 要点:音准、一字多音、气息、速度、力度等 说明:初步学会歌曲低声部的演唱 7、复习歌曲第一声部的第一段

花城版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我们喜爱的歌曲 教学目标: 1.能随歌曲的演唱录音或老师的范唱一起演唱《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并通过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豪感。 2. 通过音乐的体验与演唱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向孩子们宣扬健全的人格。 3. 培养人们的英雄气质,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教学重难点:在音乐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教学方法:听唱法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唱过《国旗国旗真美 丽》,《娃哈哈》,等歌曲,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歌曲,名字叫《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听到这个歌曲名,你们会想到什么?老师先提几个问题:(1)这里的我指的是谁?(2)祖国和我是什么关系?(3)为什么说“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 呢?师: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歌曲里藏者呢!我们一块去寻找吧! (二)学唱歌曲《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 1. 听一听:(1)听听歌曲 的情绪,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A 难过的 B 激动的C深情的(2)听听歌曲的节拍, 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A 2/4 B 3/4 (3) 听歌曲中有没有前奏、间奏或尾声,如有就做出小记号,以便在唱歌的时候做提醒。(4)听你最喜欢的一句歌词,并在歌谱上找出来。(5)听歌曲有 没有反复的地方,从哪里开始反复?(6)听歌曲的速度,并作出正确的选择:A快速B中速C慢速 2. 看一看同学们看一看,歌曲中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曲谱里有没有 不懂 的音乐符号?有的话,请把它们找出来吧! 3?唱一唱A用“啦”哼唱。B轻声跟唱歌词。C分男生和女 生接龙唱。 4. 找一找休止符二分符歌曲最高音最低音连音线反复记号 5. 说一说同学们,学了这个歌曲之后,它在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你想对祖国妈妈说些什么? 6 演唱全班齐唱,然后请个别同学进行演唱。 (三)总结:我们今天学习演唱了这首歌曲《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之后,大家觉得我们为自己强大的国家感到自豪吗?--自豪。好,那么课下,大家再去 复习演唱,并找出更多祖国让我们感到自豪的事,好吗? 第二课时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4红蜻蜓》教案 (1)

《红蜻蜓》音乐教案 桃源实验小学翦英霞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感受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3、让学生了解多元音乐文化,开阔视野。 教学重难点 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夏天快来了,在池塘周围你们发现什么小昆虫没有,特别是要下雨的时候。请学生说一说。 播放中国新生代蹇佳成《红蜻蜓》---引起学生的兴趣。 师:1、蹇佳成的表现好不好?表演大方吗?(学生回答) 2、歌唱的好吗?你们想不想学?(学生回答) 师:这首歌,今后再学,今天我们来学另一首同样歌名的日本民歌《红蜻蜓》,希望学后,同学们能想想蹇佳成一样大方的表演。 二、新课教学 1、初次听歌,解释介绍作品,需要什么心情来学。 《红蜻蜓》是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作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而成.歌曲3/4拍,宫调式,主旋律起伏较大,曲调优美抒情.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红蜻蜓而勾起对美好童年的回忆.

2、下面我们请同学来有感情的,带着对童年的回忆之情朗读一遍歌词。 四、跟琴唱 1、教师范唱 2、教唱旋律 3、师弹琴学生跟唱。 4、你感觉哪一句自己掌握的不太好?我们一起唱一唱。(重难点句教师教唱) 注意第三段“红蜻蜓呀”“竹竿尖上”这两处节奏要唱准。” 5、我们一起带着对童年的回忆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唱得不错,我们已经基本学会了这首歌曲,但是怎么把它唱的更好呢?请同学们注意一下,乐谱上方的换气标记。 6、分组表演 7、全班一起唱 五、拓展活动 以《童年》音乐会为主题,回忆童年的往事、歌曲、旋律,相互交流,抒发对美好童年的回忆。 六、小结 同学们,我们中国的音乐丰富多彩,国外也有许多好听的民歌。我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多了解一些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放歌曲《晚霞中的红蜻蜓》走出音乐的教室。

红蜻蜓_音乐教案

《红蜻蜓》音乐教案 昌乐县乔官镇中心小学张樱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课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美好的童年总是给我们太多的回忆,童年是美丽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看几幅图片你能想到什么?说一说。 https://www.doczj.com/doc/8519120502.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 &fm=result&fr=&sf=1&fmq=1362550148468_R&pv=&ic=0&nc=1&z=&se=1&showta 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ie=utf-8&word=%E5%B9%BB%E7%8 1%AF%E7%89%87%E8%83%8C%E6%99%AF%E5%9B%BE%E7%89%87%E7%AB%A5%E5%B9%B4% E8%B6%A3%E4%BA%8B。 二、作者介绍(初听歌曲)https://www.doczj.com/doc/8519120502.html,/view/1659456.htm 1、刚刚我们听到的歌曲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歌曲《红蜻蜓》。 https://www.doczj.com/doc/8519120502.html,/yinyue/703029/

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动听的歌曲,想一想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你听了有什么感受?https://www.doczj.com/doc/8519120502.html,/yinyue/703029/ (通过在晚霞中看到的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美好回忆。) 2、下面我们请同学来有感情的,带着对童年的回忆之情朗读一遍歌词。 三、带问题听歌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优美抒情的)歌曲是几拍子的?(三拍子) 1、音乐小知识 2、节奏练习 3|4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晚霞中的红蜻蜓 晚霞中的红蜻蜓呀 3|4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童年时代遇到你 停歇在那竹竿尖上 四、跟琴唱 1、带着优美抒情的情绪用‘la’来哼唱全曲 2、师弹琴学生跟唱。 3、你感觉哪一句自己掌握的不太好?我们一起唱一唱。(重难点句教师教唱) 4、我们一起带着对童年的回忆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完整版)花城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七年级音乐下册 备 课 本 单位:可塘中学 姓名:林雯雯 时间:15-16学年第二学期

第1单元岭南春早(之一) 《岭南春早》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来源,分析其节奏与旋律特点,感受其 音乐的风格。 2、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改革开放的 政策像春天一样,给祖国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给岭南大地带来了繁荣、兴旺给人民带来了欢乐、幸福和吉祥。 教学重点: 通过观看视频、聆听乐句、模仿节奏型等手段,引导学生分析、了解歌曲的创作来源,从而感受歌曲独特的岭南风韵。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在熟唱歌曲的基础上,利用狮子锣鼓经为歌曲的前两句进 行伴奏。 2、通过分析歌词,了解歌词所包含的寓意,并引导学生说说在经济 飞跃的今天肇庆的变化通过改编歌词,创造一首属于自己的“《肇庆春早》”。 教材分析: 歌曲《岭南春早》是选自国家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音乐》(花城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岭南春早》中的一课。这一单元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通过对广东音乐《步步高》、《赛龙夺锦》的初步了解与认识,让学生能受到岭南乡音的熏陶感染,从而具有作

为广东人不可缺少的艺术素质;二、通过学习《岭南春早》、《东方之珠》、《七子之歌》等歌曲,感受歌曲所表现的人们对改革开放政策带给岭南大地巨大变化的喜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岭南人“敢为人先”的意志。而我将《岭南春早》第二课时作为这一单元总结性的一课,兼顾了以上两个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对歌曲创作来源的剖析,分析歌词了解歌曲所蕴含的意境,最后拓展创作,体验岭南的春天给他们带来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前播放歌曲《岭南春早》的录音,烘托气氛,使学生自觉回忆起学过的旋律,并使课程能自然导入。 (三)、复习歌曲。在教师的伴奏下,请同学们一起把歌曲唱一遍,唱完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加深他们对旋律、歌词的记忆。) ( 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歌曲的创作来源: 师:《岭南春早》这首歌曲曲风清新、委婉,在歌词里面就描绘了一些岭南秀丽的景色,同学们能说说吗?…… 除此以外,歌曲的节奏与旋律方面也充满着岭南音乐的特色,下面我们结合歌曲里的四个乐句,,分别是: 5 5 1︱2﹒ 3︱ 1 7. 0 1︱ 2 0 ︱ 5 5 ︱4﹒5 3 2︱1 2 4 3︱2 - ︱

花城版四年级音乐教案《牧羊女》

《牧羊女》 教学目标: 通过演唱、欣赏、律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山野、草原的音乐风格,了解牧童的生活风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劳动的人文情感。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牧羊女》 2、音乐知识:强弱记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喜欢。 师:去过那些地方: 生:自由回答。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国家——捷克。 二、欣赏捷克风情图片。(课件1) 捷克是欧洲的中部国家。人们朴实勤劳,能歌善舞。这里森林密布,风景秀丽,有着大片的农场和成群的牛羊,瞧,成群的牛羊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自由成长。 三、学习音乐知识 1、师生律动:你们看,这里的草地真美呀,跟着老师一起去放牧吧。(随《牧童》的伴奏音乐律动。)(课件2)

2、放牧高兴吗?(高兴!) 猜一猜,在这片美丽的草地上会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呢?(学生自由回答) 3、①师:刚才老师听到小朋友把羊儿的叫声模仿得特别好,谁再来学一学?(表扬一下)你们的声音把羊妈妈和一群小羊儿给引来了。(课件3)(出示羊群) 羊妈妈在说:×××0∣×××××0 | 小羊儿,快快快快来。 小羊儿在说什么呢?×××0∣×××××0| 我来啦,咩咩咩咩咩。 ②这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有强有弱) 你们说得真好,响的声音就是强,轻的声音就是弱。(出示色块记号在相应的地方。认识强弱记号。)(课件4) ③角色模仿。(一个和全体、男生和女生、小组和小组、老师和学生)(小朋友真聪明,已经会用强或弱的力度表现羊儿的声音,真棒。)4、过渡到课题:在这片美丽的草地上老师不光听到了羊儿的叫声,还听到了美妙的音乐声。 四、感受歌曲: 1、播放乐曲《牧羊女》。(课件5) 2、师:你觉得下面哪一组节奏图谱更合适这段音乐?一起来感受一下。 生:选择 师:为什么?

新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红蜻蜓》教案.doc

《红蜻蜓》 教学内容: 学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技能目标: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学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 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教学难点: 1、第二声部第 2、3小节,最后两小节。 2、二声部合唱。 教学准备: 钢琴,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1、组织课堂。 2、情境创设、分声部学唱旋律。 1)听音乐欣赏黄昏的画面。师:画面给你什么感受? 2)师:晚霞中还飞来了美丽的红蜻蜓,让我们去听一听蜻蜓给我们带了一段动听的旋律。(播放第二声部旋律。) 3)老师划旋律线。 4)唱第二声部旋律。 A、师:我们能不能随着蜻蜓飞舞的路线来唱一唱。 B、难点解决第二、三小节、结束。 C、加力度唱。师:请同学们完整地连起来唱一唱,但有新的要求:在唱得时候能随着蜻蜓上下起舞,把音乐的力度唱出来。 5)唱第一声部。

A、听听另一只蜻蜓给我们带了的音乐。 B、划旋律线。 C、师:听听、看看,这两只蜻蜓飞得有什么不同?上下起伏多,飞得更高。 D、唱唱。 6)两声部结合唱。 听琴唱,老师先弹第一声部,再弹第二声部,最后两个声部一起唱。 3、学唱歌曲《红蜻蜓》。 1)欣赏FLASH。 师:小蜻蜓还给我们带来一首动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2)师: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回忆、感觉很优美。 3)介绍歌曲。 这是一首日本的歌曲,名字就叫做《红蜻蜓》,多年以前,在日本美丽的富士山下住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当山上的桑树结满桑果的时候,小女孩就会在傍晚的时候,挎着一个小竹篮上山去采桑果。这时候,天空中布满了美丽的晚霞,很多很多的红蜻蜓在晚霞中满天飞舞,这景色真美啊,小女孩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沉浸在这美好的画面中,深深的陶醉了。红蜻蜓——这童年时代美好的记忆从此永远地刻在了小女孩的脑海中,不能忘怀。多年以后,小女孩长大了,当她回到故乡,重新来到山上,不禁回忆起童年时代的朋友——红蜻蜓,童年多么难忘啊!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再来聆听这首歌吧!(播放课件,欣赏《红蜻蜓》)4)师:听听这首歌曲演唱形式是什么?生:合唱。 师:你唱过吗?就是我们刚才唱的两只蜻蜓的旋律。 5)师:老师想请一位同学特别有感情地读一读歌词。(师钢琴伴奏。) 6)加歌词演唱。 7)二声部合作。 第一段,运用换气记号听琴唱,老师纠正唱第二段,找第一段与第二段的不同。轻唱合作听琴唱。 完整演唱。 4、听另一个版本的《红蜻蜓》。 师:由于这首歌曲的广泛传唱,如今它已有许多版本,我们来听另一首《红蜻蜓》。 问:有几种演唱形式。齐唱——合唱——领唱。 5、用多种方法演绎歌曲。 6、小结:

苏教版音乐四上《红蜻蜓》教案

红蜻蜓教案 教学 目标: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用优美抒情的歌声演唱歌曲,抒发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2、通过歌曲《红蜻蜓》的 学习 ,从优美的曲调和歌词呈现的情景中感受合唱歌曲的艺术美。激发 学生 热爱 音乐 的感情。 3、二声部的合唱协调均衡,富有美感。 教材分析:歌曲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筰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而成的。采用3/4拍、宫调式,全曲只有8小节,为上、下乐句构成的一 教 段体结构。歌曲的主旋律起伏较大,音域从“-”达十度,和声式的第二声部围绕主音“1”起伏不大,使歌曲的和声色彩非常浓厚。全曲虽短小,但曲调非常优美抒情,三段歌词却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的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声部间的相互配合,感受并表现和声的美。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 课件 等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音乐拍手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樱花》 学生用“lu”模唱旋律。注意声音自然柔和。 师:你对这首乐曲的曲调有什么感受?它是哪个国家的乐曲? 三、表演《红蜻蜓》. 1. 教师 播放乐曲旋律。 提问:这首乐曲和《樱花》有什么相似之处? 2.聆听歌曲《红蜻蜓》范唱。 提问:歌曲让你产生什么感受?表达了什么内容? 师:歌曲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筰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 景的诗谱写而成的。3/4拍曲调非常优美抒情,歌词将美好童年的生 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的 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3.再听一遍。 边听边划拍,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

二年级花城版音乐下册教案

第1课我们喜爱的歌曲 第一课时《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 教学目标: 1.能随歌曲的演唱录音或老师的范唱一起演唱《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并通过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豪感。 2.通过音乐的体验与演唱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向孩子们宣扬健全的人格。 3.培养人们的英雄气质,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教学重难点: 在音乐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教学方法:听唱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唱过《国旗国旗真美丽》,《娃哈哈》,等歌曲,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歌曲,名字叫《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听到这个歌曲名,你们会想到什么? 老师先提几个问题:(1)这里的我指的是谁?(2)祖国和我是什么关系? (3)为什么说“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呢? 师: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歌曲里藏者呢!我们一块去寻找吧! (二)学唱歌曲《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 1.听一听: (1)听听歌曲的情绪,并做出正确的选择:A难过的 B激动的 C深情的

(2)听听歌曲的节拍,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A 2/4 B 3/4 (3)听歌曲中有没有前奏、间奏或尾声,如有就做出小记号,以便在唱歌的时候做提醒。 (4)听你最喜欢的一句歌词,并在歌谱上找出来。 (5)听歌曲有没有反复的地方,从哪里开始反复? (6)听歌曲的速度,并作出正确的选择:A快速 B中速 C慢速 2.看一看 同学们看一看,歌曲中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曲谱里有没有不懂的音乐符号? 有的话,请把它们找出来吧! 3.唱一唱 A 用“啦”哼唱。 B轻声跟唱歌词。 C分男生和女生接龙唱。 4.找一找 休止符二分符歌曲最高音最低音连音线反复记号 5.说一说 同学们,学了这个歌曲之后,它在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你想对祖国妈妈说些什么? 6演唱 全班齐唱,然后请个别同学进行演唱。 (三)总结:我们今天学习演唱了这首歌曲《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之后,大家觉得我们为自己强大的国家感到自豪吗?--自豪。好,那么课下,大家再去复习演唱,并找出更多祖国让我们感到自豪的事,好吗?

花城版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第一课我们的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国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真正了解《国歌》,唱好国歌。 二、能用庄重坚定和清晰准确的声音演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表达一个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 三、学会模拟鼓号队的演奏,并能用其中的几件打击乐器统配节奏型参与歌曲的伴奏活动。 教学内容: 一、歌曲: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欣赏军乐等多种形式唱(奏)的《国歌》,学习用打击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 教学重点: 围绕《国歌》开展演唱、演奏等活动。 教学难点: 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运用。 教具:录音机、教学欣赏带。 课时: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重点: 学唱国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教学。 1、欣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用语言相互交流心中对国歌的印象,播放《国歌》,请学生仔细欣赏,再谈谈听后的感受。 2、议论: 1)了解国歌歌词的作者,讲讲国歌的由来及创作花絮。 2)联系当今社会的实际,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歌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学唱国歌。 1、用比较法学唱:由于学生会唱国歌多年,老师先录下他们的声音,再与原音比较,让学生自己一句句找对错,找差距。 2、欣赏国歌,辨别三连音节奏。 3、讨论三连音在歌曲中的作用。 4、找出难点乐句,如歌曲中的三连音、附点节奏、弱起小节、重音记号、渐强记号,听老师范唱并练习。 5、跟琴学唱国歌,用歌声感受歌曲的情绪。 6、跟录音演唱,用动作感受歌曲雄壮的节奏型。 三、拓展 1、每当学校升国旗,同学门唱起雄壮的国歌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在哪些场合你还会看到升国旗唱国歌的情景?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军乐等多种形式唱(奏)的《国歌》,学习用打击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国歌:用坚定勇敢的气势、唱出中国人的精神。 三、欣赏军乐等多种形式唱(奏)的《国歌》,学习用打击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

四年级红蜻蜓教案

《红蜻蜓》教案 教学内容:学唱《红蜻蜓》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日本儿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作(1886—1965),根据日本诗人三本露风(1889—1964)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歌曲为三四拍,共八小节,短小精炼。曲调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具有梦幻般的意境。1924年歌曲问世后,不仅在日本广为传唱,还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等各种形式,流传到其他国家,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歌曲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旋律上行,第二乐句以下行作为呼应。歌曲中设置了较多的力度记号,力度变化细腻、频繁,但基本上都与旋律的起伏结合紧密。第二声部的哼鸣,烘托了宁静而深远的气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技能目标: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乐于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表现音乐,认识渐强渐弱记号、换气记号,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 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教学难点: 学唱第三段歌词。 教学准备: 电子琴,.小蜻蜓7只,节奏练习等 一.师生问候。 二.基本练习:谈话:今天有几只小蜻蜓从大自然飞来和我们做游戏,每一个小蜻蜓带来一条节奏,要我们打出这个节奏,这样小蜻蜓才会和你做朋友。出示节奏练习(略)。 三.新课. 1.同学们,美好的童年总是给我们太多的回忆,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首歌曲《童年》,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童年的快乐难忘吧!”(播放《童年》学生边拍手边感受歌曲) 2..师:“童年是美丽的,你们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在田野上放风筝;去爬山。) 师:“童年象一首动人的歌,下面老师再带给大家一首优美的乐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放《红蜻蜓》录音。)

花城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1课我今天上学喽 教学目标: 1、感受和体验明快的歌曲节奏与情绪,张扬孩子的个性,展示他们在音乐方面的能力。 2、让孩子们初步熟悉和喜爱新的学校,对上音乐课产生兴趣,建立我是小学生的自豪感。 3、培养孩子自我认知能力,开始学会认识自我、认识新同学和适应新环境,从学习心态上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和体验明快的歌曲节奏与情绪,张扬孩子的个性,展示他们在音乐方面的能力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歌曲《今天我上学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击掌。 师生问好。 二、组织学生编排座位。 三、音乐活动。 1、聆听歌曲《今天我上学喽》。 和大家一样有一群小朋友今天第一天上学,心情可高兴了,来到学校唱起了快乐的歌曲。 随乐自由律动。 2、学习音乐问候语及常规音乐语。 接着孩子们来到了专门上音乐课的地方:音乐教室。上音乐课可以用怎样的方式问好?(启发学生用歌唱或律动问好) 聆听翻书的音乐、安静的音乐、表扬的音乐等,并反复练习。

3、师生互相认识,交流感情。(歌曲中的难点节奏) 老师很想认识大家,先自我介绍一下: 谁能像老师一样有节奏的告示大家你叫什么? 师生互问——生生互问——请几对小伙伴上台表演 四、结束。听音乐出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新歌《我今天上学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二、音乐活动:想想、玩玩、出新招。 1、课件显示p3的内容。 2、上课铃敲响了,小朋友们应该怎样做? 3、讨论交流。 4、唱一唱、演一演。 三、教学新歌《我今天上学喽》。 1、观看课件、聆听歌曲。 2、讨论:从歌声中你听出这些孩子第一天上学的心情如何?(兴奋、愉快……) 同自己的心情比较一下。 上学第一天你都做了哪些准备?(新衣服、新书包……) 来到学校你都看到了什么?(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美丽的校园) 3、学习歌词。 配乐按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 各组比赛背歌词。 4、跟随录音唱词两遍。 5、演唱活动:金话筒(话筒对准谁,谁演唱) 师生交替合作演唱、生生合作演唱。 四、创作活动。

2019年(春)四年级音乐下册 第4课《小小少年》教案 花城版

2019年(春)四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小小少年》教案花城版 教学内容: 歌曲《小小少年》 课前准备: 多媒体、音乐书、笔、笔记本、电子琴和一颗享受音乐的心。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贝多芬 学习目标: 1、能用阳光有朝气的歌声演唱歌曲《小小少年》,能表现歌曲主人公乐观向上,勇敢地面对挫折与困难的少年形象,能准确表达歌曲情绪。 2、能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初步感受其节奏特点。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部电影《长江七号》的片段,看完后请分享自己的感受。 师:爸爸没有给小迪买玩具,所以小迪哭跑了,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当和老师说话的时候,爸爸说忘记带钱了,你们认为是这样吗? 这和我们现实生活中一样,特别在我们农村地区,很多家庭条件都不好,爸爸妈妈都很幸苦挣钱养家,所以希望同学们要理解父母,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责备,好好学习,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好,看玩了小迪以后,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少年,看他又是怎么生活的。 一、播放视频《英俊少年》插曲 (1)同学们在看听的时候,注意对照课本上的中文歌词,带着这样的问题来欣赏:歌曲中少年唱出了怎样的情绪?(乐观、勇敢、有朝气、淡淡的烦恼) (2)歌曲中少年究竟遇到了什么事情?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部电影的故事。 歌曲《小小少年》是德国电影《英俊少年》中的插曲,这个影片中的主人公叫海因切。他非常聪明,还很爱唱歌。海因切的母亲早故,他一直跟着父亲生活。他的父亲被人诬陷,

被判入狱,海因切和坏人展开了机智、勇敢的斗争。最终把坏人制伏落网,成功的拯救了父亲。 二、附点节奏训练 (课本上找一段节奏练习) 三、连音线的唱法 (课本上找一段连音线讲解) 四、学唱歌曲《小小少年》 视唱曲谱,引入歌词。 五、课文知识竞赛 1.歌曲是出自哪个国家的哪部电影? 答案:德国《英俊少年》 2.这首歌曲是几几拍? 答案:四四拍 3.新学的节奏型是__________? 答案:附带音符 六、讨论 随着我们一天一天的长大,各种各样的烦恼也会越来越多,谁来说说你自己的烦恼?又是如何去克服的?(学生回答,不会克服的请同学帮助或教师帮助) 好,下面让我们把烦恼都忘掉,用甜美、响亮的声音随老师的琴声来演唱歌曲。 七、小结 在《英俊少年》电影中海因切遇到了不小的烦恼,他被烦恼打倒从此消沉了么?歌词中虽然说出了成长中烦恼,但在歌曲中,所表现出的是主人公充满欢乐、乐观向上、充满朝气阳光的少年。同学们的年龄跟他相仿,也许在某一天你的烦恼也会悄悄来临,希望你能

《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

《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红蜻蜓》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环球采风当中的第三课,歌曲为三拍子两乐曲组成,节奏明显,旋律优美抒情。四年级的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能力较低年级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强,因此应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本节课我以节奏为切入突破点,解决歌曲演唱时的难点,通过学具“红蜻蜓”来帮助学生换气以及运用力度变化演唱歌曲,以画面结合动作帮助学生记忆歌词。我力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音乐诸多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与增强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红蜻蜓》感受歌曲优美、深情的情绪。 2、初步学唱两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一段歌词。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声部间的相互配合,感受并表现和声的美。 三、教学重点:歌曲《红蜻蜓》第二声部的学唱 四、教学难点:歌曲两声部的合唱 五、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电子琴、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激兴导入】导入新课: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这个歌曲的名字,就叫做红蜻蜓,它是一首在日本广为流传的歌曲,歌曲向我们讲述了

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和红蜻蜓之间的童年故事。接下来就由我讲给大家听 【寓教于乐】学唱歌曲(第二声部) 1、教师深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并揭示课题。 2、听赏录音版本的歌曲《红蜻蜓》聆听要求: A.歌曲的情绪? B.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为什么? 3、出示歌谱:提问:歌曲有几个声部?什么叫合唱? 解释: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声部同时演唱的形式,叫合唱。 4、复听(录音)歌曲《红蜻蜓》,提问:二声部的歌曲与单声部的歌曲相比,听赏效果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深情回忆童年趣事的的意境,以及了解相关的知识。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乐段歌词 6、学唱低声部第一乐段歌词,要点:音准、一字多音、气息、速度、力度等 设计意图:初步学会歌曲低声部的演唱 7、复习歌曲第一声部的第一段 8、合唱歌曲的第一段 A.请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交换演唱) B学生分声部练习: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两声部歌曲的合唱学习,体

小学音乐《红蜻蜓》教案2

《红蜻蜓》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红蜻蜓是日本作曲家,指挥家山田耕作38岁时创作的一首儿童歌曲,在日本是家喻户晓。它本来是一首描写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后来大人们也喜听爱唱,也成了他们回忆童年生活的歌曲。回忆是十分美好的,这样美好的内容应当用什么样的音调来表现呢?歌曲优美动听,深情自然。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小节,三段歌词,却将童年情景生动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歌曲3/4拍,合唱部分为主要以三度和弦为主,歌曲的力度变化很大,但乐句连贯,力度过渡渐强减弱。 二、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式:体验、模仿、合作。 教学工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课本光盘 体验:贯穿于课的始终。在聆听、演唱中体验歌曲的情感。 模仿:教师范唱,学生进行模仿。 合作:在学习第二乐段时,采用师生、生生合作完成二声部歌曲的演唱。 教学手段:听唱法、视唱法、演示法。 三、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歌曲演唱速度、节奏以及高音的演唱方法,表现歌曲艺术形象。 2、使二声部的合唱协调均衡,富有美感。能够用优美的声音、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通过歌曲《红蜻蜓》的学习,从优美得曲调和歌词呈现的情景中感受合唱歌曲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感情。通过聆听、范唱、模仿等形式,在体验、合作中准确表现歌曲。用优美抒情的歌声演唱歌曲,抒发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优美的声音、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声部间的相互配合,感受并表现和声的美。 难点:二声部演唱声音的和谐、统一。 五、教程过程

A、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B、发声练习《樱花》。 学生用“lu”模唱旋律。注意声音自然柔和。 师:你对这首乐曲的曲调有什么感受?它是哪个国家的乐曲? C、表演《红蜻蜓》。 1.教师播放乐曲旋律。 提问:这首乐曲和《樱花》有什么相似之处? 2.聆听歌曲《红蜻蜓》范唱。 提问:歌曲让你产生什么感受?表达了什么内容? 师:歌曲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筰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而成的。3/4 拍曲调非常优美抒情,歌词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的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美好回忆。 3. 复听音乐 边听边划拍,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歌曲有几个声部? 4.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学唱二声部曲调: (1)教师分别范唱、范奏二声部曲调。学生用指挥图式边划边轻轻哼唱各自曲调。 (2)二声部学生分别学习曲调。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唱稳、唱准。 (3)用“呣”唱二声部合唱,相互倾听效果。 5.学唱歌曲: (1)在“呣”的基础上唱歌词。使两个声部都唱得很流畅熟练,能从中获得二声部的效果。(2)完整地唱好第一段歌词,二声部注意和谐。 (3)演唱第二段歌词。 (4)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声部间的相互配合及协调。 6. 表演歌曲: (1)复习力度记号。 (2)按歌曲标的力度记号来演唱。 (3)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还有其他处理方法吗? (4)有感情地回忆当年的童年情景,触景生情地表演。 D、拓展。 回忆起童年时唱过的歌曲,填上歌名并唱一唱,互相交流,共同回忆童年的好时光。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二课时 教学内容:唱歌《我爱中华》教学目标: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中华民族的知识,学生参与两首歌曲的演唱,能感悟歌曲音乐中的中华情,体验华夏音乐蕴涵的美感。并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2、通过学唱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能用敲击乐器选择相应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并即兴创编歌词;学会保护植被,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通过演唱、欣赏、律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歌曲《我爱中华》1、播放音乐《爱我中华民国》这首歌曲,请学生想想这是什么歌?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小家庭,我们这个中华大家庭叫什么名字? 2、播放多媒体课件《我爱中华》。请学生边听边看,看完后讲出看到了什么? 3、听中读。教师播放节奏《我爱中华》并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再请学生模仿教师朗读。 4、听中唱。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我爱中华》,请学生轻声跟唱歌曲。学生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真正体验和感受到音乐的美,并进行模仿体验。 5、巩固知识。从头反复记号“:||” 6、听中评。学生分小组进行演唱,并互评:唱得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最后全班带着亲切深情的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 7、听赏相关歌曲。教师播放《爱我中华》、《祖国慈祥的母亲》让学生感受中华情与华夏音韵独具的美感。 8、唱唱敲敲。熟唱歌曲后,请学生任选敲击乐器,任选下列节奏型为他们伴奏。 9、唱唱跳跳。教师播放多媒体海南“调声”的歌舞形式的课件,请学生模仿舞步。熟走舞步后,教师可把学生分成二组,人少的一组围小圈,手拉手,边唱“问”的这部分音乐,边走舞步;人多的一组围大圈,手拉手,边唱“答”的这部分音乐边走舞步。 10、唱唱编编。教师引导学生创编新词演唱。 11、想想谈谈。二、小结:播放课件《我爱中华》,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不做破坏环境的事情。 第三、四课时 教学内容:唱歌《中国人》教学目标: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中华民族的知识,学生参与两首歌曲的演唱,能感悟歌曲音乐中的中华情,体验华夏音乐蕴涵的美感。并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2、通过学唱歌曲《中国人》,学生能用敲击乐器选择相应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并即兴创编歌词;学会保护植被,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通过演唱、欣赏、律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安全教育二、创设情境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师生活动 1 教师敲击节奏 2 学生讨论下雨天的感受,想象花儿,苗儿。 3 教师把节奏写到黑板上,解决难点。 4 把对应的乐谱写在节奏下面,解决乐谱中的难点。 5 节奏训练 6 发声练习 12 34 | 5 - | 54 32 |1 -|| 啊-------- 啊-------啦-------- 啦--------四、授新 1 初听,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感受快乐的情绪和热烈的场面 2 视唱,先模唱主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听辨这段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3 学生讨论下雨天的感受,想象花儿,苗儿。 4 采用听想法学会歌曲,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5 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6 通过听,体会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7 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