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ig b码 irig-b标准 irig-b码同步时钟
- 格式:pdf
- 大小:125.16 KB
- 文档页数:2
IRIG-B时间码在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中的应用庄玉飞;井实【摘要】IRIG-B时间码以其优越的性能成为时间统一系统的首选码型,被广泛应用于时间信息传输系统中.针对电力系统中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对同步时钟的需求,讨论了IRIG-B时间码在PMU的时钟同步中的应用.电力系统要求PMU的时钟同步误差不大于1μs,本文利用IRIG-B时间码数据全面、对时精度高、不需要人工预置等优点,设计了面向PMU的时钟同步系统,同时给出了其主、从时钟的设计框架,以及利用FPGA进行IRIG-B(DC)码编码、解码的方法.经验证,IRIG-B应用于PMU中可以提高其测量精度.【期刊名称】《电子测试》【年(卷),期】2010(000)011【总页数】4页(P77-80)【关键词】IRIG-B;PMU;WAMS;FPGA;同步时钟【作者】庄玉飞;井实【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1731;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17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60 引言随着互联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利用基于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的广域测量系统(WAMS)能实现对电力系统动态过程的监测,目的在于提供互联电网各个节点处的同步动态信息,提供广域范围内电网动态安全监控以及稳定性控制。
而全局同步时钟是电力系统广域测量的必要前提,其对时钟同步的要求非常高。
针对电力系统时钟同步这一问题,许多学者展开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解决方案[1-3]。
许多厂商也推出了基于GPS、北斗、IEEE-1588等的同步对时装置,这些装置采用了多种方式提供授时信号,如脉冲、串口报文、IRIG-B码[4]授时等。
这些方式各有优缺点,IRIG-B将秒脉冲沿和时间信息结合在一起进行传送,有效的节省了资源;在物理电气接口形式上,一般采用RS422/485标准;对时精度高、不需要人工预置。
IRIG-B码作为时间信息传递的一种普遍使用格式,得到了广泛应用[5]。
IRIG-B码时统设备终端产品简介IRIG-B码时统设备是实验靶场的重要保障系统,用来为各种被试设备和参试设备提供统一的时间基准,保证各种测试设备高精度同步运行。
受测试靶场应用需求的影响,对时统设备输出的实验过程控制信息、标准时间信息和标准频率信息信号质量要求较高,为了达到相应的技术指标,需要对时统设备的误差来源和影响进行分析,从而采取可行的、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实现系统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性能的统一。
随着国家北斗卫星计划的不断成功实施,航天科技不断发展,时间同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时间统一系统,简称时统,它的基本任务就是保持被控对象与测量系统时间和频率的高度统一。
作为时统设备的首选串行时间码IRIG-B 码,因其众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与航天、工业控制等重要领域。
IRIG-B码时统终端是测控设备的时间基准,其作用是:接收时统站发来的IRIG-B码,供时统站延时检查和解调检查用;并向测控设备发送所需要的各种频率信号、时间信息和各种采样脉冲信号,以确保测控设备的定时与靶场的时间基准保持一致。
目前的测量装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多都具备IRIG-B码输入接口,对时间的准确性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当测量装备连接测控网时,时间统一信号由指挥控制中心实时提供,保证测控网内所有装备时间一致,距离指挥控制中心较远的野外测量站点无重大测控任务时,得不到指挥控制中心传来的授时信号,只能通过自身的固有时钟进行守时,如果装备出现时钟掉电时间就没了,而且装备长时间不对时会出现较大的时间偏差,严重影响装备平时的操控训练,为此研制本授时系统。
IRIG-B码时统设备终端汇总1、SYN011型B码时统是由西安同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精心设计、自行研发生产的一款专用时统设备,从GPS/北斗卫星上/和外部输入的IRIG-B码获取标准时钟信号信息,内部采用高精度恒温晶振作为守时时钟源,建立时间参考并同步产生IRIG—B码(多模光纤接口)和RS422两种接口对其他设备进行IRIG-B码授时。
IRIG-B的定义IRIG-B编码格式:<sync> SS:MM:HH:DDD <control> <binary seconds>各字段定义如下:<sync> :时间同步标志SS:秒(00~59,当闰秒出现时可能为60),MM:分(00~59)HH:时(00~23)DDD:日(001~366)<control>:27个二进制控制位<binary seconds>:一天中的秒数(SBS-straight binary second),用17个二进制位表示IRIG-B位置ID 名称解释:时间同步标志一秒的起始标志P0 <sync>P1~P4 秒个位,BCD码,低位在前秒个位P5 保留,置0 保留,置0P6~P8 秒十位,BCD码,低位在前秒十位P9 P1 位置分隔符#1P10~P13 分个位,BCD码,低位在前分个位P14 保留,置0 保留,置0P15~P17 分十位,BCD码,低位在前分十位P18 保留,置0 保留,置0P19 P2 位置分隔符#2P20~P23 时个位,BCD码,低位在前时个位P24 保留,置0 保留,置0P25~P26 时十位,BCD码,低位在前时十位P27~P28 保留,置0 保留,置0P29 P3 位置分隔符#3P30~P33 日个位,BCD码,低位在前日个位P34 保留,置0 保留,置0P35~P38 日十位,BCD码,低位在前日十位P39 P4 位置分隔符#4P40~P41 日百位,BCD码,低位在前日百位P42~P48 保留,置0 保留,置0P49 P4 位置分隔符#4以下控制位是IEEE C37.118-2005在IRIG Standard 200基础上新增的扩展功能定义。
控制位取值为0时通常表示时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IRIG-B位置ID 名称解释P50~P53 年个位,BCD码,低位在前年个位P54 保留,置0 保留,置0P55~P58 年十位,BCD码,低位在前年十位P59 P6 位置分隔符#6P60 闰秒预告(LSP)在闰秒来临前59秒置1,在闰秒到来后的00秒置0P61 闰秒标志(LS)0:正闰秒,1:负闰秒P62 夏时制预告(DSP)在夏时制切换前59秒置1 P63 夏时制标志(DST)在夏时制期间置1P64 时间偏移符号位0:+,1:-P65~P68 时间偏移(小时),二进制,低位在前IRIG-B与UTC时间的差值,IRIG-B时间减时间偏移(带符号)等于UTC时间(时间偏移在夏时制期间会发生变化)P69 P7 位置分隔符#7P70 时间偏移,0.5小时0:不增加时间偏移量1:时间偏移量额外增加0.5小时P71~P74 时间质量,二进制,低位在前0x0:正常工作状态,时钟同步正常0x1:时钟同步异常,对时误差小于1ns0x2:时钟同步异常,对时误差小于10ns0x3:时钟同步异常,对时误差小于100ns0x4:时钟同步异常,对时误差小于1us0x5:时钟同步异常,对时误差小于10us0x6:时钟同步异常,对时误差小于100us0x7:时钟同步异常,对时误差小于1ms0x8:时钟同步异常,对时误差小于10ms0x9:时钟同步异常,对时误差小于100ms0xA:时钟同步异常,对时误差小于1s0xB:时钟同步异常,对时误差小于10s0xF:时钟严重故障,时间信息不可信赖上述参数均指IRIG-B相对UTC时间的误差,取值取决于时钟的内在参数由于目前GPS对时精度通常在100ns量级,因此当时钟失步时,取值会从0x0直接变为0x3或0x4P75 校验位从“秒”至“时间质量”按位进行奇校验的结果P76~P78 保留,置0 保留,置0P79 P8 位置分隔符#8IRIG-B位置ID 名称解释P80~P88 一天中的秒数(SBS),二进制,低位在前一天中的秒数,低9位P89 P9 位置分隔符#9P90~P98 一天中的秒数(SBS),二进制,低位在前一天中的秒数,高9位P99 P10 位置分隔符#10 一天中的秒数(SBS)应该和BCD码格式的时间保持一致。
基于FPGA的IRIG-B码时间解码设计发布时间:2021-01-22T05:46:03.983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期作者:蔡屹周明杰赵焕谦[导读] 设计方案以FPGA为核心,实现了机载计算机设备通过IRIG-B码授时进行时间同步的功能。
该设计首先通过可变增益放大电路和过零比较电路对信号进行调理,然后采用FPGA逻辑处理单元对调理过后的信号进行解码,准确实时的将IRIG-B码中的时间信息解调出来,完成时间同步功能,提高了各机载设备被授时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蔡屹周明杰赵焕谦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471009摘要:设计方案以FPGA为核心,实现了机载计算机设备通过IRIG-B码授时进行时间同步的功能。
该设计首先通过可变增益放大电路和过零比较电路对信号进行调理,然后采用FPGA逻辑处理单元对调理过后的信号进行解码,准确实时的将IRIG-B码中的时间信息解调出来,完成时间同步功能,提高了各机载设备被授时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关键词:IRIG-B码;FPGA;解码;时间同步1.引言随着机载控制系统精度的日益提高,对授时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IRIG-B码授时技术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授时方法,已经在军事、航天、电力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
我国针对IRIG-B码制定了相应的国军标,对其码型格式与接口标准作了规定。
用户通过对IRIG-B码解码获得实时时间信息,解码器的解调精度决定了B码系统的授时精度。
2.IRIG-B码简介目前我国计算、通信、气象等时统和测试设备均采用国际标准IRIG-B格式的时间码(简称B码)作为时间同步标准。
IRIG-B根据是否经过调制分为DC码与AC码。
AC码是将DC码通过1KHz的正弦交流信号进行载波调制得到,DC码的逻辑0和逻辑1在AC码调制时的幅值比通常为1:3。
在时间解调的时候,AC码需要先转化为DC码才能解调出时间信息。
IRIG-B码波形中蕴含了时间信息,时间信息由不同的元素排列组合而成,每帧波形中包含了码元、索引计数、位置识别标志、时帧等元素。
IRIG-B标准定义IRIG-B的定义IRIG-B编码格式: SS:MM:HH:DDD各字段定义如下::时间同步标志SS:秒(00~59,当闰秒出现时可能为60),MM:分(00~59)HH:时(00~23)DDD:日(001~366):27个二进制控制位:一天中的秒数(SBS-straight binary second),用17个二进制位表示IRIG-B位置ID 名称解释:时间同步标志一秒的起始标志P0P1~P4 秒个位,BCD码,低位在前秒个位P5 保留,置0 保留,置0P6~P8 秒十位,BCD码,低位在前秒十位P9 P1 位置分隔符#1P10~P13 分个位,BCD码,低位在前分个位P14 保留,置0 保留,置0P15~P17 分十位,BCD码,低位在前分十位P18 保留,置0 保留,置0P19 P2 位置分隔符#2P20~P23 时个位,BCD码,低位在前时个位P24 保留,置0 保留,置0P25~P26 时十位,BCD码,低位在前时十位P27~P28 保留,置0 保留,置0P29 P3 位置分隔符#3P30~P33 日个位,BCD码,低位在前日个位P34 保留,置0 保留,置0P35~P38 日十位,BCD码,低位在前日十位P39 P4 位置分隔符#4P40~P41 日百位,BCD码,低位在前日百位P42~P48 保留,置0 保留,置0P49 P4 位置分隔符#4以下控制位是IEEE C37.118-2005在IRIG Standard 200基础上新增的扩展功能定义。
控制位取值为0时通常表示时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IRIG-B位置ID 名称解释P50~P53 年个位,BCD码,低位在前年个位P54 保留,置0 保留,置0P55~P58 年十位,BCD码,低位在前年十位P59 P6 位置分隔符#6P60 闰秒预告(LSP)在闰秒来临前59秒置1,在闰秒到来后的00秒置0P61 闰秒标志(LS)0:正闰秒,1:负闰秒P62 夏时制预告(DSP)在夏时制切换前59秒置1 P63 夏时制标志(DST)在夏时制期间置1P64 时间偏移符号位0:+,1:-P65~P68 时间偏移(小时),二进制,低位在前IRIG-B与UTC 时间的差值,IRIG-B时间减时间偏移(带符号)等于UTC时间(时间偏移在夏时制期间会发生变化)P69 P7 位置分隔符#7P70 时间偏移,0.5小时0:不增加时间偏移量1:时间偏移量额外增加0.5小时P71~P74 时间质量,二进制,低位在前0x0:正常工作状态,时钟同步正常0x1:时钟同步异常,对时误差小于1ns0x2:时钟同步异常,对时误差小于10ns0x3:时钟同步异常,对时误差小于100ns0x4:时钟同步异常,对时误差小于1us0x5:时钟同步异常,对时误差小于10us0x6:时钟同步异常,对时误差小于100us0x7:时钟同步异常,对时误差小于1ms0x8:时钟同步异常,对时误差小于10ms0x9:时钟同步异常,对时误差小于100ms0xA:时钟同步异常,对时误差小于1s0xB:时钟同步异常,对时误差小于10s0xF:时钟严重故障,时间信息不可信赖上述参数均指IRIG-B相对UTC时间的误差,取值取决于时钟的内在参数由于目前GPS对时精度通常在100ns量级,因此当时钟失步时,取值会从0x0直接变为0x3或0x4P75 校验位从“秒”至“时间质量”按位进行奇校验的结果P76~P78 保留,置0 保留,置0P79 P8 位置分隔符#8IRIG-B位置ID 名称解释P80~P88 一天中的秒数(SBS),二进制,低位在前一天中的秒数,低9位P89 P9 位置分隔符#9P90~P98 一天中的秒数(SBS),二进制,低位在前一天中的秒数,高9位P99 P10 位置分隔符#10 一天中的秒数(SBS)应该和BCD码格式的时间保持一致。
IRIG时间码简介IRIG时间码简介IRIG(Inter-Range Instrumention Group)是靶场间测量组的缩写,它是美国靶场司令委员会(RCC。
Range Commanders Council)的下属机构。
IRIG的职责有负责靶场间的信息交换、制订标准等。
IRIG时间码格式有两大类,一类是并行时间码格式,另一类是串行时间码格式。
IRIG文件128-77中规定了四种并行时间码格式,即PB1、PB2、PB3、PB4。
这类时间码主要用于需近距离传输时间信息的场合,它所采用的是分段二进制编码体制,而不是常用的二十进制体制。
1960年,在IRIG文件104-60中,规定了A、B、C、D、E五种串行时间码标准。
1970年IRIG对标准作了修改,即IRIG文件104-70。
目前,我们采用的是IRIG新的文本(标准),新标准增加了G和H格式,取消了C格式。
G格式为速率最高的时间码,而H格式的码元速率为每秒一个,取代码元速率不标准的(每秒两个)的C格式。
六种串行时间码格式的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格式时帧周期码元速率二十进制信息位数所表示的时间信息IRIG—A 0.1秒 1000个/秒 34 天、时、分、秒、0.1秒IRIG—B 1秒 100个/秒 30 天、时、分、秒IRIG—D 1小时 1个/分 16 天、时IRIG—E 10秒 10个/秒 26 天、时、分、秒IRIG—G 0.01秒 10000个/秒 38 天、时、分、秒、0.1秒、0.01秒IRIG—H 1分 1个/秒 23 天、时、分IRIG时间码从标准制订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仍有较强的生命力。
它不仅在美国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所采用。
它应用领域也丛靶场扩展到其他领域。
IRIG串行时间码中的B格式时间码,由于时帧周期是1秒,最适合靶场及其他用户的需要,因此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可以说大多数使用IRIG时间码的场合都是采用B格式时间码。
irig-b 标准IRIG-B标准。
IRIG-B标准是指国际无线电顺序和频率标准,它是一种用于时间同步的标准,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国防、电力系统等领域。
IRIG-B标准的实施可以确保各个系统之间的时间同步,从而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对IRIG-B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首先,IRIG-B标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个高精度的时间源,将时间信息编码成脉冲信号,并通过无线电或者有线电路的方式传输到各个系统中。
这样,各个系统就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时间信号进行同步,从而保持统一的时间基准。
IRIG-B标准主要包括时间编码格式、脉冲信号的传输方式以及接收设备的要求等内容。
其次,IRIG-B标准的时间编码格式通常采用的是脉冲编码调制(PCM)的方式,将时间信息转换成脉冲信号进行传输。
这种编码格式具有高精度、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能够确保时间信息的准确传输。
同时,IRIG-B标准还规定了脉冲信号的频率和幅度等参数,以便接收设备能够准确解析时间信息。
此外,IRIG-B标准还规定了脉冲信号的传输方式,可以通过无线电信号或者有线电路进行传输。
在无线电传输中,通常采用调频调相(FM)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而在有线电路传输中,则可以采用RS-422、RS-485等接口标准进行传输。
这样就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确保时间信号的稳定传输。
最后,IRIG-B标准还规定了接收设备的要求,包括对时间信号的解析能力、抗干扰能力以及输出时钟的稳定性等方面。
接收设备通常会配备高精度的时钟同步电路,能够准确解析接收到的时间信号,并输出稳定的时钟信号供系统使用。
同时,接收设备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以应对复杂的电磁环境。
总之,IRIG-B标准是一种用于时间同步的国际标准,通过统一的时间基准,可以确保各个系统之间的时间同步,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航空航天、国防、电力系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保障系统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IRIG-B(简称B码)是由美国靶场司令部委员会下属的“靶场仪器组”提出的一种时间信息编码标准。
这种标准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各个系统的时间同步。
它包括两种形式:B(DC)码和B(AC)码。
B(DC)码是未经调制的数字信号,而B(AC)码则是经过模拟正弦波调制的信号。
具体来说,B码利用接收标准时间源设备发送的IRIG-B (DC)码,可以解析出时、分、秒,毫秒、微秒、纳秒等,然后再传出给每个系统,这个过程也被称为B码授时。
在调制方式上,B码的标准正弦波载频频率为1KHz,其正交过零点与所调制格式码元的前沿相符合,标准的调制比为10:3。
未经幅度调制的叫IRIG—B(DC)码,调制后的叫IRIG—B(AC)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