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同步设备技术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468.50 KB
- 文档页数:15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018-2010中国移动高精度时间同步设备技术规范版本号:1.0.02011-4-8发布2011-4-8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 范围....................................................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符号和缩略语............................................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高精度时间同步设备定义及构成............................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 定义..............................................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 构成.............................................. 错误!未指定书签。
5. 高精度时间同步设备的功能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 定时输入功能......................................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1. 时间同步输入基本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2. 卫星定位系统接收机..........................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3. 地面时间输入................................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4. 频率输入(可选)............................ 错误!未指定书签。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山东段调度运行管理系统同步时钟子系统技术建议书上海泰坦通信工程有限公司2012 年3月本次投标我方严格按照技术规范书的要求,提出以下适合技术规范书要求的详细的方案建议书:本次工程拟定在干线公司和穿黄现地管理处(备调中心)各配置一套同步时钟设备,作为区域基准钟LPR作为全网主备用基准钟LPR。
每套配置为双GPS 接收系统+BITS设备。
设备选型为美国Brilliant公司的GPS接收机ST2000、美国Symmetricom公司的TPIU和TimeProvider1100。
干线公司和穿黄现地管理处(备调中心)的传输设备从时钟同步设备上引接同步时钟信号。
其他节点的传输设备从线路侧提取同步时钟信号。
单个站点设备连接示意图如下:一、本次投标方案的几大特点1.为干线公司和穿黄现地管理处配置的GPS具有BesTime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削弱SA的干扰,相比其它GPS产品,这种性能确保了同步网的安全与稳定,避免在特殊环境下美国对GPS的干扰;2.为干线公司和穿黄现地管理处配置的GPS具有SSM功能,这对避免全网“定时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本次投标的BITS设备特别方便运行维护,设备开通后,无论需要更换卡板,还是需要插入卡板,都不需要专业工程师到场,新卡板自动从设备获取运行参数;4.本次投标的BITS设备特别方便运行维护,用户可将每一个端口的使用情况储存在卡板中,不需要固定的维护终端;二、本次投标售后服务的特别承诺本次投标采用的主设备全部为进口设备。
尽管Symmetricom公司是全球最有实力的、也是唯一一家专业的同步厂商,但考虑到设备维修需要返回工厂,前后周期较长,本次投标特别承诺,我公司已有备品备件,在遇到故障报告后,我公司免费提供备品备件,并确保48小时内恢复设备正常运行。
待故障板卡经工厂维修返回后换回借给的备品备件。
三、设备详细配置干线公司和穿黄现地管理处各配置如下设备:GPS1---ST2000,内置高性能晶体钟,独立设备,有SSMGPS2---TPIU --- 内置高性能晶体钟,独立设备,有SSMBITS---TimeProvider1100,双加强型铷钟,四路输入,32路冗余输出,有SSMST2000TPIUTimeProvider1100外观TimeProvider1100四、本次方案特别说明1、规划同步网最重要的,就是避免“定时环”!“定时环”的产生会导致整个传输系统的瘫痪,因此,在建设同步网的过程中要从多种角度规避“定时环”的发生。
时间同步服务器技术规范书概述SNTM系列网络时间服务器实现了网络PTP/NTP与卫星信号冗余输入,支持PTP/NTP/SNTP网络对时、串口报文授时、1PPS脉冲信号输出,干接点报警信号输出,采用安全的MD5协议和证书加密方式,具有完整的日志记录功能和USB端口下载功能。
该产品系统整体功耗小,采用无风扇设计,运行可靠稳定,完全满足《国家电网统一时钟系统技术规范》、《上海电网GPS时间同步系统技术原则和运行管理规定》和《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技术规范》的各种要求,特别适用于分布在不同地点不同系统的统一授时,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系统、流程控制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网上B2B系统以及数据库的保存及维护需要提供精密的标准时间信号和时间戳服务。
SNTM系列网络时间服务器作为思利敏电力公司系列时间产品单元,内置高精度OCXO 晶振(可选铷原子)守时,可作为一级、二级甚至多级PTP/NTP时间服务器,支持任意扩展,满足大规模、多方式的时间信号需求。
产品自推出市场以来,经受了众多的现场运行考验,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与信赖,已经被成功应用于政府、金融、移动通信、公安、石油、电力、交通、以及国防等领域。
技术特性1物理外观标准2U,19英寸机架式机箱。
全模块化,带电热插拔,即插即用方式。
2供电电源交流220V±10%,50Hz±5%,功率小于30W。
3工作环境工作湿度:0℃~+50℃;相对湿度:≤90%(40℃);存储温度:-30℃~+70℃. 4输入要求配备GPS+北斗二代+IRIG-B(422)码冗余授时。
5输出要求配备标准RJ45网络接口,3个NTP/SNTP网络授时端口,12路IRIG-B(422)信号输出,6路RS232串口信号输出,1路PPS脉冲信号输出。
6告警接点1路GPS北斗信号失步告警接点输出,1路B码信号失步告警接点输出,1路电源失电告警接点输出。
7时间精度锁定后输出1pps相对UTC的平均偏差小于50nS。
福建电网厂站侧GPS时间同步系统技术规范(试行稿)目录1范围 (3)2引用标准 (3)3技术要求 (4)设备运行条件要求 (4)时间同步系统GPS主时钟及时间同步信号扩展装置技术规范 (4)组屏要求 (12)4验收试验 (13)概述 (13)验收试验至少应该包括下列内容: (14)工厂验收试验(FAT) (14)现场验收试验(SAT) (15)5标志、包装、运输 (15)标志 (15)包装 (16)运输 (16)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电网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发电厂、变电站内的保护、监控及电网在线控制系统等设备提供时间对时的GPS时间同步系统。
上述范围内的发电厂、变电站GPS时间同步系统的建设及选用的相关产品均应遵循本系列标准。
本规范规定了GPS时间同步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技术参数、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作为该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依据。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如各标准间出现矛盾时,则按较高标准执行。
本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JB2242-1994 时统设备通用规范●GJB2991-1997 B时间码接口终端●IEEE Std 1344-1995 电力系统的同步相量●GB/T15527-1995 船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通用技术条件●GB11014-1990 平衡电压数字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GB/T6107-2000 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的接口●GB/T14429-1993 远动设备和系统术语●GB/T16435-1996 远动设备和系统接口●GB/T17463-1998 远动设备和系统性能要求GB/T13926-199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3技术要求3.1设备运行条件要求3.1.1.电源要求GPS同步时钟装置(一级主时钟和二级主时钟)采用两路直流供电,并可手动切换或自动切换。
ICS XX. XX Q/GDW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XXX.1-200X 电网时间同步系统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ime Synchronism Systemof Grid(征求意见稿)2008年01月200X-XX-XX发布200X-XX-XX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前言目前,我国电网各厂站和调度控制中心主站大多配备了以GPS为主的分散式时间同步系统,各网、省公司也出台了相应的技术规范。
但由于缺少统一技术要求和配置标准,也缺乏时钟同步和时间精度检测的有效手段,现有时间同步系统配置不尽相同,运行情况也不够稳定,部分时钟设备时间精度不能满足要求。
由调度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故障录波装置和安全自动装置等电力二次系统或设备提供的事件记录数据,存在时间顺序错位,难以准确描述事件顺序,不能给电网事故分析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为了规范、指导我国电网时间同步系统的设计、建设和生产运行,满足电网事故分析的要求,特制订《电网时间同步系统技术规范》。
《电网时间同步系统技术规范》根据国内外涉及时间统一技术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要求,本着“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原则,结合我国电网的工程实践和时间同步系统的现状制订而成,其要点如下:规范时间同步系统结构、功能和技术要求;规范调度主站、变电站的时间同步系统配置标准;规范时间同步系统电气接口和信号类型;统一IRIG-B 时码实现电力二次设备与时间同步系统的对时;结合技术的发展,构建基于地面时钟源的电网时间同步系统。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由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负责起草,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等单位参加编制。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目次前言1 范围 (4)2 引用标准 (5)3 术语与定义 (6)4 时间同步系统结构 (7)5 时间同步系统功能 (8)5.1 系统功能 (8)5.2 主时钟功能 (8)5.3 接口扩展装置功能 (10)6 时间同步系统技术要求与技术指标 (10)6.1 时间同步信号类型 (10)6.2 时间同步信号接口 (13)6.3 时间同步信号传输 (15)6.4 技术指标 (15)7 时间同步系统配置规范 (17)7.1 主站配置要求 (17)7.2 变电站配置要求 (17)8 电网二次设备的时间同步技术要求 (18)附录A(资料性附录)时间同步系统的测试方法 (19)附录B(资料性附录)主站时间同步系统的配置 (27)附录C(资料性附录)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的配置 (29)附录D(资料性附录) IRIG-B时码 (37)本规范规定了时间同步系统的组成、技术要求、各电力二次设备时间同步准确度的要求以及现场测试方法等内容。
1范围1。
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范了通用时间测试设备的技术要求和一般性功能要求,定义了时间测试设备的基本术语和检测与试验方法。
1。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种时间信号和信息的测量设备。
2引用文件GJB 2715 《国防计量通用术语》GJB 2991 《时间B码接口终端》GB/T 6107 《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的接口》GB/T 11014 《平衡电压数字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GB/T 11287 《电气继电器振动实验(正弦)》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GB/T 13926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GB/T 14429 《远动设备和系统第1—3部分:总则术语》GB/T 15527 《船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16435。
1 《远动设备和系统接口(电器特性)》GB/T 17463 《远动设备和系统第4部分:性能要求》GB/T 1762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实验》GB/T 18657。
5 《远动设备和系统第5篇基本应用功能》IEC 61850 《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蜜时钟同步协议》JJG292-1996 《铷原子频率标准检定规程》3术语3.1协调世界时 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UTC以世界时作为时间初始基准,以原子时作为时间单元(s)基础的标准时间。
GB/T 19391—2003 5.33.2北京时间 Beijing standard time,BJT我国的标准时间。
3.3时间报文 time message包含时间信息和报头、报尾等标志信息的字符串。
3。
4时间准确度 time accuracy时钟装置输出的时间与标准时间的一致性程度.3.5频率准确度 frequency accuracy时钟装置输出的频率与标准频率的一致性程度。
3。
6时间测量分辩率 time measuring resolution3.7时间测量精度 time measurement accuracy3.8频率测量分辩率 frequency measuring resolution3。
时间同步服务器技术规范书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时间的准确性和同步性对于各种系统和应用至关重要。
时间同步服务器作为提供精确时间基准的关键设备,其技术规范的明确和遵循对于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数据的准确性以及业务的高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时间同步服务器概述时间同步服务器是一种专门用于为网络中的计算机、设备和系统提供准确、一致时间信息的设备。
它通过接收来自高精度的时间源(如卫星导航系统、原子钟等)的时间信号,并将其分发到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确保整个网络中的时间保持同步。
三、技术要求1、时间源输入支持多种时间源输入,包括但不限于 GPS、北斗、GLONASS 等卫星导航系统。
具备自动切换和选择最优时间源的能力,以保证在某一时间源出现故障时能够无缝切换到其他可用的时间源。
2、时间精度输出的时间精度应达到微秒级甚至更高,以满足对时间精度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长时间运行的时间误差应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通常要求在一段时间内(如一年)的时间偏差不超过一定的阈值。
3、网络协议支持支持常见的网络时间协议,如 NTP(网络时间协议)、SNTP(简单网络时间协议)等。
能够与不同操作系统和网络设备进行良好的兼容和交互,确保时间同步的顺利进行。
4、接口类型提供丰富的接口类型,如以太网接口、串口等,以满足不同设备和网络环境的连接需求。
接口的速率和传输性能应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保证时间信息的快速、稳定传输。
5、安全性具备一定的安全防护机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支持对时间同步数据进行加密传输,保障时间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6、可靠性和稳定性采用高质量的硬件组件和可靠的设计,确保服务器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
具备自我监测和报警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自身的故障和异常情况。
四、性能指标1、同步精度测试在不同网络环境和负载条件下,对时间同步服务器的同步精度进行测试和评估。
记录测试结果,并与规定的精度要求进行对比,确保服务器的性能符合标准。
PPS (精密时间同步)PPS(精密时间同步)是一种用于确保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之间时间同步的技术。
它的作用是通过提供精确的时间信号,使得参与者能够在精确的时间点进行协调操作。
原理PPS的原理基于一个高精度的参考时钟源,通常是GPS(全球定位系统)。
GPS通过卫星定位提供精确的时间信号,这种信号可以用作参考时钟源。
接收到GPS信号的设备可以使用这个参考时钟源来校正自身的时钟,并通过PPS信号通知其他设备。
应用PPS主要应用于需要精确时间同步的领域,例如科学研究、网络通讯、金融交易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科学实验:精确的时间同步对于科学实验非常重要,特别是需要多个设备协同工作的实验。
PPS可以确保实验设备在同一时间点开始、结束或进行特定操作。
2. 金融交易:在金融交易中,时间的精确性非常关键。
PPS可以用于确保各个交易所的计算机系统在同一时间接收并处理交易请求,以避免出现时间偏差导致的错误。
3. 通信网络:在网络通信中,时间同步对于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顺序非常重要。
PPS可以用于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时间一致性,从而提高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和性能。
4. 数字广播:PPS可以应用于数字广播系统中,确保广播信号在不同设备上的播放时间同步,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5. 科研观测:在科研观测中,时间的精确性对于数据的准确分析和解读至关重要。
PPS可以用于确保观测设备记录数据的时间一致性,从而提高科研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PPS(精密时间同步)是一种用于确保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之间时间同步的技术。
它通过提供精确的时间信号,使得参与者能够在精确的时间点进行协调操作。
PPS在科学实验、金融交易、通信网络、数字广播和科研观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它提供了时间同步的解决方案,确保各个设备的时间保持一致,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以上是PPS(精密时间同步)的相关介绍。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110kV XXX 输变电新建工程110kV 变电站时间同步装置技术规范书2020年05月一通用部分1总则1.1引言本技术规范书提出了110kV变电站时间同步装置的技术要求,包括设备的功能、性能、结构、硬件、软件、验收、质量保证措施、技术服务等要求。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如有异议,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的意见和同规范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本技术规范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投标人在中标后必须指定每一标段至少一名有经验的业务代表作为该标段工程项目经理,全权负责和协调整个项目的商务与售后服务。
指定一名技术负责人和若干名工程师负责技术工作,技术负责人和工程师均须通过设备原厂商的技术认证。
工程师的技术资质材料必须提交买方认可。
只有经买方认可后,方能进行设备的调试工作。
1.2供需双方职责双方在合同期间应承担如下职责:1.2.1供方的职责。
1)设计、配置和提供一套符合本规范书要求的系统,包括所有必需的软件和硬件,提供详细设计和服务数据、型式试验和常规试验数据,以便确认供货设备能否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并负责设备的工程安装、调试。
2)提供合同范围内的硬件设备以及设备的安装辅材、各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包括通信电缆和电源电缆)等(应包含在投标报价中)。
3)提供设备运行所需的所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4)提供设备有关接地、供电容量、空调、防火和设备布置的技术要求。
5)负责供货范围内设备的投运、试验验收、试运行和保修期内的故障排除。
6)负责供货范围内所有设备的包装运输。
ICS XX. XX Q/GDW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XXX.1-200X 电网时间同步系统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ime Synchronism Systemof Grid(征求意见稿)2008年01月200X-XX-XX发布200X-XX-XX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前言目前,我国电网各厂站和调度控制中心主站大多配备了以GPS为主的分散式时间同步系统,各网、省公司也出台了相应的技术规范。
但由于缺少统一技术要求和配置标准,也缺乏时钟同步和时间精度检测的有效手段,现有时间同步系统配置不尽相同,运行情况也不够稳定,部分时钟设备时间精度不能满足要求。
由调度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故障录波装置和安全自动装置等电力二次系统或设备提供的事件记录数据,存在时间顺序错位,难以准确描述事件顺序,不能给电网事故分析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为了规范、指导我国电网时间同步系统的设计、建设和生产运行,满足电网事故分析的要求,特制订《电网时间同步系统技术规范》。
《电网时间同步系统技术规范》根据国内外涉及时间统一技术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要求,本着“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原则,结合我国电网的工程实践和时间同步系统的现状制订而成,其要点如下:➢规范时间同步系统结构、功能和技术要求;➢规范调度主站、变电站的时间同步系统配置标准;➢规范时间同步系统电气接口和信号类型;➢统一IRIG-B 时码实现电力二次设备与时间同步系统的对时;➢结合技术的发展,构建基于地面时钟源的电网时间同步系统。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由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负责起草,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等单位参加编制。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目次前言1 范围 (4)2 引用标准 (5)3 术语与定义 (6)4 时间同步系统结构 (8)5 时间同步系统功能 (9)5.1 系统功能 (9)5.2 主时钟功能 (9)5.3 接口扩展装置功能 (11)6 时间同步系统技术要求与技术指标 (11)6.1 时间同步信号类型 (11)6.2 时间同步信号接口 (15)6.3 时间同步信号传输 (17)6.4 技术指标 (18)7 时间同步系统配置规范 (21)7.1 主站配置要求 (21)7.2 变电站配置要求 (21)8 电网二次设备的时间同步技术要求 (23)附录A(资料性附录)时间同步系统的测试方法 (25)附录B(资料性附录)主站时间同步系统的配置 (35)附录C(资料性附录)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的配置 (37)附录D(资料性附录)IRIG-B时码 (47)本规范规定了时间同步系统的组成、技术要求、各电力二次设备时间同步准确度的要求以及现场测试方法等内容。
华东电网时间同步系统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ime Synchronism Systemof EastChina Electric Power Network前言华东电网已初步建成以超高压输电、大机组和自动化为要紧特点的现代化大电网。
它的运行实行分层操纵,设备的运行往往要靠数百公里外的调度员指挥;电网运行瞬息万变,发生事故后更要及时处理,这些都需要统一的时刻基准。
为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各种以运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自动化装置广泛应用,如调度自动化系统、故障录波器、微机继电爱护装置、事件顺序记录装置、变电站运算机监控系统、火电厂机组自动操纵系统、雷电定位系统等等。
这些装置的正常工作和作用的发挥,同样离不开统一的全网时刻基准。
自动化装置内部都带有实时时钟,其固有误差难以幸免,随着运行时刻的增加,积存误差越来越大,会失去正确的时刻计量作用,因此,如何对实时时钟实现时刻同步,达到全网的时刻统一,长期来一直是电力系统追求的目标。
目前,这些装置内部的实时时钟一样都带有时刻同步接口,能够由某一种与外部输入的时刻基准同步或自带高稳固时刻基准的标准时钟源,如GPS标准时刻同步钟对事实上现时刻同步,这为建立时刻同步系统,实现时刻统一,提供了基础。
有越来越多的单位差不多建立或将要建立如此的时刻同步系统。
为了规范、指导时刻同步系统的治理、设计、安装、测试和运行,特制订《华东电网时刻同步系统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本《规范》按照国内外涉及时刻、时刻统一技术的有关标准、建议、规范或规约,结合华东电网“统一时钟系统技术研究”的实践和有关时刻同步的具体情形制订的。
本《规范》的贯彻、实施,对提升华东电网全网时刻统一准确度和改进系统运行、治理质量将起推动作用。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公司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公司生产科技部负责起草并讲明。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网络时间同步传输技术要求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机车车辆网络时间同步传输的技术要求、性能要求,描述了网络时间同步性能测试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使用网络时间同步传输技术的机车车辆电气设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029.1—2020 轨道交通电子设备列车通信网络(TCN)第1部分:基本结构3 术语和定义GB/T 28029.1—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卫星授时 Satellite timing采用卫星时间信号作为网络时钟系统授时基准时间。
标准时间 standard time以原子时秒长为基础,相对于约定时间纪元的时刻表。
时间准确度 time accuracy单位小时内测量时间与标准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值。
守时时间准确度 local time accuracy守时状态下,单位小时内测量到的本地时间与标准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值。
授时时间准确度 correct time accuracy授时状态下,授时时钟与授时时钟之间的时间差值。
时间稳定度 time stability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由于时钟的内在因素或环境影响而导致的时间准确度变化。
时钟设备在网络上能发布或接收时间同步协议的设备。
时钟源能接受外部时间基准信号,按照要求的时间准确度向主时钟发送时间信息的装置。
主时钟 master clock作为一个工作域内的时钟源设备,向外输出用于时间同步的标准时间。
从时钟 slave clock可采用主时钟的标准时间进行时间同步的时钟设备。
本地时钟 local clock时钟设备的自有时钟。
时钟域 clock domain一组时钟设备的逻辑组合,可以按照相同的通信传输规范完成时间同步。
4 缩略语ATC:车辆自动控制(Automatic Train Control)BDS: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CCU:中央控制单元(Central Control Unit)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NMEA:美国国家海洋电子协会(National Marine Electronics Association)PTP:精密时间同步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RINEX:与接收机无关的数据格式(Receiver Independent Exchange Format)5 技术要求时间同步系统5.1.1 组成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网络时间同步系统由时钟源、主时钟、从时钟、传输介质组成。
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书编号2023年°4月一、工程概述 (1)1.1工程概况 (I)1.2使用条件 (1)二、设备详细技术要求 (1)2.1供货需求及供货范围 (1)2.2标准技术特性参数表 (2)2.3投标人资料提交时间及培训要求 (6)2.4主要元器件来源 (6)2.55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8)三、投标方技术偏差 (9)2.61投标方技术偏差 (9)3.2投标方需说明的其他问题 (9)四、设计图纸传递表 (9)4.1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9)4.2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于扩建工程) ................................ IO4.3设备图纸及资料............................................................ IO五、其他 (11)5.11CC数据文件 (I1)一、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本技术规范书采购的设备适用的工程概况如下:本技术规范书采购的设备适用的外部条件如下:2.2供货需求及供货范围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具体规格、数量见表2.1:供货范围及设备技术规格一览表。
投标方应如实填写“投标方保证”栏。
2.3标准技术特性参数表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技术参数表中投标人响应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项目单位要求值。
如有差异,请填写投标方技术偏差表。
注:需按照以下类型参数填写方式准确填写:1、针对标准值特性“单一”,项目单位无需填写,投标人必须完全响应,如有偏差逐项填写在“3.1投标方技术偏差”部分;2、针对标准值特性“可选”,项目单位可选定参数,投标人必须完全响应,如有偏差逐项填写在“3.1投标方技术偏差”部分;3、针对标准值特性“投标人响应”,有标准参数值要求,投标方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供限制要求范围内的响应值,同时需将此部分逐项填写在“3.1投标方技术偏差”部分;4、针对标准值特性“投标人提供",无标准参数值要求,投标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投标响应值:5、针对标准值特性“扩建”,项目单位根据原项目情况填写,投标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投标响应值;6、针对标准值特性“特殊”,项目单位提出的所有特殊要求,需附对应审批流程,投标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投标响应值。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B-002-2004 时间同步设备技术规范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imeSynchronization Equipments版本号:1.0.02004-06-10发布2004-06-10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缩略语 (1)4时间同步设备和其它业务网的关系 (1)51级时间同步设备的功能要求 (2)5.1 1级时间同步设备的构成 (2)5.2 卫星接收机功能 (3)5.3 时间输入功能 (3)5.4 时钟功能 (3)5.5 时间输出功能 (3)5.6 时间调控功能 (4)5.7 监控管理功能 (4)61级时间同步设备的性能要求 (6)6.1 绝对跟踪精度 (6)6.2 相对守时精度 (6)6.3 1PPS接口跟踪精度 (6)6.4 时钟频率准确度 (6)6.5 时钟保持特性 (6)72级时间同步设备的功能要求 (6)7.1 2级时间同步设备的构成 (6)7.2 卫星接收机功能 (7)7.3 时间输入功能 (7)7.4 时钟功能 (7)7.5 时间输出功能 (8)7.6 时间调控功能 (8)7.7 监控管理功能 (8)82级时间同步设备的性能要求 (10)8.1 绝对跟踪精度 (10)8.2 相对守时精度 (10)8.3 1PPS接口跟踪精度 (10)8.4 时钟频率准确度 (10)8.5 时钟保持特性 (10)9可靠性要求 (11)10环境要求 (11)10.1 电源要求 (11)10.2 温度要求 (11)10.3 湿度要求 (11)11编制历史 (11)前言随着移动通信网中各种业务对时间同步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时间同步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移动通信网计费、网络管理系统、七号信令网、CMNET网络安全认证以及今后可能存在的一些移动新业务(如CDMA、VOIP、位置定位等)对时间同步的要求,必须对时间同步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规范。
本标准是基于移动频率同步网和时间同步网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根据现有移动频率同步网和移动时间同步网的组网特点,本标准规定了1级、2级时间同步设备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可靠性及环境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移动时间同步网的规划、时间同步设备的招标、工程设计和维护管理。
本标准由中移技[2004]182号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发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荣本标准解释单位:同提出单位。
1 范围本标准是基于移动频率同步网和时间同步网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根据现有移动频率同步网和移动时间同步网的组网特点,本标准规定了1级、2级时间同步设备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可靠性及环境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移动时间同步网的规划、时间同步设备的招标、工程设计和维护管理。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YD/T 1011-1999 数字同步网独立型节点从钟设备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1999年) YD/T 1012-1999 数字同步网节点时钟系列及其定时特性(1999年)3 缩略语1PPS 1 Pulse per Second 秒脉冲ACTS Automated Computer Time Service 自动计算机时间服务DCLS DC Level Shift直流电平携带码DCN Dat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数据通信网IRIG Inter Range Instrumentation Group 国际仪表组织NTP Network Time Protocol 网络时间协议UTC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世界协调时4 时间同步设备和其它业务网的关系时间同步设备和其它业务网设备的关系如图1所示。
时间同步设备应接受源自UTC信号的时间同步,设备结构和布线应能适应配备不同等级的时钟单元,应尽可能利用频率同步网的信号进行守时,并应能向通信楼内各种需要时间同步的通信设备(如,数字交换设备、No.7信令设备、网管系统等)提供所多种类型的时间信号。
设备提供的时间输出种类和容量应满足当前各种通信设备同步的需求和今后发展的需要,并且设备应能具有扩展机框和机架的能力。
图 1 时间同步设备和其它业务网设备的关系5 1级时间同步设备的功能要求5.1 1级时间同步设备的构成1级时间同步设备的基本配置包括卫星接收机功能、时间输入功能、时钟功能、时间输出功能、时间调控功能和监控管理功能。
卫星接收机的配置方式分为内置式和外置式,如图 2所示。
天馈线PRC/LPR/BITS (A)PRC/LPR/BITS (B)PRC/LPR输出的图 2 1级时间同步设备的构成图 2 (A)所示为内置卫星接收机的1级时间同步设备,即通过天馈线输入信号获得源自UTC 的时间信号,并通过PRC/LPR/BITS 输出的频率信号实现守时。
图 2 (B)所示为外置卫星接收机的1级时间同步设备,即不配置卫星接收机模块,但利用局内PRC 或LPR 设备卫星接收机输出的时间信号获得源自UTC的时间信号,并通过“PRC/LPR/BITS输出的频率信号”实现守时。
5.2 卫星接收机功能5.2.1 卫星接收机的类型1级时间同步设备的卫星接收机应能配置为GPS接收机、GLONASS接收机、GPS/GLONASS双卫星接收机或其它卫星接收机(例如:我国的北斗系统接收机)。
对于外置卫星接收机的1级时间同步设备,外置卫星接收机和1级时间同步设备间的接口应为1PPS和时间信息接口。
5.2.2 卫星接收机的配置数量1级时间同步设备应至少配置1个卫星接收机。
5.3 时间输入功能5.3.1 时间输入信号的类型(1)1PPS接口1级时间同步设备应配置1PPS输入接口,并具有设置时间和闰秒的功能和人工设置时延的功能。
(2)时间信息接口配置了外置卫星接收机的1级时间同步设备应配置时间信息接口,该接口可以是厂家内部接口,其中应包含和1PPS接口对应的时间信息。
5.3.2 时间输入信号的配置数量1级时间同步设备应至少配置1个1PPS输入接口。
5.4 时钟功能1级时间同步设备的应配置铷钟,并且应配置外时钟接口,接口类型是2048kHz、2048kb/s 或者1/5/10MHz。
1级时间同步设备的时钟应具有自由运行、快捕、锁定、保持的功能。
冗余的时钟配置作为可选。
5.5 时间输出功能5.5.1 时间输出信号的类型(1)IRIG接口1级时间同步设备应配置IRIG-B输出接口。
(2)DCLS接口1级时间同步设备应配置DCLS(IRIG-B)输出接口。
(3)1PPS接口1级时间同步设备应配置1PPS输出接口。
(4)NTP接口1级时间同步设备应配置NTP输出接口,并且可以设置为NTP Server,其处理能力应不低于1000个用户/秒。
(5)其它接口ACTS、分脉冲输出接口等,作为可选。
5.5.2 时间输出信号的数量1级时间同步设备应具有提供扩展输出口的能力,各种类型时间输出信号物理接口的可扩展总数应不少于60路。
5.6 时间调控功能1级时间同步设备应对输出信号的时间信息进行连续调控。
5.7 监控管理功能5.7.1 通信功能(1) 通信语言采用ITU-T MML语言,目前可以使用SNMP语言或TL1语言。
(2) 通信端口设备应至少具有1个RS232串行接口和1个LAN接口,分别作为本地维护和网管使用。
(3) 信息的存储与上报在设备产生的各种信息中,告警信息(包括告警产生和告警清除)应由设备实时自动上报,其它信息暂存于设备内,以供网管系统定时轮询或随时查询。
设备应能保存至少50条最近的信息。
5.7.2 安全管理设备应能至少区分以下三级口令,应能执行相应口令级别内允许的功能,高级口令具有低级口令的全部功能。
(1) 一级(高级):可设置和修改用户/口令。
(2) 二级(中级):可设置和修改设备中的参数或工作状态;(3) 三级(低级):可读取数据;5.7.3 输入监测功能(可选)设备应具有对所有时间输入信号监测的能力。
(1) 传输性能监测参数信号丢失(LOS)。
(2) 时间性能监测参数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时间间隔误差。
对于该监测参数,应能人工设置为打开/闭塞方式;应能设置告警门限值和超过门限值后的告警级别;应能提供1天的原始相位数据和1~1000秒的最大时间间隔误差。
5.7.4 告警分类设备的告警分为事件报告、次要告警、主要告警和严重告警。
以下分类中有关输入监测功能的告警及事件作为可选。
(1) 事件报告,包括:●被监测输入信号的时间性能超过门限●通过人机命令对设备进行设置后各功能模块工作状态的改变●时钟工作状态的改变●各种告警的产生或清除(2) 次要告警,包括:●备用时间输入信号发生故障●具有监控管理功能的模块发生故障(3) 主要告警,包括:●主用时间输入信号发生故障●设备时钟进入保持工作状态●冗余配置的具有时间输入或时间输出功能的模块之一发生故障●设备电源(双路)中的一路发生故障(4) 严重告警,包括:●失去全部时间输入信号●所有具有时间输入功能的模块发生故障●具有时钟功能的模块之一发生故障●非冗余配置的具有时间输出功能的模块发生故障6 1级时间同步设备的性能要求1级时间同步设备的性能要求包括绝对跟踪精度、相对守时精度、时钟频率准确度、时钟保持特性。
6.1 绝对跟踪精度在正常跟踪于卫星接收机的情况下,1级时间同步设备1PPS输出接口的精度应优于±1μs。
6.2 相对守时精度当卫星接收机输出信号不可用时,在3天之内的相对守时精度应优于±1μs;当卫星接收机输出信号不可用且源自PRC/LPR/BITS输出的频率信号不可用时,在1天之内的相对守时精度应优于±1μs。
6.3 1PPS接口跟踪精度当1级时间同步设备跟踪于1PPS时间输入信号时,1PPS输出接口的跟踪精度应优于±1μs。
6.4 时钟频率准确度在20年寿命期内,时钟的频率准确度应优于±1.0×10-9。
6.5 时钟保持特性在时钟进入保持后1天内的频率偏差应优于±1.0×10-11。
7 2级时间同步设备的功能要求7.1 2级时间同步设备的构成2级时间同步设备的基本配置包括卫星接收机功能、时间输入功能、时钟功能、时间输出功能、时间调控功能和监控管理功能,如图3所示。
2级时间同步设备可以通过卫星接收机获得源自UTC的时间信号,或者通过地面时间传送电路获得源自1级时间同步设备的时间信号;并通过“源自BITS输出的频率信号”实现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