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腹部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10.25 KB
- 文档页数:7
腹部创伤的日常急救措施腹部创伤是常见的创伤类型之一,包括外伤和内伤。
外伤可由意外事故、运动伤害或暴力所致,而内伤则可能由脏器受损所引起。
无论是外伤还是内伤,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掌握腹部创伤的日常急救措施非常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
急救前的准备在急救腹部创伤之前,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
首先,当接到该急救呼叫时,必须迅速前往现场。
其次,应戴上手套,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最后,应该询问受伤者的状况,包括年龄、性别、症状等,以便更好地了解其状况和处理方法。
急救步骤步骤 1:保持冷静并评估状况在急救腹部创伤时,保持冷静和理智非常重要。
首先应当评估伤者情况,确定是否有失去知觉、大量出血、呼吸困难、呕吐等紧急情况。
如果出现上述紧急情况,应优先处理。
步骤 2:拨打急救电话腹部创伤是一个严重的紧急情况,因此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当拨打电话时,应尽可能提供准确的信息,如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病情描述和位置信息等。
步骤 3:鼓励伤者保持体位稳定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应该鼓励伤者保持体位稳定。
如果伤者处于卧位,则应让他自然躺下,不要强行移动他的身体。
如果伤者处于坐位,则应让他继续保持坐姿。
步骤 4:避免给伤者喂食或饮水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期间,应避免给伤者喂食或饮水,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并发症。
步骤 5:控制出血如果伤者有出血的情况,应立即控制出血。
控制出血的方法包括(1)用干净的布条或毛巾压迫出血部位;(2)将伤者四肢抬高,以减缓出血速度;(3)如伤者失去大量血液,应迅速输注血液或血浆。
步骤 6:严密观察伤者状况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应严密观察伤者的状况,如呼吸、脉搏和意识等,以掌握伤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相应的处理。
急救注意事项•在急救时应保持安静,避免伤者的情绪激动。
•不要移动伤者,以免伤势恶化。
•不要让伤者吹气球或其他可能导致腹压力增大的活动。
•避免用热水袋或电热毯等物品加热伤者,以防止散发进一步伤害。
腹部损伤的急救措施腹部是人体重要的器官组织所在的区域,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肝、胰脏、脾脏、肾脏等重要器官。
但是,腹部也是人体最脆弱的部位之一,容易受到外部损伤。
腹部损伤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内脏器官受损,进而导致内出血、感染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于腹部损伤的急救措施必须要重视起来。
一、急救前的准备在进行急救前,我们必须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保持冷静,切勿惊慌失措。
其次,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医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
同时,要做好现场的安全措施,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最后,要对伤者进行初步的检查,了解其意识状态、呼吸情况、腹部疼痛程度等情况。
二、急救过程1.保持伤者平躺在进行急救时,首先要让伤者平躺在地面上。
如果伤者还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可以让其自己平躺。
如果伤者失去了意识,我们需要把他转移到平坦的地面上,让他仰卧在地面上,头部稍微向上抬起,以便呼吸畅通。
2.解除紧身衣物在进行急救时,需要解除伤者身上的紧身衣物,以便检查腹部伤口的情况。
同时,还需要检查伤者是否有其他伤口、骨折等情况。
3.检查腹部伤口在进行急救时,需要仔细检查伤者的腹部伤口。
如果伤口比较小,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进行包扎,以止血为主。
如果伤口比较大,我们需要紧急输液,以保证伤者的生命安全。
4.控制出血如果伤者出现了内出血的情况,我们需要立即进行控制出血的急救措施。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压迫止血的方法,将干净的纱布敷在伤口上,然后用手掌加压,直到止血为止。
5.保持体温在进行急救时,需要注意保持伤者的体温。
如果伤者出现了失血过多的情况,会导致体温下降,从而影响伤者的恢复。
因此,我们需要给伤者盖上保暖被子,以保持其体温。
6.送往医院在进行急救措施后,我们需要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让伤者保持平躺状态,避免运动剧烈,以免加重伤情。
三、急救后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急救措施后,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伤者的恢复。
首先,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以促进伤者的恢复。
严重腹部创伤时应该如何进行急救在日常生活中,意外随时可能发生,严重腹部创伤就是一种极为危急的情况。
了解并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对于挽救伤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腹部是人体众多重要器官所在的部位,包括肝脏、脾脏、胃、肠道等。
当腹部遭受严重创伤时,可能会导致内脏破裂、大出血、腹膜炎等严重后果,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伤者的生命将面临极大威胁。
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
在接近伤者之前,务必观察周围环境,避免自己和伤者再次受到伤害,比如远离火源、掉落的物体、交通要道等危险区域。
接下来,快速评估伤者的状况。
观察伤者的意识是否清醒,能否正常交流。
如果伤者昏迷,要轻拍其肩膀并呼喊,看是否有反应。
同时,注意观察伤者的呼吸是否平稳、顺畅,有无呼吸困难的表现,如呼吸急促、喘息、口唇发紫等。
检查伤口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如果伤口有明显的出血,要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对于较小的伤口,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按压伤口止血;如果是较大的伤口且出血凶猛,可用手指或手掌直接按压出血部位,但要注意按压的力度和位置,避免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在止血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伤者的面色和皮肤温度。
如果伤者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很可能是失血过多,需要更加紧急的处理。
如果伤口有异物插入腹部,切勿随意拔出。
异物可能起到了一定的堵塞作用,防止出血过多。
但要将异物周围的衣物剪开,以便更好地观察和处理伤口。
对于腹部开放性创伤,要尽量避免伤口受到污染。
可以用干净的布或保鲜膜覆盖伤口,但不要包扎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在急救过程中,要密切关注伤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血压等。
如果伤者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在初步处理伤口后,要让伤者保持合适的体位。
一般来说,让伤者仰卧,双腿稍微弯曲,以减轻腹部的压力和疼痛。
但如果伤者有呕吐的迹象,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
同时,要尽快呼叫急救电话120,向医护人员详细描述伤者的情况、受伤原因、受伤时间以及已采取的急救措施等,以便医护人员做好相应的准备。
腹部外伤急救流程引言概述:腹部外伤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伤害类型,可能涉及内脏器官的损伤和出血。
正确的急救流程对于救治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腹部外伤的急救流程,以帮助读者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
一、初步评估和安全措施1.1 确保安全:在任何急救行动之前,务必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毒气泄漏等,应立即转移到安全地点。
1.2 初步评估: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是否有生命危险。
检查患者的呼吸、意识和动脉搏动。
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1.3 呼叫急救:如果患者有生命危险,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并告知相关情况。
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同时进行下一步的急救措施。
二、止血和保护腹部2.1 停止出血:如果患者有明显的腹部出血,应尽快采取措施止血。
可以使用干净的布或纱布进行直接压迫止血,避免使用力度过大,以免加重伤势。
2.2 避免进一步损伤:在急救过程中,应避免对腹部施加过大的压力或进行剧烈的活动。
可以使用软垫或折叠毛毯来支撑患者的腹部,以减轻压力。
2.3 保持体温稳定:腹部外伤可能导致患者体温下降,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
可以使用保暖毯或热水袋等方法,但要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皮肤,以免引起烧伤。
三、观察和记录3.1 观察症状:在急救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
注意呼吸困难、腹痛、呕吐、恶心等症状的出现。
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腹部内脏器官的损伤。
3.2 记录重要信息:在急救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患者的重要信息,如伤情的发生时间、急救措施的执行时间和效果等。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医疗救治非常重要。
3.3 与急救人员沟通:当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应向他们提供详细的信息和观察结果。
与急救人员保持密切的沟通,以便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救治决策。
四、输液和疼痛管理4.1 输液:在急救过程中,可能需要给患者进行输液以维持体液平衡和血压稳定。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输液方式和液体类型。
腹部创伤的急救和护理腹部创伤较为常见,死亡率高。
其危险性主要是腹腔实质器官的大出血,以及空腔脏器破损造成的腹腔感染。
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降低腹部创伤死亡率和伤残率的重要因素。
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腹部创伤的急救和护理,供大家参考。
腹部创伤的急救措施1. 按病情需要,放置于复苏室或抢救室。
2. 绝对卧床休息,若血压平稳,应取半坐卧位,避免随便搬动,以免加重病情。
3. 合理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气管插管。
4. 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一般每15~20分钟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一次,并作前后对比,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5. 密切观察腹部情况,每30分钟检查一次腹部体征。
6. 腹部伤口立即作无菌包扎,脱出的内脏不要立即回纳入腹腔,可用无菌纱布覆盖,扣上清洁弯盘,待手术室作进一步处理。
7. 抗休克,补充血容量。
迅速开放2~3条静脉通道,用粗针头输入平衡液等,并快速抽血作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输入全血。
一般腹部创伤的病人,静脉通道不宜建立在下肢。
8. 对病情不稳定者,不宜搬动。
予床边X线、B超检查,以明确诊断。
9. 腹部损伤后应暂禁食,必要时行胃肠减压,并注意引流是否通畅。
10. 留置导尿,记录尿量。
11. 一旦决定手术,应尽快做好术前准备。
腹部创伤的发病机制腹部创伤多见于交通事故、生活意外、斗殴、凶杀等,通常分为二类:1. 闭合性损伤系受钝性暴力所致,若损伤仅造成单纯腹壁损伤,一般病情较轻;若合并内脏损伤,大多为严重创伤。
空腔脏器破损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实质性脏器破裂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
2. 开放性损伤分为贯穿伤和非贯穿伤,大多伴有腹内脏器损伤。
腹部创伤的病情评估1. 评估、了解腹部外伤史2. 全身情况1) 神志单纯腹部伤者大多甚至清楚;车祸或腹内大血管伤伴休克者,神志淡漠、紧张、烦躁不安;合并颅脑伤者,呈昏迷或半昏迷。
2) 面色多有苍白、出冷汗、口渴。
3) 呼吸腹内脏器伤常呈胸式呼吸。
腹部受伤时应该如何进行急救处理在日常生活中,意外随时可能发生,腹部受伤就是其中一种较为常见且危险的情况。
了解正确的急救处理方法,对于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腹部是人体重要器官集中的区域,包括肝脏、脾脏、胃、肠道等。
当腹部受到外力冲击、刺伤、撞击等伤害时,可能会引起内部器官的损伤、出血、感染等严重后果。
首先,在发现有人腹部受伤后,要迅速让伤者保持安静和舒适的体位。
如果伤者还能行动,应协助其慢慢躺下;如果伤者已经无法行动,要避免强行移动,以免加重伤势。
让伤者采取仰卧位,双腿稍微弯曲,这样可以减轻腹部肌肉的紧张,缓解疼痛。
接下来,要尽快评估伤者的意识状态。
呼唤伤者,观察其是否能够清醒地回应,了解其受伤的经过和大致情况。
同时,检查伤者的呼吸和脉搏。
如果呼吸和脉搏微弱或消失,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观察腹部伤口的情况也非常重要。
如果伤口有明显的出血,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对于少量的渗血,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按压伤口;如果是大量出血且血流不止,可用手指或手掌用力按压伤口近心端的动脉血管,以减少出血。
但要注意,按压的力度和时间要适中,避免影响血液循环。
在止血的同时,要注意伤口是否有异物。
如果有异物插入腹部,切勿随意拔出,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出血。
应将异物周围的衣物剪开,固定好异物,等待专业救援人员的处理。
如果腹部伤口是开放性的,要用干净的纱布、毛巾或保鲜膜等物品覆盖伤口,避免伤口受到污染。
但不要包扎得太紧,以免影响腹部的血液循环。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伤者的症状变化。
注意伤者是否有腹痛加剧、腹胀、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症状。
如果伤者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抬高伤者的下肢,增加回心血量。
另外,不要给伤者进食或饮水,以免在后续的手术治疗中引起呕吐和误吸。
需要强调的是,非专业人员在进行急救处理时,要保持冷静,不要盲目操作。
在进行任何处理之前,都要先评估自己的能力和现场的情况,确保自身安全。
简述腹部创伤的急救措施腹部创伤是指外伤导致腹部器官结构及功能受损,可引起严重的生命威胁。
对于腹部创伤的急救措施需要紧急、及时、准确和有效,以避免患者对生命的危及甚至死亡。
一、快速评估在发现可能有腹部创伤的时候,我们需要快速评估伤情,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伤情部位等。
如果发现伤者出现一下状况,需要立即就医:1.告知有撞击或者刺伤过程;2.腹部非常疼痛;3.胸部呼吸急促或者慢;4.血压低;5.大量失血。
二、急救措施一旦发现可能出现腹部创伤的情况,我们需要及时做出急救措施,包括:1、保持患者平卧在急救的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平躺的姿势,以避免腹部结构进一步的受损,同时可以减少血液流失和休克。
2、适量的灌胃如果伤者口腔内没有反射,可以适量的灌胃清洗胃部残留物,避免残留物刺激消化道引起不适。
如果伤者无法进行口腔护理,需要立即送往医院。
3、冷敷伤处在腹部受伤部位冷敷,可以减轻局部肿胀,控制局部出血,并有助于缩小肿胀范围。
但是,伤口较大、短时间内无法冰敷时应当停止敷药。
4、禁食水食腹部创伤后需禁食口服水食。
以免引进负性患者食物,使胃液分泌增加妨碍伤口愈合,同时避免因进食引起剧烈腹痛。
5、紧急就医在发现可能有腹部创伤后,最关键的措施是紧急就医。
因为腹部损伤可能涉及到内脏出血、脏器移位、肠管出血等情况,需要进行及时的制定增加腹部防护、防止损伤扩大及内脏的移位。
三、对症治疗如果确诊为腹部创伤,需要进一步进行对症治疗,包括:1、进行盆腔输尿管和输尿管的导管插入如有必要可以进行盆腔输尿管和输尿管导管插入,预防膀胱和输尿管的并发症。
2、抬高腿部在紧急治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伤者腿部抬高,让压力从腹部转变到大腿上,减轻腹部流量和压力。
3、如有必要进行手术治疗根据腹部创伤的情况,如果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需要尽快安排手术,以保证时间上的紧迫性。
4、加强卫生护理在伤后的恢复期间,我们需要加强腹部的护理,避免感染和二次受伤等,并加强身体的康复。
腹部损伤现场急救措施腹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一旦发生腹部损伤,需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以避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本文将介绍腹部损伤现场的急救措施。
一、损伤类型及其紧急性腹部损伤基本上可分为以下三类:1.腹部软组织损伤:如肌肉挫伤、腹壁瘀血等轻伤;2.腹部脏器损伤:如肝、脾、胰腺、胃、肠道等器官的裂伤、破裂或挫伤,严重性自轻到重不等;3.腹部皮下脂肪和肠系膜血管损伤:如肠系膜血管裂伤、致腹腔内大出血等严重损伤。
在实践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来判断其紧急程度:•出现腹膜刺激症状如剧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部肿胀、跨压痛和移动性浊音•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出汗、皮肤苍白等表现•外观创伤明显、大出血以上情况应及时送医院急救,否则有可能危及生命。
二、现场急救措施腹部损伤现场急救措施主要包括:1. 拨打急救电话在现场发现腹部创伤后,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的医疗救援。
电话112或120为急救电话。
2. 卧床休息在等待医疗救援的时间内,受伤者应该卧床休息,尽量平躺,保持安静。
3. 保持呼吸道通畅腹部创伤时,受伤者可能会呕吐或咳嗽。
应确保受伤者的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或口水噎住呼吸道,或进入肺部。
4. 控制出血如果受伤者出现大量出血,必须及时控制出血。
对于轻微出血,可以用棉签或绷带进行止血,对于较严重的出血,可用紧急止血带或手掐肢体血管进行止血。
但是,不要在没有专业医护人员的情况下乱动伤口,以免加重出血。
5. 移除紧身衣物现场急救时要尽快把受伤者的紧身衣物解开,如腰带、扣子、裤带等,以释放腹部的压力,以避免引起随之而来的并发症。
6. 避免进食和饮水受伤者在等待医疗救援期间禁止进食和饮水,以免加重伤势和导致呕吐等后果。
7. 不进行任何疗法在等待医疗救援的过程中,不要进行人文活动,包括按摩、理疗、拍打、灌水、打麻醉等。
8. 注意受伤者情绪波动腹部损伤受伤者的情绪非常不稳定,这时应及时安抚其情绪,建立足够的信任,增强其信心,以便在紧急情况下稳定其情绪。
腹部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腹部创伤的关键问题在于有无内脏器官的损伤,发果只有单纯腹壁外伤,对伤员生命没有多大威胁,而重要的是内脏损伤后所引起的大出血与休克,感染与腹膜炎,病情多危重,如不及时诊治,则危及伤员的生命,其死亡率可高达10〜20%因此对腹部创伤的伤员应作到尽早诊断和及时治疗。
(一)急救与后送
腹部创伤伤员的急救与其它脏器伤的急救一样,应先注意检查有无立即威胁生命的情况存在,并应迅速予以处理,首先要注意检查有无呼吸道阻塞和呼吸道机能障碍,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异物,维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开放性气胸,明显的外出血等立即威胁生命的情况时,应迅速予以处理,四肢如有骨折,在搬动前应初步固定,休克发生前应积极预防休克,如冬保暖,夏防暑,保持伤员安静,止痛(未明确诊断前,禁用吗啡等止痛剂)和补充液体,当休克发生后,必须快速输血,输液,以尽快恢复血容量,使血压回升,输入的静脉最好先用上肢,因为在腹部伤中,可能有下腔静脉系统的血管损伤,用下肢输血有增加内出血的可能。
当发现腹部有伤口时,应立即予以包扎,对有内脏脱出者,一般不可随便回纳以免污染腹腔,可用急救包或大块敷料严加遮盖,然后用军用碗(或用宽皮带作为保护圈)盖住脱出之内脏,防止受压,外面再加以包扎,
如果脱出的肠管有绞窄可能,可将伤口扩大,将内脏送回腹腔,因此时的主要矛盾是肠坏死而不是感染。
脱出的内脏如有破裂,为防止内容物流出,可在肠破口处用钳子暂时钳闭,将钳子一并包扎在敷料内,随伤员后,如果腹壁大块缺损,脱出脏器较多,在急救时应将内脏送回腹腔,以免因暴露而加重休克。
在急救处理同时,应用抗菌素如破伤风抗毒素等疑有内脏伤者,一律禁食,必要时可放置胃肠减压管抽吸胃内容物,有尿潴留的伤员应导尿作检查,并留置导尿管,观察每小时尿量。
急救处理后,在严密的观察下,尽快后送,后送途中,要用衣物
垫于膝后,使髋膝呈半屈状以减轻腹壁张力,减轻伤员痛苦。
(二)早期处理
1,检伤分类和术前处理应同时进行,检伤分类的目的是判断有无内脏伤,使有适应证的伤员尽早手术,内出血在和内脏内容物刺激都可出现休克,这类伤员应紧急剖腹手术,但手术必然会加重休克,因此必须先输血或血浆代用品,将血压提升到90毫米汞柱以上,方行手术,如经过抢救,血压仍升高不到90毫米汞柱,表示有持续内出血,而且出血速度很快,应在加强抗休克的同时进行剖腹止血处理内脏伤,只有止住了血,才能控制休克
2,手术前准备:手术前准备主要是抗休克,其措施为: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2)立即用粗针头作静脉穿刺或静脉切开,建立一条通畅的输液通路,并抽血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
(3)立即静脉快速滴注平衡盐溶液或右旋糖酐500〜1000毫升, 随即输血,在多数病人血压能够回升;
(4)安放留置导尿,记录每小时尿量;
(5)放置胃管,接吸引器进行胃肠减压;
(6)术前使用有效的抗菌素,开放性腹部外伤者,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3,手术治疗
一般腹壁损伤的治疗,可按其它部位软组织损伤处理原则进行治疗,腹腔内脏损伤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一一剖腹探查术,剖腹探查的适应证如下:(1)有明显的腹腔内脏损伤的征象者;(2)休克经治疗,血压仍不升,或上升后又下降,未能查出腹部外出血征象者;(3) 观察中的伤员出现上述情况者;(4)战时,前一级医疗单位虽已行剖腹探查,但伤员又出现上述征象者。
麻醉选择:腹腔内出血的伤员,以气管内插管行全身麻醉较为安全,一般损伤可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
手术切口:一般剖腹探查多采用正中或正中旁切口,操作简单,
出血少便于探查,开关腹快,又可根据情况延长切口。
探查步骤:剖腹探查手术要求动作迅速,准确,轻柔,既有重点, 又要按一定次序进行以免遗漏,特别要注意探查胃后壁,贲门附近,胰腺,十二指肠和升,降结肠后壁及外侧壁,结肠肝,脾曲部位,肠系膜连接处的肠壁等损伤,开腹后,可根据腹腔内容物判断哪一类内脏损伤,切开腹膜时,有大量血液自腹腔溢出,表示有实质性脏器或大血管破裂;有气体或消化道内容物溢出,表示胃肠道破裂;有胆汁样液体时,表示有胆道系统或十二指肠破裂;有粪样液体或粪臭时,表示有回肠下端或结肠损伤;有尿液或闻到尿味时,表示有输尿管或膀胱损伤,内脏损伤的处理是按“先止血,后修补”的原则,腹腔内的大量血液,应迅速吸出,并用手捧出血块,然后逐一检查实质脏器,探查的顺序是:脾,肝,肠系膜,盆腔脏器,再切开胃结肠韧带进入网膜囊检查胰腺;如发现出血来自腹膜后,应切开后腹膜清除血肿,并探查肾脏及腹膜后大血管,找出出血点彻底止血,止血时,先用手指压迫出血点,迅速吸净腹腔积血,看清出血部;然后结扎止血,切忌用止血钳盲目在血泊中钳夹止血,以免造成误伤重要器官,然后再顺序检
查空腔脏器,从上腹部开始检查胃之前后壁,十二指肠,空肠, 回肠逐段向下,最后检查结肠或直肠,发现胃肠壁破裂时,应暂时用肠钳夹住裂口,防止更多的胃肠内容物流入腹腔,待检查完毕后再行处理,一般先处理结肠和末端回肠的裂口,因其内容物多为粪便,感染力强,然后再处理胃和空肠,在火器伤中,必须找到伤道全程,以免遗漏伤情,对腹腔内的异物和失去活力的组织,血块均应清除,如污染严重,应用大量盐水冲洗腹腔,腹腔内置双套管引流负压吸引,并在腹膜外放置橡皮片引流,切口缝合,切口污染不严重者可分层缝合,切口污染严重,肠线缝合腹膜后,其余各层组织用金属线或粗丝作全层减张缝合以利切口引流,又可防止切口裂开,对腹壁有较大缺损无法缝合时,可用大网膜覆盖内脏,外用凡士林纱布缝于缺损腱膜,肌肉边缘以保护内脏,等纱布下有新生肉芽覆盖,即可拆除纱布。
4,术后处理腹部手术后,必须行持续胃肠减压,直到肠蠕动功能恢复为止,如果有胃肠造瘘,也应同时用吸引器负压吸引,吸引时
间与前者相同,当造瘘目的完成后,造瘘管一般最早可在二周后拔除。
术后伤员禁食,但要静脉输入适量的液体和电介质溶液,维持营养和水电介质平衡,有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者要适当的输入血浆,全血或水解蛋白,待胃肠功能恢复后,才能逐步口服流质,半流质食物。
广谱抗菌素的全身应用或联合使用,一般延续到炎症消退为止。
腹腔引流物应在术后4〜5天取出,为止血用的填塞物,可在术
后4〜5天每天抽出一小段,10〜12天完全取出。
腹部手术后伤员,在病情稳定后,宜早期下床活动,以防术后肠粘连。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