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创伤的急救与护理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67 MB
- 文档页数:39
急诊医学课件第八章创伤急救•创伤急救概述•现场初步处理•转运途中监护与治疗•常见创伤类型及处理原则目录•特殊情况下创伤急救策略•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01创伤急救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创伤急救是指针对各种急性创伤事件,采取及时、有效的紧急医疗措施,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的过程。
分类根据创伤的性质和部位,可分为开放性创伤、闭合性创伤、内脏创伤、多发伤、复合伤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病原因交通事故、坠落、撞击、挤压、刀割、枪弹伤等。
危险因素高能量损伤、高龄、并存疾病、环境因素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临床表现疼痛、肿胀、出血、功能障碍等。
诊断依据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02现场初步处理止血措施直接压迫止血用干净纱布或布料直接压迫在出血部位,以减少血流量。
升高伤肢止血将受伤肢体抬高,降低血液流向伤口的速度。
止血带止血对于无法控制的出血,可使用止血带在伤口近端扎紧,阻断血流。
但需注意定时放松,避免长时间使用导致肢体坏死。
01 02 03环形包扎法适用于肢体粗细均匀的部位,如手腕、小腿等。
用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每一圈均覆盖前一圈的1/2或2/3。
螺旋形包扎法适用于肢体粗细不均或呈螺旋状伤口的部位。
绷带自下而上作螺旋状缠绕,每一圈均压住前一圈的1/2或2/3。
“8”字形包扎法适用于关节部位的包扎。
在关节上方作环形包扎数圈,然后向关节下方斜行缠绕,一圈在关节下缠绕,两圈在关节凹面交叉,反复进行,逐渐离开关节,每圈压住前一圈的1/2或2/3。
包扎方法三角巾固定将三角巾折叠成适当宽度,围绕肢体一周打结固定。
适用于上肢或小腿的骨折固定。
夹板固定用木板、竹板等坚硬材料制成夹板,将伤肢固定在夹板上,避免骨折端移动造成二次损伤。
躯干固定对于胸腰椎骨折或怀疑有脊髓损伤的患者,需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可使用担架、木板等将患者躯干整体固定,避免搬运过程中造成二次损伤。
固定技术03转运途中监护与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头部处于稳定位置,避免颈部过度活动,以防加重颈椎损伤。
《创伤急救》ppt课件完整版REPORTING2023 WORK SUMMARY目录•创伤基本概念与流行病学•创伤评估与初步处理•常见创伤类型及临床表现•并发症预防与治疗策略•康复训练与心理支持工作•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PART01创伤基本概念与流行病学创伤定义及分类创伤定义指机械性致伤因子所造成的损伤,为动力性损伤,如砸伤、切割伤、刺伤、挫伤、撕裂伤、骨折、脱臼、挤压伤等。
创伤分类按致伤原因可分为锐器伤、钝器伤、火器伤等;按受伤部位可分为颅脑伤、面颈部伤、胸部伤、腹部伤、四肢伤等;按皮肤完整性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创伤发生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生原因交通事故、暴力事件、工伤事故、运动损伤、意外坠落等是常见的创伤发生原因。
危险因素年龄、性别、职业、环境因素、个人行为等均可影响创伤的发生。
例如,年轻人、男性、从事高风险职业、居住在犯罪率高或交通状况差的地区、酗酒或吸毒等不良行为都会增加创伤的风险。
创伤流行病学特点地区分布创伤的发生与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卫生条件等有关。
例如,城市地区交通事故和暴力事件较多,而农村地区则以农业事故和意外坠落为主。
时间分布不同时间段的创伤发生率也有差异。
例如,交通事故在夜间和节假日较为多发,而工伤事故则多发生在工作日。
人群分布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群创伤发生率也不同。
例如,年轻人和男性是创伤的高发人群,而从事高风险职业如建筑工人、矿工等也更容易发生创伤。
国内外创伤救治现状国内现状我国创伤救治体系不断完善,救治能力不断提高。
政府加大了对创伤救治的投入,建立了多层次的创伤救治网络,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专科救治等。
同时,创伤救治技术也不断更新,如损伤控制性手术、快速康复理念等的应用,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国外现状国外发达国家的创伤救治体系更加完善,救治效率更高。
他们注重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衔接,建立了高效的创伤救治流程。
同时,国外在创伤救治技术方面也更加先进,如机器人手术、3D打印技术等的应用,为创伤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救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