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维尔三维算量图文教程
- 格式:doc
- 大小:376.50 KB
- 文档页数:8
1、配置软件斯维尔三维算量并配置相应CAD的版本
2、双击软件斯维尔三维算量
3、点击新建工程
4、设置工程名称及存放位置
5、对工程项目依次进行设置
6、楼层以两层小楼为例
7、若对工程信息进行修正点击页面左上角工程设置。
8,绘制轴网
9,完成轴网绘制后,点击柱体。
10,对柱体进行设置。
并根据图纸信息,将柱子底标高设置为同基础顶标高。
11,根据图纸,将柱布置在相应位置。
(若柱位置不在图纸所示位置,选中需要偏心编辑的柱子,点击偏心编辑或使用鼠标右键)
12,单击鼠标右键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钢筋布置。
13,完成柱配筋页面。
14,拷贝楼层。
15,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行设置。
(轴网、柱子位置一样时进行,若不同信息不一样时,则根据图纸信息依次进行修改。
)
16,完成拷贝后,将页面转至基础层。
17,绘制基础。
(以独立基础为例)
18、单击独基承台。
19、对基础进行数据修正。
20、数据修正完成后,根据图纸布置基础。
21、基础布置完成后,进行基础钢筋布置。
22、完成基础、钢筋布置后,进行梁体布置。
23、布置梁体钢筋。
24、梁体钢筋布置完成后页面。
25、若基础层、首层及第2层的梁体及梁体配筋情况基本相同,可拷贝楼层。
26、查看以画工程的工程量。
27.当柱子底标高与基础顶标高不一致,就行修正。
暂时写到这┄┄。
清华斯维尔三维算量软件操作技巧(二)2.1布置垫层:在三维算量界面中,不论是在菜单命令内还是在工具栏内,都找不到垫层布置的命令和工具快捷键。
是否是系统不具备布置垫层的功能呢?不是!三维算量系统的垫层布置是隐藏在基础布置和轮廓布置中的。
2.1.1如果您的垫层边沿有模板,可用基础布置工具内的各种命令来布置垫层。
步聚是(依据先独立后条形的原则)将基础主体布置完,用显示/隐藏工具将已布置好的基础隐藏起来。
不隐藏也可以,但是在布置条形基础垫层时必须要将基础隐藏,这样做是以利条形基础垫层与独立基础垫层自动相接。
再根据基础形状选择相应的基础作垫层布置。
如果垫层有外伸情况,则在输入尺寸时,应加大垫层的外伸尺寸,厚度尺寸按垫层厚度输入。
布置方法及过程一切同基础布置方式。
应注意的是,①、在选择基础式样时要根据基础的平面形状,一概只选一阶基础就可以了;②、可以直接利用已布基础的编号,在基础编号后加标识改为垫层编号,如将JC-1改为JC-1d,在校核工程量时便于查找;③、关于标高,在基础布置对话框内系统用的是基础底标高,当您将基础布置完后确定垫层底标高时,一定要将垫层的厚度加在标高内,如您的基础底标高是-1.2米,垫层厚100MM,则您的垫层底标高应设为-1.2米加-0.1米等于-1.3米,即垫层底标高是-1.3米。
长条形的基础垫层也是一样的,您只要按使用说明操作就行了。
套挂定额时,垫层砼体积按相关定额套挂就行了。
2.1.2如果要布置的垫层是房间地面或边沿不须模板的垫层,则可直接用轮廓工具进行布置,这是因为垫层边沿不存在模板问题。
套挂定额时,用轮廓属性内的底面积(m2)SD工程量表达式属性值乘以您设置的垫层厚度即可。
2.2挖条形基础土方:在进行基坑布置前,首先要做点图形准备工作。
先用构件显示/隐藏工具将基础隐藏起来,只留下垫层部分。
用CAD绘制命令内的相应绘制功能将垫层的水平外轮廓描画一遍,如果是规正的矩形和圆形,最好用CAD绘制命令内的矩形和圆命令来画,这样画出来的形状方便作整体工作位增加尺寸偏移。
目录1. 概述 (9)1.1本书的使用 (10)1.1.1 本书内容 (10)1.1.2 术语解释 (11)1.2入门知识 (12)1.2.1 必备知识 (12)1.2.2 软硬件环境 (12)1.2.3 安装和启动 (13)1.2.4 TH-3DM工作流程 (13)1.3用户界面 (14)1.3.1菜单 (15)1.3.2 右键菜单 (16)1.3.3 命令栏按钮 (16)1.3.4 导航器 (16)1.3.5 布置选择及修改快捷按钮(简称“快捷按钮”) (18)1.3.6 模型视口 (18)1.3.7 工程设置 (19)1.4图档组织 (23)1.4.1 图形元素 (23)1.4.2 图形编辑 (23)1.4.3 视图表现 (24)1.5定义编号 (24)1.5.1界面工具 (24)1.5.2属性页面 (30)1.5.3做法页面 (32)2. 建筑 (39)2.1轴网的创建和编辑 (40)2.1.1 绘制轴网 (40)2.1.2 移动轴网 (44)2.1.3 修改轴网 (45)2.1.4 合并轴网 (46)2.1.5 隐显轴网 (46)2.1.6 上锁轴网 (47)2.1.7 选排轴号 (47)2.1.8 自排轴号 (49)2.1.9轴号变位 (50)2.1.10 轴号刷新 (51)2.1.11 删除轴号 (52)2.1.12 删除尺寸标注 (53)2.1.13绘制辅轴 (53)2.1.14 弧形辅轴 (54)2.1.15 平行辅轴 (56)2.1.18 线性标注 (59)2.1.19 角度标注 (59)2.1.20 对齐标注 (60)2.1.21 识别轴网 (60)2.2柱子的创建和编辑 (62)2.2.1 柱体布置 (62)2.2.2 识别柱、暗柱 (64)2.3墙体的创建和编辑 (67)2.3.1 墙体布置 (67)2.3.2 识别砼墙 (77)2.3.3 识别砌体墙 (78)2.4梁体的创建和编辑 (80)2.4.1 梁体布置 (80)2.4.2 识别梁体 (85)2.5板体的创建和编辑 (87)2.5.1 板体布置 (87)2.5.2 识别板筋 (88)2.6门窗的创建和编辑 (88)2.6.1 门窗布置 (88)2.6.2 识别门窗 (94)2.7板洞的创建和编辑 (95)2.7.1 板洞布置 (95)2.8梯段的创建和编辑 (96)2.8.1 梯段布置 (96)3. 管线 (98)3.1管道的创建和编辑 (99)3.1.1 创建管道 (99)3.1.2 编辑管道 (104)3.1.3 识别管道 (106)3.1.4 识别立管系统图 (111)3.1.5 轴测图转换 (113)3.2风管的创建和编辑 (116)3.2.1 创建风管 (116)3.2.2 编辑风管 (117)3.2.3 识别风管 (118)3.3地热盘管的创建和编辑 (119)3.2.1 创建地热盘管 (119)3.3.2 编辑地热盘管 (119)3.4柔性软风管创建和编辑 (120)3.4.1 创建柔性软风管 (120)3.5电线创建和编辑 (120)3.5.1 创建电线 (120)3.5.2 编辑电线 (121)3.5.3 识别电线 (121)3.6.2 编辑配管 (121)3.6.3 识别配管 (121)3.7电缆创建和编辑 (122)3.7.1 创建电缆 (122)3.7.2 编辑电缆 (123)3.7.3 识别电缆 (123)3.8管线编号创建和编辑 (123)3.8.1 创建管线编号 (123)3.8.2 编辑电线配管 (125)3.8.3 识别管线编号 (125)3.9系统编号创建和编辑 (126)3.9.1创建系统编号 (126)3.9.2 编辑系统编号 (126)3.9.3 识别系统编号 (127)CAD系统图1 (127)CAD系统图2 (130)3.9.4 识别编号 (132)3.10线槽创建和编辑 (132)3.10.1 创建线槽 (132)3.10.2 编辑线槽 (132)3.10.3 识别线槽 (133)3.11桥架创建和编辑 (133)3.11.1 创建桥架 (133)3.11.2 编辑桥架 (133)3.11.3 识别桥架 (133)3.12母线创建和编辑 (133)3.12.1 创建母线 (133)3.12.2 编辑母线 (134)3.12.3 识别母线 (134)3.13防雷线创建和编辑 (134)3.13.1 创建防雷线 (134)3.13.2 编辑防雷线 (134)3.13.3 识别防雷线 (134)3.14多管绘制 (134)3.15跨层桥架 (136)3.16管沟土方 (137)3.16.1 创建管沟 (137)3.16.2 编辑管沟 (137)3.17电缆沟土方 (137)3.17.1 创建电缆沟 (137)3.17.2 编辑电缆沟 (138)3.18灯带 (138)3.18.1 创建灯带 (138)3.19.1 创建剔槽 (138)3.19.2 编辑剔槽 (139)3.20冷媒管 (139)3.20.1 创建冷媒管 (139)3.20.2 编辑冷媒管 (141)4. 设备 (142)4.1水泵 (143)4.1.1创建水泵 (143)4.1.2编辑水泵 (145)4.1.3识别水泵 (145)4.2喷淋头 (146)4.2.1创建喷淋头 (146)4.2.2编辑喷淋头 (148)4.2.3识别喷淋头 (148)4.3散热器 (148)4.3.1创建散热器 (148)4.3.2编辑散热器 (148)4.3.3识别散热器 (148)4.4识别材料表 (148)4.5设备布置命令一览表 (152)5. 附件 (154)5.1管道阀门 (155)5.1.1管道阀门的创建 (155)5.1.2 管道阀门的编辑 (155)5.1.3 识别管道阀门 (155)5.2管道法兰 (155)5.2.1 管道法兰的创建 (155)5.2.2 管道法兰的编辑 (158)5.2.3 识别管道法兰 (158)5.3管道仪表 (158)5.3.1 管道仪表的创建 (158)5.3.2 管道仪表的编辑 (159)5.3.3 识别管道仪表 (159)5.4套管 (159)5.4.1 套管的创建 (159)5.4.2 套管的编辑 (160)5.4.3 识别套管 (160)5.5管道支架 (160)5.5.1 管道支架的创建 (160)5.5.2 管道支架的编辑 (161)5.5.3 识别管道支架 (161)5.6其它附件 (161)5.6.1 其它附件的创建 (161)5.7风管阀门 (162)5.7.1 风管阀门的创建 (162)5.7.2 风管阀门的编辑 (162)5.7.3 识别风管阀门 (162)5.8风管法兰 (162)5.8.1 风管法兰的创建 (162)5.8.2 风管法兰的编辑 (162)5.8.3 识别风管法兰 (163)5.9风管支吊架 (163)5.9.1 风管支吊架创建 (163)5.9.2风管支吊架的编辑 (163)5.9.3识别风管支吊架 (163)5.10线槽支吊架 (163)5.10.1 线槽支吊架创建 (163)5.10.2 线槽支吊架的编辑 (164)5.10.3 识别线槽支吊架 (164)5.11桥架支吊架 (164)5.11.1 桥架支吊架创建 (164)5.11.2 桥架支吊架的编辑 (164)5.11.3 识别桥架支吊架 (164)5.12接线盒 (165)5.12.1 接线盒创建 (165)5.12.2接线盒的编辑 (166)5.12.3识别接线盒 (166)5.13穿刺线夹 (166)5.13.1 穿刺线夹创建 (166)5.13.2穿刺线夹的编辑 (169)5.13.3识别穿刺线夹 (169)6. 其它 (170)6.1点 (171)6.2线 (171)6.3面 (171)6.4路径曲面 (172)7. 图纸 (173)7.1导入图纸 (174)7.2图片导入 (175)7.3管理图纸 (175)7.4分解图纸 (176)7.5缩放图纸 (176)7.6清空图纸 (177)7.7图层控制 (177)7.8图层管理 (178)7.9全开图层 (179)7.12底图褪色 (180)7.13恢复褪色 (181)7.14过滤选择 (181)7.15查找替换 (182)7.16相同替换 (183)7.17文字合并 (183)7.18文字炸开 (185)8. 辅助功能 (187)8.1设备连管道 (189)8.2设备连风管 (190)8.3设备连管线 (192)8.4绕梁调整 (195)8.5交叉立管 (196)8.6交线断开 (196)8.7喷淋管径 (196)8.8转换上下喷 (198)8.9管坡修改 (199)8.10风管连接 (200)8.11管连风口 (202)8.12管线互配 (203)8.13桥架配线 (206)8.15散连立管 (209)8.16散连管线 (210)8.17立连干管 (210)8.18选跨越管 (210)8.19系统类型 (211)8.20回路编号 (212)8.21分组编号 (212)8.22材质库 (213)8.23图库管理 (214)8.24增加接口 (217)8.25沟槽卡箍设置 (218)8.26风管设置 (222)8.27敷设方式设置 (222)8.28电气合管 (223)8.29管线合并 (224)8.30消连立管 (225)8.31消连管道 (229)8.32虚拟桥架 (231)8.33高度调整框 (233)8.34管线连灯带 (234)8.35设备高度调整 (235)8.36放坡系数设置 (235)8.36管沟宽度设置 (236)9. CAD操作 (238)9.1撤销 (240)9.2恢复 (240)9.3复制 (240)9.4属性匹配 (240)9.5删除 (242)9.6移动 (243)9.7镜像 (243)9.8旋转 (243)9.9偏移 (243)9.10延伸 (244)9.11修剪 (244)9.12打断 (244)9.13倒角 (245)9.14圆角 (245)9.15合并 (245)9.16对齐 (246)10. 构件管理 (247)10.1定义编号 (248)10.2构件管理 (248)10.2.1 图形管理 (248)10.2.2 零星管理 (249)10.3拷贝楼层 (253)10.4构件查询 (256)10.5构件筛选 (256)10.6编号修改 (258)10.7复制做法 (259)10.8删除做法 (260)10.9做法维护 (260)10.10清单维护 (262)10.11定额维护 (263)11. 视图 (264)11.1多层组合 (265)11.2构件显示 (266)11.3构件辨色 (267)11.4隐藏构件 (269)11.5图形刷新 (270)11.6属性图示 (270)11.7属性浮示 (271)11.8CAD视图转屏 (272)11.9CAD界面 (273)11.12标注标高 (275)12. 工具 (276)12.1查询面积 (278)12.2查询距离 (278)12.3计算工具 (278)12.4捕捉设置 (278)12.5系统选项 (278)12.6算量选项 (281)12.6.1 工程量输出 (281)12.6.2 计算规则 (283)12.6.3 构件颜色 (284)12.6.4 属性显示 (286)12.6.5 构件选项 (287)12.6.6构件关联 (287)13. 报表 (289)13.1图形检查 (290)13.2回路核查 (292)13.3快速核量 (295)13.4漏项检查 (296)13.5三箱设置 (296)13.6分析、统计 (297)13.7预览统计 (299)13.7.1预览统计 (299)13.7.2 浏览统计内挂做法 (303)13.8报表 (305)13.8.1 报表设计 (305)13.9自动套做法 (311)13.9.1 做法模板编制 (312)13.9.2 编辑自动判断条件 (313)13.10手工算量 (314)13.10.1 项目列表区 (315)13.10.2 创建工程区 (317)14. 图量对比 (324)14.1图纸对比 (325)14.2工程对比 (325)15. 碰撞检查 (329)1. 概述本章内容包括⏹本书的使用⏹入门知识⏹用户界面⏹图档组织⏹定义编号本章详尽阐述安装算量软件TH-3DM(简称3DM)的相关理念和软件约定,这些知识对于您学习和掌握3DM是不可缺少的,请仔细阅读。
斯维尔三维算量常用快捷命令拷贝楼层拷贝楼层时选取“自动关闭打开的目标楼层”,注意选择覆盖、沿用。
装饰先新建楼地面、天棚、墙面等,再新建房间选择各表面的做法。
更改计算规则更改计算规则修改钢筋长度导入建筑图TH-Arch中文件布图——转二维图,删掉墙线、门窗等后面的字如下图。
选择墙线层等,依次选择,最后框选整张图纸来布置。
得到下图。
把图纸复制到三维算量,识别建筑,即把砌筑墙和门窗识别。
(移动用“移动”或成块布置)接着识别门窗表从TH-Arch复制门窗表到三维算量,按“分解图纸”(X+空格),选择门窗表进行分解。
再用“识别门窗表”识别,跳出如下图。
把截面尺寸改为截宽,高度改为截高。
如下图按确定,跳出“选择门窗类型”,再按确定。
调整门窗高度(“构件查询”)改墙编号(“编号修改”)识别内外(用来区分内外墙)吊筋布置“加强筋”输入“V2C18”即为吊筋。
同编号构件钢筋加密比如:两个KZ1,一个@100/200,一个@100,柱顶2300。
钢筋设置为@100/200,点中要设置为100的柱,“构件查询”如图所示。
“下加密范围”改为“2300”,即为同编号构件不同加密布置。
柱筋平法修改钢筋点“柱筋平法”-“钢筋查询”,选择要改的钢筋,如下图所示即会显示选中钢筋的名称,修改后图中钢筋即为修改之后的。
默认板筋设置点“编号管理”出下图柱表钢筋识别把表格里电脑无法识别的文字换成电脑可以识别的,“查找替换”命令在图纸菜单里。
对应的“箍紧名称”会出现,说明电脑已经识别;否则还未识别。
BIM—三维算量For Revit快速入门手册V1.0版本2015年3月发行深圳市斯维尔科技有限公司第一章软件安装指南一、配置环境软件在运行过程中,有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
特别是在进行分析统计时如果您的计算机硬件配置过低,则会用上很长的时间,甚至会出现计算机停止运行现象。
推荐配置如下:系统环境:采用win7以上系统软件环境:推荐使用Revit2014、Revit Architecture2014、Revit 2015、Revit Architecture2015版本。
CPU:推荐使用Intel Core i3以上内存:推荐使用2.0GB内存以上说明:Revit升级至最新版本,推荐更新至update2。
Revit升级补丁包步骤,升级前请先查看Revit关于对话框版本号:Revit信息Revit2014更新包下载地址:/support/revit-products/dow nloads/caas/downloads/content/revit-2014-update-release-2.ht mlRevit Architecture2014更新包下载地址:/support/revit-products/dow nloads/caas/downloads/content/revit-architecture-2014-update-release-2.htmlRevit2015(包含Revit Architecture2015)Update Release5升级步骤:1、安装UR3或UR4(如果已经安装,请跳过该步骤)UR3适用于:原始版本(Build:20140223_1515)Update Release1(Build:20140322_1515)Update Release2(Build:20140323_1530)Revit/support/revit-products/dow nloads/caas/downloads/content/autodesk-revit-2015-update-rel ease-3.htmlArchitecture/support/revit-products/dow nloads/caas/downloads/content/autodesk-revit-architecture-201 5-update-release-3.htmlUR4适用于:原始版本(Build:20140223_1515)Update Release3(Build:20140606_1530)Revit/support/revit-products/dow nloads/caas/downloads/content/autodesk-revit-2015-update-rel ease-4.htmlArchitecture:/support/revit-products/downloads/caas/downloads/content/autodesk-revit-arc hitecture-2015-update-release-4.html2、安装UR5UR5适用于:Update Release3(Build:20140606_1530)Update Release4(Build:20140903_1530)Revit:/support/revit-product s/downloads/caas/downloads/content/autodesk-revit-2015-upda te-release-5.htmlArchitecture:/support/revit-products/downloads/caas/downloads/content/autodesk-revit-arc hitecture-2015-update-release-5.htmlUR5For Revit2015R2(Build:20140905_0730):Revit:/support/revit-product s/downloads/caas/downloads/content/autodesk-revit-2015-upda te-release-5-for-revit-2015-r2.htmlArchitecture:/support/revit-products/downloads/caas/downloads/content/autodesk-revit-arc hitecture-2015-update-release-5-for-revit-architecture-2015-r2.h tml二、软件的安装启动安装程序,软件将为用户提供安装向导,按照提示操作即可(如需修改安装路径,按照提示选取放置位置)。
目录第一部分概述第1章算量思路1.1建筑工程量计算思路1.2钢筋工程量计算思路1.3算量流程第2章实例工程概况第二部分建筑工程量第1章建筑工程量概述1.1 建筑工程量计算思路1.2 实例工程分析1.3操作约定第2章新建工程项目2.1 新建工程项目2.2工程设置第3章地下室工程量计算3.1建立轴网3.2 地下室独立基础3.3 地下室柱3.4 地下室基础梁3.5 地下室梁3.6 地下室墙3.7 地下室门窗3.8 地下室过梁3.9 地下室楼梯3.10 散水3.11 地下室内装饰3.12 地下室外装饰3.13 地下室脚手架3.14 其他项目第4章首层工程量计算4.1 拷贝楼层4.10雨篷拦板第5章二三层构件工程量第6章出屋顶楼层工程量6.5 女儿墙6.6女儿墙压顶6.7 坡屋顶6.8 老虎窗6.9挑粱天沟6.10平屋面装饰第7章分析统计工程量7.1楼层组合7.2图形检查7.3构件编辑7.4工程量计算规则7.5分析统计工程量第8章报表输出第9章识别建模9.1识别建模与手工建模的关系9.2识别建模工作流程9.3识别首层轴网与柱子9.4识别首层梁9.5识别门窗表9.6识别首层墙与门窗9.7识别其它构件9.8其它楼层处理第三部分第1章钢筋工程量概述1.1钢筋工程量概述1.2钢筋选项1.3实例工程分析第2章首层钢筋工程量2.1首层独基钢筋2.2首层基础梁钢筋2.3首层柱筋2.4首层插座布置2.5首层梁筋2.6首层砌体墙拉结筋2.7首层混凝土墙柱筋2.8首层板筋2.9首层楼梯钢筋2.10首层飘窗板钢筋2.11首层过梁钢筋第6章分析统计钢筋量6.1核对钢筋6.2图形管理6.3修改钢筋公式6.4分析统计钢筋量第7章识别钢筋7.1 识别钢筋工作流程7.2 识别柱筋7.3 识别梁筋7.4识别板筋报表。
1.如何使用本手册 (10)1.1 内容索引 (11)1.2 图形符号的约定 (12)1.3 其他帮助资源 (12)2.软件简介 (13)2.1 软件概述 (14)2.2 软件工程原理 (14)2.2.1 预算图与构件属性 (14)2.2.2 工程量计算规则和计算方式 (15)2.2.3 预算图建模原则 (15)2.3 软件特点 (16)3.软件安装、卸载 (18)3.1 软件运行的硬件环境 (19)3.2 软件运行的软件环境 (19)3.3 建议环境 (19)3.4 软件的安装 (19)3.5 软件的卸载 (23)4.软件快速入门 (24)4.1 软件启动与退出 (25)4.1.1 启动《三维算量》 (25)4.2 主界面介绍 (29)4.3 定义编号 (40)4.4 快速操作流程 (59)4.5 术语解释 (60)4.6 常用操作方法 (61)5.工程管理 (65)5.1 新建工程 (66)5.2 打开工程 (67)5.3 保存工程 (68)5.4 另存工程 (68)5.5 恢复楼层 (68)5.6 工程设置 (70)5.7 工程合并 (78)5.8 设立密码 (78)5.9 退出软件 (78)6.轴网 (79)6.1 绘制轴网 (80)6.2 移动轴网 (82)6.4 合并轴网 (83)6.5 隐显轴网 (84)6.6 上锁轴网 (84)6.7 选排轴号 (85)6.8 自排轴号 (85)6.9 轴号变位 (86)6.10 轴号刷新 (87)6.11 删除轴号 (88)6.12 删除尺寸标注 (88)6.13 绘制辅轴 (88)6. 14 弧形辅轴 (89)6.15 平行辅轴 (90)6.16 转角辅轴 (91)6.17 选线成轴 (92)6.18 线性标注 (92)6.19 角度标注 (92)6.20 对齐标注 (93)7.基础 (94)7.1 独基承台 (94)7.2 条基、基础梁布置 (98)7.3 筏板布置 (100)7.4 井坑布置 (102)7.5 桩基布置 (103)7.6 基坑土方 (111)7.7 基坑放坡 (112)7.8 建筑范围 (113)7.9 场区布置 (114)7.10 布等高线 (114)7.11 网格土方 (115)8.结构 (119)8.1 柱体布置 (120)8.2 柱帽布置 (120)8.3 梁体布置 (124)8.4 墙体布置 (127)8.5 暗柱布置 (134)8.6 暗梁布置 (137)8.7 板体布置 (140)8.8 预制板 (140)8.9 后浇带 (146)8.10 预埋铁件 (146)9.建筑一 (152)9.2 构造柱 (154)9.3 圈梁布置 (156)9.4 过梁布置 (160)9.5 标准过梁 (163)9.6 门窗布置 (163)9.7 洞口边框 (167)9.8 板洞布置 (168)9.9 飘窗布置 (169)9.10 老虎窗 (169)9.11 悬挑板 (170)9.12 竖悬板 (171)9.13 阳台生成 (171)9.14 栏板布置 (172)9.15 压顶布置 (173)9.16 栏杆布置 (174)9.17 扶手布置 (175)9.18 挑檐天沟 (176)9.19 腰线布置 (177)9.20 脚手架 (177)9.21节点构件 (178)10.建筑二 (184)10.1 台阶布置 (185)10.3 坡道布置 (185)10.4 散水布置 (186)10.5 防水反坎 (187)10.6 地沟布置 (190)10.7 悬挑梁布置 (190)10.8 高度调整框 (191)10.9 梯段布置 (191)10.10 楼梯 (192)10.11 建筑面积 (195)11.装饰 (197)11.1 做法表 (198)11.2 做法组合表 (200)11.3 房间布置 (202)11.4 地面布置 (202)11.5 天棚布置 (203)11.6 踢脚布置 (204)11.7 墙裙布置 (204)11.8 墙面布置 (205)11.9 其它面布置 (205)11.11 生成立面 (209)11.12 立面展开 (211)11. 13 退出展开 (213)11.14 立面切割 (214)12.其它构件 (215)12.1 点 (216)12.2 线 (216)12.3 面 (217)12.4 路径曲面 (217)13.CAD操作 (219)13.1 撤销 (220)13.2 恢复 (220)13.3 复制 (220)13.4 属性匹配 (221)13.5 删除 (223)13.6 移动 (223)13.7 镜像 (223)13.8 旋转 (223)13.9 偏移 (224)13. 10 延伸 (224)13.11 修剪 (224)13.12 打断 (224)13.13 倒角 (225)13.14 圆角 (227)13.15 合并 (227)13.16 对齐 (228)14.构件管理 (231)14.1 定义编号 (232)14. 2 图形管理 (232)14.3 手工算量 (235)14.4 分组编号 (243)14.5 成块布置 (244)14.6 组合布置 (246)14.7 拷贝楼层 (247)14.8 构件筛选 (249)14.9 布置参考 (251)14.10 编号属性 (252)14.11 原位编辑 (252)14.12 构件转换 (253)14.13 构件分解 (253)14.15 斜体编辑 (254)14.16 构件编辑 (266)14.17 调整夹点 (268)14.18 属性查询 (268)14.19 梁体变拱 (270)14.20 板体变拱 (270)14.21 筏板编辑 (272)14.22 屋面编辑 (273)14.23 复制做法 (273)14.24 删除做法 (274)14.25 梁体加腋 (275)14.26 条基加腋 (276)14.27 墙体加腋 (277)14.28 筏板连接 (278)14.29 高度设置 (281)14.30 指定输出 (282)14.31 倒棱台编辑 (287)14.32 区域延伸 (288)15.钢筋 (290)15.1 钢筋布置 (291)15.2 柱筋平法 (301)15.3 梁筋布置 (305)15.4 板筋布置 (310)15.5 筏板钢筋 (315)15.4 后浇带钢筋 (315)15.6 条基钢筋 (318)15.7 屋面钢筋 (318)15.8 地面钢筋 (318)15.9 表格钢筋 (318)15.10 自动钢筋 (326)15.11 钢筋显隐 (333)15.12 钢筋三维 (333)15.13 钢筋复制 (334)15.14 钢筋删除 (334)15.15 钢筋选项 (334)15.16 钢筋维护 (346)16.识别 (351)16.1 导入设计图 (352)16.2 分解设计图 (354)16.3 字块处理: (354)16.3 缩放图纸 (354)16.5 图层控制 (355)16.6 管理图层 (356)16.7 全开图层 (357)16.8 冻结图层 (357)16.9 恢复图层 (358)16.10 识别轴网 (358)16.11 识别独基 (360)16.12 识别条基基础梁 (361)16. 13 识别桩基 (361)16.14 识别柱、暗柱 (362)16.15 识别砼墙 (364)16.16 识别梁体 (365)16.17 识别构造柱 (366)16.18 识别砌体墙 (367)16.19 识别门窗表 (368)16.20 识别门窗 (369)16.21 识别建筑 (370)16.22 识别等高线 (370)16.23 识别内外 (371)16.24 识别截面 (372)16.25 识别柱筋 (373)16.26 识别梁筋 (373)16.27 识别板筋 (374)16.28 识别大样 (374)16.29 对比图纸 (376)16.30 描述转换 (383)16.31 查找替换 (384)16.32 文字合并 (385)16.33 文字炸开 (385)16.34 相同替换 (386)16.35 底图编号前缀 (387)16.35 构件编号前缀 (390)17.视图 (393)17.1 多层组合 (394)17.2 构件显示 (395)17.3 高度自调 (396)17.4 构件辨色 (396)17.5 隐藏构件 (398)17.6 图形刷新 (398)17.7 属性图示 (398)17.8 属性浮示 (399)17.9 屏幕旋转 (400)18.工具 (403)18.1 截面管理 (404)18.2 查询面积 (405)18.3 查询距离 (406)18.4 智能计算器 (406)18.5 五金手册 (407)18.6 图形计算 (408)18.7 记事本 (409)18.8 组合开关 (410)18.9 跨段组合 (410)18.10 构件开关 (412)18.11 捕捉设置 (412)18.12 算量设置 (413)18.13 系统选项 (425)18.14 本地维护 (427)19.报表 (437)19.1 图形检查 (438)19.2 计算汇总 (440)19.3 统计 (441)19.4 预览统计 (442)19.5 报表 (444)19.6 工程对比 (454)19.7 自动挂做法 (462)19.8 漏项检查 (466)19.9 数量检查 (467)19.10 查量 (470)19.11 看工程量 (476)19.12 核对钢筋 (478)19.13 核对单筋 (479)20.帮助 (480)20.1 文字帮助 (481)20.2 视频演示 (481)20.3 反馈问题 (481)20.4 更新信息 (481)20.5 公司在线 (482)20.6 关于 (482)21.附录 (483)21.1 附录一常见问题解答 (483)22进度管理 (501)22.2 挂接任务 (504)22.3 进度构件 (506)22.4 进度楼层 (507)22.5 动态数据 (507)22.6 刷新进度 (508)22.7 进度筛选 (508)三维手册本手册内容包括⏹如何使用本手册⏹其他构件 ⏹软件简介⏹修改⏹软件安装、卸载⏹构管理 ⏹软件快速入门⏹钢筋⏹工程管理⏹识别⏹轴网⏹视图⏹基础⏹工具⏹结构⏹报表⏹建筑一⏹帮助⏹建筑二⏹附录⏹装饰⏹进度管理1. 如何使用本手册本章内容包括⏹内容索引⏹图形符号的约定⏹其他帮助资源本章向您介绍三维算量软件 (简称三维算量)使用手册的编写内容和图形符号的约定,并推荐在使用本软件的同时会涉及到的其它一些对您有帮助的信息,这些知识对您学习和掌握三维算量不可缺少,请仔细阅读。
斯维尔三维算量图文教程二、实际应用注意事项:1.转角的柱如何布置?转角的构造柱?答:可以采用轴线偏移和修剪来定义转角柱(或构造柱)的截面形状,然后用识别菜单下面的封闭曲线功能将柱截面封闭成一个块图形,然后在柱布置对话画框中定义异型柱,选择定义好的截面图形即可。
2.构造柱截面不同墙宽时如何布置?答:先按柱布置上去,再用编辑菜单下面的构造住转换功能转换成构造柱。
构造柱不同墙宽时直接用柱布置,马牙槎的体积、面积在“属性查询”对话框的指定调整内指定调整,之后套构造柱的定额。
3.如何定义(编辑)不规则柱?答:先在平面上画出柱截面图,再用识别菜单下面的封闭曲线功能将柱截面封闭成一个块图形,然后定义异型柱,选择截面图形即可。
4.为什么同一编号的梁有不同断面时如何处理?答:用构件编辑器修改单跨梁截面尺寸。
(点击“构件成组”开关,将整梁分开,图面选取要修改的梁段进行修改。
)5.一条多跨梁布置后自动断成多段,这时如何偏移整条梁?答:点击“构件成组”开关,即命令行显示值等于1后将多段梁连为整梁,在进行偏移。
6.转角布置的墙,会自动离开,不交在同一点,影响工程量?答:A方法:有细微的误差,可以选择墙的夹点(蓝点)来拉伸至闭合,重叠部分系统会自动扣减。
B方法:用“图形检查”功能用“尚需连接构件”功能对构件进行检查,之后用里面的“应用”功能进行连接。
7.为什么布置构件(梁、墙)有时出现仅有支座处有,其余该有的地方画不上去的现象?答:那是因为系统会自动判断支座来布置,梁可以先画支座梁,再画单边柱、墙支座的梁。
墙可以手动画墙的功能将其布上。
8.为什么布置半截构柱(不到层高)墙却按整条柱全部扣减?答:能够按任意高度扣减,一般这种情况是用柱布置构造柱导致的,只是把编号写成GZ1之类的,这样系统认为这个构件还是柱,而不是构造柱。
而正确的做法是用构造柱布置按钮将构造柱定义和布置上去。
或者用柱布置时将墙隐藏掉,再布置柱,完了之后再将墙显示出来,墙就不会断开了。
9.为什么有半截柱(窗台下)处窗布置不上去,取消柱后将墙联上还是不能布置?答:墙长小于窗宽不能布窗。
10.已布置的构件如何偏移?答:A方法:可以用编辑菜单下面的构件对齐功能是构件对齐,如:柱边与梁边对齐、柱边与墙边对齐。
B方法:直接用移动命令,在命令行输入M—〉回车—〉选择需要移动的构件—〉选择构件的一个参照点—〉(选择目标点即可)或指定一个方向并在命令行输入偏移值—〉回车即可。
11.柱主筋(竖向钢筋)搭接头是在“工程设置”里设置?答:是的。
也可以在柱主筋公式里自定义增加搭接长度。
12.一条梁钢筋布好后发现梁跨数排序颠倒,梁段重组后原布置的钢筋还可用(不重输入)?答:不需要重新输入,只要跨号修改过来重组和分析即可。
13.鸭筋、吊筋长度计算式中‘梁高—80’,在预算中多减,使用时需调整。
答:(此条已改“梁高—2* Llbhc”。
)14.建议:手工建模时布筋对画梁顺序有要求,即软件默认开始画的一端为第一跨,这样就经常需要重组梁,增加工作量。
最好软件能默认垂直方向:以下方为梁起始端;水平方向以左边为起始端。
这样与正常的施工图刚好相符。
答:(这样还是有问题的,因为我们的钢筋是同编号原则。
如果是镜像的构件,第一个构件的终端将是另一个构件的起端,在终端和起端不一样长的情况下会有问题。
我们曾考虑过您所建议的方法,这样做对用识别功能的梁跨的排序是好,但对镜像构件就不好了。
考虑再三还是用起头为一跨的方式,这个方法对镜像构件还是很好的。
)15.钢筋变量中‘LNB 梁、墙全长’全长是什么概念,即指净长?答:(这个净长并非计算墙、梁构件工程量的“净长”。
它是构件的“通净长”,即只扣减了构件通长两端的支座长,中间支座全部包括在长度中。
)16.柱定位信息中的转角在‘窗选布置’和‘网格布置’时是相对于所在轴线而言。
‘定位布置’是相对坐标系而言。
答:可以简单理解为‘窗选布置’和‘网格布置’时系统会将柱自动向心,“定位布置”需要手动输入旋转角度。
17.柱编号在同一层中不可重复(柱与构造柱信息统一),系统只认前一个,后设无效。
答:您如果用柱子作构造柱,最好用这样的编号形式“z-gz1、z-gz2、.....”以区别在构造柱内的编号“gz1、gz2......”。
暂时情况下只能这样做,待改进。
18.墙体碰到独立柱时软件默认断在柱两侧,半截柱会按整柱扣墙体,答:使用中半截柱处理有两种办法:一、在构造柱中处理;二、强制拉伸至(柱、墙)支座处。
19.墙体拉伸过度重叠工程量计算有误(墙上有梁)。
误差量为重叠长度范围内的梁工程量,系重复扣减所致。
答:可以利用图形检查功能将其检查出来并处理,注意检查构件重复位置时需要加以人工判断是否“应用或往下”,即“应用”系统会自动删除前面布置的构件保留后面布置的构件,“往下”即忽略不处理,但有颜色区别提示,需要认为处理。
20.异型梁截面中‘图面点取’如何使用?答:先用cad的绘图功能,在界面中绘制一个异型梁的截面,再打开梁布置对话框,选取梁截面内的“异形”,之后按照命令栏的提示操作,将梁的编号定义好后,布置方式同正常梁的布置方式一样。
21.板计算工程量有误,布置板时已决定板面积计算基数(已扣梁、柱面积),因此计算规则中扣不扣梁、柱已无意义(只对布置好板后,修改大和后布置的这部分梁、柱有用)。
半截柱也同样扣板面积。
(天棚、搂地面同样)如何解决?答:布置板时,最好用单块小板进行布置,这样算出来的板底面积是很准确的,程序中的扣减梁、柱面积是针对布大板而言,布大板对布板钢筋会产生不准确。
天棚、搂地面可直接在一个房间范围内形成,中间的梁侧边会自动加入天棚内。
22.套取定额后局部从新布置构件可以直接运用已套定额的构件(减少套定额的工作量)?答:将第一次套挂的清单、定额保存为做法组,在清单、定额关联界面的底部有一个“组合保存”按钮,当您做好了一组清单、定额的关联时,点击这个按钮,在弹出的清单、定额组合界面内给这个组合一个名称“确定”保存下来,下一个构件套挂清单、定额时,直接在界面的底部“组合名称”选项栏内选您保存好的名称即可,很方便的。
23.布置房间时只能显示墙、柱(要隐藏梁,当梁宽大于墙时房间墙面会变小),实际操作时可全部不显示,进入房间布置系统自动显示墙、柱。
答:这是一个矛盾的,如果自动将梁隐藏掉,在无墙梁的情况下将梁隐藏了,房间将没有了边界,这个问题正在想办法解决。
为了减少隐藏梁的操作步骤,建议最好是在布置房间的前期,用“楼层/构件显示隐藏”的功能一次性将梁构件隐藏,对于没有墙的位置,用画辅助线的方式将缺口封闭,之后再布房间装饰。
24.侧壁抹灰中系统按墙高计算面积,且已扣板厚所占面积。
当墙高只到梁底时需注意使用‘加梁侧面积’选项。
答:应根据当地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而定,因为梁面抹灰是在混凝土表面抹灰,如果当地有砼面非砼面的抹灰规定,则应将梁侧面积另套定额,可能至少有刷107素水泥浆的要求。
25.计算规则——天棚装饰中:‘梁面积’原定选用为扣梁所占面积,实际选用为加梁侧面积,不选也不扣。
当‘梁面积’和‘梁侧面积’一起选用也仅加一次梁侧面积。
答:2005版本的计算规则是沿用的很早以前的内容,里面的条目是不很清楚,使用时要结合对话框下面的说明来看,您所提到的“梁面积”和“梁侧面积”是重复了,但不影响算量。
已改正。
26.基础布置中XY轴的偏移值方向相反。
‘选择轴网布置’不认转角功能。
从‘选择轴网布置’向‘手动布置’变换时关闭窗口。
转角90度X、Y轴偏移值互换位置。
答:应该是这样的,不能转了一个90度,就将宽改为高高改为宽,这是因为布置钢筋有同编号构件只布一次钢筋的需要。
27.基础梁布置时经常会出现‘挑梁’现象;缺少跨数现象(多跨少其中几跨);断头回缩现象(在斜梁布置中最明显)。
答:可用全部重画的功能或工具菜单下的初始化扑捉边线的功能再现缺少部分的图形。
28.在基础设置中选取‘满堂基础’和‘异型截面’时就会马上关闭设置窗口,无法继续。
答:是这样,在定义“满堂基础和异型截面”的基础时,要先定义一个平面范围,请按命令栏提示操作。
29.同一编号定额计算式修改后在同一特征构件中会同时修改(软件已有提示),对其他构件中使用的该条定额的计算式无关。
答:定额关联时如果您需要修改构件上已挂定额,会有提示“对原有定额的修改会影响关联本条定额的其他构件,是否继续”,在此提示下如果您不想本条定额的修改影响其他构件您应该点“否”,应该将此条定额删除后另外挂接一条新的定额。
如果点了“是”系统确实会将其它构件上的已挂定额都修改掉。
30.基础上用板覆盖:当板部分盖住基础时系统会扣减板占部位模板,当板正个覆盖板时反而不扣板占位置的模板。
答:如地下室底板用板和基础、基础梁组合时要注意31.板筋识别中提到‘钢筋描述转换命令’在那?答:在“识别”菜单下,有“钢筋描述转换”的命令选项。
32.没有搂层拷贝,怎么显示其他搂层时会有同样轴线存在?答:选择目标楼层,点选轴网显示/隐藏开关,界面中会显示轴网的,没有构件也会有轴网的,只要您设置了这个楼层。
———————————————————————33.单跨带挑梁的梁识读集中标注的通长腰筋时,只布置1跨腰筋,挑梁无腰筋(多跨梁不知有无,还没检查)。
答:用“0”通长跨布置构造腰筋是可以拉通的。
34.设置里,设置好钢筋规格和接头形式后没有显示,应该让它显示出来,以便检查。
答:此条不明白意思。
您设置好的钢筋规格和接头形式会在钢筋布置对话框内显示出来的,如梁钢筋布置对话框中的第七列就是。
35.对称布置的同号梁在布置一条梁后其对称部分的梁有时会无钢筋(或错误)。
挑梁最明显(100和-100跨),应该设置一个开关选择,是否相同。
答:是这样,当梁跨号不同时,那怕是一样编号的梁,其钢筋也是布置不上的。
36.轮廓、侧壁、地面天棚重复检查不出,很容易出错。
要改进能发现重复。
答:请将图形检查对话框内“检查构件”栏的“轮廓、侧壁、地面天棚”构件选项打勾后,再执行检查。
A-构件识别规范一、总则:1、别文字必须使用大写英文字母,编号和尺寸文字都只能是单独的一个Text(文字对象),不能组合,如下图:2、所有识别的实体标高必须为0。
3、所有构件和标注必须以独立图层形式进行分离,如梁和板不能在同一层4、识别一层后要清理图档。
5、不同楼层的电子文档应以独立形式输出不同Dwg文件。
二、柱识别规范:1、符合平法标准,编号和尺寸前端平齐,编号和尺寸在同一层,如下图:2、如果以引线标注,引线必须和编号在同一层,且距离必须在一个字高内,如下图:3、相同编号柱形状大小必须相同,一个柱只能有一个编号,如果旁边存在多个编号,系统选择最近的编号,编号和柱最好是一对一的关系,不要一个编号对多个柱4、对于异形截面柱可以先在布置对话框中定义编号和截面尺寸,否则需要按照实际尺寸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