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卫生操作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游泳池卫生标准游泳池是人们进行健身锻炼、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其卫生标准直接关系到游泳者的健康。
因此,对游泳池的卫生要求非常严格,下面将就游泳池卫生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游泳池的水质是保证卫生的关键。
游泳池水质应该清澈透明,无异味,PH值应在7.2-7.8之间,游泳池水中余氯含量应在0.3-0.5mg/L之间,游泳池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应该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为了保证水质的卫生,游泳池水需要经常检测,定期进行消毒和过滤处理。
其次,游泳池周围的环境卫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游泳池周围应该保持干燥,避免积水和污物的滋生。
游泳池边缘、淋浴间、更衣室等区域需要定期清洁消毒,保持干净整洁。
游泳池周围的地面应该保持平整,避免积水和滑倒的危险。
同时,游泳池周围应该设置明显的标识,提醒游泳者注意卫生和安全。
此外,游泳池的设施设备也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状态。
游泳池的过滤设备、循环设备、消毒设备等需要定期进行清洗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消毒。
游泳池的浮球、救生圈等安全设备也需要定期检查和清洁,保证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
最后,游泳池的管理和操作人员也是保证游泳池卫生的重要环节。
游泳池的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卫生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游泳池设施设备,合理调节游泳池水质,及时发现和处理游泳池卫生问题。
同时,游泳池的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游泳池的卫生和安全。
总之,游泳池卫生标准是保证游泳者健康的重要保障,需要从水质、环境、设施设备、管理人员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管理。
只有严格遵守游泳池卫生标准,才能够让游泳者放心、安心地享受游泳的乐趣。
希望所有游泳池管理者和操作人员都能够认真对待游泳池卫生标准,为游泳者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游泳环境。
游泳池卫生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表
1. 引言
本文档描述了游泳池卫生操作的考核评分标准,旨在确保游泳池的卫生和安全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2. 考核项目
2.1 水质检测
- 进行水质检测的频率是否达标
- 检测结果是否符合规定的水质标准
- 是否进行适当的水质调整和处理措施
2.2 池边卫生
- 池边是否保持干燥和清洁
- 池边地面是否平整、无杂物和安全
2.3 池水过滤
- 过滤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 过滤器的清洁和维护是否及时进行
- 是否定期更换过滤器和清洗池水
2.4 池水消毒
- 是否定期进行池水消毒
- 消毒剂的使用量是否适当
- 消毒剂残余物的浓度是否符合要求
2.5 清洁设施
- 更衣室、淋浴间等设施的清洁状况
- 座椅、储物柜等设施的清洁和维护情况
- 垃圾桶是否及时清理和更换
3. 评分标准
根据以上考核项目,对每个项目进行打分,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0分。
评分标准如下:
- 10分:项目符合规定的要求,操作完美,无任何问题
- 8分:项目基本符合规定的要求,操作有细微瑕疵
- 6分:项目符合部分规定的要求,操作有明显问题
- 4分:项目符合规定的要求的一小部分,操作有较大问题
- 2分:项目基本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操作有严重问题
- 0分:项目完全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操作严重失误
4. 总结
本文档给出了游泳池卫生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通过对水质检测、池边卫生、池水过滤、池水消毒和清洁设施等项目的考核评分,可
以有效评估游泳池的卫生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这有助于保证游泳池的运营安全和用户体验,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一、引言游泳池作为一种公共场所,对卫生管理具有特殊重要性。
为了保障游泳池用户的健康与安全,制定本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
本制度将旨在规范游泳池的卫生管理,确保游泳池水质清洁、设施完好,并提供必要的卫生保障措施,以满足用户对于游泳环境的需求。
二、游泳池的卫生管理1. 池水处理(1)对游泳池水质进行定期监测。
应每日对游泳池的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2)做好消毒工作。
定期使用适量的消毒剂,按照要求对游泳池水进行消毒,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3)过滤系统的维护。
定期清洗和更换过滤器,确保其正常运行,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
2. 游泳池设施的维护(1)游泳池地面和墙壁的清洁。
每日清洁游泳池地面和墙壁,移除污垢和异物。
(2)浴室卫生的维护。
定期对浴室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浴室环境清洁。
(3)更衣室的管理。
定期对更衣室进行清洁,保持更衣室的整洁有序。
3. 游泳池卫生检查与记录(1)每日卫生检查。
对游泳池的卫生情况进行每日巡检,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2)记录卫生状况。
对每日的卫生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保留相应的记录档案。
4. 游泳池用户的卫生要求(1)用户健康检查。
用户进入游泳池前应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没有传染病或其他不适宜游泳的症状。
(2)着装要求。
用户应穿上适宜的泳衣,禁止穿着不卫生的衣物进入游泳池。
(3)行为规范。
用户应遵守游泳池的规则,不进行不卫生或危险的行为,如随地吐痰、排泄物进入游泳池等。
三、卫生紧急处理措施1. 污染事件的应对(1)污染事件的报告。
一旦发现游泳池水受到污染,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2)游泳池暂停使用。
在确认游泳池水质卫生风险后,应立即暂停使用,并进行相关清洁和消毒工作。
2. 游泳池事故处理(1)救援措施。
在发生游泳池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救援行动,确保受伤者的生命安全。
(2)事故报告和记录。
对游泳池事故进行详细记录,并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告。
四、培训与管理1. 员工培训(1)卫生知识培训。
游泳池卫生规范游泳池是人们消暑娱乐的好去处,但是游泳池的卫生规范十分重要。
不仅关系到游客的健康,也体现了游泳池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水准。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游泳池卫生规范。
一、水质管理游泳池的水是游客接触最多的部分,因此保证水质清洁卫生是游泳池卫生规范的首要任务。
具体要求如下:1. 池水的PH值应控制在7.2-7.8之间,以保持对游客皮肤的刺激最小化。
2. 池水中细菌和病毒的浓度应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定期进行水质监测,保证池水卫生合格。
3. 游泳池应安装冲洗设备,定期对过滤装置进行清洗和更换,以保证过滤效果和水质的净化。
二、卫生设施管理游泳池的卫生设施包括洗手间、淋浴间、更衣室等,它们的清洁卫生直接关系到游客的体验感和健康安全。
具体要求如下:1. 洗手间应配备足够的手洗池,每天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证洗手池、马桶、地面等的清洁卫生。
2. 游泳池周围的淋浴间应保持干净整洁,随时进行疏通和消毒,避免发生积水和细菌滋生。
3. 更衣室应保持通风干燥,经常清理地面并消除异味,确保游客的换衣环境清洁卫生。
三、环境卫生管理游泳池周围的环境卫生也是游泳池卫生规范的一部分,它可以提供一个舒适、清洁的休闲环境。
具体要求如下:1. 游泳池周围的地面应保持干净整洁,经常进行擦拭和冲洗,避免发生滑倒事故。
2. 池边的草坪和绿化带应定期修剪和清理,避免杂草和垃圾的堆积。
3. 游泳池的边缘和护栏应保持清洁无污染,避免游客因接触污染物而感染细菌和病毒。
四、游客行为规范游泳池的卫生规范还需要游客自觉遵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行为规范。
具体要求如下:1. 游客进入水池前应进行淋浴,并穿着干净的泳衣或游泳裤。
2. 游客在水池内应尽量不吐痰、不排泄等,以避免污染水质。
3. 游客应自觉遵守游泳池的秩序,不得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以维护良好的环境卫生。
综上所述,游泳池卫生规范是保证游泳池环境清洁、水质安全的重要措施。
只有严格执行卫生规范,才能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游泳环境。
游泳池保洁工作流程及清洁标准
一、工作流程:
1.准备工作:
确保清洁工具和设备齐全,并且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检查游泳池水质,确保水质符合卫生要求。
穿着适当的工作服和防护用品。
2.清洁池边区域:
清理池边杂物,如废纸、瓶子等。
擦拭池边椅子、桌子等家具。
扫除池边区域的尘土和垃圾。
3.清洁池水:
使用适当的工具清理池水表面的漂浮物。
使用清洁剂和水线刷清洗池壁和池底。
定期检查水位,保持池水在合适的水位范围内。
4.维护设备:
检查并清洁过滤器和泵等游泳池设备。
检修设备故障,并及时报告维修。
5.其他工作:
清洁更衣室、洗手间和淋浴间等附属设施。
维护卫生,保持周围环境整洁有序。
二、清洁标准:
1.水质要求:
游泳池水应保持清澈透明,无异味。
pH值应在7.2-7.8之间,氯含量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水中漂浮物和杂质应及时清理。
2.表面清洁:
游泳池边家具应干净整洁,无污渍和污垢。
池壁和池底应平整光滑,没有斑点和污染。
3.设备维护:
过滤器和泵等设备应保持清洁,正常运转。
设备故障应及时修理,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4.环境卫生:
游泳池周围环境应整洁有序,无杂物和垃圾。
更衣室、洗手间和淋浴间等附属设施应干净卫生。
以上是游泳池保洁工作的流程和清洁标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游泳池卫生操作标准1、游泳池及戏水乐园的卫生清洁工作(1)打扫迎宾服务台卫生:擦拭台面镜面,整理抽提、票箱,清理服务台内地面及垃圾箱。
(2)打扫更衣室:营业前冲洗地面,营业中发现卫生情况不良随时擦洗,营业结束后清理更衣柜,并对更衣柜凳消毒。
清理垃圾桶。
(3)打扫泳池周围场地卫生:地面防滑砖每天先用清洁剂刷洗,然后用清水冲洗,营业前将躺椅、茶几擦拭一遍,烟缸洗净,营业中随时擦洗,垃圾桶及地面要经常清理。
(4)打扫强制喷淋通道和侵脚池卫生:制喷淋通道需每天刷洗,下水道箅子经常清理,侵脚池每天营业前冲洗干净后放入新水并按规定的剂量投入消毒药。
(5)打扫浴室卫生:经常冲洗淋浴室,每天营业前用清洁剂刷洗墙面和墙壁,经常清理下水道箅子,注意补充浴液。
(6)打扫卫生间卫生:冲洗地面,刷洗马桶和小便池,刷洗洗手池,并对马桶、小便池、洗手池进行消毒;擦拭镜子。
(7)打扫墙壁卫生:洗刷台阶、假山,擦试窗台、通风罩,擦洗池壁。
(8)做好水质卫生处理:每天营业前用水下吸尘器吸掉水下污物,为加药泵添加消毒药,清除回水口的毛发及污物。
2、游泳池及戏水乐园的卫生标准(1)迎宾服务台:台面整洁干净,无灰尘、无杂物,台内无垃圾、无散乱的废票根。
(2)更衣室:地面干净,无污物、无鞋印、无水迹、无垃圾;更衣柜内外整洁,柜内无杂物、无顾客遗留物品、无蟑螂等害虫;镜子面光洁明亮,无水迹,无印迹。
(3)淋浴室:墙面和地面的瓷砖光洁,无污迹污渍、无水迹;下水道流水通畅,水箅子无堵塞现象,浴液补充及时。
(4)强制喷淋通道和侵脚池:墙面、地面无污迹,喷头盆水通畅,下水道通畅,侵脚池池壁无污迹,池水无污物,消毒药液浓度符合要求,余氯含量保持在5~10MG/L。
(5)游泳池四周场地:地面无垃圾,无积水,无青苔,茶几、躺椅整洁干净,无污迹,营业前烟灰缸内无烟头,营业中烟缸内的烟头不得多于4个,垃圾桶外表干净、无污迹,桶内垃圾经常清理。
(6)游泳池墙壁:墙面、假山、台阶无污迹,无垃圾,窗台、通风罩无灰尘,无杂物,游泳池池壁无水垢,无污迹。
上海市游泳场所卫生标准一、游泳场所常规卫生要求1、游泳场所的通道和卫生设施应保持清洁无异味,并应定期消毒。
2、为了防止藻类在人工游泳池中生长,在池水中加入0.25~0.5mg/L 硫酸铜。
发现藻类时,最大剂量不得超过1.0mg/L。
3、浸脚池水的余氯含量应保持在5~10mg/L,需要4小时更换一次。
儿童涉水池连续供应的新水中余氯浓度应保持在0.3~0.5mg/L。
4、在开放时间内,人工游泳池应每天定时补充新水,确保水池水质有良好的卫生状况。
5、严禁患肝炎、心脏病、皮肤癣疹(包括脚癣)、患有严重砂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疾病和酗酒者进入人工游泳池游泳。
6、禁止租用游泳裤。
二、游泳场所设计卫生要求1、新建游泳场所必须结合城市远景规划,场地应选择远离工业污染源发带,同时也应避免游泳场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2、游泳池新建、改建、扩建必须有循环净水及消毒设备,氢化消毒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3、池壁和池底应光滑不渗水,呈浅色。
池外走道不滑,易冲刷,走道外缘设置排水沟,污水排入下水道。
4、室内游泳池采光系数不低于1/4,水面照度不低于80lx。
5、游泳场所应分为男女更衣室、浴室、厕所等。
每30个淋浴房~40人设置淋浴喷头。
女厕所每40人设置一个便池,男厕所每60人设置一个便池和两个便池。
污水排入下水道。
6、游泳池走道中间应设置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池长不小于2m,宽度应与走道相同,深度为20cm)。
7、在人工游泳池内设置儿童涉水池时,不得与成人游泳池连接,并应设置连续供水系统。
8、开设自然游泳场时,其水质应符合本标准3.1.2规定,并设置卫生保护区。
9、自然游泳场的水下不应有树枝、树桩、礁石等障碍物和污染源。
水流速度不超过0.5m/s。
10、禁止在有血吸虫病或潜伏有钉螺的地方设计和开辟游泳场所。
游泳池清洁的操作规程游泳池是人们在炎热夏季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然而,一个清洁、卫生的游泳池才能给人们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
为了确保游泳池的清洁和安全,我们制定了以下操作规程。
在进行游泳池清洁时,请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 装备准备在进行游泳池清洁之前,妥善准备必要的装备工具。
主要的装备包括:游泳池专用清洁工具、胶手套、保护眼镜、口罩等。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是保证操作安全的重要环节。
2. 水质检测定期对游泳池的水质进行检测是确保游泳池清洁的重要步骤。
使用专业的水质测试工具,检测游泳池水中的PH值、余氯含量、浑浊度等指标,确保水质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
3. 清洁池壁和池底首先,使用专用的池壁刷清洁游泳池壁。
根据游泳池的材质,选择适合的刷子并使用适当的力度,将池壁上的污渍刷洗干净。
然后,使用吸池器或者其他清洁设备清理池底的杂物和污垢。
确保池壁和池底干净整洁。
4. 清理过滤系统游泳池的过滤系统是保持水质清洁的重要设备,定期对过滤系统进行清理和维护非常重要。
首先,关闭过滤系统,拆卸过滤器,并清洗过滤器内的滤网和滤料。
在清理过滤器的同时,检查管道是否通畅,确保水流畅通。
5. 残留物处理在游泳池的水面上会有各种杂物和残留物,比如树叶、昆虫等。
及时清理这些残留物是游泳池清洁的重要环节。
使用专用的网子或者其他捞取工具,将水面上的杂物捞出。
同时,定期清洁池边的地面,确保周围环境整洁。
6. 水质处理和消毒游泳池的水质处理和消毒是确保游泳池卫生的重要步骤。
根据水质测试结果,适量添加消毒剂和水质调节剂,确保水质符合卫生要求。
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消毒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7. 废水排放在游泳池清洁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需要妥善处理和排放。
将废水导向排水系统或者专门的污水处理设备,确保废水符合环保标准,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结:以上就是游泳池清洁的操作规程。
正确执行这些步骤,可以保证游泳池的卫生和清洁,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游泳环境。
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游泳池的设施设备也是确保游泳池运行良好的重要环节。
会所游泳池服务操作规程
一、前言:
会所的游泳服务项目是一个集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重要配套设施,为了保证游泳者的人身安全、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转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特制定如下操作规程。
二、游泳池的基本规定:
1. 游泳者到游泳池前,必须先进行洗澡,并在服从指导人员的指挥下,办理入池手续。
2. 游泳池内除卫生间外,不得吸烟、吃东西、喝饮料等,不得利用游泳池浅水区做其他用途。
3. 游泳池中禁止穿着衣服入水。
4. 切勿在游泳池中挖洞、搭木板、放水球、玩具等,不得随意翻转浮动物品等;
5. 游泳池中禁止涂抹油脂、粉末类物品、香水等刺激性物品,以免影响池水质量。
6. 游泳池中禁止任何形式的打闹、激烈运动等。
7. 游泳者出入池边,必须走池边・・・
具体内容无法确定,请择要编写。
游泳池卫生标准游泳池卫生标准选址设计验收(一)天然游泳场所应设在污染源的上游,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以内不应有污水排放口,岸边100米以内不应堆有污物或存在渗透性污染源。
水底与岸边地质适宜,不应有树枝、树桩、礁石等障碍物和污染物。
水流速度不大于0.5米/秒,并应划定卫生防护区。
严禁血吸虫病区或潜伏有钉螺地区开辟天然游泳场所。
(二)新建、改建、扩建的游泳场所工程选址、设计,在可行性论证阶段或设计阶段以及竣工验收前,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卫生学评价。
游泳场所应将设计说明、水质处理设计参数、场所总平面布置图、装修原材料、池水循环净化消毒装置及其工作规程、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安装情况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报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备查。
环境卫生游泳场所的内外环境应保持整洁、卫生、舒适、明亮、通风,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
设施与布局(一)人工建造游泳场所应设置游泳池及急救室、更衣室、淋浴室、公共卫生间、水质循环净化消毒设备控制室及库房。
并按更衣室、强制淋浴室和浸脚池、游泳池的顺序合理布局,相互间的比例适当,符合安全、卫生的使用要求。
(二)急救室应按《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GB19079要求设置,配有氧气袋、救护床、急救药品和器材,救护器材应摆放于明显位置,方便取用。
(三)更衣室地面应使用防滑、防渗水、易于清洗的材料建造,地面坡度应满足建筑规范要求并设有排水设施。
墙壁及内顶用防水、防霉、无毒材料覆涂。
更衣室应配备与设计接待量相匹配的密闭更衣柜、鞋架等更衣设施,并设置流动水洗手及消毒设施。
更衣柜宜采用光滑、防透水材料制造并应按一客一用的标准设置。
更衣室通道宽敞,保持空气流通。
常年开放的室内游泳池宜设有空气调节和换气设备、池水温度调节设施。
(四)淋浴室与浸脚消毒池之间应当设置强制通过式淋浴装置,淋浴室每20~30人设一个淋浴喷头。
地面应用防滑、防渗水、易于清洗的材料建造,地面坡度应满足建筑规范要求并设有排水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