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纪念白求恩 同步练习(一)苏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5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六纪念白求恩一、目标导学1.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2.体会对比的作用。
二、自主预学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派遣.()以身殉.职()狭隘.()热忱.()纯粹.()拈.轻怕重()鄙.薄()晋察冀.()(2)解释下列词语。
以身殉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拍轻怕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麻木不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漠不关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益求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异思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各段的重点句。
(2)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
3.三读课文,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
疑问摘要:三、互动探究(一)写出文中你认为需要补充且应该积累的词语。
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本文是议论文,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再读课文,谈谈课文是怎样夹叙夹议的? 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三)三读课文,自主学习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文章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说说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三、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1.选字填空、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①A.殉B.询C.荀D.徇()问()私()子()职② A.粹B.翠C.碎D.悴憔()苍()粉()纯()2.用成语概括下列句意。
①心里充满真诚和热情。
( )②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 )③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 )④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 )⑤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对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 )3.依据课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①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_(派遣委托委派),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6、《纪念白求恩》课文同步测试(时间:60 分钟满分:100分)基础知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8分)派qiǎn ()xùn()职纯cuì()niān()轻怕重狭ài() tuí()唐和mù() yǎn()旗息鼓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2分)A.萧索潜滋暗长不屑置辨B.溃退惟妙惟肖举一反三C.潮讯莫名其妙德高望重D.谦逊为富不人重峦叠嶂3.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5分)(1)随风潜入夜,。
(2) ,草色入帘青。
(3)但使龙城飞将在,。
(4) ,铁马冰河入梦来。
(5)旧时茅店社林边,。
4.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句子。
(10分)(1)《送元二使安西》中描写送别环境的句子是:“,。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出普天下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3)在《纪念白求恩》中,毛泽东号召中国共产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的人,一个的人,一个脱离了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4)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并将正确排序的序号依次写在方框里。
(3分)⑴由于没有了狼的控制,鹿大量繁殖,越来越多,首先遭殃的便是草,它们很快被吃光了,草没有了,鹿也难逃厄运。
⑵在草原上,鹿吃草而被狼吃。
⑶然而事实不是这样。
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食物链的任何一环都不能被破坏。
⑸所以,狼吃鹿虽然表面上对鹿不利,但实际上对于鹿的种族延续是起决定作用的。
⑹如果把狼这一环去掉,照理说对草不会有什么影响,而鹿应该生活得更好。
正确的排序是:□□□□□□语言表达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分)王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
苏教2019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课纪念白求恩1.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⑦这种人不是共产党员,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本文段的论点是A. 论述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B. 论述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倩。
C. 批评我们共产党人中的一些人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指出应该向白求恩学习。
D.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炼和概括议论文论点的能力。
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
论点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
阅读选段可知,选段的论点是: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故选D。
2.说说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句式,并分析其作用。
(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运用两个双重否定句,使表达的语气更强烈,表现力更强,强调了白求恩精神感人至深。
(2)运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气势,突出了纪念白求恩的重要意义,给人以鼓舞。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语句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解答此题,要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联系全文内容,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来理解。
第6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反省 B.发人深省 C.不省人事 D.省会答案:D解析:分析:D项“省”读shěng,其他都读xǐng。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派遣(qiǎn)拈轻怕重(niān)热忱(chén)B.担子(dān)狭隘(yì)纯粹(cùi)C.殉职(xùn)教训(xùn)延安(yán)D.殖民(zhí)鄙薄(bǐ)见异思迁(qiān)答案:B解析:分析:B项应为dàn,ài,cuì。
其余三项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3.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A.白求恩同志毫无利己的动机。
B.白求恩同志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
C.白求恩同志具有国际主义精神。
D.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
答案:D解析:分析:外国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所以是国际主义精神。
故答案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点的分析。
4.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含解析)12 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派遣(qiǎn) 热忱(chén) 佩服掂轻怕重B.殉职(xún) 狭隘(ài) 极端漠不关心C.纯粹(cuì) 拥护(yōng) 冷清麻木不仁D.鄙薄(bǐ) 晋察冀(chá) 高明精亦求精2.下列语句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B.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C.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D.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待人有礼,见到每个人都要鞠躬尽瘁。
B.当同学有困难时,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C.我们约定八点在公园见面,她不期而至。
D.他在工作中积极进取,见异思迁,得到同事的好评。
4.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_____;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________的。
这对于一班________的人,对于一班________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A.精雕细刻高明见风使舵鄙薄B.精益求精高超见风使舵鄙陋C.精雕细刻高超见异思迁鄙陋D.精益求精高明见异思迁鄙薄5.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唯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他才有可能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②相反,一个不爱生命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事业呢?③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纪念白求恩》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课课练习题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纪念白求恩》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课课练习题维度A 基础知识1 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热忱()拈()轻怕重晋察冀()殉()职鄙()薄纯粹()2 说明以下词语:热忱:拈轻怕重: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鄙薄:不足道:殉职:3 本文作者,选自,诺尔曼·白求恩,医生。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此刻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很多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任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他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感觉了不起,喜爱自吹,生怕人家不明白。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切,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之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切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医治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必然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
4 以下是成语的是①毫不利己②专门利人③拈轻怕重④满腔热忱⑤冷冷清清⑥漠不关切⑦麻木不仁5 本文段的论点是()。
A论述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B.论述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倩。
C.批评咱们共产党人中的一些人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指出应该向白求恩学习。
D.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6 文段中列举了很多现象与白求恩同志的“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照。
如此对照的作用是()。
A突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
B. 严厉批评咱们共产党人当中一些人存在的缺点和错误。
C.既突出了白求恩的高贵品质,又说明了咱们共产党人学习他的必要性。
D.鲜明的对照,使正面人物显得更高,反面人物显得更可恶。
五纪念白求恩01积累运用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4)题。
①五六十年代,我们的国家一穷二白,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的领导干部,处处起着模X带头。
②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百姓亲切热忱.。
③改革开放以后,百姓的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他们便开始享乐起来。
④对工作懈怠.、不思进取,一味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风盛行。
⑤有的意志消沉、信念动摇,奉行与时行乐的人生哲学,“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
⑥有的________,沉湎.花天酒地,热衷灯红酒绿,纵情声色犬马。
⑦有的拈.轻怕重,安于现状,不愿吃苦出力,满足于现有学识和见解,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立新目标,缺乏新动力。
⑧对待百姓,不是满腔热情,而是漠不关心。
⑨对待工作,奉行的是“清茶报纸二郎腿,闲聊旁观混光阴〞。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热忱.(chén)懈怠.(dài)沉湎.(miǎn) 拈.轻怕重(niān)(3)请在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与前面的句子句式一样。
追求物质享受,情趣低俗,玩物丧志(4)第①句是一个病句,请加以修改。
(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我们的领导干部,处处起着模X带头的作用。
2.如下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1)派遣狭隘麻木不人见异思迁(2)纯萃鄙薄精益求精自私自利(1)“人〞改为“仁〞(2)“萃〞改为“粹〞3.说说如下句子运用了什么句式,并分析其作用。
(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运用两个双重否认句,使表达的语气更强烈,表现力更强,强调了白求恩精神感人至深。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运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气势,突出了纪念白求恩的重要意义,给人以鼓舞。
纪念白求恩基础知识一、选出下列加黑字注音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1 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
A qiǎnB qǎnC jǎnD yí答()2 不幸以身殉职。
A xúnB xuènC xùnD diàn答( )3 殖民地A chìB zhíC zhìD chí答( )4 狭隘民族主义A yìB àiC yàiD aì答()5 拈轻怕重A niānB zhānC niēnD zhàn答()6 晋察冀边区A jíB jìC jìnD jìng答( )二、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A 率领悼念概述佣护B 鄙薄热枕延安系统C 佩服纯粹扼要恳切D 道谦教训极端实践答()三、选字填空、将序号填入括号中.1 A 殉 B 询 C 荀 D 徇( )问()私()子 ( )职2 A 粹 B 翠 C 碎 D 悴憔( )苍()粉()纯()3 A 侮 B 诲 C 悔欺()后()教( )4 A 遣 B 谴 C 遗( )责( )留派( )四、选出下列汉字都是形声字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 精接方胜B 编矗轻忆C 壁秋理侧D 描喻漠湃答( )五、用成语概括下列句意。
1 冷漠不关心。
__________2 比喻对事物反应迟钝,情绪淡漠.__________3 微小得不值得一谈。
__________4 在工作中挑轻的,躲避繁重的。
__________5 好了还力求做得更好。
__________六、依据课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1 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______(派遣委托委派),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2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武台山工作,不幸______(壮烈牺牲光荣献身以身殉职)。
3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挑肥拣瘦拈轻怕重挑挑拣拣)。
第6课纪念白求恩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纯粹.( ) 殉.职( ) 热chén ( ) 狭ài (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诚,而是冷冷清清,莫不关心,麻木不仁。
②这对于一班见议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博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错别字改正3.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
抵达起伏琐碎不胜其烦弥足珍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①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
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事晚年的保障;②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
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③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
让我们昂起头,④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的美丽星球上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反省B。
发人深省C。
不省人事D。
省会答案:D解析:分析:D项“省”读shěng,其他都读xǐng。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派遣(qiǎn)拈轻怕重(niān)热忱(chén)B.担子(dān)狭隘(yì)纯粹(cùi)C.殉职(xùn) 教训(xùn)延安(yán)D.殖民(zhí)鄙薄(bǐ)见异思迁(qiān)答案:B解析:分析:B项应为dàn,ài,cuì。
其余三项正确。
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3。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A。
白求恩同志毫无利己的动机。
B.白求恩同志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
C。
白求恩同志具有国际主义精神.D.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
答案:D解析:分析:外国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所以是国际主义精神。
故答案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点的分析.4。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纯粹(cuì) 鄙薄(bǐ)B.漠不关心(mò) 热忱(chén)C.派遣(xiǎn) 拈轻怕重(zhān)D.殉职(xùn) 狭隘(ài)2、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
(设问)B、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夸张)C、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D、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排比)3、“这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该句后一部分进一层说明前一部分。
它具体说明的是()A、国际主义的性质和目的。
B、国际主义的具体内容。
C、国际主义同狭隘民族主义、狭隘爱国主义的区别。
D、区别于狭隘民族主义与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4、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记叙”和“议论”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两种不同的体裁,所以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份。
B、本文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逝世而写的。
文章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
C、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证、结论。
D、本文的文体是记叙文。
5、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白求恩同志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一到中国。
(2)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6、依照例句续写。
(1)根据例句仿写一个排比句。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种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根据例句仿写一个双重否定句。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迁移与拓展】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
无不为之感动。
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的精神。
7、这段文字的论点是第句。
8、第⑨句中“无不为之感动”的主语是()。
A、晋察冀边区的军民。
B、受过白求恩医生治疗的人。
C、受过白求恩医生治疗的人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工作的人。
D、所有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治疗和亲眼看过他工作的晋察冀边区的军民。
9、这段文字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0、本段使用了两种论证方法,它们是和。
【欣赏与探究】美在何方说起来十分奇怪,记忆中对美的觉悟居然是从书本开始。
我生活的这个城市,美是需要用点劲才能看得出来的。
城市给我的印象有些肮脏、杂乱、喧嚣、破旧。
其间自然有许多美丽的事物,譬如一朵花,一片云。
我的这个城市适宜拍照而不是游览。
每次从风景地归来,总是十分沮丧,往日的麻木被瀑布森林大漠海洋洗去,活泼泼的感觉神经便觉得疼痛。
朋友教过我一个看画的方法:卷起一本杂志,像单筒望远镜,用一只眼睛来欣赏。
这时,遮去画框之外的纷乱,画居然明亮立体得多。
城市之美也是这样得来的。
不过,我不能总是眯着一只眼走在街上。
我的印象总是整体的印象。
“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我的审美意识是从这里开始的。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是那么纯粹,令人情不自禁。
我不知也无须知道翠柳置身何地,无须知道这千秋的沧桑与万里的景观。
“枯藤老树昏鹤,小桥流水人家。
”词儿一蹦一跳的,读起来眼睛会一闪一闪。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这是气势。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慷慨。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是沉甸甸的忧伤。
人渐渐走入景中,将景淹去,留下一点气息。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成飞。
”有燕在双飞,人就立得更孤独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需要心情。
凡俗的我虽然没有那种超然,却有对超然的向往。
有位老先生近来发现陶渊明是个斜眼,因他东篱采菊却见了南山。
我想这也是游戏之论吧。
不仅南山,北山西山也是见得的,连眼都不必斜,只消转转身体就行。
我想我们是很容易被这样的诗句烦了的,因为我们既无菊可采,又无南山可见,所见之物多是人之眼,所以需要研究它究竟是斜还是不斜。
从诗词出发,回到生活中,人的感觉有了两个系统:艺术与非艺术。
艺术是我们逃遁现实压力的港湾。
是在心目中被放大,直到淹了一天一地。
美在心目中被抽象,以至不需特定的对象。
美常常是无名的。
走在九寨沟,看近处的水,远方的山,拍拍大树,数一数耗牛,在珍珠滩洗洗双足。
我无力指出一个具体的美,即使指出也是虚妄的。
那是天人合一、地人合一的感受。
所有的细节都淡化了,心中起伏着一种莫名的愉悦。
景物不再是对象;于是人也就不再君临一切。
在这美好的时间和美好的地点,一切都是和谐的。
不需要刻意修饰,努力操作,苦思冥索。
许多人支起照相机,许多人架起画板。
然而全都徒劳,因为取舍也是多余的。
我想,我们热爱的还是这样一种深入其中的境遇,热爱它的全体,否则,旅游如何能成为人类如火如荼的节目呢?这样的美比起“绿肥红瘦”式的吟咏更有生命力。
能在生活中常常看见美是一大幸事,如能看到他人未能体察的美尤为幸福。
幸好在景观之外还有人情、力量、崇高,人的情感由此丰富起来。
很多年以前,我常常站在晒台上看一个人走过弄堂。
她走入我的视线直到消失,其间不过一分钟。
那时我还小,不懂爱情或情欲,只觉得想看一看。
假如世上有所谓“美的觉悟”的话,这就是了。
这是最典型也是最普遍的觉悟,其间没有语言的参与,其间无须学习和训练,是情不自禁的真正的觉悟。
(选自《躺着读书》,作者陈村)11、本文题目是“美在何方”,作者认为“美”在哪里?12、第二段末句说“城市之美也是这样得来的”,是怎样得来的?13、第三自然段表述了作者对“城市之美”怎样的看法?这段文字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14、本文大量引述了古代著名诗人的著名诗句,请你写出其中两位的姓名及其生活的朝代。
①诗句:;作者是,他是朝人。
②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他是______朝人。
15、文章末段中,作者称他“很多年以前”的一次经验为“真正的觉悟”,“真正的觉悟”的本质含义是什么?16、本文对你认识世界、认识人生有什么启发?请结合文章语句谈一谈。
(谈一个方面即可)答案:1、B2、B3、D4、B5、(1)不以万里为远,不顾万里长途的遥远。
远,以……为远。
(2)轻视,看不起。
不值得说。
6、略7、第①句8、D9、D 10、摆事实讲道理11、“美”在现实生活中,“美”在每个人的心中。
12、是排除肮脏、杂乱、喧嚣、破旧之后得来的。
13、城市之美需要用劲才能看出来。
这段文字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4、“两个黄鹂鸣翠柳”,作者杜甫,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作者李白,唐。
“枯藤老树昏鸦”,作者马致远,元。
“大江东去”,作者苏轼,宋。
“十年生死”,作者苏轼,宋。
“落花人独立”,作者翁宏,唐。
“采菊东篱下”,作者陶渊明,晋。
15、指发自内心的、心灵深处的感悟。
或:没有语言参与的、无须学习和训练的感悟。
16、如结合“美是需要用点劲才能看得出来的”,谈发现美;结合“美”是“天人合一、地人合一的感受”,谈热爱生活、领受生活;结合“能在生活中常常看见美是一大幸事,如能看到他人未能体察的美尤为幸福”,谈努力发现美,热爱生活;结合“幸好在景观之外还有人性、力量、崇高,人的情感由此丰富起来”,谈丰富自己,提高审美情趣;由“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是那么纯粹”,谈学习古典诗词、文学作品的重要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