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异型管涵的力学性能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582.47 KB
- 文档页数:5
混凝土中各向异性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其力学性能对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然而,混凝土是一种各向异性材料,其性能在不同方向上可能有所不同,这对于设计和施工都是一个挑战。
因此,深入研究混凝土中各向异性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对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混凝土的各向异性混凝土是一种多相材料,其主要组成部分是水泥石、骨料和孔隙。
由于混凝土中不同组分的性质不同,因此在不同方向上其性能也可能有所不同,这就是混凝土的各向异性。
混凝土的各向异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1. 孔隙结构的各向异性混凝土中的孔隙结构是其各向异性的主要来源之一。
由于混凝土中的孔隙是不均匀分布的,因此在不同方向上其数量和大小也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孔隙还会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比如降低其强度和刚度。
2. 材料的各向异性混凝土中的材料也具有各向异性。
例如,骨料的形状和大小会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在不同方向上骨料的排列方式也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混凝土的水泥石中还存在微观裂缝和孔隙,这些也会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产生影响。
3. 加载方向的各向异性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还受到加载方向的影响。
例如,在单向拉伸加载下,混凝土的强度和刚度会随着加载方向的不同而不同。
此外,在双向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也会受到加载方向的影响。
三、混凝土中各向异性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混凝土中各向异性对其力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混凝土中各向异性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的具体研究内容:1. 强度和刚度混凝土的强度和刚度是其最基本的力学性能,也是设计和施工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表明,混凝土的强度和刚度在不同方向上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在单向拉伸加载下,混凝土的强度和刚度会随着加载方向的不同而不同。
此外,在双向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和刚度也会受到加载方向的影响。
2. 疲劳性能混凝土的疲劳性能是其长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表明,混凝土的疲劳性能在不同方向上可能有所不同。
异形钢管混凝土柱研究综述异形柱框架结构和传统框架结构相比能有效地改善建筑内部的使用空间,但其抗震性能的严格要求限制了在高设防烈度地区的推广和应用。
近年来异形钢管混凝土柱由于改善了抗震性能,逐渐得到重视。
文章总结了异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异形钢管混凝土柱构件、节点、体系的静力性能和抗震性能的优势,揭示了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力学性能主要因素的影响规律,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评价。
最后对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在今后的研究方向和进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1、引言随着国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异形柱由于其在建筑功能方面的优越性而被广泛采纳。
异形柱结构体系提高了房屋的有用性和美观性,室内分隔灵活多样,幸免了一般矩形框架结构存在柱角外露的缺陷,便于家具布置,改善室内观瞻。
随着经济的进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具有广阔的进展前景。
然而,钢筋混凝土异形柱在研究、推广以及实际工程应用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对水平荷载的方向性非常敏感,荷载作用方向不同,构件及体系的承载力存在较大差异,设计时需取最不利的荷载作用方向;为保证柱子延性要求,需较多的配置箍筋并严格限制轴压比;异形柱现场浇筑复杂,梁柱节点配筋较多,混凝土浇筑质量难以保证;节点截面较小,抗剪承载力有时难以满足要求,在高层建筑及高烈度地震区的应用受限,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XX》对异形柱结构房屋使用最大高度给出了严格的限制,(见表1)明显小于方、矩形柱的适用高度(见表2),比如7度(0.15g)情况下,异形柱框架结构适用的房屋高度为18m,框架剪力墙结构为35m,而方、矩形柱框架结构的适用高度为50m,框架剪力墙结构为120m,远远大于异形柱结构的房屋适用高度)因此要使异形柱结构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在层数更多的建筑以及抗震烈度更高的地区得到推广,必须研究如何在不显著增大柱截面的情况下提高柱子承载力、刚度及抗震性能。
由于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优越,于是异形钢管混凝土柱便应运而生。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力学性能分析与抗震性概述摘要: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是在异形截面钢管柱中浇注混凝土形成的异形柱结构。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具有良好的抗弯性能、抗剪性能、轴压性能和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比以前的建筑结构有了较大的改进。
而且通过专家学者的抗震性试验研究来看,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的抗震性能都得到普遍认可,在今后的建筑中将得到普遍重视。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异形柱力学性能抗震性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是在异形截面钢管柱中浇注混凝土形成的异形柱结构。
简单地说,将混凝土灌入异形钢管中就形成了钢管混凝土异形柱。
钢管混凝土柱在竖向上承载力高,能够承担较大的竖向荷载;特别是其中的混凝土核心筒,它的抗侧刚度大,能够有效地抵抗地震影响。
外层钢管与内层核心混凝土共同承受着来自不同方向的荷载,同时外层的钢管为核心混凝土提供着强大的约束作用。
这种组合方式进而使得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的抗震性能比传统的普通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抗震性能大为提高。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由于组合结构力学良好,施工性能较优,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领域当中。
1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的力学性能分析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的力学性能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静力性能方面(苏忍、刘光烨、杨远龙,2012)。
学者们通过多项研究,详细分析了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的抗弯性能、抗剪性能、轴压性能、偏压性能以及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赵良、李成玉,2012)。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的抗弯性能分析。
刘胜兵、徐礼华和温芳(2008)进行了T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的抗弯试验,研究得出T 型钢管混凝土组合构件在几种不同的弯曲程度下都表现出了较好的力学性能。
徐礼华、刘胜兵和温芳等(2009)对T形柱进行抗弯试验,提出了该类型构件的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此外,还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类似的实验研究,也普遍得出,钢管混凝土短柱在遇到偏心压力作用时,由于存在核心的混凝土延缓了钢管过早的局部屈曲,使得弹塑性工作性能较好。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的抗剪性能分析。
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形壳筒结构体系研究与应用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主要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形壳筒结构体系的研究和应用。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刚度。
而异形壳筒结构体系作为一种新颖独特的结构形式,其特点在于具备轻质、高强度、节能环保等优势,并且可以满足不同场所的设计需求。
因此,将两者相结合,形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形壳筒结构体系,可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
1.2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们对建筑安全性能要求的提高,传统的建筑结构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者们开始探索新型的建筑结构体系,并将目光聚焦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形壳筒结构体系上。
通过对该结构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并解决其中存在的设计、施工和使用问题,可以使建筑结构在承载力、耐震性和使用功能等方面得到有效优化和提升。
1.3 目的与意义本文旨在系统性地总结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形壳筒结构体系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
通过对该结构体系的概述和解释说明,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其基本特点、优势及应用领域,并对其设计方法、工程案例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同时,本文还将总结经验心得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通过深入分析与论证,本文旨在促进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形壳筒结构体系的更广泛应用,推动建筑行业向着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的方向发展。
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研究:2.1 结构特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其主要由柱、梁和楼板组成。
这种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高强度:钢筋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抗拉和抗剪切强度,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
- 刚性:框架结构通过刚性连接件将柱、梁和楼板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刚性系统。
- 稳定性好:通过在柱和梁之间设置合适的剪力墙或剪力框架等措施增加结构的稳定性,使之能够抵御地震等外部力作用。
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延性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中的一种常见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美观性。
但由于其截面形状的不规则性,其在震动条件下的性能表现较为复杂,破坏模式也较为多样。
因此,对于钢骨混凝土异形柱的延性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的手段,探究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在受力条件下的延性性能和抗震性能,分析其断裂韧度、强度和刚度等参数,以及研究其在不同荷载水平下的变形及破坏形态等。
三、研究方法:
1. 理论分析: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异形柱在受力条件下的数学模型,结合现有理论计算方法研究其延性性能和抗震性能。
2. 试验研究:在实验室中进行钢骨混凝土异形柱的力学性能试验,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其延性性能和抗震性能。
四、研究内容:
1. 钢骨混凝土异形柱的设计和分类。
2. 异形柱在受力条件下的理论分析,包括抗弯承载能力、抗剪承载能力和抗压承载能力等。
3. 实验试验设计,确定试验参数及荷载方案,制备试验样品。
4. 实验结果分析,探究异形柱的断裂韧度、强度和刚度等参数,并分析其在不同荷载水平下的变形及破坏形态等。
五、研究意义:
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力学性能和抗震性能也备受关注,因此该研究对于提高高层建筑的耐震性能和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
六、研究进度:
目前已经完成了相关文献的查阅和整理,已经初步确定了研究方向和方法,即将进入项目实施阶段。
钢筋混凝土构件受高温作用后的力学性能研究一、研究背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火灾等高温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这给结构的安全性带来了威胁。
因此,深入研究钢筋混凝土构件受高温作用后的力学性能,对于提高建筑结构的抗火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高温对钢筋混凝土的影响1.混凝土高温会导致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
同时,高温会破坏混凝土的微观结构,使其变得更脆弱,抗拉强度降低。
此外,高温还会使混凝土中的气孔增多,导致渗透性增加,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钢筋高温会使钢筋的强度和弹性模量降低,而且在高温环境下,钢筋很容易出现脆性断裂。
同时,高温环境中的氧气会与钢筋表面的铁形成氧化层,使钢筋的锈蚀速度加快。
三、钢筋混凝土受高温作用后的力学性能研究方法1.试验方法钢筋混凝土构件受高温作用后的力学性能研究,需要通过试验来进行。
试验通常采用恒温炉对混凝土构件进行高温处理,然后对处理后的构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
2.试验内容试验内容包括构件的强度、变形和破坏形态等方面的研究。
其中,强度研究包括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钢筋的屈服强度;变形研究包括混凝土和钢筋的变形,并通过变形试验来研究其变形特性;破坏形态研究则是通过观察试件的破坏形态来了解其破坏机理。
四、钢筋混凝土受高温作用后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1.强度钢筋混凝土构件在高温作用下,其抗压强度和屈服强度均会明显降低,而且降低的幅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同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强度下降速度也随着高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2.变形钢筋混凝土构件在高温作用下,其变形特性也会发生明显变化。
混凝土的变形增大,而且在高温作用后,混凝土的变形能力下降,易出现裂缝。
钢筋的变形也会增加,但相对于混凝土,钢筋的变形能力下降的幅度要小。
3.破坏形态钢筋混凝土构件在高温作用下,其破坏形态也会发生变化。
在低温下,构件的破坏主要是混凝土的压碎破坏和钢筋的屈曲破坏,而在高温下,构件的破坏主要是混凝土的开裂破坏和钢筋的脆性断裂。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复合材料,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协同工作,共同承受荷载。
要深入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性能,就必须对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清晰的认识。
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骨料(砂、石)、水以及可能包含的外加剂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人造石材。
其力学性能主要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徐变和收缩等。
首先来说抗压强度,这是混凝土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之一。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水灰比、骨料的种类和级配、养护条件以及龄期等。
一般来说,高强度等级的水泥、较小的水灰比、良好的骨料级配以及充分的养护和较长的龄期都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与抗压强度相比,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则要低得多。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通常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混凝土很容易在受拉状态下开裂。
为了弥补混凝土抗拉性能的不足,常常在结构中配置钢筋来承担拉力。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反映了其在受力时的变形特性。
弹性模量越大,混凝土在受力时的变形越小。
然而,混凝土并非完全弹性材料,其在荷载长期作用下会产生徐变现象。
徐变是指在恒定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随时间而逐渐增长的现象。
徐变会对结构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会导致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应力损失。
混凝土还会发生收缩现象,即在没有荷载作用的情况下,混凝土体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小。
收缩会使混凝土产生拉应力,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
再来说说钢筋。
钢筋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等。
屈服强度是钢筋开始产生明显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抗拉强度则是钢筋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伸长率反映了钢筋的塑性变形能力,伸长率越大,说明钢筋的塑性越好。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和混凝土能够协同工作,主要是由于它们之间存在良好的粘结力。
这种粘结力使得钢筋和混凝土能够共同变形,共同承受荷载。
当钢筋受到拉力时,通过粘结力将拉力传递给周围的混凝土,从而使混凝土也参与受拉工作。
活性粉末混凝土异型管道力学性能研究以及裂缝分析高明永1,刘=2,刘冰玉2(1.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11;2.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北京100037)摘要:通过异型管道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相结合,在不配筋的条件下,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异型管道在破坏荷载68kN/m 作用下管道的应力分布情况、裂缝分布情况,估算了管道破坏时的裂缝宽度,并与现场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模拟析结果与现场试结果相符,裂缝宽估算值与实际值差,该管道能够达到500mm的钢筋!级管的力学性能要求,同时模拟算方法是可的。
关键词:异型管道;活性;限元分析;裂缝中图分类号:TU990.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9-7767(2020)03-0228-04Study on Mechanical Performances and Crack Analysis of Abnormal ShapeTube with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Gao Mingyong,Liu Jing,Liu3ingyu近年来,由于强降雨天气导致的城市内涝事件不断增多,不仅对居民生活产生了影响,也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更显现出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相对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严重滞后。
考虑到常用的排水管道存在过水能力差、耐久性差等问题,笔者拟从管道结构形式和材料两个方面进设,城市排水管道性能,结构强和耐久性。
,在管道结构形椭圆形,使其在同样过水面积下,顶弧,于结构力,降料用,底面断面,于增水速,管道排能力;,虑到排水管道内于强的,经管,内的多,性能差使耐久性差,水的,在料笔者结构致、的活性,相,的性、的能力等"了发挥活性的强,相的强强,同也了化生产,笔者不的下进设,过活性的强设o由于管道相关的参规范,笔者同样过水面积的500mm圆管,标准则考虑承载力最强的钢筋混凝土!级管的力学性能要进对,力求在不化生产的同,能够达到同等过水面积承载力最强的管的设o1管道截面形式初步定异型管道的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内管形状为椭圆形,其高600mm、宽400mm,管顶厚50mm,管侧厚30mm,管底厚50mm,管底座宽度为24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