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消费结构升级对零售业态发展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42.12 KB
- 文档页数:4
零售业业态融合及业财融合的创新研究作者:李勇来源:《南北桥》2023年第23期[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3.23.058[摘要]随着零售业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业态创新和业财融合成了零售企业发展的重要策略。
传统的零售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而业财融合则为零售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在这种背景下,零售企业开始将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相融合,以提升企业的绩效、效益和竞争力。
通过对零售业业财融合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对零售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为零售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提供指导和启示。
只有积极跟上业财融合的趋势,不断创新和改进,零售企业才能在变革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零售业;业态融合;业财融合;业财动因[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零售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
新的零售业态(如电子商务、社交商务、新零售等)不断涌现,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消费习惯,也对传统零售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益成熟,业财融合模式在零售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业态融合和业财融合的创新为零售企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零售业业态融合及业财融合的创新研究不仅有助于企业理解零售业的发展趋势和变革路径,也可以为零售企业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中找到新的发展策略[1]。
1 业态融合的含义和零售业发展趋势1.1 业态融合的含义业态融合是指不同行业或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与整合,以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增值服务。
在零售业中,业态融合意味着零售企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销售模式,而是通过与其他行业的合作或整合,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1.2 零售企业的发展趋势现代零售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
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零售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中国零售行业发展现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国零售行业是一个发展迅速且潜力巨大的行业。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促使零售业得以迅速发展。
零售行业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它将生产者与消费者联系在一起,满足了人们的各类生活需求。
中国零售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在改革开放初期,零售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主要由国营商店和集体经济组织经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资的流入,中国零售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大量的超市、购物中心和便利店相继涌现,品牌零售商也逐渐崭露头角。
目前,中国零售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市场之一。
中国零售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线上销售渠道成为零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创新营销模式成为零售业发展的趋势。
另一方面,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消费者对于品质、品牌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零售商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中国零售行业的快速发展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贡献,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盗版、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和企业正致力于推动零售行业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
总之,中国零售行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
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零售业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中国零售行业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推动行业的良性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组织框架和内容安排。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了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四个小节。
首先,概述部分对中国零售行业发展现状进行简要介绍,引起读者的兴趣。
接着,文章结构部分说明了本文所采用的组织框架,即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并简要介绍了各个部分的内容。
然后,目的部分明确了本文的写作目标,即深入分析中国零售行业的现状。
中国当前消费结构升级与零售模式发展林佳(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南京210023)摘要: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投资、出口动力不足,消费对推动经济发展愈发重要,与此同时,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由此表现出来的即是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迎合消费结构的升级,零售模式也在不断发展。
在此背景之下,论文探讨了当前消费结构升级和零售模式发展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从消费品种结构升级、消费品质结构升级和消费主体结构升级三个方面探讨了消费结构升级对零售模式发展的推动。
最后,总结结论,并就零售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建议,旨在为当前中国零售模式的发展提供一点理论指导,以促进零售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消费结构升级;零售模式;消费种类;消费品质;消费主体中图分类号:F713.32+F1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21)17-0084-04China9s current consumption structure upgrade&retail model developmentLin Jia(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Nanjing,Jiangsu,210023)Abstract:At present,my country's economy is entering a new normal, with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and export motivation.Consump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for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At the same time,consumer demand is constantly changing, which shows the continuous consumption structure. Upgrade.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consumers and cater to the upgrading of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the retail model is also constantly developing.In this context,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consumption structure upgrade and retail model development.Based on this,it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upgrade from three aspects:consumption product structure upgrade,consumption quality structure upgrade,and consumer body structure upgrad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tail models.Finally,summarize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article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tail models, aiming to provide a littl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retail models in China to promote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the retail industry.Key words:consumption structure upgrade;retail model;consumption type;consumption quality;consumer subject一、问题提出2020年以来,随着国内猪肉价格节节攀升,越来越多的人抱怨吃不起猪肉,一方面,猪肉价格的上涨是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另一方面,背后凸显的是消费结构的问题。
零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 零售行业现状分析1.1 行业规模与增长根据最新的市场研究数据,中国零售行业在2023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471495亿元,同比增长7.2%。
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中国零售市场的庞大潜力和持续增长的动力。
网上零售总额也持续增长,2023年全年网上零售额达到154264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7%,显示出线上购物的普及和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依赖程度。
1.2 消费者行为变化当前消费者行为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消费者不再仅仅关注价格,而是更加注重商品的品质、品牌和购物体验。
同时,消费者对健康、环保和可持续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促使零售商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以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也因科技的发展和疫情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线上购物和无接触配送成为新常态。
1.3 零售渠道多样化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零售渠道正在经历快速变革。
传统的实体零售店正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提升顾客体验和运营效率。
同时,线上电商平台、社交媒体销售、直播带货等新兴渠道迅速崛起,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购物选择。
零售商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打造无缝购物体验,以适应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1.4 新零售发展态势新零售模式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零售业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新零售的发展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还优化了供应链管理,提高了运营效率。
例如,通过数据分析,零售商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市场需求,实现库存的精细化管理。
同时,新零售也推动了零售业态的创新,如无人超市、智能货架等新型零售形式的出现,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2. 零售行业竞争格局2.1 主要零售企业分析在中国零售行业中,主要零售企业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市场拓展,形成了各自的竞争优势。
以下是对部分主要零售企业的分析:●京东:作为中国领先的电商平台之一,京东以其高效的物流系统和优质的客户服务赢得了市场份额。
消费升级背后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改变。
消费升级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
消费升级背后蕴含着许多深层的社会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首先,消费升级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更愿意花更多的钱去购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其次,消费升级也反映了人们对于个性化、品质化生活的追求。
现代社会注重个性和独特性,人们追求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品。
他们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设计,愿意为了得到更好的体验而花费更多的金钱。
这也推动了市场上更多高品质、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的涌现。
此外,消费升级还反映了人们对于健康、环保等议题的关注。
现代人更加注重健康和环保,他们更倾向于购买有机食品、绿色环保产品等。
这种消费升级的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然而,消费升级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一方面,过度的消费升级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对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另一方面,一些人为了追求消费升级而过度消费,导致负债累累,影响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健康。
总的来说,消费升级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现象,它既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折射了人们对于品质生活、个性化消费的追求。
在享受消费升级带来的便利和快乐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理性消费,关注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避免过度消费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消费升级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我们需要在追求品质生活的同时,保持理性和节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新零售的四次变革及背景条件和人货场的变化第一次零售变革:百货商店的诞生零售业的第一次重大变革是以具有现代意义的百货商店的诞生为标志的。
学术界称之为“现代商业的第一次革命”,足见其划时代的意义。
第二次零售变革:超级市场的诞生超级市场标志着一场零售革命的爆发,其对零售业的革新和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变化带来了以下影响:(1)开架售货方式流行。
开架售货尽管不是超级市场首创,但它却是因超级市场而发扬光大的,超级市场采用的自选购物方式,作为一个重要的竞争手段不仅冲击了原有的零售形态,而且影响了新型的零售业态,后来出现的折扣商店、货仓式商店、便利店等都采取了开架自选或完全的自我服务方式。
(2)舒适的购物环境普及。
超级市场所营造的整齐、干净的舒适购物环境,取代了原先脏乱嘈杂的生鲜食品市场,使人们相信购买任何商品都能享受购物乐趣。
(3)促进了商品包装的变革。
开架自选迫使厂商进行全新的商品包装设计,展开包装、标识等方面的竞争,出现了大中小包装齐全、装潢美观、标识突出的众多品牌,这也使商场显得更整齐、更美观,造就了良好的购物环境。
第三次零售变革:连锁商店的兴起连锁商店是现代大工业发展的产物,是与大工业规模化的生产要求相适应的。
其实质就是通过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原理应用于流通领域,达到提高协调运作能力和规模化经营效益的目的。
第四次零售变革:信息技术孵化零售业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对零售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的影响绝不亚于前三次生产方面的技术革新对零售业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网络技术引发了零售业的第四次变革,它甚至改变了整个零售业。
随着出口端拉动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作为投资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房地产行业也在快速降温,因此中国经济增速逐年放缓,为了保持稳定增长只能寄希望于三驾马车中的消费端。
通过消费结构升级扩大内需,再通过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集中体现着消费需求对生产的决定作用。
消费升级,一般指消费结构的升级,是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结构升级和层次提高,它直接反映了消费水平和发展趋势,主要驱动力来自收入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改变。
新零售模式对传统零售业的促进与转型一、新零售模式的概念和特点新零售是一种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融合线上线下渠道,整合供应链和数据,提供个性化、便捷、高效的消费体验的商业模式。
新零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场景全面升级;供应链和数据整合,实现高效运营与精细管理;个性化服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二、新零售模式对传统零售业的挑战1.竞争压力增大:新零售模式的兴起使得线下传统零售商面临竞争压力的增大,消费者更倾向于线上购物,传统零售业面临转店和关店的困境。
2.营销手段变革:新零售模式中强调线上线下的融合,借助技术手段精准推送,传统零售业需要转变传统的营销模式,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新营销手段。
3.供应链整合困难:新零售模式中强调供应链的整合,传统零售商需要在供应链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并且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和质量。
4.个性化需求挑战:新零售模式重视个性化服务,传统零售业需要进行转型,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与消费者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三、新零售模式对传统零售业的促进1.创新营销模式:新零售模式在营销方面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传统零售业可以借鉴新零售模式的优势,开展创新的营销手段,如线上线下融合的促销活动、社交媒体的传播推广等,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2.提升供应链效率:新零售模式强调供应链的整合,传统零售业可以与供应商、物流企业等合作,优化供应链的流程,提高商品的品质和供应的稳定性,减少库存压力和资金占用。
3.打造个性化服务:新零售模式注重个性化服务,传统零售业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消费者数据,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增加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四、新零售模式对传统零售业的转型1.优化线下门店:传统零售业可以借鉴新零售模式的理念和技术手段,对线下门店进行升级和改造,提升店面的体验感和科技化水平,吸引消费者到店消费。
2.线上线下融合:传统零售业可以将线上线下进行融合,通过建立电商平台和线下实体店的双向渠道互通,打通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连接。
零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 行业现状分析1.1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中国零售行业在近年来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零售行业发展趋势报告》,2012-2023年间,中国仓储会员超市行业市场规模始终保持在200亿元以上,2023年同比增长8.7%。
便利店行业市场规模在2022年达到4237亿元,同比增长10.5%,而2023年零食集合店市场规模为809亿元。
这些数据表明,新零售相关市场规模持续飙升,市场提升空间较大。
尼尔森IQ发布的《2024 中国零售业发展报告》也指出,中国零售市场正逐渐从消费升级模式转向性价比导向的新纪元,消费升级与降级现象并存,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为市场带来了结构性增长的机会。
报告中提到,2023年中国快消品零售市场虽整体销售额同比2022年微跌0.04%,但线上渠道中内容电商的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55.9%,线下渠道中便利店实现3.9%的增长。
1.2 消费者行为变化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消费者购物的关注点不再局限于产品的品质,逐渐对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展现出越来越多的需求。
艾媒咨询的调研数据显示,61.5%的消费者表示日常生活、工作附近购物方便,办理仓储超市会员卡意义不大;61.4%的消费者表示选择零食集合店的原因是丰富的商品种类;一二线城市中超7成消费者选择前往连锁型便利店进行消费。
这反映出消费者日常对连锁新型便利店更为青睐。
尼尔森IQ的调研结果也显示,中国消费者在2023年将提升对于生鲜产品/健康保障类产品的消费,重点关注新鲜果蔬、乳制品、生鲜肉类的购买。
消费者在商品购买和渠道选择上更为明智和慎重,产品的品质和功能仍是未来维系消费者的基石。
1.3 技术革新与应用零售行业的技术革新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上。
2023年,人工智能应用在零售行业取得巨大突破并开始广泛引用,包括商品数字化、会员运营、智能客服、商品知识库、图像处理、营销等方面。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39引言云计算、智慧物流、大数据等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对零售业的赋能,促进了零售业态和模式的创新,满足了国内居民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中注入了新的活力。
零售业态模式创新的典型模式是零售的线上线下融合,众多学者据此提出了“互联网+零售”的概念。
经过这几年的实践,“互联网+零售”模式深入人心,对我国零售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从2007年的93571.6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411649亿元,其中,2019年网络零售额实现106324亿元,同比2018年增长16.5%,使得居民消费需求得到较大程度释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现。
另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以来,我国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58.8%增长到76.2%,2019年和2020年在80%上下,连续五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而零售业模式创新背景下,“互联网+零售”对消费的贡献不容小觑,“互联网+零售”模式仍将在一定时期内对我国消费增长发挥巨大作用。
但问题是,众多研究更多关注“互联网+零售”模式对我国居民消费规模的增长效应,而很少有研究关注“互联网+零售”这种新零售模式对居民消费升级会带来哪些影响?尤其是“互联网+零售”对消费质量的影响?“互联网+零售”对消费升级的促进效应是否又存在区域差异性(特沈中奇(江苏科技大学商学院 江苏镇江 215600)内容摘要:本文基于我国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2017-2019年的数据,分消费规模提升和消费质量提升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互联网+零售”对消费升级的促进效应及其区域差异性。
研究发现,“互联网+零售”对长三角地区消费规模和消费质量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同时也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其中上海地区表现最强,安徽地区表现最弱。
研究的启发是政府部门应该重视并开展有利于“互联网+零售”模式创新的体制机制建设来充分发挥“互联网+零售”对我国消费的正向促进效应,实现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
2023年批发零售行业市场环境分析2023年,批发零售行业将面临着不同的市场环境,这些环境因素将对行业的发展和竞争态势产生影响。
本文将对2023年批发零售行业的市场环境作出分析,以便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
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1.1 国内经济形势2023年,国内经济将延续稳定增长的态势,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消费需求将保持增长。
这将为批发零售行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机遇。
1.2 消费结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也将发生变化。
未来消费者将更加注重品质、个性化和独特性,对于批发零售业而言,需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加大商品供给链的升级和优化。
二、市场竞争环境分析2.1 互联网与线下零售的竞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商平台的崛起对传统批发零售业造成了重大冲击。
2023年,互联网与线下零售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传统批发商需要积极转型升级,拓展线上业务,并与线下渠道相结合,以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和服务。
2.2 新兴零售业态的崛起新兴零售业态如便利店、社区店等将在2023年继续崛起。
这些新业态对传统批发零售业产生了竞争压力,传统批发商需要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和提升服务质量来增强竞争力。
三、政策环境分析3.1 物流政策的调整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物流政策将逐渐进行调整。
政府将加大对物流行业的支持力度,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这将为批发零售行业带来更便捷的物流环境,降低经营成本。
3.2 电商政策的引导政府将继续加强电商监管,鼓励传统批发商积极拓展线上业务。
政策的引导将促使传统批发商加强对线上渠道的投资和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技术环境分析4.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2023年,人工智能技术将进一步渗透于批发零售行业。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批发商可以实现精准的商品定价、库存管理以及客户分析,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4.2 大数据分析的发展随着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批发商可以通过对消费者行为数据的分析,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从而更好地预测市场趋势,调整产品和营销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