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发展论文
- 格式:rtf
- 大小:55.10 KB
- 文档页数:1
基于51单片机毕业论文基于51单片机毕业论文一、引言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嵌入式系统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51单片机作为最早进入市场的嵌入式系统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本文将围绕基于51单片机的毕业论文展开讨论,探索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成果。
二、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家居系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领域之一,而51单片机在该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使用51单片机,可以实现对家居设备的智能控制,如灯光、温度、门窗等。
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管理,提高家居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三、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交通系统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拥堵和安全问题的凸显,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交通系统应运而生。
通过使用51单片机,可以实现对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根据实时道路情况进行灵活调节,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事故。
此外,还可以结合传感器技术,实现对车辆和行人的识别和监控,提供更加安全的交通环境。
四、基于51单片机的农业自动化系统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基于51单片机的农业自动化系统为农民提供了更加高效和智能的农业生产方式。
通过使用51单片机,可以实现对温室环境的智能控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可以实现自动浇灌、施肥和病虫害监测等功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五、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健康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而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方便和准确的健康管理方式。
通过使用51单片机,可以实现对人体生理参数的监测,如心率、血压、血氧等。
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可以实现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报警功能,提供及时的健康提醒和预警。
六、基于51单片机的教育辅助系统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而基于51单片机的教育辅助系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创新的教学手段。
通过使用51单片机,可以实现对教学设备的智能控制,如投影仪、音响等。
目录1设计方案论1.1功能要求·····················································1.2 方案确定·····················································1.2.1单片机芯片的选择方案和论证 (2)1.2.2显示模块选择方案和论证 (2)1.2.3时钟芯片的选择方案和论证 (3)1.2.4电路设计最终方案确定 (3)2主控制器和外围器件 (3)2.1AT89S52单片机 (3)2.2DS1302时钟芯片 (3)2.2.1DS1302芯片介绍 (3)2.2.2DS1302的应用 (6)2.3数码管LED (6)2.4译码器74HC138 (7)2.5锁存器74LS244 (7)3硬件设计 (8)3.1电路设计框图 (8)3.2系统概述 (8)3.3电源设计 (8)3.4单片机的复位电路 (8)3.5单片机系统的晶振电路 (8)3.6主电路设计 (9)4软件设计 (9)4.1主程序设计 (10)4.2键盘子程序设计 (10)4.3日历时钟子程序设计 (11)4.4显示子程序设计 (12)5系统调试 (12)5.1软件调试 (12)5.2硬件调试 (13)6结论 (14)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单片机毕业论文单片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微处理器,被广泛用于许多领域,如智能家居、汽车行业、医疗健康等。
在微处理器技术和应用方面,单片机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拟以双模脉冲计数器为例,论述我的毕业设计。
一. 研究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的工业生产在应用微处理器的控制技术。
在单片机的应用中,计数器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频率测量、速度测量、位置控制、编码器等方面。
为了满足计数精度和灵敏度的要求,本设计选择双模脉冲计数器。
二. 总体设计1. 系统功能双模脉冲计数器是一种多功能计数器,可以用来读取脉冲信号,并将计数结果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
在实际应用中,双模脉冲计数器可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物理实验、仪表测试等方面。
2. 系统框图系统框图如下所示:3. 系统硬件基础本设计使用51单片机(AT89S52)为核心,并利用I/O 口完成输入/输出任务。
同时,利用计数器的时钟输入调制来驱动数码管。
4. 系统软件设计程序采用C和汇编混合编程。
使用C语言实现按键扫描、计数脉冲数、显示计数结果等功能,使用汇编语言实现驱动显示模块任务。
5. 电路板设计本设计采用双面板,设计尺寸为100mm*80mm。
其中,一个面板主要用于系统模块的连接,另一个面板用于LCD、按键、LED灯、蜂鸣器、数码管等模块的连接。
三. 实验结果本设计的实验结果表明,双模脉冲计数器可以实现计数精度高、反应迅速、功能多样等特点,达到了设计预期结果。
四. 结论本设计结合了计算机控制技术和模拟电路技术,实现了双模脉冲计数器的功能。
同时,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数据分析,证明了双模脉冲计数器具有良好的计数精度和反应速度。
未来实际应用中,双模脉冲计数器可以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物理实验、仪表测试等方面。
总之,本设计结合了计算机控制技术和模拟电路技术,成功实现了双模脉冲计数器,对于提高计数精度、反应速度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本设计也展示了单片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优势和潜力。
单片机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第一章绪论1. 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单片机作息时间操纵实现了对时间操纵的智能化,摆脱了传统由人来操纵时间的长短的不便,实现代学校必不可少的设备。
1. 2 设计的任务及要求1.作息时间能操纵电铃2.作息时间能启动和关闭放音机单片机作息时间操纵的功能如下:? 使用4位七段显示器来显示现在的时间。
? 显示格式为“时分”? 由led闪动来作秒计数表示? 具有4个按键来作功能设置,可以设置现在的时间及显示定时设置时间? 一旦时间到则发出一阵声响,同时继电器启动,可以操纵放音机开启和关闭。
第二章总体方案设计2. 1 芯片比较2.1.1 单片机选型当今单片机厂商琳琅满目,产品性能各异。
常用的单片机有很多种:intel8051系列、motorola和m68hc系列、atmel的at89系列、台湾winbond(华邦)w78系列、荷兰pilips的pcf80c51系列、microchip公司的pic系列、zilog的z86系列、atmel的at90s系列、韩国三星公司的ks57c系列4位单片机、台湾义隆的em-78系列等。
我们最终选用了atmel公司的at89c52单片机。
at89c52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8k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perom)和256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纳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与标准mcs-51指令系统及8052产品引脚兼容,片内置通用8位ZY处理器(cpu)和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at89c52单片机适用于许多较为复杂操纵应用场合。
2.1.2显示器接口芯片的选择led显示器接口芯片的选择常用的显示器接口芯片有cd4511,cd4513,mc14499,8279,max7219,74hc164等,它们的功能有:1.cpu接受来自键盘的输入数据,并作预处理;2.数据显示的治理和数据显示器的操纵。
单片机的本科毕业论文单片机的本科毕业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单片机在本科毕业论文中的应用。
通过对单片机的介绍和分析,结合实际应用案例,探讨了单片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研究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单片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嵌入式系统,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本科毕业论文中,单片机的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探讨单片机在本科毕业论文中的应用,并提供一些可能的研究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单片机的介绍和基本原理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处理器、存储器和各种输入输出接口。
它可以完成各种控制任务,如数据采集、信号处理、通信等。
单片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编程来控制硬件,实现各种功能。
二、单片机在电子工程领域的应用在电子工程领域,单片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设计和控制系统中。
例如,可以利用单片机实现温度控制系统,通过采集温度传感器的数据,控制加热或制冷设备,实现温度的稳定控制。
另外,单片机还可以用于电力系统的监测和控制,通过采集电压、电流等数据,实现对电力设备的监控和保护。
三、单片机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在机械工程领域,单片机可以用于控制各种机械设备和机器人。
例如,可以利用单片机实现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通过编程控制各个环节的运行和协调,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另外,单片机还可以用于机器人的控制,通过编程实现机器人的各种动作和功能。
四、单片机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在通信领域,单片机可以用于各种通信设备的控制和数据处理。
例如,可以利用单片机实现无线通信模块的控制,通过编程实现无线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另外,单片机还可以用于网络设备的控制和管理,通过编程实现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监控。
五、单片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在医疗领域,单片机可以用于各种医疗设备的控制和数据处理。
例如,可以利用单片机实现心电图仪的控制,通过编程采集和处理心电信号,实现心电图的生成和分析。
另外,单片机还可以用于医疗器械的控制和监测,通过编程实现对医疗器械的控制和数据采集。
目录1 设计任务 (2)2 设计意义 (2)3 整体方案设计 (2)3.1 方案设计 (3)3.2 方案选择 (4)4 硬件电路的设计 (5)4.1 STC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6)4.2 LED显示与单片机接口 (7)4.3 发光二极管、按键、继电器与单片机的接线 (10)5 软件设计 (11)5.1 程序中硬件功能介绍 (11)5.2 发光二极管指示程序 (13)5.3 键扫描程序 (15)5.4 数码管显示程序 (17)6 设计附录 (20)6.1 源程序 (20)6.2 电路原理图 (29)6.3 元件清单 (30)7 参考文献 (30)1设计任务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专用定时器。
要求定时器可以实现三个时间的显示,而且每个时间的初值都可以改变,独立完成系统的分析、设计和程序的编写,记录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要有设计过程和原理图,并且自行设计满足本设计任务的稳压电源。
设计的主要参数:(1)定时时间1。
1s~99s,可调。
(2)定时时间2。
1s~99s,可调。
(3)定时时间3。
1min~99min,可调。
(4)所有时间数字均可调。
(5)用LED数码管显示剩余时间。
2设计意义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异地更新。
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具体应用对象的特点,与软件相结合,加以完善。
单片机之所以在工业控制中有大量的应用,就在于它有独特的定时、计数功能。
在工业检测、控制中,许多场合都要用到计数或定时功能。
例如对外部脉冲进行计数、产生精确的定时时间等。
人类最早使用的定时工具是沙漏或水漏,但在钟表诞生发展成熟之后,人们开始尝试使用这种全新的计数工具来改进定时器,达到准确控制时间的目的。
“定时器”总的来说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基于模拟技术的传统产品,这种定时器功能简单,尽管曾被广泛应用过,但已进入淘汰之列。
(完整版)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论文设计标题:基于单片机的室内温湿度监测与控制系统摘要: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室内温湿度监测与控制系统。
该系统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实时感知室内的温湿度信息,并由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
用户可以通过LCD显示屏和按键进行界面交互和参数设置。
系统可以实时显示室内的温湿度信息,并根据设定的温湿度范围进行自动调节。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能够满足室内温湿度的要求。
关键词:单片机,温湿度传感器,LCD显示屏,温湿度监测与控制1.引言室内温湿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参数,直接影响室内舒适度和健康。
然而,室内温湿度的监测和控制通常需要人工干预,效率较低,无法实时调节。
本论文旨在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室内温湿度监测与控制系统,以便实现室内温湿度的自动化管理。
2.系统设计本系统主要由温湿度传感器、单片机、LCD显示屏和按键组成。
温湿度传感器负责实时感知室内的温湿度信息,并将数据传输给单片机。
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判断,可以根据设定的温湿度范围进行自动调节。
用户可以通过LCD显示屏和按键进行界面交互和参数设置。
3.硬件设计温湿度传感器采用XX型号传感器,通过串口将温湿度数据传输给单片机。
单片机选择XX型号,具备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通信功能。
LCD显示屏选用XX型号,可实现温湿度信息的实时显示和参数设置。
按键采用XX型号,用于用户与系统的交互。
4.软件设计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温湿度数据处理、控制算法实现和界面设计。
温湿度数据处理部分主要负责接收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数据校正和滤波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控制算法实现部分根据设定的温湿度范围,计算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系统的终端设备进行温湿度的调节。
界面设计部分主要负责实现与用户的交互,包括温湿度信息的显示和参数设置等功能。
5.实验结果与分析对系统进行了多次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能够满足室内温湿度的要求。
单片机的应用与开发研究论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单片机技术逐渐成为现代工业控制、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
本文将从单片机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两个方面来探讨单片机技术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单片机技术的应用1. 工业控制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机械式控制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工业生产对控制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单片机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产品的控制精度更高,响应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成本更低,节能减排等优点得到充分发挥。
2. 智能家居随着智能家居概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采用智能化的家居设备。
单片机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家居设备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比如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家电设备开关、智能窗帘、智能灯光等。
3. 物联网物联网是未来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而单片机技术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将成为未来的重要研发方向。
单片机技术可以实现对物联设备的监测、控制等功能,打通物联网和云计算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实现交流和信息互通。
二、单片机技术的开发研究1. 单片机架构的设计单片机的核心是处理器,处理器的核心是CPU,而CPU的主要功能就是处理指令和数据。
因此,单片机的架构设计需要兼顾处理器的性能和功能,并且保证指令和数据的高速度访问。
同时,要考虑到单片机的应用领域,为不同领域提供不同的处理器和架构设计。
2. 单片机编程的开发单片机编程的开发需要按照特定的编程规则和语法来编写,这需要掌握完整的编程知识。
在编程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单片机外围设备的控制,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以及编写合适的控制程序。
3. 单片机通信协议的研究单片机的通信协议包括串行通信协议、并行通信协议、网络通信协议等多种类型。
它们的选择取决于单片机应用领域的不同,因此在研究单片机通信协议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单片机应用领域进行研究,以实现单片机与外围设备的信息交互。
总之,单片机技术随着工业和智能化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应用领域和研究方向越来越广泛,未来的发展前途也十分广阔。
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是每位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最后一步,也是展示自己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机会。
在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中,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设计论文是一种常见的选题。
本文将探讨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设计论文的一般结构和内容,以及一些可能的选题方向。
一、引言引言部分是论文的开篇,需要概述论文的背景和目的,以及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对于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设计论文,可以介绍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以及为什么选择该主题进行研究。
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部分是对相关研究和技术的综合评述。
在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设计论文中,可以回顾已有的单片机应用案例和技术文献,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之处,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三、问题陈述问题陈述部分是明确研究目标和解决的问题。
在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设计论文中,可以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例如如何利用单片机实现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或者如何设计一个智能车辆导航系统等。
四、方法与实现方法与实现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内容,需要详细描述研究方法和实际实现过程。
在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设计论文中,可以介绍所选用的单片机型号和开发环境,以及设计和实现的具体步骤。
可以包括电路设计、编程、硬件连接等方面的内容。
五、实验与结果分析实验与结果分析部分是对实际实验结果的展示和分析。
在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设计论文中,可以通过实际的实验数据和图表来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性能。
同时,还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六、总结与展望总结与展望部分是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的总结和未来工作的展望。
在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设计论文中,可以总结设计的成果和创新点,以及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果。
同时,还可以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改进空间。
七、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部分是列出所有在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和资料,需要按照规定的引用格式进行排版。
基于单片机的毕业设计论文可以涵盖多个领域和应用,例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物联网等。
单片机在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论文单片机在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论文1我国煤矿自动化控制现状全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了主趋势,而自动化技术也逐渐向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自二十世纪以来,我国煤矿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较之于国外发达国家来说,我们需要赶追的距离还是很大,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
2单片机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2.1在漏电保护中的应用单片机能够使得煤矿开采过程中的漏电现象减少,所以为了使得煤矿井下的施工全得到保证,关键因素就在于低压漏电保护。
传统的漏电保护措施以分立元件为主,难以满足现代科技下的开采需求。
而单片机系统的应用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单片机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较高、检测结果准确,不仅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并且其响应时间短,同时还能对漏电影响下的停电范围进行控制。
例如,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一旦发生漏电事故,在第一时间互感器将进行反应将电流转化成电信号,放大器对该信号进行放大并传输至单片机端口,单片机在检测电信号后,系统将收集的电网频率发送至单片机。
这样就完成了漏电检测。
2.2在风机节能中的应用在日常的煤矿作业中,风机的`位置是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
风机的作用是为井下工作提供空气,且要满足井下对风速、风压的标准要求。
在煤矿生产的各个节点上,主要是使用可调速系统对恒速系统进行替代。
调速方式可以是串级式调速或变频调试。
在电路控制中,通过使用软件代替硬件的方法使得其复杂程度降低,并增强了整个系统的可控性,并且有效的降低了成本。
2.3在矿井提升机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煤炭开采作业大部分是使用交流电动机拖动,使用交流电拖动能够使开采设备的工作更灵活以及能够提高开采效率。
但是交流电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电能,同时由于交流电的简单化布置还可能带来很多安全问题,并且一旦出现了交流电应用设置上的失误,很可能会对整个设备造成损害。
单片机技术的使用很好的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出现。
单片机技术能够对交流电进行很好的控制,并能减弱电流电压,使得电流以及电压都在合理科学的范围内,这样一来不仅保证了煤矿作业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使得煤矿作业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
单片机的发展及应用
姓名:xxx 学号:xxx 院系: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摘要]:单片机自发展以来获得广泛应用,现代人类生活中所用的几乎每件电子和机械产品中都会集成有单片机。
了解单片机的发展和应用,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解决生活领域的问题。
[关键词]:单片机发展性能指标应用
1. 单片机的发展史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1971年intel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4位的微处理器;Intel公司的霍夫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块4位微处理器芯片Intel 4004,标志着第一代微处理器问世,微处理器和微机时代从此开始。
因发明微处理器,霍夫被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列为“二战以来最有影响力的7位科学家”之一。
1971年11月,Intel推出MCS-4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4001 ROM芯片、4002 RAM芯片、4003移位寄存器芯片和4004微处理器)其中4004(下图)包含2300个晶体管,尺寸规格为3mm ×4mm,计算性能远远超过当年的ENIAC,最初售价为200美元。
1972年4月,霍夫等人开发出第一个8位微处理器Intel 8008。
由于8008采用的是P沟道MOS微处理器,因此仍属第一代微处理器。
1973年intel公司研制出8位的微处理器8080;1973年8月,霍夫等人研制出8位微处理器Intel 8080,以N沟道MOS电路取代了P沟道,第二代微处理器就此诞生。
主频2MHz的8080芯片运算速度比8008快10倍,可存取64KB存储器,使用了基于6微米技术的6000个晶体管,处理速度为0.64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 )。
1975年4月,MITS发布第一个通用型Altair 8800,售价375美元,带有1KB存储器。
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