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国古典诗歌八大题材
- 格式:pptx
- 大小:127.92 KB
- 文档页数:52
附录14古代诗歌八大重要主题(一)忧国忧民中国古代诗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怀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积极入世,欲使国家富强、救民于水火之中。
在封建王朝中,“国”是统治者一家之国,忧国不能泯灭良知回避眼见的现实。
民是社会下层受苦受难之民,忧民又不能背弃王朝的根本利益。
杜甫、白居易、姜夔、陆游等人都有大量的现实主义作品,其忧国忧民的思想主题也贯穿在作品之中。
他们在社会繁荣与社会动荡的交替中能看到天下苍生的疾苦,感慨国家安危是尤其难能可贵的,他们正是用自己的诗歌为我们记录了那个社会的政治全貌。
【例1】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你认为全首诗的重点和核心是哪一联?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赏析: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
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
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
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亮的缘由。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答案:参考赏析文字第二段。
(二)山水田园古人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多是视之为傲世独立的表现。
以纵情山水显示人格的高洁,作为精神的慰藉和享受。
山水诗以描写自然山水、自然风景为主,表达诗人对山水的鉴赏审美。
唐朝是山水诗的大盛时期。
王维、孟浩然、李白等把自然山水渲染得清幽明秀,让人在清新宁静的山水中,感受万物的生生不息,自然的境界恢宏,气势壮阔。
田园诗以描写农村的风景为主,涉及农村生活,农人耕作等。
以陶渊明为首创,或写田园景物的恬美,或写田园生活的简朴,或写躬耕田园的体验,将日常生活哲理与诗歌结合起来,筑就了一座洒脱恬淡,质朴真率的精神家园。
知识 |高考诗歌的八大题材题材一咏史怀古诗——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咏史怀古类诗歌在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中占有一定考查比重,往往是咏史和抒怀相结合,咏史是手段,抒怀是目的,将史实和社会现实、个人遭遇联系在一起。
具体内容有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哀叹国运衰微,寄托伤感;总结经验,以古谏今,以及评判历史等。
咏史怀古类诗歌侧重考查考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的把握,对一些重要的典故和用典方式的分析,以及与主旨相关的炼字、炼句及表现手法的鉴赏等,其中,借用典故、借古讽今等手法是考查重点。
[知识储备]——备考锦囊,厚积薄发[随学即练]实战演练,练怎么答1.(2020·惠来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隋堤怀古①张祜隋季穷兵复浚川,自为猛虎可周旋。
锦帆②东去不归日,汴水西来无尽年。
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
那堪重问江都事③,回望空悲绿树烟。
[注] ①本诗写于唐朝后期,当时的帝王大多生活腐化,荒淫无度,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声色犬马等现实享乐之中。
②锦帆:陆楫《炀帝开河记》有“舳舻相继,接连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连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百里”句。
③江都事:指炀帝南游江都,日夜纵酒荒淫,最后被缢死江都宫中。
专题训练(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的“怀古”点明了题材,“隋堤”则是怀古对象,让人联想到隋炀帝的奢侈生活。
B.首联后句写隋炀帝以“猛虎”自居,“自为”则写出其盲目自信,狂妄之态可见一斑。
C.颈联运用数字形成对比,形象地写出了隋炀帝妄想江山永固却又难以实现的悲剧。
D.尾联点明隋炀帝的下场,往事不堪回首,诗人以无奈的叹息和想象之景收束全诗。
解析D项,“想象之景”错误,“绿树烟”是实景,是眼前之景。
答案 D(2)诗人面对“隋堤”,思绪万千,试分析诗中流露出来的情绪。
答:解析题干要求“分析诗中流露出来的情绪”,因此要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每一联分析。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0种常见古诗题材分类要想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
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结合。
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
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中国古诗文的十大传统题材包括:
1. 唐诗宫怨:揭露宫廷中的黑暗,表达宫女的哀怨和委屈。
2. 藏头诗:古代诗歌形式之一,每个字开头的音节组成一句。
3. 赋:较长的叙事性文章,内容为记述一个历史事件或介绍一个风景。
4. 田园诗:描写田园生活、自然风光或表达对生命的感悟。
5. 汉赋:与辞赋相似,但以夸张、夸大词说、虚构描绘、虚构群众感想、虚构风景为特点。
6. 律诗:形式简洁安排工整,且需要遵守规则,例如诗句中字数、字的音律和韵律。
7. 古文:古代文学形式之一,包括先秦文、汉赋、唐宋文、明清文等等。
8. 词:唐宋时期的一种较短的形式,通常用来表达爱情。
9. 爱情诗:描写爱情,包括甜蜜、悲伤、欢欣和失落等情感。
10. 唐诗五言和七言:唐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体,其中五言为五个字一句,七言则是七个字一句。
从8题材入手,读一首诗,知一类诗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山水田园诗、即事(景)抒怀诗、羁旅思乡诗、咏物言志诗、送别怀人诗、爱情闺怨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等几种类型。
相同题材的诗歌,诗中的情感是相近的,手法是相似的。
为此,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取得“读一首诗,知一类诗”的效果。
(一)山水田园诗——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内容山水田园诗的基本内容是自然山川与田园风物。
(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①白描与工笔;②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③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④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⑤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乐景写哀情。
标志(1)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
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
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
(2)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情感(1)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2)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3)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4)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
(5)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即学即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村居书喜陆游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中“红”“白”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描绘出早春乡间清新的风貌。
B.“花气袭人”从嗅觉的角度,写出天气骤暖,春花绽放,香气浓郁,芬芳扑面而来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