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第二章(汇交力系)
- 格式:pdf
- 大小:516.56 KB
- 文档页数:20
第二章汇交力系汇交力系是指:作用在质点或刚体上的所有力的作用线的延长线汇交与同一点。
汇交力系分类:(a)平面共点力系:作用在质点或刚体上所有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
且作用在同一点上。
(b)空间共点力系:至少有三个力的作用线非共面。
但所有力作用在同一点上。
(c)平面汇交力系:作用在质点或刚体上所有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
但作用点不在同一点,而作用线的延长汇交于同一点。
(d)空间汇交力系:至少有三个力的作用线非共面。
且作用点不在同一点,而作用线的延长线汇交于同一点。
本章主要分析汇交力系的合成和平衡。
合成:将汇交力系情况下作用在质点或刚体上的力作为可沿其作用线自由移动的滑移矢量(将力矢量作为滑移矢量),利用矢量加法运算法则所得汇交点处和滑移矢量的过程称为汇交力系的合成。
汇交力系的合成所确定的和滑移矢量不是一般合力,因为滑移矢量没有确定的起始点,而作为合力的力,按力的三要素,应该具有确定的作用点。
即力作为矢量,必须是具有确定起始点的特殊矢量。
汇交力系中作为滑移矢量所有力的矢量和称为主矢(量)。
虽然汇交力系一般不存在合力的概念,只有主矢(量)的概念。
但对共1点力系,由于所有作用在质点或刚体上的力作用在同一点,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将作用在同一点的所有力每两力合成一个合力(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最终可得到一个合力(即共点力系存在合力),且主矢(量)就等于合力。
合成的实质:对于非共点的汇交力系,合成实质上是对刚体上作用所有力,应用力的可传递性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到的与原刚体上作用非共点汇交力系力学效应等效的用于力学分析研究的模型。
而共点力系的合成实质上是变形体上所有力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到的与原变形体上作用共点力系学效应等效的用于力学分析研究的模型。
汇交力系的平衡:根据§1-1中物体(刚体)相对于给定惯性系(体)静止或作均速直线运动的平衡(状态)的定义,实质上是对给定惯性参考系(体),物体上所受其它物体作用的力为零。
①掌握力偶、力偶矩的基本概念及其力偶的基本性质。
力沿坐标轴的分力是一矢量,其合力和分力之间应满足力的平行四边形规则。
一般情况下,力在坐标轴上投
影的大小不等于力沿坐标轴分解的分力的大小。
只有当α(由平行四边形面积表达式证出)平面力对点之矩简称力矩,是一代数量,其绝对值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
积,正负号表示力矩的转向,一般以逆时针转向为正,反之为负
平面力对点之矩还可应用合力矩定理求解。
特别是在力臂计算不方便时,若将其分解
为两个正交分力并用合力矩定理计算则较方便,注意表达中的负号。
由等值、反向、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组成的力系效应用力偶矩来度量。
力偶没有合力,力偶只能用力偶来平衡力偶力偶矩
在平面问题中,力偶矩是一个代数量,其绝对值等于力的大小与力偶臂的乘积
解析法根据合力投影定理求出合力在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余弦
平衡的几何条件: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平衡的解析条件:力系中各分力在两个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分
别等于零
平面力偶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称为合力偶。
合力偶矩等于各分力偶矩的代数和
(注意区分转向,即正负号)
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所有各分力偶矩的代数和等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