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师招聘考试:2011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88.09 KB
- 文档页数:37
2011年四川省绵阳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试卷(总分:4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第一部分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总题数:8,分数:12.00)1.选择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无法判断解析:解析:教师产生于古希腊时代(公元前800年一公元前146年),世界上第一所师范学校出现于17世纪的法国。
3.主张“教育生物起源说”的是( )。
A.孟禄B.达尔文C.利托尔诺√D.汤姆孙解析:解析:这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倡导者有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
4.“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解析:解析: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均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这一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势。
5.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解析:解析: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教育评价的类型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这两个概念是由斯克里文首先提出来的。
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
6.柏拉图最终的培养目标是( )。
A.武士B.士农工商C.哲学王√D.公民解析:解析: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他把现实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实现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上。
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物理真题2011年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气体能够充满密闭容器,说明气体分子除相互碰撞的短暂时间外( ).∙A.气体分子可以做布朗运动∙B.气体分子的动能都一样大∙C.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可以自由运动∙D.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间的距离都一样大A.B.C. √D.解析:布朗运动是分子聚集体的运动,而不是单个分子的运动,所以A错误;不同气体分子速率不一定相同,B错误;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力的作用范围,所以可以认为相互作用力微弱,可以自由移动,但分子间的距离是不一样的,C对,D错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在同一明亮空间,甲从平面镜中看见乙的眼睛时,乙一定能从镜中看见甲的眼睛∙B.我们能从某位置通过固定的透明的介质看见另一侧的所有景物∙C.可见光的传播速度总是大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D.在介质中光总是沿直线传播A. √B.C.D.解析:由光路可逆知道A正确;由于存在光的全反射,所以不一定从介质看到另一侧的所有景物,B错误;可见光也是电磁波,它们的速度可以相等,C错误;只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光才能沿直线传播,D错误.3.氢原子从能级m跃迁到能级n时辐射红光的频率为v1,从能级n跃迁到能级k时吸收紫光的频率为v2,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若氢原子从能级k跃迁到能级m,则( ).∙A.吸收光子的能量为kv1+kv2∙B.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v1+hv2∙C.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v1-hv2∙D.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v2-hv1A.B.C.D. √解析:由题意可知能级k处于较高激发态,能级m处于较低激发态,而能级n处于最低能量状态.所以从能级k跃迁到能级m时辐射出光子,能量为kv2-hv1.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春天:春江水暖鸭先知∙B.夏天:满架蔷薇一院香∙C.秋天:数树深红出浅黄∙D.冬天:纷纷暮雪下辕门A.B. √C.D.解析: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正确.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汽车的后视镜A.B.C. √D.解析:根据题图可知,得到的像是放大的、倒立的,故选C.6.某市高速公路收费站开始对过往的超载货车实施计重收费,某同学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计重秤原理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重表相当于一个电压表∙B.电路中的R1是没有作用的∙C.当车辆越重时,称重表的示数越小∙D.当车辆越重时,称重表的示数越大A.B.C.D. √解析:称重表相当于一个电流表;电流中的R1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当车辆越重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电阻减小,电流增大,即称重表的示数越大.7.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于( ).∙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A.B. √C.D.解析:水缸外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与水缸内的水无关.8.在行驶的列车上,妈妈叫小孩“别乱跑”,这个“别乱跑”的参照物是( ).∙A.铁路边的树木∙B.远处的房屋∙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D.小孩子的座位A.B.C.D. √解析:“别乱跑”是指不要离开座位太远,参照物是小孩子的座位.9.某建筑工地要将同一个箱子从地面搬上二楼,如果分别采用如右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搬运,F1和F2做功的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两种方式机械效率一定相等∙B.两种方式功率一定相等∙C.两种方式所做的有用功一定相等∙D.两种方式所做的总功一定相等A.B.C. √D.解析:两种方式都是将箱子从地面搬上二楼,所以所做的有用功一定相等.10.小明同学在制作、研究电磁铁的过程中,使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铁能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表明它的磁性越强∙B.B线圈的匝数多,通过B线圈的电流小于通过A线圈的电流∙C.要使电磁铁磁性增强,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D.若将两电磁铁上部靠近,会相互吸引A. √B.C.D.解析:在此实验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可用其吸附大头针的多少来衡量,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表明它的磁性越强,选项A正确;A、B线圈串联,通过的电流大小应相等,选项B错误;通过增大电流的方法增强电磁铁的磁性,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选项C错误;若将两电磁铁上部靠近,两电磁铁会相互排斥,D选项错误.二、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11.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性是指( ).A.讲授的物理内容必须正确无误√B.讲授任何一个物理问题都必须讲深、讲透、讲全C.对任何一个物理问题或原理的表述都必须十分严格D.所有的物理实验都必须是高度精确的解析:在物理教学中,必须坚持教学的科学性.强调教学的科学性,最基本的就是向学生传授的物理知识是准确无误的,即教学生规范物理实验操作,向学生准确地描述物理现象,正确讲授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定理、物理原,理、物理例题和习题等.12.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创设便于发现规律的物理环境的方法是( ).A.复习旧知识法B.讲故事法C.实验法√D.举例法√解析:在物理规律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实验法和举例法等创设便于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环境.带领学生在物理环境中按照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来探索物理规律.让学生对物理的研究进行大胆的猜想,然后再用实验去验证.13.现代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一种( )交往关系,是一种基于“对话”基础上的教学活动.A.动态的√B.合作的C.民主的√D.平等的√解析:现代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一种动态的、民主的、平等的交往关系,是一种基于“对话”基础上的教学活动.这种关系有利于学生身心愉悦地接受知识,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14.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解析:传统的教师“无所不能”的知识观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相反,教师应当形成开放性、建构性、生态性、动态发展性的新型的知识观.传统课程体系信奉客观主义的知识观,视知识为普遍的、外在于人的、供人掌握的真理.这意味着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15.教师在教学中作为促进者的角色的特性是( ).A.积极地旁观√B.给学生心理支持√C.知识传授D.帮助学生培养自律能力√解析:三、填空题(总题数:4,分数:18.00)16.仔细分析下表中的数据,你会发现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种类、______等因素有关.成语“悦耳动听”是形容声音的______.(分数:4.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温度音色)解析:17.右图为中国“子弹头”列车______头文字“D”,这种新型列车在动力、材料和内部结构上都使用了最新的机车技术.其中减速采用再生制动技术,从时速200km/h降到90km/h左右,完全靠电机反向旋转,利用列车的巨大______能转化为电能.无锡到上海的距离为126km,若该列车以200km/h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从无锡到上海需______小时.(分数:4.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机械 0.63)解析:18.电磁炉以其高效、节能、卫生、安全成为新一代智能灶具.一只1500W的电磁炉正常工作时,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1kg的水从20℃加热到沸腾,需要加热4min.在此过程中1kg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J,电磁炉的效率是______.[C水=4.2×103(J/kg·℃)](分数:4.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3.36×105 93.3%)解析:19.小敏是集邮爱好者,她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时,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10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成的是______的、放大的______像.(分数:6.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小于正立虚)解析:四、名词解释(总题数:2,分数:10.00)20.课程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解析:21.终身教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终身教育是指,包括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部分,从一个人出生的瞬间一直到生命终结的整个过程的不间断的发展;也包括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之间紧密而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解析:五、作图题(总题数:4,分数:12.00)22.室内一盏电灯通过木板隔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出两条细小光束(如图所示).请根据这两条光束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23.现有小灯泡L1和L2,开关S1和S2,电源和导线若干,请设计一个电路图同时满足下列要求.(1)当S1断开时,L1和L2都不亮.(2)当S1闭合,S2断开时,L1、L2都亮.(3)当S1、S2都闭合时,L1亮、L2不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24.标出如图所示中磁感线的方向或磁铁的N、S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 25.为了防止翻倒,篮球架常常在底座后方加一个质量很大的铁块作为配重.如下图所示,O 为支点,试在A 点画出铁块对底座的压力F ,并画出F 的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六、实验题(总题数:3,分数:22.00)右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 、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 蜡烛为成像物体.(分数:4.00)(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______;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竖直放置)解析:(2).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______.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物距与像距的关系)解析:妈妈在做菜时问小刚:“你知道花生油的密度是多大吗?”(分数:9.99)(1).小刚想,花生油是油类,它的密度应该比水小,于是他滴了一滴油在水中,发现油浮在水上,由此可以证明他的猜想是______的.(分数:3.33)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解析:(2).到学校后,他做了如下实验:先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150g ,然后将一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再测出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质量为107.6g ,读出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如图甲所示,最后算出花生油的密度,请你替小刚将测得的结果填入下表.150107.6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4 54 约0.8)解析:(3).图乙中操作错误处为______.3.33)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用手拿砝码)解析:现有两个电压表、一个电源、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电阻、一个开关和一些导线,要用以上器材测出未知阻值的电阻R x.要求:(分数:8.00)(1).分别画出两种不同方法的电路图;(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方法一:[*]方法二:[*])解析:(2).如果实验中电压表V1、V2的读数分别为U1、U2,请在横线写上对应的电阻R x的表达式.方法一的R x=______方法二的R x=______(分数:4.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七、计算题(总题数:1,分数:8.00)汶川地震造成河道堵塞形成了许多堰塞湖,对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唐家山堰塞湖的水位天天上涨,是一处极高危险等级的堰塞湖,通过武警水电官兵的艰苦奋战,堰塞湖坝顶开挖的导流渠从6月7日开始泄洪,最终取得决定性胜利.(以下计算中g取10N/kg)(分数:8.01)(1).泄洪前,堰塞湖的水位每天上涨1.2m,则每天水对坝体增加的压强是多少Pa?(分数:2.6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水对坝体每天增加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1.2m=1.2×104Pa)解析:(2).在抢修导流渠的过程中,军用直升机吊运了多台挖土机等重型机械到坝顶.若直升机以2m/s的速度沿竖直方向匀速地将一台10吨重的挖土机起吊500m高,直升机对挖土机做功多少?起吊功率为多大?(分数:2.6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直升机对挖土机所做的功W-W重=Gh=mgh=10×103kg×10N/kg×500m=5×107J起吊功率[*]或P=Fv=Gv=mgv=10×103kg×10N/kg×2m/s=2×105W)解析:(3).“堰塞湖内的水越深,其危险性就越大”,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分数:2.6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堰塞湖内的水越深,水对坝体的压强越大,坝越易垮塌.或水越深,水的势能越大,一旦溃坝,转化的动能就越大,对下游的破坏就越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得分.))解析:八、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0.00)26.请谈谈新课标下中学物理老师的角色应当如何转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参考答案] 中学物理学科实施新课程标准,目的就是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态度,学会科学研究方法,进一步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终生学习的能力”.在新课程实施中,要想领悟课程要领,掌握教学方法,更好地胜任物理新教材的教学,就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全面转变.(一)物理新教材的特点1.实现了“三个转移”新教材力图做到从编者的“独白”向编者与学生的“对话”转移,从引起学生的“期待”向引发学生的“思考”转移,以使学生更加自主地参与教学过程,并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2.拓展了知识的宽度,适当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教材在对教学的要求上更体现物理学科的本质,同时教材也更具有可读性、趣味性和探究性,更适合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这种变化,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3.新教材图文并茂、贴近生活,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新教材努力做到图文并茂,选用了传递大量信息的各种图片和照片,对学生自主学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4.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思维空间新教材的编写使计算机和电脑软件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利于加速和改善学生对世界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活跃课堂教学,提高效率.新课标教材充满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有着诸多新的特色,面对新的教材、新的形势,物理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转变自己的角色.(二)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新课程目标向教师提出了基础教育下全面素质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目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会学习,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教师在积极地参与这场课程改革的同时,应及时地对教育观念、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师角色,以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面对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和新课程目标全面启动,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首先要求教师切实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作为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才能充分理解新课程,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策略的运用,不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目的,而是给学生提供知识平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同时,要参与学生的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准确地了解学情,及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或调整教学计划,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统治者或权威者,而是学生的指导者、交流者和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启发学生,与学生一道寻求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最终由学生自己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这体现了新课程体系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新的“学习共同体”,倡导合作学习.(三)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环节课堂教学是课改的中心环节,也是课改的实践过程,而教学模式又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所以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1.精彩引入,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是会学的前提.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一旦有了这种意识倾向,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只有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才会产生巨大的内驱力,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抓住引入新课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先声夺人,则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优化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因此优化问题情境,为学生创设敢想敢问的环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学生思维也就显得十分重要.(1)创设和谐气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处于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同时更鼓励学生通过交流观点、小组讨论等方式来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创设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大胆发言、积极思维.这样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2)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3.优化小结,激发热情课堂小结是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收尾阶段,是教师富有艺术性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完善、精要的“小结”,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使学生对这节物理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对重点和难点有更深层的把握,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总之,先进的理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落实和发展,中学物理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勇于做物理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学会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解析:。
2011年四川省自贡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英语)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2.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名词解释1.注意正确答案: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机体在观察一定事物时的定向活动。
2.人格正确答案: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论述题3.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正确答案:(1)智力通常被看作人的综合认识方面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个体在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
(2)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问题,在近代教育史上,形式教育论者和实质教育论者曾有过长期争论。
形式教育论者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当偏重古代语(拉丁文、希腊文)、数学、逻辑学等,认为这些学科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最有价值。
实质教育论者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需特别训练;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当偏重自然学科、现代语言等,认为这些知识对学生参与实际生活最有用处。
这两派理论割裂了思维内容和思维形式的辩证统一性质,因而他们的主张都是片面的。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因为知识是学生进行认识活动的工具,他们只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去认识世界,接受尚未掌握的知识,解决面临的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
但是,知识不等于智力。
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他们智力的高低。
知识转化为智力是有条件的。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明确的发展智力的目标,并有计划地去加以实现;传授给学生的必须是系统的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必须引导学生在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认识活动,真正理解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
知识是发展智力的条件和基础,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和结果。
2011年四川省绵阳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2. 第二部分专业知识第一部分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选择题1.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无法判断正确答案:C解析:教师产生于古希腊时代(公元前800年一公元前146年),世界上第一所师范学校出现于17世纪的法国。
2.主张“教育生物起源说”的是( )。
A.孟禄B.达尔文C.利托尔诺D.汤姆孙正确答案:C解析:这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倡导者有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
3.“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正确答案:A解析: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均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这一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势。
4.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正确答案:C解析: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教育评价的类型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这两个概念是由斯克里文首先提出来的。
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
5.柏拉图最终的培养目标是( )。
A.武士B.士农工商C.哲学王D.公民正确答案:C解析: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他把现实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实现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上。
2011年四川省某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笔试)《教育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B.洛克C.卢梭D.勒图尔诺2.“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活动3.()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教育目标D.教育政策4.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
A.《爱弥儿》B.《人的教育》C.《教育漫话》D.《教育论》5.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B.做到因材施教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象。
A.关键期B.依恋期C.混沌期D.最近发展期7.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主体性8.课程标准是()的基本结构性文件。
A.国家B.地方C.校本D.学科9.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10.《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A.国家B.地方C.学校D.家长1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A.学术影响力B.个性影响力C.年龄影响力D.职称影响力12.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数、外等课程属于()。
1、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辩证关系的原理。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C.同一性和斗争性D.内因和外因正确答案:D2、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
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C.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D.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正确答案:D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是否承认事物的质变正确答案:C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C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转化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前进性和重复性的统一C.连续性和阶段性(飞跃性)的统一D.直线性和循环性的统一正确答案:C6、“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体现的哲理是()。
A.要重视外因的作用B.要重视内因的作用C.要重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D.要重视外因通过内因作用正确答案:C7、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A.辩证统一的关系B.因果关系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D.等同关系正确答案:A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界定的。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正确答案:A9、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说明( )。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D.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正确答案:D10、相对主义运动观认为()。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D.只存在绝对运动而无静止正确答案:D1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界定的。
2011年四川省自贡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试卷(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总题数:13,分数:22.00)1.单项选择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粘贴(zhān) 玷污(zhān) 龌龊(wò) 运筹帷幄(wò)B.蹉跎(cuō) 磋商(cuō) 遭殃(yāng) 怏怏不乐(yang)C.飞镖(biāo) 剽悍(biāo) 绯红(fěi) 妄自菲薄(fēi)D.蜿蜒(yán) 筵席(yán) 市侩(kuài) 脍炙人口(kuài)√解析:解析:A项玷(diàn)污;B项怏怏(yàng)不乐;C项剽(piāo)悍,绯(fēi)红,妄自菲(fěi)薄。
因此本题选D。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葱茏绊脚石怨天尤人一如既往√B.迄今名信片提纲挈领老成持重C.幅射照相机有恃无恐竭泽而渔D.气概座右铭满腹经纶世外桃园解析:解析:B项“明信片”;C项“辐射”;D项应为“世外桃源”。
本题选A。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来了解__________,作出诊断。
(2)孩子过多玩网络游戏,父母应适当加以__________。
(3)他们心中依然珍藏着那段美好的回忆,__________他们已经远离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A.病症干涉虽然B.病征干预虽然√C.病症干预即使D.病征干涉即使解析:解析:“病症”就是指疾病,“病”和“症”在这里是同义词;痛征是指在身体表面显现出来的身体的征象,第一空填“病征”,排除A、c两项。
2011年四川省泸州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试卷(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A=2×3×7,B=2×5×7,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A.21 140B.14 210 √C.6 100D.14 140解析:解析:A和B共有的质因数只有2和7,它们的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14;它们所有的质因数是2,3,5,7,这几个数的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210。
2.下面每组数中是互质数的是( )。
A.8和10B.12和13 √C.6和9D.15和57解析:解析:A项,8和10有公因数2;C项,6和9有公因数3;D项,15和57有公因数3,故选B。
3.老王将3000元工资的40%存到银行,整存整取二年,年利率2.79%,到期后,他能取出本金和利息共( )元。
A.3000×40%×2.79%B.3000×40%×2.79%×2C.3000×40%×2.79%×2+3000D.3000×40%×2.79%×2+3000×40%√解析:4.在一副52张扑克牌中(不含大小王)任意抽取一张牌,抽出的这张牌是方块的机会是( )。
√D.0解析:解析:52张牌中,每种图形的牌数都是135.右图中共有( )A.19B.20 √C.21D.22解析:解析:由1个小三角构成的三角形是12个,由4个小三角构成的三角形是6个,由9个小三角形构成的三角形是2个,故图中共有三角形12+6+2=20(个)。
6.截止到2008年5月19日,已有21 600名中外记者成为北京奥运会的注册记者,创历届奥运会之最,将21 6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应为( )A.0.216×10 5B.21.6×10 3C.2.16×10 3D.2.16×10 4√解析:解析:21 600的科学记数法应表示为2.16×10 4.故选D。
四川省南充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英语真题2011年一、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总题数:0,分数:0.00)二、词汇与结构(总题数:20,分数:20.00)1.He is neither ______ European, nor ______ American. He is from ______ Australia.A. a; a; /B. a; an; theC. a; an; /D. an; an; /A.B.C. √D.解析:本题考查冠词的用法。
前两空,表示是某国人时,要用不定冠词。
且European中e不发音,u发字母本身读音,前面加不定冠词a。
American中第一个音素为元音,故前面要加不定冠词an。
第三空,澳大利亚为专属地名,来自某地,前面不加冠词。
2.______ the 2008 Olympic Games will be held in Beijing is quite clear to th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A. ThatB. WhetherC. WhatD. IfA. √B.C.D.解析:本题考查主语从句的用法。
根据从句的句子成分判断,该句成分完整,并在主句中作主语,因此,只能用that代替。
故本题答案为A。
3.______ coal, the most important natural fuels are the gas and oil.A. Except forB. ExceptC. BesideD. Apart fromA.B.C.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除……以外”这一短语的用法。
首先可排除C项,beside的意思为“在……旁边”,besides的意思才是“除……之外”。
except和except for都强调排除的部分,与另一部分一般是没有联系的。
而本题题干中所表述的意思是煤、石油和天然气均是最重要的自然燃料,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2011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一、选择1.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A]2.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D]3.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1)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A]4.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A.2-3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B]5.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养[C]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A.控制B.基本看法C.改造D.意识[D]7.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A.地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D]8.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D]9.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D.英国医生[C]10.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C]11.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4.1)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C]12.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A]1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A]14.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C]15.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A]16.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促进D.对智力的影响[A]17.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A]18.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有一种是错误的。
A.态度学习迁移B.情感迁移C.知识与技能迁移D.气质迁移[D]19.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A.形式训练迁移说B.同化学习迁移说C.经验类化迁移说D.认知结构迁移说[A]20.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6.1)A.感受与体验B.前人经验C.记忆的内容D.信息及其组织[D]21.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A.程序性知识B.实用的知识C.直观的知识D.可应用的知识[A]2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表象直观[A]23.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A.长时记忆B.内隐记忆C.操作记忆D.形式记忆[A]24.短时记忆的容量A.较大B.没有限制C.非常之小D.为7土2个组块[D]25.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A.时快时慢B.快者愈快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C]26.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A.艾宾浩斯B.巴甫洛夫C.冯特D.弗洛伊德[A]27.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复习越早越好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D.当天复习[A]28.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29.最早提出遗忘曲线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家是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斯金纳D.威廉?冯特[B]30.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作(7.1)A.操作技能B.技巧C.操作能力D.能力[A]31.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A.智力技能B.知识迁移C.智力D.思维程序[A]32.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8.1)A.复杂方案B.学习计划C.可行方案D.思维程序[A]33.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A.记忆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思维策略D.学习方法[B]34.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A.智力技能B.学习自觉性C.元认知策略D.自我意识[C]35.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A.新的理解B.不同的见解C.认知策略D.类比或表象等[D]36.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A.意识和能力构成B.规则和技能构成C.认知策略构成D.经验和方法构成[B]37.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9.1)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A]38.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A.智力技能B.思维品质C.思维程序D.能力或特性[D]39.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A.思维程序B.调查研究C.验证假设D.论证假设[C]40.一个人的对人对已、对事、对物的态度是(10.1)A.与生俱来的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D]41.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A.比较不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比较稳定的[D]42.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A.新观点B.认知结构C.策略系统D.价值体系[D]43.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D]44.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B.积极性C.适应性和社会性D.内化性和意志性[A]45.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A.知识经验B.观念和信念C.道德认识D.道德观[B]46.态度的情感成份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A.态度的核心成分B.动力性成份C.非智力成分D.内化了的成份[A]47.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A.行为方式B.意向或意图C.行为习惯D.语言或行为[B]48.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11.1)A.社会适应B.社会化人格C.精神面貌D.精神状态[A]49.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浑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A.积极的社会功能B.应有的责任能力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D.道德精神面貌[A]50.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A.怪异观念B.强迫行为C.强迫洗手D.强迫恐惧[B]51.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B.痛苦不安C.感到惴惴不安D.感到极端焦虑[D]52.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A.严重惧怕B.原因不明地惧怕C.非理性惧怕D.持久性地惧怕[C]53.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A.不容易矫正B.容易矫正C.不属于性心理障碍D.也属于心理障碍[C]54.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12.1)A.思维品质B.学习内容C.学习结果D.知识技能[C]55.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A.若干等级B.五个等级C.三个等级D.四个等级[B]56.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A.信息加工B.智力活动C信息输入D.心理变化[D]57.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A.各种智力活动B.各种子目标C.各种课堂行为D.教学阶段[B]58.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A.信息加工B.学习活动C.复杂记忆D.理解[D]59.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B.师生互动策略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D.合作学习策略[A]60.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A.有所不同B.相类似C.有一定联系D.没有必然联系[B]61.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A.教师的主导教学B.独立完成作业C.家庭作业D.个别课堂练习[A]62.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A.学习积极性B.学习自觉性C.要花多少时间D.智力水平[C]63.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A.有影响B.没有影响C.几乎没有影响D.有实质性影响[A]64.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A.教学程序B.教学过程C.教学事项D.教学方法[C]65.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结果和方法,以免A.迷失方向B.错用方法C.措手不及D.产生焦虑[A]66.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13.1)A.维持动机作用B.促进和维持功能C.思想教育作用D.培养纪律功能[B]67.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教学有A.一定的帮助B.较弱的影响C.间接的影响D.直接的影响[D]68.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A.可用因素B.微弱因素C.重要因素D.利弊兼有的因素[C]69.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A.目的和内容B.共同语言C.深厚友谊D.约束力量[A]70.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A.最终结果B.中间环节C.目标D.最高阶段[D]71.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B.小集团意义C.依赖兴趣的作用D.没有政治意义[A]72.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A.极大的影响B.不大的影响C.积极的影响D.消极的影响[A]73.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A.集体观念B.从众C.服从大局D.集体凝聚[B]74.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