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475.14 KB
- 文档页数:3
猪圆环病毒的研究进展引自--华中农业大学黄青伟一、PCV 的发现猪圆环病毒(porclne Circovirus) 于1974 年在PK 一15 细胞中发现,当时认为是一种细胞污染物,后证实为一种新的病毒。
该病毒是一种环状、无囊膜、单链DNA 病毒;在ICTV 第6 次病毒分类报告中,将猪的圆环病毒(PCV) 、鸡贫血病毒(cA V) 、鹦鹉喙羽病毒(PBFDA V)3 个病毒归类于网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
病毒的理化特性PCV 粒子为20 面体对称结构,其直径人小为17nm ,CsCL 浮密度l 37g /era3 。
无囊膜,含有单股负链环状DNA 。
基因组长 1 .7kb ,分子量5 8 × 102 。
PCV 不具凝血活性,可抵抗PH3 .0 的环境,经氯仿作用不失活,该病毒只在猪源和VERO 细胞培养物中才能完全复制,并且依赖细胞周期s 期表达的细胞蛋白。
可在PK —15 细胞上增殖但不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
Tischer 等发现,用a 一氨基葡萄糖处理细胞培养物后可促进病毒的复制。
PCV 有两种基因型:PCV 一 1 和PCV 一 2 。
前者基因组为1759bp ,后者基因组为1768bp 。
PCV 一1 有7 个0RF ,编码大于5KD 的蛋白质。
其巾ORFl 编码的蛋质与植物矮小病毒(plant nanovirus) 和喙羽病毒(heak and featherdisease ViruS)ORFL 码的蛋白质有较高的同源性。
PCV 一2 有11 个ORF 预计分别编码36 — 2KD 的蛋白,但目前只有 6 个得到证实。
PCV 一1 和PCV 一2_ 干相,ORFI 核苷酸和编码的蛋白质的同源性分别为83 %、86 %.而ORF2 分别为67 %、65 %。
二者的主要结构蛋白均由ORF2 编码。
从发病猪的淋巴组织发现了PCV 病毒颗粒,说明发生了病毒传染。
用PCR 方法从发病猪淋巴组织中和人工感染仔猪的鼻腔分泌物和粪便中检测到了PCV 和DNA 。
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一种主要感染猪只的病毒,已成为全球养猪业中的重要问题。
PCV2感染常引起猪只的免疫抑制,从而导致其他病原体的感染,加剧了猪只的死亡率和生产损失。
因此,快速而准确地检测PCV2病毒,对于有效控制猪圈中PCV2的感染至关重要。
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检测PCV2的技术,并且针对不同的样品和检测目的,选择了不同的检测方法。
本文将介绍PCV2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
1. PCR技术PCR技术是目前PCV2最主要的检测方法之一,它可以高度增加PCR产物的检测灵敏度,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检测。
PCR技术已经广泛用于分子生物学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很高,还可以同时检测多个样本。
PCR技术一般通过扩增病毒基因组的一部分或者一些特定区域,来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病毒。
PCR技术有多种变形,包括实时定量PCR 技术、反转录PCR技术、巢式PCR技术等。
2. 免疫学检测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样品中PCV2的抗原或抗体来检测PCV2的存在。
主要包括ELISA检测和免疫荧光技术(IFA)。
ELISA检测可以检测PCV2抗原或抗体,是一种快速、灵敏并且高通量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基于抗体-抗原结合反应,通过适当的信号产生系统来检测反应产物。
ELISA检测已经广泛用于PCV2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诊断工作中,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惠、高度自动化的优点。
IFA技术是一种高速、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基于标记物(通常是荧光染料或酶)标记的特异性抗体与样品中特定抗原的结合,通过观察标记物的荧光或颜色来检测产物。
IFA技术还可以检测PCV2的分型,对于流行病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 ISH技术原位杂交技术(ISH)是一种检测病毒抗原或核酸的高特异性方法,可以在组织和细胞水平上检测PCV2的存在。
它是一种标本保持完整性的检测技术,可直接监测病毒在样本中的存在。
ISH技术还可以帮助研究PCV2的病理学特点,对于PCR方法中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鉴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全球范围的病毒,属于猪圆环病毒科。
该病毒在猪群中引起了严重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猪繁殖与生产性能下降、控制性的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并使猪对其他传染性疾病易感,导致了重大经济损失。
目前,猪圆环病毒2型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
分子生物学方法中,常用的PCR技术可通过扩增病毒基因组中的特定片段来检测病毒。
常用的PCR方法包括常规PCR、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逆转录PCR等。
这些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病毒。
PCR技术还可以用于基因测序和基因型分析,有助于研究病毒的遗传变异和演化规律。
免疫学方法中,常用的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技术和免疫杂交等。
ELISA技术是一种常规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检测病毒抗原或抗体来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PCV2。
免疫荧光技术可以利用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与病毒抗原或抗体结合,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来检测病毒。
免疫杂交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或酶标记探针与病毒核酸结合,采用一定的检测方法来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病毒。
猪圆环病毒2型的检测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研究人员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提高了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研究者们通过对PCR技术的不断改良,将其应用于PCV2的早期诊断和病毒载量的定量分析。
向PCV2的抗原和抗体的检测方法中引入了新的标记物和探针,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些新兴的技术也正在被应用于PCV2的检测,如新一代测序技术和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病毒诊断方法,这些技术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猪圆环病毒2型的检测技术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我们可以期待更加准确、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的应用,为PCV2的防控和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猪圆环病毒2型(PRRSV-2)是一种重要的猪类病毒,它会引起猪的严重疾病,并对全球猪业产生了极大的经济影响。
对猪圆环病毒2型的检测技术和研究进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PRRSV-2的检测技术和研究进展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技术1. 实时荧光RT-PCR技术实时荧光RT-PCR技术是目前用于PRRSV-2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
该技术通过分离RNA,然后利用逆转录酶将RNA转化为cDNA,再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扩增,最后通过荧光探针实时检测扩增产物的数量。
这种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快速准确等优点,已经成为PRRSV-2检测的金标准。
2. 基因组测序技术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组测序技术在PRRSV-2的检测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对PRRSV-2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可以对该病毒的进化特征、毒株变异等进行深入研究,为疫苗研发、病毒溯源等提供重要参考。
3. 免疫学检测方法除了分子生物学方法外,免疫学检测方法也是PRRSV-2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ELISA、免疫荧光法等免疫学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检测猪血清中的抗体水平,来进行PRRSV-2感染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4. 快速检测试剂盒随着POCT( Point of Care Testing)技术的发展,一些快速检测试剂盒也逐渐应用于PRRSV-2的检测中。
这些试剂盒可以在实验室外、无需专业设备的情况下进行快速检测,为疫情监测、动物交易等提供了便利。
以上几种技术各有优缺点,但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结合,以提高PRRSV-2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1. 病毒进化特征研究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PRRSV-2的毒株进化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研究表明,PRRSV-2存在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速度,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种类的PRRSV-2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遗传差异,这对疫苗的制备和疫情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猪圆环病毒2型(PRRSV-2)是一种严重危害猪健康的病毒,对猪场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技术及研究的进展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猪圆环病毒2型是一种RNA病毒,主要感染猪的肺泡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引起猪的呼吸道疾病。
该病毒具有高变异性和抗原异质性,使得对其检测和控制具有一定的困难。
目前,针对猪圆环病毒2型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
病毒抗原检测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测技术之一,其原理是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荧光素酶免疫吸附测定(FIA)等方法检测猪血清、血浆或组织样品中的猪圆环病毒2型抗原。
病毒核酸检测则是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病毒在猪体内的核酸含量,可快速、准确地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的感染情况。
抗体检测则是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检测猪血清或血浆中的病毒抗体水平,用于评估猪圆环病毒2型的感染和免疫情况。
近年来,针对猪圆环病毒2型的检测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使得对该病毒的检测更加快速、准确和灵敏。
新型ELISA检测试剂盒的开发,可以大大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的准确性;PCR技术的改进也使得对病毒核酸的检测更为灵敏和快速;抗体检测方面也出现了更加精准的检测方法,能够更好地评估猪圆环病毒2型的感染和免疫情况。
除了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之外,针对猪圆环病毒2型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研究人员对猪圆环病毒2型的传播途径、致病机制、病毒变异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更好地控制和防治该病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研究人员还不断寻找新的疫苗和药物来应对猪圆环病毒2型的感染,为猪场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猪圆环病毒2型(PPV-2)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猪群中并引起严重疾病的病毒。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病毒监测和研究的深入,PPV-2的检测技术不断更新,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本文将对PPV-2的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一、PPV-2检测技术1. PCR技术PCR技术是目前研究人员常用的一种PPV-2检测方法。
PCR通过扩增病毒核酸来实现对病毒的检测,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研究人员可以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用于扩增和检测PPV-2的核酸,从而实现对该病毒的快速检测。
PCR技术还可以用于对病毒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病毒的传播和演化提供重要数据。
2. 传统病毒学方法除了PCR技术外,传统的病毒学方法如病毒分离和培养、免疫组化染色等也可以用于PPV-2的检测。
这些方法虽然较为耗时且操作复杂,但在一些实验室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仍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3. 试剂盒检测试剂盒检测试剂盒对PPV-2的检测更加简便快速,通常采用酶联免疻法(ELISA)、荧光PCR等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可重复性,适用于大规模的病毒检测。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多种PPV-2检测试剂盒,可以满足不同使用需求。
二、PPV-2研究进展1. 流行病学调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PV-2在全球范围内存在,并且呈现出不同的流行特点。
一些研究人员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PPV-2在某些地区的发病率较高,且与其他病毒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等联合感染时,会导致更加严重的临床症状。
这些研究结果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 病毒基因组学研究病毒基因组学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领域之一,通过对病毒基因组进行全面的测序和分析,可以揭示病毒的遗传变异、传播规律以及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等重要信息。
对PPV-2基因组的研究发现,该病毒存在一定的变异性,不同毒株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为进一步研究病毒演化和毒株间的差异性病毒对照提供了重要数据。
2023年第10期(总第413期)畜禽业试验研究基金项目: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扶持项目(2022kj32);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22KJB180001)猪圆环病毒2型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申秋平,唐雨萌,沈静怡,庄林林通信作者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镇江212400摘 要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circovirustype2,PCV2)可以引起猪生殖和呼吸道疾病、断奶仔猪综合征、皮炎和肾炎等,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快速、精准的检测方法对该病毒的防控尤为重要。
对近年来国内外已发表的PCV2快速检测方法的原理、特点及检测应用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基于PCR的检测方法(常规PCR、巢式PCR、荧光定量PCR、多重PCR、纳米PCR、数字PCR及其他基于PCR的方法)、核酸等温扩增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基因芯片、原位杂交、液相芯片系统以及免疫学检测方法(免疫层析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琼脂扩散试验、斑点测点法、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
此外,也对相关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有效防控PCV2传播和感染提供科学而全面的参考。
关键词 PCV2;PCR及其衍生技术;等温扩增技术;免疫学技术AdvancesinrapiddetectionmethodsforPorcinecircovirustype2SHENQiuping,TANGYumeng,SHENJingyi,ZHUANGLinlincorrespondingauthorJiangsuVocationalCollegeofAgricultureandForestry,Zhenjiang212400,ChinaAbstract Porcinecircovirustype2(PCV2)cancaus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diseases,weaningpigletsyndrome,dermatitis,andnephritisinpigs,causingseriouseconomiclossestotheglobalswineindustry.ArapidandaccuratedetectionmethodisparticularlyimportantforthepreventionandcontrolofPCV2.Thispaperreviewedtheprinciples,characteristics,andapplicationsofrapidPCV2detectionmethodspublishedathomeandabroadinrecentyears,mainlyintroducingPCR basedmethods(conventionalPCR,nestedPCR,quantitativePCR,multiplexPCR,nano PCR,digitalPCR,andotherPCR basedmethods),isothermalamplificationtechniques(loop 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recombinaseaidedamplifica tion,andrecombinasepolymeraseamplification),genechips,insituhybridization,flexibleMulti AnalyteProfiling,andim munologicalmethods(immunocolloidalgoldtechniques,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assay,agargelprecipitationtest,spotassay,andsurfaceplasmonresonance).Inaddition,thispaperalsoprovidedanoutlookonthefuturedevelopmentofrelatedmethodsinordertoprovideascientificandcomprehensivemethodologicalreferencefortheeffectivepreventionandcontrolofPCV2transmissionandinfectioninChina.Keywords PCV2;PCR basedmethod;isothermalamplification;immunologicalmethoddoi:10.19567/j.cnki.1008 0414.2023.10.001 引言猪圆环病毒(Porcinecircovirus,PCV)可引起猪的生殖和呼吸道疾病、断奶仔猪综合征、皮炎和肾炎,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 2]。
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1. 引言1.1 猪圆环病毒2型概述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一种引起猪瘦弱综合征和猪圆环病毒病的病毒,属于环状病毒科。
PCV2是一种小型非包膜的双链DNA病毒,病毒颗粒直径约17-25nm。
PCV2主要感染猪,特别是生长发育中的猪,并可引起多种免疫抑制相关疾病,严重影响了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PCV2感染广泛分布于全球范围内,给猪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PCV2感染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疲劳、厌食、呼吸困难等,重症时还可导致猪的死亡。
随着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养猪密度的增加,PCV2感染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
加强PCV2的检测和研究对于控制和预防猪瘦弱综合征和猪圆环病毒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PCV2的检测技术和研究进展的深入探讨,可以为疫苗研制和防疫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字数:276】1.2 研究意义猪圆环病毒2型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猪群中的病原体,能够引起猪圆环病毒病,严重危害猪的生产业。
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技术的研究意义在于及早发现并控制病毒传播,保障猪群的健康和生产安全。
通过对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降低疫情的传播风险,减少养猪业的经济损失。
研究猪圆环病毒2型的检测技术还可以为相关病毒的检测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病毒学领域的发展。
加强对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我国养猪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研究意义】2. 正文2.1 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方法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一种严重危害猪只健康的病毒,因其高度变异性和传染性而备受关注。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PCV2感染,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检测方法。
1. 病毒核酸检测:P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可以实现对PCV2基因组的扩增和检测,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2. 免疫学检测:病毒抗原检测通过检测病毒在体内产生的蛋白质来确认感染情况。
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3,PCV3)是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1],病毒粒子呈二十面体对称结构,无囊膜,直径大小17~20 nm ,是当前已知的能自主复制的最小哺乳动物病毒之一。
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在pH 3的酸性环境中能存活较长时间,对热具有一定的耐受力,猪群一旦感染后,很难彻底根除。
PCV3不能凝集动物红细胞。
对氯仿、碘酒、酒精等具有一定耐受力,苯酚、季胺类化合物、氢氧化钠和氧化剂等均可杀灭该病毒。
猪是PCV3的唯一宿主,各品种和日龄猪均可被感染,妊娠母猪和哺乳仔猪受到的危害较为严重。
母猪感染后可表现为厌食,皮肤出现变色、丘疹,皮炎等,妊娠母猪出现繁殖障碍,产弱仔、死胎、木乃伊胎等,哺乳仔猪可表现为先天性震颤、多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等[2]。
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主要传染源。
病毒随患病猪口、鼻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及周边环境,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其他健康猪只,也能通过公猪圆环病毒3型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李天芝,于新友(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滨州 256600)基金项目: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产业创新团队项目(SDAIT-08-17 )作者简介:李天芝(1985-),女,山东菏泽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诊断及防控研究.摘 要:猪圆环病毒3型感染猪后能引起猪厌食、皮炎和肾病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先天性震颤、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等多种疾病,是一种新发的猪传染病,未来可能会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文章综述了6种猪圆环病毒3型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核酸探针、常规PCR 法、套式PCR 法、多重PCR 法、荧光PCR 方法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对猪圆环病毒3型的诊断和防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3型;分子生物学;检测猪精液和穿过胎盘进行垂直传播。
2010年一些科研工作者报道在猪体内检测到一种新型的圆环病毒,2016年美国学者首次报道由这种病毒引起的猪病,并将其命名为PCV3[3],随后巴西、韩国、泰国、波兰、意大利、丹麦、德国和西班牙等国均有相关报道,表明PCV3现已在全球养猪国家蔓延。
猪圆环病毒3型近五年的研究进展作者: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23年第05期王晶晶王丽萍译自Virus Research,Vol.314(2022):198764唐芬兰校张配配审孟祥光制图摘要: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属于圆环病毒科,是一种无包膜、环状、单链DNA病毒。
猪圆环病毒属成员最初于2016年被报道,能够感染猪,其结构特征、临床症状、发病机制和猪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在之后的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
本综述旨在总结PCV3相关研究在病毒基因组特征、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免疫应答和诊断方法方面的进展。
PCV3在全球各年龄段的猪上均有检出,并与一系列临床症状相关,包括多系统炎症综合征、繁殖障碍、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以及亚临床感染。
实验性研究发现猪感染PCV3后成功地再现了多系统炎症,但并未暴发临床疾病。
这些发现,再加上大量关于PCV3并发感染的报道,表明仅感染PCV3可能不足以导致猪出现明显的临床疾病。
目前尚未充分阐明PCV3的发病机制,也未能确定促进病毒入侵细胞的受体,但已证实PCV3可在受感染猪的滋养层细胞、心肌细胞、皮肤脂肪细胞和神经元等多种类型的细胞中复制。
PCV3似乎可以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在实验性和田间研究中,猪感染病毒42 d后会出现持续性毒血症就证明了这一现象,不过感染猪有强烈的体液反应。
已经观察到宿主细胞因子谱和外周细胞介导的反应的微小差异,但毫无疑问,许多问题仍然围绕着PCV3逃避免疫反应的机制。
PCV3的流行病学尚不清楚,确切的传播途径也未有明确的描述;但PCV3可通过猪的唾液、鼻腔分泌物、粪便、初乳和公豬精液传播,这表明了水平和垂直传播在病毒传播上的重要性。
在牛、狗、小鼠、野猪、羚羊、狍子、蜱虫和蚊子等众多家养和野生动物中检测到了PCV3,表明该病毒可能存在多个贮存宿主,并且可跨物种传播。
目前,PCV3诊断性试验技术能够将PCV3与其他PCV区分开来,并证实其存在于病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