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叶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528.24 KB
- 文档页数:3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1) 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草药。
为寻找防治糖尿病的天然植物药,我国医药科技工作者对中草药对血糖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现将几种常见的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草药列举如下:人参:药理研究表明人参对正常狗和四氧嘧啶性糖尿病犬均有降低血糖作用,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人参总皂甙能明显抑制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的高血糖且停药后其效尚能维持1~2 周。
临床研究表明,人参治疗糖尿病不仅可改善一般症状如乏力、口渴、虚弱等,且能降低血糖及尿糖。
适用于轻、中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肾虚、气阴虚者疗效更好,阴虚燥热者不宜服用。
黄芪:药理研究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舒张冠状血管、降低血压、保护肝细胞,降低血糖作用。
临床常用黄芪配合滋阴药如生地、元参、麦冬等治疗糖尿病。
生地、熟地:药理研究具有降低血糖作用,并能抑制实验性高血糖。
地黄的降糖成分为地黄素。
玄参:具有降压、降低血糖作用,动物试验表明玄参流浸膏可使正常家兔的血糖下降。
黄精:其成分为粘液质、淀粉及糖等。
具有抗脂肪肝、降低血糖及降压作用,并能降脂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枸杞:具有降低血糖、降压及抗脂肪肝作用。
地骨皮:药理研究具有明显的降压及降低血糖作用。
给家兔灌服地骨皮煎剂,先使血糖短时间升高,然后持久降低, 4 ~8 小时后尚未恢复。
葛根:葛根中提取的黄酮能增加脑及冠状血管流量,血管阻力降低,具有降压作用。
葛根素可使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血糖明显下降,降糖作用持久。
黄连:据临床报道,黄连素治疗糖尿病可使血糖明显降低。
黄连水煎剂可降低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的血糖。
实验表明黄连素的降糖机制并不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与释放,也不影响肝细胞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而是通过抑制糖元异生及促进糖酵解而产生降糖作用。
桑白皮、桑椹、天花粉、五倍子:北京医院对50 种传统治疗消渴病的药物的降血糖作用研究表明,桑白皮、桑椹、天花粉、五倍子降血糖作用明显,尤其是桑白皮降糖作用更为明显。
中药穿心莲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穿心莲降血糖的作用。
方法(1)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组禁食2小时后灌入穿心莲水煎剂,高剂量组10g/kg (n=11),低剂量组5g/kg(n=11)。
对照组灌以等量自来水(n= 11),给药第1、4、7、10天均不禁食采血;(2)链脲佐菌素大鼠(n=5)不禁食灌入穿心莲水煎剂,剂量为21g/kg,对照组(n=5)灌以等量的自来水。
给药后第7、10天禁食2小时采血。
观察各组糖尿病大鼠血糖变化。
结果不同剂量的穿心莲水煎剂对四氧嘧啶小鼠及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均没有明显降低。
结论单味中药穿心莲未显示降血糖作用。
【关键词】中药糖尿病鼠穿心莲【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4-0327-02中药穿心莲以其清热解毒、凉血、消肿而著称[1-2]。
临床上主治急性菌痢,口咽肿痛,疮疔痈肿,水、火烫伤等。
本实验应用大鼠及小鼠二种不同的动物模型对穿心莲降血糖作用进行了探讨。
1 材料与方法1.1动物的选择(1)Wistar大鼠,购自中国医科大学动物研究中心,体重180-250g,雄性。
(2)昆明种小鼠,购自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动物室,体重20g±2 g,雌性。
1.2药品及溶液的配制(1)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为美国Sigma公司出品。
临用前用PH4.2的枸椽酸缓冲液配制成2%的溶液。
(2)四氧嘧啶(Alloxan)为美国Sigma公司出品,临用前用生理盐水配制成2.5%的溶液。
(3)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l(Burm.f)Nees购自安徽亳州药材公司。
加适量水浸泡1小时,煮沸后小火煮半小时,共煮两次,合并滤液浓缩至1毫升相当于3克的生药。
1.3糖尿病模型的制备(1)大鼠禁食12小时,以2%的链佐菌素(STZ)溶液按60mg/kg剂量给以腹腔注射。
(2)小鼠不禁食,以2.5%的四氧嘧啶溶液按90mg/kg的剂量尾静脉注射。
连翘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雷秋香;单彪;胡小倩;魏素志;杨云霞;李军【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2(034)024【总页数】3页(P3802-3804)【关键词】连翘;药理学【作者】雷秋香;单彪;胡小倩;魏素志;杨云霞;李军【作者单位】054001,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检验科;054001,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检验科;054001,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检验科;054001,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检验科;054001,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检验科;054001,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连翘为木犀科连翘属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又名连壳、青翘、落翘、黄奇丹等,是我国临床常用的传统中药之一,果实入药。
自首次报道从连翘果实中得到酸类化合物以来,已有六十余种成分见报道,其主要含脂类、苯乙烯类及其衍生物、黄酮类、木脂素类和一些醇、酯、醚、醛、酮等类化合物。
其中连翘甙、连翘脂素、齐墩果酸、芦丁、木脂素等是其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1-3]。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连翘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做了较多研究,并不断发现其新的活性成分,本文将对其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1 连翘含众多化合物成分,但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对连翘属化合物的命名方法不同,使得各活性成分的命名比较复杂,常出现混乱,将对该种属化合物作为药物的深入研究带来不利。
连翘作为传统常用中药,只有研究清楚其可以作为药物的具体化学成分,才能控制其质量指标,才能更为合理有效地控制中药的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
因此如何从连翘化学成分的角度揭示其药效成分,才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紧要问题。
1.2 连翘属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山东、江苏、河南、江西、湖北、四川及云南等省区。
另外在朝鲜、日本和欧洲也有生长。
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有苯乙醇甙类化合物[4-6]、木脂素类如连翘脂素、连翘甙、松脂素[7,8]、松脂素β-D-葡萄糖甙、松脂素单甲醚[3]、松脂素单甲醚β-D-葡萄糖苷,C6-C2天然醇及其甙类,五环三萜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挥发油类、微量元素等[9-11]。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11]公开号CN 101618075A [43]公开日2010年1月6日[21]申请号200810140472.1[22]申请日2008.07.03[21]申请号200810140472.1[71]申请人河南大学地址475001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72]发明人康文艺 王金梅 张丽 [74]专利代理机构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代理人陈浩[51]Int.CI.A61K 36/634 (2006.01)A61P 3/10 (2006.01)A61K 125/00 (2006.01)A61K 127/00 (2006.01)A61K 131/00 (2006.01)A61K 135/00 (2006.01)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54]发明名称中药连翘降血糖有效部位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连翘叶脂溶性部位提取制备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有效部位,同时还涉及该有效部分的提取方法及应用。
其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连翘叶或连翘果实在丙酮与水形成的混合溶液中重复冷浸2-4次,每次6-8天,过滤,合并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浓缩物,将浓缩的提取物分散在水中,第一步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浓缩得乙酸乙酯部位;第二步用正丁醇萃取三次,浓缩得正丁醇部位。
经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筛选发现,乙酸乙酯部位及正丁醇部位具有好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本发明的正丁醇部位是在乙酸乙酯部位萃取过后的溶液,再用正丁醇萃取得到的。
200810140472.1权 利 要 求 书第1/1页 1、中药连翘降血糖有效部位,其特征在于:该有效部位为连翘叶或连翘果实经丙酮与水提取后经浓缩萃取而得到正丁醇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连翘降血糖有效部位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连翘叶或连翘果实在丙酮与水形成的混合溶液中重复冷浸2-4次,每次6-8天,过滤,合并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浓缩物,将浓缩的提取物分散在水中,第一步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浓缩得乙酸乙酯部位;第二步用正丁醇萃取三次,浓缩得正丁醇部位。
中药连翘药理作用的研究近况连翘为中医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连翘具有广谱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炎、解热、镇吐、利尿和等作用。
现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综述如下。
1 药源分布连翘分布于我国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山西、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等省。
作为中药材,其主产于我国山西、河南、陕西、山东等地[1]。
2 药理作用2.1 抗菌作用:连翘为广谱抗菌药,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有抑制作用。
如连翘果实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甲型、乙型)、志贺氏痢疾杆菌、史氏痢疾杆菌、鼠疫杆菌、人型结核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孤菌、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青翘作用大于老翘。
连翘酚(forsythol)有抗菌作用。
苯乙醇苷类具有较强抗菌活性。
连翘酯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十一种致病菌均有极强的抑制作用,体外试验发现连翘有很强的摧毁细菌内毒素作用,连翘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白色念珠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连翘对结核杆菌也有抑制作用。
大量的试验已证实,咖啡酰糖苷类成份连翘酯苷、suspensaside、β-Hydroxyacteoside 和forsythoside B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并且是连翘煎剂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连翘酯苷和suspensaside还能抗真菌[2]。
2.2 抗炎作用:大鼠巴豆油性肉芽囊实验证明,连翘醇提取物的水溶液腹腔注射有非常明显的抗渗出作用,能够降低炎性部位血管壁脆性作用而对炎性屏障的形成无抑制作用。
用32P标记红细胞实验也观察到其渗入已注射连翘提取物水溶液的大鼠,巴豆油性肉芽囊内的数量明显减少,表明连翘尚能促进炎性屏障的形成[3]。
2.3 解热作用:冯淑怡等[4]制备了小鼠三种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菌球菌)感染模型,观察动物的死亡数,计算死亡率;复制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与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现察不同时间动物体温的变化。
连翘叶连翘苷提取物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肥胖的预防作用王静,黄庆辰,高敏玥,朱小盼,陈子彤,王少康*,孙桂菊(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09)摘 要:目的:研究连翘叶中连翘苷提取物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肥胖的预防作用。
方法:将48 只SD大鼠分为6 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连翘苷提取物(本实验室自制,连翘苷质量分数为13.3%)低、中、高剂量组和标准品组。
连翘苷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连翘苷提取物0.2、0.4、1.2 g/(kg m b·d),即连翘苷剂量分别为26.6、53.2、159.6 mg/(kg m b·d),标准品组给予连翘苷标准品(连翘苷质量分数按98%计)54.3 mg/(kg m b·d),与中剂量组连翘苷剂量相同。
空白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连续灌胃6 周,观察连翘苷提取物干预后,肥胖大鼠摄食量、体质量、肥胖指数(Lee’s指数)、脂肪系数和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瘦素(leptin,LP)、游离脂肪酸(free fat acid,FFA)水平以及脂肪组织病理切片。
结果:模型对照组的TC、LDL-C、TBA、LP、FFA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脂肪组织病理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脂肪细胞数量减少,脂肪充盈,细胞膨大,且脂肪细胞当量直径、周长和面积显著大于空白对照组(P<0.05);并且内脏脂肪质量及其系数、Lee’s指数、体质量均显著大于空白对照组(P<0.05),表明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肥胖成功。
中草药降糖作用研究进展【关键词】中草药降糖作用研究进展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常伴随多种慢性并发症,造成多器官、多系统的广泛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的降低血糖作用温和持久,不良反应小,且作用机制具有多效应、多位点及多功能等特点,可见在天然药物中寻找安全有效的降血糖及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治疗糖尿病,强调扬长避短,选择好适应证。
就降糖作用而言,中药一般没有西药快,但它注重整体调控,在改善症状方面则明显优于西医,故中医治疗糖尿病,尤其适合于2型糖尿病。
现将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 降低血糖作用马山等[1]研究发现,用番石榴叶提取物的3个剂量组(3 g/kg、6 g/kg、12 g/kg)给T2DM大鼠灌胃,可以使其空腹血糖及喂食后血糖显著下降。
戚向阳等[2]研究发现罗汉果粉及其提取物对正常小鼠体重、血糖及糖耐量无影响;高剂量罗汉果粉(3.0 g/kg)及低、中剂量罗汉果提取物(0.5 g/kg~1.0 g/kg)具有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空腹及餐后血糖的作用,且罗汉果粉的降血糖效果随其剂量增加而增强,高剂量组降血糖效果较好。
而罗汉果提取物的降血糖效果随其剂量增加而降低,低剂量组降血糖效果最好。
可见罗汉果粉及其提取物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有防治作用。
王玉芹等[3]实验证实维药鹰嘴豆的醇、水提取物有明显的降低血糖的作用。
在给实验大鼠3个剂量组(5 g/kg、10 g/kg、20 g/kg)治疗后,三组大鼠空腹血糖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王小英等[4]研究发现,甘草可对抗D-半乳糖诱导大鼠糖尿病。
在给予试验组大鼠0.44 g/kg甘草提取物治疗后,实验组大鼠空腹血糖明显下降。
山茱萸总萜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但100 mg/kg剂量的山茱萸总萜可提高正常小鼠的糖耐量;100 mg/kg、60 mg/kg、30mg/kg三个剂量均可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值,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链脲佐菌素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值,增加肝糖原含量;60 mg/kg、30 mg/kg可以显著降低糖化血清蛋白GSP的含量[5]。
连翘叶的作用和功能主治1. 连翘叶的概述连翘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也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学中。
连翘叶通常指的是连翘植物的叶子,其科学名为Forsythia suspensa leaf。
连翘叶在传统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并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连翘叶具有多种作用与功能主治,下面将逐一介绍。
2. 连翘叶的作用连翘叶具有以下几种作用:•清热解毒作用:连翘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
其清热解毒的作用是通过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来实现的。
•解表作用:连翘叶有解表作用,能够帮助人体排出病邪,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现为发热、头痛、寒战等症状。
•消肿作用:连翘叶具有一定的消肿作用,可以帮助缓解身体组织的水肿症状,常用于治疗痰液积聚、痰饮等病症。
•活血化瘀作用:连翘叶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血液淤滞,常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疼痛、瘀血肿胀等症状。
3. 连翘叶的功能主治连翘叶具有以下几种功能主治:•感冒发热:连翘叶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等症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咽喉肿痛:连翘叶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对咽喉肿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外感风寒:连翘叶具有解表作用,能够帮助人体排出寒邪,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头痛、寒战等症状。
•胸闷咳嗽:连翘叶可以帮助清除胸闷、咳嗽引起的痰液积聚,具有消肿作用。
•疼痛肿胀:连翘叶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瘀血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4.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连翘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使用方法:连翘叶常用于中药煎剂、颗粒剂、胶囊剂等剂型中,根据需要酌情调整剂量。
•注意事项:连翘叶可以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因此在使用连翘叶时,需要注意个体差异和用量控制,必要时应咨询专业医师的建议。
5. 结论连翘叶作为一种中草药,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
它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消肿、活血化瘀等多种作用和功能主治。
在使用连翘叶时,需遵循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连翘叶的化学成分、药理学及毒理学的研究1.涉县中医院,邯郸涉县,0564002.行唐县人民医院,石家庄行唐,0506003.石家庄市中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004.涉县医院,邯郸涉县,056400摘要:连翘是古今依旧的常用药材之一,且需求量逐年递增,多以野生为主。
连翘叶的化学成分多包含苷类、黄酮类等物质,具备抑菌、抗氧化、抗衰老等有关药理价值。
文中致力于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连翘的花絮成分、药理、毒理学的研究,剖析其药用价值和开发潜力,充分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发挥其最大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连翘叶;化学成分;药理与毒理学连翘归属于木樨科,连翘叶为连翘的干燥叶,具备疏消结退肿、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作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
但连翘叶还未被作为药材使用,仅在陕西省、郑州等地域做茶,有利于改进咽喉痛等病症。
近些年,研究人员发现连翘叶中的连翘苷、齐墩果酸、连翘苷等有效成分甚至高于连翘果实,并且连翘叶的数量较果实更加丰富,获取更加容易[1]。
因此,为了能充分发挥连翘叶的作用,更好地利用、开发连翘叶,文中将对近些年连翘叶的成分、药用价值和毒理功效的有关研究开展综述,以供参考。
1连翘叶的化学成分1.1 黄酮类有学者测量了连翘叶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结果显示总黄酮的得率是.35%。
以芦丁为对比,275nm酶活性测定测出总黄酮含量为69.2%,液相色谱法测出总黄酮含量为22.28%[2]。
也有学者测量了不同时生长使其连翘叶和果实中芦丁的含量,发现七月叶(0.91%)>老叶(0.35%)>果实(0.27%)[3]。
另有学者研究了不同采收阶段连翘叶中总黄酮的含量,发现3月份采收的嫩芽萌发时幼叶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
研究人员选用酶协助超声波法获取连翘叶总黄酮。
在固定超声波标准下,研究酶解时长、酶解液pH、酶解温度和酶使用量对连翘叶总黄酮的影响。
发现最优条件为:酶解时长1.5h,温度40,酶使用量3mg/g,适宜pH 5.0;在此标准下,连翘叶总黄酮含量为(26 . 53±0 . 68)%。
连翘叶的化学成分、药理学与毒理学研究分析【摘要】连翘是我国传统药物之一,其枝叶、果实均有很高的药物价值。
在医疗中通常用于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等症状的治疗。
连翘叶作为药用价值较高的植物,其含有的化学成分能够很好的抗菌、保肝、抗氧化、防衰老。
连翘叶是当下医疗中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物,用药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所以本文通过连翘叶的分析,以期能够为医疗事业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关键词】连翘叶化学成分药理学毒理学本文通过数据查询和文献的分析对连翘叶的化学成分、药理学以及毒理学进行分析,了解连翘叶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由苷类、黄酮类、多糖类和有机酸等[1]。
其具有抗菌、抗衰老、降血糖等多种效用。
本文分析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得连翘叶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实现药材资源的有效使用。
1 连翘叶的化学成分组成连翘叶中有着丰富的化学成分,例如连翘苷,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F等。
通常采用乙醇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对连翘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而在连翘叶化学成分的检测方面往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HPLC)及比色法。
分析发现连翘叶化学成分中主要有下述几种,首先就是苷类。
油盐据表明,连翘叶中苷的含量是连翘果实钟汉良的40倍左右。
王进明,范圣此,李安平等采用HPLC-MS/MS法(HPLC-MS/MS即为高效液相色谱法[2],其通过Agilent Zorbax SB-C18为色谱柱,利用甲醇联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7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 μl,柱温为30度)对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进行了测定了连翘叶中的9种化学成分,其中最多的极为苷类物质。
其次就为黄酮类,高淑丽,刘丽华,张阳,等利用LC-MS/MS 法同时测定了连翘叶中四种成分,结果显示在连翘叶中粗黄酮占有的比率为8.35%[3]。
同时利用比色法在波长275nm出还测出黄铜总含量为69.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出连翘叶中黄酮类维生素芦丁的含量为22.28%,同时该项研究还对连翘叶与果实之间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比对发现新叶中黄酮类含量为0.91%,老叶中含量则为0.35%,而被人们熟知的果实中,黄酮类含量仅占0.27%。
连翘的叶功效与作用连翘的叶子是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下面将从药理学的角度详细介绍连翘的叶子的功效与作用,并对其与其他中药的相互作用进行探讨。
一、药理学性质连翘的叶子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散瘀散结的功效。
药理研究表明,连翘叶子中主要含有黄酮类、萜类、苯酚及其苯丙素苷等成分。
1. 黄酮类连翘叶子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远志黄酮、川芎黄酮、桂皮黄酮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等作用,能够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有助于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健康。
2. 萜类连翘叶子中的萜类物质是其活性成分之一,包括远志萜、远枝萜等。
这些物质具有镇静、抗抑郁、抗惊厥等作用,对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有助于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3. 苯酚及其苯丙素苷连翘叶子中还含有苯酚及其苯丙素苷类物质,具有抗炎、镇痛、抗过敏、抗肿瘤等作用。
这些物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减轻疼痛症状,对某些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功效作用连翘叶子具有多种功效作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清热解毒连翘叶子的寒凉性质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它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毒,减轻发热、口渴、咽喉肿痛等症状,对于病毒性感冒、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有一定的疗效。
2. 消肿止痛连翘叶子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减轻肿胀、疼痛等症状。
它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炎、肌肉疼痛、扭伤等疾病引起的痛苦。
3. 散瘀散结连翘叶子还可以散瘀散结,对于血液循环不畅、瘀血引起的疾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它可以促进血液流动,减少瘀结,对于静脉曲张、淤血性肝病、血栓形成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三、与其他中药的相互作用连翘叶子与其他中药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下面以连翘叶子与板蓝根、黄芩、当归等药物的相互作用为例进行介绍:1. 连翘叶子与板蓝根连翘叶子和板蓝根均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且均可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等疾病。
这两种中药可以相互配合使用,增强其清热解毒的作用,促进病情的好转。
叶瓜参多肽有机铬及其对糖尿病小鼠辅助降血糖功能的研究许雪平;徐莲;庄福金;于丹;孙雪;张春晓;迟玉森【期刊名称】《生物医学》【年(卷),期】2017(007)003【摘要】目的:研究叶瓜参多肽有机铬对糖尿病小鼠日常饮食、体重及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糖耐量的影响。
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少量多次腹腔注射链脲霉素建立II型糖尿病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盐酸二甲基双胍片)、叶瓜参有机铬低、中、高剂量组(5 mg/kg、15 mg/kg、20 mg/kg),另选10只健康小鼠为正常样品组,连续灌胃35 d,观察记录饮食、体重、空腹血糖值、血清胰岛素和糖耐量变化,根据各项指标探讨叶瓜参多肽有机铬对糖尿病小鼠辅助降血糖的影响。
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试验叶瓜参多肽有机铬组都有显著性差异(P 0.05)。
结论:叶瓜参多肽有机铬对健康正常小鼠无影响,一定量的叶瓜参多肽有机铬对患有糖尿病小鼠的日常饮食、体重、空腹血糖值、血清胰岛素、糖耐量有极显著性影响,能促进糖尿病小鼠的生产发育,能降低小鼠空腹血糖,提高糖耐量的能力,对辅助降血糖功能有显著性作用。
【总页数】9页(P37-45)【作者】许雪平;徐莲;庄福金;于丹;孙雪;张春晓;迟玉森【作者单位】[1]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北京灵净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1]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1]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1]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1]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相关文献】1.连翘叶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J], 刘静;杨建雄2.功能性牛奶对糖尿病小鼠的辅助降血糖作用 [J], 王辉;张锋华3.龙眼叶不同极性部位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J], 梁洁;金青青;黄团心;徐晖;麦嘉妮;信晨曦4.胶原蛋白多肽-铬(Ⅲ)螯合物提高糖尿病小鼠免疫功能的研究 [J], 张国蓉;张旭;张程;刘安军5.沙棘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J], 杨阳;武立腾;刘禹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别样茶降血糖的研究进展肖璇;许利嘉;马培;王婉莹;彭勇;肖培根【摘要】通过文献整理,对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别样茶的种属分布、降糖有效成分、降糖作用机理及产品开发现状等几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别样茶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现代中药》【年(卷),期】2013(015)002【总页数】5页(P161-165)【关键词】别样茶;降血糖;活性成分;机理【作者】肖璇;许利嘉;马培;王婉莹;彭勇;肖培根【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国家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是化学合成药,然而经临床验证,化学合成药物虽然短期疗效显著,但常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低血糖、体重增加、心血管疾病等,不宜长期服用。
相反,许多天然药物降血糖作用温和持久,毒副作用小。
本课题组在前期对别样茶的调查中发现,别样茶中大都含有酚酸类的成分,而且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脂、降压、降糖等作用,无明显毒、副作用,适合经常和日常使用。
尤其是青钱柳茶具有显著的降血糖功效,可有效地用于防治糖尿病,并被誉为“降糖神茶”。
通过对具有降糖作用的别样茶的种属分布、降血糖活性物质、降血糖作用机理、产品开发情况进行总结介绍,为别样茶深入的降血糖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据调查,现代研究显示有降糖作用的别样茶目前共有9种,分别为:湖北海棠、枸杞叶茶、青钱柳茶、广西甜茶、连翘叶茶、多穗柯茶、老鹰茶、黄芩茶和藤茶,别样茶的种属分布情况(见表 1)。
目前发现的植物天然降血糖成分有黄酮、皂苷、多糖、生物碱、萜、鞣质、蛋白质与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硫键化合物、苯丙素酚及其他等11类化合物[1]。
而在已发现有降糖作用的别样茶中,降血糖活性成分主要为黄酮类物质和多糖。
连翘的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连翘又名黄花条、连壳、青翘、落翘、黄奇丹等,属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是中国临床常用传统中药之一。
《本经》中记载连翘-味苦,平,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
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随着近年来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临床中针对连翘的药学成分及药理学作用研究也日益增多。
通过在网上查阅有关连翘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的中外文文献,系统总结得出连翘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的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希望可以为临床上对连翘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连翘的药用成分连翘的主要药用成分有苯乙醇苷类、连翘苷类、有机酸类、五环三萜类和木脂素类等其他成分。
1.1苯乙醇苷类苯乙醇苷类种类多样,被视为连翘中最有活性的药用成分,它是一类由苯乙醇和糖基结合而成的苷类活性成分。
近几年来从苯乙醇苷类物质中主要分离得到连翘酚、连翘酯苷A、B、C等,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菌、抗肿瘤活性。
1.2连翘苷类连翘中含有丰富的连翘苷类物质,连翘叶中含量最为丰富,其主要包括连翘苷和连翘酯苷。
并有研究发现,在连翘不同生长时期,连翘苷类物质含量有明显的不同,青翘中苷类含量远高于老翘。
连翘苷类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抑菌、保肝、抗氧化衰老等。
1.3有机酸类连翘中有机酸类物质主要包括咖啡酸、阿魏酸、琥珀酸和棕榈酸。
其中以咖啡酸的含量最多,活性最高。
在诸多中药中都含有咖啡酸,咖啡酸具有抗菌、抗病毒、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解毒凝血等作用。
1.4五环三萜类齐墩果酸是连翘果实中生物活性最高的一种五环三萜类物质,在临床中,齐墩果酸对肝损伤、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苏雨等人最新发现,齐墩果酸对通过阻滞肝癌细胞的周期从而起到抑制肝癌的进一步恶化的作用。
1.5木脂素类在2016年梁军等人利用毛细血管电泳技术对连翘中的8种木脂素进行了定量的测定,8种木脂素分别是连翘苷、连翘脂素、表松脂醇-4-Oβ-D葡萄糖吡喃糖苷,(+)松脂素-4-O-β-D-葡萄糖吡喃糖苷、(-)-落叶松树脂醇、(+)松脂素,异落叶松脂素以及vladinol D。
连翘化学成分及其药理学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连翘,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历史悠久,用途广泛。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连翘的研究逐渐深入,特别是在其化学成分和药理学作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旨在综述连翘的化学成分研究以及药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期为连翘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化学成分研究方面,连翘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苯乙醇苷类、木脂素类等。
这些成分在连翘的药理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研究者们利用先进的分离和检测技术,对连翘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鉴定,为深入研究其药理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药理学研究方面,连翘具有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体外实验、动物实验以及临床试验等多种手段,对连翘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这些研究不仅证实了连翘在传统医学中的应用价值,还为其在现代医学中的新用途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将对连翘的化学成分和药理学研究进行详细的综述,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我们也期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连翘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连翘的化学成分连翘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化学成分丰富多样,主要包括黄酮类、苯乙醇苷类、木脂素类、挥发油类以及其他如有机酸、酚酸、萜类化合物等。
这些成分在连翘的药理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黄酮类:连翘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连翘苷、连翘酯苷等,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抗病毒等作用,是连翘药材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苯乙醇苷类:苯乙醇苷类是连翘中的另一类重要成分,如连翘酚苷、连翘醇苷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对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木脂素类:木脂素类化合物也是连翘中的一类重要成分,如连翘木脂素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是连翘药材中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
挥发油类:连翘中的挥发油类成分主要包括萜类化合物、醛类、酮类等,这些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等作用,对连翘的药理作用也有一定的贡献。
连翘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连翘,又名山连翘、连翘花,为忍冬科植物,主要生长在中国、日本以及朝鲜半岛等地。
连翘既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也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料。
在中医药中,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透疹、散结消肿的功效。
近年来,对连翘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连翘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1.连翘的化学成分在连翘中发现了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连翘素、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多糖类化合物等。
其中,连翘素是连翘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抑制炎症等功效。
酚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保护细胞不受损害。
黄酮类化合物也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挥发油是连翘的挥发性成分,具有消炎、镇痛等作用。
多糖类化合物是连翘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等作用。
2.连翘的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研究发现,连翘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连翘素能够抑制白细胞的趋化性,减轻炎症的程度。
酚类、黄酮类化合物也具有抗炎作用,可以通过调节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2)抗菌作用连翘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可以对多种致病菌起到抑制作用。
研究发现,连翘中的挥发油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的生长繁殖。
连翘素也显示出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3)抗氧化作用连翘中的酚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害。
研究发现,连翘中的化合物可以提高细胞内抗氧化酶的活性,促进氧自由基的清除,起到很好的维护细胞稳态的作用。
(4)免疫调节作用连翘中的多糖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研究表明,连翘多糖可以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5)抗肿瘤作用连翘中的多种活性成分显示出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番石榴叶提取物辅助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一、本文概述糖尿病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患病人数逐年增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寻求有效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中,天然植物提取物因其安全、副作用小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番石榴叶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近年来,有关番石榴叶提取物降血糖作用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番石榴叶提取物辅助降血糖的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首先综述了番石榴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为后续的降血糖作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观察番石榴叶提取物对血糖、胰岛素等指标的影响,明确其降血糖作用。
接着,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探究番石榴叶提取物降血糖的作用机制,包括其对胰岛素信号通路、葡萄糖转运蛋白等的影响。
结合临床病例,分析番石榴叶提取物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番石榴叶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还可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天然药物来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番石榴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番石榴叶提取物(Pomegranate Leaf Extract,PLE)是一种具有丰富化学成分的天然产物,其主要包括多酚类化合物(如鞣花酸、没食子酸、儿茶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山奈酚等)、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等)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这些化学成分赋予了番石榴叶提取物独特的生物活性,尤其是在辅助降血糖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潜力。
在生物活性方面,番石榴叶提取物中的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从而保护胰岛β细胞免受损伤,维持其正常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这些化合物还可以通过抑制肠道中葡萄糖的吸收、促进糖原合成以及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等途径,有效降低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