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信息快报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2
收稿日期:2021年11月25日;修回日期:2022年6月13日 第一作者:兰红平(1968—),Email :资助信息: 世界气象组织超大城市智慧气象服务公私参与示范项目(RA II-17-J-PP-1);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咨询项目“应对极端气象灾害重大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气象局气象软科学重点项目(2022ZDIANXM14)“31631”递进式气象服务模式及其在深圳的实践兰红平 李明华 赖鑫 郑群峰 徐婷 王书欣 王明洁 罗欣“31631”递进式气象服务模式是指,提前3 d 定量预测过程风雨,提前1 d 预报风雨落区和影响时段,提前6 h 定位高风险区,提前3 h 分区预警,提前1 h 发布精细到街道的定量预报。
该模式既是“递进式”滚动提供精密、精准、精细的气象信息和风险研判信息,也是气象部门与党委政府、防灾部门及时联防联动的模式,各部门依据尽可能精准的预报有针对性地进行部署调度,实现气象预警与防御联动的“零时差”,守护人民安全。
DOI:10.3969/j.issn.2095-1973.2023.03.009深圳地处低纬沿海,多丘陵山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台风、暴雨、强对流等气象灾害多发,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快速城市化大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重发、频发。
研究表明,深圳短历时雨强在逐渐增强,半小时雨量超过50 mm 、小时雨量超过100 mm 的极端短时暴雨事件逐渐增多。
近年来,深圳先后遭遇2008年“6·13”强降水、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2019年“4·11”短历时极端强降雨、2020年近10年最强季风降水、2022年5月11—13日持续强降水等气象灾害,均造成不同程度影响。
围绕重大灾害性天气背景下守护城市安全、人民安全的目标,深圳市气象局重点围绕防御大尺度天气系统的“灾前、临灾、灾中、灾后”关键时间点,总结了世界气象组织、中国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预报预警服务及风险预警等业务规范和要求,将广东省应对极端灾害天气的普遍做法提炼为“31631”递进式气象服务模式,即:提前3 d 定量预测过程风雨,提前1 d 预报风雨落区和影响时段,提前6 h 定位高风险区,提前3 h 分区预警,提前1 h 发布精细到街道的定量预报。
2023年气象服务工作总结2023年气象服务工作总结1今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气象部门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质量引领、创新驱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广东省气象现代化年度考核评价和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组织的“政府公共服务公众评价”均名列全省第一。
一、重创新、提质量,气象服务民生成效再上新台阶(一)着力做好各项气象保障服务,防灾减灾效益显著。
面对“入汛早、雨量多、雨强大、初台早、台风多”复杂天气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等带来的严峻防灾形势,提前部署、靠前服务,报送气象信息快报79期,发布各类预警266次,圆满完成8个台风、13场大范围暴雨等灾害天气以及春运、文博会等20多项重大活动的保障服务,未发生因气象灾害导致的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获得市领导批示11次,常务副市长吕锐锋批示:“气象工作令人满意”。
(二)着力创新公共气象服务,惠民成效显著。
推出“深圳气象伴您一路平安回家”京珠北春运现场气象服务,多方式播报天气和分享路况广受好评,市长许勤批示:“很好,多种渠道及时发布气象信息,更好地服务于民”。
创新台风预警信号预发布服务,对涉及停课、停工的台风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提前2小时告知,让全社会早知道、早防御。
推出“点对点”城市积涝风险预报和10个旅游景点及分海域精细化气象监测与风浪预报产品,交通主干道气象预报拓展至泛华南15个省,多方位服务公众安全出行和休闲。
高质量提前完成4项市政府民生实事、11项公共服务白皮书任务,2项民事实事获得“南都街坊口碑top10”金奖,公共服务白皮书完成成效好获得“金秤砣”奖。
气象服务标准化试点成果在地铁、港口、旅游等10多个重点行业的防灾应急中广泛应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中介支撑、社会参与”服务模式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服务对象高度认可,顺利通过中期评估,并向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上海市气象局等行业单位介绍经验。
(三)着力解决气象信息“收得快、看得懂、用得上”,取得新突破。
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总结四篇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总结4篇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
那总结应该包含什么内容呢?下面是我们帮大家整理的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总结1二Oxx年,我们认真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围绕县委、政府的工作目标,紧紧抓住本地历史气候特点,坚持“全年服务不放松,重大过程不放过”的原则,重点突出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服务,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猛攻长、中期灾害性天气预报质量。
全体气象职工敬业爱岗,汛期气象服务效益显著。
一.积极搞好气象服务,大力提升部门形象。
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XX月15日全面进入汛期状态,并成立了汛期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保障小组。
坚持24小时业务值班和领导带班。
全体业务服务人员爱岗敬业,求真务实,气象服务效益显著,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带来的损失。
1.预报准确、及时、超前。
去年XX月我们整编20xx年《气象历书》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会商讨论,科学的揭示了20xx年的主要天气特点是:“春季回暖早,但气温变化较大;汛期旱涝交替;秋季连阴雨明显”。
在此基础上,准确的对外发布了年度、春播、汛期、初夏、盛夏、秋季等中长期天气预报,并依据生产季节和领导、群众的需要,先后发布了连晴适播、寒潮、降温、大风、暴雨、节假日、高考等气象专题预报;收集气象雨量哨雨情274次,气象电报和情报资料183份。
发布了多期强降温、强降雨、大雾、大风、适播、连晴、雷雨、暴雨等天气消息,并通过短信平台、12121等方式将预报及时传递到各级领导和群众手中,准确的预报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为抗灾自救赢得了主动权。
2.对策建议合理,切实可行。
为了保证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首先,根据20xx年天气趋势,及时明确提出了预防气象灾害的“四防”对策建议:首先是增温育苗防低温;第二是多种途径防干旱;第三是周密安排防风雹及连阴雨;第四是重视安全防洪涝。
纳雍县张家湾山体崩塌事件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思考作者:张琳琳田月陈庆张艳赵春霞来源:《科学与技术》 2019年第1期摘要:2017年8月28日,贵州省纳雍县张家湾发生山体崩塌事件,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
贵州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开展了重大灾害气象保障服务工作,为政府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为防止在抢险过程中出现二次气象灾害作出贡献,事后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充分肯定。
但通过总结发现,市县两级气象部门的应急处置和服务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笔者对这些薄弱环节进行了认真思考,提出改进重大灾害气象保障服务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纳雍县;地质灾害;气象保障1纳雍县张家湾山体崩塌事件应急处置情况1.1市级气象部门28日上午10时40分灾情发生,12时左右,毕节市气象局接到市政府对纳雍灾情通知后,单位主要负责人立即向省气象局党组汇报灾情,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市气象局进入重大突发事件气象保障Ⅳ应急响应状态,立即成立纳雍县张家湾镇山体滑坡抢险救援气象保障服务领导小组,下设预报预测服务组、雷达保障组、现场应急气象服务保障组,为抢险救援指挥工作提供及时的气象服务。
同时安排市、县两级实时监控天气变化,随即市气象局主要负责人带领应急队伍携气象移动应急服务装备兵分两路赶赴灾区和纳雍业务平台开展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1.2省级气象部门28日14时30分,贵州省气象局通过一周气象服务调度会要求在救灾期间要切实做好应急值守和领导带班值班工作,全力开展灾区气象应急保障服务工作,省气象台和气象服务中心作为技术支撑,要对市县两级的预报服务进行指导;16时省气象局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专项服务领导小组,部署抢险救灾气象服务保障工作;会后省局赵广忠局长率应急办、减灾处主要负责人到灾区现场和纳雍业务平台指挥调度气象服务,省局预报处和省气象台组成专家团队立刻赴毕节市气象台指导预报、预警服务工作;29日11时赵广忠局长来到毕节气象台慰问一线业务人员并安排部署下一步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智能网格预报在决策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摘要:智能网格预报的核心是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提高多源气象数据的融合应用能力、预警预报关键信息的综合提炼能力、预报技术的自主积累能力和预报与服务需求的双向互动能力,全面提升气象预报的客观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发展智能网格预报业务是构建智慧气象、改进气象服务供给的核心基础。
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延伸至基层,重点在于利用智能网格预报“一张网”产品,开展解释应用,生成新的适应需求发展的服务产品应用于各个服务领域。
关键词:智能网格预报;决策气象服务;应用实践;技术改进引言2014年以来,国家气象中心依托数值预报、集合预报、高分辨区域模式的解释应用和客观预报打磨等气象现代化技术成果,牵头引领全国发展全覆盖、无缝隙、精细化网格预报业务。
2015年实现5km基本要素格点预报准业务化;2017年,5km全要素格点预报发布,国省协同预报构建“一张网”,各地开展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实践;2019年,国家气象中心牵头继续推进无缝隙、全覆盖、精准化的气象精细化网格预报业务技术和产品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全球预报、全球服务能力。
2020年全国智能网格预报体系基本建成,湖南省气象部门乘势大力推进智能网格预报业务;2021年湖南省市县实现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单轨运行。
1智能网格预报对决策气象服务的支撑作用1.1智能网格预报集成技术提升预报精准性高效的决策气象服务,离不开精准的预报。
国家级智能网格预报系统融合了EC、GRAPS_GFS、GRAPS_MESO、GRAPS_3KM、ECMWF、NECP、北京模式,华东模式、广州模式等,主客观预报融合,集成度高,实现了格点站点协调,国省协同,预报精细,24h滚动更新,全要素全网格全覆盖,天气预报可以随取随用。
省级集成技术,基于国家级智能网格预报系统,结合数值模式解释应用,融合主客观预报方法与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技术,集约研发省级指导、省级智能预报预警,形成本地的精细化预报产品集。
2024年气象台个人工作总结气象台个人工作总结1本人自20xx年12月来到阿拉善盟气象局气象台从事天气预报工作,多年来我坚持以积极探索的精神钻研业务,以坚韧不拨的毅力努力工作,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把工作岗位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战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天气预报员。
在参加工作的这几年里,本人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各项学习活动,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为自己今后工作和学习拓展了思路。
刚参加工作时,对气象的各种业务都很陌生,我虚心向老预报员学习预报技能,并常翻看“天气学”,“气候学”等书刊和Lotes notes上的各种文件,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对气象工作的认识和本职工作业务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独立值班以后我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多年来,为了使自己的各项业务质量不断提高,高质量的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业务指标,我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业务指标。
年年预报质量位列前列。
先后获得了20xx年度、20xx年度和20xx年度的全区优秀预报员称号,并在20xx年获得了全国优秀预报员称号。
20xx年本人还参加了自治区气象局举办的全区预报员大比武,从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经验。
在预报工作中,本人严格执行各项预报服务工作制度,并积极参加台里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细心总结每一次复杂天气过程的演变规律、特点并结合本地区气候特点,总结出自己的经验。
为阿拉善盟的防汛抗洪,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科学依据,为抗旱救灾,捕捉人工增雨时机,做准了转折性、关键性的预报服务。
在预报工作中,为了使自己的各项业务质量不断提高,我虚心向身边的同事请教,通过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多做,努力使自己在尽短的'时间内发挥更大的作用,本人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技能,高质量的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业务指标。
多年来,本人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
沧州市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2017年版)沧州市人民政府目录前言 (2)一、沧州市气候特点及主要气象灾害 (2)二、沧州市气象局工作职责 (3)三、公共气象服务主要内容 (5)(一)灾害防御与决策气象服务 (5)(二)民生气象服务 (6)(三)经济与生态环境气象服务 (8)(四)气象行政服务 (9)四、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发布渠道 (10)结束语 (10)附录: (11)前言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事业部门使用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并让用户了解和掌握一定气象科学知识,将气象服务信息和技术应用于自身的决策、管理和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
为使公众和社会了解沧州市公共气象服务情况,使气象信息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与日常生活,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沧州市天气、气候、气象灾害特点,编写《沧州市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一、沧州市气候特点及主要气象灾害沧州市位于河北省的东南部,渤海西岸,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光照充足,雨热同季,降水集中,春旱、夏涝、秋爽、冬干。
春季冷暖多变,干旱多风;夏季炎热潮湿,雨量集中;秋季风和日丽,凉爽少雨;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
沧州全年平均气温13.0℃,市区最高为13.3℃,其次为西南部,东南部最低。
最热月份为7月,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7.0℃,最冷月份出在1月,最冷月份平均气温-3.4℃,我市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2.6℃(孟村),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2.6℃(肃宁)。
年内降水集中,年际降水变率大。
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约占年降水量的73%左右,因而容易形成夏涝。
冬春降水稀少,而蒸发量很大,因而冬干春旱严重。
全市平均降水量为519.7毫米,最多年份为725.8毫米(1990年),最少年份为306.5毫米(1997年)。
沧州日照时数在全省属中等水平,太阳辐射资源较丰富。
气象政务公开工作总结3篇20**年气象政务公开工作总结1 为统筹推进20**年全市气象部门政务公开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目标任务,根据《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年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宜政办秘〔20**〕53号),结合气象工作实际,进一步明确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和工作范围:一、完善工作流程,落实政府信息公开“两个清单”根据安庆市气象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清单”与“责任清单”,对具体公开任务落实到科室与责任人,规范信息公开工作操作流程与步骤,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常态化。
二、加强主动公开工作(一) 落实信息公开职责,细化公开内容。
对于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方面的信息,坚持常态公开的原则,依法依规做好公开工作。
对制作形成或在履行职责中获取的政府信息,认真落实公开属性源头认定机制,承办人和承办单位要依法依规明确公开属性。
确定为依申请公开或不予公开的,应当说明理由。
并对本单位政府信息进行梳理,进一步细化主动公开范围和公开目录,并动态更新。
(责任单位:各部门;具体责任人:各部门信息公开工作人员)(二) 加大规范性文件公开力度。
对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文件,都要按《安庆市政府信息公开办法》规定全面、准确、及时做好公开工作。
及时对已经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对失效、废止、被新文件取代的文件要及时标注文件的有效性。
(牵头单位:法规科;参与单位:办公室、业务科、人事科、纪检组)(三) 加强信息解读力度。
对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或专业性较强的重要政策法规进行解读,通过发布权威解读稿件、引用专家解读文章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阐述政策法规出台的背景、依据以及理解、把握、执行的关键点,有效开展舆论引导。
(责任单位:法规科)(四) 健全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和回应机制。
对涉及气象部门的重要政务舆情、重大突发事件等热点问题,要依法按程序第一时间通过网上发布信息、接受媒体采访等方式予以回应,并根据工作进展持续发布动态信息。
Forum 论坛台风“杜苏芮”(2305)过程的气象服务分析与思考姚秀萍 张悦含 袁俊肖面对超强台风“杜苏芮”,气象部门国省市县四级联动,紧密配合,实现递进式服务,围绕气象灾害演进发生的不同阶段,提供预报预警服务产品,并在这一过程中分级别、分区域精细化调动部门应急联动和社会力量,以服务对象为主体,提供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和行业气象服务等,让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能快速转化为各级政府、社会公众和特定行业(渔业、航空等)的防灾减灾行动力。
DOI:10.3969/j.issn.2095-1973.2024.01.009我国是世界上受热带气旋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登陆台风7~8个,是世界上台风登陆最多、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023年台风“杜苏芮”是有完整观测记录以来登陆福建省的第二强的台风,其云系覆盖范围大、强度强,影响时间长、范围广。
在其影响下,福州、莆田、安南等地日降雨量均超过1961年以来的历史极值。
受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北上影响,华北地区出现了2023年入汛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累计降水量最大、影响范围最广、致灾风险最高的暴雨过程。
台风“杜苏芮”严重影响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福建、浙江、安徽、江西、广东等地291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紧急避险和转移安置76.8万人,损坏房屋1.5万余间,直接经济损失147.4亿元。
北京全市因灾死亡33人,主要由洪水冲淹、冲塌房屋等原因造成;因抢险救援牺牲5人,还有18人失踪,包括1名抢险救援人员;近129万人受灾,房屋倒塌5.9万间,严重损坏房屋14.7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2.5万亩(1亩≈666.7 m2)。
河北省87个县(区)54万人受灾。
截至2023年8月1日06时(北京时,下同),强降雨造成河北省11人遇难,其中2人在抢险救灾中因公殉职。
1 台风“杜苏芮”的影响1.1 台风“杜苏芮”天气过程2023年7月28日09时55分,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晋江沿海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5级(50 m/s),中心最低气压为945 hPa。
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总结今年汛期,我们气象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气象局的精心指导下,以做好汛期气象服务为中心,以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服务为目标,全力以赴做好各项气象服务工作。
回顾今年的汛期气象服务,我们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一、领导重视,是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的关键汛期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正常秩序。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我局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详细的汛期气象服务实施方案,并认真加以落实。
做到了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
二、准备充分,是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的前提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重点抓好了以下几方面:一是做好会商准备。
在省局和市局领导的直接参与下,多次组织了不同层次的会商。
每次会商都认真分析天气过程和影响,制定出具体的服务方案。
二是做好技术准备。
对全市自动站设备进行了检查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对各种预报方法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分析,提高预报准确率。
三是做好资料准备。
汛期前,对全市的气象资料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四是做好应急准备。
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对应急人员进行了培训和演练,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
五是做好宣传准备。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向公众发布天气预报和服务信息,让公众了解天气变化情况和服务措施。
三、预报准确,是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的基础预报准确是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的基础。
今年汛期,我们加强了预报方法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
一是对常规的天气预报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通过引进新的技术和方法,提高了预报的精细度和准确率。
二是加强了短时临近天气预报。
通过引进先进的雷达观测系统和卫星云图分析技术,提高了对天气变化的认识和把握。
四川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手机APP平台设计与应用沈沾红;王闫利;姜淦【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24(52)1【摘要】【目的】研制满足四川省气象为农服务个性化、精细化、便捷化、智能化需求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手机App平台,为四川省现代农业精准气象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方法】基于APICloud开发平台,使用Java、HTML5、CSS3语言,采用大数据采集分析、用户需求智慧感知,AI智能识别、服务信息智慧精准靶向推送等技术,开发四川省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手机App(“四川e农”)平台。
【结果】“四川e农App”平台实现了用户需求与气象信息匹配,气象服务产品自动生成、作物病虫害智能识别、农田的个性化管理以及针对作物和养殖品种的精准气象服务。
系统在四川省共有注册用户6660人,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5918户,占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79.1%。
全省21个市州已在平台完成本地化工作,田间快报照片10000余张。
【结论】“四川e农App”平台集天气预报、病虫害智能识别、农情田管、农产品认证溯源、水产气象服务、专家互动、价格供求、防灾救灾等农业气象服务于一体,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专家、种养殖大户提供“一对一”智慧气象服务,已在四川省市县三级气象与农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能有效提升气象为农服务的智慧化水平。
【总页数】9页(P125-133)【作者】沈沾红;王闫利;姜淦【作者单位】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26;TP274【相关文献】1.安徽省农业气象服务手机APP平台设计与应用2.基于"智慧气象"的设施农业气象监测服务体系研究——以四川天府新区为例3.广州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4.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设计与建设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之“六个有”是:(BCDEGH)A. 有领导机制B. 有固定场所C. 有信息设备D. 有信息员E. 有定期活动F.有宣传栏G. 有管理制度 H. 有长效机制2.《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BCDE)A.未按照规定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或者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B.未按照规定采取气象灾害预防措施的C.向不符合条件的单位颁发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资质证的;D.隐瞒、谎报或者由于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漏报、错报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E.未及时采取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F.擅自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3.《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完善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中提到,建立两卡发放制度,县级统一制作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和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分别发放给。
(AC)A.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B.气象信息员C.全村村民D.市民4.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当包括。
( ABCE )A.应急预案启动标准B.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C.预防与预警机制D.气象灾害应急演练E.应急处置措施和保障措施5.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的服务内容包括。
( ABCDE )A.接收和分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B.发布天气预报和农业气象服务产品C.开展农村经济信息服务D.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和培训E.收集和反馈气象服务需求6.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并根据气象灾害防御的需要,在建立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接收和播发设施,并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转。
(ABE)A.交通枢纽B.公共活动场所等人口密集区域C.各乡镇所在地D.各村(居)委所在地E.气象灾害易发区域10.气象信息员包括。
我国低空飞行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及现状
胡壮;茅成铮;姜楠;袁淑杰;张碧
【期刊名称】《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年(卷),期】2022(11)5
【摘要】近年来我国开始实行有序开放、管放结合的差异化管理方式,对低空空域进行开放。
通航飞行主要集中在低空空域的范围,因此,低空飞行的主要对象是通用航空。
低空气象要素变化剧烈,低云、雷暴、低空风切变、云蔽山、低能见度、地形颠簸、积冰等对低空飞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目前我国低空气象服务无论是体制还是技术设备,都不能与通航飞行发达国家相比,低空飞行气象服务手段单一,专用气象产品缺乏。
通用航空任务不同、气象条件差异大,飞行人员对气象信息的关注点和运用水平各不相同,对气象服务的内容和要求有很大差异,要求空管气象保障的内容、形式及提供气象信息的方式等都必须具备很强的针对性。
与目前军民航空管气象保障相比,低空飞行需要气象部门提供时空密度更大、精细化程度更高、航空要素更全、手段方式更灵活的气象保障服务;在面向管制人员、飞行服务专家和飞行员提供气象服务的同时,还要向通航用户提供气象信息和气象咨询。
【总页数】12页(P631-642)
【作者】胡壮;茅成铮;姜楠;袁淑杰;张碧
【作者单位】民航西南空管局成都;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成都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我国中小企业产品质量及服务需求现状和问题
2.基层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现状及需求
3.衡阳市农业气象服务产品需求分析
4.低空飞行气象服务技术研究
5.基于用户特征的气象服务产品需求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布时间:2021-07-01T15:36:33.88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7期作者:吴悠[导读] 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充分利用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公众等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吴悠荆州市气象局湖北省荆州市 434000摘要: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充分利用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公众等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使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气象科学知识,并在决策以及生产、生活中进行应用的过程。
公共气象服务的关键任务包括气象科技气象服务、气象为农服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重大事件和重大项目的专题气象服务以及突发公共事件服务等。
关键词: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存在问题;对策1导言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其在政府气象防灾减灾决策以及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2公共气象服务现状近年来,面对气候异常以及各种灾害天气频发的严峻形势,和平县气象局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抗多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各季节、各阶段的天气特征、气象灾害特点和气象服务重点,全力做好公共气象服务。
为便于公众获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气象信息服务,和平县气象局不断加强气象信息服务传播渠道能力建设,着力提升获取气象信息的便利性。
目前,公众可以通过缤纷微天气、微信、微博、停课铃 App 等新型渠道和电视、电台、12121 应急气象电话、网站等传统渠道获取气象服务。
例如, 2019 年和平县气象局共发布《天气报告》 47 期、《重大气象信息快报》 37 期、《重大气象信息专报》27 期、《春运气象保障服务专报》 27 期,发布天气预警147 次,为和平县领导、防指成员、部门领导、信息员等发布气象灾害科普、消息类、趋势类等天气手机短信共 597 次,预报预警服务短信约 300 万人次。
微信平台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研究作者:韩国荣来源:《农业灾害研究》2023年第11期作者简介韩国荣(1979—),女,内蒙古赤峰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气象学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7-30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WeChat Platform in Meteorological ServiceHan Guo-rong (Chife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Chifeng, Inner Mongolia 024000)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tinuous social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people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various weather events that affect daily life and work, and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Traditional SMS,newspapers and other ways in the timeliness of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release, popular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lack. The application of WeChat platform to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wide popularization and timeliness of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Analyzed the WeChat platform applied in th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expounded the WeChat platform in th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practice and WeChat platform applied in th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revealed problems, and from th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WeChat platform, grasp the platform user actual demand, rich platform meteorological service content, innovation meteorological WeChat model,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WeChat platform in the meteorological service.Key words WeChat platform; Weather servic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摘要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影响日常生活工作的各种天气事件愈发关注,对气象服务水平与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气象信息快报
[2018]226期
资中县气象台签发:张雷Array
强降温天气预报
一、未来天气趋势
预计:12月25日到26日我县以阴为主,晚上到早晨有小雨,气温7到10℃。
受较强冷空气影响,27日到29日我县将有一次明显的降温降水天气过程,日平均气温将累积下降6℃左右,最低气温将降至0℃,29日前后有雨夹雪或小雪。
12月30日至2019年1月1日以阴为主,有短时多云,低温持续,气温0到5℃。
二、关注和建议
1、受冷空气影响和降水影响,非常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和清除。
2、注意防范降温雨(雪)天气对生产、生活造成的不
利影响,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3、注意做好农作物、牲畜的防寒防冻工作。
2018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