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小食心虫的防治.
- 格式:ppt
- 大小:107.50 KB
- 文档页数:14
梨小食心虫防治方法梨小食心虫是一种常见的梨树害虫,其幼虫会侵入梨果内部,破坏果肉,导致果实变质,严重影响梨果的品质和产量。
为了有效防治梨小食心虫,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清理梨园周围的杂草和落叶。
梨小食心虫常常隐藏在杂草和落叶中越冬,因此清理梨园周围的杂草和落叶可以减少虫源。
2. 栽种虫害抵抗力强的梨树品种。
选择虫害抵抗力强的梨树品种可以降低梨小食心虫的危害。
一些具有抗虫特性的梨树品种包括“黄冠梨”、“玉露梨”等。
3. 定期修剪梨树。
定期修剪梨树可以提高树冠通风透光性,减少虫害的发生。
修剪时要注意及时清除虫害的枝条和受伤枝条,以防虫害传播。
4. 使用生物防治方法。
可以使用一些对梨小食心虫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生物防治剂,如苏云金杆菌、绿僵菌等。
这些生物防治剂可以通过喷洒或施肥的方式应用在梨树上,起到防治梨小食心虫的作用。
5. 进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
梨小食心虫往往与其他病虫害共同存在,因此要进行全面的病虫害防治。
可以根据梨树生长季节和虫害发生的特点,合理使用农药进行喷洒,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6. 引进天敌。
可以引进一些对梨小食心虫具有天敌作用的昆虫,如瓢虫、寄生蜂等。
这些天敌可以帮助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
7. 增强梨树的抗病能力。
可以通过科学施肥、合理浇水等措施,增强梨树的抗病能力,降低梨小食心虫的危害。
8. 定期检查和监测。
定期检查梨树的病虫害情况,及时发现梨小食心虫的踪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以利用黄色粘板和性信息素诱虫剂等工具进行监测,以了解梨小食心虫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防治梨小食心虫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清理环境、栽种抗虫品种、修剪梨树、使用生物防治剂、进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引进天敌、增强梨树的抗病能力以及定期检查和监测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危害,保证梨果的品质和产量。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梨小食心虫俗称“梨小”,又称东方蛀果蛾、桃折心虫,属于鳞翅目卷叶蛾科。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虫的危害症状梨小食心虫为害果树嫩梢时,中午新梢顶部出现萎蔫,仔细观察在叶柄基部有虫粪,过几天后新梢顶部干枯死亡,对樱桃树、桃树的幼树生长扩冠影响很大。
为害果实时,幼虫多从梗凹、两果相接处蛀入,蛀入后先在果皮下取食,排出的虫粪比桃蛀螟的细,虫体较大后再蛀入果心,当果实近成熟时,幼虫多直接蛀达果心,果面不易发现蛀孔。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每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的老翘皮下做茧越冬,少数在树冠下土壤中越冬。
黄河故道地区3月份化蛹,4月中旬为羽化高峰期,第一至第二代发生高峰间隔45天左右,第二至第三代发生高峰间隔约35天,以后基本每月1代。
前期卵多产在新梢顶端以下第五、第六片叶的背面,卵孵化后幼虫从叶柄基部蛀入嫩梢,蛀孔处有虫粪,待梢枯黄流胶时,虫已转梢。
幼虫为害果实多从两果相接处蛀入,也有部分从果柄处蛀入,前期小幼虫先在果皮下蛀食,并排除虫粪,幼虫稍大后再蛀入果心,果实近熟时幼虫可直接蛀入果心。
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尽量避免桃、梨混栽,防止造成适宜的繁殖条件。
(1)诱集成虫:在前期可用性诱剂加糖醋液诱杀成虫,也可用性诱剂加农药制成诱杀器,每公顷225个左右控制为害。
(2)喷药防治:用性诱剂诱捕器测报成虫发生高峰期,按1个/公顷诱捕器测报,当平均每天诱蛾达50头/碗左右时,每3天查1次卵,卵梢率达1%时开始喷药,可用20%杀灭菊酯乳油2 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1 000- 1 500倍液喷雾。
(3)综合防治:需要结合防治红蜘蛛时,可用20%灭扫利乳油或2.5%功夫乳油2 500倍液喷雾。
果农之友2019.10绿色植保梨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
又称东方蛀果蛾、桃折心虫、桃折梢虫,简称“梨小”,俗称“打梢虫”。
是最常见的一种食心虫,以危害桃、梨为主,还可危害杏、李、樱桃、苹果、杨梅、枇杷等多种果树,以幼虫蛀食危害果树新梢和果实,导致顶梢枯萎、果实腐烂脱落,严重影响果树生长和果品产量。
1危害特点1.1新梢受害春夏季发生的幼虫主要蛀食嫩梢,蛀入孔先出现流胶,并有虫粪排出,而后新梢顶端开始萎蔫下垂,后期干枯折断,俗称“折梢”(图1、图2)。
幼虫在新梢顶端2~3片嫩叶基部叶腋处蛀入新梢髓部危害,由上向下蛀食2~3节,每头幼虫可食害3~4个新梢,有转梢危害特性,严重时许多新梢被害。
1.2果实受害夏秋季发生的幼虫主要蛀食果实。
幼虫危害果实(图3)多从萼洼、梗洼和果与果及叶果相贴处蛀入,蛀果孔很小,多不明显,周围微凹陷。
早期被害果面有较细虫粪排出,周围易变黑。
晚期被害果外多无虫粪,后期幼虫蛀果后直达果核周围危害,将虫粪排于其中,形成“豆沙馅”,不能食用。
被害果易脱落。
幼虫脱果后,脱果孔处可导致果实腐烂。
危害梨果时,在高温环境下蛀孔周围常变黑腐烂并逐渐扩大,俗称“黑膏药”。
果面脱果孔较大。
2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在北方果区1年发生3~4代、黄淮海地区4~6代、长三角地区1年发生5代、华南6~7代。
以老熟幼虫在梨树和桃树的树皮裂缝中、根颈部、剪锯口及土壤中结茧越冬。
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4月下旬至5月上旬达羽化盛期,出现成虫高峰。
第一代成虫发生期在5月底初见,盛期为6月上旬。
第二代成虫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出现,8月下旬是梨小食心虫危害梨果最重的时期。
第三代成虫约在8月中旬至9月下旬出现,幼虫危害一段时间后滞育越冬。
第一代、第二代幼虫主要危害桃、杏、李、樱桃等果树的新梢、根蘖、砧木及幼苗,特别是对桃树的趋性很强,桃梢梨小食心虫的危害及综合防治王长波1,张有民2,王迪轩3(1沅江市黄茅洲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湖南沅江413116;2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农业农村局湖南益阳413001;3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农业农村局湖南益阳413002)图1梨小食心虫危害梨树嫩梢状图2梨小食心虫危害桃树嫩梢状图3梨小食心虫危害梨果实状26绿色植保受害最重,7月以后的第三代、第四代幼虫主要危害果实。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梨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在种植梨树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种名为梨小食心虫的害虫。
梨小食心虫是一种昆虫,它主要以梨树的树干和枝干为食,会给梨树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防止梨小食心虫的繁殖和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我们可以选择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氯丹、乐果、马拉硫磷等。
在喷洒药剂之前,我们需要先将梨树的树皮清理干净,以便药剂能够更好地附着在梨树上。
然后,我们需要根据梨小食心虫的生命周期选择合适的喷洒时机。
一般来说,春季是梨小食心虫的繁殖季节,此时是喷洒药剂的最佳时机。
喷洒药剂的浓度和量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以确保防治效果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除了化学药剂,我们还可以使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等自然界中的生物对害虫进行控制。
我们可以引入天敌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来限制梨小食心虫的繁殖。
梨树的疏果也是一个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
将梨树上的过多果实进行清除,可以减少梨小食心虫的取食来源,进而减少害虫的数量。
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物理防治措施来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危害。
一种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是放置黄板。
将涂有黏附剂的黄色板放在梨树的树干附近,这样可以吸引梨小食心虫等害虫,然后将它们粘附在黄板上,起到降低害虫密度的作用。
我们还可以利用光源捕捉梨小食心虫。
在晚间将一盏灯泡或荧光灯放在梨树附近,害虫会被光源吸引,然后被捕捉器捕获。
我们需要注意梨树的日常管理工作,保持梨树的健康状态。
及时修剪和修整梨树的枝叶,保持梨树的通风和透光性,可以减少梨小食心虫的滋生和繁殖。
及时清理田间的杂草和落叶,避免它们成为害虫的滋生基地。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梨小食心虫是一种危害果树的害虫,它以梨树的果实为食,严重影响果实的质量和产量。
防治梨小食心虫是果农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以及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防治。
一、梨小食心虫的生活习性:梨小食心虫在梨树上产卵,并在果实内取食。
成虫为黑褐色,体长约3毫米。
幼虫呈白色,长约4毫米。
梨小食心虫的寿命约为30天,一般在梨果怀形期产卵。
虫卵潜伏期为5-7天,幼虫期为12-15天。
虫害严重时,果实内会有虫泥、粪便等。
二、防治方法:1. 化学防治:使用农药进行喷洒是防治梨小食心虫的常用方法。
在梨小食心虫的产卵期和幼虫期,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
一般来说,各地的梨小食心虫的产卵期和幼虫期略有不同,所以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来确定喷药的时间和剂量。
2. 生物防治:使用天敌来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虫的天敌主要有寄生蜂、瓢虫等。
可以通过培育和释放这些天敌来减少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3. 栽培管理:合理的栽培管理也是防治梨小食心虫的重要措施。
首先要保持梨园的清洁,及时清除果树周围的杂草和枯萎部位。
在果实怀形期和果实孕育期进行疏果,保持梨树上的果实数量适中,不要让果实过密。
定期进行梨小食心虫的监测,及时发现虫害情况,进行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安全防治:防治梨小食心虫时,要注意安全性。
首先要选择安全、无毒的农药进行喷洒,避免对果实和环境造成污染。
在喷洒农药时要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手套和口罩,以防止农药对身体的伤害。
要注意避免喷洒过量的农药,以避免农药的残留。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防治技
术
梨小食心虫对梨树危害非常大,我们应该及时防治,以免影响梨树成长和收获。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弄清楚梨小食心虫防治技术要点。
梨小食心虫的危害症状
属于蛀果类害虫,幼虫多从幼果萼、梗洼处蛀入,一般受害果实内有虫一头至两头,常导致幼果提早脱落。
也可危害嫩梢、嫩叶。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
北方地区梨小食心虫一般一年发生3代,越冬代成虫发生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第一代成虫发生在6月末至7月末,第二代成虫发生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
以第二代幼虫和第三代幼虫危害果实。
梨小食心虫的预防措施
(1)冬季清园时,刮除树干粗皮,可消灭皮内越冬的梨小食心虫。
(2)结合修剪,剪除梨小食心虫越冬的虫芽。
(3)田间管理过程中,发现食心虫危害果要及时摘除,带到田外深埋或烧毁。
梨小食心虫的化学药剂防治
(1)地面喷药防治:在每年的5、6月份,使用50%的辛硫磷乳油300倍液喷施树冠下面,然后浅锄入土。
(2)树上药剂防治:当卵果率达到1%或1.5%时,即要进行喷药防治。
可采用的药剂有有机磷类或菊酯类的杀虫剂,如敌杀死、溴氰
菊脂、功夫乳油等。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梨小食心虫(Cryptoblabes gnidiella)是梨树上的一种昆虫害虫,以梨果为食,给梨树生长和果实发育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梨树免受梨小食心虫的侵害,需要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梨小食心虫的生物特性,防治方法以及相关法规规定。
梨小食心虫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是梨树上最常见的害虫之一。
它的成虫体形较小,体长约为5-6毫米。
成虫的前翅呈灰褐色,并带有深褐色的斑纹。
幼虫则是白色,有一对黑色的发亮斑点。
梨小食心虫一般在3-6月份成虫为害,而幼虫则在5-7月份为害。
成虫在梨果上产卵,孵化后的幼虫则侵入果实内部,以果肉为食。
为了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危害,农民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预防措施:及时清理梨树周围的杂草和残花残果,减少虫源的数量。
农民还可以栽种抗病虫害的梨树品种,如“苹果梨”、“金花梨”等,来降低梨小食心虫的侵害。
2. 机械措施:利用草帘、黄板等辅助工具进行监测和捕捉梨小食心虫。
在成虫活动期间,农民可以在梨树上设置黄色油板,吸引并捕捉成虫。
农民还可以将梨树周围覆盖草帘,阻止幼虫的上下迁移,减少梨树的虫害。
3. 生物控制: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一些昆虫,如寄生蜂、鸟类和蚂蚁等,是梨小食心虫的天敌,并可以有效地减少虫害的发生。
农民可以通过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和食物源来吸引这些天敌,以增加它们在农田中的数量。
4. 化学控制:在严重的虫害发生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但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注意剂量和时机的掌握,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农民在使用农药时也需要注意保护自身安全,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
关于梨小食心虫的防治,中国农业部也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植物检疫法》和《农药管理法》规定了农民在梨小食心虫防治中应遵循的法律责任和行为准则。
中国农业部还发布了《植物检疫要求梨心虫技术规范》和《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等标准和规范,为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提供了指导。
梨小食心虫害虫防治方法
此虫简称“梨小”,幼虫前期主要蛀害桃梢,故又称桃折心虫,中后期主要蛀害梨果、桃、梨混栽的果园更大。
此外,对李、杏、苹果的危害也较重,并能危害枇杷等。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5-6代。
越冬幼虫于4月上中旬经蛹,4月中下旬成虫羽化并产卵,4月下旬或5月初第一代幼虫孵化并蛀害桃梢。
第二代幼虫5月底,6月上旬出现,仍以蛀害桃梢为主,部分危害桃或苹果幼果。
第三代6月底,第四代7月下旬,第五代8月下旬,均主要危害梨果。
第六代9月中下旬出现,以蛀害桃梢为主,并进入越冬。
田间世代重叠现象严重。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冬季刮粗皮,清除杂草,消灭越冬幼虫,5月初发现受害桃梢,及时剪除,减少田间虫口数量。
(2)药剂防治可根据虫情测报,在各代幼虫初孵期及时喷洒杀虫剂。
药剂可用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50%倍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20%菊乐合酯乳剂1000-2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剂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剂4000保液,或20%灭扫利乳油2000-3000倍液。
(3)利用性诱剂诱捕成虫。
采用人工合成的梨小食心虫性诱捕器,置放在离地面高1.5米的树杈处,两个诱捕器相距15-20米,每天下午4-5时放到果园,次日早晨8时
取回。
每个诱捕器可使用20天左右,诱捕成虫效果很好。
引外,还可用此方法来预测卵的孵化期,具体指导喷药治虫工作的开展。
桃树梨小食心虫危害大,如何防治效果好?一、首先了解下梨小的基本情况梨小食心虫的寄主植物范围较宽,年发生世代多,它的成虫飞行能力较强,而且幼虫蛀果危害,一般杀虫剂难以接触到虫体。
这些都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怎样更好地防治它一直是让果农头疼的一件事。
要想做好防治工作,必须先一起去认识一下它。
梨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它又被称为梨小蛀果蛾、东方果蠹蛾和梨姬食心虫。
有时还被简称为梨小。
由于它在果实上和枝条上的危害症状,有的地方的果农又称它为黑膏药和桃折梢虫。
梨小食心虫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北的桃、梨、苹果产区普遍发生。
特别是在桃、梨、苹果混栽的果园中发生得更加严重。
梨小食心虫除了为害桃、梨、苹果外,它的寄主还有李、杏、枣、海棠、樱桃、杨梅、山楂等果树。
梨小食心虫属于全变态发育类型的昆虫。
也就是说在它的不同发育阶段,我们看到的是不同形态的虫体。
二、梨小各个时期长什么样呢1.先看卵它的卵是扁椭圆形,直径在0.8毫米左右。
刚产下的卵呈乳白色,随着卵的发育逐渐变为淡黄白色或白色,半透明。
孵化前变为黑褐色。
梨小食心虫的卵期3—6天。
注意观察桃园是否出现了梨小的卵。
2.幼虫长啥样梨小食心虫的初孵幼虫,它的身体白色,头及前胸背板黑褐色。
体长只有不到1毫米。
老熟幼虫不光是身体比刚孵出来时大了十几倍,而且在颜色上也发生了变化。
这时它的体长已经达到了10—13毫米。
头部变成了黄褐色,前胸背板变成了浅黄白色或黄褐色,身体变成了浅粉色。
梨小食心虫的幼虫期一般在10-15天,越冬代可达180天。
3.梨小的蛹长6—7毫米,纺锤形,黄褐色,复眼黑色。
第3-7腹节背面有2行刺突,第8至第10腹节各有一行较大的刺突,腹部末端有8根钩刺。
蛹期7-14天。
最后一代幼虫会结出白色的丝茧越冬。
4.成虫体长在4.6-6毫米之间,翅展10.6-15毫米。
全体灰褐色,无光泽。
头部具有灰色鳞片,触角丝状,下唇须灰褐色向上翘。
成虫的后翅,暗褐色,基部较淡,缘毛黄褐色。
汇报人:日期:•了解梨小食心虫•预防梨小食心虫•检测梨小食心虫•治疗梨小食心虫•防治和治疗梨小食心虫的注意事项目•防治和治疗梨小食心虫的成功案例录了解梨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的简介梨小食心虫的危害梨小食心虫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幼虫在果实内或树皮下越冬,第二年春季化蛹、羽化成成虫,并产卵于果实表面或树皮缝隙中,孵化后的幼虫通过咬破果皮或树皮进入果实或树干内部。
此外,成虫还可以通过风、雨、鸟类等媒介进行传播。
梨小食心虫的传播途径预防梨小食心虫农业防治030201天敌保护生物农药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灯光诱杀利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害虫,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性信息素诱杀利用性信息素诱杀害虫,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检测梨小食心虫观察虫情解剖检查药剂涂抹在梨树的嫩茎或果实上涂抹特定的化学药剂,观察是否有幼虫被杀死。
要点一要点二喷洒农药在梨小食心虫繁殖的高峰期,喷洒针对性的农药进行防治。
利用天敌、寄生虫等生物手段防治梨小食心虫。
生物农药使用生物农药,如微生物杀虫剂,来防治梨小食心虫。
生物防治生物检测VS治疗梨小食心虫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天敌控制使用生物农药,如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等,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生物农药生态调控诱杀成虫利用梨小食心虫成虫的趋光性,使用黑光灯等诱杀成虫,降低其繁殖和为害能力。
果实套袋在梨小食心虫产卵期和幼虫蛀果前,对果实进行套袋保护,以避免其侵害。
温度处理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对梨小食心虫进行高温处理,以杀死其卵和幼虫。
物理治疗05防治和治疗梨小食心虫的注意事项防治的注意事项农业防治01生物防治02化学防治03治疗的注意事项06防治和治疗梨小食心虫的成功案例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一在山西运城市的一家果园,发现部分梨树受到梨小食心虫的为害,通过及时剪除虫枝和加强药剂防治,成功地治愈了受害树木。
案例二在河南洛阳市的一家果园,发现大量果实受到梨小食心虫的蛀食,通过加强果园管理、喷洒高效药剂和进行果实套袋等措施,成功地保护了受害果实,减少了经济损失。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梨小食心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梨树。
它会在梨树的叶片上产卵,并通过吸食叶片的汁液繁殖。
严重时,会造成梨树的叶片枯黄、针叶脱落,影响梨树的正常生长和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防治梨小食心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物理防治:1.清除病虫害源:及时清除因梨小食心虫而受害的梨树叶片、树皮、幼果等,减少虫源。
2.围栏防治:在梨树周围设置带有粘陷剂的黄色胶带或粘虫板,能够吸引并捕捉飞行中的梨小食心虫,起到阻止和控制梨小食心虫扩散的作用。
二、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引进各类对梨小食心虫天敌进行防治,如寄生蜂、肖蟹、寄生蜘蛛等。
这些天敌能够寄生或捕食梨小食心虫,减少其数量,控制它的繁殖和扩散。
2.利用菌剂:利用大蜓虫等病原菌制作成的菌剂进行喷洒,能够感染和杀死梨小食心虫,达到防治的目的。
这种方法对梨小食心虫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三、化学防治:在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杀虫剂进行防治梨小食心虫,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杀虫剂:根据梨小食心虫的特点选择对其有效的杀虫剂,如有机磷类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等。
2.喷药时机:根据梨小食心虫的生命史和虫口阶段,选择合适的喷药时机,通常在梨树受害初期进行处理效果较好。
3.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喷药:根据杀虫剂的使用说明,合理确定用药剂量,并通过喷洒或涂抹方式进行处理,确保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4.注意安全:在进行化学防治的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戴好防护口罩、手套等,避免吸入或接触杀虫剂。
四、树体管理:1.增强抗性:通过增施有机肥料、合理施肥、及时修剪等措施,增强梨树的抗逆能力,降低梨树受害的可能性。
2.加强树体保护:定期对梨树进行修剪、疏果、除草等管理,保持树体的健康状态,减少虫害的发生和侵害。
3.适宜的环境管理: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避免过湿或过干的环境,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有助于减少梨小食心虫的繁殖和侵害。
防治梨小食心虫需要综合运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树体管理等多种手段,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梨小食心虫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害虫,主要危害梨树、苹果树等果树,给果树的生长和果实的品质带来不良影响。
对梨小食心虫的安全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梨小食心虫的生活习性、防治方法和安全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梨小食心虫的生活习性梨小食心虫主要发生在梨树幼嫩枝上,成虫以幼嫩嫩叶和嫩芽为食,卵产在幼嫩叶片上,卵孵化后,幼虫侵入嫩叶和嫩芽内部取食,逐渐使叶片和芽部枯黄死亡。
成虫多在晚上或阴雨天出动,来回乱飞,卵产于叶片、芽部上,每天数十次至一百次,每次飞行十数至数十秒不等,约于傍晚安息。
春末至初夏是其严重发生的季节,会使梨树的新梢害叶,导致梨树生长受阻,果实品质低下。
二、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是引进天敌,例如瓢虫等天敌能有效地捕食梨小食心虫,对其进行生物防治。
同时可以培育梨小食心虫的天敌,增加天敌数量,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2.化学防治:在梨小食心虫发生初期,可以选择使用低毒性、高效性的杀虫剂进行喷施。
常用的杀虫剂有敌敌畏、乐果等,可以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3.物理防治:定期对梨树进行修剪和整枝,及时将寄生梨小食心虫的叶子和枝条剪除,有效地减少梨小食心虫的数量,阻断其传播途径。
4.农业防治:加强对梨树的施肥和修剪管理,提高梨树的抗病能力,增强梨树的自我防御能力,减少梨小食心虫的发生。
5.化学调节: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树形修剪剂等,在维持梨树树冠形态的减少梨小食心虫在梨树上的寄主。
1.选择绿色防治产品:在进行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时,要选择低毒、无残留的防治产品,确保果实的安全性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2.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使用化学防治产品时,一定要严格按照产品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不可过量使用,以免对环境和果园内生态造成破坏。
3.选择无公害防治产品:当前,市场上已经有了一些无公害的农药品种,可以有效地控制梨小食心虫,不会对果树和人体造成伤害。
4.加强环境管理:加强果园内的环境管理,保持果园内的生态平衡,增加果园的生物多样性,增加天敌数量,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渭源县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及绿色防控渭源县梨小食心虫(英文名:Pear psyllid)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害虫,其主要危害梨树。
以下将介绍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及绿色防控方法。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主要与气候、植株的抗病能力和栽培管理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渭源县梨小食心虫于春季孵化,是冬季的卵在温度升高时孵化。
气温超过10摄氏度时,卵会迅速孵化。
而且,梨小食心虫在渭源县比较喜欢寄居在土壤中的杂草和废物上,所以在梨园中及时清除杂草和废物也可以减少梨小食心虫的发生。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会对梨树造成很大的危害,其主要侵袭梨树的叶片,吸食叶汁,导致叶片干枯、卷曲,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叶片和果实的生长发育受阻。
梨小食心虫还是梨树黄龙病的传播媒介,可能会给梨园的生产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
绿色防控是指采用非化学药剂或少量使用化学药剂来对梨小食心虫进行防治。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绿色防控方法:1. 温度处理:利用梨小食心虫在10摄氏度以上孵化的特点,可以在春季来临之前对梨园进行温度处理。
通过覆盖塑料薄膜或保温网等材料,可以提高地面的温度,从而达到杀死梨小食心虫卵的目的。
2. 生物防治:可以利用天敌虫来控制梨小食心虫。
可以引入绿金龟(英文名:Chrysopa spp.)等捕食性昆虫来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3. 无毒控制:可以使用无毒的物理方法来控制梨小食心虫。
在梨树上设置黄色的粘虫板吸引虫子,或者利用水流冲刷虫子。
4. 选择性药剂:如果需要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应选择对梨小食心虫有较好毒杀效果且对环境友好的药剂。
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严格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以免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渭源县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气候等因素有关,采取绿色防控方法对其进行防治是一个可行的方式。
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和控制手段,可以有效减轻梨小食心虫对梨园的危害,保障梨树的生长和果实的产量。
梨食心虫防治最佳时间养过梨树的人都知道,梨在生长期间,会出现梨食心虫,这种虫子会把整个果子吃了,导致产量减少,那梨食心虫防治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一、梨食心虫防治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梨食心虫防治最佳时间是在6-9月之间。
因为6月初是第一代梨食心虫生长的阶段,7月份处于高峰时期,8~9月份是第二代梨食心虫的生长阶段,8月上旬第三代开始孵化,9月上旬处于虫害高峰时期,所以在此阶段喷洒药物防治最好。
二、梨食心虫防治方法有哪些?1、物理防治梨小食心虫幼虫-蛀入孔春季细致刮除树上的翘皮,可消灭越冬幼虫;单植梨园,在第一代和第二代幼虫发生期,人工摘除被害虫果;桃梨兼植园,及时摘除被害桃梢,减少虫源,减轻后期对梨的为害。
2、生物防治(1)梨小迷向丝技术:利用成虫交配需要释放信息素寻找配偶的生物习性。
利用高浓度长时间的信息素干扰,使雄虫无法找到雌虫,达到无法交配产卵以保护果园的目的。
这种技术使用简单方便,同时减少农药甚至不需使用农药,符合食品安全的发展。
使用方法及用法:以深圳百乐宝产的迷向丝为例(网上只看到其在新疆、安微等地有应用),一年只需使用一次,亩用量33跟左右。
持续时间6月以上,这样一个生长季只使用一次。
(2)赤眼蜂防治技术:以梨小食心虫诱芯为监测手段,在蛾子发生高峰后1-2天,人工释放松毛赤眼蜂,每公顷150万头,每次30万头/公顷,分4-5次放完,可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为害。
3、药物防治防治时间及指标:8月份开始卵果率调查,达1%-2%开始喷药,10-15天后卵果率达1%以上再喷药。
药剂种类及浓度: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10%氯氰菊酯2000倍液及40%水胺硫磷1000倍液,1.8%阿维菌素3000-4000倍液。
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虫是一种常见的梨树害虫,其主要危害果实,导致果实容易变熟,变软,破损等问题。
以下是一些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
1. 机械防治:定期检查果实,将有害虫的果实及时摘除,并销毁,避免虫害的进一步扩散。
2. 生物防治:使用天敌或天敌菌进行防治,如释放寄生蜂、瓢虫等捕食性天敌,也可以喷洒含有天敌菌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3. 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选择对梨小食心虫有效且对梨树无害的农药。
4. 聚集性趋避防治:在果园中设置诱虫板或诱虫灯等,吸引梨小食心虫前来,并及时进行收集和销毁。
5. 清除杂草:保持果园的清洁,清除杂草,减少虫害的滋生地和隐身地。
6. 及时修剪:及时修剪梨树的梢枝、干枯枝和病虫害枝条,减少虫害的滋生和扩散。
7. 堆肥处理:将果园的落叶、剪枝等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杀灭梨小食心虫的
卵和幼虫。
8.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提高梨树的养分供应,增强梨树的抵抗力,减少虫害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在防治虫害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防治时机、方法和剂量,遵守农药使用的安全操作规程,保护环境和人身安全。
同时也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和病虫害的严重程度,综合使用多种防治措施,形成综合防治的效果。
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虫是一种梨树害虫,常会给梨树造成严重的危害。
以下是防治梨小食心虫的几种方法:
1. 休眠油喷洒:在梨树休眠期间,使用纯净的农用石油或合成油,溶解后喷洒在梨树的树干和枝干上,能够杀灭梨小食心虫的卵和幼虫。
2. 织袋防治:在梨树结果期间,将纤维制的袋子套在梨果上,有效阻止梨小食心虫寄生。
3. 黑夜通光防治:在黄昏时悬挂白色或黄色灯泡的灯,吸引梨小食心虫过来,然后迅速集中捕杀。
4. 化学防治:可以使用一些合格的农药进行喷洒,如杀虫脲类、有机磷酸酯类等。
但在使用农药时,要遵循使用说明,注意安全防护。
同时,要选择安全间隔期进行喷洒。
5. 梨小食心虫天敌的培育和释放:培育和释放梨小食心虫的天敌,如蜂蛭、寄蝇和蜘蛛等,可以帮助减少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防治梨小食心虫应与其他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相结合,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采取多种方法,以增强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