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运营管理-1-新零售——已经到来的未来零售形态
- 格式:pptx
- 大小:6.77 MB
- 文档页数:36
零售业态的介绍1、业态概念零售是指把商品或随商品而提供的服务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销售活动。
从事零售活动的基本单位和具体场所是商店,而商店依据销售形式不同又区分出不同的经营形态,即零售业态。
近年来,受国际商业发展趋势的影响,零售商店的业态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并且出现多样化和细分化趋势,尽管当前世界各国对零售业态的定义由于侧重点不同而有所区别,但通常认为,业态是零售店向确定的顾客群提供确定的商品和服务的具体形态,业态是零售活动的具体形式。
通俗理解,业态就是指零售店卖给谁、卖什么和如何卖的具体经营形式。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零售业态的研究滞后于现实,不仅理论界自身对零售业态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分歧,而且与国内商业主管部门对业态的规范意见也不尽一致。
但不管理论上如何争论,实际上,各种新兴业态自九十年代初引入以来发展势头强劲,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如雨后春笋,对我国传统百货商店这一单一业态形式和众多单体店(独立商店)构成强大冲击之势。
1998年,政府统计系统中的贸易统计年报开始增设零售业态统计,作为试行表,考虑到目前各种业态的发育程度,以及国家国内贸易局关于零售业态分类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按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在界定零售业态时采取了大多数专家学者的意见,即: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
这一概念包括了两方面的含义:其一,确定的目标市场;其二,具体的经营策略,包括:选址、规模、商品策略、价格策略、商店设施、服务方式等。
2、业态分类(1)国际上零售业态的一般分类对于零售业态的分类,目前国际上主要依据零售店的选址、规模、目标顾客、商品结构、店堂设施、经营方式、营业时间、服务功能、价格策略等确定。
美国把零售店区分为:百货店、超级市场、折扣店、一般商品店、服装专卖店、仓库俱乐部、药店、方便店、杂货店等九类;日本对零售业态的分类与美国基本相同,但增加了自动售货机、邮购以及无店铺销售形式。
第三章零售业态⏹什么是业态?⏹业态,即零售经营形态,美国商业统计中的零售分类在1939年和1977年分别使用了type of operation和type of retailing,在新的零售分类中并不区分业态和业种,因此国内翻译为零售形式、零售机构、零售组织。
⏹日本流通理论界有“业态”的称谓,可以理解为是type of operation,我国流通理论界沿用日本理论界的叫法,称之为业态⏹业态的维度业态的维度是指构成业态,并使不同业态得以相互区别的因素产品结构、定价、服务水平和内容、顾客群定位、选址⏹如何理解业态?1.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消费者需求的外在表现决定特定业态的产生,消费者追求的利益,对应于业态的各特征2.从企业角度来看,业态是满足特定消费者群体的特定消费需求的形式3.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特定业态需要符合成本和利润的约束资本利润率= 资本周转率×销售毛利率⏹最新业态分类最新业态分类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新国家标准《零售业态分类》(GB/T18106--2004)于200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新标准规定了零售业态的分类标准及其分类原则和各种业态的结构特点。
1、按照零售店铺的结构特点,根据其经营方式、商品结构、服务功能、选址、商圈、规模、店堂设施、目标顾客和有无固定营业场所进行分类。
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有店铺零售业态和无店铺零售业态两类。
2、按照零售业态分类原则分为: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电话购物等17种业态,各业态有其相应的技术条件和经营特点⏹二、超级市场的类型⏹普通超市(标准超市)⏹生鲜超市⏹大型综合超市(或称大卖场,General Merchandise Store)⏹仓储超市⏹特大超市⏹高端超市⏹专业店的特点是:◆选址多样化,多设在繁华商业中心、商业街或百货商店、购物中心内◆营业面积根据主营商品特点而定◆商品结构体现专业性、深度性、品种丰富,选择余地大,主营商品占经营商品的90%◆经营的商品、品牌具有自己的特色◆采取开架销售方式◆从业人员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便利店的新选址现象1、便利店的特征:(1)选址在居民区、交通要道、娱乐场所、机关、团体、企事业办公区等消费者集中的地方;(2)商店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3)步行购物5~7分钟可到达;(4)商品结构以速成食品、饮料,小百货为主,兼营彩票、报纸,等;(5)营业时间长,一般在16小时以上,甚至24小时,终年无休日;(6)以开架自选为主,结算在收银机统一进行。
四、体验式消费成为主流第三节构建O2O闭环生态体系,建立线上与线下的对接和循环一、构建O2O闭环生态体系的关键因素O2O闭环生态体系:品牌商和零售企业构建O2O闭环生态体系时,需要重点关注商品、消费者、体验、在线支付和口碑传播五个关键因素。
(一)商品: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商品(二)消费者: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基础(三)体验:为消费者提供独一无二的体验(四)在线支付:建立完善的在线支付功能(五)口碑传播:建立畅通无阻的线上传播渠道二、构成O2O闭环生态体系的主要内容(一)线上线下消费者兼顾融合(二)线上线下商品资源融合互动(三)线上线下购买环节融合(四)线上线下营销方式融合案例:苏宁小店——线上线下双中心运营,颠覆传统便利店模式三、自建App,O2O闭环生态体系落地的有效模式案例:优衣库,线上线下双渠道提升消费者黏性第四节线上线下“三部曲”,打造“接地气”超市O2O一、线下策略:兴趣商品+消费者价值+有趣体验(一)为消费者提供其感兴趣的商品(二)为高价值消费者提供超值体验(三)提供有趣的购物体验二、线上策略:超市App+个性推荐+实体门店(一)吸引消费者安装超市App1.建立社交推广体系2.设置互动游戏3.设置特价活动(二)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1.为消费者提供精准化的商品推荐4.更高的资源共享度5.更高的兼容性(二)推进物流体系变革1.以大数据为依托2.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3.建立并提高物流中心的可视化与柔性化管理4.调整线下门店职能5.重视“最后一公里”配送第二节以消费者为核心,构建物流新格局一、新零售对物流提出新需求二、以消费者为中心,打造个性化、定制化物流服务(一)对消费者进行画像消费者画像是指通过对消费者的基本信息、消费行为等进行分析来描述消费者的特征,进而洞察消费者需求的过程。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征对零售企业运营的指导意义:1.战略决策和管理2.品牌建设3.定价策略4.营销策略5.个性化陈列6.物流服务(二)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打造高效供应链三、培养逆向物流业务和售后服务能力四、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性价比控制物流成本的手段:(一)建立智慧物流(二)资源共享(三)提升效率五、抢占“最后一公里”,打造更高效的物流配送(一)店仓一体化店仓一体化是指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的多功能门店不仅承担着展示商品的职能,还兼具仓储、商品分拣、配送等职能。
四、体验式消费成为主流第三节构建O2O闭环生态体系,建立线上与线下的对接和循环一、构建O2O闭环生态体系的关键因素O2O闭环生态体系:品牌商和零售企业构建O2O闭环生态体系时,需要重点关注商品、消费者、体验、在线支付和口碑传播五个关键因素。
(一)商品: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商品(二)消费者: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基础(三)体验:为消费者提供独一无二的体验(四)在线支付:建立完善的在线支付功能(五)口碑传播:建立畅通无阻的线上传播渠道二、构成O2O闭环生态体系的主要内容(一)线上线下消费者兼顾融合(二)线上线下商品资源融合互动(三)线上线下购买环节融合(四)线上线下营销方式融合案例:苏宁小店——线上线下双中心运营,颠覆传统便利店模式三、自建App,O2O闭环生态体系落地的有效模式案例:优衣库,线上线下双渠道提升消费者黏性第四节线上线下“三部曲”,打造“接地气”超市O2O一、线下策略:兴趣商品+消费者价值+有趣体验(一)为消费者提供其感兴趣的商品(二)为高价值消费者提供超值体验(三)提供有趣的购物体验二、线上策略:超市App+个性推荐+实体门店(一)吸引消费者安装超市App1.建立社交推广体系2.设置互动游戏3.设置特价活动(二)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1.为消费者提供精准化的商品推荐4.更高的资源共享度5.更高的兼容性(二)推进物流体系变革1.以大数据为依托2.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3.建立并提高物流中心的可视化与柔性化管理4.调整线下门店职能5.重视“最后一公里”配送第二节以消费者为核心,构建物流新格局一、新零售对物流提出新需求二、以消费者为中心,打造个性化、定制化物流服务(一)对消费者进行画像消费者画像是指通过对消费者的基本信息、消费行为等进行分析来描述消费者的特征,进而洞察消费者需求的过程。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征对零售企业运营的指导意义:1.战略决策和管理2.品牌建设3.定价策略4.营销策略5.个性化陈列6.物流服务(二)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打造高效供应链三、培养逆向物流业务和售后服务能力四、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性价比控制物流成本的手段:(一)建立智慧物流(二)资源共享(三)提升效率五、抢占“最后一公里”,打造更高效的物流配送(一)店仓一体化店仓一体化是指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的多功能门店不仅承担着展示商品的职能,还兼具仓储、商品分拣、配送等职能。
定义新零售,也许是本年度最没有共识的辩论作者:来源:《时代经贸》2017年第32期随着用户场景需求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新零售实践浮出水面。
来自阿拉丁的统计分析,线下门店纷纷运用小程序开通线上渠道,建立用户数据搜集与分析端口;电商平台开启“网红孵化+供应链管理+代运营”模式,实现供应端与消费端的高效互动;各类交易平台正用物品流转带来意义承接的社交属性:生鲜加堂食加外卖的场景化新商超大行其道……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京东便利店和天猫小店,或者猩便利和果小美,而是一个全新的消费需求时代已经到来,零售在升级,完成流量逻辑向用户逻辑的演化,这种升级的本质是体验迭代与认知升级的效率共振。
所以,我对新零售给出了这样一个定义——新零售是以大数据支撑场景洞察,以体验设计为基础架构的新信用关系与新效率体系。
新的效率体系提升供应端与消费端的互动效率人们喜欢便捷,但也喜欢超市,因为真实质感和社交体验,是无法被物流优势所代替的。
新零售的效率体系,应该表现为更加注重真实质感和社交体验的互动效率上,即供应端与消费端的互动效率。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其一,响应速度。
即精准定义用户诉求后的供应链效率。
比如快时尚品牌ZARA,他们每年推出1.2万个服装款式,保持一周两次的上新频率,产品从设计到上架时间不超过3周……他们甚至为了将供应链周期缩短在7天内,研发了“射频识别系统”(RFID),从工厂到销售终端均可实行追踪,并且能够实时报告库存情况。
☆其二,内容连接效率。
即抢占用户心智、界定用户标签的情感效率。
在米兰“未来超市”Coo p里,每一种食物都有自己的故事。
超市在货架上方安装巨大的显示屏,当客户触摸某件商品,甚至只是手越来越接近它时,显示屏便呈现关于食物的详细信息。
在对每一种食物完整的内容表达中,这种方式似乎赋予它们生命属性和身份标签,在对食物生命的感知中,是人与物所进行的平等对话和意义交换。
☆其三,C2B定制效率。
即数据驱动的定制服务的速度、精准度和体验感。
中国零售行业现状分析一、零售行业概述1、零售行业定义及范畴零售业是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直接售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用或售给社会集团供公共消费用的商品销售行业。
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点:(1)零售是将商品及相关服务提供给消费者作为最终消费之用的活动。
如零售商将汽车轮胎出售给顾客,顾客将之安装于自己的车上,这种交易活动便是零售。
若购买者是车商,而车商将之装配于汽车上,再将汽车出售给消费者则不属于零售。
(2)零售活动不仅向最终消费者出售商品,同时也提供相关服务。
零售活动常常伴随商品出售提供各种服务,如送货、维修、安装等,多数情形下,顾客在购买商品时,也买到某些服务。
(3)零售活动不一定非在零售店铺中进行,也可以利用一些使顾客便利的设施及方式,如上门推销、邮购、自动售货机、网络销售等,无论商品以何种方式出售或在何地出售,都不会改变零售的实质。
(4)零售的顾客不限于个别的消费者,非生产性购买的社会集团也可能是零售顾客。
如公司购买办公用品,以供员工办公使用;某学校订购鲜花,以供其会议室或宴会使用。
所以,零售活动提供者在寻求顾客时,不可忽视团体对象。
在中国,社会集团购买的零售额平均达10%左右。
此外,比较主流的零售业定义还有两种:一种是营销学角度的定义:认为零售业是任何一个处于从事由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产品营销活动的个人或公司,他们从批发商、中间商或者制造商处购买商品,并直接销售给消费者。
这种定义在近三十年的营销学的文献中非常普遍。
另一种是美国商务部的定义:零售贸易业包括所有把较少数量商品销售给普通公众的实体。
他们不改变商品的形式,由此产生的服务也仅限于商品的销售。
零售贸易板块不仅包括了店铺零售商而且包括了无店铺零售商。
2、零售业态分类及特点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零售业态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有店铺零售业态和无店铺零售业态两大类。
就商人主体而言,它是商人针对某一目标市场所选择的体现商人意向和决策的商店。
前面分享了新零售与传统零售的九大区别,本文从新零售的共同特征,分析各行业属于哪一类,哪些行业适合做新零售,希望能给想要做新零售的朋友一些经验。
一、新零售特征是什么?新零售特征一:渠道一体化,即多渠道深度协同融合成“全渠道”。
当今,消费者随时随地出现在实体门店、淘宝京东电商平台、美团等外卖平台、微店及网红直播频道等各种零售渠道。
零售商不仅要打造多种形态的销售场所,还必须实现多渠道销售场景的深度闭合,才能满足顾客想买就买的需求。
新零售特征二:经营数字化。
今天商业变革的目标就是一切在线,通过数字化把各种行为和场景搬到线上去,然后实现线上线下融合。
零售行业的数字化包括顾客数字化、商品数字化、营销数字化、交易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等。
数字化是通过IT系统来实现的,所有数字化战略中,顾客数字化是基础和前提。
新零售特征三:门店智能化。
大数据时代,一切皆智能是必然。
门店智能化可以提升顾客互动体验和购物效率,可以增加多维度的零售数据,可以很好的把大数据分析结果应用到实际零售场景中。
在零售行业,商家数字化改造之后,门店的智能化进程会逐步加快,但脱离数字化为基础去追求智能化,可能只会打造出“花瓶工程”。
新零售特征四:商品社会化。
我们去实体门店购物,会觉得店铺商品琳琅满目,东西买都买不完。
当新零售把顾客数字化后,顾客不到你的实体店,通过线上店铺购物时,会觉得你的店铺东西少,品类缺乏。
这就是新零售时代对品类管理的挑战,需要商家重构供应链才能解决。
解决的办法就是社会化供应链:卖自家货、他家货;自己卖、请别人卖;土货、洋货、农特货等。
新零售特征五:物流智能化。
传统零售只能到店消费,现取现卖,新零售要求顾客可以全天候、全渠道、全时段都能买到商品,并能实现到店自提、同城配送、快递配送等,这就需要对接第三方智能配送、物流体系,以此缩短配送周期、去库存化。
连锁商超、便利店:1、连锁商超和便利店多数是传统经营方式,多数未能实现交易、顾客、经营等数字化改造。
电子商务“新零售”背景下我国互联网巨头对零售业的投资战略黄 莹 广西财经学院摘要:随着“新零售”概念的提出,线下零售业成为互联网巨头竞争的战场。
以阿里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大规模向线下发起进攻,在这场线上和线下的争夺战中,投资无疑是占领阵地最有效的手段。
本文先阐释“新零售”的概念、发展条件,并介绍互联网巨头对“新零售”的定义。
最后分析互联网巨头的投资战略及特点,对我们了解互联网巨头在“新零售”时代的战略思想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零售;线上与线下;阿里与腾讯;投资战略中图分类号:F72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03-0373-022017年,被称为“新零售元年”。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实体商品网上销售额为5.48万亿元,较2016年增速有所放缓。
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6.6万亿元,也就意味着80%以上的交易额仍由线下消费完成。
而当前互联网红利减弱,零售的消费场景从线上又向线下拓展,传统零售业与互联网企业面临转型挑战。
而传统零售行业要实现零售转型,必须与互联网公司合作,通过大数据以及互联网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资源共享。
而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打通线下这个未开发的领域,投资是最好的方式。
一、“新零售”的发展(一)“新零售”概述社会各界对“新零售”的认识各不相同,但对其内在含义却存在一定的共识。
对“新零售”普遍的定义是:“新零售是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二)“新零售”发展的条件1.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也就为“新零售”的产生奠定了技术基础。
“新零售”目的在于将大数据、互联网以及客户端深度结合,实现零售智能化,通过人、货、场的重构,最终完成零售业转型升级。
题目:1.以日常用品为主、重视实用性、低价格的商业街类型是()。
选项A:广域型选项B:地域型选项C:近邻型选项D:超广域型答案:近邻型题目:2.批发商从制造商或供应商购进商品,然后再向其客户进行转售的批发业态是()。
选项A:经销选项B:拍卖选项C:经纪选项D:代理答案:经销题目:3.提供综合商品或时尚商品、主力店面积占比为50-70%的购物中心类型是()。
选项A:邻里型选项B:超级区域型选项C:社区型选项D:区域型答案:区域型题目:4.专门经营或授权经营某一主要品牌商品的零售业态是()。
选项A:折扣店选项B:专卖店选项C:专业店选项D:便利店答案:专卖店题目:5.通过将商品交易者集中到一定的空间场所,以提高商品交易者的交易效率,这是批发市场的()。
选项A:媒介功能选项B:经济辐射功能选项C:管理功能选项D:服务功能答案:媒介功能题目:1.“互联网+零售”的特征包括()。
选项A:零售主体新角色选项B:零售产出新内容选项C:零售活动新关系选项D:零售经营新理念选项E:零售组织新形态答案:零售主体新角色, 零售产出新内容, 零售组织新形态, 零售活动新关系, 零售经营新理念题目:2.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无店铺零售业态的有()。
选项A:邮购选项B:电话购物选项C:网上商店选项D:直销选项E:电视购物答案:电视购物, 邮购, 网上商店, 直销, 电话购物题目:3.零售选址的原则包括()。
选项A:方便运送原则选项B:方便购买原则选项C:有利网点扩充原则选项D:有利竞争原则选项E:有利合作原则答案:方便购买原则, 方便运送原则, 有利竞争原则, 有利网点扩充原则题目:4.与零售经营相比,批发经营的特点有()。
选项A:交易关系稳定选项B:交易过程理性选项C:交易商圈较大选项D:交易批量较大选项E:交易专业化明显答案:交易批量较大, 交易过程理性, 交易商圈较大, 交易关系稳定, 交易专业化明显题目:5.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批发商发展趋势的是()。
管理科新零售商业模式分析———以苏宁、小米为例◎胡妍阳祁小凤贾海舰俞哲程姚可一、新零售概述2016年10月,马云在阿里云栖大会上抛出“线上+线下+物流”深度融合的新零售理念,同年11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强调要“引导实体零售企业逐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将线下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与线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拓展智能化、网络化的全渠道布局。
”从此,新零售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新零售的基本理念包含三个主要方面:其一,“线上+线下+物流”的深度融合,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全渠道、全面化的服务;其二,数据技术驱动,数据技术串联零售始终,打通线上线下,优化零售效率;其三,以消费为核心的零售本质的凸显,努力为消费者提供高效满意乃至超过预期的服务。
由此可见,“新零售”是零售本质的回归,是在数据驱动和消费升级时代,以全渠道和泛零售形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购物、娱乐、社交多维一体需求的综合零售业态。
随着新零售理念的提出,传统企业和电商企业都开始转型成为新零售企业。
零售企业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在各地区、各领域的现实市场条件下,面对各自的市场需求,形成了具备适合局部区域的新零售模式。
二、苏宁———“数字化平台+”模式在我国传统企业立足于具有一定的现实市场基础的线下实体销售经验积累,向线上线下协调发展的新零售企业方向发展进程中,大多数立足于传统的销售经验和客户群体,建立“线上线下+实体店改良”的新零售路径。
苏宁作为传统企业的代表就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有力证明,在这里以苏宁为例,说明传统企业转型新零售的发展进程。
首先,向线上零售转变的关键就在于物联网体系的建立,这之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物流能力的改善。
苏宁线下实体店在我国本来就有很大市场,在互联网经济盛易购”打入线上竞争市场。
物流网方面,苏宁收购了天天快递,拥有了自己的物联网,进一步加强了自身竞争优势,在新零售行业拥有一席之地。
其次,线上极致物流体系的建立是依托于完善的传统线下实体店经验的,传统的线下实体店经验才能在最大合理限度上了解本企业面向的客户群体。
新零售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内容摘要零售业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行业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越发重视购物体验,电子商务和线下实体店零售等方式逐渐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导致消费者对电子商务平台及线下实体店期望值越来越低。
在此背景下通过对新零售的发展现状问题以及未来趋势的研究来提高人民越发重视的购物体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随着新零售概念的提出至今,新零售业一直不断发展,有机遇也有挑战,但是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互联网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足,不能真正实现“线上与线下”的结合,运营成本过高等问题,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结合新零售行业的发展的现状及新零售行业的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对新零售行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之后得出有现实意义的解决策略,通过改正新零售发展中的缺点实现新零售行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零售业;新零售;线上线下结合;策略;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NewRetail IndustryAbstractRetail business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dustries in 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eopl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shopping experience, e-commerce and offline store board of consumer demand and expectations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more and more low,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problems and the actu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retail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research to improve people's more attention to the shopping experience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ith the new retail concept put forward up to now, the new retail industry has been developing continuously,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but also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the lack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an't really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operating costs too high, in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case analysis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status quo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retail industry, put forward new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tail industry, analyzes the new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tail industry has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solving strategy is put forward, by m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retail new retail industry's healthy development.Key words: retail;The new retail; 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Strategy目录内容摘要 (I)Abstract (I)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1.国内文献综述 (1)2.国外文献综述 (2)(三)研究方法 (2)二、零售业相关理论 (2)(一)新零售的概念总结 (2)(二)传统零售概念总结 (3)(三)网络零售概念总结 (3)(四)新零售、网络零售、传统零售三者区别 (4)1.经营模式的区别 (4)2.销售价格的不同 (4)3.消费体验上的区别 (4)4.“人、货、场”关系架构的不同 (4)三、新零售产生原因分析 (5)(一)传统零售业竞争力下降 (5)(二)消费需求不能满足 (5)(三)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6)1.科技技术促进传统零售业转型“新零售模式” (6)2.科技技术促进消费者成为零售业的中心 (6)3.科技技术促进全渠道经营模式的应用 (6)四、新零售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6)(一)新零售企业发展现状 (7)(二)新零售行业现存问题 (7)1.科技技术发展不完善导致新零售发展受阻 (7)2.信息安全保障问题 (7)3.忽略产品质量问题 (8)4.成本控制问题 (8)五、新零售问题的解决对策及未来趋势 (8)(一)加大科技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与新兴科技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双赢 (8)(二)在享受科技技术带来的红利同时重视信息安全与保障 (8)(三)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解决产品质量、成本和价格问题 (9)(四)新零售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9)1.全渠道经营模式的普及应用 (9)2.人工智能与新零售结合 (9)六、总结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零售业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行业之一,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