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构造的控矿作用培训讲义
- 格式:pptx
- 大小:11.75 MB
- 文档页数:55
简述断裂构造的控矿研究在控矿因素中,构造极为重要,通过人们长期的生产实践,逐步认识到构造控制着成矿作用的发生和发展,随着构造物力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对构造控矿的作用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逐步应用于成矿预测实践。
不同级别的构造控制着许多矿带、矿田、矿床、矿体及有关岩浆岩带,深入研究构造控矿作用,对有效确定矿床预测评价准则,开创矿产勘查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一、断裂构造控矿的基本情况断裂对内生矿产的直接控制:岩浆作用提供成矿物质来源形成的矿床,空间分布明显受断裂控制;断裂活动不仅为含矿岩浆侵入开辟了上升通道,而且为侵入岩浆及其伴生矿产创造了冷凝分异和停集赋存场所,导致含矿岩浆岩带、地球化学异常带乃至地球物理异常带的空间分布与断裂构造带相一致。
不同方向的构造-岩浆带的交会点常是成矿有利部位,穿层断裂的控矿意义已获公认,顺层滑动断裂对矿产的控制作用也不可忽视;褶皱(背斜和向斜)的控矿作用已有较清楚的认识,但层间滑动正是形成褶皱的决定因素。
不同切割深度的隐伏断裂对内生矿床的控制也日益引起国内外关注,裂谷对内生矿产的控制更为显著,由于裂谷轴部裂开最深,常出现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有关的钒、钛、铁、铂、镍、铜乃至金刚石和铬等矿藏。
二、断裂构造控矿分布规律因断裂的空间分布常具规律性,故受其控制的含矿岩浆分布也常在下列部位较为发育:锯齿状断裂的齿尖或拐折部位;羽状分支断裂与主干断裂交接部位;不同方向断裂带的交会部位;断裂与成矿有利岩层的交接部位;背斜中和面以上的转折端和向斜中和面以下的转折端;不同构造单元过渡的地段;断裂与褶曲的交会部位等。
断裂对外生矿产的间接控制:含油气、含煤盆地常沿一定方向呈线性展布,反映隐伏深断裂对盆地形成和发育的控制作用。
由于深部地壳和上地幔物质常沿断裂上涌造成地壳厚度减薄,使盆地的展布也常与上地幔隆起带一致。
断块的断隆和抬斜运动对古潜山油气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断裂的交叉部位最易形成古潜山;古潜山带的走向严格受区域大断裂控制;古潜山的雁行状排列是基底中雁行状剪切断裂的反映;同生断裂的持续活动过程,既是古潜山幅度增长、面积扩大的过程,也是古潜山油气运移聚集成藏或使之遭到破坏的重要过程。
断裂构造的控矿作用培训讲义1. 引言断裂构造是地质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对地球上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本文档将介绍断裂构造的基本概念、分类、控矿作用以及相关应用案例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讲义,您将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断裂构造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作用。
2. 断裂构造的定义和分类2.1 定义断裂构造是指地壳中因应力产生破裂而形成的断裂面,通常伴随着断裂带和断层等特征。
断裂构造广泛存在于地球各个地质时期,是地球表层动力学作用的重要表现。
2.2 分类根据不同的断裂带产生机制和特征,断裂构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伸破裂时形成,断裂面上的上盘相对下盘向下滑动。
•逆断裂:当地壳在水平应力作用下发生压缩破裂时形成,断裂面上的上盘相对下盘向上滑动。
•走滑断裂:当地壳在水平应力作用下发生剪切破裂时形成,断裂面上的上盘相对下盘以水平方向滑动。
稍有斜向位移的破裂时形成,断裂面上的上盘相对下盘以斜向滑动。
3. 断裂构造的控矿作用断裂构造对矿产资源的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矿床形成断裂构造可以引起地壳的破裂和位移,为矿质物质的运移和聚集提供了通道和空间条件。
许多金属矿床和非金属矿床的形成与断裂带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热液型矿床的形成常常与活动断裂带有关,断裂带旁边的岩石通常受到热液的交代和蚀变,进而形成矿床。
3.2 矿床分布断裂构造在矿床的分布中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同类型的矿床往往集中分布在断裂带附近,这是因为断裂带为矿质物质提供了流体运移和聚集的通道。
研究断裂带的分布和特征可以为矿产资源勘探提供重要的指导。
3.3 地下水运动断裂构造对地下水的运动也有一定的影响。
当地壳发生断裂时,断裂带通常成为地下水的preferential pathway,加速了地下水的流动速度,增加了水化学物质的侵蚀和交代作用,进而影响周围地质体的性质和矿床的形成。
3.4 地震活动断裂构造是地震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
当地壳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断裂构造会发生破裂,释放应力能量,导致地震的发生。
云开地区断裂构造对金矿的控制作用
陈树旺
【期刊名称】《贵金属地质》
【年(卷),期】1994(003)001
【摘要】云开地区断裂构造对金矿的控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断裂带带内的大断裂及大断裂的次级断裂,分别控制着区内的金矿带、矿带内的主要金矿床(点)及金矿体;其二,断裂构造的力学性质、活动期次及构造岩发育程度等,控制或影响着金矿的矿石组构特征、矿化期次及矿化强度等。
本文还对断裂构造的控矿机制进行了探讨。
【总页数】6页(P32-37)
【作者】陈树旺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0.2
【相关文献】
1.郯庐断裂构造系统对胶东西部地区金矿的控制作用 [J], 任云生;蔺刚
2.浅论断裂构造对新疆卡特巴阿苏金矿床的控制作用 [J], 杨维忠;林泽华;韩继全;李通;陈威;邢令;王彬;蒋南飞;杨建琪
3.海南岛断裂构造的遥感解译及构造对金矿的控制作用 [J], 涂绍雄;何圣华
4.局部构造环境演化差异性对于成矿的控制作用——以辽西地区东五家子金矿与排
山楼金矿为例 [J], 张璟;邵军;赵东芳;周永恒;王宏博
5.安徽五河地区岩浆岩及构造对金矿的控制作用 [J], 张家嘉;顾大年;杜东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断裂的控矿作用为了寻找深部隐伏矿,准确预测成矿远景区,需要充分研究成矿控制因素。
控矿因素多且复杂,而断裂构造最常见且为最主要控矿因素之一。
本文通过板块边缘控矿、大陆裂谷控矿、深大断裂控矿理论分析,并结合前人断裂控矿的研究成果及断裂控矿的实例,论述了断裂控矿作用。
标签:控矿因素板块构造深大断裂断裂控矿内生矿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人类对矿产资源需求不断增大。
当今地表矿基本枯竭,寻找和开发深部隐伏矿体已成为地质工作的重点。
为了减小风险,提高找矿成功率,准确预测成矿远景区和评价点是当代矿产普查勘探的中心问题,归根到底始终起主导作用的是成矿控制因素[1]。
矿床形成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构造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矿床的空间展布,其中断裂控矿作用直接又明显。
成矿地质条件多而复杂,且相互影响。
地学者都在努力探求控矿的充分条件,但目前还没有确定的答案。
控矿因素前人已经总结了很多。
断裂成为最重要的控矿因素之一,对内生矿床尤为重要,是必备条件。
板块构造理论指出板块的边缘是地壳活动性强烈的地带,表现为强烈的岩浆活动、地震活动、构造变形、变质作用以及深海沉积作用。
板块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控制了各种内力地质作用及沉积作用进程[2]。
板块边缘成矿理论阐明在不同性质的板块边缘分布着不同性质的岩石组合和有关矿产。
其中俯冲带控矿和与其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和斑岩型矿床最为典型;岛弧和大陆之间常有边缘海,如亚洲东部的日本海、饿霍次克海等,其中有丰富的石油和各种外生沉积矿床[3]。
全球性成矿区(带)位于全球性构造系统中,如巨大的板块边界、贯通性大断裂带等。
众所周知,全球性成矿带最著名的是环太平洋成矿带。
其分为内、外两个带。
在美洲,内带沿滨海断裂带发育,有铜、金等矿床;外带位于大陆部分,产铅、锌及维波利亚的锡矿床等。
在亚洲,内带沿岛弧分布,主要发育有第三纪的安山岩及铜、金矿床,沿断裂带有基性超基性岩及铬、镍、铂矿床;外带的范围较广,以产钨、锡为特征,并发育有铅、锌、铋等矿床[4]。
昌福山煤矿断裂构造特征及控煤作用
简启波
【期刊名称】《福建建材》
【年(卷),期】2015(000)010
【摘要】通过对昌福山矿区的构造特征分析,研究构造对主要可采煤层的空间赋存影响,总结出昌福山矿区童子岩组第三段上亚段的主要可采煤层为3#、5#、7#、9#,其煤层的煤质优良,开采价值高.在当前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寻找主要可采煤层因构造而断失的煤层,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延长矿井的服务年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均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3页(P72-74)
【作者】简启波
【作者单位】福建煤电股份有限公司昌福山煤矿,福建永定36412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昌福山煤矿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2.龙永煤田昌福山区构造特征及其控煤作用
3.昌福山矿区上寨煤矿矿井地质构造控煤特征及找煤方向
4.昌福山区构造特征及其控煤作用
5.昌福山区构造特征及其控煤作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 断裂构造对成矿的控制断裂构造是地壳中最常见的构造形式之一。
①大的断裂构造往往是岩浆和矿液活动的通道,起着既控岩又控矿的作用,②次一级的断裂构造则直接控制了矿床、矿体的产出和分布;③对外生矿产,断裂构造影响到沉积环境及后期的保存、改造条件。
图3-2-3是山东胶东地区北东向断裂构造与金矿分布空间关系。
1) 断裂规模、性质与矿化的关系断裂构造的规模包括断裂沿走向、倾向的延伸距离、下切深度、断距、断裂宽度等。
规模大的断裂构造常常是导矿构造,而规模小的断裂构造通常是配矿、容矿的构造。
对于延长较大、下切深度达上地幔的深大断裂通常控制了一定区域内的岩浆、沉积建造的发育、矿化类型及矿种组合。
据断裂的力学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张性、压性和扭性三大类,三类断裂的成矿特征如表3-2-2所示。
在一个地区往往存在不同时期的断裂构造,而矿化只与其中某一期或几期断裂构造有关。
同一条断裂的不同活动期其力学性质可能发生变化,构造的多期活动,可以导致多期矿化的叠加,这些情况在金属矿区极为常见。
成矿前断裂常常具有控岩、控矿的作用。
成矿期断裂是控制矿化富集的主导因素,通常控制了内生矿床的矿体的具体空间产出部位。
成矿后断裂活动常常是使先成矿体破坏错失,并且由于断裂两盘的相对运动,使矿体上升地表遭受剥蚀或深埋地下成为盲矿体。
图3-2-4表明甘肃厂坝-李家沟铅锌矿沿北西向地层和构造分布,同时又受北东向断层的限制的明显特征。
3)断裂构造的有利成矿部位断裂控矿现象极为常见,但成矿毕竟是在断裂中某些局部地段。
图3-2-5是翟裕生教授所总结的断裂构造的具体有利成矿部位一般是:⑴不同方向断裂交叉处,主干断裂与次级断裂交汇处。
⑵断裂产状变化处,在平面上断层走向发生变化、扭曲转弯等处。
⑶断裂中局部圈闭好的部位,台压扭性的下盘,断层泥和蚀变构造岩起圈闭作用。
⑷断裂构造与有利岩层(脉)交汇或其他构造交切处。
3 褶皱构造对成矿的控制褶皱构造是地壳表层岩石中一种常见的构造形式,其对内生金属矿产,外生的煤、油气等矿产均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煤矿地质断层培训课件煤矿地质断层培训课件的重要性煤矿地质断层是指地壳中煤矿矿层与岩层之间发生的断裂带。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质断层是一个重要的地质灾害因素,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和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煤矿工人进行地质断层培训十分必要。
首先,地质断层培训可以帮助煤矿工人了解地质断层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地质断层的形成与地壳运动有关,了解地质断层的形成原因可以帮助工人更好地预测和判断地质断层的存在和活动程度。
同时,地质断层的特征包括断层的类型、断层的走向和倾角等,这些特征对煤矿工人判断矿井内部地质构造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其次,地质断层培训可以提高煤矿工人的地质断层识别能力。
地质断层的识别需要工人具备一定的地质知识和观察能力。
通过培训,工人可以学习到地质断层的常见表现形式,如地表上的断层破碎带、断层带附近的地貌特征等。
同时,培训还可以教会工人使用地质仪器和设备进行地质断层的测量和监测,提高他们对地质断层的识别和判断能力。
第三,地质断层培训可以帮助煤矿工人学习地质断层的危害特点和防治措施。
地质断层的存在会导致矿井内部地质构造的不稳定,容易引发地质灾害,如地面塌陷、煤与瓦斯突出等。
通过培训,工人可以了解到地质断层对矿井安全的危害特点,学习到地质断层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这对工人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和应对突发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地质断层培训还可以提高煤矿工人的应急处置能力。
地质断层的活动具有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一旦发生地质断层相关的事故,工人需要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
通过培训,工人可以学习到地质断层事故的处理流程和方法,了解到不同类型地质断层事故的特点和处理方式,提高他们应对地质断层事故的能力。
最后,地质断层培训还可以提高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地质断层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工人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并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
通过培训,工人可以了解到地质断层事故的危害性和严重性,认识到自身在地质断层事故中的风险,从而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1.不同规模和级别的构造对成矿的控制(1)岩石圈断裂:切穿岩石圈达到软流圈,常成为岩石圈活动区与稳定区的界线,沿此界线可出现基性超基性岩带,有时有金伯利岩、拉斑玄武岩和混杂岩分布,一般而言,岩石圈断裂控制了区域性或全球性成矿带的分布。
(2)地壳断裂:切穿地壳,达到莫氏面,常成为活动区和稳定区中次一级构造单元边界。
沿此界线可出现中性岩或酸性岩带,以及有关的成矿带(亚带)。
(3)基底断裂:切穿硅铝层,达到康氏面。
常成为第三级构造单元的边界。
沿此边界可出现酸性和碱性岩带及有关矿化。
(4)盖层断裂:切割沉积盖层,达到变质基底顶面,对浅层热卤水的迁移聚集及层控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控制作用。
(5)层间滑动断裂:深浅不一,规模不等,大型的与巨型隆起凹陷相伴生,小型的与浅层褶皱相联系,对深层或浅层热卤水的迁移聚集以及不同规模的层控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控制作用。
2不同时期和期次的构造对成矿的控制(1)成矿前构造:成矿前断裂常具有控岩控矿作用:包括控制沉积岩、火山岩堆积以及在岩层发生褶皱时的断裂;控制岩浆岩侵入或侵入时发生的断裂,在矿化作用前发生的断裂。
池三川研究了成矿前构造的主要标志:断层角砾被原生矿石矿物或有成矿关系的脉石矿物所胶结;断裂带内见不到新鲜的断层泥或镜面,若有断层泥也已遭受蚀变和矿化;断裂带和围岩均遭受不同的热液蚀变,但性质是统一的,在已蚀变的碎裂岩和围岩之间只有粒度粗细之分;围岩的热液蚀变分带严格受断裂控制,蚀变岩石的产状和断裂有依存关系;断裂带内的金属矿物呈脉状产出;在断裂带内或两侧脉岩内,见到原生金属矿物侵染矿化。
断裂带上盘的蚀变为成矿前断层泥所阻挡,除断层泥微遭蚀变外,上盘蚀变较下盘差。
矿体或蚀变带明显切过断裂带;矿体产状严格受断裂产状控制或产于其中;断裂带内见金属矿物和近矿蚀变交代角砾现象。
成矿前的褶皱构造对一些内生金属矿产有明显控制作用,在褶皱过程中,背斜的上层面拉张,下层面被压缩,向斜反之。
高桥-太阳一带断裂构造对金成矿的控制作用及找矿方向周会武
【期刊名称】《金属矿山》
【年(卷),期】2010(000)001
【摘要】高桥-太阳一带为西秦岭重要的成矿区,通过对区内断裂构造与金矿关系的研究,划分了断裂构造类型,并深入研究了断裂构造对金成矿的控制作用.指出区内向南逆冲、向北倾斜的区域性分界断裂和大型次级断裂为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和金成矿的导矿构造,而倾向向南的小型次级断裂及分支断裂为主要的金矿体控制构造和容矿构造,结合岩浆岩体的分布指出了金的有利成矿部位,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总页数】5页(P108-111,115)
【作者】周会武
【作者单位】甘肃省地质调查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内蒙古油房—金厂沟梁一带金多金属矿床构造控制作用及找矿方向探讨 [J], 白丽琴;高雄;左鑫;赵强;于美超;赵春江
2.内蒙古油房—金厂沟梁一带金多金属矿床构造控制作用及找矿方向探讨 [J], 白丽琴;高雄;左鑫;赵强;于美超;赵春江;
3.湘南多金属矿集区的圈定及深大断裂构造在成矿中的控制作用 [J], 唐朝永;张南锋;周兴良;刘利生
4.粤北下庄矿田断裂构造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及其成矿模式 [J], 王军;张辉仁;赖中
信;杨坤光
5.诸广山中段某铀矿田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 [J], 刘云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