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生产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3.42 MB
- 文档页数:22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矿井开拓与生产系统-矿井开拓方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9349-38 矿井开拓与生产系统-矿井开拓方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煤炭资源埋藏在山里或地下,必须从地面开掘一系列的井筒和巷道通达煤层,才能进行资源的开采。
这些井筒和巷道构成矿井开拓系统。
这些井筒和主要巷道在井田内的总体布置方式,称为矿井开拓方式。
通常按井筒形式将矿井开拓划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4种方式,如图3-1所示。
图3-1 矿井开拓系统1—平硐; 2—立井; 3—斜井; 4—斜巷1.立井开拓立井开拓是指利用垂直巷道由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开拓方式。
当煤层埋藏较深,表土层厚,瓦斯、水文情况复杂等情况下广泛应用的一种开拓方式。
2.斜井开拓斜井开拓是指利用倾斜巷道由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一种开拓方式。
根据井筒位置和开拓巷道布置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片盘斜井和斜井分区式开拓。
当煤炭储量较少时可采用片盘斜井开拓;斜井分区式开拓又分单水平分区式开拓和多水平分区式开拓。
3.平硐开拓平硐开拓是指利用水平巷道从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开拓方式。
矿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一、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原则矿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零事故为目标,坚持以下原则:1. 人本原则:关注员工生命安全,保障员工身心健康。
2. 科学原则:运用先进技术,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3. 系统原则: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现安全生产全过程控制。
4. 动态原则:及时掌握安全生产信息,实时调整安全生产措施。
5. 依法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二、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及组织机构1.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工程部长、安质部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矿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 工作机构(1)设立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协调各部门安全生产事宜。
(2)设立安全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矿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质量监督、检查和评估。
(3)设立安全技术小组,负责矿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技术研发、升级和改造。
(4)设立安全培训小组,负责组织员工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5)设立安全信息小组,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矿井安全生产相关信息。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1、项目经理安全职责项目经理作为矿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第一责任人,其主要职责如下:(1)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合法合规运行。
(2)制定矿井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计划和目标。
(3)组织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对矿井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监督。
(4)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
(5)对矿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6)组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2、总工程师安全职责总工程师在矿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中,主要负责以下安全职责:(1)组织编制矿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技术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2011年12月煤矿生产常见概念相关国家政策常见解决方案或子系统煤田--Æ矿区--Æ井田--Æ阶段、盘区、区域煤田:是同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
煤田面积般由几煤田:是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
煤田面积一般由几十到几千平方公里。
煤田大多表现为向斜盆地形态,故又称煤盆地。
同一煤田的煤系,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
通常一个煤田的构成有3部分,即含煤岩系、盖层和基地。
常见分类:1、根据煤系的出露情况:暴露式煤田(大青山石拐子煤田)、半暴露式煤田(开滦煤田)1根据煤系的出露情况:暴露式煤田(大青山石拐子煤田)半暴露式煤田(开滦煤田)、隐伏煤田(如苏北的一些煤田)。
2、根据煤田形成的地质时代:单纪煤田(抚顺煤田、阜新煤田)、多纪煤田(鄂尔多斯煤田)。
3、根据储量:富量煤田(大同煤田、平顶山煤田、沁水煤田)、限量煤田(如南方的一些小煤田)。
煤田--Æ矿区--Æ井田--Æ阶段、盘区、区域矿区:个富量煤田般要划分为若干部分,根据行政管理和经济方面的需要,常把矿区:一个富量煤田一般要划分为若干部分,根据行政管理和经济方面的需要,常把若干个邻近的矿井划归一个行政机构统一领导,组成一个矿区。
一个煤田可以划归为一个矿区,如平顶山矿区;一个煤田也可以划归为数个矿区,如图的渭北煤田,面积达600平方公里,储量达64亿吨,从东向西划分为韩城、澄河、蒲白和铜川4个矿区。
蒲白和铜川个矿区煤田--Æ矿区--Æ井田--Æ阶段、盘区、区域井田:划分给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那部分煤田叫做井田。
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叫做井田。
如铜川矿区划分成东坡、鸭口、徐家沟、金华山、王石凹、李家塔、三里洞、桃园、史家河等井田。
井田划分的原则:井田划分的原则¾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如断层、地堑、河流、铁路、城镇等自然界限。
煤矿生产管理系统1.系统概述本系统依据煤矿企业生产经营调度管理的业务流程,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矿及职能部门管理的有机衔接,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调度信息有效整合,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为企业构建一个基于信息化手段的、贯穿“计划à执行à反馈à分析”管理思想的不断优化的生产调度管理平台。
提供灵活报表管理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采用报表设计工具进行报表定制。
引入工程项目的管理思路,实现以企业原煤生产拉动相关业务的管理模式。
将生产活动按照生产特点划分成不同专业的工程项目,根据工程项目特点组织生产活动、进行生产过程跟踪和控制,从定性管理逐步过渡为定量管理,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2.系统功能格润特公司根据多年的行业项目实施经验,提出的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信息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工业视频、电话调度指挥及录音系统、模拟系统、瓦斯监控、电力监控、产量监控、生产调度管理系统等七大分系统。
这些系统共同构成和担负着煤矿信息化生产调度环节的管理、检测、协调、控制、调度等职责。
其中,生产调度管理系统是生产调度人员日常工作及紧急事务处理最频繁使用的一个系统,担负着整个系统的信息录入、统计、分析、汇总、设计与打印报表、紧急与日常事件处理、以及与其他部门信息交互等重要工作,调度人员80%以上的工作涉及到生产调度管理系统。
生产调度系统是整个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信息系统的核心所在。
生产调度管理系统主要由基础数据管理、矿井档案管理、调度基础业务、调度交接班管理、事故信息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生产验收管理、综合统计询、生产报表管理、系统设置等部组成。
如图:我们针对煤矿的特点,制定了以下功能:•基础数据管理构建全矿生产指标、队组生产任务完成、采面衔接等基础数据管理,确保了系统数据中频繁使用的、关键信息项数据的统一性和唯一性,保证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同时避免了在业务单据中重复录入,从而提升了整体系统的效率。
If I work hard and persist, I will be able to succeed.悉心整理助您一臂之力(页眉可删)矿井开拓与生产系统-矿井开拓方式煤炭资源埋藏在山里或地下,必须从地面开掘一系列的井筒和巷道通达煤层,才能进行资源的开采。
这些井筒和巷道构成矿井开拓系统。
这些井筒和主要巷道在井田内的总体布置方式,称为矿井开拓方式。
通常按井筒形式将矿井开拓划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4种方式,如图3-1所示。
图3-1矿井开拓系统1平硐;2立井;3斜井;4斜巷1.立井开拓立井开拓是指利用垂直巷道由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开拓方式。
当煤层埋藏较深,表土层厚,瓦斯、水文情况复杂等情况下广泛应用的一种开拓方式。
2.斜井开拓斜井开拓是指利用倾斜巷道由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一种开拓方式。
根据井筒位置和开拓巷道布置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片盘斜井和斜井分区式开拓。
当煤炭储量较少时可采用片盘斜井开拓;斜井分区式开拓又分单水平分区式开拓和多水平分区式开拓。
3.平硐开拓平硐开拓是指利用水平巷道从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开拓方式。
采用平硐开拓时,一般以一条主平硐担负运煤、出矸、进风、排水、设置管路和行人等任务,在井田上部回风水平开掘回风平硐或回风井。
当煤层赋存位置在较高的山岭、丘陵、沟谷中时可采用平硐开拓。
4.综合开拓综合开拓是指借助于两种或两种以上井筒形式从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开拓方式。
如立井+斜井、平硐+斜井、立井+平硐以及立井+斜井+平硐等开拓方式。
如果只采用单一的井硐形式开拓井田,可能遇到技术上的困难或在经济上不合理,因此要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井硐开拓井田。
二、矿井生产系统(一)井下生产系统煤矿井下生产系统主要有采煤系统、掘进系统、运煤系统、通风系统、运料排矸系统、排水系统、动力供应系统等。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这些系统担负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人员安全进出、材料设备上下井、矸石出运、供电、供气、供水等任务,生产系统的畅通和安全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证。
1.石门与煤门:其长轴线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巷道。
位于岩石内的称为石门;位于煤层内的称为煤门。
2.矿井生产系统是指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生产系统3.爆破落煤工序:打眼、装药、填封炮泥、连线、爆破4.爆破炮眼布置及参数:(1)单排眼布置,用于薄煤层,或煤质软,节理发育的煤层。
(2)双排眼布置:形式有,对眼,三花眼,三角眼等一般用于采高较小的中厚煤层。
(3)三排眼布置,常采用五花眼,用于煤质坚硬或采高较大的中厚煤层。
炮眼参数:(1)炮眼角度:炮眼与煤壁水平夹角一般为50度到80度,软煤取大值,硬煤取小值:顶眼在垂直面上向顶板方向仰起5—10度,要视煤质软硬程度,和煤层粘顶情况而定:底眼在垂直面上向底板方向保持10到20度的俯角(2)炮眼深度:根据每次进度而定,一般每次进度有0.8m、1.0m、1.2 m三种,与单体支架顶梁长度相适应,即每次爆破深度等于顶梁长度或顶梁长度的一半。
(3)每个炮眼的装药量。
根据煤质软硬、炮眼位置,和深度以及爆破次序而定,一般为150—600g。
煤质软时取小值,硬时取大值,炮眼深度浅时取小值,深时取大值。
5.单滚筒采煤机工作方式(1)滚筒的位置和旋转方向:一般位于机体靠近输送机平巷一端。
方向,左工作面安装右螺旋滚筒,割煤时顺时针,反之。
当采煤机上行割煤时,其滚筒截齿自上而下运行煤体对截齿的反力是向上的,但因滚筒的上方是顶板无自由面,古煤体反力不会引起机体振动。
当机器下行割煤时煤体反力向下,也不会引起震动,并且下行时负荷小,也不容易产生啃底现象这样的转向有利于装煤,产生煤尘少煤块不抛向司机位置,安全。
(2)采煤机割煤方式 1)双向割煤往返一刀 2)无穷字形割煤,往返一刀。
3)单项割煤。
往返一刀 4)双向割煤,往返两刀又称为穿梭割煤即采煤机自下切口沿底上行割煤随机挂梁和推移输送机并同时产装浮煤、支柱。
待采煤机割至上切口时翻转弧形挡煤板下行重复同样工艺6.双滚筒采煤机的进刀方式:综采工作面进刀方式有,推入式,钻入式,和斜切进刀,目前常采用斜切进刀,其按进刀地点分为端部斜切进刀和中部斜切进刀,端部斜切进刀又有割三角煤进刀,和留三角煤进刀7.全卸压与带压移架对顶板管理影响较大。
煤矿的六大系统1. 矿井生产系统矿井生产系统是煤矿的核心系统之一,负责煤矿的矿井生产活动。
该系统包括采矿工艺、运输系统、通风系统、供水系统、供电系统等多个子系统。
矿井生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障煤矿的正常生产运营。
1.1 采矿工艺子系统采矿工艺子系统是指通过不同的采矿方法和工艺流程提取煤矿中的煤炭资源。
主要包括开拓、巷道掘进、煤层开采、煤炭加工等环节。
煤矿的采矿工艺子系统需要考虑到矿井地形条件、矿层性质、矿石储量等因素,确保煤炭资源的高效开采。
1.2 运输系统煤矿的运输系统主要负责将采矿获得的煤炭从矿井内部运送到地面,以及将煤炭从矿井外部运送到用户或煤矿仓库。
运输系统包括运输设备(如输送带、斗轮机等)、搬运工具等。
煤矿的运输系统需要具备高效、安全的运输能力,确保煤矿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1.3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煤矿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保证矿井内空气的流通和空气质量的良好。
通风系统通过通风设备(如风机、风门等)和布置合理的通风管道网络,将新鲜空气引入矿井,同时排出废气和有害气体,为矿工提供良好的劳动环境。
1.4 供水系统供水系统是为煤矿提供足够的清洁、安全的用水的系统。
供水系统涉及到从地下或外部水源采集水资源及相应的输水管道和处理设备。
煤矿的供水系统需要考虑到用水量、水质要求等方面,以满足矿方、矿工及其他需要用水的设施的需求。
1.5 供电系统供电系统是煤矿正常运营所必需的系统。
该系统需确保为矿井内外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给。
供电系统包括输电线路、变电所、配电系统及相关设备等。
煤矿的供电系统需要具备高压电力供应能力,并保持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以确保矿井生产活动的连续进行。
2. 安全监测与报警系统安全监测与报警系统是煤矿的重要系统之一,负责对煤矿工作环境、设备运行状态和矿井安全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报警。
该系统可以有效预警矿井的危险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障矿工和设备的安全。
3. 废弃物处理系统废弃物处理系统主要负责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包括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和气体废弃物等。
矿井生产系统的基本概念一,矿井巷道分类:(1)垂直巷道;①立井;又称竖井,为直接与地面相通的直立通道。
②暗立井;暗立井又称盲竖井、盲立井,为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直立巷道,其用途同立井。
(专门用来溜放煤炭的暗立井称为溜井)(2)水平巷道;①平硐:平硐是直接与地面相通的水平巷道。
它的作用类似立井,有主平硐、副平硐、、排水平硐和通风平硐等。
②平巷与大巷:平巷与大巷是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其长轴方向与煤层走向大致平行。
平巷布置在煤层内的称为煤层平巷,布置在岩层中的称为岩石平巷。
为开采水平服务的平巷常称为大巷,如运输大巷。
直接为采煤工作面服务的煤层平巷,称为运输或回风平巷。
③石门与煤门:石门与煤门是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其长轴方向与煤层走向直交或斜交的岩石平巷称石门。
为开采水平服务的石门称为主要石门,为采区服务的石门称采区石门。
在厚煤层内,与煤层走向直交或斜交的水平巷道,称为煤门。
(3)倾斜巷道;①斜井:斜井是与地面直接相通的倾斜巷道,其作用与立井和平硐相同。
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斜井称为暗斜井或盲斜井,其作用与暗立井相同。
②采(盘)区上山、下山:采(盘)区上山、下山是服务于整个采(盘)区的倾斜巷道,也称采(盘)区上山或下山。
上山用于开采其生产水平以上的煤层;下山则用于开采其开采生产水平以下的煤层。
③主要上下山:主要上下山是服务于一个开采水平的倾斜巷道,主要适用于阶段内采用分段式划分的条件。
同样也有主要运输上下山和主要轨道上下山。
④斜巷:斜巷是不直通地面且长度较短的倾斜巷道,用于行人、通风、运料等,此外,溜煤眼和联络巷有时也是倾斜巷道。
(4)硐室;硐室是指空间3个轴线长度相差不大且又不直通地面的地下巷道,如绞车房、变电所、煤仓等。
二,矿井巷道掘进顺序;首先自地面开凿主井→1、副井→2、进入地下:当井筒开凿到第一阶段下部边界开采水平标高时,即开凿井底车场→3、主要运输石门→4、同时向井田两翼掘进开采水平阶段运输大巷→5、直到采区运输石门位置后,由运输大巷5开掘运输石门9通达煤层;到达预定位置后,开掘采区下部车场底板绕道10、采区下部材料车场11和采区煤仓12;然后,沿煤层自下而上掘进采区运输上山14,轨道上山15和通风上山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