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芯片的研究进展及方向
- 格式:pptx
- 大小:177.87 MB
- 文档页数:37
基因芯片技术在脑胶质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马增翼
【期刊名称】《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4(033)003
【摘要】胶质母细胞瘤(GBM)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高度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加同步放化疗后的平均生存期也仅为1 a余.对基因芯片在GBM中的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分子表达特征及个体化治疗进行综述,旨在为胶质母细胞瘤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有关的基因通路表达的研究拓展思路.
【总页数】3页(P223-225)
【作者】马增翼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19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
【相关文献】
1.人脑胶质瘤中癌基因及其他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J], 祁震宇;惠国桢
2.基因芯片技术在脑胶质瘤研究中的应用 [J], 焦保华;浦佩玉
3.p16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变异与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J], 焦保华;浦佩玉
4.磁共振波谱分析在脑胶质瘤临床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J], 严卫萍;邓士杰;滕晓华
5.人脑胶质瘤中癌基因,抑癌基因研究进展 [J], 周明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肿瘤蛋白芯片肿瘤蛋白芯片是一种高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通过检测肿瘤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和修饰情况,可以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以及提供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肿瘤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许多蛋白质的表达变化。
肿瘤蛋白芯片是通过将数千种蛋白质的抗体固定在芯片上,然后利用样品中的蛋白质与其特异性结合,再通过荧光或质谱等技术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实现对数千种肿瘤蛋白的高通量筛查和鉴定。
肿瘤蛋白芯片的使用可以帮助科研工作者更快地发现和验证新的潜在肿瘤标志物。
通过对大量肿瘤样本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找到在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肿瘤中共同表达或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从而预测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同时,肿瘤蛋白芯片还可以研究蛋白质的修饰情况,如磷酸化、甲基化等,这些修饰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可以作为治疗的潜在靶点。
此外,肿瘤蛋白芯片还可以作为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工具。
蛋白质是生物体功能的主要执行者,其异常的表达和修饰往往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直接关系。
通过对肿瘤患者和正常人群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可以找到与特定肿瘤类型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
这些标志物可以用于肿瘤早期诊断,提高治疗的效果和生存率。
同时,对于已经确诊的肿瘤患者,通过对其蛋白质表达谱的分析,可以预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
目前,肿瘤蛋白芯片已经广泛应用于基础科研、临床诊断和新药开发等领域。
通过与转录组、基因组等高通量技术相结合,可以全面解析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为精准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和靶点。
然而,肿瘤蛋白芯片在样本处理、抗体选择、信号检测等方面仍面临一些技术挑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总的来说,肿瘤蛋白芯片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提供新的诊断和治疗靶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相信肿瘤蛋白芯片将在肿瘤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1,25(2):117-121.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117-microRNA-361-5p在人类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齐媛,郭宝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摘要:研究表明,microRNA(miRNA)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miRNA通过各种机制参与细胞基因转录调控,其中与下游靶基因mRNA的特异性结合并使其降解为经典的调控机制。
近年来,miR-367-5p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失调得到了验证,通过调节与肿瘤生长、转移、上皮-间质转化(EMT)等方面相关的靶基因,进一步参与恶性肿瘤的增殖、凋亡、转移以及耐药性等相关生物学过程,并为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预后预测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对miR-367-3p在不同肿瘤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微小核糖核酸;恶性肿瘤;基因调控;靶基因中图分类号:R730.2;R32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353(2027)02-177-35D0I:10.7619/jcmp.20201614Research progress of microRNA-311-5pin human malignant tumorsQI Yuan,GUO Baoliang(Department of'Breast Surgery,the Second^filiated Hospital of'Harbin MedicalUniversity,Harbin,Hedongjiaag,173000)Abstroch:Studids have showa thai microRNA(miRNA)plays ca inponaai aid in thd occao-naca ani deyelopmeat of tumors.MiRNA pdnicipdtds R thd resulatiou of callulao gess traa-scnptiou throorU diRenat mectanisms,amoo-which tha speciRc binCina ant dearaVatioo of dowa-stream tar-el geac mRNA is tha most classic reaulato—mechanism.Ia receai years,tha dysreaulatioo of miR-261-3p expnssioa in malinnaat tumors has baa yaified.By reaulatina tarad relatea to-tUat associatea with tumon growth,eaitUelial-meseachymai transitioo(EMT)and otUcn aspects,miR-361-3p furthen iavolve in tha relevaai bRlooical processas of rmainridat tumom,iacUrRa proliRratioo, dpoptosis,metastasis,v V drug resistaaca,v V R proviavs aa iRportaai basis foe tha diaaaosis ana prooaosis of mpin—vt tumoia.This卩1^>reviewea tha roles anC relatea mechanisms of miR-371-3p in diRereat tumors,and R s aaplicatiou prospect is prospectea.Key worCs:microRNA;malinnaat tumoo;uiv reaulatiou;tarael uiv1背景micro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RNA,在进化中高度保守,人类基因2%的miRNA可通过调控网络影响机体近43基因的表达⑴。
生物医学工程中的生物芯片技术研究进展生物芯片技术是当前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重要分支。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细胞信号通路及其他科学领域的发展,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癌症诊断、基因筛查、药物开发、环境污染检测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就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及其未来发展做一简要分析。
一、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生物芯片技术是一种基于微型流体与微电子学相结合的技术,主要用于在芯片上固定一组生物分子,并在芯片上感测这些生物分子与样品中靶物质的相互作用。
目前,生物芯片技术主要分为两类:基于DNA的芯片和基于蛋白质的芯片。
基于DNA的芯片是利用DNA序列互补碱基配对的特点,将DNA探针固定在芯片表面,并对应样品中的DNA靶分子进行杂交检测。
最早的基于DNA的芯片主要用于基因表达的研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DNA的芯片逐渐应用于临床病理学、基因组学和癌症检测等多个领域。
基于蛋白质的芯片技术是利用特定的化学结合方式将蛋白固定在芯片表面,并通过荧光或化学标记等方法感测样品中的蛋白质靶分子。
基于蛋白质的芯片技术主要应用于蛋白质芯片、酶促抗体芯片等多个领域。
二、生物芯片技术的前景应用生物芯片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最多的应用领域是癌症诊断和治疗。
通过对肿瘤组织或血样中的RNA或DNA进行筛查,可以迅速发现癌症,并及时给出治疗建议。
在基因芯片方面,可以迅速鉴定肿瘤基因的表达谱,为肿瘤治疗提供丰富的信息。
在药物研发中,生物芯片技术可以大幅降低新药研发的时间和成本,为药物发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此外,生物芯片技术也可以应用于环境检测、食品安全检测、基因功能研究等多个领域。
三、生物芯片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人类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对生物芯片技术的需求也将持续增加。
未来发展方向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发新的芯片平台,提高芯片的探测灵敏度和特异性,拓展其应用领域;二是注重信息处理的技术创新,通过算法和拟相学习,发展生物芯片成为高度精准的诊断工具;三是实现芯片的自主化,增加芯片的样品处理能力与操作简易性,提高生物芯片应用的可靠性和效率。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基因芯片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在肿瘤诊断中,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优势以及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是本文想要探讨的内容。
一、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基因芯片是一种测试片,它能够查看成千上万的基因,了解这些基因的表达情况。
在基因芯片的使用中,需要将样本基因片段提取出并加以扩增,再将其复制到芯片上。
而一条螺旋结构的DNA是由四个不同的碱基组成的,即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以及鳥嘌呤。
因此,基因芯片中会包含这四个碱基。
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杂交技术而成。
假设研究者需要检测一组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那么这一组细胞的RNA需要被提取出来。
接下来,这些RNA会被转化成反羧基亲和素(cDNA)并标记。
标记后的cDNA会被加在基因芯片上的探针上。
而这些探针则是具有固定位置的基因序列,通常是基因的完整序列或者是基因的特定部分。
通过将标记后的cDNA和探针进行杂交,就可以检测出RNA的表达情况。
二、基因芯片技术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的基因检测方法,基因芯片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以下优势:1.高通量:基因芯片能够检测成千上万的基因,检测结果也更加准确。
2.高灵敏度:基因芯片需要的样本数量很少,甚至能够通过采集少量血液及组织来获得详细的基因信息。
3.高精度:基因芯片的结果非常精确,因为它能够避免操作过程中的人为误差。
4.快速结果:基因芯片的检测速度非常快,检测结果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
基因芯片技术的优势使得它在疾病诊断、药物研究以及基因治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基因芯片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肿瘤是一种细胞无序分裂并且进行恶性侵袭的疾病。
肿瘤发生后,患者的基因表达情况会发生改变。
基因芯片技术可以检测这些改变,从而对肿瘤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参考。
1.肿瘤类型的诊断基因芯片技术通过检测基因的表达情况来确定肿瘤的类型。
在不同的肿瘤中,基因的表达情况都有所不同。
如在一项基因芯片研究中,研究者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成功地对70%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了分类诊断。
肿瘤相关抗原测定蛋白芯片法肿瘤相关抗原测定蛋白芯片法是一种用于肿瘤相关抗原检测的新技术。
该技术利用蛋白芯片上固定的肿瘤相关抗原分子,通过与体液中的抗体结合来检测肿瘤的存在与程度。
本文将对肿瘤相关抗原测定蛋白芯片法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一、肿瘤相关抗原测定蛋白芯片法的原理肿瘤相关抗原测定蛋白芯片法是一种高通量、高灵敏度的肿瘤相关抗原检测方法。
该技术基于蛋白芯片上的固相免疫反应,通过将肿瘤相关抗原分子固定在蛋白芯片上,然后与患者体液中的抗体结合,最终通过荧光或质谱等技术手段来检测结合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多种肿瘤相关抗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二、肿瘤相关抗原测定蛋白芯片法的优势和应用1. 高通量:肿瘤相关抗原测定蛋白芯片法可以同时检测多种肿瘤相关抗原,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2. 高灵敏度:该技术能够检测到非常低浓度的肿瘤标志物,提高了早期肿瘤的诊断率。
3. 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测定蛋白芯片法能够准确区分肿瘤和非肿瘤病变,提高了诊断准确性。
4. 无创性:该方法只需提取少量体液样品,无需进行切片或穿刺,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风险。
肿瘤相关抗原测定蛋白芯片法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该技术可用于早期肿瘤的筛查和诊断。
早期肿瘤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通过检测肿瘤相关抗原可以提前发现肿瘤,从而及早进行治疗,提高治愈率。
其次,该方法可用于肿瘤的预后评估。
根据肿瘤相关抗原的表达水平,可以预测肿瘤的发展趋势和预后情况,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此外,肿瘤相关抗原测定蛋白芯片法还可用于监测肿瘤治疗的效果。
通过连续监测肿瘤相关抗原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肿瘤相关抗原测定蛋白芯片法的挑战和发展方向虽然肿瘤相关抗原测定蛋白芯片法具有许多优势,但在临床应用中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不同肿瘤类型的肿瘤相关抗原表达特点各异,因此需要针对不同肿瘤类型进行优化和标准化。
miRNA-128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摘要】目前研究显示,miRNA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中,在起源上具有物种的差异与系统的差异,哺乳动物中其可能参与调控30%的基因表达,因而其形成的过程在植物与动物中存在着一些差别,推测这些或许是独立进化造成的。
传统认为不存在在植物和动物间都保守的miRNA,可是据有关研究的人员实验发现,起源于长末端重复的转录子区域的某些基因,在植物与动物中都有存在,这就提示着植物和动物也许使用类似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即来自于相同基因片段(遗传信息系统),而部分miRNA存在不同强度的致癌物理活性,比如高表达的miRNA通过抑制一些抑癌基因,从而起到癌症基因的作用;另一些则表现为抑癌特性,比如低表达miRNA失去对抑癌基因的抑制作用,从而起到抑癌基因的功效。
miRNA的出现为人们钻研调节细胞及生物体种种生命活动的分子功能机制开启了新的视野,也为肿瘤发生、发展及诊疗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途径。
目前发现,miR-128在普通脑神经体系中呈现出高表达水平,而且能够影响到其正常的发育以及一般的生理功能。
miR-128在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外周血中显著增多[1],在正常脑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神经胶质瘤、阿尔茨海默病等密切相关。
miRNA-128还通过干预不同的靶miRNAs参与肺癌、胃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等一些肿瘤的发生与进展过程。
miR-128对于恶性肿瘤的指示性作用逐渐被发现,因此,阐明miRNA-128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作用机制,对进一步研究肿瘤基因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R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0-0225-021.miRNA-128的基因组定位及组织特异性miR-128基因主要包含miR-128-a和miR-128-b,它们分别定位于人类染色体的 2q21.3和3p22.3上,位于R3HDM1 (R3H domain containing 1) 与 ARPP-21(cAMP-regulated phosphoprotein) 基因的内含子内[2],两者都可产生成熟的 miR-128 基因。
芯片健康领域应用研究报告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而芯片技术,作为一种微电子学技术,由于其精确、灵活和高效的特点,逐渐成为健康领域中解决诊断和治疗问题的新途径。
在这个方向上,国内和国外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芯片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和生物分析中,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多疾病早期诊断、疾病分子机制研究和个体化治疗。
其中多疾病早期诊断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芯片芯片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出早期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疾病,并对疾病的病理机制进行研究,从而实现精准治疗。
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方面,芯片技术也展现了巨大的潜力。
例如,研究人员发现,肿瘤细胞内会产生微小的RNA(miRNA),它们在肿瘤的早期阶段就会发生变化。
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miRNA,可以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
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基于miRNA差异诊断不同种类的肿瘤。
另外,芯片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例如,研究人员发现,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CRP)可以作为炎症反应的一个指标。
通过使用CRP芯片检测,可以实现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监测。
同时,芯片技术还可以用于诊断心肌梗死和早期预测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此外,芯片技术在疾病分子机制研究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许多疾病都是由基因突变和蛋白质变异引起的,通过芯片技术可以大规模地筛选出有关基因和蛋白质的信息。
例如,在研究疾病产生的机理时,可以使用DNA芯片来研究基因的表达模式。
此外,还可以使用蛋白芯片来分析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最后,芯片技术还可以用于个体化治疗。
研究人员可以使用芯片技术对患者的个体基因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优的治疗方案。
例如,在肿瘤治疗中,研究人员可以使用基因芯片技术来分析肿瘤细胞的遗传信息,从而确定最佳的治疗药物和剂量。
总之,芯片技术在健康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有更多的疾病可以通过芯片技术进行治疗和诊断。
同时,将会出现更多的技术和应用模式,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肿瘤基因诊断与靶向治疗新进展综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肿瘤基因诊断与靶向治疗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肿瘤基因诊断是通过对肿瘤细胞中的基因进行检测和分析,以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患者的治疗反应,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
而靶向治疗则是根据肿瘤细胞中特定的靶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本文将对肿瘤基因诊断与靶向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首先,基因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肿瘤基因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常见的基因检测方法主要包括PCR、Sanger 测序、荧光原位杂交、基因芯片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能够准确检测肿瘤细胞中的基因突变、融合基因、染色体异常等,对于肿瘤的诊断、分型和预后评估起到了关键作用。
例如,EGFR基因突变是肺癌中常见的靶向治疗标志物,EGFR-TKI药物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而BRAF基因突变则是黑色素瘤的预后评估指标,通过检测该基因的突变情况,可以判断患者的生存期和治疗反应。
其次,肿瘤基因诊断的进展促进了靶向治疗的发展。
根据肿瘤细胞中发现的特定基因突变或异常,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目前,许多靶向药物已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例如,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Trastuzumab,已经成为一线治疗的重要选择,显著改善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另外,针对BRAF突变的肿瘤,BRAF抑制剂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通过对肿瘤细胞中具体靶点的有效干预,靶向治疗可以降低治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除了上述的常见靶向治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肿瘤的靶向治疗方法被研究和应用。
免疫治疗是其中的一大突破。
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激活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PD-1/PD-L1抑制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免疫治疗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上的PD-L1与T细胞上的PD-1相互作用,使得T细胞对肿瘤细胞产生杀伤效应。
肿瘤诊断技术的发展与前景研究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肿瘤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从传统的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到现代的分子影像技术、基因测序技术等,我们已经有了更多、更精准、更安全的治疗方式。
肿瘤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肿瘤的诊断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那个时候人们只是通过肿瘤的外观、大小、位置等基本信息去判断肿瘤的性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们不断地深入研究肿瘤的发生机制,探寻更加先进的肿瘤诊断技术,逐步实现了肿瘤诊断智能化和精准化的目标。
早期的肿瘤诊断技术主要包括X线、CT、核磁共振、超声波等影像学检查技术,对于一些表浅或体积较小的肿瘤进行检测有一定的准确性,但很难检测那些隐蔽性较强的肿瘤病灶,也很难明确判断肿瘤的类型和分级。
近年来,随着DNA测序、基因芯片、二代测序等新技术的发展,基因诊断技术成为了新的肿瘤诊断技术的重要手段。
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可以检测肿瘤内部的基因变化,进而判断肿瘤所处的类型和分级。
肿瘤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进步,肿瘤诊断领域也将会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模拟医生的思维过程,从而有效的处理大量的病例,提供更加准确和快捷的诊断服务。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风险程度,评估肿瘤治疗的效果和选择最佳治疗方法。
此外,新一代的荧光检测技术将会成为肿瘤诊断的重要手段。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将一种特殊的化合物注射到患者的体内,进而产生一种发光反应,从而能够准确检测肿瘤细胞的活跃程度,实现全面、精准的肿瘤诊断。
肿瘤诊断技术在未来也将继续发展成为更加完善和全面的系统。
我们可以期待在医学技术的支持下,肿瘤诊断技术的发展会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为医生提供更加全面、科学、快捷的诊断服务。
生物芯片技术在肿瘤分子诊断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芯片技术已经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肿瘤分子诊断方面,生物芯片技术也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它可以为肿瘤分子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关键信息,成为了肿瘤精准医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生物芯片技术在肿瘤分子诊断中的应用,以及其优点、局限和发展趋势。
生物芯片技术简介生物芯片技术是一种基于微电子加工技术、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新型分析技术。
它通过微型芯片上装载的生物分子(如核酸、蛋白质和细胞等)对生物分子进行快速高通量的检测和分析。
生物芯片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通量和多重信息检测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组学研究、蛋白质组学研究、代谢组学研究、分子诊断和生物药物研发等领域。
肿瘤分子诊断的意义肿瘤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它的治疗需要定制化的手段,而分子诊断是实现肿瘤个性化治疗的关键。
肿瘤分子诊断是一种基于肿瘤特有分子的诊断技术,可以检测肿瘤细胞特异性的基因、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表达水平,或者检测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为肿瘤早期诊断、分期、预后以及治疗指导提供重要信息,实现肿瘤个性化精准治疗。
生物芯片技术可以实现肿瘤检测中的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多重信息检测等技术要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分子诊断中的基因诊断、蛋白质诊断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方面。
1. 基因诊断基因是细胞物质的基本遗传因素,与肿瘤的发生与进展密切相关,因此基因检测是肿瘤分子诊断中的重要手段。
生物芯片技术可以对大量的基因进行高通量、高灵敏度和多重信息的检测,探索基因诊断在肿瘤检测和分析中的更准确和更精细的应用。
2. 蛋白质诊断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分子和细胞信号传递的关键物质。
蛋白质在肿瘤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蛋白质诊断是肿瘤分子诊断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生物芯片技术可以高通量地探测肿瘤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和相关蛋白质网络的变化,为肿瘤分子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石街的机会。
其原因是由于碎石屑快速大量移入输尿管并堆积而形成石街[3]。
一般来说,结石越大,石街形成的机会就越多。
它的出现是否引起症状和后果与石街形成的速度、造成梗阻的程度,是否合并感染及处理是否及时有关。
考虑可能形成石街者,患者应减少活动量或卧床休息,采取患侧卧位,延缓结石下排速度,待部分碎石排出后再逐渐增加活动量。
石街一旦形成要及时处理,先应用解痉药物或针灸、抗炎,运动治疗后多能自行排出。
如石街形成一周而无排石,可行ES WL治疗,由石街下端“龙头”开始冲击,然后冲击中部,多可立即奏效。
对有症状的石街如出现高烧、患侧腰痛、尿闭或尿量明显减少等症状时应考虑到梗阻合并感染,需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尿量的变化,症状加重时立即通知医生行经皮肾造瘘术,解除梗阻,引流尿液,以保护肾功能。
4.6.4 发热 发热多由于原有尿路感染术前未加控制或结石碎屑堆积于尿路引起梗阻,碎石后促使结石尤其是感染石的细菌大量释放进入尿液,细菌经损伤组织间隙进入血液引起尿源性菌血症和败血症。
所以,在碎石前应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做好血、尿常规检查。
如术后出现发热,应及时给予口服或静脉抗炎治疗,尽早控制感染。
参考文献:[1] 吴爱新.ES WL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护理[J].中华医学丛刊,2004,4(7):84285.[2] 焦旅忠,郭建平,瞿再珍,等.尿路结石经ES WL治疗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处理[J].临床军医杂志,2004,32(1):56258. [3] 罗艳萍,黄家英,刘帅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2,42(1):60.(收稿日期:2008201215)作者简介:高春霞(1972—),女,山东荣成人,2008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主管护师。
基因芯片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李自青1,王 军2(1.大同大学医学院山西大同037008;2.朔州市平鲁区教委,山西朔州036800) [关键词]基因芯片;肿瘤;应用 [中图分类号]R81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8)0720886202Applica tion of D NA M icroar ra y Techn ique i n Tum or’s Resea rchL I Zi2qing1,WANG Jun2(1.The Medica l College of D a to ng U niv ersit y,D a to ng,Shanxi037008,China;2.The E duca tion Co mm ittee in Pinglu D i strict of Shuoz hou,Shuozhou,Shanxi036800,China) Key wor d s:DN A m i c roa rray;Tu mor;Applica tion 基因芯片又称DNA微阵列(DN A m ic r oarray)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DNA分析技术,一般包括寡核苷酸芯片和cDNA 芯片2种,其基本原理是在固相载体上按照特定的排列方式固定上大量已知的DNA片段,形成DNA微矩阵,将样品DNA/RNA通过PCR/R T2PCR扩增、体外转录等技术渗入荧光标记分子后,与位于芯片上的已知序列杂交,最后通过扫描仪及计算机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不同荧光在各点阵的强度,即可获得样品中大量基因表达的信息。
肿瘤研究的新进展和方法肿瘤研究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肿瘤研究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进展和方法。
本文将从治疗、预防和诊断三个方面分别介绍这些新进展和方法。
一、治疗方面1.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应用于肿瘤治疗的新方法。
它通过调节或增强机体对抗肿瘤的自身免疫力,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这一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刺激机体内特定的抗肿瘤免疫细胞(如T 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另一类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获得的免疫逃逸机制,使机体的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产生更强的攻击力。
2.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方法。
与传统的放疗和化疗不同,靶向治疗主要是通过针对肿瘤细胞内的分子靶点,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靶向性强、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已经成为了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
二、预防方面1. 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是一种新型的肿瘤预防方法。
通过检测某些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预先发现肿瘤的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防止肿瘤的发生和扩散。
目前,基因检测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了肿瘤预防的重要手段。
2. 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肿瘤预防方法。
这种预防方法主要是针对高危人群,定期进行医学影像检查,及时发现肿瘤的早期征兆,从而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降低患病的风险。
三、诊断方面1. 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在肿瘤诊断方面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检测某些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可以准确地判断肿瘤的类型、分期和预后。
这种诊断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2. 微流控芯片诊断技术微流控芯片诊断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肿瘤诊断方法。
通过微流控芯片系统,能够捕获极小数量的肿瘤细胞,进行微细分析和检测,从而能够实现非侵入性诊断、早期诊断和肿瘤复发监测等多种诊断目的。
结论综上所述,肿瘤研究的新进展和方法不断涌现,不仅能够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还能够有效预防肿瘤的发生和扩散,同时也能够提高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和早期诊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