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
- 格式:docx
- 大小:15.19 KB
- 文档页数:1
什么是短链,中链,长链脂肪酸?脂肪酸(fatty acid):是指一端含有一个羧基的长的脂肪族碳氢链。
脂肪酸是最简单的一种脂,它是许多更复杂的脂的成分。
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不含有—C=C—双键的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至少含有—C=C—双键的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occential fatty acid):维持哺乳动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而动物又不能合成的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
三脂酰苷油(triacylglycerol):那称为甘油三酯。
一种含有与甘油脂化的三个脂酰基的酯。
脂肪和油是三脂酰甘油的混合物。
磷脂(phospholipid):含有磷酸成分的脂。
如卵磷脂,脑磷脂。
鞘脂(sphingolipid):一类含有鞘氨醇骨架的两性脂,一端连接着一个长连的脂肪酸,另一端为一个极性和醇。
鞘脂包括鞘磷脂,脑磷脂以及神经节苷脂,一般存在于植物和动物细胞膜内,尤其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内含量丰富。
鞘磷脂(sphingomyelin):一种由神经酰胺的C-1羟基上连接了磷酸毛里求胆碱(或磷酸乙酰胺)构成的鞘脂。
鞘磷脂存在于在多数哺乳动物动物细胞的质膜内,是髓鞘的主要成分。
卵磷脂(lecithin):即磷脂酰胆碱(PC),是磷脂酰与胆碱形成的复合物。
脑磷脂(cephalin):即磷脂酰乙醇胺(PE),是磷脂酰与乙醇胺形成的复合物。
脂质体(liposome):是由包围水相空间的磷脂双层形成的囊泡(小泡)。
脂肪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是中性脂肪、磷脂和糖脂的主要成分。
根据脂肪酸分子结构中碳链的长度分为短链脂肪酸(碳链中碳原子少于6 个),中链脂肪酸(碳链中碳原子6~12 个)和长链脂肪酸(碳链中碳原子超过12 个)三类。
一般食物所含的脂肪酸大多是长链脂肪酸。
根据碳链中碳原子间双键的数目又可将脂肪酸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含1 个双键),多不饱和脂肪酸(含1 个以上双键)和饱和脂肪酸(不含双键)三类。
中链甘油三酯用途
中链甘油三酯(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MC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脂肪酸,其作用主要包括提供快速能量、促进体重控制、支持心脑健康、改善消化吸收、维持身体正常代谢等。
1. 提供快速能量:中链甘油三酯由于其独特的中链结构,可以迅速被肝脏吸收并转化为能量,而不会像长链脂肪那样在体内储存。
因此,它们常被用作运动员和需要快速能量补充的人群的能量来源。
2. 促进体重控制:研究表明,中链甘油三酯可以增加饱腹感和能量消耗,从而有助于体重控制。
它们可以作为减肥饮食的一部分,帮助减少脂肪的摄入和储存。
3. 支持心脑健康:中链甘油三酯被认为对心脑健康有益,因为它们可以提供心脏和大脑所需的能量,同时不会增加血脂水平,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
4. 改善消化吸收:对于消化吸收功能不佳的人群,如患有胰腺疾病、胆囊切除或某些肠道疾病的患者,中链甘油三酯由于易于消化和吸收,可以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剂,帮助改善营养状况。
5. 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可以在肝脏中发挥作用,能够调节身体新陈代谢,因此能够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
此外,中链甘油三酯还有其他用途:
1. 可作为溶剂:中链甘油三酯可用作食用香精和色素的溶剂和载体。
在食品添加剂工业中,这种化合物常被用于制作各种食品添加剂,如香精。
2. 润滑剂:纯的中链甘油三酯或同植物油混合也常用作香肠压模的润滑剂和脱模剂。
其润滑效果好,可以减少制作过程中的摩擦力,并能容易地将香肠从模具中脱出。
3. 浑浊剂:如果与水溶性胶体结合使用,中链甘油三酯还可用作饮料的浑浊剂。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在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摄入中链甘油三酯。
中链甘油三酯(mct)熔点中链甘油三酯(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简称MCT)是一种特殊的脂肪酸,其熔点是指在什么温度下MCT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状态。
熔点是衡量物质固态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了解MCT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MCT是一种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化合物,与普通的长链甘油三酯(Long-chain triglycerides,简称LCT)相比,MCT的脂肪酸链长度较短,一般为6-12个碳原子。
由于其脂肪酸链短,MCT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中更容易被吸收和利用,因此具有一些特殊的生理功能和应用价值。
MCT的熔点通常在25-30摄氏度左右,这意味着在常温下,MCT呈固态形式。
当温度升高到熔点以上时,MCT会逐渐转变为液态,从而方便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例如,在食品工业中,MCT可以作为油脂的替代品,用于制作低热量、低脂肪的食品产品,如饼干、零食等。
此外,MCT还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MCT的熔点与其化学结构密切相关。
由于MCT的脂肪酸链较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因此其熔点相对较低。
另外,熔点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空气中的湿度、压力等。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改变MCT的化学结构或添加其他物质来调控其熔点,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除了熔点,MCT还具有许多其他的特性和优点。
首先,MCT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中能够快速被肠道吸收,并迅速转化为能量,不易积累在体内。
这使得MCT成为一种理想的能量来源,尤其适用于需要快速补充能量的人群,如运动员、病患等。
其次,MCT具有抗菌、抗炎等生物活性,有助于维护肠道健康和免疫功能。
此外,MCT还可以提高膳食脂肪的稳定性,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中链甘油三酯(MCT)的熔点是指在何种温度下MCT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状态。
熔点是衡量物质固态性质的重要指标,对于了解MCT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MCT具有许多特殊的生理功能和应用价值,例如作为低热量食品的替代品、医药领域的药物载体等。
中链甘油三酯中链饱和脂肪酸中链脂肪酸中链甘油三酯、中链饱和脂肪酸和中链脂肪酸是三种在健康饮食中
被广泛讨论的物质。
它们在人体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
下面来详
细介绍一下这三种物质。
一、中链甘油三酯
中链甘油三酯是由3个分子甘油分别与3个分子脂肪酸组成的三元酯,其脂肪酸链长一般在6-12个碳原子内。
相对于长链甘油三酯,中链甘
油三酯能够更快地被肠道吸收,被肝脏氧化为能量消耗,不易在体内
储存,从而更不容易导致脂肪积累和肥胖等健康问题。
因此,中链甘
油三酯适合一些需要控制体重和身体脂肪的人群使用。
二、中链饱和脂肪酸
中链饱和脂肪酸是一种脂肪酸,它的碳链长度在6-12个碳原子之间。
相对于其他长链饱和脂肪酸,中链饱和脂肪酸更容易被肠道吸收和快
速代谢,被人体利用为能量而不是储存在脂肪细胞中。
此外,中链饱
和脂肪酸还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真菌等功能。
中链饱和脂肪酸常常
被应用于营养补充品和食品生产中,以改善人体健康状态。
三、中链脂肪酸
中链脂肪酸是指碳链长度在6-12个碳原子之间的脂肪酸,可以从椰子
油、棕榈油、牛奶和奶制品中提取到。
中链脂肪酸可以被人体快速代谢为能量,并且不会引起体重增加和肥胖。
此外,中链脂肪酸还有利于心血管健康、增强免疫力和促进脂肪分解排出等作用。
中链脂肪酸被认为是一种健康的脂肪,可以应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中,以增加营养并提升食品的健康价值。
综上所述,中链甘油三酯、中链饱和脂肪酸和中链脂肪酸是三种非常有益于人体的物质,它们都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功能,对于健康饮食和营养保健都有一定的贡献。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缩写TG)是长链脂肪酸和甘油形成内含量最多的脂类,大部分组织均可以利用甘油三酯分解产物供给能量,同时肝脏、脂肪等组织还可以进行甘油三酯的合成,在脂肪组织中贮存。
分子量设与甘油反应生成甘油三酯的酸为X分子量为 a所以甘油三酯的分子量就为92+3a-3×1892是甘油的分子量,-3×18是脱去三个水的分子量什么是甘油三酯[1]甘油三酯是被储藏起来的热量源。
如同其名称一样,甘油三酯是人体的脂肪成分,如果以猪肉或牛肉为例,那么甘油三酯就是白色的肥肉部位。
皮下脂肪就是甘油三酯所蓄积而成的。
甘油三酯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结合而成的,一般情况下会成为脂肪酸的贮藏库,根据身体所需会被分解。
被分解后的脂肪酸会被作为我们生命活动的热量源来加以利用。
从甘油三酯中脱离的脂肪酸便是游离脂肪酸,是一种能够迅速用于生命活动的高效热量源。
此外,皮下脂肪还有保持的体温、保护身体免受寒冷袭击的类似隔热材料的功能,以及保护身体免受外来袭击的缓冲材料的功能。
也就是说,甘油三酯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为适应严酷的自然以求生存下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拥有舒适的环境与丰富食用材料的现代生活中,甘油三酯却面临着愈加过剩蓄积的危险。
化学组成TG又称中性脂肪,由3分子脂肪酸和1分子甘油酯化而成,是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
TG处于脂蛋白的核心,在血中以脂蛋白形式运输。
除TG外,外周血中还存在甘油二酯、甘油一酯(两者总和不足TG的3%)和游离甘油(FG)。
各种脂蛋白中,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其残粒被TG含量高,被统称为富含TG脂蛋白(TRL),也称残粒样脂蛋白(RLP)。
越来越多的临床与实验证据提示,TRL在AS病因学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能作用于AS病变早期。
分解代谢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在一系列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并释放入血供其它组织利用的过程,称为脂动员。
1、请问C6-24中/长链脂肪乳和C8-24中长链脂肪乳有区别吗?答: C6-24中/长链脂肪乳和C8-24中/长链脂肪乳在成分上没有区别,是不同阶段,通用名的命名方式不同。
C6-24中/长链脂肪乳为曾用名,现在,国家已经统一为C8-24中/长链脂肪乳。
招标时,C6-24和C8-24为同类产品,不分标的。
中/长链脂肪乳由中链脂肪乳和长链脂肪乳物理混合而成。
其中,中链脂肪乳由中链脂肪酸( 6~12个碳原子)通过化学的方法(甘油酯化)加工后生成,称为中链甘油三酯,也称甘油三酸脂(MCT)。
根据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国家标准中,中链甘油三酸酯含量测定方法,C8(辛酸)和C10(癸酸)的含量不低于95%。
C6含量极低。
1984年,华瑞注册中/长链脂肪乳的(力能)通用名时,国家以中链脂肪乳中的最短碳链C6开始命名,随着对中链脂肪乳的进一步研究,国家以中链脂肪乳中的主要成分C8开始命名,并且为了规范中长链脂肪乳的通用名,自华瑞力能之后,后续厂家生产出的中/长链脂肪乳,都是以C8-24来命名。
2、力邦特与(普通中/长链脂肪乳在输注时添加VE),防止脂质过氧化效果一样吗?答:力邦特与普通中/长链脂肪乳在输注时添加VE,防止脂质过氧化效果不一样。
力邦特中的VE不是简单的物理混合,是脂肪乳载药型VE。
抗脂质过氧化的效果优于普通中/长链脂肪乳在输注时添加VE。
1)力邦特的结构是以单层卵磷脂包裹甘油三酯, VE溶解在甘油三酯(油相)中,均匀的分散在乳滴中。
普通中长链脂肪乳中加入VE注射液,在脂肪乳稳定的水包油结构中,后加入的VE是不能真正的溶入油相中的,更不能均匀的分散在每一个乳滴之中,只能是一个所谓的“混匀”。
2)从VE的吸收过程来看,力邦特的抗脂质过氧化效果更好。
维生素E在胆酸、胰液和脂肪的存在时,在脂酶的作用下以混合微粒,在小肠上部经非饱和的被动弥散方式被肠上皮细胞吸收。
各种形式的维生素E被吸收后大多由乳糜微粒携带经淋巴系统到达肝脏。
中链甘油三酯粘度中链甘油三酯粘度的研究是食品科学与营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链甘油三酯(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s,简称MCT)是一种由中长链脂肪酸组成的甘油三酯。
相比于长链脂肪酸,MCT具有较低的粘度,这使得它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MCT的粘度与其分子结构有关。
由于其脂肪酸链长度较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因而表现出较低的粘度特性。
这使得MCT在液体状态下更容易流动,更易于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MCT的低粘度特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食用油。
与传统的植物油相比,MCT油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和渗透性,可以更快地被人体吸收和消化。
此外,MCT油的低粘度还使其在烹饪过程中更易于扩散和散热,从而提高了食品的烹调效率。
MCT的低粘度特性还使其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MCT油可以作为肠外营养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道手术后的恢复以及肠道吸收障碍等疾病。
由于其低粘度,MCT 油能够更快地通过肠道吸收,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MCT的低粘度还使其在体育营养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研究表明,MCT油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运动员能量补充剂,可提供持久稳定的能量供应。
其低粘度特性使其更易于被消化和吸收,从而快速提供能量,延缓疲劳的发生。
MCT的低粘度还使其在药物输送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由于其低粘度特性,MCT油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药物载体,用于提高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从而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
中链甘油三酯的粘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其低粘度特性使其在食品工业、医学、体育营养和药物输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研究MCT粘度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深入了解其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特性,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MCT的应用领域还将进一步拓展,为人类健康和生活带来更多的福祉。
中链甘油三酯 hs编码中链甘油三酯是一种营养成分,也被称为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
它是由中链脂肪酸和甘油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高能量、易于消化和吸收的脂质。
什么是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s,MCT)是指碳链长度为6-1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相比之下,长链脂肪酸(Long Chain Triglycerides,LCT)的碳链长度为14-24个碳原子。
由于中链脂肪酸的碳链长度较短,因此它们可以更快地被身体吸收和利用。
中链甘油三酯的营养价值1. 提供高能量中链甘油三酯具有高能量密度,每克提供8.3千卡能量。
相比之下,每克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提供4千卡能量,每克长链脂肪酸提供9千卡能量。
这使得中链甘油三酯成为一种理想的高能量食品。
2. 促进脂肪代谢中链甘油三酯可以促进脂肪代谢,有助于减少体内脂肪的积累。
它可以通过增加能量消耗和促进脂肪氧化来实现这一点。
3. 降低血糖反应中链甘油三酯可以降低血糖反应,因为它们被身体更快地吸收和利用。
这使得它们成为一种理想的食物选择,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控制血糖水平的人群。
4. 提高免疫力中链甘油三酯可以提高免疫力,因为它们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真菌作用。
它们还可以增加肠道中有益菌的数量,从而帮助维持健康的消化系统。
5. 促进健康的心血管系统中链甘油三酯可以促进健康的心血管系统,因为它们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改善血脂质水平并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HS编码是什么?HS编码,全称为“协调系统商品名称和编码”,是由世界关税组织(WCO)制定的一套国际通用商品分类标准。
它是一种六位数字编码,用于识别和分类各种商品。
HS编码的作用1. 促进国际贸易HS编码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因为它们提供了一种统一的商品分类系统。
这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更加简单、高效和公平。
2. 管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HS编码可以帮助政府管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通过对不同商品进行分类和识别,政府可以更好地控制进口和出口,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中链甘油三酯的研究进展中链甘油三酯(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s,简称MCT)是一种特殊的脂肪酸,其脂肪酸链长度在6-12个碳原子之间,与长链甘油三酯(Long Chain Triglycerides,简称LCT)相比,具有较快的吸收和代谢速度。
由于其特殊的生理性质,中链甘油三酯在医学、营养学和药物领域的研究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中链甘油三酯的一些研究进展。
首先,中链甘油三酯在治疗一些疾病上显示出了潜在的益处。
例如,在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中,研究表明摄入中链甘油三酯能减轻胰腺的负担,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从而改善胰腺功能和减轻疼痛。
此外,中链甘油三酯在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中也显示出潜力,因为与长链甘油三酯相比,中链甘油三酯更容易被分解和利用,减少了脂肪的储存和体重的增加。
其次,中链甘油三酯在营养学上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研究发现,中链甘油三酯在肠道中能够增加胃液的分泌和胃肠蠕动,提高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率。
此外,中链甘油三酯还可以被直接转化为能量,增加身体的代谢率。
这些特性使得中链甘油三酯成为一种理想的能量补充剂,适用于运动员和长期卧床的病人等需要额外能量支持的人群。
此外,中链甘油三酯还在药物输送系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其高溶解度和低粘度,中链甘油三酯可用作一种理想的溶媒和载体,用于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研究已经发现中链甘油三酯对于一些高脂溶性药物的吸收和转运有正面的影响,从而提高了药物的疗效和稳定性。
此外,中链甘油三酯还可以通过经口给药的方式输送一些药物,例如抗生素、抗癌药物和抗癫痫药物,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
总结起来,中链甘油三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医学、营养学和药物领域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
未来的研究还可以探索中链甘油三酯在其他疾病的治疗中的作用,深入了解其分子机制和代谢途径,以及进一步优化其在药物输送系统中的应用。
中-长链脂肪乳(C6-24)注射液说明书之邯郸勺丸创作【药品名称】通用名: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6~24)商品名:力能英文名:Medium and Long Chain Fat Emulsion Injection(C6~24)汉语拼音:Zhong/Changlian Zhifangru Zhusheye(C6~24)【主要成分】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本品辅料为精制蛋黄软磷脂、甘油和注射用水、用适量氢氧化钠调节PH.【性状】本品为白色乳状液体。
【适应症】用于需要接受胃肠外营养和/或必须脂肪酸缺乏的患者。
【规格】250ml:25g(大豆油):25g(中链甘油三酸酯):3g(卵磷脂)【用法用量】静脉滴注。
除非另外规定或根据能量需要而定。
建议剂量:按体重一日静脉滴注本品10% 10~20ml/kg,或本品20% 5~10ml/kg,相当于1~2g(2g为最大推荐剂量)脂肪/kg。
输注速度:最大速度为按体重一小时静脉滴注本品10% 1.25ml/kg或20% 0.625ml/kg(相当于脂肪/kg)。
在开始使用本品进行肠外营养治疗时,建议用较慢的速度,即按体重一小时0.05g脂肪/kg进行滴注。
本品可单独输注或配制成“全合一”营养混合液进行输注。
只有在可配伍性得到包管的前提下,才干将其它药品加入本品内。
通过静脉输注时,如果需要,本品可以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一起输注。
本品与氨基酸和/或糖溶液一起输注时,应使用单独的输注系统和静脉。
如果本品要通过一个共同的最后输注通道时(旁路,Y型管),必须包管所有溶液具有可配伍性。
不克不及使用孔径为0.2μm的滤过器,因为脂肪乳乳粒不克不及通过这些滤过器。
使用前摇匀!患者在肠外营养治疗期间均可使用本品。
【不良反应】使用本品后可能发生的早期不良反应是:-体温轻度升高-发热感,寒冷感-寒颤-不正常的热感(红晕)或发绀-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头痛、背痛、骨痛、胸痛、腰痛-阴茎异常勃起(少见)-血压升高或降低(高血压、低血压)-过敏反应(例如过敏性样反应,皮疹)如果出现这些不良反应,或输入脂肪乳时血清甘油三酯浓度高于3mmol/L,应停止输注,如果需要,应减低剂量后再输注。
mlct结构特点
MLCT(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甘油三酯,其结构特点是在同一甘油骨架上同时连接有中链脂肪酸(MCFA)和长链脂肪酸(LCFA)。
这种结构使得MLCT兼具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CT)和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LCT)的优点。
MLCT的消化吸收速率适中,既不像MCT那样过快,也不像LCT那样过慢。
这种适中的消化吸收速率使得MLCT不易造成脂肪积累和酮体累积。
此外,MLCT还可以提供可控的代谢速率,实现脂肪酸的同步运输。
与物理混合物MCT/LCT相比,MLCT在代谢速度方面更为均一稳定,且总体代谢速度较慢。
MLCT是母乳脂肪中的一类重要甘油三酯,母乳中的中链脂肪酸几乎都是以MLCT形式存在。
MLCT的独特优势使得其更适合婴幼儿胃肠道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能更好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因此,一些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也添加了MLCT。
甘油三酯甘油三酯英文名词:Triglyceride 英文缩写:tg或TG甘油三酯的概念甘油三酯(Triglyceride,缩写TG)是长链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肪分子。
甘油三酯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大部分组织均可以利用甘油三酯分解产物供给能量,同时肝脏、脂肪等组织还可以进行甘油三酯的合成,在脂肪组织中贮存。
甘油三酯化学组成TG又称中性脂肪,由3分子脂肪酸和1分子甘油酯化而成,是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
TG处于脂蛋白的核心,在血中以脂蛋白形式运输。
除TG外,外周血中还存在甘油二酯、甘油一酯(两者总和不足TG 的3%)和游离甘油(FG)。
各种脂蛋白中,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其残粒被TG 含量高,被统称为富含TG脂蛋白(TRL),也称残粒样脂蛋白(RLP)。
越来越多的临床与实验证据提示,TRL在AS病因学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能作用于AS病变早期。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在一系列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并释放入血供其它组织利用的过程,称为脂动员。
在这一系列的水解过程中,催化由甘油三酯水解生成甘油二酯的甘油三酯脂肪酶是脂动员的限速酶,其活性受许多激素的调节称为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 sensitive lipase,HSL)。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与脂肪细胞膜受体作用,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进而激活cAMP依赖蛋白激酶,将HSL磷酸化而活化之,促进甘油三酯水解,这些可以促进脂动员的激素称为脂解激素(lipolytic hormones)。
胰岛素和前列腺素等与上述激素作用相反,可抑制脂动员,称为抗脂解激素(antilipolytic hormones)。
脂动员生成的脂肪酸可释放入血,与白蛋白结合形成脂酸白蛋白运输至其它组织被利用。
但是,脑及神经组织和红细胞等不能利用脂肪酸,甘油被运输到肝脏,被甘油激酶催化生成3-磷酸甘油,进入糖酵解途径分解或用于糖异生。
MCT油介绍全称是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也称为中链甘油三酯,是指由1分子甘油和3分子中链脂肪酸构成。
简单来说,它是由碳链长度8-10的饱和中链脂肪酸组成的甘油三酯。
MCT化学结构MCT在自然界中含量比较稀有,主要来源有母乳、牛奶及其制品,棕榈仁油和椰子油等,比其他类型脂肪更易消化。
在100g的黄油中含有大约3g,100g鲜奶油中含有大约2g,在牛乳和母乳的脂肪总量中约含有1%~3%,椰子油中含量最高大约为14%,在棕榈仁油中约含有7%。
棕榈仁油、椰子油、黄油…这类的食用油中含有很多健康脂肪,但从结构上来看,其中很大部分脂肪都属于「长链脂肪酸LCT」,只有很小一部分才是「中链脂肪酸 MCT」。
比起「长链」脂肪酸,MCT 的分子结构非常小。
这使得它在进入身体之后,能够绕过一系列复杂代谢过程,直接进入肝脏代谢,快速产生能量,并且不会转化为脂肪储存。
MCT确实是普遍公认的优质成分,掌控好用量,它就是一个可以集减脂、塑形、饱腹于一身的神器。
与LCT相比,MCT具有明显优势:RMCT可以减少体脂积累和保持健康体重,欧美许多国家已经将其用于肥胖人群的饮食中,并取得良好的疗效。
大量实验显示,MCT在体重管理方面有明显作用:实验1-MCT可以增加人体能量消耗MCT可以增加体内能量消耗(Energy Expenditure,EE),每天用15-30gMCT替代LCT,会增加每天500千卡的能量消耗。
(Re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2001, 25, 1393-1400)含有5g MCT的食物能够在餐后6小时内产生食物诱导热效应,每公斤体重可多消耗574卡热量,体重为70公斤的个体可消耗约40千卡的热量。
实验2-MCT可以诱导脂肪氧化MCT配合低热量饮食,会诱导体内蓄积脂肪氧化(Fat Oxidation),消耗体内脂肪,保护肌肉。
40岁左右平均体重在95公斤的66名欧洲女性,每天摄入低热量(574.8Kcal)的食物,配合每餐3.3gMCT油,7天显著降低体重3.4公斤,消耗体内脂肪1.9公斤,14天显著降低体重5.5公斤,消耗体内脂肪3.6公斤,同时保护了肌肉等非脂肪组织的消耗。
中链甘油三酯(MCT)在早产儿配方食品中的应用摘要:刚出生的早产儿面临着营养缺乏、发育迟缓等先天不足,开发合理的早产儿配方食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简单介绍了中链甘油三酯(MCT)及其在早产儿配方食品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于早产儿配方奶粉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中链甘油三酯;早产儿;配方食品早产儿一般是指出生时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刚出生的早产儿面临着低出生体重、免疫功能低下、自身调节能力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消化能力差等问题,其体质量增长倍数都高于足月儿,对能量营养等的需求也高于足月儿。
母乳是普通婴幼儿喂养的最佳选择,但普通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及母乳难以满足早产儿对营养的需求,因此,开发符合早产儿需求的早产儿配方食品具有重要意义。
中链甘油三酯(medium-chain triglyceride,MCT)是三个中链脂肪酸(medium-chain fatty acid,MCFA)分子与一个甘油分子形成的酯化物,主要存在于植物油脂当中,在椰子油、棕榈油中含量较高,现在生产工艺主要是通过酶法等方法将棕榈油等植物油进行水解提取得到中链脂肪酸,再将其与甘油酯化制得中链甘油三酯(MCT)。
本文简单介绍了中链甘油三酯(medium-chain triglyceride,MCT)对早产儿具有促进脂肪代谢、促进肠道吸收、抵抗致病菌、抗氧化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旨在为中链甘油三酯(MCT)在早产儿配方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促进脂肪的代谢新生儿早期50%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脂肪,早产儿由于先天的发育不足,对于能量的需求要高于足月儿,补充足够的能量是保障早产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
左旋肉碱是一种类氨基酸物质,其是一种参与脂肪代谢过程中的重要辅酶,促进脂肪转化为能量。
早产儿体内器官发育程度低,左旋肉碱合成能力较差,难以满足自身脂肪代谢需求,可能导致早产儿生长迟缓、脂肪在肝脏积累等现象。
长链甘油三酯(long-chain triglycerides,LCT)的代谢是在肠道内水解成脂肪酸,再被酯化生产甘油三酯,甘油三酯在胆盐的作用下乳化成细小微团,形成乳糜微粒,通过肠道吸收后通过淋巴系统及血液系统,分散到机体各细胞中水解产生脂肪酸,左旋肉碱将细胞中脂肪酸转运至线粒体中产生能量。
中链甘油三酯,也被称为中链脂肪,是天然存在于棕榈仁油、椰子油等食品和母乳中的一种成分。
它是膳食脂肪的来源之一,主要成分是“辛,癸酸甘油酯”。
一个甘油三酯分子由3个脂肪酸分子和1个甘油分子组成,而脂肪酸又是由碳氢氧原子连接而成的。
甘油三酯会根据脂肪酸所含的碳原子个数来分为以下三个类别:
1. 长链脂肪酸:拥有长链脂肪酸的食物是我们在生活中最常见到的,由长链甘油三酯LCT分解而成。
其中有奶酪、奶油、橄榄油、还有被商家大肆宣传的ω—3、ω—6脂肪酸。
2. 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主要由中链甘油三酯(MCT)分解而成,母乳、奶制品、椰子油都是MCT的主要来源,而椰子油当中的MCT是所有食物中最为丰富的(约占7%—14%)。
3. 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又叫SCFA,拥有短链脂肪酸的食物非常稀少,它主要是通过人体大肠杆菌的代谢生成,当我们摄入难以消化的膳食纤维后就会促使大肠杆菌生成短链脂肪酸。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中链甘油三酯的专业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