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师应该怎样上好一节课

老师应该怎样上好一节课

老师应该怎样上好一节课
老师应该怎样上好一节课

老师应该怎样上好一节课

一提到‘上课’,大家都会认为上课便是上大课,上集体课,“课”可以用有以下几种形式:大集体活动(30名左右幼儿);小集体活动(15名幼儿);小组活动形式(8至10名幼儿);个别指导活动等等……

一、无论是以什么形式上课,上什么内容的课,在教学之前要教师要认真思考:“如何教得有效?”各个活动环节内容及组织活动时所说的话语如何取舍,都十分重要。

第一步:使老师‘教得有效’。如果老师想要让自己的每一分付出都不会白费,在做之前多想想:“这样做有用吗?会达到预想的目的吗?如果不能,还不如省省,不要做!”。即是:老师的每一个准备环节、每一次活动的组织、每说一句话都应当是有用的。把‘说出来也没用、做完了跟没做一样、准备了也白准备’的话语和程序都舍弃,就成功了第一步。

成功的第二步就是要“做出的每一个动作、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能起作用和达到效果!只有我们掌握了正确有效的做法,那些错误的无用功才会被代替!

二、无论是以什么形式上课,上什么内容的课,在教学之前要为幼儿积累相关经验,即在幼儿相关经验的基础之上开展,可以事半功倍。

例如:请大家思考“什么情况下30名幼儿上课比10名幼儿上课好?”以数学教学为例,上一节数学课是30个孩子来上好,还是10个孩子来上好呢?以下有三种选择:1、人多好 2、人少好 3、不一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错误观点:

可能有老师会说:人多,可以提供更多的相关经验(孩子的相关经验可以供大家参考学习)。人多,有更多的具体环境,如点数班上来了多少名幼儿、男孩儿多少,比女孩儿多多少……

很多老师都已经习惯了上大课的形式。其实“水无常性,法无常规“,任何事情,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适合的做法。

正确观点:

当时间不够了,只够上一节集体课的时候,30个孩子比10个孩子的教育资源成本低,这便是它的好处。当这些孩子已有了相关的经验,老师在了解这些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之上,上一节课,一起整合经验,这样相对教育成本最低!

在这里说出30个孩子比10个孩子上课的好处,并不是说‘偷懒’的方法就是要‘上集体课’来降低‘教育资源成本’……相反的,是要和老师们分享:

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集体说明,再到分小组调整进度或在区域中积累相关经验,最后集体分享……这样的模式相对更有效!

小小班到中班,宁可慢慢地上课,把基础打好,有没有必要天天上新课呢?第一天,一半的孩子以小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另一半孩子积累相关经验,第二天两组幼儿交换……这也是一种做法。而一节课要慢慢上,一节课做好一件事儿就好了!要做得深入透彻才更好。

八岁前的幼儿,由于脑结构特点,一年能记的东西相当于成人五十年记下来的内容。但正由于八岁前人脑的海马体(主要功能:处理信息,并将信息转移到大脑皮层)未发育

成熟,因此,记得快也忘得快。所以,我们教援给幼儿的不应该是以知识类的为主,而应该以‘能力培养’为主。我们不是要孩子学东西学得泛,学得广,什么都学一点儿,而是要孩子学习的内容够深入、系统。当孩子能够将所学的,迁移到处理其他事情和学习其他内容的时候,我们说,孩子便具有了“学习的能力”。

因此,一节课真的要慢慢的,好好的打基础。中班下学期之前,都应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等到了大班的时候,孩子的进步便会是突飞猛进的……

我们来看看‘组成一节课的三个必要环节’吧。

1、告诉孩子这节课干什么。即展示环节。

如:体育课展示某一动作如何做!或是向大家展示积木、教具如何使用……等等!

展示时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意思,语言为副,动作为主,并注意‘慢慢做’!图片展示时要注意距离的远近及图片的大小,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需要提醒各位老师:老师在展示过程中,不能够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清晰地看到示范和展示,这是老师常犯的错误!要么是最边上的孩子看不到老师的示范,要么就是有的孩子离得太远看不清展示,或是老师的手、身体会挡住部分被展示信息……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老师在第一环节中强烈引起重视的!

第一个环节还要记得,请小朋友来做一次,看看孩子是否能够理解老师的展示。在选择前来示范操作的幼儿时,尽可能选择“能力较低”的幼儿来示范做一次,以确保所有孩子都能够真正明白展示及示范的用意。

2、整合经验。

这部分注意把握‘从浅到深’、‘由慢到快’(如体育)的原则,而最终达到‘每一位幼儿都能够在原有基础水平之上有所进步’,即课前课后幼儿的能力有所提高。

我们常认为上一节课,孩子都‘会’说和做就是好的,其实,老师常掌握不好孩子的‘进步’,由不会到会的这一过程更重要,集体课最难的地方,即是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进步!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到最后听得多,记得多,观察了解得多,孩子说得多,做得多,老师在展示环节后,就应将空间留给孩子们了!

3、迁移。

学到的东西从这个情景迁移到另一个情境中,总结时,可将本次的学习迁移出去用起来,即是‘能力的迁移’,这是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当然,如果孩子通过本次活动,不能够处理和解决相关的问题,那便是还不具有相关能力!如:孩子有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2、3、4的数的分解组成,便会自己分解5、6、7、8、9、10的组成,这表明幼儿掌握了‘分解组成’的方式方法,具有了用所学内容进行新内容的自我学习能力……我们老师在设计一节课时,将第三点重视起来(注重幼儿的学习能力培养),那么我们的教育指导便可达到‘效果最大化’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